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这个可厉害了,是我多年的珍藏!过年了让大伙儿高兴一下。 -- 锦候

共:💬70 🌺2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个可厉害了,是我多年的珍藏!过年了让大伙儿高兴一下。

这就是当年鼎鼎大名的香港的陈吴比武,据说梁雨生据此写了他的处女作《龙虎斗京华》,并由此催生了新派武侠小说,可谓影响深远。

吴公仪是吴式太极第3代传人,陈克夫是香港白鹤门高手。此战虽然不足半小时,但不单令吴家太极植根港澳,广传东南亚及美加地区,并且引发了为时二十年的武术热,

吴陈比武的前因

  当年港澳以南拳为主,白鹤拳则为香港极有名气的外家拳派,历史较长,门徒众多,掌门人为吴肇钟,弟子以陈克夫、陆智夫等最为突出。吴家太极却是北方门派,据说以柔可刚,可四两拨千斤,一时亦吸引不少学员,风头颇劲。致令本地武人心有不甘。吴公仪为北方

太极拳大宗师吴家第二代掌门鉴泉的长子,香港鉴泉太极拳社主持,其长子吴大揆,在广州佛山一带与人交手,所向披靡,战绩显赫,父子二人可称过江猛龙。白鹤拳陈克夫年富力强曾习西洋拳击,可称本地猛虎。陈可夫本是白鹤的少壮派人物,与年近花甲的吴公仪不同辈份,但陈克夫提出非和公仪较量不可。顾此酝酿至1954年方由澳门名流何贤提出以擂台比武的形式,为静湖医院筹款赈灾,吴家终于答应由公仪亲自出战。

  消息传出,立即成为港澳报纸的头条新闻,并掀起热潮。香港向来禁止公开比武,乃改在澳门新花园。比武当日,澳门的大小酒店客似云来,会场门票一早售完,不少是自香港专程而来。与会者多为武林及社会上有名的人士,如杨澄甫座下四大弟子之一,以铁指闻名的董英杰,鹰爪门宗师陈子正高足刘法孟,西洋拳高手李剑琴与名伶马师曾、红线女、新马仔、邓碧云、芳艳芳、张瑛,富商何贤等。而且特由澳门总督夫人剪彩,绿村电台做现场直播。比赛采用西洋擂台,原定比赛六个回合,每一回合五分钟。大会鉴于并无先例可援,由每位高手公证先行试招,议定不得起高脚过膝,吴陈二人先行签“生

死状”,电影制片家吴九出动了三架摄像机从不同角度同时拍摄,可谓前所未见。最后的结果是双方都有犯规动作,抬脚过高,裁判见两人似乎都动了真火,生怕再打下去会出事,有违慈善本意,即由评判主任按钟叫停,此回合只打了一分钟。经评判团紧急商量后,决定战果为双方不胜,不和,不败而告终。

大家看看就知道了,呵呵!吴师傅作为太极名家打斗当中可丝毫没有遵守太极的拳理,上手就给了陈师傅一个满脸花,哈哈!看完后看谁还拿太极拳的技击说事儿?

[MP=400,300]http://www.sheenpeak.com/NgvsChan.WMV[/MP]

元宝推荐:萨苏,
家园 送花!开眼了,怎么跟我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啊

有一个人长得挺象鲁迅的,汗。。。

家园 谁第一次看都吓一跳!

凭这个片子,我很是挽救了几个人。呵呵!

家园 强烈要求多举办这种擂台赛

不过看上去打的不怎么激烈。打到的时候倒是挺狠,没打到的时候根本就是有点抓瞎的味道。

看不清楚

家园 你可以下载下来看呀!

效果很不错的。蛮清楚的!

家园 商量好似的

无一点内家拳意思

仿佛不如学生打架

家园 这哪里是武师比武,明明是街头流氓打架吗!!!
家园 唉,看来各位都是武打书看多了

打架本来就是如此,尤其是水平相近的情况下。

练的好看不等于打时也的这样,端个架子打架那是找死。

由此也可见现代竞技水平的提高也是很快的,老的固然好,那也是过去时了。

不过也别小看传统武术,高手多在民间啊。

家园 Looks like street boy fighting!!

