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东方的屋顶 一、伍重 -- 藏猫猫

共:💬134 🌺115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怎么觉得正好相反呢?

北京城的古韵本来就所剩无几,二环里面的钢筋水泥、玻璃幕墙比比皆是。那个大剧院好像不算是什么太唐突的物件。我觉得之所以争议大,还是那时候国内还比较少见这种未来主义的建筑。

巴黎城的建筑倒是相当地整体,相当的精美,那个大铁塔之怪异唐突就是放在今天也还是很醒目的。

家园 猫猫,好奇地问下

首先谢谢猫猫的介绍,让我长了好多见识

最近看梁思成林徽因的纪录片,后面提到了50年代梁思成曾经被迫为自己的“大屋顶”风格作检讨,所以有点好奇地问现在梁的中式建筑研究是不是已经成为建筑系的标准教材?猫猫介绍的内容是不是也源出于他?

家园 这话说来就长了...

首先,没有“中式建筑”研究,而是中国建筑史研究。核心词是“史”。

说到中国建筑史,一般人会直接想到梁思成,但实际上,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垫基者,是一个学术组织,营造学社,创建者是朱启钤先生。梁先生学社成员和骨干,以及后半期的领袖人物。

中国建筑史有“南刘北梁”一称,北是梁先生,南是刘敦桢先生。今天大部分建筑院系用的中建史教材,是以刘敦桢先生的《中国古代建筑史》为底本逐渐丰富起来的,今天已经是第四版,当然作者已换作了今天相关领域的众多专家。

今天中国古代建筑史的教学,是继承了营造学社的大传统的,梁先生的伟业,是其中的一部分。

最后很委屈地说,我介绍的内容,不是源自某个人,很是源自很多很多人...那个啥,抄一本书叫抄袭,抄很多书叫研究

家园 精准~花!

你的介绍与纪录片非常吻合,但那毕竟不是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纪录片,免不了更多地集中在梁先生身上。是俺太懒了,直接凭大致印象提出问题,其实之前俺推荐这个片子时用的也是“中国建筑史”(链接出处)。

猫猫不要介意,写个review是很正常的研究,俺只是对学术八卦比较好奇而已

家园 一种单人住房

又叫四块板。我觉得这个建筑一头翘起的样子很有它的神韵。

家园 【原创】东方的屋顶 七、曲线的误会

不同文明之间发生碰撞的时候,会产生“伪问题”。像前文例子里,问“西方为什么很少使用瓦”,就是伪问题。西方并非很少使用瓦,而是一在于屋顶隐藏,容易被忽视;二是瓦的形式与中国有别,可能被忽视。

不过伪问题并不是就可以置之不管了。应该追问,伪在哪里,为什么会伪?如果使问题不伪,应该怎样问?怎样答?

今天有学者将“中国建筑为何用木构”也称作伪问题,论证说,中国古建不仅用木,金(铜、铁)、木、石、火(砖瓦陶)、土(夯土)“五材并用”的。这话也对,但有那么点为证伪而证伪...

我们已经列举了一些对中国屋顶“曲线”的猜想与假说,但其中一些猜想在今天看来荒谬的原因,扎根在问题的提出。“中国建筑屋顶为什么使用曲线”,这个问题,本身大有问题。它在两个层面对中国屋顶产生了误解。

首先,中国的屋顶“曲线”,并不是一条曲线。准确地说,屋顶是一个曲面。而这个曲面,在两个维度上产生曲率。

一个是屋角的起翘。曲线是沿着屋檐走向的。这是在我国极具地域特征的标志。可以作为判断建筑分区风格的一个基本元素。从前文中北方(大同)、长江流域(上海)、南方(广东,其实福建如泉州等地可能更明显)的小亭子起屋角起翘的程度对比,可见一般。

屋角的起翘是给西方游客第一个最强力冲击的印象。

第二,可能是西方学者更关心的问题,屋面的曲折。是沿着房屋剖面方向的。这个曲线,严格地说,并不是曲线,而是折线。其成因,是房屋在进深方向上立柱(或垫块),以柱(或垫块)支撑檩条和椽子,椽子搭在各柱(或垫块)之间,形成的折线。

这个折线的生成,在宋代的建筑规范里,叫“举折”,清代建筑规范里,叫“举架”,两者的计算原理是不一样的。

看佛光寺文殊殿吧,结构比大殿殊朗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佛光寺大殿看两条曲线所形成的曲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简单地说,宋代的做法,是根据房屋的进深尺度,首先规定屋脊的总高,称H,然后先画一个大三角。然后从内向外数,除去脊檩外,第一根檩条的竖向位置,在大三角斜边上相应的位置,向下“折”1/10H,横纵坐标都有了,确定;然后将此檩与下平檩上皮(也就是大三角的最下面那个点)连线,在此斜边上,再向下“折”1/20H,确定第二根檩条的位置。以此类推。由此保证屋面从脊檩向下,是一段越来越缓的内凹折线段。

