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西路军历史再考辩(简略版)㈠ -- 双石
但对于红四普通将士来讲,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央(先前还满怀希望准备迎接中央带领的三十万西征军),再看看张主席带着咱从漫川关万把人发展到今天的10万大军,没比较、没想法,反倒不正常!
张老四利用了这一点。
张老四川北大搬家和“苏维埃运动不合时宜”论,就是因为其缺乏信心,所以其后来才一门心思打算向西退。
而且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撤火也是乱弹琴。
而且,从技术角度上也是不可能滴。
其一,要去康北,除非原路退回,否则要过大渡河是不成的——年前的被中央红军破坏的泸定桥还没修复哩,而且那边是厢是中央军李蕴衍部,不是刘文辉那几个烂兵!
其二,大军去康北,根本不象张老四所言的那样,什么粮食容易解决,那是提前进入饿肚子阶段了!百丈战役失利后,在天芦宝地区好歹还能解决吃饭问题,真要那个时候就原路返回去康北,那不会比百丈的减员少多少。
其三,后来去康北,是迫不得及,同时也要接应二方面军,呆的时间不长,好歹是混过去了,要再呆三个月,呵呵,那就冻饿一起来招呼了!
太祖之前哪怕是再操临时中央的娘,可是还是执行中央的指令,哪怕是开除他党籍的那条信息。对于临时中央错误的命令则采取灵活的办法加以纠正,但也是通过集体会议否决,典型的例子就是二打长沙,不像张老四这样背地里更改。
他们也是从雪宝顶那座雪山翻过来滴,伍诚仁去包座也是翻了弓杠岭雪山滴,他们也饿得够呛,哪还有精神头出甘南呀!
国民党军,除了没过草地,翻的雪山也是大大的呀!
呵呵,张老四为了自己的目的,不惜夸大甚至编造敌情哈!
而且,如果宋侃夫所言为真,可以直接把徐总那个“草地分裂责任是否全是四方面军”的纠结,给解决了呀——张老四最后那电,不就是要分裂么?
介个,是对徐总纠结的大杀器呀!
可惜,这只是个孤证式回忆,难具证据效力!
徐在前期,主要还是指凯丰他们批红四方面机会主义、军阀主义、放弃川北等等!
后来,是被人利用了!
活得久,去的晚,也不全是好事!
实际情况应当是在四川割据不太可能了。四川军阀原本可以与红军达成一定平衡,蒋介石的中央军在入川可是对四川军阀的致命威胁,所以拼了命也会与红军作战。徐陈只看到了中央红军的狼狈,却没看到自己的老大哥战斗力其实远在四方面军之上,对手不一样才造成结果不一样。
毛的思想就是根据地要建在敌人力量薄弱地区,当时全中国最不可能成为这样的地区是江浙两广,其次就是四川了,天府之国,连这样的地区都让红军抢走蒋政府就不用混了。真正的薄弱地区就是西北,贫瘠的西北,经济极差,蒋可投入的力量少很多,日本也在逼迫蒋退出华北,形成局部三国态势有可能是红军生存的一个机会。毛曾说他打仗是学着《三国演义》的
宋侃夫所提到的几封电报,都没看到类似的。
所以,王年一的档案说,鱼目混珠其心可诛!
何梅协定的签订让河北开锅了,而凯申帝的势力已然撤出,由宋哲元的西北军在控制。这时候红军要进入一部分发展起来可不得了,肯定比后来平津沦陷后鬼子一路杀进来要好的多啊,更别说当时河北多少东北入关难民,要吸纳进来条件不要太好。
ps:红四军要抢膏腴之地的蜀中,各派川系军阀都联合起来了,生生增加了自己的难度。
当时中央某公组织人整了一个900份电报的材料,就是针对红四这些翻案风的,后来嫌太多,压缩成300份的一个版本。本来准备发的,恰好吕黎平、范硕这俩废材整了个有“假密电”之嫌的东东出来,介个300份版本的消息又某人看了后告之朱大秘,朱大秘趁机借徐帅背景发作起来,于是,介个东东就存档,密不示人鸟……
所以,我们现在能从公开出版物翻出来的,有可能还是少部分哩!呵呵……
可就是介些,都足具杀伤力了哈!
范硕不用提,这吕黎平是干嘛呢?
不过呢,密电虽有,估计花帅取得方式和事后处理可能有难以明白告人之处!
根本没有还回去!
从逻辑上讲,这么着是合理滴!——已经想跑了,怎么还给人还回去让人作准备涅?
还有,吕黎平的文章还是透露了些东西的,我就怀疑:张只发给徐陈的电报叶都看过,毕竟吕、陈茂生都是红一过去的,吕干过叶的机要秘书,管过一局的机要!
《西行漫记》里红大学生对斯诺的提问非常尖锐,绝不是简单的土包子。
“全国复兴署政策在美国的结果如何,对工人阶级有什么好处?”
“如果日本与中国开战,德、意会帮助日本吗?”
“如果没有其他国家帮助,你估计日本对中国大规模作战能维持多久?”
“国际联盟为什么失败?”
“在英国和美国,共产党都是合法存在的,为什么这两个国家都没有工人政府?”
“在英国组织反法西斯阵线方面有了什么结果?在美国呢?”
“以巴黎为中心的国际学生运动的前途如何?”
“你认为李滋-罗斯访日会不会造成英日在对华政策上取得一致意见?”
“中国抗日后,美国和英国会帮中国还是帮日本?”
“请谈一谈,既然美国和英国是中国人民的朋友,为什么它们在中国驻有军舰和军队?”
“美国和英国的工人对苏联的看法如何?”
更何况35年太祖就和国际那边连上了线,36年春就把胡服派到河北去指导白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