But this is different as normal. they all have GongFu!!

Download processes:

place mouse point on the WM player, then right Click -> find Properties then click it.

find Loaction .this is the file link.Double click it. then copy the link to any download application

after download. just click and play

Enjoy the fighting!

家园 这就是传说中的王八拳了

不过也有厉害的.

[MP=320,240]http://www.jxwork.com/jczs/images/gongfu.avi[/MP]

大概是水平相差太远.

家园 这个和尚真有风度!

王八拳看起来很潇洒嘛!

家园 没表述清楚,该死该死

我的录像中是个少林和尚,据说是在韩国访问,王八拳可不是指他,这个和尚还是很有功夫的.

家园 锦候兄的好东西,感谢万分。

先谢谢锦候兄的好东西。这可是压箱底的宝贝。

既然得了宝,虽然自己不懂什么,也就胡说几句,以示感谢。

第一局陈已经吃亏了。吴上手的第一拳。看似简单,其实很难。吴打的是个迎击,时机的把握恰到好处。而且众位仔细看他出手的速度,腰一抖手就到了。这就是太极里面所谓的节节贯串了。很难练的,到了这个地步,要快0.1秒也许就要花好几年的工夫。换一般武师100个里面估计有99个在这一拳就趴下了。高手过招,看起来简单,好象和常人差不多,其实远比常人动手要凶险许多。真正好看的比赛一般反到是水平差的比较多的两个对手之间的。

第一局的后面,陈又吃了一次亏,不过我水平不够,讲不出什么道理来。相比之下,吴被钩了一下脖子,反到不算是什么大亏。至于第二局,大家都心浮气躁了,打的也没什么意思,所以就此打住也好。

得了好东西,胡说八道了一通。见笑了。

家园 【半原创】看来有不少人好这口,我再给大家来个详细的介绍!

看过不少人写的关于吴陈比武的文章,但是文中都鲜有提及这次比武的深层原因,两个人并没有什么私怨旧仇,之所以最后走到当众决斗的地步也并不是他们的初衷和本意,这场比武其实牵扯到中国武术圈子里最古老的一个问题“门派之争”。这件事情要是从头说来,最初开始是因为吴公仪等太极拳师在香港大肆宣传太极拳术,推广太极理论,也就是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这一套说法,并且对太极拳术,及太极拳的前辈进行神话,这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妥,他们这些人当时在香港是处于开山劈石的阶段,自然要大力宣传才可以生存。但是在宣传提倡太极拳的过程中,难免有人在言语之中对外家少林拳法和拳家有些贬损之词,这也不难理解,太极拳自称内家,内自然是要和外相比较的了,这样一来让一些外家少林拳师很恼火,双方就此展开激烈的论战,先是在武术界的小规模的争吵,后来由于报界的加入,双方各自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对对方进行攻击,此事一是成了当时社会上的一个焦点,更有唯恐天下不乱者,四处煽风点火,使得两边的人火越来越大,对骂声也一浪高过一浪,最后终于由少林白鹤派的陈克夫出面挑战吴氏太极的吴公仪,声言要做一次生死决斗,吴公仪开始的时候出于种种考虑并没有立即答应。但是对方不依不饶一再逼压,而且吴以前把话说得太满,到了这种地步已经是无法转圜,迟延了不少时日后吴公仪终于答应了这次决斗。

6,70年代香港的武术界门派林立,而且多有社团的背景,不同的门派武馆之间经常因为各种原因发生打斗,甚至是多人参加的械斗,当时最著名的一件事情就是某年天后节的时候,洪拳和蔡李佛的传人,疑是因为一桩历史公案发生争吵,最后终于酿成近200多人参加的当街械斗,结果造成多人死伤的惨剧,此事对当时的社会风气造成极坏的影响,一时之间社会上群起仿效,各类的打斗事件层出不穷,各类武馆及其成员几乎成了黑社会的代名词,一时之间路人侧目,这种情况一直到80年代后,由于当时的香港政府的大力打击才慢慢的得到根本的改变。

