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大学城里的商业阻击战 -- dfindy
西方经济决学说过定商品价值的就是它的比较价值,而决定比较价值的就是当地的生产效率。沃尔玛集中了全球的资本人工与技术,所以他的生产效率是最高的,它提供的商品也是最有竞争力的,这样他到任何一个地方,如果当地相关行业的生产效率没有那么高,那么对这一行业就是毁灭性。也许楼主会觉得自己的行业与沃尔玛不相关,对自己的影响不大,但是其它行业的萧条,会带来居民收入的减少,这减少的是当地总的消费能力,任何一个行业都要受到影响,大家的日子都不会太好过的。如果当地的核心竞争力强的话,这个影响就相对小一些,如果竞争力弱,甚至没有竞争力的话,那这个影响就是毁灭性的,底特律就是明证。
本人不才,就在BAY街上某五大银行IT部门混着。
1〉节流 ? 现在印度外包公司的合同工,RATE基本和找本地合同工的持平, 比全职的要高不少,当然,大头全进了外包公司。
这样虽然看起来印度包身工的价格要低很多,其实银行没省什么。
这么说吧,如果银行真省钱了,我今天也不可能有闲在这里发贴了
2〉瘦身? 不才参与的一个项目,这里的程序员3个人月搞定,外包印度, 30人月。 就不说后续的支持了。 另外的组把服务器支持外包印度,结果发现磨洋工更甚,真正碰到问题,皮球又踢了回来
加拿大的五大银行,这几年的利润年年上升(当然,五大银行在这些印度外包公司都有股份,以前的LIABILITY现在转手成了PROFIT),CEO奖金年年增加,反而大砍员工福利,不由大家愤怒,而RBC更是一贯把全职当作合同工乱解雇,这次终于撞在了枪口上。
外包不是节流瘦身,银行也不会死在不外包上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银行的IT部门应该不应该存在。IT部门不但应该存在,而且目前最好充实有一线操作经验又懂编程的人员加入。这里第一是数据安全和准确问题,我以前说过,银行不是经营钱的,银行是世代经营数据的。第二是确实只有银行自配的IT,才能真出活。
但这是目前,将来就完全不是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50岁现象”,目前不管是什么企业,要节流几乎都先拿50岁左右的高薪资深员工开刀,见效快。而IT业更明显,因为50岁的人,做不动了,暮气深沉(其他行业,50岁还有一个经验值奇货可居的优势)。外包的高成本,是暂时的,理顺了磨合了,成本就会降低,尤其是农闲时可以一扔了之。
如果我是银行的CEO,一定力推外包,只是会尽量做得狡猾一些。印度IT人一时上不了手,最后也能上手,关键是这样的转型(和思想)一旦为社会接受,银行今后几十年就好过一些了,开了头就能连续轻装。
目前的局势,您自己多想想,不要过于乐观,总不会错,顶多是自己吓自己一把啰。
从生气勃勃和对“50岁员工”的“态度”而言,加拿大5大行早就不是中国各商业银行的对手了,也就是中国人跟国际接轨还没学完罢了。5大再这么胡混下去,死路一条。银行未必会死在“不外包”上,但肯定会死在固步自封上。
上星期,对于加拿大金融界,最重要的事情,其实不是这一件,是TD明确了下任CEO,不再是老白,而是位老印。Ed这把赌大了,但也不得不试错了,时势所逼。
ds
原来政府的规划都是由政府各部门自己做,尤其是原来计委等机构,由于规划等不是随时有,就有很多“闲人”,平时做的事情不符合其“价值”,于是机构改革改革,精简人员,大量外包专业机构,但是实际上一、并没有节约国家资金,因为现在市场化了,按市场化价格计算,某县城镇发展规划外包清华某团队,3个月,200多万,二、好不好要怎么看,比如该规划符合潮流,思维清晰,有高度,有前瞻性....等等,但是去掉了地方的文化内涵,有些并不是完全符合地方实际,三、中国拿项目,你们都懂的.......
经济全球化表面上看是带来了更便宜的产品,最终是工作机会的失去和本地经济的破坏,到最后因为便宜产品带来的那一点的甜头也因为本地工作和经济的破坏而荡然无存。所以很多人反对大型超市,这对于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小城镇来说绝对是必要的。
外部企业在当地进行采购或生产,就会把资金注入该地。在当地进行销售,就会把资金抽离该地。
外部企业是指产供销不全部在本地进行的企业。
如果资金是水的话,大型连锁超市对大多数地方来说都是抽水机。
did you notice that several of them have diversified into the US market? (e.g., TD) The American market is now much safer and profitable (in terms of higher net interest margin) than in the domestic market.
