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贺收费站起航,贴《wxmang解惑集》----A -- wxmang的书童乙

共:💬75 🌺57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贺收费站起航,贴《wxmang解惑集》----A

于我来讲,wxmang是真正可遇(天幸我遇到了)不可求的良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忙师很多主题帖,都是非常好的传道授业宝贴,而且也有不少河友作了整理。但当我迷茫的时候,我更喜欢从忙师的短贴中寻找解惑良方。毫不奉承的讲,在阅读中,我经常有醍醐灌顶或当头棒喝的感觉。

我想,河里有很多河友跟我一样,也是事业刚刚起步;有的河友可能还没起步。而人生的道路,关键的,其实也就那么几步。如果能有人在此期间,给予指点解惑,会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我想,忙师的这些短贴,是可以起到这样的效果的。但因为这些短贴过于分散,又时常在主题帖后面,因为人的阅读疲劳的特点,往往受到的重视不够,也不系统。所以我特意把短贴全部摘录出来,方便大家整理精读。我是按各大类(如各地区发展特点啊,房价啊,经营管理啊等等)重新整理了的,但因为各人有各人的整理习惯,所以我还是把原生态的贴上来,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方便。

我有幸能遇上忙师(还有其他很多高人前辈,就不一一点名致谢了),其功在铁手铁老大。我在此,专门给你说声谢谢,我是真的真的很感激你。好了,下面请大家看正文。提醒一下,因为是摘录,有时候可能摘掉了,有时候可能摘了别人的帖子。所以请勿断章取义,疑惑的时候请回头看西西河原帖。

------------------万能的分界线---------------------

你说得对,国企是我们脊梁骨35wxmang2009-07-2608:09:40

我对IT企业不熟,所以IBM的历史不清楚。但是国企绝对是今天中国还能站着说话的支撑。我们许多国企装备水平、员工素质、工艺水平、管理水平不但是国内民营企业望尘莫及,就是一般外企都难以企及。举例来说,我们有一个切片厂,准备合资,最先来的是南朝鲜一家大企业,结果到现场看后,觉得非常满意。我们回访,发现其不管规模、设备、工艺、现场管理水平都比我们差。其翻译是个延边人,后来跟我们讲,对方觉得这么好的企业经营不善很奇怪。后来杜邦来谈合资,美国鬼子直接就说,现场管理水平不低于杜邦,设备、工艺比杜邦落后一代,员工操作素质和敬业精神比杜邦强。(后来这家企业成为杜邦的原料生产企业,加入其虚拟企业网中。)这种情况在国企很普遍。所以我的观点国企是不能都关掉,关掉就没中国人在世界上什么事了。指望民营企业,这帮急功近利,杀鸡取卵的家伙,是要倒霉的。

这个问题很难,我试做回答,等扔砖头13wxmang2009-07-2701:35:56

1、国企管理体系,基本来自三方,一是苏联,主要的流程、工艺控制制度都是(例如计划,库存)等等,生产优先是其特点;二是来自日本,1980年代,国家经委组织了一大批人学习日本管理,引进了许多技术,例如全面质量管理、预算管理、PDCA循环,改善小组等等,其特点是订单驱动生产;三是来自美国,1985年左右,国家经委开始组织学习美国管理技术,例如系统管理、IE、优化技术、排程、供应链等等,其特点是系统优化。各家根据不同特点,

多少比例不同。

2、国企出问题主要是党管干部原则。不需业绩,不需承担责任,只要让组织部满意,狗都可以坐在厂长的位置上。

3、控制总是相对的,而且国企制约措施很多:审计、纪检、检查、国资委。

4、中国工业体系仍然是世界最完善的三个工业体系之一(另外是美、俄)。并不因为一些企

业破产就垮掉。东北企业破的多一点,其他地方主要企业并未破产,破的都是微不足道的,主要企业是要死保的,我就不止给10个关键企业发放给安定团结贷款,实际就是财政援助,后来划到资产管理公司,当成坏账,让财政买单,一笔勾销了。东北为什么会毁灭性的破产,这是一个很深的问题,就像问东北的官员为什么喜欢上调中央一样,结论应该差不多。

破产企业情况表面非常不同,实际原因就是一个10wxmang2009-07-2710:04:49

1、自己找死的。例如接管的一个企业,曾经的全国行业NO1,因为贪大求洋,贷款技改,在投产前碰到银根收缩,成为烂尾工程,利息一年就3亿多。被银行接管,后剥离部分上市,但银行撤出后,又固态复萌,乱搞,总经理进去三任,现在已经把壳卖掉,企业破产。东北企业非常好面子,很在意自己的NO1位置。领导人政治意识很强,喜欢拿企业的命运赌博,为自己造政绩,然后高升。相比之下,南方企业没有这个情结。

2、等死型。例如接管一个企业,曾经的行业龙头,苏联设备,产品落后,没有市场,但全厂3万多人就靠安定团结贷款生活了4年,4年没有任何自救行为。最后破产。

3.折腾死的。接管一个企业,产品在国内有垄断性,现金流量不错,但利润比较低。海南房地产热时,贷款2亿多去炒地皮,结果几个领导各搞一个项目,都成烂尾楼。最后银行收贷,把抵押物划走(外地银行),账号冻结,企业停产。被接管。最后债务负担导致倒闭。领导进去。

我看到的基本是这三种情况。但是三种情况实际就是一种:厂长由组织部决定而不是市场决定的后果。

谢谢你的观点,制造业转向服务业这是2wxmang2009-07-2619:29:52

运营成本提高后的必然选择,服务业本质靠知识赚钱,或者靠创新赚超出平均利润的钱。这就要求你有生产知识的能力。生产知识不像生产有形产品,只要有硬件(设备、厂房)、原材物料、资金、劳动力即可,他需要法律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交易平等;防止欺诈等等),需要信用体系,需要软件配合,例如资本市场、风投,等等,而这些东西不像建工厂这么容易,本质上他们是文化的积累,需要几代人来努力。所以今后几十年我们还是老老实实做蓝

领吧,等下一代去做白领。

我的办法5wxmang2009-07-2401:56:07

1、如果是上级要摘桃子,只要不是杀鸡取卵式的摘,全力以赴配合,因为他会投桃报李,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你的种桃事业。如果是杀鸡取卵或拔苗助长,就要把桃子藏好,根本不让他看见,更不能去炫耀、显摆。君没有听说过:企业要防火、防盗、防领导吗?

2、如果是下级,一是要建立完善的稽核督办体系,二是先立好规矩,弄虚作假,夸大其词,欺上瞒下的,立即处理,打击报复不过夜,感恩奖励不隔天。

节不了的,上级来,不讲排场接待1wxmang2009-07-2321:37:41

下场是什么?减公车,先把你精简了。现在不仅仅是处长有公车了,领导的秘书有公车了,连领导的司机都有公车了。在小学门口接人的公车谁敢减,不要乌纱帽了。海南省省委书记刚上台时搞过一次,结果是有的下面给他难堪,开会都敢不来,理由是打的打不到。

兄,省委书记不是可以随便换人的wxmang2009-07-2421:40:25

中央不会让你一手遮天的,那还不成民国初年的割据了。例如内务、司法、情报部门就不能随便换,纪检委也不能随便换,更何况带有监视性质的N办,M办。八府巡按只有7品,但没听说那个总督、巡抚敢干掉他们。

高房价的形成机制16wxmang2009-07-2302:36:22

中央有关部门当然知道高房价的风险:破坏银行体系的安全性,破坏市场流动性,破坏实业与金融业的平衡,破坏整个国民经济供需平衡等等。但是为什么会有目前看到的结果?为此,我专门去房地产公司观察过:典型的忽悠程序如下:我们地段优越,属奇缺资源等等,然后是:楼板价就是8000,土建安装怎么也得3000,市政配套怎么也得3000,税费得3000,其他费用得1000,我的合理利润2000,这样我卖你2万不算不合理。注意:关键是8000楼板价怎么来的!

为此,我请教过某省会城市曾经主管规划、城建、房地产的副市长(我的同学),我问土地出让价格是如何形成的?他不愿回答,说:你又不搞房地产,知道他干什么?最后还是透露一点:三步:一是财政平衡需要;二是市场需求预测;三是与大发展商勾结。

所谓财政平衡需要,很简单,发地产行业就是政府平衡财政收支的最后提款机,财政差多少钱,就得从房地产项目上找多少回来。市场需求预测,就是一定要维持平稳、持续上涨的行情,不能太猛,每年在30%左右最好(北京上海有条件涨更多,因为钱多,市场承受能力强),这样房奴就有一个预期:套现总是赚钱的,所以会不顾一切贷款进入。

与大发展商勾结,实际就是价格联盟,利润分成机制,各家各有规则和窍门。中央总不能让地方日子过不下去吧?只好妥协。

现在地方政府就是今日有酒今日醉,1wxmang2009-07-2307:48:53

连明年的事情都不管。最近在与某省接触中,他们只关心今年底预算能平衡,明年再说明年的事。其首长的口头禅是年年难过年年过。他们心里非常清楚,现在寅吃卯粮吃不了多久,把后面的人的路断掉了。不过我想后面的不知又会发明出什么产品来忽悠,相信中国人的智慧。

产能整合也是博弈6wxmang2009-07-2218:10:54

地方有自己税收、就业的考虑,社会稳定的要求,中央也不敢太过分。而且中央在这种博弈中是绝对下风的。举例而言,目前各省在北京及其周围都安设有拦截上访大军的几道防线,这是给中央面子。某中央领导到某老工业城市视察,因为没有满足其提出的要求,居然第二天就会有上访人员在省政府对面马路上又是横幅,又是口号,给你一个下马威。搞得领导只能从旁门离开。最后只好对该省的地方粮票认账,本来某部委领导喊打喊杀,结果灰溜溜回京。我国的运营体制和运营规律极为复杂,根本不是局外人可以想象的。

我认为房价的上限是房奴一生名义收入的平均值除以120平米wxmang2009-07-2217:15:22

一身的名义收入的概念,挽之2009-07-2217:49:41

是不是不吃不喝,夫妻俩的所有工资?上海目前的情况是,官府给我们定义的人均收入是5900RMB/月(不知道怎么算出来的,如果像昨天日食,天亮了两次,算我两天的工资,还要加个夜班费,那还比较靠谱)扣除税啊,养老,失业这些用不到的。算5000RMB/月。夫妻2个,1万的月收入,CENA,这个还是平均的。工作35年。