在那种情况下吴陈比武也就没什么可以惊讶得了,要指出的一点是当时他们两个人是签了打死无论的生死状的,所以这次的比赛显得极为刺激和重要。呵呵,以上是候的瞎掰。

下面是我找到的有关的资料,大伙儿看看。

[文摘]

吴陈比武比武场面记实

--------------------------------------------------------------------------------------------

名伶演唱澳门

  吴、陈二之拳斗,原由在澳门康乐会筹办,定名曰<慈善比赛大会>,原替澳门镜湖医院及同善堂筹款.及后因香港石硖尾六村火灾,数万灾民急等求待救济,大会乃决定将此慈善比武大会全门券收入,发出百分之四十,救济石硖尾灾民.又以比武在下月十日始举行,而灾民亟待救济,因此由康乐会名义,由太极社理事长陈作新携返香港义与六村急赈会。

  一九五四年,一月十七日吴陈比赛举行于澳门之新花园,事前先搭擂台于泳池之上。是日下午二时十五分,澳督史伯泰夫妇到场,由何贤、梁昌、崔德祺迎入,即由史伯泰夫人主持剪彩礼,女艺员方艳芬献花,并介绍公议、陈克夫二人与澳督相见,后由澳督颁赠三皮具鼎予太极拳社、泰山健身学院、八和会馆三位代表后,大会正式开幕。先行依照秩序由各名艺员义务播唱歌曲,各拳社同表演术、剑术、推手,完毕之后。

吴公仪略历

  吴公仪,字子镇,河北省,大兴县人,现年五十三岁,为香港鉴泉太极拳社社长。其父吴鉴泉,创鉴泉太极拳社于上海,自为社长,兼精武会太极班教师。民国二六年南来广州精武会,鉴泉之父名全佑,曾任清廷武术教职,公仪一度任湖南武术教官,九一八抗战事后,鉴泉偕公仪,南边来港,遂成立太极拳社于香港。

陈克夫略历

  陈克夫,祖为广东省胚山县六村人,出生于澳洲,现年三十五岁。幼时归国,入广州体育学校及培正分校,师邝本夫,学白鹤派拳术,兼擅西洋拳术。抗战任职于香港国民大学,当体育及拳术教师,一九五二年创立泰山健身学院于澳门。邝本夫原师吴肇钟,克夫之艺亦有渊源者。

吴陈比武评议    陈公哲

  月来报载香港太极派拳师吴公仪,澳门白鹤派拳师陈克夫,各自宣称其本派拳技之优点,相约较技,甚嚣?m上,其始由研究二字而起,近则已由澳门殷商多人,组织大会,主理其事,双方商定规则,更有采取自由搏击办法订立生死不究之约,在澳门作慈善筹款而举行,余以为不可,兹申论之。

  吾国技击,有其精粹,流传至今,忆成专科,而其中宗派,蒸去蔚,各擅其长,自清代群主以技击足以倾覆国祚,遂糟禁锢,边鄙之氓,恃为械斗技能,益增禁锢口实。海外帮会,常有私斗,武馆向不受人欢迎,前此之学习拳术者,每欲一显身手,好勇斗狠,时有死伤,门征??寡,累及其家,于是相诫毋许研习,拳术日潮被视为下流末技,枪炮既与,已取代拳术地位,拳术愈趋衰落矣。

  清末宣统元年,余与同志数人,创立精武体育会于上海,旨在中兴国术,不以个人为本位,亦不以一家一派为本位,包含之广,为前所无,聘任各派专门教师,不下六十余人,经科学训练后,派赴各会传授。寓拳术于体育,不许斗争,故乃有“不许我之拳头,加于同胞身上”之口号,十年间,远及港澳南洋一带,有二十余分会,学习国术者逾百万人,树立风气,拳术由是人焉。

