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人物 - 阿珍 -- 思炎
先是忙总的贴,接着是你写的阿珍,我不得不承认:在阅读的瞬间,那颗自认为坚强的心被纠结着,心理防线慢慢的土崩瓦解...读到阿珍去了中东,一颗心不由得悬了起来.
由于公司业务,一直有机会去那里做油气项目,所以也留心了一些签证方面的规定,对于这样的"扒分"机会只有我们男性感兴趣,公司里的女性根本不会考虑.我听说是因为回教国家不允许外国女性从事工程咨询服务.换句话说,外籍女性在那些国家除了做女佣外几乎没有正职(正当职业)的机会.
今年我们前后脚回国,我去走访了阿姨一家,她和阿珍一样是下岗的国棉X厂女工.过去的那些年只能用一个"熬"字来形容,索性姨父所在的外贸公司还不错,他是个癌症康复者,虽然不再担任一官半职但单位依然对他照顾有加.现在他们的孩子,我的表妹也刚结婚,家里东拼西凑的买了一套远郊的房子.我本来是去恭喜的,特别问了表妹什么时候办喜酒,但出乎意料的是她很尴尬"原本父母养老的钱和我们这几年的积蓄都贴进去了,还欠了银行一屁股的债,连装修的钱都没有,更不要说买家具和办喜酒的钱...".
那夜告辞的时候心里七上八下,五味杂陈,唯有在送给妹妹的Coach包里多塞点钱.
回去还要面对我妈,她对我出国颇有微词,特别是最近几年上海房价暴涨后,无论我在国外的收入有多高,她都认为我不出国发展会更好.相反,我倒是觉得自己旁观者清.
说得太好了!深以为然
不是大多数一般都是男方出房子,女方出其他嫁妆吗?
男方家里出了30%,女方家里付了20%的房款,小夫妻出了10%.
从个人和国家的不同角度,然后再合在一起思考。 很早就打算写写,但总是有事耽搁下来。 这次还真是碰巧和忙总不约而同跟大家一起忆苦思甜了。
谢谢你和河友们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感受和心声。。。这些真实的故事是有价值的
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
过去我只知道身边人的经历,有狭隘的一面,也有局限性.关于工业品vs.农产品的剪刀差,只有很模糊的概念,看了葡萄等河友的文章才思路逐渐清晰.建国这些年可圈可点的地方太多,羊毛剪了一批又一批,绝大多数人都不可能笑到最后.
忙总写的这些故事,我相信有其寓意.目前战通胀,打王八拳的后果,很可能又需要牺牲一批人,到了国家财政入不敷出的时候就要砸锅卖铁(详见安德生早先的贴子).我也就是听人劝,吃饱饭而已.
当我们吃饭聊天时,
谈到3.14;阿珍大骂道,达赖,扯捺。。脑子坏掉了。大骂背后作祟的美国等西方国家。
谈到汶川地震;阿珍眼圈红了,说自己当时每天守在电视前抹眼泪,那些死难者和灾民太可怜了。。。她也捐过好多次钱。
谈到奥运会特别是开幕式;阿珍又显得非常兴奋,一种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一目了然。
其实文化也蛮先进的。。。
很快就五十九了,不排除同届可能有再小两岁的。“近十年”前我应该是五十岁了,而不是才四十多岁。
上面那一位虽然口气冲了一点,他的质疑却不是没有道理的。
哈哈,上面那位的重点是这个【又骗人】。。。虽然俺好象没骗过人,他曾在我的一个贴里胡言乱语被人扔了不少草。。。
看来有关“老三届”的问题,是我不太清楚,我主要是听阿珍说过,也许有误差。那么,既然这样,我还是改一下为好。
谢谢
“原本父母养老的钱和我们这几年的积蓄都贴进去了,还欠了银行一屁股的债,连装修的钱都没有,更不要说买家具和办喜酒的钱...”这是现在很多年轻人面临的困境,让人无奈 心酸。
中国政府是最幸运的,因为他们有着世界上最好的百姓
花这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