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平板电脑:中国IT产业崛起的支点 -- 88BaBa
摘要:中国的平板电脑产业有望在一两年里起飞,并在三到五年里成为继手机之后又一个每年上亿台上千亿元销售额的巨大市场,而这也同时意味着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程度和网民数量的飞跃式增长。
苹果的iPAD在美国以及发达国家市场的畅销已成定局,但很多人对其在中国市场的前景仍然捉摸不定,对类iPAD平板电脑将会给中国IT产业带来的巨大机遇还缺乏认识。从目前的报导看,较为乐观的业者通常认为中国国内平板电脑的市场规模将与现在的笔记本电脑或者大屏MP4类似(每年千万台级别),一些大的投资机构如高盛和摩根斯坦利的预测也与此类似;也有很多报导对平板电脑的长期前景不甚看好,认为平板电脑将会是上网本之后的又一个概念陷阱,其未来市场规模将不会超过一个小众市场的大小(每年百万台级别)。
中国平板电脑市场近期(三至五年)的规模究竟会有多大?这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是所有这个产业参与者都必须用真金白银换来的产能回答的问题----未来几年中国的平板电脑销量,到底是和电子书或上网本这样的小众产品类似呢?是和现在的PC市场相仿佛呢?还是会有更好更大的可能呢?
要估计一个新产品的市场规模,首先需要估计:会有多少人需要这个产品提供的功能?平板电脑在iPAD出现后的功能主要有三方面:移动上网,电子阅读,音视频播放。其中后两项功能和现在的电子书与MP4重叠,因此其潜在用户至少包括以上两个现有市场用户的总和(每年1~3千万部)。但使平板电脑真正区别于以往所有移动娱乐终端的,是其接近甚至优于传统PC的移动上网功能。对这个功能的潜在需求的估计,是对平板电脑市场规模估计的关键: 在今天的中国,有多少人是移动上网的潜在用户呢?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显示:从2005年到2009年,中国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数量从零增加到2.33亿,而同一时期中国所有(电脑加手机)网民的增加数也只是2.73亿。仅仅在2009年,手机网民的数量就增加了1.15亿人。也就是说,有两亿多的中国人需要并且已经在移动上网,同时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上亿人的速度增加。
下一步的问题是:这数以亿计的潜在用户会不会在移动上网时真正选择平板电脑?这个问题的另外一种问法是:这些潜在用户在平板电脑之外,还有什么其它选择可以用来满足移动上网的需求?他们对现有的选择是否满意?他们是否可能从现在的移动上网方式(如手机)转为使用平板电脑?如果可能的话,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目前移动上网的主要选择只有两个: 笔记本电脑与手机。在这两种上网方式里,笔记本电脑虽然上网体验很好,但较高的价格(>4000元)直接限制了其市场规模;而手机虽然极为普及,但其先天的小屏幕极大地限制了其上网功能,即使是iPHONE这样的顶级智能手机也无法在上网体验上与低端的上网本相提并论。简要地说,一个太贵,一个功能太弱,两者都不能满足目前移动上网人群的全部需求。
CNNIC对手机网民的调查证明了这一点:92%的手机网民同时也使用传统电脑上网;手机上网者的网络应用集中在受屏幕限制较小的类别上(即时通讯/搜索/音乐/文学)。另一个有关的数据是,在2010年中的4.2亿中国网民里有36.8%(1.55亿人)使用笔记本电脑上网,而当前中国使用中笔记本电脑的总数(从五年积累销量估计)不超过4000万台,平均每台笔记本电脑要供3.8人上网。由于笔记本电脑一般只供个人使用,因此接近4人用一台笔记本上网的事实确证了昂贵价格对普及笔记本电脑的限制:很多人都喜欢用笔记本上网,却只有很少的人可以有钱买得起一台。
根据上述的分析可以确定:由于iPAD的上网体验在非商务应用上已经超过了笔记本电脑,只要平板电脑能够把价格控制在中低档手机的水平(低于1000元,这是2007年中国1.3亿部非智能手机的平均售价),同时在上网体验上保持目前iPAD的水平,现有的手机网民就极有可能被转化为平板电脑的用户,数以亿计的市场销量就会从“潜在”变成现实。
什么时候中国的IT企业才能够生产出千元人民币的iPAD呢?《集成电路应用》的潘九堂先生在《技术落后市场,国产平板2011年后起飞》里有较全面的分析,并把这个时间放在2011年中,大约落后iPAD上市一年半。另一个可以说明中国企业技术水平的例子,是2009年2月上市的魅族M8手机, 比与之相当的第一代iPHONE(2007年6月上市)也大约只晚了一年半。