  前此南洋(包括港澳)各武馆,向受当地政府抑制,练习拳术,不敢公然为之,人数不多,当局不甚注意,所用器械、棍棒之外,刀枪剑,向无设备。一九一九年,内地来港介绍精武会,政府日渐明白了精武之提介国术,乃以体育为目的,非以打斗为能事,于是准予注册,国人遂获得公开操演拳术,而一向蛰伏之各家各派,因精武之关系,亦先后露面,国术蓬勃发展,而有日之现状,非复往时之被禁锢矣。

  余维此吴陈之争,虽号称义赛,恐将再开打斗之风。交手之后,必有胜败,从此引起宗派之斗争,重蹈往时武馆覆辙。且未曾确定拳斗标准规则,评判何从依据,而年龄与体重为标准规则之要素,虽能自定程式,不免有若干法纪。况拳术之技能,各派有其妙用,如摔角以摔交为能事,拳击其专长,岂能倒地而判其胜负耶?

  日本武术分为三派,即技击术、击剑、角力,各自比武,与异派向不相斗,且悬为例禁,外国之武术比赛,在巨量金钱奖励之下,拳击家不异以身体为孤注,有因拳斗而成为终身残废者,有因拳斗而成为终身白痴者,有当场被拳击毙者,故今日外国舆论已起而反对拳斗,有:“合法谋杀”口号,籍以为在今日武术中兴,未至尽量发扬之时,应放弃个人英雄主义。

  白鹤,太极,各有所专长,若不尽其所能,则拳斗意义;若尽其所能,即身体损伤,非吾人之所忍见。纵使某胜某败,亦不足以代表某家某派之优劣,从此再开打斗,门徒各拥其师,由拳斗而入私斗,陋弱复兴,谁辞其咎也!

  此次比赛,若以击伤身体为胜负,则人道攸关,若以身体倒地为计分,则不够刺激。且购票入场所,观拳斗不逾十分钟,未免有伤欣赏这意义,慈善筹款办法尽多,实不以拳斗为号召也。

  (按) 陈公哲先生国术界之老前辈,于宣统元年在上创立精武会,现任中央武术总裁,全马来亚精武总会顾问,前中央国事馆参事,生平提倡国术,足迹遍海内外,精武全盛时,有五十余分会,远及南洋岛及加拿大,国术中兴,此公致力甚大。(照彖报载)

四、事前设法之劝止

吴陈二人拳斗虽已签约,然为人道 计,尽余诚心,设法劝阻,分致二函吴公仪,陈克夫二位。

致吴公仪函

径启者:日来阅报知先生与陈克夫先生签订斗决合约,查此次拳斗慈善筹款,原以此比赛为号召,但按照合约内容,实为决斗性质,斗决之事在二十世纪中已不存在,且为一种犯法行为。先生或因溺于往昔武士习惯,有人向忆挑战,若不起应,即为示弱,无怪有此一举,但连日报之反应,想先生亦会见之,依照社会公意,先生宜自动取消决斗改为表演性质,以不务损身体为原则,即社会必不以先生为懦弱。余自办理精武会,提介国术,统集各家各派于一会,四十五年来,未尝藉打斗示勇,亦为同寅,今 顾先生以世宜关系,采及封菲,即晶取销契约,另换表演方式,是所企盼,专此即候。

                         陈公哲

                       一九五四年,一月八日

致陈克夫函

径启者:余与先生向未谋面,此次为慈善筹款事,不惜现身拳赛,足微痼聚为怀,无任钦佩。余自提倡国术,因知国术在晚清时代不能发扬之症结,依照时代需要,转移国人观念,寓国术于体育,因以大行。事详精武文献,兹不赘及。当时社会,不重拳术,世俗对技击家有“武牛”之诮,于此可知余之办理精武,乃以术为前题,放弃个人为标榜也。其初先与吴公仪先生原以“研究”二字起因,函讯。遂进入于决斗阶段,已背初旨。今在举行之前,合约是否无法取消?或以取消为示弱,人情上亦所难免。然风尚今昔大异,固不能泥于故辙也。且决斗之事,在今日之法律上亦不许可,甚愿先生采栽成万夫勇之责任,以代一夫之勇之成功。若实行决斗,不独于国术无益,反贻无穷之害,余用四十五年时是,始将拳击家“武牛”二字洗脱,若使其再陷覆辙,非所愿闻,殷望甚切,改拳,尚祈营纳,此候

