主题:【原创】: 厨 艺 经 历 ( 十 ) -- 老光
到同学家里去看地雷战,看着看着两个人肚子就饿了。到灶房里揭开笼屉,一笼屉饺子。
问是什么馅,辣椒馅。那时候也没的肉,就是辣子剁碎了。
我们两个就吃了那一笼屉辣子馅的饺子。
肚子饿哒,只要是吃得的食物,抓到手就啃,何况还是“包子”呢!只不过那里头的馅差一点,是肉的而不是辣椒馅就好哒呢!呵呵!!!哈!哈!哈!!!
我从小北方长大,家里却都是江南人士,所以一向是不吃辣的
及至读书到了江南,头一年在某个山窝窝里面混,山脚下便是大江,夏天固然宜人,到了冬天,这等阴寒可想而知……
于是在北方零下几十度都没发过的冻疮,到了江南反而发起来了……,经月不愈,无可奈何,后来每天宵夜就跑到学校清真小餐馆,兰州拉面,加上一大勺油辣子,吃了一个冬天,到最后一碗面非要加个五六勺辣椒还不过瘾,非要四川同学自己带的辣酱……,这冻疮自然就好了,而且到现在还没复发过……
自此就喜欢上吃辣,最后班里四川湖南和贵州的同学,吃辣都有点赶不上我这架势了……后来工作,江西四川两湖和贵州,还都跑过,嗯,个人感觉,四川重麻,这个我还不是太适应。湖北吃辣不厉害,贵州其实呢,也不算太夸张,可能因为贵州的调味除了辣,还有别的。
倒是湖南和江西,到真是辣的我都有点受不了……,想想以前湖南同学,要么他算是湖南人里面不太能吃的??
不过最后得说,我这种后来学会吃辣的人,嗯,到底比不得人家天生就天天吃辣的。我隔三岔五吃一两次问题不大,天天吃,这个,上面受得了,下面受不了啊……
到如今敢和南蛮子比吃辣椒,甚或还显着狠一点,真是不错呢!要说这吃辣子真正的狠处,就在于下面的“出口”,常德人有个形象的比喻:上南门好进,下南门不好出哟!说的便是这话儿呢!这上南门和下南门,是常德城里头的两个码头。常德人把这两个码头搬到吃辣子上,作为比喻,显见得这吃辣子的狠了啵!
北方冬天有暖气,好在屋子里面暖和,南方这个山里面阴冷的架势,我是真受不了啊,哈哈
话说进口是练的出的,出口好像是没法练的,哈哈哈哈…………
传统川菜讲究:一菜一味,百菜百格。
光味型,就在麻、辣、甜、咸、酸、苦六种基本味型的基础上,又可调配变化多端的20多种复合味型,如咸鲜味型、家常味型、麻辣味型、糊辣味型、鱼香味型、姜汁味型、怪味味型、椒麻味型、酸辣味型、红油味型、蒜泥味型、麻酱味型、酱香味型、烟香味型、荔枝味型、五香味型、香糟味型、糖醋味型、甜香味型、陈皮味型、芥末味型、咸甜味型、椒盐味型、糊辣荔枝味型、茄汁味型等等。
只提【麻辣】,有点误会川菜了。
所谓“四川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俺倒有另一种理解。
说说看看。。。
不过,你们川菜,对调味酱料依赖性太强,酱料味太浓,往往掩盖了菜本身的滋味,也算美中一小小的不足。。。
好多好多年前,cad有缘和一班半大小子混在一起,平时也少人管教。都是楞头青,争强好胜,打牌下棋的讲究争个“我比你牛”。
一日,“吃辣”成了题目,方式即是某人赞助的一瓶"湖南朝天辣椒酱"。cad知道自己也就半勺的量,没下场。那些四川,湖南,江西的小哥们,哪个会示弱哟!
不一时,你一勺,我一勺的,渐渐形势明朗了。最后对决的是两位小哥,每人至少五六勺吧,还都是面不改色心不跳,一滴汗珠珠都么得。眼看一瓶辣椒酱见了底,赞助人手一摊“就这么一瓶”。决不出胜负,啷个办?
旁边一“损友”出个嗖点子,既然辣酱决不出,每人再喝口烫开水,要马上!只见小哥甲,二话没说,开水就入口了。造孽啊,小哥甲本来生的白,这下血色更一星星也没了;小哥乙,看着小哥甲,醒过神来,交枪认输鸟。
现如今,一个在商场游刃有余,一个扎根领带当教授。众位猜猜,哪个是小哥甲,哪个是小哥乙?
要晓得,吃辣椒最怕的就是喝滚开水!没经验的,这滚开水一落肚,我的个儿!够你瞧的!吃了辣椒还敢喝滚开水,那就真是个狠人呢!
我猜是当了教授的那一位,是小哥甲么?
做科学的,还就是要这种一根筋的狠人哩。
表面上文质彬彬的角色,往往就干出惊人之举呢!这就是俺这地所说的:老实人干结巴(意想不到)事哟!
那次一对从印度来的夫妻朋友到我们家吃饭,来前告诉我们他们只吃素。我就琢磨着怎么把素菜做好吃,却忘了他们喜辣,当然,就算当时知道他们爱辣也差不多。
就餐时间,几道拿手上桌,把印度朋友看得只留口水,尤其一道什锦鲜蔬豆腐,有白色豆腐、红色萝卜、绿色蔬菜、黄色玉米加一点点黑色木耳丝,五颜六色煞是好看。但不巧的是,我和老公都喜清淡,精心的几道菜到他们碗里后无一例外的补上辣椒酱,白米饭也像楼主说的那位辣妹子一样,用筷子扒过来,扒过去,反复拌,拌得米饭红白相间,倒也煞是好看。我们家大半年都没吃完的辣椒酱他们一餐就基本用完了,看他们还不尽兴,我拿出蘸寿司的芥末,果然照单全收,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