按照侬额计算方法,1w*12*35/120=3.5w.上海房产均价现在是1.5w,那么还能再涨2w。如果人还有自己吃饭,抚养孩子,治疗的疾病的权利的话,那1w的收入,只能用5k来还房贷。那侬的公式得出结果就要减半,那均价在1.75w。现在是不是就已经到尽头了所以中国现在很多问题不能用“平均”来计算,一用平均就都太平了。

参照香港房奴的情况4wxmang2009-07-2218:02:23

我这个算法不是原创,是李嘉诚先生发明的,不敢掠美。这是他在97回归前对香港房地产市场的判断。是包括所有收入,不吃不喝。理由是家族其他成员不会让你饿死,而且压力一大,还会设法打第二份工。伟大的设想居然在香港实现了,据统计,去年香港打第二份工的比例超过15%,不知是否都是房奴。房屋均价中扣除豪宅和奢侈级的天价(因为在大陆比例不大,在香港大约10%左右),估计政府或利益集团认为还有上涨的余地,至少再上涨80%应该房奴是可以承受的。(以上数据不是意淫,某著名房企总裁就是这么判断的。)当然是否继续推动房价上涨,还要看营销策略和市场反应,以及中央政府与他们的博弈情况,不好估计。/3

已经修正过了,香港是900尺2wxmang2009-07-2219:17:00

实际上买房一部分人是真需求,一部分是心理需求(面子?虚荣?心理不平衡?),至少50%是投机需求,张着嘴等着天上掉馅饼,这种人被砖头砸了是自找的。房产投机比炒股票的风险大,因为套现困难,流动性的限制条件多,且资金周转慢。外行根本不应该进入。现在在从众效应和发展商别有用心的诱惑(有点传销诱骗的嫌疑)树立的发财样板的双重作用下,许多人把一生积蓄,甚至余生财富全部透支,拿到这个类似传销的市场上,别人能够说什么。只是苦了那些真正需要住房的人。

中国不会出现真正严重的经济危机11wxmang2009-07-2118:38:04

主要理由如下:

1、中国的决策机制和思维方式,带有很强的抑制功能,也即国家刹车功能完善。一旦出现失衡,总是有许多不同背景、不同原因的力量出来阻止过度倾斜。这可能是我们这个讲究中庸之道的文化的特点。不像西方极容易走极端,远的象希特勒德国的政策,近的象格林斯潘的政策。我们不会,各种势力会互相抵消。古代还有清流、言官抑制,现代就更多。

2、中国人民忍受苦难的能力举世无双。就像以前我的历史老师讲的,几千年中国史,就是人民在苦难中挣扎生存的历史:将近70%的时间有各种战争,20%的时间是昏君当政,算得上国泰民安的幸福时光的不过区区几百年。所以即使出现非常痛苦的情况,也可以忍耐。不要以为你我今天会上网就有所不同。实际与60年代初全国靠忍耐读过经济危机时的情况的社会基础、文化基础并无不同。忍耐的结果就是相信明天会好起来,不会失去期望,不会自暴自弃,会自强不息。

3、有明天一定会好的心理预期,很多产生经济危机的导火索就不可能点燃,例如挤兑。

4、从众的文化心理,期盼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带领,这正是实行强力政治的社会基础和文化基础,而我们都知道配置资源时市场效率比政府介入高,但是处理危机时,强力政治比市场效率高。

5、结论是:中国经济失衡幅度有限,人民忍耐能力超强,政府危机处理能力一流,所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讲一个例子2wxmang2009-07-2118:09:07

5年前我参与泛珠三角(9+2)的一个项目设计,当时提出了广东应该配套发展部分服务业,不然制造业能力发挥不出来,导致生产能力过剩。当时主政的领导听进去了。也让我们做方案,结果人走茶凉(这个方案类似今天的天津滨海新区金融服务业改革方案,只是多了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票据交易中心和虚拟物流交易中心等等内容),十分可惜。所以现在的领导主要着眼点是在自己弄得懂的东西:盖房子,建工厂,修马路等等看得见的东西,不管瓶颈不瓶颈,堵死了自有后来人买单。

上次资产管理公司债转股3wxmang2009-07-2106:09:43

本人是直接参与者,基本上是大象变山羊,山羊变乌鸦,乌鸦变狗屎,狗屎扫出门,然后某人捡个狗屎,再变乌鸦,变山羊,变大象,然后某人就成为首富了,不说也罢。

目前部分地方政府与利益集团已经同流合污wxmang2009-07-2102:22:56

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部分地方政府只是利益集团推出来与中央博弈的工具,所以利益还是要精细分配的。

我认为中国不会出现真正严重的经济危机37wxmang2009-07-2118:33:55

主要理由如下:

1、中国的决策机制和思维方式,带有很强的抑制功能,也即国家刹车功能完善。一旦出现失衡,总是有许多不同背景、不同原因的力量出来阻止过度倾斜。这可能是我们这个讲究中庸之道的文化的特点。不像西方极容易走极端,远的象希特勒德国的政策,近的象格林斯潘的政策。我们不会,各种势力会互相抵消。古代还有清流、言官抑制,现代就更多。

2、中国人民忍受苦难的能力举世无双。就像以前我的历史老师讲的,几千年中国史,就是人民在苦难中挣扎生存的历史:将近70%的时间有各种战争,20%的时间是昏君当政,算得上国泰民安的幸福时光的不过区区几百年。所以即使出现非常痛苦的情况,也可以忍耐。不要以为你我今天会上网就有所不同。实际与60年代初全国靠忍耐读过经济危机时的情况的社会基础、文化基础并无不同。忍耐的结果就是相信明天会好起来,不会失去期望,不会自暴自弃,会自强不息。

3、有明天一定会好的心理预期,很多产生经济危机的导火索就不可能点燃,例如挤兑。

4、从众的文化心理,期盼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带领,这正是实行强力政治的社会基础和文化基础,而我们都知道配置资源时市场效率比政府介入高,但是处理危机时,强力政治比市场效率高。

5、结论是:中国经济失衡幅度有限,人民忍耐能力超强,政府危机处理能力一流,所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这个话题很多人提出印度人忍耐力比中国人强16wxmang2009-07-2507:10:35

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就像比姚明跟李小龙谁厉害一样。我的意思实际是中国政府可以,并且有决心、有能力、有办法在不逼反老百姓情况下,利用诸如制造房奴,制造股疯等手段,获得渡过经济难关的资源。我认为目前主要难关是严重衰退的危险,需要增加政府消费,同时又不能增加大量赤字,怎么办,让房奴、股疯来承担:房奴是用后半生劳动收获来预支给政府,支撑政府消费;股疯是用前半生积蓄来支付给政府,支撑政府消费。中国传统上以工代赈从来都是解决生产过剩的法宝,再来一次也无所谓。同时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再增加点福利支出。而老百姓是可以忍受这一切的,目前事实就是如此,不需要预测,也不需要理论推导。

相对而言2wxmang2009-07-2422:09:07

相对希特勒德国全民的疯狂,我们有理智的人还是多一些,不然右派、逍遥派这种名词就不会出来,据有人研究(香港出的文革史),大约疯狂的人也就占城市居民10%。我们的问题是当出现个人崇拜后,刹车机制暂时失灵,不过很快会回来。看看紫阳真人的回忆录,大约知道制约机制是怎么起作用的。现在更不可能有个人崇拜了(某人试图搞过,结果可耻的失败了),所以刹车还是好的。例如去年的宏观调控突然变向,就是刹车的作用。

算,但不会重蹈覆辙wxmang2009-07-2221:44:44

因为60年代基本上完全不懂治国,拿打仗对待敌人的方式来治理老百姓。现在交的学费多了,会好很多。去看看陈云自传、周恩来自传,就知道当年的决策理由和决策程序之荒诞,简直可以直接编电影。

老兄说的完全错误9wxmang2009-07-2318:37:22

还是希望明君圣人救天下的思想。除了传说中的圣人,古今中外的政治家或统治者,有哪一个是把老百姓放在心中的,不过都是治理的对象,老子所说刍狗而已。你还真认为老百姓是什么?工具而已。所以只要他们使用这个工具合理一点,不要故意损坏,我们就已经洪福齐天了,你以为你是谁?

我相信李泽厚的观点2wxmang2009-07-2422:14:41

民主自由是个过程。首先要实现身体自由(例如可以自由迁徙);然后实现经济自由(例如可以养活自己,有一定积累;其三是思想自由(例如可以自由思想,自由发表);其四是公平正义;最后才是民主自由。

我已经经常被80后搞得下不了台了4wxmang2009-07-2507:17:59

若非本人有点经验,经过些挫折,为人又坦白,早就混不下去了。现在80后最大特点是不相信权威,不在乎你的资历,地位,什么都要跟你来个事实说话。说实话,在今天高度变化的环境下,60后并不比80后更有经验,都是第一次碰到,而且他们体力更好,斗志更旺盛,可以几天连续加班,搞通一件事情,而我等精力已经拼不过了,经常只好认输,不过我也并不认为丢人。80后比我们强是应该的,不然这个国家还有什么希望。

同意,就改为不会大崩溃。我相对乐观的理由是25wxmang2009-07-2219:08:44

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我以前管理的一个企业50%以上都是80后的年轻人(大约有2万人,应该有一定的统计价值),其中许多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都是海归(不是那种留学垃圾或克莱登大学的冒牌货),尽管他们也会发牢骚,骂人,尤其是当面、公开骂我这个总裁,但是这一代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责任感并不比我们60年代的人差。相比50年代人的冷漠、自私和猥琐,我更喜欢这些经常跟我吵架的人。一个国家有没有希望,关键看年轻人。俄罗

斯、德国、美国的企业我们也看过,他们的年轻人缺乏我们80后的激情和乐观,有点未老先衰的感觉。

20年前我就对许多人说我相信未来更好,现在还这么说,一切由时间来检验,那种盼望中国崩溃还自称中国人的心不知是什么颜色的,真想看看。(89年我与一个同学打过赌,结果这位老兄拿了血卡,不再回来。前一段时间有过联系,承认我对了)。

所有经济危机都是人为的2wxmang2009-07-2118:50:01

经济危机本质是供需失衡。在中国这种国家供给很大程度上是决策的结果,而需求很大程度是预期的结果,这两个都是主观的。其实研究一下美国30年代危机,实质仍然是政策过度失衡的结果,解铃还须系铃人,危机还是需要政策。实际上美国是靠全面参与二次大战摆脱了危机。

如果认为以上观点不对,请举一例说明危机产生是纯粹客观原因导致的?

