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文摘】杨子荣:三爷,兄弟是共军侦察员! -- 梁子

共:💬2 🌺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摘】杨子荣:三爷,兄弟是共军侦察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杨家保留的杨子荣唯一一张遗照

大智大勇 深入匪穴成模范 身后凄凉 二十六年正英名

  1949年2月19日,《东北日报》上一篇《以少胜多创造范例,战斗模范杨子荣等活捉匪首座山雕》的报道写道:“牡丹江分区某团战斗模范杨子荣等六位同志,本月二日奉命赴蛤蟆塘一带便装侦察匪情,不辞劳苦,以机智巧妙的方法,日夜搜索侦察,当布置周密后,遂于二月七日,勇敢深入匪巢,一举将蒋记东北第二纵队第二支队司令‘座山雕’张乐山以下二十五名全部活捉,创造以少胜多歼灭雕匪的战斗范例。战斗中摧毁敌匪窝棚,并缴获步枪六支,子弹六百四十发,粮食千余斤。”

假装入伙 活捉座山雕

  1947年1月,被人称为“座山雕”的国民党东北先遣军第二纵队第二支队司令张乐山匪部遁入山林,不知去向。张乐山15岁当土匪,18岁当匪首,已有57年土匪生涯。他奸诈过人,诡计多端,枪法好,在匪群中被称为“三爷”。

  当时,担任牡丹江军分区二支队二团侦察排长的杨子荣装扮成另一匪首吴三虎的副官,在蛤蟆塘一带的林子里寻找到了一个窝棚。经过一番“黑话”对答,与座山雕的副官孟继成联系上。2月5日(农历正月十五)下午两点左右,孟继成等正式通知杨子荣他们第二天上山入伙。

  2月6日下午,孟副官和匪连长来到指定地点,想把杨子荣他们带上山。趁两个土匪吃饭时,杨子荣下了两个土匪的枪,把他们绑了起来,并大骂他们不讲交情,把“三爷”送的食品从中吞了。两个土匪分辩,杨子荣就顺水推舟说委屈他俩带路见“三爷”去说清楚。

  天黑后,他们来到了大砬子山座山雕住的大马架房外,侦察员们把土匪的嘴塞住后绑到树上。杨子荣和侦察员孙大德、魏成友进屋去会“座山雕”。孙立珍、赵宪功、耿宝林在外看着。杨子荣端着枪一脚踹开门,孙大德、魏成友也紧跟着冲进来,3支枪口对向了7个土匪。

  7人中有一个白头发、黑脸膛、鹰钩鼻、山羊胡子的瘦小老头,杨子荣认定此人就是座山雕。这时座山雕伸手摸枪,杨子荣一个箭步冲上去踩住他的手,随后把墙上挂的枪摘下扔到地上,大声斥责座山雕折腾他们。座山雕听出是孟副官联络来的入伙的那股人,才松了口气。座山雕说,因为风声太紧,不得不考验一下。杨子荣说:“你考验,差点把我们给饿死,今天借你条道,去吉林投国军。”座山雕再三挽留,杨子荣执意不肯,强行要座山雕带人送一程,并把土匪都捆了,把他们的枪栓卸了。

天蒙蒙亮,走到林子稀疏的山边。座山雕说:“前面不远就是海林,住着共军,我们不能再往前了。”杨子荣说:“天还不大亮,发现不了。”待走到山下,天已大亮。只见两辆拉木头的大车停在山口。座山雕说:“那是共军的车。”杨子荣说:“借他几匹马,走得更快。”土匪连长一听不妙,猛地挣脱杨子荣手里的绳子就跑,杨子荣一枪打中了他的左腿。

  我军押车的战士听到枪声,大声询问口令。对上口令后战士们迅速围了过来。座山雕问杨子荣:“你们……”杨子荣笑道:“不瞒三爷,兄弟是共军侦察员。”

  枪栓冻住 牺牲在梨树沟

  1947年年初,许多散逃的土匪在海林县北部的山里和村里乱窜,解放军小分队也化整为零地追击散匪。

  1947年2月23日夜,杨子荣奉命带领孙大德、魏成友等5名侦察员到当时的海林县北部梨树沟一带侦察匪情。在村里碰到捡粪的老耿,他们问:“老大爷,别害怕,我们是黑牛背的!胡子和土匪打你们没有?”