梁思成先生对举折的图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清代的做法,正相反。宋式是先规定总高,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做减法,而清代不规定总高,是从下向上从外到内做加法。“如九檩下金六五举,上金七五举,脊步九举”。这个数字规定,以1.5举逐檩增加,且进深越多数值越大。因此,清式的屋顶,总得来说,要比宋式陡峻高耸。

梁思成先生对举架的图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从中国建筑史发展,屋顶的陡峻大体是逐代增加的。所以“唐风”有“舒朗缓重大气”之感。

那么下次再有人问,“中国建筑屋顶为什么使用曲线”,咱可以嫣然一笑:不好意思,洒家不用"曲"线,洒家用折线的。

为了行文方便,后面还是统称曲线。

此外,中国屋顶的曲线,还有第三个组成部分,就是脊部的起翘。

汉代甚至更早,屋面平时之时,屋脊已经有了显著的特征性的起脊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而南方的脊部处理,最为夸张的,泉州等地,整个屋脊作成夸张的两头翘,这个不用争,来自文化与审美选择对于现有特征的放大夸张。

泉州府文庙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明白了中国屋顶“曲线”的组成结构,我们再来看之前讨论过的几种“源起”假说,

帐篷之说,完全是一锅乱炖;

美学之说,其实早期的提出,更多是受到屋角与屋脊起翘的第一印象的震撼;

排雨纳光之说,讨论的是屋面曲折接近檐口部分的处理;

竹檩下垂之说,讨论的是屋面的曲折。

这些讨论之所以说不到点儿上,因为它们还没有来得及弄清中国屋顶“曲线”的构成。

所以建筑历史,区别于艺术史,它属于要弄清的问题是结构与技术。

铁牛。

后面可能会写慢一点了。

关键词(Tags): #木头史诗通宝推:山远空寒,抱朴仙人,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有更详细的介绍吗?

以前没听说过,很感兴趣~

家园 见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见图
家园 捶桌大笑~

单人住房~ 果然洒脱~~

家园 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家园 我猜梁思成的心血都花在《图像中国建筑史》上了,

而这本书费了几番周折才得以在1984年由 MIT 出版,一本很精美的大书!其中的故事,费慰梅在她的《梁思成和林徽因─一对探索中国建筑的伴侣》里面有详细的描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想想做研究真的很有意思

简单的一条曲线,就能让那么多人反来覆去地研究几百年。

家园 胡猜一下

大风中的房顶类似飞机翼,越是高耸的升力越大,越容易被掀翻,所以泉州的房顶比较扁。

另一个因素是北方雪多,所以清朝的就陡一些?

家园 哈哈,

降雪的考虑,这一篇里五、建筑学家登场,我曾提到,“小衲本人,受到我们老大的鼓舞,打算拓展这个思路做作业,跑去跟建筑史老师讨论,然后,被拍回来了、、、、”

要拓展这个思路的,正是因为当时读了竺可桢的五千年气候变化史,打算对着降雪量变化来看讨论屋顶变高。

结果就被拍回来了

为什么我的老师不认同,包括我现在也不再往这路子上想,是因为从前辈们对于古文献的把握,对于匠人的体会,可以“感觉”出来,古代匠人不会这么想。比如古文献中很少提某殿因雪压塌,被风把屋顶掀掉。那么这个思路可能就和结构无关。

中国的屋顶很重,被风掀掉的可能性很小。我不知道泉州是否屋顶比北方更扁--好像不明显;即使南方某些地方屋顶更扁,建筑史上的解释,一般是此地保留了宋式古风。因宋式比清式扁。而且通常这些地方,是可以找到其他细节的古风的。

家园 肯定来不及了

就算明天就找到这样一个意识形态,把它变成全民族的共识也要几代人的时间。因为在共识形成之前,中国社会必须先理清内部,弥合今天已经形成的巨大裂痕,沉淀出新的民族精神,才谈得上“自有主见”,然后“自度度人”,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快不了。 以今天中国各个利益集团你死我活的做派,想弄个和睦融洽的社会难如登天。

更加悲观的是,今天社会上泛滥的只有卑贱原始的拜金主义,左右两派鼓噪的尽是猴年马月的陈词滥调,不可救药,一钱不值,西方的学不进学不通,传统的早已砸光砸烂而且陈腐不堪,马主义不管用,新的中国精神死活出不来,用什么凝聚人心?自己人都离心离德,还怎么忽悠别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