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特大喜讯】在西西河赚到第一个5毛,纪念一下 -- 加东

共:💬426 🌺1793 🌵6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9
下页 末页
家园 哎呦呦,我啥时候说过现在比前三十年吃得差穿得差用得差?

毛时代物质生活水平不行这是客观事实,
我又啥时候说过前三十年比现在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
纠住别人论据上的一个小错误,否定对方大观点,
请问加东的论点是什么?您能给归纳一下吗?看看我反对他的论点了没有?

至于大不大方,论点的提出者本就应该保证自己提出的论据(尤其是客观事实论据)是严谨的,加东自己说话不严谨被指出之后,不去改正自己的错误反而发帖说自己赚到一个“五毛”,被其他人再次证误之后还是不肯认个错。

这合理高知可是不少,大概都写过学术论文。加东这样做到底好不好?

家园 纹石兄,大家都不是小孩子,不用装腔作势的

“哎呦呦”啥的,我看就算了吧。

我想说的,您自然明白,哪些是指您说的话,那些不是指您说的话,我相信您有这理解能力,不需要每句后面都注上。所以没有必要故意去曲解,一点好处都没有,只能让别人更看不起您。还有学术论文啥的,在这种场合说这个摆明了就是一种抬杠的架势,在下劝您一句,选择一种不让人反感的方式是说服别人的前提。

和明白人说明白话,希望我没有看错人。

家园 顶替、上山下乡都是给家里增加了一份收入,

总比在家里无工作好,我插队时平均每月也能有约二十元收入,比在学校“闹革命”强多了。

  某种化肥,不是很多,可以当炸药这许多人都知道,我插队时为“备战”就加工过这种炸药,还用它炸过鱼,不过硝酸氨现在已经不见用了,只能见到工程上用硝铵炸药。

家园 说的是那时普遍生活是否在下降,

是七十年代与五、六十年代比,不是与现在比。

  那时人均工资不知道具体数据,根据我的观察大约在接近五十元。那时人均大约8元以下就属于困难家庭,串联时人均8元以下的学生就可以拿到补贴。

  那时住学校学生一个月交的伙食费在11元左右,如果只是中午吃一顿饭一个月交四元多,一般家庭自家吃人均伙食不到十元,当然很少吃肉。

  那时家里双职工、孩子少的生活还不错,单职工、孩子多的就困难,当然这个不错是按当时的标准。

家园 住的方面确实是在下降,到七十年代中期是最紧张的时候。

  据我所知,五十年代盖过一些条件较差的工房,六十年代基本没建住房,七十年代初又开始建住房,我现在住的房子就是七一年建的。直到七六、七七年还在提倡大庆的干打垒,建的住房条件很差,数量也很少。到七十年代后期建房逐渐增加,住房改革后增加较快。那时建住房要看各单位条件,条件好的建的较多,不好的建的少甚至一间也不建,在住房分配上也有不少不公平的地方。不过能有机会分到住房的租金都很便宜,我父亲建筑面积七十几平方的房子租金只有两块多,还算比较贵的。

  从中国人住房的变化过程看,虽然对现在的房价怨声载道,但不可否认的是住房改革对改善中国人住房起到过相当大的作用。

家园 你家在当时算条件不错的了。

那时大部分人工资在60以下,如果是64年到文革前参加工作的工人,三十几元拿十几年。

家园

小时候俺家条件其实算相当好的那种。

房子单位分,衣服单位发(俺爹的铁路制服我一直穿到高中),爹妈工资除了奉养双方老人,基本就是吃光喝净,俺一家都属于馋宗。

家园 哟,帽子都扣过来了,我哎哟一下不可以?

纠住别人论据上的一个小错误,否定对方大观点,本身就是死抓一点否定全部的诡辩伎俩。
你最好给出加东的论点,然后再找证据说我否定了他的论点
我想说的,您自然明白,哪些是指您说的话,那些不是指您说的话,我相信您有这理解能力,不需要每句后面都注上。
注上有啥不好?我也不愿认错啊,注上了是谁说的谁也别赖,不是我的别扣到我头上,是我的我肯定担着,错了老子低头认错。
还有学术论文啥的,在这种场合说这个摆明了就是一种抬杠的架势,在下劝您一句,选择一种不让人反感的方式是说服别人的前提。

忠言总是有点逆耳,没办法。当然,您要非觉得我是来抬杠来敌对的,那也由得你去。
和明白人说明白话,希望我没有看错人。
谁都有不明白的地方,也都有明白的地方,看明白在哪个地方了。

家园 切,搞不明白

极左们这会儿倒没有追寻“几十年不涨工资”真相的劲头了,
说谁呢?楼主自己都不得不发帖更正自己这句话了

家园 也许不是几十年 但是十几年终归是有的

来源就是我的父亲、母亲 小时候讲的

家园 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没有必然联系?实在是领教了!