以上的所有分析描绘出一个极其激动人心的美好前景----中国的平板电脑产业有望在一两年里起飞,并在三到五年里成为继手机之后又一个每年上亿台上千亿元销售额的巨大市场,而这也同时意味着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程度和网民数量的飞跃式增长。
更为重要的是,与PC时代的微软和英特尔对CPU和操作系统的垄断不同,苹果或谷歌都不具备对平板电脑产业的控制能力。苹果的封闭产业链模式决定了其只能占据市场的一小部分,即使是高端的那一部分;而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的开放源码模式在获得广泛采用的同时,也使得谷歌无法象微软一样控制硬件厂商。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已经逐渐摆脱了PC时代“贸工技”的发展模式,进入了平板电脑产业链最核心的芯片设计与操作系统开发领域(如瑞芯和最近的新岸线)。
所有这些,将保证中国的平板电脑产业不会成为又一个昙花一现的上网本。对这个行业多一点了解的人们都会记得,为了防止上网本这种事实上的低价笔记本电脑蚕食高利润的传统笔记本市场,微软和英特尔是如何从一开始就严格限制了上网本的屏幕大小,把这个本来有无限前途的新产品变成了难以使用少人问津的鸡肋;而当中国的山寨厂商开始用水货CPU来组装低价的大屏幕上网本时,他们是如何很快的被告知货源短缺,因为英特尔很轻松地限制了市场上CPU的数量…….所有这一切障碍,对中国的平板电脑产业,都将不再存在。
可以预计,在这个扫除了跨国巨头商业垄断的巨型本土市场的推动下,中国的IT厂商有望进入并牢牢占据目前弱小的核心硬软件领域,其中的一些优秀代表甚至有可能成为与微软英特尔苹果比肩的全球领袖;中国的IT产业将真正从“中国制造”凤凰涅槃为“中国创造”;而中国的社会与中国人的生活,也将以快得多的速度,进入一个随时随地互联互通的新时代。
注:本文中与网民数量有关的数据来自CNNIC每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与手机和笔记本电脑有关的数据来自赛迪顾问对应的《市场竞争分析报告》,对MP4的市场估计来自《技术落后市场,国产平板2011年后起飞》,对电子书的粗略市场估计来自公开媒体报导。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一般平板电脑只是用来看书上网,玩玩游戏吧。如果用作导航仪,还是觉得太大了些。
现在中等配置的android手机也不止一千块,大平板的话,我觉得无论如何要2k左右了
移动上网目前最大的瓶颈是带宽。
三大运营商都能提供3G上网卡,但目前都没有大力推广,因为一个3G基站只能支撑有限的用户同时上网。而在商务区不可能无限扩展带宽,目前电信做得最好就是广布“热点”来支持,但“热点”又存在服务半径太短无缝覆盖所需设备数量巨大带来的投资、设点租金、维护难度等其他问题和频繁切换问题。所以目前“热点”的实际利用价值是会议室、咖啡馆里上网时不用网线乱扯而已。
还有楼下说的资费。目前移动联通主要是包流量为主,电信好一些是包时长为主但也有流量封顶,资费倒还公道,国内使用每月不超过500元。但流量封顶仍然意味着资费不算便宜。
在这些限制条件下每年上亿台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
也许4G时代能好一些,所以3/5年内希望不大。
现在7寸平板,iPad的硬件配置+内置3G的成本在120美元。高通明年降价的话,再加上出货量上去,售价做到1000还是很有希望的。
而且用高通芯片的都会定义高端吧。
看rk29××系列了,如果真得有说的那么好
设计公司现在要$20的利润,但代工厂希望设计公司只收$2的利润,代工厂自己拿$3的利润。这样,成本+$5就是批发价,那售价在1000以内还是很有希望的。
根据我们做的项目的调查。目前用户对泛移动终端的需求是迫切的。现实的问题是带宽的瓶颈。上网资费和平板电脑的价格都不是用户决定购买的主要因素。
IPAD、IPHONE受欢迎,不单是因为它是移动的,操作方便,还有一个重大的原因是,上面有很多众人开发的应用。随便一个平板,会有很多开发者去为它开发应用?现在安卓系统倒是有这样的优势。不过未来会发展得怎么样,还要拭目以待。
我的看法是,楼主太乐观和片面了。平板电脑未必有这样的重要性和革命性。
我10年中买的五寸屏800x600mp4,490元,如果是640x480的屏,同样大小400不到点。
再早些买的联想带gps手机,4寸屏,1099,估计此款手机如果不带GPS也得七八百,就是说估计不带显示器的GPS成本在三百不到点。
如果七到九寸屏,1024x768,再加个GPS,不需要能打手机,一千应该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