                     日祺

                 陈公哲一九五四年一月八日

致澳门总督函译稿

澳门总督钧鉴,敬启者:余谨将愚见,谨钧鉴座。关于此次不合法之慈善决斗,余感觉诧异者,不是举行于姓陌之区,而竟在文化之澳门,不是在中古时代,而竟在二十世纪中期。依照连日中文各日报记载,决斗合约会于一九五四年一月三日签定于香港新光酒店,一方为澳门拳术教师陈克夫,一方为香港拳术教师吴公仪,定期于一九五四年一月十七日在澳门举行,以门券收入,移捐港澳慈善。

合约内容拳斗定六个回合,每回合斗三分钟,休息二分钟,自由搏斗,尽期所能“如:拳击、肘挣、拉握、指插(不许插眼)扭手、脚踢,及卫击身体任何各部。同时双方年龄、体重俱无限制。合约中并载,决斗后果,如有损伤,任何一方不能提出赔偿要求。据说,贵政府该管当局,经已批准此项决斗。

余所知,现时通行之国际拳斗,已为有识者视为反人道之事,故有<合法谋杀>之称。而况中国拳斗,不戴手套,自由搏击,可及全身,其危险性超 于国际斗拳七倍。若此,可无法可保证不致死亡,贵当局或未注意此种可能演成之惨剧。敬希注意所陈关于此次慈善之决斗。

            上海精武体育会创办人,香港精武会理事长陈公哲启。

               一九五四年,一月十二日

全马来亚有精武会十一单位,会员五万余人,曾于一九五三年,五月五日开全马来亚各埠精武代表会议,成立马来亚精武会会长,及各侨商领袖,曾去电澳门总督,阻止吴陈拳斗,乃约而同者,足证事之不应为而为者,有同感焉。

新闻见一九五四年,一月十六日,星嘉坡,南洋商报。并转载于香港岛晚报

                     马精武体育会电澳门督

大会总裁判何贤致词

各位亲爱的观众:今日这个会得如此热闹,首先得到本澳当局之指导,与港澳各名流之后作指导。更多谢吴公仪、陈克夫两老师,与八和会馆各位大老倌热心帮忙,更主要是得到各位亲爱观众之热心支持,如果不是各位观众这热心支持与合作,这次是无法举行的,故此,我现在代表本会向各位以最热烈之感谢。

此次本会之举办义赛,可以说是包含两个意义:第一,系希望筹到一笔善款,来救香港石硖尾火灾之七万同胞。同时捐赠本澳镜湖医院,同善堂之经费。同时我们还有一个意义,就系藉此次这表演来提倡国术。

我国之国术,有好几千年之历史,集中无数武术家研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特出之一种体育,但一向难得机会作公开表演。而得到吴公仪,陈克夫两位名师之热心合作,将国术公开,可以说非常,非常难得之机会,因此,我们一定要十分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我们一定要令这个表演由头至尾,顺利完成。将我国之国术好好地介绍出来,使今日到场之观众,一同参考!

为了保证要达到这个目的,除了本人已经得到吴陈两位老师之合作外,更希望今日到场观赛之观众,真诚合作!

吴师傅同陈师傅两位都一致认定这次合演,目的只系研究国术,公开研究,对于谁胜谁败,绝对不介意的。

此次两位才老师系完全为了做善事,为了提倡研究国术才联合表演。

所以:为了保证这次之合演能够在<和平>,<友爱>愉快之空气中顺利完成,除了得到本澳政府当局之指导合作,尤其希望今日场之观众同我实切实合作,希望各位了解这次国术表演之目的,系慈善筹款与提倡国术,并不是较量成败,所以请各位保持镇定,千万不要影响台上表演人之情绪,免致发生任何之意外,就失这次<提倡国术>之意义!

