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浅说北宋东京人口的一条史料及考证 一 -- 毛锥子

共:💬129 🌺367 🌵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泉大师我叫你找的证据呢?

上次的恩怨还没完呢。我让你找的证据呢

如果你认为证据不够硬,没关系,大不了我去历史专业期刊找,去找些更牛逼,名头更响的大专家来,中国城市从上古到近古超越西方的地方还能找不到了?”

泉畔人家:你这人还真有意思,还真以为我找不到证据了?

我现在就认为证据不够硬。大师,继续找历史专业期刊给我看。说过的话不算,可不是带把的。

这个帖子不是写给你的,你爱怎么质疑怎么质疑。在我没有满意前,你不配让我回答你问题。

家园 好笑,我要证明什么了吗?

我只是在阐述一些客观事实。也许姚檀栋这样的地质气候学专家研究冰芯研究的不对,也许竺可桢分析物候分析的不准。这都有可能,不奇怪。但问题是,宋朝人口过亿的依据那?

2088万户,凭什么就是1亿以上人口?汉唐元明的资料都是有户也有口,也都没突破6千万。宋朝能在领土远小于汉唐元明的情况下人口过亿,那么它必须生产足够一亿人吃的粮食。要么宋朝有科技革命,农业生产力大发展,要么自然条件特别优越,水旱从人,否则,宋朝人口凭什么过亿?

开封府。崇宁户二十六万一千一百一十七,口四十四万二千九百四十

这是毛锥子找到的史料,从这个史料看,1户不到2口。这是白纸黑字,我没看到他拿出其他的白纸黑字的东西能否决掉这个比例关系。这个关系貌似不合理,但如果宋朝的税制和抽丁制度造成了有什么奇怪的?三丁抽一,按每户财产交税,那么老百姓最佳的避税方法就是分户。老中青分户,男女分户,做小每户财产量,少交税。

如果中国现在的房地产限购政策持续20年以上,我们也许看到一个户口比严重失调的社会的。40多岁的夫妻和18岁的孩子住在一套房子里,大家也都认为他们是一家,但是却有3个户口本,是3个独立的“户”。为什么?因为这样可以规避各种限购政策,或者将来的物业税征税政策。虽然这3口人从来是生活在一起的,但人家有离婚证,有分家证明。法律上人家就是3户,有3套房产。(虽然另外2套出租)。你限购限制不到人家,收物业税也收不到人家(每户肯定有免税面积)。

不可能吗?你现在去很多楼盘售楼处,就会经常听到离婚证明这四个字。面对假离婚就可以节省数万利息的诱惑,这种事情已经不稀奇了。人家离了婚照样一起过,啥时候你不调控了,人家就复婚。你房管局管得着人家谁和谁愿意住一起吗?

宋朝人民在和朝廷税务人员斗争的过程中难道就不会用这些办法?50岁老人一个,30岁夫妻一对,10岁孩子1个,在汉唐元明,这可能是1户,住在一个院子。在宋朝,户口本上就是3户,也在一个院子,名义上一家一栋房子。没办法,谁让你宋朝的税官巧立名目,几乎无物不税。宋朝的老百姓也只能用假离婚,假分家的方式的规避掉一点点的税,让自己的日子过的好一点点。

家园 不要把人家竺可桢,姚檀栋的名字拿来替你背书。

你丫的根本就不知道人家说了些什么。人口问题你跟毛锥子争去。关于人口的部分我没评价对吧?

不过嘛,

宋朝人民在和朝廷税务人员斗争的过程中难道就不会用这些办法?50岁老人一个,30岁夫妻一对,10岁孩子1个,在汉唐元明,这可能是1户,住在一个院子。在宋朝,户口本上就是3户,也在一个院子,名义上一家一栋房子。没办法,谁让你宋朝的税官巧立名目,几乎无物不税。宋朝的老百姓也只能用假离婚,假分家的方式的规避掉一点点的税,让自己的日子过的好一点点。

穿越小说你看得太多了

家园 因为青藏高原冰芯准确

姚檀栋的论文你看看就知道了,青藏高原和东部气候变化是基本一致的。竺可桢记录的东部1110年太湖结冰,1111年福建荔枝全部冻死和冰芯记录也是相互印证的。

家园 ……,你看过冰芯的数据吗?你知道古里雅冰芯在哪里采的吗?

怎么可能和东部气候变化一致?我眼拙没看出人家有这个意思,要不你把古里雅冰芯氧同位素序列变化与东部气温变化一致的结论,给我找出来贴上?

荔枝冻死是在1110年,太湖结冰是1111年,别着急。

家园 我也不稀罕回复你

写的东西是给其他河友看的。你觉得不配就不配就是了。是非标准你来定,那么我何必去找那?让你赢不就是了,葛剑雄是对的,“古代城市没什么超过人家的”(葛剑雄原话),ok? 人家西方古代城市民生好,设施好,民主,有下水道,中国古代城市没下水道,没民生设施,中国城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汉唐宋元明的中国城市人民无不仰慕民生优异,民主自由,流淌着奶和蜜的西方城市,ok了?我服输了,行不行,你满意了不?

但你既然是分析宋朝人口,而且点了我的名,我自然可以写点东西。这些东西是给其他河友看的,你爱看不看,对不。我这个人别的没什么,就是心态好。你说不配就不配吧,反正西西河不是你开的,谁说的对,谁说的错,河友自有公论。另外,我个人认为你话语涉嫌人身攻击,依据河规举报。

家园 我不满意

“如果你认为证据不够硬,没关系,大不了我去历史专业期刊找,去找些更牛逼,名头更响的大专家来,中国城市从上古到近古超越西方的地方还能找不到了?”

