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整理】麻婆豆腐流程及质量标准 -- wqnsihs
我们都得犯一次才能成熟,那么人类就不可能进化了,我们就不可能超越古人,超越父辈。但是其实人类从别人经验学习能力很强,例如我接触的70后,80后明显吸取了很多我们的教训,比我们更理性,更现实,更冷静。
所以如果经验总结得好,是可能让其他人避免重蹈覆辙的。不然世界上著名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法就没有必要存在了。(我学习管理也是案例教学法)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商学院的学生如过江之鲫,案例教学法学了无数,真正领悟的又有几个?对大多数人来说,到了很大年纪,才学了一点经验教训,都是撞了多次南墙才换来的。
“很多东西失去的时候才知道可贵”这句话俺小学的时候就学会用了,标题刚看一半就心想忙总也落俗了,看完才发现两码事。
老子说“不见可欲,则民心不乱”,而人心之所以在“可欲”面前“乱”说到底是成长中外界环境赋予的。荒岛上的原始人是不会喜爱珠宝钻石的,“贾府里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我是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的。成长过程中大家逐渐形成各自的价值观和处事方式,为利为名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纪晓岚说江上两条船,一曰名一曰利。这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恰相反,这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
阅历、见识到了一定程度后,就该晓得名可追利可逐,但总该有个限度。更进一步,对于自己已经拥有的和想要拥有的该如何泰然处之?这是人生的另一门课。不过看来很多人都把它当选修课了。
家兄正在翻译《读<通鉴>论》,刚好提到王夫之对那句“不见可欲,则人心不乱”的理解,我就在这里恬着脸显摆下忙总若有兴趣,完成后给您看看~~
的价值标准。当多数人追求权、钱、名时,就只能用权、钱、名引导不管是真正的还是不真正的价值了——那就是大众价值。拿出权、钱、名去引导,容易吗?众人追求的,就是稀缺的,反而不容易了。没人跟随的价值,可能是隔世的价值,这可能就是智者的悲哀呀。人生不能穿越。最近我也在反思,不明白时,我在行动,好象明白时,我在思考,我真明白吗?
心理素质,是否属于精神稳定,是否吃苦耐劳。我现在绝对不要那种神采飞扬,意气风发的天才或流星式人才,这种人稳定性太差,我情愿要锤子也不要剃刀,剃刀抗打击能力太低。当然如果发现一把斧头那就是可与而不可求了。
我也见过剃刀最后通过脱胎换骨成为斧头的例子,当然这个转换过程极端痛苦,而且别人帮不上忙。
现在更多的年轻人是聪明人,总是能够迅速发现在一个黑屋子中木门板最薄的地方,并设法钻一个小孔,看到对面一丝光线,然后就认为自己解决问题了,并不管是不是看到的是倒影。
只有那种把木板钻孔工作变成把木板完全挖掉工作的人才会真正理解木板背后的世界是什么,也因此会更谦虚,因为他发现了门板外面是车水马龙的闹市,发现了熙熙攘攘的人流,知道了大千世界的多姿多彩,知道自己在宇宙的渺小。
相反那些仍然留在黑屋子中的人,津津乐道于针眼小孔的倒影,满足于自己的聪明。
而我们在屋外的人是无法给呆在黑屋子的人描述阳光灿烂的大地景象的,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相信。
所以没有磨砖成镜的事情,一切只能靠自己。而自己要成为不是打小孔,或仅仅满足于打小孔,而放弃走出黑屋子的努力的人,只能靠自己精神的修炼和对自己的控制。
任何事情要想成功,都是聪明人使笨力气,没有投机取巧的事情。
有的人可能靠投机会获得财富,但是他绝对不能获得人生境界的提升或对生命的感悟。
所以我亲眼见过一个暴发户在一个体悟了人生的老人面前的惶恐不安,因为他一瞬间感到了自己的一无所有。
觉得自己很穷的,生活扣扣索索,我也见过每月2000元幸福的。
知天高地厚,负疚失信太多,现在老实了,亲人、朋友看我难过、担心,我自己明白,一直向前走就是。
例如斯隆管理学院,很多老师都是从一线退下来的,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所以老师这个职业非常重要,自己没本事就不要去误人子弟,这与谋财害命无异。
恰好看完了。对王夫之到现在为止,我还没入门。
赢得对方、获得尊重。这个感受,生死与共的战友更容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