今日到场 之各位亲爱观众,我相信一定能够同我们合作,保守会场之秩序,使 到这次之盛会能够顺利完成,本人谨代表本会首先向各位致以衷心热烈之感谢!同时并代表镜湖医院,同善堂之贫苦病人,及香港石硖尾村受难灾民,向在座各位善长仁翁,多谢,多谢……

我现在再重复向各位请求:

遵守秩序,发扬体育精神!

保证大会和平,顺利结束!

祝各位健康!

词毕,四时十五分,举行比武,详见报载。

见一月十七日,星岛日报

哄动港澳国术合演   两分余钟宣停赛

(本报专讯)一场予人茶余酒后作谈话资料的吴公仪,陈克夫国术慈善赛,昨天终于在二万多对眼睛下实现了,无可否认这是一幕紧张,刺激的<比武>,虽然不能说是代表一派与一派之拳术竞技,但来观的人心里总存着,太极,白鹤哪一派了得的心理,所以昨天新花园里的纸伶歌唱,国术表演,观众注意于后者,前者不过是轻松的享受罢了。

一时敲过,港澳拳者如泉涌至新花园,新马路上的三轮车,汽车如长龙一样。二时敲过,澳督史伯泰夫妇到场,由保贤,梁昌,崔德祺迎入,接着史伯泰夫人主持剪采礼,大会便 正式揭幕了。

各名伶先来一度唱曲娱乐后,便是鉴泉太极社表演,接踵是泰山健身学院学员表演。三时四十分,司仪张瑛在高峰前播出,<吴公仪陈克夫国术合演>场 内空气顿时紧张起来,大会工作人员纷纷在<擂台>上打点。

吴公仪首先上 台,只见他穿深灰色长衫,蓝胶鞋,两个助手跟着,吴氏上台时四边拱手,观众台上报以热烈掌声,坐在一角。接着是陈克夫上台,陈氏穿白色蓝边裕袍,黑胶鞋,两个助手穿黄色衣衫,全部西洋拳师作风,上台后向四边观众鞠躬为礼,台下传 来一片掌声。

吴公仪上台后,见台边之三条麻绳系了白带,对于目力有所影响,遂要求将第一条之白带除去,两拳师继脱去外衣。

四时十五分后,大会总评判何贤召集两拳师在台中握手为礼后,当场裁判彦光宣布开赛,电铃一响,吴公仪陈克夫想继离座:

第一回合

只见陈克夫首先用拳向吴公仪面部击后,吴氏微微闪过,亦还拳向其还击,陈克夫一面转弯,又是一拳向吴公仪左面部进袭,吴公仪一躲,左唇被其中击中,面部有血渗出,跟着陈克夫一个<回手>落在吴公低度之颈部。公仪不留意其有此一着,倒退两步,扑于台上之绳边。陈克夫未有向前袭击。公仪马上恢复反应,一个箭步,就向克夫脸部迎面一拳,中了克夫之鼻,当即左边有血渗出,公仪向其左。中一拳。克夫出击吴,电铃大鸣,宣布第一回合已达法定时间。公仪此时正踢一脚,但公仪马上停止,各坐原座。

陈克夫鼻梁中拳,白上衣血迹斑斑

暂休镜头

这时克夫之鼻血涌出甚多,其两个助手马上用冷水替其浇头,并作全身按摩。本来两分钟休息时间很快就过去,但大会为了这个原因,也稍延长时间。

场内空气因见<血>而紧张起来,总裁判何贤马上跳台上和吴公仪,陈克夫先后慰问,这时他心情之过度性紧张溢于眉表。同时台下不少委员提出停赛的意见,因为怕后果不良。何贤心绪烦乱,连忙挥手急得面也红起来说:我有主意,我有主意,有人便问<有没有医生在场边以防不测>。当时大会委员紧张情绪可见一斑。