告诉你,我不满意。

老爷们说话一口唾沫一个坑,说话不算话那是怂货。我现在不满意,我现在认为你提供的证据不够硬。你要说话算数,就给我继续找。

我点了你的名?我呸,看清楚了,“这个话题,本来是想玩泉大师时用的。不过看来根本用不上”你不配被我用这个话题玩。看懂了么。

家园 气候的区域差距很大的

你不能拿青藏高原的结论放到平原的。

看科学论文,是需要注意结论的适用范围的,不能任意扩展。

家园 我收回还不行,我输了行不?您赢了,葛剑雄赢了

俺不找了,你赢了,ok? 你,毛锤子赢了,葛剑雄赢了,行了吧?

中国城市从上古到近古超越西方的地方我就找不到了,ok? 所以,西方城市从上古到近古是全方面超越中国城市的,您对了,您赢了,我输了,ok?

我找不到让你满意的东西,因为您的标准您说了算。俺水平达不到,您期待的历史期刊俺看不到,看不懂,ok? 所以,您赢了,ok?

我认耸,行不行? 当然,如果有其他河友看不下去,那和我无关。

宋朝人口问题您继续写,只要你不屏蔽,我也写我的,您装看不见还不行?你支持人口过亿,我反对。您的史料里户与口的比例也不支持人口过亿。我只需要套用你的资料,把2088万户对应4000万人口就行了。不合理的原因我推测是因为物业税一类的税种,当然,俺没兴趣查专业期刊,非要找到某个大牛论文才算数。 我本来就是要搞革命历史史观,推翻现有的历史观体系中的诸多错误。

当年博古,李德嘲笑太祖是拿着三国演义指导革命,山沟里的马列主义。我的历史观点,就算山沟里的历史观吧,您看不上,无视不就行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不说什么了

青藏高原和东部的气候变化之间相互关系这1百年才能有精确记录。11-12世纪是不是这样,没人能一定说清。但竺可桢的物候记录和冰芯分析更可能(我只说可能)说明东部气候也是冷的。当然,也可能热,反着。青藏高原多个冰芯都是1000-1150最冷,13世纪是中世纪暖期,东部就反过来,也许吧。

反正我们把宋朝自然条件和汉朝,唐朝,元朝,明朝设定为一致吧。那么宋朝领土最小,耕地最少是必然的,汉唐元明都无法突破6千万,而宋朝居然能?还能过亿,那宋朝农业必然掌握了先进生产力,这个逻辑应该正常吧?那为什么那?超越汉唐,技术发展,那么元,明那?明朝几次人口统计都是5千万左右,明朝还多控制了燕云十六州,东北,云南,贵州,广西部分等,宋朝人口超越明朝一倍,耕地还少得多,那么宋朝农业生产力为什么能超越明朝那么多?

反正宋史记载只有户没有口,汉唐元明记录都是户口数都有。

家园 没看过,不知道,ok?

反正您觉得宋朝气候宜人,能够支持宋朝农业大发展,支持1亿多人口,您相信就是了。青藏高原和东部完全反着,青藏高原冷的时候东边偏偏偏高,无所谓,您认为您怎么想这个世界的历史就是怎么运行的也行。

我懒得找,也没兴趣贴。让人满意很难的,我不能让您满意,也没义务让您满意。

我认为这些可能说明些什么,您不相信,那我没说服您的必要。至于这些可能性存不存在,河友自然会有自己的判断。

家园 我再说一遍,我没有说过人口的问题,从来没有。

什么气候支持不支持什么人口,我不知道。我只说我知道的,OK?

找不到就说找不到,烦不烦啊您。

家园 呵呵,莫恼莫恼,对抗权威总是要有代价的

泉兄在河中的营生,那是要颠覆很多人的人生观的,是要让人吃不下睡不着的,所以成为众矢之的再所难免。不过这位楼主你都已经BS其人格了,那还来他的楼做甚,平白为他填砖加瓦了。

人口这一说还是别说死,毕竟古代的事很难说,除非以后电脑足够发达,硬生生建出模型来,否则还是要争来争去的。宋人口超1亿毕竟也不是没可能,唐元明都嗜酒,而酒是最糟蹋粮食的,不能排除古代就靠这一点来变相节制人口。

家园 宋朝人口确实多余唐朝,原因是因为宋朝南方水稻经济大发展。

唐操末年气候就开始变冷,这对农业生产尤其是北方的农业生产极为不利。事实上,中国北方农业的单产在唐朝达到最高,以后的宋金元明清都没有达到唐朝初年的单产。

唐宋之交有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中国的经济中心由北方转向南方,一方面南方的粮食产量多于北方,人口也多于北方。这是由于中国南方水稻经济的大发展,水稻的重要性从此位于小麦之上。而中国南方水稻经济的大发展,是由于以下三个原因:一,水稻单产的提高。在宋朝之前,水稻的单产一直是低于小麦的。但随着耕作技术的发展,到宋朝的时候,水稻的单产第一次超过了小麦;二,南方可耕荒地的大规模开发。在唐朝时,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包括福建浙江尚有大量荒地未曾开垦。而在宋朝时,这些荒地被大量开垦。三,占城稻的引进。占城稻是一种对抗不利自然条件很有效的稻种,它的引进是中国农业史上的一件大事。

水稻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不局限于中国南北经济中心的转换,而且对同是水稻经济的韩国,日本,越南也有重大影响。他们的农业产量在这个浪潮中也迅速增加,人口也大大增加,为他们现代历史的亮丽表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家园 这段时间的气候变化对汉族来说就是南方取代北方成为经济中心

而对青藏高原上的吐蕃帝国来说结果就是毁灭性的。庞大的帝国产出急剧变少,迅速激化的国内矛盾使得绝大部分人都在互相屠杀,很多曾经的繁华之地变成了一片荒漠。并且由此四分五裂,再也没有统一。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