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从失败的男人谈起 – 兼和忙总商榷留在国外的问题 -- 明天的太阳
我海归了
但是经过2年,我发现我还是依靠美国人才从新站起来了
这个global pay一下子就让我成为了中产以下收入者,不再托GDP和平均工资了
情何以堪,怎么我奋斗了这么久还是要靠洋人
六根未净的,在国外待不上两年,就是勉强读完了学位,也是前脚跟后脚的回国。
80,90年代有一大部分人出国是为了赶潮流,那时你如果不在办出国,见到人都不好意思打招呼。结果,这些在国内条件最好的人出了国,变成心理是最不平衡的一群。比如,出国后最早回国发展而且“混出来”的很多是演艺圈里那些人,这两天看网上传的姜文刘晓庆在巴黎那段,就很典型。
其实,最理想的是让每个人不受经济,社会限制的自由选择出回国,有了选择才有资格说做出了选择,才可以八卦对了错了,否则大家看着彼此的老婆整天在那YY不是很浪费光阴。人家福建农民一串一船的“出国留学”,也没有因为国内这么多的开餐馆,跑运输,办厂的好时光而耽误了,最近仍然有偷渡新闻,不知道都是怎么混的。
最后有一点你恐怕不是很了解,出国不但所有人生清零,就是你有钱仍然也是“清零”。这不是把个人财产充公的意思,而是说有钱在国外生活,如果不通语言,不解风情,生不如死是很普遍的。赖拿着他那些钱与在国内花完全是两种不同人生。
所以回到开头那句,如果你没有出家的心,就不要出国,两个不好比的,这个YY也没用。
南存辉也是坚决不碰房地产的怪人……
不要信口开河。
龟背或大或小基本是有的,094实际上还没有解密照片。
说不客气的话,我每次还没回到祖国,光是接近驻外机构的时候,就闻到熟悉的官僚味道。
具体以下几条原则:
莫名其妙的崇洋心理/规则。办很多事情洋人优先。比如旅行证这玩意,必须本人办理,哪怕你是三个月的孩子。而且三个月的孩子,还必须父母双方陪同才能办理。而公司同事要去中国,找代理寄材料,一路绿灯,不必躬亲。
二是方便主事者的原则。只有管理机关的方便是最重要的,至于办事者,就是他们的服务对象的方便是最不重要的。国内银行办事,这方面最明显。
外卖部
列强驻华办事处
钙片仓库
软骨病综合防治中心
想起来就觉得憋气。
自个儿成全自个儿,去哪里留哪里,自己决定自己承当就是了。论证来论证去,真的很没意思。
有意思的是,早几年似乎没人觉得这个问题需要或者值得讨论,而今时不时冒出来讨论一通。
高铁是个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你以为造两个发动机就是什么了,典型的纸上谈兵之徒。
我们还可以出口高铁的。法律上没障碍呀!只要口行批准几百亿贷款,附带高回扣、大赠送、准赖账,干吗不出口?
这已经超过作为中国人的底线了
其实感受不到,是因为你觉得和自己没有关系,或者不关注吧。
这不,美国随便一个地区法院就把三星灭了
每当接到国际会议通知的时候,总习惯问一句,“还有其他中国学者吗”,知道所有的speaker里只有自己是中国人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想怎么表现得更好一些,会把其他的工作放一下,全力准备。有些类似“人来疯”。
1.国内企业同质化太严重了,都是低利润.
2.中高端产业都被德日占领。
举个例子:
某空调用的元器件:17年前是25元RMB/个,格力想要买,日企不卖;前4年这家日企主动找格力买,价钱是2.5元RMB/个。
国内厂家的价钱是:2.3元RMB/个。
17年前不买的原因是:要优先保证日系空调的用量。
现在主动推销的原因是:1.中国能生产了,2.格力发展壮大了。
和你一样,孩子身上的黄皮肤黑眼睛是抹不掉的。
孩子早晚要直面自己这个身份认同问题。你让孩子自以为和其他孩子一样,就真的一样了么?不会的。你孩子的外貌特征决定了,他必然还是少数族裔。回头别人或者孩子自己认识到这个差别,你叫孩子如何对待?
这种情况下,你潜移默化的否定了中国文化,孩子在思想上就无根了。必然自卑。会快乐么?
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肯定是对自己种族的认同和肯定,这样孩子才会有信心才会真正的快乐。中国文化和中国的强盛才是我们和我们孩子在海外快乐和幸福之本。
另外,观点是不用强迫的。你有信心,思想坚定,孩子自然看见了学到了。你懦弱犹豫,孩子自然就怀疑了迷失了。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