你举的例子从逻辑上讲是对未来的预测wxmang2009-07-2120:41:50

而不是事实,也就是说可能产生,也可能不产生。如果你在20年前看过著名的罗马俱乐部的报告,他描述20年后的情况比你举的例子还悲观,但是20年后看人类情况,事实是比20年前更进步了。所以我们讨论未来,不能用预测来讨论,因为会陷入逻辑循环,只能从历史的事实中来总结经验。我的观点全部来自在企业管理第一线的感受,我虽然不喜欢这个政府,但是我希望这个国家强大。所以我可能更客观一点,情绪化的东西更少一点。如果要用经济理论来讨论事实,由于其理论的不完备和逻辑混乱,我们可能讨论一辈子都发现不了我们事实上说的不是一回事,就像你讲西班牙语,我讲广东话,没有共同点。所以我讨论问题喜欢用共同认可的历史事实作为出发点。

我认为目前管理一国经济仍然是凭经验2wxmang2009-07-2121:06:04

目前没有什么理论和科学可以指导国家管理,美国人最近的危机就是对国家管理科学化的人的一个大耳光。在我们这个没有科学传统的国家更是如此,既然凭经验,那么还是那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既不是理论,也不是逻辑。

物价关是紫阳真人在某几个二把刀忽悠下7wxmang2009-07-2421:49:40

的休克疗法,结果是很不满意,(这些人现在还在为自己辩解,名字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最终导致最高对这些侃爷彻底失望,放弃了一鼓作气一步到位的想法。这方面历史文献逐步在开放,相信会有一个客观公正的结论。目前很多流行观点实际带有太多的情绪色彩,并不符合历史真实。

前辈,崇拜喔32wxmang2009-07-2500:00:46

如果我们能够有幸看到你从历史真实的角度来揭示目前的问题,可能会更深刻的认识今天到底出了什么毛病。目前的确有点山重水复的感觉了,老也找不到柳暗花明的感觉,社会各阶层都在不满。一般民众不满可以理解,也容易解决,但是许多既得利益者也很不满,也在诋毁甚至抵抗现行政策,使执行力急剧下降,就不可思议了。我相信病因一定是出在以前,现在只是报应。对历史的分析,只有身临其境之人才会有切身感受。紫阳真人的那些所谓智囊(很多是自封或抬高身份互相吹嘘的)到今天为止也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清楚他们当年到底想干什么?打算怎么干?他们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对病因的判断是什么?我记得当年他们张口就是某洋人,闭口就是某理论(这帮人还不会模型)。我问过某人,我说:你自己的观点是什么?答曰:走资本主义道路。问:如何走?答曰:上层革命。问:有何好处?答曰:提高社会效率。问:如何平衡公平?答:适者生存,物竞天择。这简直是公然要执行人吃人政策了,西方政府也还有福利责任和社会公平约束。从此我对此君的崇拜就从滔滔不绝降到鄙视。

从8平方说起吧47井底望天2009-07-2501:01:12

什么人参与?什么诉求?农民是没有参与。因为总的来说,从1978-1988,人家的日子比以前好过了,虽然离城里人

还差得远。工人和城市市民参与了,通胀太很。可是通胀太狠,是因为道士们想快点到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啊。呵呵。工人还有不高兴的就是企业制度改革,要打破铁饭碗,要搞企业承包,要搞厂长负责制,总之,人心惶惶。

学生是主力,吵的最大声,就是反官倒。为啥有倒?因为双轨制。可是你没法一下就休克到全市场(俄罗斯死了几百万中年男性)。就是说某种程度上,你没办法避免。只是希望对腐败控制一下,然后市场成长起来。官倒是谁在倒?是改革派们。因为要有大权在握,才可以倒。所谓保守派们,都在台下呢。最大官倒就是真人的大儿子。不过问题在于,改革派当权,改革而得利。你没有好处,干嘛人家支持改革?所以从具体的诉求来讲,大家其实反的是改革派,而不是保守派。当然农村人有点好处,城市人不乐意了,可以参照泰国的情形。知识分子的诉求,就是自由和民主。自由就是主要要求新闻自由。其实当时被人捂住嘴巴的主要是胡乔木和邓力群,呵呵。俺是支持这个诉求的。

民主就是结束一党专政,要老共下台。这个就是后来老爷子动武的主要考量。所以反的是,不想搞政治改革的改革派。就是老爷子。呵呵。不过真反腐败和官倒,真人一派就算推翻老爷子,也很难不被人反手一掌。就是后来叶利钦

干老戈的那一出。呵呵。中国躲了一劫。靠鲍彤能成事,那是天大笑话啊。

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各阶层有一个机制博弈,把利益调节一下。

请教一个困惑26wxmang2009-07-2503:15:37

谢谢赐教,很长见识。8平方亲历过,许多事情到现在我还是一头雾水,觉得某方设想太愚蠢,行动太幼稚,决策太草率。暂且不提。

现在我有一个困惑请教。如果一个爱美女性去一个美容院,医生跟她说,我可以给你割眼皮,隆鼻子,刮骨头等等,一通胸有成竹的宣传。但是问:何时可以做完手术?答:不知。问:会把我变成什么样?答:不知。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任何爱美的女人都会夺路而逃。我们目前的改革就像这个美容院。农村改革从联产承包开始,取消人民公社,粮食购销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税费改革等等,不断做手术。城市改革从国企承包制开始,税收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医疗体制改革、住房体制改革、国退民进、债务重组等等,也是在不断地做手术。但是现在不管当政还是智囊都说不清楚还要做多少手术,或者何时算手术完成;也说不清楚手术完成后中国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会成为什么样子。去做美容的女人可以夺路而逃,我们这个国家却无路可逃,就是手术台上的一个试验品,而且好像永远没有下

手术台的迹象。而操刀的医生是换了一批又一批。有幻想型的,有菜鸟型的,有假冒伪劣的,也有中西合璧的。但谁也不知道后果是什么。

下面怎么办?尤其是我们这些在一线干具体工作的人,特别迷惘,不知什么选择是正确,是学习宁高宁大搞特搞,迅速扩张,还是小心朱小华的前车之鉴。还是跟作混日子,还是干脆退休,自由自在。如果是你,怎么办?请不吝赐教。

那你就要好好的看近年的政策出台了51井底望天2009-07-2507:12:15

从大国游戏开始,我提出了3个政策建议,削强藩,均贫富,严吏治。其着重点,在于扭转改革后,中央权力衰落,地方权力坐大,出现枝强干弱的局面。当然并不是要求中央重新高度集权,而是部分权力回收,部分权力退出官权,回归民权。

现在出台的省管县,基本上就是回归地方两级政府建制,将中间一层权力关系割断,向社会结构扁平化靠拢。而现在吏治水平恶化,最主要的表现在县一级。以现在的省县分布,显然省不可能有能力把县管好,就是为下一步的发展大下基础。我提出的另一个方法,就是强市出省,这样把省的精力和注意力集中,估计再下一步,就是把人口,土地和经济大省,用推恩令的路子,分下去。

其中的关键,就是官权的不断缩小,和民权的不断上升。当县一级的权力受到限制和严格规范之后,中央和省,不排除将这些权力下放,也不排除县级官吏由民间选举方式,或者招聘方式产生。可以想象,这些未来的县官,其权力要大大小于现在的县太爷。

从技术角度来讲,就是我在花开花落里面,提到的用高铁和新能源建构的一小时城市圈和三小时城市圈。这个建构,其实就是把民间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结构分化,也就是说你的工作,居住,人际交往,不受到现存体制约束,这样许多的东西,比如说教育系统,行业联系,等等,已经不再是以前那样的地域关系。

推恩散势,分而治之的政策前几年就注意到了13wxmang2009-07-2507:31:38

现在开始实施,下面必然是分省。现在央企重组,已经把原来下放给地方的许多权力收上来了,例如人事权,监察权等等,这几年地方渗透到央企太厉害了。举例而言,建行广东恩平支行行长竟然是副县长调任,结果搞票据融资,搞了一个500多亿的大案,建行去查,地方居然又让此人去当副县长,查办阻力极大。地方公开扬言:此人对恩平功大于山。想想看,全国各地几万人集中于此交易票据是个什么景象。

但是问题仍然很多,比如公安系统由各县管理,人财物县委说了算,省厅只能指导业务。现在已经成为县委的专业镖局,根本不听上面的。可能是最黑暗的地方,也是未来地方动荡的导火索。

央企现在找不到明确的目标,不知为何工作(因为利润不上缴),不知在国家战略中是什么作用,不知自己能干多久。都在混日子,除个别的愤青。

讲另外一个例子55wxmang2009-07-2323:41:46

某领域大拿(具体美国哪个学校就不提了,一提就都知道了),到国内某单位找工作,条件是年薪100万人民币,住房4室两厅,一年回来工作4次,每次不多于30天,仍然保持美国大学教授席位等等。某单位领导也是曾经的大拿,问:这种兼职工作我也想要,你帮我也找一个吧。某人说:应该让我们有机会报国,分享国内改革开放成果。单位领导说:先报国,再分享吧。此事是圈内“美谈”。http://www.ccthere.com/thread/2325026/4

中国所有的改革政策都是逼出来的23wxmang2009-07-2222:27:33

既没有系统设计,也没有广泛征求意见。举例来说,住房制度改革,股份全流通改革,利率形成机制改革,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等等莫不如此。目前国企改革就是一条:中央控制最核心的产业和资产,并迅速做大,据说只要98家到96家,资产下线是5000亿,全部垄断经营,用特许权保护,这样作为政权的基础。其他就不管了,由市场配置资源。当然结果肯定与俄罗斯一样,权贵与资本结合,形成某些开放行业的资本寡头,但规模很小。所以目前进不了

国家队(98家)的国企已经人心惶惶,到处在找出路,找肯定进国家队的企业来接收或兼并。你只要看看最近央企的动态就知道了。因为这98家企业大约控制15万亿人民币生产性资产,大约占整个社会有效生产性资产的50%,而且都是最优质的资产。剩余其他资产实际上都是包袱。这种改革我称为轻装前进,会大幅提高政府调控资源的能力,和对经济的控制能力,会提高执政能力。你认为呢?

