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从BBC关于中印贸易想到 -- 晨枫
单就造氧而言,速生林确实是单位时间造氧率很高。问题是速生的目的是快速的获得木材用在使用周期很短的产品上,比如一次性筷子,低强度的板材。制作产品的木材以及边角料在自然降解中是只消耗氧气的。
这还不包括树木生长所必须的氮、磷、钾、等等。
速生林不是自支持系统和原始森林有本质区别。
陆地上的植物制造了氧气之后无法与氧气隔绝,那么它生产多少氧气,在它腐烂分解的时候就会消耗多少氧气。而水生植物(藻类)不同,在生产完氧气之后,一部分会通过各种途径沉底而与氧气隔绝,那么它所产生的氧气就是剩余氧气了。
中国每年报刊杂志消耗的新闻纸是400多万吨木材,一吨新闻纸要消耗3立方米木材,就是1200万立方米以上,每年一次性筷子消耗的木材大约是160万立方米,就是说这帮媒体每年消耗的木材大约相当于七八倍的一次性筷子,更何况,造纸还有不少污染,所以,如果能减少版面保护的森林更多,为啥总盯着筷子呢?现在不少报纸动不动就是32版,一半版面都是骗子征婚等垃圾广告,减少1/8的版面太容易不过了。所以我觉得最可笑的就是这帮记者,一提起一次性筷子就可high了,也不回头看看自己。。。
握手
我同样支持并且身体力行纸制品回收,塑料制品重复利用。我不明白为什么玖龙纸业这种祸国殃民的公司怎么能被树成正面典型。
但这和减少一次性筷子不矛盾啊。
虽然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不对,但光盯着西瓜而大把大把浪费芝麻也不可取。
一次性筷子成品可行的回收渠道:
1,做成筷子。呵呵。这个倒简单,不过,那还叫一次性么?
2,造纸。呵呵。这不是平白无辜多道手续,多层污染么?
这才是物尽其用了啊
10年的时候似乎开始比较流行看这个,没感觉像大家说的这么不堪,很不错的一部喜剧片。
没错,就是喜剧片,你看豆子先生看猫和老鼠的时候总不会也想着阶层分析反讽现实之类的内容吧,从这个角度来看片子没什么问题,还有一点点小励志,总比看心灵鸡汤之类的东西好。
也许我算中年人了吧,对里边印象最深的是上吊自杀的那位仁兄,感悟么,就是不管怎样也得好好活下去。至于效仿里边潇洒生活之类的,一般人不会往这个方向琢磨吧……
遇到尸油战士攻击时有一定概率获得攻击豁免。。。。
PS,北SC的吧?
别告我他们故意打输二战而让美军把大财团解体来“还钱于民”。
你逛Sc吗?
愿意为集体发展做出牺牲的人组成更有竞争力的政权组织,而这些政权组织最终经过残酷淘汰成为了国家。为小家,舍大家的一群散沙最终会被强大的国家政治集团残酷的消灭。抗战中中国军民与比自己强大得多的日本侵略者作斗争,这并不是他们喜欢去送死,只是之前同胞的鲜血已经证明,放弃抵抗自己逃命,照样变成了下关江边的冤魂。“为国为民,勇于牺牲”是我国前辈的宝贵精神遗产。
我姥爷在燕京大学上学时曾经是地下党。他曾经喜欢过一个同学,好不容易两人跑到解放区。刚表白没几个月,她就在反扫荡中为了掩护群众牺牲了。不需要经过法庭,没有任何审判,日军根据她带金丝边眼镜就判断她是八路军干部,直接一刀把她砍成两段。那年她才23岁。60多年过去了,我也很幸运的有机会在那片园子里学习。正是由于无数前辈为了国家做出崇高牺牲,现在燕南园里不会突然跳出过皇军或者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因为我戴眼镜把我或者我同学一刀砍两段。
在北大学习期间,我有幸参与争夺科研战略制高点的竞争,与一些美日顶尖实验室同台竞技。开始的时候,我们没有钱,没有经验,人数甚至都不占优势。但是为了缩小差距,防止专利控制,为我国未来的类似研究留下一口气,我们没有退路。我们老板甚至一度提出口号“每天工作17小时”,而且他自己也每天1点以后走。我们组甚至有师姐长时间坐着导致腰椎间盘突出,拿个抱枕跪在地上拼命接着干。就这样,我们终于换来了从上一代技术落后世界五年到现在落后世界大约1-2年的样子。
纵观我国发展的历史,取得的成绩,那些“缩短差距XX年”,“用国外几分之一的经费时间就达到同样目的”的句子背后,哪个不是参与人员辛苦付出,做出重大牺牲来的?参与过这种激烈竞争的项目之后我才知道,那些史书上的成绩,每个字背后都是力透纸背的血与汗!都是前人,我们之前的普通劳动者们真真正正的付出与牺牲!莫非其他人为国家发展做出牺牲你来享受就是应该的,要你自己做出牺牲就“去他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