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闲说“孝道” -- 玉垒关2

共:💬11 🌺7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闲说“孝道”

闲说“孝”道

一 孝的目的

人们通常把“忠”“孝”摆在一起说。比如“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耕田读书”。这个对联是由文人纪晓岚总结的。然而现在只是在乡下的门楣上还常能看见。

又比如,近代中法海战开战在即,军舰上曾经被清政府选送到美国留学的幼童之一的黄季良,在战死前是这样写信给自己的父亲的,“犹记父亲与男之信,嘱以移孝作忠,能为忠臣即是孝子等语。”

忠既是更大范围内的孝。故而这些年,孝道是被某些思潮攻击的重点。正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些思潮所正真要打击的,可能是别的吧?

这些人的手法通常有二,第一是,把忠孝,解释为愚忠愚孝和伪忠伪孝。愚,比如绝对情况下的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比如,秦公子扶苏接到奸臣逆子赵高胡亥的伪造的秦始皇遗诏,他不探个究竟,就自杀了。是为“愚”。又比如,我们知道有个香港明星,其母豪赌,不惜把女儿推进火坑填赌债。如果这个女儿终身都顺从母亲,通过卖身供她赌博。那么也是“愚孝”。

又比如,“红楼梦”里贾宝玉说那些片面追求"文死谏,武死战"的大臣们,只顾图汗马之名,而弃国家,君父不顾的。就是“伪忠”。而古代小说里说的,某名士为父母结庐守孝三年,其间纳妾无数,生子一堆。是谓“伪孝”。

其实忠孝和愚伪忠孝的关系,好比糖分和糖尿病。前者是维持生命的必需品。后者是前者的滥用导致的恶果之一。正是过犹不及。却不可因噎废食。

第二个攻击孝道的手法,就是认为,中国的文化是以“孝”的手段,达到“忠”的目的的。其实不然。

溯本逐源。儒家中,专门讲述“孝道”的经典是《孝经》。第一章开宗明义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这说的是,孝,是从侍奉父母出发,经由忠于国家这个过程,最终达到“立身”这个终极目的。

  对比基督教中新教的教义,是以“信”基督为手段,而最终达到“进天堂”的目的。

且不说,所谓教义,或寓以利,或寓以义。且说,如何通过“孝”道达到立身呢?

  二 两种选择

古人辩佛法说,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坠,有的落在草席上,有的落进粪坑里。这说的是人的出身的无法选择。然而人非草木。因为之后的道路是可以选择的。

没有遇到理想父母的人,孝道的选择通常有二。一个是才女张爱玲,她有个悲惨的童年。她追求自由的母亲,丢下童年的她留洋去了。她的爸爸,一方面是她才华的最初发现者。一方面,又毒打她,禁闭她,甚至为了奄奄一息的她请医生,按照张爱玲的解释,只是出于怕亲戚们的笑话。

以后的张爱玲一辈子也没有走出这样的阴影。我们知道,她在抗战期间嫁给了汉奸,然后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出国,然后嫁给比自己大30多岁的老人。她对父母,兄弟都决绝异常。亦如她对社会和国家的。她当然有充分的理由。就像她自己说的,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会原谅现在的我。

她老年的时候,得了恐惧寄生虫的癔症,几年内搬家180多次,最后她病死后,几天才被人发现。她一直不肯要孩子,她说,她对自己的母亲这么差,她害怕她的孩子会替她母亲来报复她。可见,纵然外人们能体谅她,但是她自己,和生活却不能。

  她的人生轨迹写在文字里。就是自怜,自闭,归咎中日趋成沦。

而类似的情况下,还有另一种选择,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比如先代帝王舜的故事。话说,舜娶妻之后,他的弟弟象垂涎他的妻子,他的爸爸眼红他的财产。于是父子俩合谋想害死舜,他们用了各种方法,从活埋到火烧。然而被舜逃脱。舜假装不知道,继续善待父亲和兄弟。甚至以弟弟象的喜怒哀乐为自己的喜怒哀乐。当然,他留下的,不仅仅是“象喜则喜,象忧则忧”这么个成语。“史记”上说舜以孝著称,而他居住的地方,人心所向。“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史记”上说父顽,母嚣,弟傲,能和以孝。故而,尧帝选择了他做自己的继承人。最终舜经由孝和治国,而成为后代传颂的圣人。

或说这个故事的虚假。其实同样的事实,从来都有不同的解释。而这个解释,就是价值取舍的方向。 我们要选择的是以德报怨呢?还是以怨报怨呢?