市政设施有地域限制和服务半径限制,2wxmang2009-07-2305:26:12

搞大的集团非常困难,相当于把一批小舢板组合在一起,还是成不了航空母舰。因为很难实现资源共享,动作协同,上下游也不容易实现产业链整合,这是技术上的原因。从政治上来看,地方市政设施在财政分灶吃饭的体制下,本来就是地方政府应该承担的包袱,中央避之不及。

为何国外企业进入水务市场?原因有两个:地方政府忽悠人家,例如昆明就是,答应许多优惠,实际根本不能兑现:税收、水价、水资源等等;二是外国企业认为可以渗透到下游产业,例如水污染处理,打的如意算盘,结果没成功。目前法国的威立雅就是骑虎难下。

是的,他们的商业逻辑和运营理念与我们很不同,5wxmang2009-07-2320:58:09

带有很强的商业精明和社会责任感结合的特点。我接触过重庆的垃圾发电项目,从上到下都十分鄙视,而且连像样的员工都招不到,都说是捡渣渣的企业。最后收集分拣可以发电的垃圾成为整个项目的瓶颈。尽管国家发改委补贴,仍然很难运转。在三峡库区的一大批政府用移民经费建立的污水处理厂也是如此,基本无法正常运营,地方领导也特别轻视。但是德国人对垃圾处理是当成社会责任和现代企业来做的。水也一样,在昆明与威立雅接触过,他们的理念完全超出了市政设施的概念,是资源最优配置、资源永续使用和产业链协同运营的结合,讲给云南当地的官员听,结果可想而知。当地就是认为你是要从什么地方赚钱,或者你发现了什么我还没发现的赚钱诀窍,或者怀疑这里面有什么阴谋。

深以为然1笑吟2009-07-2321:39:22

其实上面那个关于“势力范围”的印象是好几年前工作中留下的了,现在那些已经实际经营管理的实例我反而不了解了。我觉得这种“理念”跟企业自身所在社会环境有直接关系,一旦脱离了那个环境就运行的不太好。德国人的垃圾处理理念是建立在整个社会对环保理念的认同之上的,本质上是国民富足之后自然形成的对生存环境的关注,甚至于反应到政治上出现了绿党。很显然,他们这种理念跟我国目前的社会状况与发展程度还不太兼容,从地方政府到普通民众都不会配合。具体到细节上,他们的垃圾处理系统是建立在垃圾分类化收集的基础上,没有全民的配合是无法有效运转的,即使是在欧洲,除了德语国家之外也没有几个国家真做得好。所以虽然我也很喜欢他们的理念,但是我相信无论德国人的还是法国人的系统,都不会运行的太好……

目前这些项目全部骑虎难下,地方还在埋怨wxmang2009-07-2321:46:08

说洋人忽悠他们。地方政府的想法是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当时的水价与成本挂钩,水资源当成项目资产投入,税费减免,下游产业(例如水污染处理)开放优先,需要征用的土地优惠等等承诺全部随风而去,把这帮洋人搞得哭笑不得,成为地方政府承担市政包袱的冤大头,不知后面如何收场。与地方政府打官司,估计洋人也打怵。

想象的出来,烂帐一笔……笑吟2009-07-2322:51:30

不过洋人们自己也有责任吧。如果他们就如前些年一样老老实实的做设备供应商,应该不会有这些麻烦的。理念的好坏与项目的可行性之间显然没有必然联系,他们前期功课做的还是不足。既然想试水,被水呛是免不了了,接下来是脱身上岸还是继续泡着,这个问题目前看来还不一定……

供水系统算不上战略资源2wxmang2009-07-2306:19:21

因为水资源一直控制在政府手中,光有管道没有用,而且协议中有政府征用条款。稀土问题很复杂,是地方与中央的博弈,但是大的资源仍然是中央控制,这个具体数据可以查有关稀土的年鉴。同时,稀土到底算不算战略资源,以前专家有争议,因为世界上中国并不是最多、最好和唯一的,且在电池产业没有起来之前,除显像管用的多外,其他用得不多。现在可能会列入战略资源,加强控制。你要相信,在这种体制的国家,一旦要控制,绝对可以控制得滴水

不漏。

大于5000亿的也开放,只是控制权不放1wxmang2009-07-2307:27:22

例如上市的四大银行,都有外资股,航空公司、石油公司、移动公司等等,只是他们控制权很小,且可以随时收回。例如海口美兰机场第二大股东是哥本哈根机场,目前也由他委托经营,但是协议就有政府命令下,可以随时终止委托合同。例如海南航空第二大股东是索罗斯量子基金,也是签放弃控制权协议的。外资主要为赚钱,在和平时期没有人想故意害中国,除非战争状态,才会收回管理权。

国企的问题,如果从效率来讲,就是秃顶上的虱子42wxmang2009-07-2220:09:16

用脚趾头都能看出来,根本不需专家,如果专家就这水平,不说也罢。但从政权稳定来讲,却是不可或缺的。只要看一下开放的领域,例如房地产,官商勾结,巧取豪夺的情况,你就会相信如果银行开放、电信开放、铁路开放等等会是什么后果,不公平会导致政权垮台。政治家从来都是要在公平跟效率之间求得动态平衡。一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家伙,犹如说没饭吃何不吃肉,国企全部私有化是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但仅仅是为极少数人提高效率,对大多数人而言,只是又增加一个被剥削的机会。你愿意又出一批房地产商一样的吃人大鳄吗?

不患贫,患不均17wxmang2009-07-2222:53:19

这是当政的常识,一旦贫富差距过大,形成事实上的财富兼并(不管是东汉的土地兼并导致的流民还是现在的房奴)就会导致政权垮台,这是大家有共识的。所以国家控制主要资源、主要资产是我们稳定的基础。中国传统与西方不一样,中国历史上就是相对追求公平的社会。不要扔砖头,是钱穆说的,请看他的《国史大纲》。

党国一家本来就分不清楚1wxmang2009-07-2220:24:26

只是就一般概念而言,涉及到个人利益,相信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当年戴笠还与日军做生意,日军还卖武器给新四军。所以只能看整体,不能看特例。

某种程度是中国人历史上上西方人当太多40wxmang2009-07-2219:42:13

现在的当政者,天生就不相信西方人。实际上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不管西方推销什么,中国人都是太极18式,三转两转,消化的西方人都认不出来。例如我们的股份制,我们的公司制,那个不是中国特色,洋人想发力都找不到把手。有时我们的政策翻译成英文,洋人全懂,一到执行,就傻眼,因为除了引进了一个单词,其他什么也没引进。

你老兄太理想了11wxmang2009-07-2206:12:50

我参与过几个决策,据我知道,很多决策都是赌博。因为背后大火烧起来了,非过河不可,又不知水深,如果是你,怎么办?如果我们的决策者像你说的有先知先觉,我们就不会犯错误了。很多时候就是救急、玩命。例如德隆事件的处置,完全是勇敢加运气的结果。

关键词(Tags): #企业(廣雅疏證)#管理(廣雅疏證)#wxmang(saltlaker)#wxmang解惑集(嘉英)#忙总解惑集(嘉英)通宝推:cepx,愚弟,白杨,temptemple,乡间小径,方恨少,拿华,oldnew,连峰际天,兰之子,不远攸高,刹那芳华,s0158,随心飞,飒勒青,财迷心窍,猪七,不感冒,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贺收费站起航,贴《wxmang解惑集》----B

每次只能贴16000字,下面继续。

---------------调皮的分界线-----------------

据我知道,还会继续博下去26wxmang2009-07-2206:44:31

因为领导人一代一代在换,面对的问题一个与一个不同。可以肯定的是不会再有德隆了,但保不准会有大隆、小隆、没隆,所以还会赌博。我记得西西河里邓侃在文章中写过:问题是,在一切一切都值得怀疑,都不确定的情况下,生活在继续,我们仍然需要拿主意,做决策。什么是正确的决策?让我们听听执政者们的实际经验。

以下是RobertRubin,在2001年哈佛毕业典礼上的致辞。RobertRubin,从1995年1月,到1999年6月,在克林顿执政期内,任职财政部部长。“我平生逐步确立的核心理念在于,没有能够被验证的绝对的规律,换而言之,在没有明确的必然性的情况下,所有的决策都建立在或然性之上,所谓或然性,就是每一种可能的后果,都有各自出现的概率。进一步说,既然我们承认,所有决策都关乎概率,而不是绝对的必然,我们该做的,是发掘所有可能的复杂因素,逐个分析比较,找到最优的决策。”

“或许最重要的是,摒弃把握绝对规律的梦想,正视充满不确定性的现实,做出赢面最大的判断。从这个宗旨出发,大家要孜孜不倦地分析和质疑周围发生的一切,不要盲目轻信那些蛊惑人心的断言,心平气和地去分析去比较,这样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周围的一切。”“还有,决策过程的复杂,远远不止判断概率一项。每一种可能的后果,往往不是一个简单的独立的效应,而是众多相互影响的因素之间对立统一的结果。”“如果康德和斯宾诺莎在世,我十分怀疑他们是否对自己有信心,觉得自己有能力处理风险套汇,干预美元日元国际货币兑换市场,以及其它财政当局的日常事务。但是,在我看来,他们能够胜任。回顾我在企业界和政府这么多年的经历,在重大事务中,断言什么什么必然

会发生,多半是幻觉或者有意误导。同样,在讨论政策或者企业战略的时候,把错综复杂的局面,抽象成某种简单的逻辑,多半也是幻觉或者有意误导。现实是复杂的,正视复杂性,踏踏实实地梳理复杂的诸多因素,这样才能做出正确决策。”

“如果承认决策建立在或然性之上,那么有一个重要的推论,衡量决策的好坏,事后的结果固然需要参考,但是不能单单以结果为准绳,决策的过程是否合理也是依据之一。既然承认事情的发展存在偶然性,那么任何独断专行的决策,或许结果是好的,但是我们仍然认为这是一个糟糕的决策;而一些制订过程似乎无懈可击的决策,事后的结果也可能不理想。但是长远来看,过程越合理,决策正确的可能性就越大。我们之所以不以成败论决策,而是强调决策过程的合理性,就是为了促进大家完善决策过程的合理性。”