这仿佛是说发动机功率跟扭矩没有必然联系了。

另外,西西河是讲事实的地方,ZORIN河友最好提供一下非洲刚果乌干达阿富汗这些国家人口增长的数据出来,让大家见识一下这些国家的人口增长最快,快到什么样子,而不是嘴巴一张,它们人口增长最快,如同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没有必然联系那样。

还有一个是不应该玩诡辩偷换,即使刚乌干阿这些国家人口存在激增,那也只能说明在这些国家里,人口激增的物质条件存在了,也就是说生育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改善到足以支撑巨大的人口激增。

是否那里的人生活最幸福,比别的国家都幸福,则不能从他们的人口增长速度比别的国家都快,推导出来。

家园 有不少新村是70年代初建的。

在上海坐公交,站牌上可以看到不少“xx新村”的站点,就是那个时候留下的痕迹(改革开放后一段时间建的工房也沿用新村这个名称)。

改革开放后,允许各单位(自筹资金?)建房了,总算轮到俺爸了。那时候分房是按困难程度(家庭构成,子女岁数),本人资历(工龄等)来的,基本上还是一目了然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再说都有切身利益相关,谁的眼睛都睁得大大的,不敢太明目张胆地胡来的。

家园 几十年不涨工资,这种说法已经是一翻两瞪眼,真伪立判的事

青了,这种虚假的事情,怎么可能被喜欢,怎么可能被习惯?

如果这种事情,可以被认定为真相细节,个人认为,讲出这件真相的人就应该坚持下去,贯彻到底,一直嘴硬下去,不要去修正,大家自然会去判断。

个人认为shepherd河友的思路非常好,反证:

几十年不涨工资,就得有人年纪一大把还拿着刚工作时的工资,这是不可想象的。

大家这么着去判断:哪位河友,或哪位河友的父母,从参加工作到年纪一大把了,还拿着刚工作时的工资,请大声地在河里告诉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事。

如果没有,加东河友的事实逻辑框架体系,就破了,逐步拆解下去,就可以垮塌掉。 这是一翻两瞪眼的事情。

这样真伪立判的事情,务必当事人要一贯坚持自己的说法,而不是半路自己发现苗头不对去修正,或者由别人来代为补台。

家园 我记得我爸爸讲过他去挖野菜

我的父亲已经过世了 但是他很看不惯我们浪费粮食 我们的碗里只要一剩饭,他就要叨叨 “你们不知道惜福/败家子 都该把你们送到60年 饿你们几年” 他是沈阳的 每月配给的粮食吃不饱 每个月都要下乡去挖东西吃(我不知道是初中还是高中 反正就一两年) 他是45年的 但是上了大学(北京的大学)好像就好了 不过那时候全国的东西首先好像要保证北京的物资

家园 水至清的西西河里欠缺陈水扁们,急需大量涌现。。。。。

SO WHAT? 西西河里就是水至清,尚缺乏这种SO WHAT的勇气和坚持。讲错了,又怎么样?

85年的时候,陈水扁竞选县长,政见会三次唱名未到,本已丧失发言权,却在另三位竞选人发言完毕之后,被担架抬到现场,他对民众说是KMT对他下毒而泻肚子,所以抱歉不能发表政见了,要去台南医治,然后就被抬走了。

而实际上,陈的泻肚子前几天就有了,还经过其岳父大人的医治,即使到台南就医,也被诊断出是过度疲劳或者是吃坏肚子造成的,打了葡萄糖吃了止泻药就好了。而且立刻投入政见会现场与另三位竞选人论战起来。

早上趟在担架上,下午稍微治疗,晚上就勇猛如常,这怎么可能是KMT下毒?况且陈的饮食都是陈的自己人在照顾,外人无法参与。KMT下毒和自己疲劳或吃坏东西,这之间有多大的反差,要不要道歉?绝对应该要吧。

陈水扁就没有,面对质疑,他反唇相讥,说之所以恢复得这么快,就是没有找KMT背景的卫生局长胡雅雄去看病。话锋一转,就把火力投射回KMT方面去了。

这就是一种SO WHAT的精神,就算事实没有一处跟我讲得一致,SO WHAT,“不过,但是,然而,可是”还是错在你们。

西西河里就缺乏这样战斗力超强,无论如何都是你们错,如果我不对,SO WHAT的河友。

个人非常乐见有这样的河友,而且希望大量涌现。因为越是有这样的河友,越坚持自己的真相,越能够反衬出事实和逻辑的厚重存在。

个人对河东网友打悲情牌,面对达雅的质疑,就给自己戴一个五毛的帽子,无中生有,变被动为主动,很赞赏,这就跟阿扁自己拉肚子却说是KMT下毒,有衣钵传承。

但是,个人对加东河友的更正,感到相当失望,这是绝不能更正的,绝不能说自己“不严密”的,一定要坚持下去,可以把“几十年不涨工资”进行概念偷换,也不能否定自己先前的说法。

8年后期的陈水扁面临贪腐的指摘,他在造势会上公开抨击某些人爆料他在日本有很多钱,并说如果有一毛钱进了他的口袋,他就切腹自杀。

但是事实证明扁家在日本确实有很多钱和珠宝,陈致中以法律文书形式认定过了,但阿扁会切腹吗?根本不用,因为这些钱是在扁嫂和致中分工掌控中,并不在扁的口袋里,细抠切腹自杀的前提条件,不满足,不用自杀。

面对厚重事实的证伪,死活根本不承认自己错了,这是斗争的高境;凭空立誓,根本不打算去实现,别人怎么细抠都抓不到辫子痛脚,这就是斗争的至高境界。这两种境界,都不泄气,前者严防死守,后者根本不存在泄气的可能。

所以,加东网友的更正一出,个人觉得,SO WHAT的精神固然体现得很好,悲情牌打得也不错,但大体上,有泄气示弱之态,不可取。

坚持贯彻下去,说不定可以成为河里大牛一只。

通宝推:白马河东,ljsqt,西安笨老虎,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