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八百美金的一刀 -- forsake
在PC或者手机市场,水果是竞争者之一,所以用高价策略。
iPad开创的是一个全新的市场(这个看怎么理解了),采用低价,就是尽可能的占有市场份额,把潜在的竞争对手挡在门外。
我觉得Android Pad高价几乎是必然的,搞这么一个pad出来,研发成本显然不会低。然后产品的生命周期显然不会长(有竞争对手的因素,也有google拼命升级的原因),比如Galaxy Tab马上就要出2代了。
偶用提诺记,虽的不提了,就一个字:皮实
就是系统似乎不是很流畅,按了桌面上的按钮之后总是要延迟一些才能打开程序,兄弟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
还有摄像头的解析度似乎很低,全屏的话格子很明显。
android 这一点特别讨厌: 很多程序会自动激活在后台运行,玩一会就得手动关些没用的进程。如果把所有进程都关了,响应速度还可以。系统自带一个类似于任务管理器的东西,就是专门给用来干这个的。
摄像头挺烂的,即便是没有格子,效果也不好,所以我不咋用自带的摄像头。我也没有发现需要用摄像头的地方,skype的android版本还不支持视屏通话。
还有一点,从论坛里看来的,Archos 101 电池在温度比较低的时候没法充电,如果家是南方的冬天没有暖气这是个问题。
华为也太狠了把,不带这么玩的。。如果能升到3.0就完美了
http://www.engadget.com/2011/02/14/huawei-s7-tablet-first-hands-on/
苹果的主要利润来自于硬件销售。当然他的产品实际上包含了软件,而且是很不错的软件系统。按照乔布斯的说法,苹果是卖Product, 是软硬件一体的产品。ipad的利润率也很高,即使卖499,苹果依然赚很多钱。这其实是很不容易的,苹果利润率如此之高其实是因为苹果的研发费用相对来说很低。软件开发其实很花钱的,但苹果好像没花多少钱,他的所有系统恐怕都共享了很多代码。
Android厂商玩集体自杀不成?
Android 2.2(肯定会升级至3.0),9.7寸IPS压电式触摸屏,分辨率1024*768,使用Cortex-A9内核处理器,图形处理芯片GPU为Mali 400,估计价钱会在$400以下.
压电式触摸屏? 这个要等别人当白老鼠先
是一种电阻屏的改进版,支持10点触摸,手感接近于电容屏,其实这块屏幕和Ipad上的一模一样。
摩托罗拉曾经是电视机制造商的翘楚。
一个(智能)手机替代了很多传统的专用硬件,软件替代专有硬件的趋势不可阻挡。
已经替代和将要替代的有:
GPS
(基于GPS的又有很多:例如速度表,TapeMeasure卷尺
MP3 播放器
口袋相机
口袋摄像机
电子书阅读器
手表
闹钟
收音机
口袋录音机/采访机
VPN dongle
电视遥控
手电筒
水平仪
未来:电子支付,替代信用卡和ATM卡。
做硬件的公司,往往忽视持续升级一个软件系统的巨大成本。IT行业的核心规律,就是以摩尔定律这样指数下降的硬件价格,和成本下降很慢的软件代码。
一个软件系统必须要持续维护和扩展才能持续生存。但硬件公司,往往错误估计了软件成本,尤其是后续持续扩展的成本。硬件公司更熟悉生产,运输,原料这样的成本核算。对软件公司的高利润往往眼红。经过简单估算,发现自己做一套类似功能软件,找几个人写出同样长度的代码,其成本效益非常划算的。所以就轻率决定自创一套软件系统。但没有想到,后续的持续更新和提高效率,往往成本惊人,尤其是为了保持与老系统的兼容性,升级成本巨大(新的竞争软件不需要保持旧的兼容)。硬件公司轻率的软件开发决策,往往决定了其系统架构较差,且不易升级和开发。维持旧系统的兼容升级,成本总是比新软件系统高而效率较低。这样很快就无法负担升级成本,功能效率也失去竞争力。而硬件公司的硬件,是和其特殊软件捆绑销售的。软件失去吸引力,其硬件也变得卖不动。诺基亚的开发成本已经达到惊人的40亿美元一年,大部分是软件人员成本,也只是在维持一堆垃圾,和一堆旧垃圾兼容。现在HP几亿买了webos,像是捡了个便宜,但可能很快就发现,也需要几十亿美元每年去升级维护这个宝贝。
硬件公司错误低估软件系统的升级扩展维护成本,是IT行业的常见致命错误。
(比如现在samsung仍然贼心不死,找人写了个os bada。从现在的时间点看,随便找几个人写一堆垃圾代码,找开源社区抄几段,实现和ios类似的功能,似乎只是piece of pie,找几个没事做的代码工,像打发要饭的钱就实现了同ios竞争的意思。但是,不断维持提高,不断match业界最高水平OS,才是真正挑战。而未来显然不能做到,那么和bada捆绑的硬件也都成了垃圾)
另一个错误是硬件公司忽视摩尔定律。现在对ARM和Intel的普遍错估,也是普遍忽视摩尔定律。RISC和CISC之间的差别没有媒体忽悠的那么大。几十年来淘汰的RISC一大把。这些也都曾风光过,都曾在某个时间节点上超越过Intel。从当年的z80,6502开始,这些芯片当时都一度比X86强。但没有能够跟随摩尔定律持续升级,指数级持续提高性能和性价比,最终都遭到淘汰。只能做一代两代好产品,不能跟上摩尔定律的硬件公司,也不会长久。
现在过度估计了ARM的优势。intel未来的22nm产品在性价比和性能功耗比上可以追上ARM。再往后,至少5年到8年,intel仍然会持续按照摩尔定律提高,而ARM是否能继续提高就难说了。或者我们可以回顾一下ARM过去历史,过去10年ARM是持续按照摩尔定律在提高吗?ARM要成功,需要未来有持续按住摩尔定律升级的潜力。ARM作为一家不研发半导体工艺的公司,我觉得不一定行。目前看的风气是一大堆无厂化公司活跃。但如果工艺更加精细和更新,说不定逻辑和半导体工艺也许需要更紧配合。我更看好intel这方面的潜力。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