"SecretsoftheTemple:HowtheFederalReserveRunstheCountry"。是一本观点比较中立,笔调比较平和的书。内容主要是美联储如何把美国经济从卡特后期的滞涨,拉动到里根时代的大繁荣,这一段时期的历史。读这本书的时候,始终为美联储主席捏把汗,因为他也不知道美联储的决策会造成什么后果。时不时出现的情况是,经济形势的发展,为当初做决策时,始料不及,甚至于走向预测趋势的反面。虽然不知道后果,不管愿意不愿意,美联储主席必须做决策,这是他的职责。

链接出处

在飘忽不定的经济环境中,在领袖们无厘头的指引下,生活在继续。领袖们在掷骰子,津津乐道投掷的力度和角度是否合理,而小民们能做的或许只是算命和烧香。请去看看。

对,就是互相影响的2wxmang2009-07-2219:37:09

当年处理德隆事件,最高决策层受民众影响巨大,后来下决心某种程度是民众的力量作为支撑,才在权力博弈中胜出。所以有时民众的力量是起根本作用的,就像系统突变前的涨落。

6wxmang2009-07-1006:38:53

是美国炸南斯拉夫大使馆后看的几本书:包括摩根索、基辛格、布热津斯基、马汉等人的外交战略方面的书,他们早就明确提出了美国利益至上,实际就是不允许任何其他民族有抢美国下一代饭碗的潜力,不管是中国、俄罗斯或欧盟,一旦发现,立即遏制,直至消灭。我建议你看这些书,展开得极为充分,另外看一本《联邦党人文集》,基本就知道美国外交政策从来就是以邻为壑,实用主义,从未变过。

谢谢提醒,我只是业余爱好3wxmang2009-07-2705:33:37

完全是当时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后的激愤才去找几本书看,并无系统的目的,而且边看边随手记录,并无整理的想法。现在已经过去多年,本人又一直在企业运营一线,进一步整理力不从心。再加上是数学出身,考虑问题比较直接。这次是突然有大量时间可以上网(本人是第一次上网发帖),就随心所欲,想什么就发什么,本来也就当娱乐项目。

老兄显然对国际政治有精到研究,能否赐教,或者指导一下。例如你提到美国战略理论的基石以上诸人均不可代表,那我应该进一步读些什么著作,(就目前国内可以收集到的美国外交战略的基本上是上述诸人书籍),而且在何处可以找到,这些书籍应该如何阅读,例如先后次序,重点注意事项,相互之间观点比较异同,目前美国现实外交战略应该如何看等等。

摩根索的六条原则我仔细看过。例如:

第一,政治受到植根于人性的客观规律的支配。这些规律不能改变,所以要想变革社会,就必须首先认识这些社会规律,然后以这些认识为依据制定公共政策。我认为这一条基本是废话,因为这是常识。

第二,权力界定国家利益。政治领导人是“从以权力界定利益的角度进行思考和行动的”,而且历史已经证实了这一假定。这一假定使不同国家看似不同的对外政策有了连贯性和一致性。此外,这一假设使人们有可能对不同历史时期政治领导人的行为做出评价。我认为这一条实际上似是而非,因为环境变化,对手变化,自身实力变化,都会影响国家利益的界定。例如英国。

第三,权力界定国家利益是普遍适用的观念,是客观存在。利益的观念是政治的实质,不受时间和空间条件的影响,是判断、指导政治行为唯一永存的标准。但利益的内容不是永远一成不变的,要视制定对外政策时所处的政治和文化环境而定。(如何算符合利益,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认为这一条有价值的就是:国际政治就是国家利益的博弈这么个概念。

第四,“必须依据具体的时间和地点,而不能用抽象和普遍的公式把普遍的道德原则应用于国家的行为。”民族国家在追求利益时所遵循的道德,不同于普通人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所遵循的道德。政治家作为国家领导人采取行动时,评判其政策的标准是政策的政治后果。谨慎,即对不同政治行动的后果进行权衡,是政治中至高无上的品德。把个人道德同国家道德混为一谈,就是制造民族灾难,因为国家领导人的首要职责是保证民族国家的生存。这条我完全同意。

第五,政治现实主义拒绝把特定国家的道义愿望与普遍适用的道义法则等同起来。所有国家都试图用全人类的道德原则掩盖他们的特殊的愿望和行动。只有从权力界定利益的角度,才能对所有国家做出公正的评价。这条我也同意。

第六,政治现实主义强调政治学的独立性。政治行为必须用政治标准来判断。“经济学家们的问题是:‘这项政策如何影响社会福利或部分人的福利?’法学家们的问题是:‘这项政策符合法治精神吗?’而现实主义理论家的问题是:‘这项政策对国家权力有何影响?’”

这是我认为的精华所在。

谢谢你的指点,我会设法去找来看看

3wxmang2009-07-2707:35:11

我也是服膺实用主义的,这可能跟中国文化传统有关。我们很少有理想主义色彩,要有一点,也是在个人挫折后,遁入老庄,寻找慰藉时。中国没有宗教传统,没有至高的最终审判,所以完全世俗化。现在受一点西方影响,有的人好像是有点理想主义,例如所谓的普世价值,但就我接触的人来看,都是假的,一旦涉及个人利益,一个个都像狼一样,联想主义的风度也不要了。为人如此之虚伪,生活如此之自欺欺人,真是可怜他们。

来得及,一是要有看家本领5wxmang2009-07-2723:37:04

例如财务、运营、控制、组织你得熟悉一门。由于时间限制,不可能十项全能,我觉得最好成为财务专家,这样可以容易适应各种企业,便于转行。

二是先从基层做起,不然你很容易被人忽悠,而且基层工作是扎实的资历。

三是注意总结经验,随时积累,不断进步。

四是注意选择进入的企业,不要跳火坑。君子不立危檐之下。

五是不要投机,老老实实,实事求是。

等等

当务之急不是反腐败,而是防止精英淘汰和逐级博弈101wxmang2009-07-0808:19:38

1、纵观古今中外历史,尚未发现单纯因为腐败而政权垮台的例子,但是精英淘汰(例如明朝崇祯年)和逐级博弈(例如清朝宣统年)导致政权瓦解却是活生生例子。

2、实际上一个能够自我修复错误的政治制度就是理想制度。议会制有一定自我修复能力,但是社会成本太高,资源利用效率太低,且需要一种平等文化,中国这种迷信等级和权威的文化并不适合。新加坡的独裁效率和台湾的民主政治的乱象就是例子。

3、治国的目标是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取得动态平衡。过于强调资源配置效率,必然导致贫富悬殊,导致社会动乱;过于强调公平,又会导致大锅饭,使社会失去活力和创造力,资源浪费严重。

4、对一个绝对垄断公共资源和万能政权来讲,行政权力的价值巨大,必然导致权力寻租。而且由于人类贪婪的天性,这种权力寻租是不可遏止的向极度集中财富,极端拉大贫富差距快速发展的,并且这种不平等将以不可逆的进程扩大。所以尽管权力寻租有助于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但会导致社会动乱。

5、所以必须有一个机制来防止过度不公平。中央控制系统要想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平衡调控,关键是上下一心,令行禁止,如臂使指。

6、在西方公平文化传统中,三权分立是一个选择,尽管效率很低,而且并不能完全解决权力寻租,但是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不至于酿成大乱。在东方威权文化和等级文化中,以前是靠一个英明的皇帝来做最终的公平与效率的平衡。现在显然还是得有一个绝对权威来做这件事。

7、中国历史上政权危机的本质都是政府执行力衰退。目前症状是各级政权都实现了精英淘汰机制,把一大批复合型人才(有理想无道德,有能力无良心)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使才智之士灰心,奸邪小人得志;各级政府均顺利实现了逐级博弈: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有利就动,无利就拖。对自己无利时的不作为和有利时的乱作为并存;而且权力寻租成为常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无贿不成政,无贪不成事。

8、从历史经验来看,控制地方诸侯的乱作为和不听话,只有两个办法。一是中央经济上要足够强大,控制所有垄断资源和行业的利益,使中央财力居于绝对优势地位,可以吸引绝大多数地方围绕在中央周围,使任何有异心的地方都是少数,不然满清末年的东南五省联省自治和民国初年的地方割据局面就可能在今日重现;二是要定期轮换官员,且不拘一格用人,不看背景、派系、资历,惟才惟德使用,才以聪察强毅为准,政绩为证;德以公正中和为心,忠诚稳健为绳。对违规违纪官员坚决镇压,绝不手软。不然明朝末年的一幕将不久来到。

我来西西河的目的18wxmang2009-07-2605:45:29

最近突然有了大量可以上网的时间,我发现西西河是个人才荟萃的地方,而且可以相对心平气和讨论问题,就把平时在工作中的一些困惑和感受整理出来,希望通过讨论,能够给我解决一些问题。实际上对这些问题我并没有深思熟虑,也没有专业研究。因为我每天面对的都是生产计划、财务预算、供应链管理、维护计划等等。但是在第一线作具体工作的人的问题最直接,像我最常问的问题就是改革何时是个头,什么时候才改好?因为每一次政策调整,对企业都是巨大的损失。而且我们知道,一个不断调整的系统是不稳定的,而不稳定的系统是没有效率的。我身边许多年龄相仿的,在第一线工作的人,可以说个个身心疲惫,心力憔悴,大家现在想的都是要么提前退休,要么谋份闲职,当个顾问,至于第一线的问题,由更年轻的去解决吧。我也这么想。改革何时是个头?怎么样改变目前各级政府执行力急剧下降,乱作为和不作为?就是我的根本问题。希望西西河的兄弟教我。

如果改革100年,这个国家非散架不可wxmang2009-07-2606:32:09

每一次改革都有一个阶层要付出代价,当所有阶层因为付出代价太大而不再支持改革,那么清末政令不出紫禁城的情况就会产生。你真以为是武昌起义推翻了清朝,是地方割据与丧失了全部支持的政治力量导致其灭亡。

极对,说到根本原因上了1wxmang2009-07-2406:16:57

公平和效率是二律背反的,需要当政者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就像走跷跷板,保持平衡。但是目前已经过于倾斜,想转为平衡状态需要巨大的力量,因为对面是尾大不掉的利益集团。只能看当政的政治智慧了。

历史上处理尾大不掉wxmang2009-07-2422:18:23

的方法都是晁错削藩办法:推恩散势,分而治之。我想现在也不例外。目前央企重组可能就是在干这件事情。

是,但是是一个妥协方案3wxmang2009-07-2506:50:16

最早的方案是中科院提出的,把全国分成100个左右的省级行政区,由中央直管,且省纪检委由中央直派(类似历史上的御史台外派机构),且成立巡回法庭。后来各方博弈,才是这个结果。但是把央企地方分支机构的原来下放给地方的若干权力上收了,例如人事权、监察权等等,使地方无法再渗透到央企中。估计经过央企重组,还会有新的动作出来。拭目以待。尾大不掉在前几年就作为一个政策研究课题,若干中央研究单位在搞。

我也没想清楚,削藩是消灭异己,wxmang2009-07-2619:20:47

集中目的是把一些势力稀释。例如某通讯企业合并,结果某方势力就出局了,就削掉一个藩。至于集中到一起,是集中给中央,就是集中成一个巨无霸也是不要紧的。

私心并不是指要徇私舞弊,贪污腐化,弄权wxmang2009-07-2708:42:11

而是改革设定的目标是从一己判断、感受和想象来设定的。当然那种想留身后名的更是私心了。据我所知,在做每一件大的决策时,几位基本上都有青史留名的想法。所以私心并非纯粹的贬义词,中性词吧。http://www.ccthere.com/thread/2296599/3

中国历史上的道德模范都是设计出来的,或者说统治者意淫出来wxmang2009-07-25

8:29:53

从三皇五帝、周公开始,到各朝各代圣人,莫不如此。根据需要设计一个,意淫一个也可以。雷锋不就是包装出来的产品?

