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文摘】【人物】中国人民志愿军主帅---彭德怀轶事 -- 张丹宁

共:💬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摘】【人物】中国人民志愿军主帅---彭德怀轶事

朝鲜战争在经过叁年的激战之后,资本主义世界最大工业强国的第一流军队被限制在他们原来发动侵略的地方,不仅没有越雷池一步,而且陷入日益不利的困境。这是一个具有重大国际意义的教训。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

1950年10月4日,一位在日后的朝鲜战争中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将领出现在了北京。

彭德怀,这个8岁就失去母亲的贫寒农民的儿子,其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司令员

。当他在西安登上将飞往北京的飞机时,还不知道中央要他去干什么。彭德怀到

达中南海时,中央关于是否出兵的讨论正在进行,彭德怀立即感到了气氛的沉闷

。分歧是有的,反对的意见认为,新中国目前急需医治战争创伤,肃清国民党残

余力量,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如果出兵,我们与对手的军事力量相差悬殊。战

争的结局令人担心。毛泽东给他一夜的考虑时间。当夜,彭德怀未眠。

第二天,10月5日上午,彭德怀来到中南海,他没有犹豫地表明了自己的意见:立

即出兵朝鲜。彭德怀后来在含冤时写的“交代材料”中记述道:“第二天下午又

在颐年堂开会,在其他同志a发言后,我讲了几句: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

最多就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就是了。如让美国摆在鸭绿江和台湾,他要发动

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如等美国占领了朝鲜半岛,将来的问题更复杂

,所以迟打不如早打,这样对国内外的反动气焰和亲美派也是一个沉重打击。”

下午,政治局扩大会议继续举行。毛泽东认为,中国确实存在着一些困难,但是

现在美国逼着中国打这一仗。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在敌人进占平壤之前,不管

有多大困难,立即出兵朝鲜。

1950年10月5日,经毛泽东提议,彭德怀受命率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参加政治局扩大会的人相继走到彭德怀面前与他握手。彭德怀出兵朝鲜的使命就

这样确定了。彭德怀时年50多岁,长期艰苦的战争生涯已令他的身体患上了不少

疾病,更为重要的是,他将要面临的战争无疑是极其艰难甚至是极其危险的一场

战争。彭德怀后来在“文化大革命”身处非难时说:“主席决定我去朝鲜,我也

没有推诿。”

1950年10月7日晚,彭德怀回到下榻的饭店,他交代秘书把从西安带来的所有文件

上交给中央办公厅,然后去行政处领发用的东西,然后再把孩子们接来。彭德怀

为孩子们准备了糖果,多年的南征北战他从未有过如此的温情时刻。那天晚上见

到彭德怀的一个孩子后来回忆说:“他和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很短,除询问了我们

的学习和生活外,他一再反复问我们谁要买衣服、日用品和学习书本等。他还特

意让警卫员给我们每个人都买了衣服、鞋袜和日用品。”这天晚上,彭德怀不让

秘书为孩子们安排房间,说是不能给饭店增添麻烦。于是,将军的一家老小六七

个人一起睡在了将军房内的地毯上。夜深的时候,秘书来报告,从西安带来的文

件已经上交。彭德怀说:“把东西准备好,明晨出发。”彭德怀的秘书在他日记

里这样写道:“十月七日,根据彭总吩咐。晚上收拾行李,准备明晨出发。去向

不明。”

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名义发布组成中国人民

志愿军令。彭德怀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10月8日晨,北京细雨霏霏。中央军委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将彭德怀送上飞机。

飞机在阴雨中强行起飞,向北。飞机上同行的有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东北军区

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彭德怀的作战参谋成普以及秘书人员。同时,这架飞机

上还有一位身份特殊的年轻人,是彭德怀的俄文翻译,名叫毛岸英。

10月9日,彭德怀一行到达沈阳,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次军以上干部会议召开。会

议第一次明确了中国军队将要出兵朝鲜作战。

1950年10月19日,平壤陷落。同在这一天,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渡过中朝边界的界河──鸭绿江。

