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特大喜讯】在西西河赚到第一个5毛,纪念一下 -- 加东

共:💬426 🌺1793 🌵6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9
下页 末页
家园 “儿子顶替再拿40”?哈哈哈

顶替进厂的都是学徒工啊,老兄。

你的家境太好了,你爸一人的工资比我爸妈合在一起都高。那年头有闲钱玩汽枪,你没事偷着乐就好了,不要以为别人家饿着是为了减肥

家园 原来达雅是工人家庭出身。

不厚道一下,工人家庭出身,农民家庭出身,知识分子家庭出身对这个涨工资的问题一定是有不同看法的。

换了往事不如烟的作者还觉得生活水平下降,毛巾都1礼拜没换新的呢。大家从根上对生活条件的要求就不一样嘛。

老马也是工人家庭出身。老头老太从学徒工(钳工)挣18,9块工资开始,到30几块。虽然也吃红薯稀饭,也吃窝窝头,不过老马没觉得小时候就饿肚子过,这就挺不错啦。

家园 如果人可以不吃不喝,住在雪山上,沙漠里

这些数字才有意义。中国面积不小,可是适合人居的地方有多少?还有多少土地可以耕种?多少河流没有污染和干涸?上次泥石流,那么不适合人住的地方都挤下20多万。如果真造出20多亿人口,就直接奔帝国去了,不过是晚清帝国。

家园 你跟我想说的一样。

我姥姥姥爷都是老革命,在河北搞游击队的。解放后,我姥爷当了某地县委书记。我妈是工人。我姥姥姥爷有7个孩子。全部都是基层工人。她们那个年代,领导的子女,没啥特权可用,尤其是小领导的子女大多数都是当工人。

我老头也是工人。前几年买断工龄啥的弄的闹心。骂TG。我基本不跟他争。可是当他老人家开始说现在跟民国差不多,并骂主席领导TG闹革命的时候,我就一句话:老头,你一工人,要搁现在,你能娶上县太爷的女儿?现在,你一工人,能娶到城市姑娘就算烧高香啦。

家园 “小领导的子女大多数都是当工人”还不是特权?

她们那个年代,领导的子女,没啥特权可用,尤其是小领导的子女大多数都是当工人
你的特权的标准很高嘛

家园 都是学徒工?

我被招工后就是半年试用期拿一级工三十多,半年后转正拿二级四十多。

  再说顶替已经是文革基本结束后的事了,这与你的城里几十年不涨工资,人们的生活是下降的有什么关系?

  告诉你,以前能顶替的时候,被顶替的都是按退休办法,拿90%工资。那时工人的相对(注意,是相对,是当时与干部的差别,别再给我转进。)待遇比现在好得多。

家园 被加东拒收的回复。

我猜有人就会说当工人也是特权。我父母都是钳工,是工人中最基层的了。这工作一干干了5,6年。后来转行其他工种,还是工人。

你的特权标准低,你说做工人是特权,那领导子女做啥工作好哪?

年纪不小了,怎么也得讲道理吧。

加东问了我一个问题,意思是“当工人也是特权”。我给了回复,居然被拒收。

这手玩的相当的厉害啊。

-------------------------分割线------------------

再编辑一下:

居然又被投草了。加东,你也是老id了。你说别人的时候,检点一下自己啊。

加东说“年纪不小了,怎么也得讲道理吧。”这句话用词不当。

我没看出来这句有什么不文明语言.说别人年纪小的不正是你么?

我想问加东,你说我“你的特权的标准很高嘛”这句话比我说的,更讲道理,更文明吗?你的用词很的当吗?

楼下用词恶劣的多了,但是只要是同意你的,反对老南京的,你还不是都放行了?

唉。标准太双重了吧。

换着马甲来投草。烂

家园 欢迎加东继续讲自己的经历。大家一起来辨别真伪。

加东在楼下讲了他自己的经历,我全文引用如下:

一个家庭,一方面要生儿育女供孩子上学,一方面要给双方的老人养老送终(我姥爷去世早,其他3位老人都没有单位,生活费医药费加上丧葬费都是儿女们负担。那些赞美前30年“老有所依”的自己去掌嘴)。

与此同时,家庭收入在几十年里一分钱也不增(如我家),或者只有微小的增长,导致生活水平不断下降。抱怨“不涨工资”在你看来竟然是不可思议的事F

你年纪不大,心中的偏见怎么如此之深?