同意,但目前缺乏可行性1wxmang2009-07-2320:42:55

我想上面目前当务之急可能还不是这些涉及国泰民安,长治久安的涉及体制的长远问题,而是眼前的生活问题:经济稳定,充分就业,财政赤字,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等等,所以仍然是个以经济为中心的局面。以经济为中心,必然急功近利,只求和谐不求长远。要等一切尘埃落定,可以心平气和,气定神闲后,才会来考虑长远问题。本人不够投票资格。

有,还有更大的任务3wxmang2009-07-2323:32:02

李泽厚先生给社会进步设定的四步是:第一是人身自由(可以自由移动);第二是经济自由(有足够养生和容身的经济积累);第三是思想自由(可以不受限制的思考);第四是社会公平正义:不因出身和背景而丧失晋升的机会;不因地位和资历而受到不同的司法惩处;不因舆论而受到压制。

老兄,威信不是树出来的8wxmang2009-07-2319:58:09

你见过靠作秀做出威信的吗?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公平、公正、公开才能建立威信。一个分化的社会(相当于东汉门阀社会)是不可能公平的,上层不过是把老百姓当刍狗,还指望老百姓相信什么呢?一个有特殊公民的社会(相当于刑不上大夫)是不可能公正的,自由心证的法律现实,还指望老百姓相信什么呢?一个有绿坝的社会,是不可能公开的,当由别人决定你所想的内容时,还能指望老百姓相信什么呢?

我是老实话2wxmang2009-07-2504:00:57

虽然我父母都是57年右派,周围也都是知识分子,但是绝大多数都是没有独立意志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有时我怀疑打他们右派真是冤枉,他们多么听话,多么顺从,从里到外都是如此。所以我特别佩服那种在特殊环境下还有独立判断能力的人。

中国是个二元社会1wxmang2009-07-2323:51:56

农村跟城市从来就是不同的世界。按钱穆说法,农村从来都是自治,只要官员不要因为需要政绩去扰民,他们就很心康体健了。而城市从来是政权民意的基础,所以必须想我欲你所想,做我欲你所做。能够不为所动,不为所诱,已经很了不起了。

对,农村稳定的基础是自治wxmang2009-07-2503:20:23

一旦自治基础破坏,出现生存艰难,动乱的必要条件就具备了,这时只要有一个充分条件:煽风点火的组织出来领导,社会就陷入动乱。中国历史上稳定执政靠城市各阶层,动乱力量却要依靠农村。

腐败是精英淘汰的必然结果5wxmang2009-07-0817:43:13

执行力丧失,不作为,乱作为,越权、渎职、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等逐级博弈现象是中央控制能力不足,优柔寡断,瞻前顾后,过于饭桶的必然结果。只要接触过各级省级政府要员,就知道他们普遍对中央各级的看法:蔑视和鄙夷。

听说过民国初年的湘人治湘,粤人治粤吗?wxmang2009-07-2619:58:25

知道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吗?知道中国人的心理特点是当老大吗?这一切都是表面的,核心就是我要随心所欲。

先送一朵花,再谈我的想法21wxmang2009-07-2701:16:21

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问题放在西西河来讨论?肯定是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答案。我绝对没有要说明或树立一种观点的想法。相信一个受过正规科学研究训练的人,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没有论证或实践证明的命题都是假设,一切皆可能。我最近几篇非专业的帖子,实际是我对我的两个基本困惑,即:改革何时是个头和政府执行力下降,不作为和乱作为怎么办的一个假设:病因是什么。因为只有知道病因,才可能开方治病。

我的第一个假设是用摸着石头过河模型来说明改革的目标不确定性和道路的不确定性的病因。

我的第二个假设是用精英淘汰和逐级博弈模型来说明政府执行能力下降和不作为乱作为的病因。

以上设想纯属假设,是否正确,只能用事实说明。至于西西河的大家怎么看,我觉得无妨百家争鸣,因为谁也没有结论,谁也说不清自己就是对的。我是希望有人能够用事实证明我的假设的错误,这样离揭开这些迷惑就进一大步,甚至可能对解决上述问题,开出药方都有巨大帮助。但我自己知道没有这个能力,希望有人能够解决。

作为一个专业企业运营管理者,本不该多管闲事,来讨论国家大事,只要把企业利润、收入预算完成就阿弥陀佛。但是现在上述两个问题已经影响一大批企业完成预算任务,尤其是在一些比较落后地方的企业,已经非常困难了。例如一个大型化肥企业,今年前5个月,只完成全年销售任务10%,而春播本来要占全年销售的40%的,为什么?农民嫌化肥成本太高,不买了。企业完不成预算,自然要扣他们的奖金,与我们无关。但是今年秋收将是什么后果,可想而知?谁造成的?地方政府?或者政策?这就是我问题的现实来源。再声明一句,本人不是理论家,也不与人讨论理论。就是现实,化肥怎么卖出去!

化肥问题本质上是农村问题1wxmang2009-07-2723:47:42

出口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为化肥边际利润极低,基本是把污染留下,赚点茶水钱。而且规模有限。目前市场是全国性的萎缩,核心是种地成本与收益不匹配。化肥成本大幅增加主要是石油(或天然气)+物流成本(实际也是石油涨价的后果),其他成本费用增长很小。粮价如果涨,会引起社会连锁反应,后果我们已经在89年见过。

所以两难,涨还是不涨?涨谁不涨谁?都是个问题。

具体说来,目前情况就是,生产企业库存超过警戒线,就只好停产;经销商发现价格波动太厉害,就只好关门停业。下面怎么办,只好等国家政策。

讲点更直接的东西[wxmang]于:2009-08-0418:30:31

我有一段时间因为检讨德隆的管理问题(是一个二局委托项目),经常与他们打交道,亲身感受了决策层的思维方式。实际上对中国国情了解的人大约都知道秘书的作用。而他们与我年纪相仿,均毕业于名牌大学,受过的教育比一般人好,又长期在决策层(一般能够当局长的基本要在海里工作20年),知道信息多,人又聪明绝顶,而且有大的决策,还会邀请国内所谓顶尖高手讨论,且不拘一格。所以提供的方案应该是比较全面的(至少我看到的几个就不错,各种矛盾都处理得很平衡),但是为什么实际效果不好,我想有两个原因:一是逐级博弈,导致决策效率衰减;二是决策者有太多私心,加料太多。中国的经济决策是很难的,不是两害相权取其轻,而是N害相权,既有公平和效率的,又有发展和稳定的,还有中央和地方的,还有国内和国外的,还要兼顾长远与眼前,等等等等。不过我对这个决策智囊机制还是认可信任的,他们并非外界猜测的太监,在里面也是口无遮拦,人家说在仆人面前,再伟大的主人也是小丑,诚不虚也。

有时我想,尽管我们在埋怨决策者是废柴,但是如果让我到那个位置,是否可以做的更好,能够有更好的平衡感和预见性,结论是不可能。我,或你,都没有这个能力。中国太复杂,坐而论道好说,真的上手就不是那么回事。我管过企业,几万人养家糊口的任务,就可以压得你没有时间去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就变得极端的现实,不断向现实妥协。

既然我们自己不能比人家做的更好,只好让人家继续作了。这就是现实。

有的愤青说,不能说现实有压力就放弃理想吧。我的回答从来都是:尽管是小概率事件,但不排除你的人生永远没有任何挫折,永远一帆风顺,这样你终身保持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是可能的,你也有理由指责别人的现实和妥协。但是如果还能找出一个你这样的人,那就只能是上帝本人了。而且我认为,一个遭受过挫折的人仍然保留100%的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而不做任何修正,不向现实做任何妥协,这样的人不是心智不全,就是在说谎。

谢谢你的看法,我没有宏观研究的条件[wxmang]于:2009-08-0406:14:33

一直是从第一线企业看国家的经济不平衡一天天滑向深渊。记得2004年,我参加泛珠三角横琴经济合作区项目设计时,请了一大批高级政府财经官员,当时了解到的情况就是央行已经破产,资产是一堆盈利能力极差的外汇,负债是一堆需要付息的央票,当时据说是每年亏损900多亿(现在应该在2000亿以上了),当然从账面上央行亏损可以从财政支付对冲。

但从央行资产的运营原理来讲,不管是财政向央行预支,还是央行要财政补贴都是违反游戏规则的。财政赤字只能靠发债而不是向央行贴现,央行亏损只能是资产盈利和货币发行收益来弥补(这点不知我说的对不对)现在我们已经是一锅煮了。结果就像一艘大船没有水密舱,一个系统没有防火墙,一漏就全完。今年上半年的天量信贷,从我在一线的感觉和公布的数据,都支持资产价格上升,并不意味着真实需求回升。因为化肥、农药等基础产品企业目前停产的比例极高,销售网络关门比例也极高。如果今年秋天老天不帮忙,不来个好收成,明年将极有机会重现大幅通货膨胀。

说明1wxmang2009-08-0521:11:47

1、你可能没有仔细看,我的角色是指导、监督和组织,并不是自己上场拼刺刀。

2、这个公司很特殊,特别强调做实做细,董事长比我还强调细节,甚至他每月会自己审核800多页A4的全面预算计划,并详细修改,直到小数点后两位。每月的预算总结会议,也是必到,并不断质询。

3、这个公司管理委员会7位成员,5位是有系统工程背景的博士。所以做事情就像IE工程的教科书般规范。

4、没有见过其他公司是这种运营方式,所以无法判定前途如何,也就不好说他们就一定不对。至少现在还是一个运营不错的企业。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家公司曾经想把散仙在飞2009-08-0521:22:26

家乐福和沃尔玛的武功融于一身,“分权的灵活度+集权的执行力”好象最后没成...

