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穷孩子,富孩子;我在成长期对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观察 -- 酥油茶

共:💬24 🌺212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个我同意,师资真是个问题。

我在县城上的高中,我上高中的时候,教我们的老师我不觉得比康杰中学、运城中学差,都是学校里的好老师。后来我上大学了,听别的人说学校里,教那些学生的老师参差不齐,刚毕业的学生就去教高三,有的本身真的不怎么样就去教学生。

尤其是普通高中分重点班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因为这样基本上意味着非重点班的孩子就被放弃了,学校放弃了他们,学生自己也觉得自己不行。我们那一届,重点班上二本线的有一半,而非重点班一个班能出两个学生上二本线已经是很不错了,有的班连一个达二本线的都没有。就这还是那些好老师在学校的情况。

现在好老师都被挖走了,教学质量还不如我们哪。我跟我同学就在感叹,有了孩子千万不要上这种学校,怎么着也得让孩子上好学校。

家园 给小朋友送花

和你们相比,我们这一代是幸福的--也许是我后知后觉吧。

家园 飞天鸭说出了我们这一代的心声

正如鸭MM一样,我也是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成长起来的,但是这方面意识启蒙的时间更晚,至少到高一的时候,同学们之间还是没有存在太多的偏见和歧视,但是后来回想我们同班同学的成长路径,家庭环境(包括经济条件,父母的文化程度)直接导致了大家现在的不同。

庆幸自己高中时候遇到了一位非常好的语文老师,也是我们当时的校长,他还是抱着培养人才的态度在指导教学,在我们稀里糊涂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针对分数靠前的几位学生提出了很诚恳的建议。而他的几个孩子也都非常优秀,为师为父都很让人钦佩。

我们毕业后没几年,他就退休了,从继任者开始,把学校作为升官政绩的游戏开始了,试图从学生这一唯一可以掌握的资源中掘金的老师也越来越多,学生的出身对自身受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不论如何,我还是希望我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晚一点接触到这些肮脏的东西,让他能有一颗透明的心去学习知识,这一点对于学生真的很重要。

家园 有时候真的难说社会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我们所拥有的物质条件,比建国以来任何时候都要多,可我们的精神世界却是前所唯有的空虚。最不能忍受的是环境的污染,小的时候,夏天抬头就可以望见那条璀璨的银河,今日的夜空,星星彷佛也能数得清了。

家园 哪里不是这样阿?

哪里不是这样阿?

到了北美,还不是白人跟白人玩,华人跟华人玩?

"界限非常明显,侨生跟侨生玩,内地生跟内地生玩。学校里有钱的非常有钱,穷的也挺穷"

家园 写的好

在很多年轻人的眼中,国家并没有与童年时的计划一样欣欣向荣,而是越来越显示出第三世界国家的真相来。

当年也没说自己发达,只是说,有一个未来,叫共产主义,是大家的.......现在那个未来已经实现了,只是99%的人没资格

家园 楼主的感觉很真切

不过楼主说“父母都是本省学校毕业的大学生,教育行业的普通工作者”——在80年代,父母都是大学生,在社会上绝对属于高知阶层了。

所以,楼主对于更低阶层上的城市平民,或者说城市贫民的孩子的生活,可能是缺乏体验的。我有时间很想写一点。

不过有一点我赞成,那时的社会分化不明显,大家的心态都比较平和。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有不少真挚的感情。

家园 父母大学生和父母工人,两者之间差异并不大

我中学最要好的几个同学,一是父母都是大学生,一是父母都是农民,一是父母是官员(父亲是政法委书记),一是父母都是教师,我自己父母是工人,大家在一起那是非常融洽,除了农村的稍显穷点外,基本没有什么差异,而我们对农村的同学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看法。

家园 亲贤的飘过

看出来了,文华苑住的哇!呵呵,太原老乡萨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