RBC, Scotia, CIBC has diversified business: its key drivers are either overseas market or corporate/capital market business.
BMO is the most dangerous one: bad almost in all lines of business, from retail to corporate, to capital market, or even wealth management.
National bank is a big joke and is subject to regional concentration risk: Quebec. One housing price decline of 30% can easily kill it. I just can not wait to see another Quebec independence movement and thus a sudden and dramatic housing collapse as it happened in 1995.
TD现有员工85000人,在美国的经营机构比在加拿大还多。
Ed Clark是2002年12月接手TD的CEO的,这11年可以说是惊涛骇浪里不曾淹死,功劳颇大。
2008年后,TD大力发展美国业务,这次任命的下任CEO,是印度出生的Bharat Masrani,他个性并不强悍(所以Ed要到2014年11月才退休,等于是中央军委主席再干两年,印度人服不了众啊),而且资历里没有辉煌的亮点,优势是:工作经历全面;这几年一直主导TD在美业务,成绩不坏;学历高。
而TD内部真正被看好的,其实一直是Ed另一个副手,Tim Hockey。
加拿大是彻头彻尾的WASP国家(另一个是澳大利亚),举凡国之重器,一定是在WASP白人手里。所以像TD这样的“准央企”(加拿大是有正宗央企的,所以贵为TD,只能算“准央企”,汉八旗),CEO就理所当然,应该是白人。但Tim Hockey有个大软肋,就是学历不高。我以前说过,1980年代,你去银行上班,好像去落草当了贼一样,自然只能吸引一些中专生了。Ed以前是在采油业工作的,学历算是过得去。
而更大的问题,就是白人势力在全球的日渐衰微,以至于不得不培养一些“一次性使用”的非白人(这里首选基本就是印裔,比如Citibank),以吸引新兴客户。而且事实一再地证明,白人想问题有时比较轴,一小撮白人近亲繁殖,后果堪虞。
这次中国14岁的高球小将关天朗在美国参加大师赛,北美主流媒体津津乐道,成了另一股小旋风,也是很有意思的。这什么事儿啊,中国人来了,……(然后就没有下半句了)。
不过未来10年,我看好美国,大大好于对中国的预期。
我们银行就搞过,一塌糊涂,过两年又自己搞。纯属瞎折腾。
首先,这个超大企业要不厌其烦地扩大,整合,吃进越来越多的生产要素(人,店面,机器,仓库,物流,等等)。很多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会有内生性的懒惰和厌倦,就是到天花板了。这个怪物绝对不允许自己有退出机制。其实这样是非常累人的,处理不完的问题啊。
其次,这个企业一定是“骑自行车过独木桥”,一定要永续扩张,在发展中维持平衡,解决麻烦。
第三,这个企业扩张到一定程度后,会发现“扩张不能停,但可扩张的空间越来越小”,几乎没有扩展余地了。怎么办?
第四,这个企业是爱世界的,因为世界早晚是它的,不爱惜不行。
第五,这个企业不喜欢工会。因为工会到最后必然是反效率的,人性如此。
第六,这个企业不肯分家,老头子死了,孩子们还是抱团。
第七,这个企业认为供货商是“非敌非友”,反对“大家庭”共存共荣的坏风气。
第八,这个企业知道美国政府拿它一点办法也没有,因为他自己的CEO对这个巨兽系统也一点办法没有:你好好喂养它,它是听话的;但打击它,谁死还不知道呢。
所以,Wal-Mart必然会发展一个副品牌,专开中小店。因为能养活若干大卖场的全世界所有大城市,基本都拿下了。Wal-Mart旺盛的物流能力,会去供应二三线城市“小卖场”的需求。
当Wal—Mart垄断了某地的零售业后,胡作非为乱涨价鱼肉百姓了,你再骂它不迟。
到目前为止,Wal—Mart扫荡了竞争对手,便宜了消费者。小商家数量和消费者数量比,至少是1:100的关系吧?一个城市只靠几个小商店?Wal—Mart并没有通吃一切领域吧。
当然,千店一面,没有小清新的范儿了,是个损失。但你只能说Wal—Mart忒俗了,它毕竟没有下药毒你。
别的不说,你的最后一句话就很成问题。中国现在所展现的惊人的活力,预示着起码一二百年的上升的国运。对中国的现实的判断解读,绝对是对一个人政治功力的考验。美国人有他厉害的地方,但也没有对中国有什么优势。中美竞争,胜负也就是一线之间 (两国顶尖头脑的较量)。我倒是觉得中国胜机更大,因为中国的政治思想体系已经证明是可靠有效的而且是先进的。只是很多人包括体制内的很多平庸的官员没有认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