信息太少,无法准确判断,但是[wxmang]于:2009-08-0604:20:48

从你介绍要斤斤计较咨询人员的差旅费来看,就是个辛辛苦苦几十年赚点辛苦钱的土财主。这种人是很难伺候的。一般是高度的自信和高度的自卑结合。对他认为自己懂得的事情(注意只是他自己认为,实际往往是半懂不懂),他就认为自己是天下最聪明的人,其口头禅都是这个模式:当年我两把菜刀起家时如何如何过五关斩六将,等等,你们不行,太嫩了。但是对他完全不懂得事情,他就认为世界上所有人都会合起来骗他,高度的自卑和不信任任何外人(尤其是你这种会讲洋文的)。所以如果想在他手下干下去,只有首先让他信任你的人品高尚,你不会骗他,这需要时间。然后慢慢让他知道他懂得的东西不对,但要注意分寸,不能伤其自尊,否则你就得立即走人。总之你的处境不妙。

你的问题比较难,实际是现在中央产业政策的答案88wxmang2009-08-1206:43:43

我想基本可以这样判断:

1、涉及国计民生和安全的行业,绝对垄断,用垄断利润和政府补贴支撑,因为现在高层已经形成共识,保持国家稳定和继续执政的核心是钱,有钱才可以说明执政的合法性,控制或吸引各种利益集团拥护执政,尤其是地方势力。至于垄断和补贴导致的社会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和社会的不公平,这就是获取执政权应付的代价。(只是这个代价好像是老百姓付)所以现在国资委在调整央企规模,进行高度整合,进一步加强对垄断行业的控制。

2、一般的国有企业,尤其是竞争比较激烈,市场供给能力明显过剩的行业,基本放开(我从事管理的企业基本属于这类,只是化肥和农药行业受到一定的价格保护),逐步从各种角度逼这些企业进入市场,例如减少国家订货(化肥还有一点国储订货,但在逐年减少。其他就完全没有了。),减少价格保护,减少指令性贷款,减少贴息,减少各种补贴,等等。这是赶的一面。

拉的一面是鼓励行业整合,例如中化对化肥行业的整合,国投对化肥行业的整合。而且是采用完全市场化手段,例如某央企在整合某大型化肥企业方案中,采用的就是社会上招聘的职业经理人,接管并购完全市场化,结果当地省政府不干,因为下岗人员太多,结果又坐下来谈补偿条件,但是只是时间问题和补偿多少问题,一定会成。所以以后化肥将就是三家或四家央企控制,世界最大的氮肥、磷肥和很快就会世界第二大的钾肥企业将在这几家央企产生。而这只是他们的一个事业部而已。这是可以赚钱并可以生存壮大的企业。

3、对国企完全无法竞争的企业,例如汽车轮胎,聚酯切片、油漆、不上规模的钢铁、小石化等等之类就决定逐步放弃了,或者去合资,或者MBO,或者上市后成为一个纯市场公司,生死由自己竞争力决定。国家将完全退出,只收税。但是这个过程将十分痛苦和残酷。因为以前把企业所有剩余价值全部上缴拿走,企业基本没有隔夜粮,现在进入市场,需要精简淘汰,而安置责任政府完全逃避,让接手的企业承担。如果接手的是央企,那就还是政府在承担,没有问题。如果接手的民营企业,他就必须尽可能降低安置成本,结果就是通钢事件。

4、国企市场化后,或者凤凰涅槃,烈火重生(我目前尚未见到一例),那没有问题。如果被民营企业掏光吃尽,又扔回来,(极有可能),政府仍然逃脱不了安置的责任,不然社会动乱不可避免。所以我认为目前国退民进的结果很可能是仅仅推迟了政府大规模处置失业危机的时间,而不是根本解决。如果过几年经济复苏好,可能这个危机就渡过了,如果运气不好,几件坏事同时遭遇,就比较危险。

5、中央现在基本考虑就是用财政转移支付、国退民进、企业IPO、央企整合等等手段,先拖一拖失业危机这个炸弹爆炸的时间,为彻底处理赢得时间。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但是是否可以卸掉这个炸弹的引信,可能没有谁有把握。

我是从企业第一线看到情况体会的,大型非垄断企业是很困难,很困难的,用危在旦夕形容并不过分:产品没有市场竞争力,成本没有市场竞争力,体制没有市场竞争力,以前有的设备优势、技术优势和人员优势,经过10来年的停止不前,而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逐步壮大,已经没有发展的机会。最近以前我接管过的一个企业的当地书记和市长找到我,希望我再去帮忙。我去看后,不敢接手,回答他们的就是:10年来元气已经消耗殆尽,无力回天。可想他们的失望,这是当地第一利税大户。其他企业情况类似。

说得对,银行只管自己的贷款回收1wxmang2009-08-1220:35:07

实际上是在管自己的存款人利益,这就够了,这是他的本分。企业能否长期生存与他的定位、职责无关。我们去接管企业,把他弄活目的也是回收贷款而不是让他长期健康活下去,那是产业部门的事情。所以信达转让大量优质资产给产业部门,是他的职责限定的,他不能长期持有,就算他想长期持有也不行,法律规定。

现在时间太短,我们都没资格评价6wxmang2009-08-1222:34:04

现在有人情绪激动反对,有人支持,实际上时间都还太短,都没有足够的理由证明自己的观点。看看张居正的评价,刚死时是一面倒的祸国殃民评价,现在客观了,功过分开。当然也有偏激的,说明朝就亡在张居正手里,一家之言而已,大家认为公允的评价还是个对国、对民族有贡献的人。所以现在我认为各人因为经历不同,背景不同,评价不同,可以允许。不要试图说服某人接受自己观点。时间会说明一切。至于有人说的假设:当时不这样,是不是不行,我们都没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而且我认为没有确切答案的问题属于伪问题,不应该讨论。讨论应该基于事实,基于发生过的历史。不要依靠假设讨论现实问题,这样的结论没有意义。当然纯理论问题除外,例如物理、数学等等。

我记得看过一本书,说外交家不说不知道结果wxmang2009-08-1220:54:34

的话,政治家不做不知道结果的事情。那些政策导致多少企业完蛋,多少人家破人亡?如果他知道后果还这么干,只能被称为魔鬼或美国特务!如果他不知道后果这么干,就是不懂经济!

我觉得治国者自己懂不懂不重要,关键是听得进wxmang2009-08-1221:16:08

别人的意见,兼听则明。克林顿也不懂,但听得进意见。李世民估计也不懂,但谦虚。这位老人家的特点估计你也知道:自己认为自己是地球上最聪明的人。

我说的是10多年前水平高,因为一直不进步,wxmang2009-08-1208:06:16

大量人才流失,设备老化,有经验的老师傅不断退休,已经衰退得很厉害了,很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已经大幅赶上并超过了。

mang总的权限曾自洲2009-08-1220:49:07

1短期目标

2职业经理人

所以自然是怎么快怎么来了。当然快也是有一个尺度的。

其实做企业时间长了就会明白,管理人员是不是贪污不重要,而是不是受控才比较重要,最重要的是不能伤害企业。但是什么叫伤害企业这就要体现管理者的水平了。

我的确有限制词,你可能没有注意,就是“一般”,并不是12wxmang2009-08-1209:27:43

所有,也不是全部。说某领导不懂经济,不幸而言中。我去年在某机场,突然有一男子冲过来,老远就说:你对了。我莫名其妙,他才说,当年我跟你争论XXX到底懂不懂经济,我不服你,现在我服了。我不想借此人名来抬高自己,只是想说并非只有我一人这样认为而已。今天国企的困境,就是某人瞎搞的结果。如果说他懂经济,我就怀疑他是美国派来破坏中国的特务。

我当时的观点是非常直接的,22wxmang2009-08-1210:31:00

就是国有企业困难的问题本质上是微观问题,是竞争力不够,因为同行业中有活得好的民营或外资企业。但是解决微观问题,用宏观手段,例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这就好像得了感冒,用治艾滋病的药来治,非常的不对症。说实在的,我对宏观经济不懂,但是这些药我可是实实在在的吃了,而且吃出毛病来了。企业的竞争力没有任何提高,困难没有任何改善,而外部环境更恶劣,例如银根更紧,库存更大,市场萎缩等等。所以我说的就是微观问题用宏观方法可以解决,那真是见了鬼。我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基本是当时原话。)

约束我们不中饱私囊的原因不是职业道德而是小命9wxmang2009-08-1220:46:08你可能难以想象环境的恶劣,所有一举一动都有人监视。我们去的人中间不是没有人打过钱色的主意,但是知道代价可能不是被人控制成为傀儡,就是送进大牢,没有人敢试一下,所有人都跟圣人一样。实话实说,面对财色,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对手成为最强大的监督力量。说实话,得感谢他们,不然哪有可能来这里游泳。

非常简单,我们不去,就要下岗。1wxmang2009-08-1221:12:29其他企业领导,或者共同犯罪,或者进去,或者侥幸逃脱。我们成为敌人是因为我们不被他们信任,觉得你可能整他。而他们自己实际上不是分赃同伙就是敌人,整进去的也不少。有一个企业,我走后,接连三任总经理被人整进去。

单就这几句话,mang兄对经济的认识就要比很多大教授强了秋末冬初2009-08-1211:54:04

单就这几句话,mang兄对经济的认识就要比很多大教授强了。国有企业困难的问题本质上是微观问题,是竞争力不够。。。是解决微观问题,用宏观手段,例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这就好像得了感冒,用治艾滋病的药来治,非常的不对症。送花一朵。

你说的很客观,也很公平31wxmang2009-08-1210:58:02

当时我们因为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几万人眼看就揭不开锅,自然情绪激动,不像今天可以心平气和,体验他老人家当时的苦衷,当然有过头话。但是,我仍然认为他在95年以后的政策,奠定了一大批制造业国企灭亡的基础。本来有的是可能挺过来的。我见的悲惨事情太多了,我一直不愿意再提当年那些家破人亡工人的惨象。我实在不能释怀。任何政策,你带来大面积的这种危害,总是不成功的吧,应该检讨的吧。

完全同意4苏侃2009-08-1211:43:39

90年代一大批国企本来是可以挺过来的。国企的问题不是什么产权问题,不是什么大锅饭养懒汉的问题。我也算是工厂子弟,80年代国企职工的劳动积极性绝不比我出国后见到的外国企业差。国企是“被失败”的,用英文说就是

madetofail,notjustfailed。朱某人难辞其咎。向楼主请教一个问题:如果胡温路线自然延续下去,未来十年内有没有可能看到国企的重振?我所谓的重振,就是国企重新进入竞争性行业,重新成为地方政府解决就业和税收问题的主要支柱。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当年如果不是简单地推行一包就灵,而是赋予工人监督管理层的权力,那么情况是不是会有大的不同?