三 从孝到立身

那么相似的境遇为什么会有这样两种选择呢?

孝,是以报答父母的恩情为基础的。而同样一个经过,从来都可以产生不同的解释。

有人说,天下无不是之父母。所谓十月怀胎,三年哺育。

也有人,比如圣裔孔融却有一段“父母无恩论”。他说,父之于子,论其本意,不过是发情的产物!而儿子和母亲关系,就好像东西装在瓦罐里,出来了就关系就脱离了。三岁让梨的孔融未必真不孝。然而他的言论,却直接推到出了不孝无罪。人问,饥荒的时候,如果只有一点儿吃的,给父亲吃么?他说,如果父亲不好,就给别人。

孔子说,“罪莫大于不孝”。其后裔孔融最终以“不孝”的借口被曹操所杀。正是天意弄人。

人与社会的关系,通常从父母与家庭的关系开始的。而人对社会态度,可以说是对父母的态度的反馈。

而社会与我们有恩无恩呢?同样的境遇,也有两个不同的选择。

前些年有个连环杀手被抓获,那是个弃儿。人问他为什么他能为了廉价手机这样的小事情杀人呢?有没有想过别人的家人会多么伤心呢?他回答,这是别人的人生,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因为被遗弃,既然社会无恩于他,何不残忍孤绝。

那么几乎每个人都能找出报复社会的理由。幸而我们周围,做出相反的选择的人是主流。

故而,孔子把“不孝”说成是天下大乱的根源: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故而,从对待父母到对待境遇,在任何情况下知足而感恩。难道不是立身的第一步?

父母对子女,有爱与不爱,爱多和爱少,公平与偏袒,无私和自私。子女就从父母的态度中,反馈出多样的态度和人生:以德报德,以德报怨,忘恩负义,以及破罐子破摔。

我们中的大多数一生都在调节和父母以及子女的关系,需要在权利和义务,期许和失望,付出和得到中判断和纠结,既无法自己想要的境界,又没有办法逃避。要兼顾对父母的责任义务以及自己和自己小家庭的平衡。就如我们和社会上的一切关系。而能够调节好这种关系,难道不正是“立身”的过程?

  

四 读一段《孝经》

这是古人们的启蒙书之一。比如神童如梁代的昭明太子之类的,三岁读《孝经》,八九岁上去太学讲授《孝经》,而尽通大义。

我们也算三十而立了。那么也读一段 《孝经》,装个样子吧。 第一章开宗明义全文如下:

  孔子闲居,他的学生曾参侍座。孔子问:“先代的帝王(包括前面的舜帝)有至高无上的道德,以使天下人心和顺,人民和睦相处。上下没有怨恨不满。你知道那是为什么吗?”

   曾参离席站起来说:“学生不够聪慧,不知道。”

   孔子说:“only孝,是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所产生的原因。你坐下,让我来告诉你。”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所谓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

"诗经.大雅"说怎么能不思念你的先祖呢?要称述修行先祖的美德啊!”

注:所谓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段话里,大概也有不再适合现代社会价值观的。那么献上温情的致敬,然后无视掉,就可以了。又何须笔伐口诛。

通宝推:temptemple,无心之云,连峰际天,柳林河,
家园 孝道的确是需要大加发扬光大的

我觉得孝道将会是将来中国崛起以后对外输出的重要价值观,应该会是将来的普世价值,是鄙视西方价值观的一个制高点,所以这么宝贵的遗产一定不能丢。

我觉得美国就是过于重视儿童,轻视老人了。完全没必要过度宣传对儿童的爱护,因为这种对幼小生物的关爱几乎是所有动物的本能,只要是个动物就知道要对自己的后代好,这种本能根本不需要别人来教。只有对父母的回报才能算是真正的人类美德,因为父母的爱心是不计回报的,就类似于一个借给你不需要还的债,只有真君子才会去还。