  老耿头说:“打了……”

  “往哪个方向去了?”

  老耿头一指沟北的方向。于是,他们上了梨树沟的后坡,一进林子,就分开了。走着走着,杨子荣发现了一个被当地人称为“马架子”的窝棚,他让孙大德等人把皮大衣上的毛皮撕下来裹在脚上以减轻踏雪的声响。

  杨子荣用手势指挥几名侦察员各守“马架子”一侧,自己突然起身,顺坡而下,冲到“马架子”跟前,一脚把门踹开。他看见一个戴狗皮帽子的人背对着门坐着。杨子荣问他是老乡还是土匪,那个人不说话,回头就一枪,中弹的杨子荣赶紧拉枪栓,可是天太冷,枪栓拉不开。

  一切都发生在瞬间。缓过神来的群匪从“马架子”里疯狂向外射击,门被火舌封住了。杨子荣明白,决战的时刻到了,他后退几步,向侦察员下达了最后一道命令:“连窝端!快点结束战斗!”话刚说完便倒在血泊中。

  侦察员魏成友几步跃上了“马架子”顶部,从腰间拔出了两枚手榴弹,顺着“马架子”的烟筒掷了下去。然后顺势从顶上滚落到雪地上。随着“轰”的一声巨响,“马架子”顿时成了墓穴。

以讹传讹杨宗贵被传当土匪

  在杨子荣牺牲后被授予侦察英雄称号的同时,在胶东半岛东部的一个小山村里,宋学芝一家人的命运也彻底改变了。

  一天晚上,61岁的宋学芝和她的小儿媳妇许万亮先后被叫到村公所,受了一番盘问后被告知,有人在东北下城子看见她的小儿子杨宗贵从八路军里开了小差,当了土匪。

  开春后,村里停止了对她家的代耕。

  1952年秋天,儿媳妇许万亮去世,宋学芝仍然为儿子的事继续奔走。

  1957年1月1日,按照国家政策,宋学芝拿到了一张由政府发给的儿子杨宗贵被确认为“失踪军人,家属仍享受革命军人家属的优待”的“失踪军人通知书”。1958年11月13日,也是按照政策,宋学芝又拿到了一张“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上面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后面落款是“主席毛泽东”。

  当时,全国凡查无实据、下落不明的中国军人,其家属都得到了和宋学芝同样的一张“失踪军人通知书”和随后的“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

  水落石出

  二十六年失踪英雄才正名

  1957年9月,原牡丹江2团副政委曲波创作的小说《林海雪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杨子荣的名字家喻户晓。但杨子荣的故乡在哪?一直无人知道。

  1968年,杨子荣生前所在部队和海林县有关人员再次组成联合调查组来到胶东,连续几个月调查无果。

  一天,牟平县宁海镇的一位民政干部说:“许多年前,?废亢哟逵懈隼咸?太,老来查她儿子当兵的事,可她说她儿子叫杨宗贵。”

  调查组又到了?废亢哟濉4謇锏脑?农救会长孙承祺说:“那一年,是我领杨宗贵和韩克利去报名体检的。”杨宗贵在家时的好朋友韩克利说:“我和杨宗贵一起报名参军,在王从庄检查身体。他验上了,我有沙眼病没验上。报名后,他问我:‘你报什么名?’我说:‘韩克利呗。’我又问他:‘报什么名?’他说:‘我没报真名。’1945年的2月,我曾看到过杨宗贵有个手章,上面刻有‘杨子荣印’。”杨宗贵的哥哥杨宗福说:“我家兄弟3人,我排行老大,三弟幼年死亡,宗贵是老二。为取吉利,老人请先生给我起名宗福,字子禄,二弟叫宗贵,字子荣,连在一起就是‘福禄贵荣’。宗贵在东北千山当劳工时,就是用‘杨子荣’的手章领工钱的。”

1973年,调查组的同志从一位画家的手中找到了杨子荣的一张照片。为了确保真实,他们带着不同的4张照片来到?废亢哟澹?请杨子荣的家人和村里的老人们辨认。人们一下子就认出了杨子荣的照片,并确认杨子荣就是杨宗贵。

家园 我得磕个头,再献花。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