读了这段话,我对加东的怀疑加重了。

第一,加东说老人没工作,“生活费医药费加上丧葬费都是儿女们负担”。这里就有一个疑问了,“儿女们”有多少?如果是一般家庭儿女比较多,那分摊一下就是了。这里还有一个疑问就是,当时中国的传统是女儿出嫁后不管娘家,最多是自愿拿自己的私房钱补贴娘家,养父母主要是由儿子来承担的。所以加东说他家祖辈三个老人好像给他家造成很大压力我觉得很可疑。

其次,加东的话里把医药费丧葬费和生活费并列,但事实上除非长年患病卧床,医药费负担其实是不重的。因为当时医疗水平低,没有昂贵的药物和治疗,尤其是一般老百姓。而也没听说毛泽东时代死不起人的。把这三者并列,显示加东很可能没有经历过毛泽东时代,拿自己身边的去套,因为现在倒真是看不起病死不起人了。

第三,最重要的,即便加东所说的上述事实都成立,他父母两口要照顾三个老人生儿育女生活拮据,但是按我的经验,愤怒和牢骚的矛头也不会指向“不加工资”,因为大家当年觉得不加工资是正常,加工资是稀罕事。毛泽东的卫士就回忆,当年一次加工资,那卫士们也是你比我比生怕自己加少了,有小战士情绪波动很大还惊动老毛。

当年真要生活困难,父母的恼火指向,第一是对方家庭,就跟如今孔雀女凤凰男似的,“都是你家姊妹不争气”云云。第二是指向孩子,觉得不该生这么多孩子,所以电视剧《金婚》里小女儿就叫“多多”。而加东的父母就非常之异类,居然恼火指向是“不加工资”,他们怎么就会觉得加工资如此正常呢?难道是穿越回去的?

所以我欢迎加东继续讲他家的经历,然后大家一起分析他讲的究竟是不是当年的真实情况。我注意到一个现象,摆老资格指责毛时代的,常常讲着讲着就不靠谱,例如上次居然有个家伙说有“内裤票”,我怀疑加东讲下去不靠谱的东西会越来越多。

家园 儿子半年后就拿父亲退休前一样的钱?很好很公正

老的一辈子二级工,小的半年后也二级工。你想告诉大家那不是一个很邪门的社会,是吧?

在我妈工作的厂里,顶替的都是先当学徒。

另外,顶替的出现是一个非常尴尬的现象,表明那个社会已经创造不出新的工作岗位,为了怕年轻人闹事,所以让老的提前退,收入反而不是主要考虑,即使家庭总收入不增甚至减少,家长也愿意,总比儿女游手好闲惹祸强。

但是,这种子承父业的作法对於社会是非常不公平的。不过,那时候已经顾不到那么多了,经济已经乱了套了。

家园 达雅分析在情在理,坚决送花!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

家园 悄悄告诉你一个真相

即便是在文革中有个叫“通货膨胀”的dd也是一直存在的。这个我们曾经专门学习过。所以物价不涨是不可能的(普遍意义上)。所以一句话叫做经验主义害死人啊

家园 毛头派越来越无聊了

当时中国的传统是女儿出嫁后不管娘家,最多是自愿拿自己的私房钱补贴娘家,养父母主要是由儿子来承担的
毛头派上下嘴唇一碰,老毛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的功绩就一风吹了

医药费负担其实是不重的
毛头派啊,说话之前问问家里的老人吧

大家当年觉得不加工资是正常
主要是因为那个社会太正常了

毛头派,你还是继续臆想你的理想世界吧。在网上查户口是很无聊的。

家园 这不是毛头派需要的真相

所以,它就不是真相

家园 那你讲讲你家的情况撒

你家是怎样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的?是不是你家舅舅说:“现在男女平等了,大姐小妹,从此负担老人的钱,我们一起摊?”

在比如,你家老人医药费是怎么个情况?去世的时候又花了多少钱?

我怀疑你是讲不出来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可能“老的一辈子二级工”吗?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