第二回合

电铃又鸣,宣告第二回合开始,克夫鼻血已经停止流出,两人拳头更密,各作上中路进击,公仪胸部又中了两拳,克夫之肩部及头部亦被击中,且右手伸出时,亦被公仪在其小臂骨连连敲击,一分钟左右,克夫突起右脚,大会眼见场面越见恶化,电铃大鸣,总裁判何贤即如集评判员作紧急会议,经一度洽商后,议定作不记名之投票,当时投票之评判梁昌,梁国荣,彦光,刘法孟,李剑琴,董英杰六人,开票后,有四张是应停赛,一张是应暂停赛,一张是吴胜。何贤遂在咪高风宣布,谓 <比赛停止>,但不说出停赛之理由,观众对此亦表同情,所以场地秩序无紊,只是纷纷离场。

大会总裁判何贤,新上<擂台>,脱去了外衣,仅穿白恤衫,红绸带吊着银笛,在台上指挥工作,继后与梁昌分坐在台边两张高凳上。台边有一电铃,是制止双方停止动作时按动的,铃声试了两声,听来有点雄壮,亦有点令人神经,有点那个,场边有人说:这是丧魂铃。

四时十五分这个比赛开始,场 内万多人都屏息着气注止于台上,两师傅<上阵了>,出乎决料之外,一开始,陈克夫便以<卜成>手法向吴公仪进攻,吴公仪马上拿开还击,大家都是以头部作袭击目标,说时迟,那时快,不及一分钟,公仪嘴边先中一拳,牙齿有血渗出,但陈克夫之鼻也给吴公仪击中,鲜血由鼻流出,公证人马上鸣电钟,双方遂停止。

陈克夫助手马上展开救护工 作,用水淋头及摩,但鼻血仍源源流出,休息时本定两分钟,但因为如此,休息时遂延长,足有六分钟。

何贤心情最不安定是这个时候了,最低限度他估不到两位师傅,拳脚一开便如此认真,于是马上跑下求证台,陈克夫处看一顺,说了两句,又到吴公仪面前看了一回,他的心这时相信是十五只吊桶,<七上八下>了。

澳督史伯泰在贵宾座上,频吸香烟,看情形他的心情也相当紧张。张艳芬、红线女看见了血,马上掩面不敢看,本来他们坐在贵宾席第一行的,马上转移位置,退避第三行,有很多少奶小胆都玉面无色,有些居然退席不看。陈克夫鼻 血停止了,电铃一响,两拳师又告碰头,只见两人拳拳到肉,越战越凶,第二回合地告停,场面空气有点那个。何贤马上如集六位评判员作紧急会议,于是决定作不记名的投票,看个评判员之意见认为应否再赛下去,结果多数的投票是停赛,于是由大会宣布停赛,如此倒赢得满场之掌气。由此年来,到场观赛的确是为慈善而来,都不是来看谁胜谁败,或是谁被击倒,实在 难得。

宣布停赛后,吴陈两人大家在何贤及两裁判前握手,吴公仪拍着克夫的手说:“我老了,你年青前途大有希望,望你努力”一场刺激之比赛宣布闭幕。

新马仔为了和缓场面之空气,马上跳到台上,高唱<万恶淫为首>一曲。芳艳芬本来预定是唱最后一曲的,但经已受了<流血的影响>,不能表演了,序只得告终。

一场酝酿了数月的慈善拳赛,中到三分钟便告结束了,曲终人散,大家愉快的离开新花园,但整场拳赛的经过,相信还是港澳人士茶余酒后之谈话资料。

吴公仪赛于后稍作休息,七时乘佛山轮返港,全部鉴泉社社友同行。门之欧马巴度,袭若坚新送上船,与吴师傅殷殷话别,公仪谈笑自若,有人问他的观感,只是笑着说:『我老了』。船启行时,吴公仪由大揆陪同,在轮边与送行者摇巾致别。

家园 联不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