1950年10月19日黄昏18时,第四十二军5万余人的部队从浦满铁路和临时搭建的浮

桥上渡过了江。他们前进的目标是朝鲜半岛东北部的长津湖地区。这一天风寒雨冷,第四十二军军长吴瑞林和政委周彪站在铁路桥头中国境内的一边,身边是川

流不息的背着行李、扛着枪的士兵队伍,还有驮着弹药和小炮的骡马。第叁十八

军紧随第四十二军渡江。过江的时候,有士兵在队伍中说话,被干部立即制止了

,说是别让天上的美国飞机听见了,于是士兵的队伍自此悄无声息地行进着。第

叁十九军从安东(今丹东)、长甸口过江。“我坐在吉普车里,伸手就可以摸到

鸭绿江大桥,大桥像从两国土地上伸出的一双手臂,在江中相拥……”第叁十九

军军长吴信泉回忆道,“队伍非常肃静,每个人都在默默地走着,谁也没说什么

话,但我听出有的战士在数这座桥有多长──从中国到朝鲜只有一千五百步的距离。车过大桥中央,也就是两国分界线,我听到车旁队伍中有的战士激动地问干

部:‘连长,现在是几点几分?’”第四十军也从安东过江。他们在雨夜中到达安东,小城中寂静无人,第四十军的队伍走在积水的街道上,雨中的街灯留下很

长很长的遥遥晃晃的影子。走上鸭绿江大桥时,官兵们的心跳声和脚步踏在桥面

上的声音在夜空中显得格外清晰。大桥中间有一条中朝两国士兵守卫的醒目的白

线,那就是中朝国境线。一辆苏制吉普车在鸭绿江大桥上缓缓超过了正在开进的

志愿军长长的队伍,士兵们习惯地为吉普车让开一条通行的路,吉普车越过大桥

中央那条白色的中朝分界线,迅速消失在了朝鲜境内的夜色中。彭德怀,这位几

十万志愿军大军的统帅,在中国解放战争结束仅一年之后,又一次向着战争的战

场出发了。他把他的指挥部甩在身后,仅带着一名参谋、几名警卫员和一部电台

进入了朝鲜。吉普车的车轮刚刚接触到朝鲜土地的时候,彭德怀突然命令停车。

他并没有下车,只是从车窗伸出头来,向后看了看。没有人知道彭德怀在看什么。他身上仍是从西安穿来的粗呢黄军装,面颊消瘦,一头短而硬的头发已全部花

白,只有一双眼睛在黑暗中睁得很大。世界上从没有过哪个国家的军事指挥官能够在大敌当前的时候先于自己的士兵深入到变幻莫测的战常而此刻,战争另一方

的军事指挥官麦克阿瑟正在远离战场1000多公里的东京豪华官邸里,享受着这个

国家提供给他的奢华。

10月19日,当彭德怀刚刚到达安东时,北朝鲜的特使就赶到了安东,特使的第一

句话是:“彭总司令,你们出兵的日期定下来没有?”彭德怀说:“就在今天晚

上。”北朝鲜特使激动得一时难以言表。因为这时,依然在向着中朝边境撤退的

北朝鲜政府最迫切的希望就是在朝鲜的土地上能看见彭德怀和他率领的中国军队

。彭德怀问:“金首相现在在什么地方?”

特使答:“金首相需要不断地改变位置,我也说不准他现在到底在什么位置。”

彭德怀说:“我们去找他,现在就走。”

吉普车一路颠簸。参谋见彭德怀极度疲惫,劝他睡一会儿,他嘟囔着说:“我带兵打仗几十年,从来没有遇到像这样既不明敌情,又不明友情的被动情况。如果

敌人保持这样的进攻速度,那么我们的部队很可能要打遭遇战了。”

在充满硝烟的战场上,彭德怀急需要寻找到前线在哪里,北朝鲜军指挥官在哪里

,不知不觉中,他已经行动到了南朝鲜军一个团的身后!这支几乎逼近鸭绿江的

敌军和彭德怀擦肩而过!从军事的角度看,彭德怀其实已经走进了敌人的圈子里

,奇迹却是他自己又从敌群中走了出来。当时,北撤的北朝鲜军和北进的南朝鲜

军裹在一起,纷乱的难民和车辆处在分不清敌我的枪声中,战场的局面十分混乱

,而南朝鲜军和美军更没有想到,此时的朝鲜战场上已经有了中国军队。彭德怀的一位部下很久以后想及此事仍心有余悸,他说,我们焦急万分……什么情况都

可能发生。但是彭德怀万分幸运。这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和中国抗美援朝行动的幸事。

20日凌晨,中国驻北朝鲜大使馆代办柴成文找到了彭德怀,他带来了金日成目前

所在地的讯息──朝鲜北部崇山中一个地名叫做大榆洞的金矿。彭德怀向柴成文

询问了目前的战局情况,之后,他在一个破瓦盆中洗了脸,吃了朝鲜的米饭和酸

菜,准备去见金日成。在顺着田埂向大山里走去的时候,彭德怀突然问柴成文,

身上带没带剪刀之类的东西。柴成文一下子感到很奇怪,不知道彭德怀要这些东

西干什么。彭德怀说,我的军装的袖口破了,露出的线头长短不齐,这样见一个

首相不礼貌。于是,柴成文掏出一把剪指甲刀,两人站在田埂上修理彭德怀的袖

口。指甲刀的效果不好,彭德怀只好失望地说:“算了吧。”两个小时后,彭德

怀见到了金日成。

1950年10月21日上午9时,彭德怀和金日成在“充满两党两国人民亲密友好的气氛

中开始了历史性的首轮会谈”。彭德怀要求北朝鲜人民军在志愿军接敌之前尽量狙击敌人,而其实此刻北朝鲜人民军的大部分主力部队已被美军分隔围困在半岛

的南部。彭德怀提出与金日成共同组成司令部的建议,金日成说:“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作战行动方案,请彭司令员亲自指挥处理。”令彭德怀没有想到的是