可惜中国现在对孝道的宣传太少了,跟国外的思想接轨过快。以前官方和宗族都大力宣传的孝道现在几乎没人宣传了,官方认为这个算是封建思想,民间类似宗族的组织解体,年轻人在个性解放和自我的观点下往往忘记了自己的责任,老人们却都还在尽自己的义务。

家园 【原创】三纲不破,人民不幸,国家不兴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孔子还是很开通的,主张受大棒则走,后代愚父母往往就只把“棍棒底下出孝子”奉为圭杲了。像传说中的先王舜父亲这么狠毒的不多,这么偏心和自私的不少,特别在独生子女政策前。看看怎么对待小猫小狗就知道怎么对待子女了,拴住仅仅为了控制。所谓先代帝王舜的故事明显是胡编乱造的,埋到井下哪怕有条斜道,还能自己挖出来?还不是御用文人(或者说唱艺人,那时候文字不成熟)吹得,如果不符合事实,明显不孝,如果符合,不隐瞒父过,按儒家标准也是不孝!况且,尧是舜的恩人兼老丈人,结果又怎样?是传说中的禅让还是被赶跑?他爹的名声,可能是受后母和弟弟的事情迁怒。

孝和忠的确是一体的,自私的对待孩子(主动送去当小妾甚至卖到窑子里的的不少吧),还指望孝顺?管饭是应该的,口头顺着就不错了。《礼记》是孔子搜集整理的资料,未必用来教导学生,另外可能估计后世篡改不少。什么把闺女送去“备洒扫”还不是当性奴,孔子和弟子好像没这么干过。忠也一样,该给的提成甚至工资不给不按时给,水平不高却趾高气昂,我是从来不鸟的。提倡平等,只有从家庭做起才有用,没有绝对的平等,至少有相对可以公开公正的规则。不负责任的父母很多,不称职的领导也有的是,它们最喜欢所谓的忠、孝,不过不配享受!还是彼此遵循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好!三纲不破,人民不幸,国家不兴。

专制独裁与忠孝教育-期待讨论

http://www.talkcc.com/thread/2631450

冷血亲情

http://www.talkcc.com/thread/2621118

家园 是啊,这些年,我们对孝,不是宣传的多了。而是太少了

而且,把孝,说成是愚忠愚孝。

我们提倡传统价值观的回归。怎么能不重塑“孝”的本意呢?

家园 当你咬着牙、切着齿要求讨论的时候,还不如不讨论

正邪,对错,乃至独裁民主都是一体两面,并无可分,当人为进行抽象划分后,这个世界就失去了本来面目。试着让心平和一点后,再来讨论问题吧。

家园 说几句实话还用咬牙切齿?有人对我说实话咬牙切齿是真的

说几句实话还用咬牙切齿?有人对我说实话咬牙切齿是真的,生气屁用不顶,你平心静气讨论不扣帽子很难吗?

家园 三纲五常 三从四德之类都是该扔进历史的垃圾堆的糟粕中糟粕

什么忠 什么孝

说白了就是一个词 服从

而这个词所带来的只有一个结果

吃人 以及被吃

家园 其实啊,还得说说孔家这个孝道跟外人的孝有什么不同

咱们一般人一说起孝啊,那反映也就是尊敬老人家啊,照顾老人家啥的,好象人家各国老外也这么干啊?

那区别在哪儿啊?

当代的孝,跟过去的孝,区别又在哪儿呢?哪个又更符合孔家的《孝经》呢?

呵呵。。。。

家园 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家园 传统的孝

传统的孝是中国基层社会组织原则、是民族人口生产的原则。

可以移孝作忠是源于宗法制度的原则,天子是“天的嫡子,是所有人的宗子”,所以天子是民族的合法治理人,所有人都对天子有义务,维护天子就是维护整个民族。从而“忠”不过是孝在更大一个“家”中的自然延伸。

“孝”在古代的意识形态中具有核心价值的地位,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发扬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如果哪位学者能将现代意识形态用“孝”包装起来并能得到大家的接受与认可,那他显然将是又一个“孔子”。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是这种人了。

家园 攻击孝道主要是为了打破宗族对个人的控制

这个已经影响到工业化大生产,现在这个任务完成了,可以重新确立孝道。

价值观除了集体中产生,血缘也具有产生价值观的先天优势,既然集体的价值观那么多人不信,在血缘中培养新的价值观就成为必然。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