,会谈结束后,在这个偏僻的山沟里,金日成还能拿出一只鸡和一瓶葡萄酒来款

待彭德怀。于是,他们在远处传来的飞机和大炮的轰鸣声中碰了杯。从此,中国

人民志愿军与北朝鲜人民军一起,开始了叁年艰苦卓绝的战斗。

彭德怀,这位在日后残酷的战争中写出了“叁十八军万岁”的将领,这位为了“

靠一把炒面一把雪坚持作战”的志愿军士兵而在军委扩大会上拍案而起的将领,

这位听到一八零师被围的消息后在阴湿的山洞里赤裸着上身一夜未眠的将领,这

位曾让美第八集团军司令李奇微留言为“向中国军队总司令官致敬”的将领,他率领着近百万志愿军士兵,以举世无双的英勇作战,终于迎来了《朝鲜战争停战

协定》签定的那一天。

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时,《朝鲜战争停战协定》正式签字。协定于12个小时后正式生效。在这12个小时内,朝鲜战场几百公里的战线上,空前猛烈的炮火撼天动

地,光弹、照明弹、信号弹把整个朝鲜半岛的天空打得通红,宛如这里又始了一

场新的大规模的战役。战争的双方都要在最后的12个小时内显示自己火力的强大

,证明自己斗志的不屈。另外,得把弹药消耗完以省得往回搬运。

1953年27日22时,战线突然沉寂下来。寂静了一下之后,前沿战争双方的官兵从

战壕中静静地探出头来,然后,突然一起欢呼。美军陆战一师士兵马钉拉斯这时

看见了夜空中悬挂的一轮明月,“它好像是一只中国的红灯笼”,他说。几个中

国士兵溜达到美军的阵地上,拿出几块糖果和一块手绢要送给美军士兵做礼物。美军士兵说他们不要糖果和手绢。彭德怀走上了还冒着硝烟的前沿阵地。几个小

时前这里还在战斗。一队担架抬着中国士兵的遗体走下来,彭德怀掀开每一个担架上覆盖的白布,渐渐地,他的眼睛里充满了泪花。他哽咽地说:“就差几个小

时,他们这么年轻……把他们的名字记下来,掩埋好,立上个牌子……”走下阵

地的时候,彭德怀突然命令吉普车停下来。他下车之后,在路边的泥土中拣起一

只满是弹洞的白色搪瓷水杯,水杯上还能认出红色的字:献给最可爱的人。彭德

怀捧着这只水杯,很久以后,他喃喃地仿佛在问自己:“这个兵。牺牲了?还是

负伤了?”当晚,开城举行了庆祝战争胜利的晚会。晚会上演的是两部中国古典

爱情剧目:《西厢记》和《梁山伯与祝英台》。有人说在前线演出这样一些剧目

不好,但是还是演出了,官兵门看了还想看。

当台上的祝英台因为心上人的死也要去死时,台下的官兵们齐声喊:“不要死!

不要死!参军去!参军去!”

舞台上的祝英台最后没有选择参军而是选择了徇情。在现实永远也无法企及的幻觉里,相爱的人化成了蝴蝶双双飞舞。志愿军官兵看到这里既感动又惊异。

不知道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那些流着鲜血倒在朝鲜土地上的年轻士兵的身影,是否会如斑斓的彩蝶留在不再经历战争的人们的记忆里。有人邀请彭德怀跳舞,

彭德怀说他不会,从来不会。

再来邀请彭德怀的是一位年龄很小的小姑娘,有一双很大很亮的眼睛。彭德怀说

:“孩子,我拉着你,咱们走一圈吧。”于是,一位憔悴的老将军拉着一位花一

样的小姑娘的手,他们走了起来。他们走得很慢,从不曾如此动听的音乐缓缓地

流淌在他们安然的脚步中,小姑娘扬起头去看彭德怀,彭德怀的脸上是令人敬畏

的沧桑。所有的人都哭了。

背景资料

  第一次战役 1950年10月25日─1950年11月5日

  歼敌15000 敌我伤亡比例1:0.62

  第二次战役 西线作战1950年11月25日─1950年12月4日

  东线作战1950年11月27日─1950年12月24日 歼敌36000 敌我伤亡比例1:0.85

  第叁次战役 1950年12月31日─1951年1月8日

  歼敌19000 敌我伤亡比例1:0.43

  第四次战役 第一阶段作战1951年1月25日─1951年2月16日

  第一阶段作战 1951年2月17日─1951年4月21日

  歼敌78000 敌我仡亡比例1:0.67

  第五次战役 第一阶段作战 1951年4月22日─1951年4月29日

  第二阶段作战 1951年5月16日─1951年5月21日

  歼敌82000 敌我伤亡比例1:1.03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