【原创】产权问题不仅仅是大锅饭6suqier2009-08-1213:03:41

大锅饭养懒汉,只是最低的环节上的问题,其影响也最轻微.你没管过企业,你不明白这个.关键是产权无人负责,所以占有人可以随意处置.无人负责,是指没有一个有能力,有意愿去负责的最终的利益代表人.直接操作机器的工人对车间主任负责,车间主任对厂长负责,厂长对董事长负责,董事长对国资委负责,国资委对人大负责,人大对党负责.党中央老胡有这个能耐去一一查看清楚么?他和古代的皇帝有什么差别?还不是任由下面糊弄,就象老朱去视察粮库一样.在这一长串负责链上,任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问题.低端环节出问题,就是机器零件被工人顺回家,备品被拿去当废品卖.中端环节出问题,就是回扣佣金,关联交易,MBO,私有化.高端环节出问题,就稀土这样的产业沦陷.高端的最难弄,国有资产流失,有时是管得越紧,流失得越厉害,这个并不是加强财务制度/第三方审计/财务公开透明,就能搞定的.投资/企业经营

,和做官是两码事,而这条负责链上,必然有一个环节是这两码事之间的衔接.这个衔接环节最容易出问题.对企业来说,真正要紧的,一是市场,二是财务,三是技术.至于工人的劳动积极性,这个不重要,因为这个不是难题,一群懒汉训成/换成一群勤快的人是很容易的.但是要把产品卖掉,是真正的难题.忙总卖的化肥是大宗商品,所以产品差异化/技术研发这块几乎不用操心了,技改都是生产那方面的,省了很多事.

不止是有效监督5suqier2009-08-1216:32:05

更关键的是投资/经营vs.做官之间的矛盾.投资/经营是要追逐风险的,风险厌恶者天生就不适合管理企业.而做官在完善的监督/问责体系下,则是要回避风险的.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这个是做官的基本道理,也是国企的基本原则.你要多做,就要冒犯别人的利益,有成绩未必是你的,出了错则是你负责.在何种程度上鼓励冒险,而在何种程度上控制风险,这个是很难把握的度.中航油在新加坡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规章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事事按规章制度做事,在美国是可以这样的,在中国你会寸步难行.那么灵活变通到哪个程度,放权放到哪个程度?这些都没有定论的.

我前面说,为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你管得越多,结果国有资产的流失反而更厉害.就是指这种情况.监管得多,问责得多了,人就不爱去冒险.比如下次再有类似于黑石/韩国双龙的投资机会,你投钱还是不投?私人资本对自己负责,不需要考虑太多.国有资本就要瞻前顾后.技术研发上也是这样,80-90年代,日本几大家电企业在高清晰度彩电上投了上百亿儀

,最后因为数字彩电的出现,这些投资都打水漂了.如果有一个完善的监督/问责制度,谁敢冒这个险?国企的这个矛盾是内生的,天生的,不可调和的.

M总的层次高啊1亚东2009-08-1204:20:06

对3/5万人的国资大企业能说出一二三四来,水很深啊。一直看下来,更佩服M总的人品,想想在那个“提前回款

5个亿”的目标里,估计99%的管理人都不会把话说的那么白,但M总就是这样说了。其实又想回来,你不这样说,还真的过不了关,因为这最大的32位经销商,营销副总该说的都说了,作为一个第一次露面的外来新总经理,如果不“以德服人”,还真的不能在这些老江湖前面拿到这笔钱。

我一直都赞成“先小人,后君子”的做法,大家都把条件一五一十不留情面的谈清楚,然后再做朋友,该喝酒就喝酒该干啥就干啥,如果倒过来的话,可能连朋友都做不了了。

家园 贺收费站起航,贴《wxmang解惑集》----C

你的问题我的确无法回答,不知你跟农民打过交道没有16wxmang2009-08-1209:05:40

普通农民是否可以说老实巴交?但是那一次农民起义破坏不够惨烈?张献忠在四川杀人,应该就是陕北农民或其他农民。所以说工人老实巴交,并不等于他们不会反抗,是一群羔羊,任人宰割。同样农民普遍胆小怕事,但是组织起来的农民会干什么,毛主席的《湖南农民考察报告》讲得最清楚。工人更有组织性,会干的事情更多。我想不矛盾。当然如果你认为我的回答你不满意,我的确无话可说,只能请你自己去跟工人师傅们住上三个月,体会体会我是不是话说八道。

有一点不同意见3Alarm2009-08-1219:00:08

“极左”和“极右”中间只隔着一层薄薄的窗户纸,因为两者的哲学特征和思维逻辑是高度共通的,唯一的差别只是一个旗号问题——所以,这两个人群表面上看起来水火不容,实际上却可以很灵活地转变身份:只是一个旗号的问题而已,挑一个看起来最流行、最吃香的就可以了。

前些年,因为苏联解体、国际共运陷入低潮期(这其实和苏联时代、还有咱们自己的前三十年,糟蹋了“共运”这个旗号有直接关系),是“右”的旗号吃香,所以“极右”看起来气势汹汹。现在,拜他们前些年的表演所赐,那个旗号烂大街了,大家都挺反感,再加上全球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冲击,自由主义退潮,“左”的旗号开始流行,很多人就纷纷改换门庭了。这股风潮才刚刚开始,还没到高潮,后面还有好戏可看。——基本上,这就是历史规律。

我觉得不矛盾呀,听话是指在生产组织中听打招呼5wxmang2009-08-1209:21:19

听指挥,听安排,不会自作主张,不会无组织无纪律(这是工人最大的优点,遵守游戏规则)这是工业企业一般的定义,就像四川话说的:这个娃儿听招呼,但是并不表示这娃儿不反抗呀?

还是请你赐教,如果觉得要给我留点面子,15wxmang2009-08-1209:38:21

可以发信息。我觉得一个人在一个岗位干久后,看不到自己的真相,因为每个岗位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久了可能就被异化了。我没觉得自己有多高水平,我不是反复说自己是个蓝领吗,这可不是虚话,我真是这么认为的,因为只有最近才有点时间看人家的东西,才知道许多事情。我的特点就是熟悉工厂,而这里恰好需要这些信息,大家一鼓励,就写出来了。我不象你想的虚荣、自恋,就是直接、坦诚。你不信我也没办法。不过我真的很好奇你从这些快速草稿中能够获得什么关于我性格、学识的信息。如果不是不方便,还请赐教。

老兄,你不知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吗?55wxmang2009-08-1209:57:24

我如果能够谨慎,我还会在西西河发帖子?我不会去拍马屁?人生不过百年,何必这么在意?道家说,生死之限,情欲之累,时命之围是我们超越的目标,实际就是人生之价值。东山再起又如何?当上大佬又如何?家财万贯又如何?我不过仍是我。百年不过一瞬,过后不过风吹寒潭而已,什么都不会改变。可能你是好意,可是我已经习惯这种思维方式:直接、简洁,不绕弯子,骄傲就真骄傲,服气就真服气。

先生能看开名、利、权三字,令人尊敬,2南方有嘉木2009-08-1212:06:20

东山再起又如何?当上大佬又如何?家财万贯又如何?但夫子也感叹,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人生在世,以我微薄的见识,想来若有了先生这样的才能和智识,总会希望对这国家有个用的去处。当日夫子受困,问弟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九霄兄是好意。但如先生从颜回,“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嘉木也是极敬服的,所以给您和九霄兄都上花。

不行的,企业管理本质上就是管人12wxmang2009-08-1208:12:43

人的心气不顺,他会把设备故意给你弄停的,这种事情太多了。管人只能将心比心,计算机永远只是工具,可以提高效率和质量,但是代替不了人。那天工人烦了,就把你的机器关了。我曾经碰到过一个大事故,就是锅炉报警老响,那天正好是年三十除夕,老兄心情不好,干脆把报警关了,结果半夜锅炉爆炸,炸跨了锅炉房和厂区围墙边上的一幢家属楼,死伤10多人。本人被经委记大过处分。

关报警引起的事故在我以前的企业也碰到过东风胖马2009-08-1218:36:32

以前在一家号称的超大型国企里做技术工作,就碰到很多次,严重的导致整条生产线几乎停车,不过处罚相对于损失都很轻。处罚轻很多时候是因为大家都怕担责任,所以在分析事故原因的时候,要尽量把事故原因归结为不可抗拒,突发的,最次也要分析为设备原因。人为的尽量避免。那时写这些事故报告真是一件劳心的事情。现在在一家民企里,类似的事情是减少了许多。楼下所说民企里偷工减料,应该是一个常态,不仅是在安装施工期间,在正常的生产、保养中也全过程偷工减料,说的好听的叫降低成本,比如备件的维护,规范规定8000小时,我们现在某些组件使用时间超过10年,基本保养是坏了再修,俺们做基层的有时候只能利用一些大检修或者其他改造的机会对一些设备的易损件进行更换。但在一些关键的如锅炉等设备上,一定按规范据理力争。基本在安装期间一直到使用期间的安全性都有保障。现在企业做大了,也好多了。

管人主要是管人心,管人心需要沟通、交流、尊重1wxmang2009-08-1208:48:18

机器无法与人交流感情。机器永远只是工具,与你开的汽车无异,再怎么好的车,仍然是为你代步的,而不能代替你。你可以买好车,但不能让人出局。

赞,管理就是管人东风胖马2009-08-1218:50:50

机器说实在是死的,按规范、程序做好保养维护及巡检工作,就会工作的很好,说俗点你对他好,他就对你好。而且机器是死的,只要你肯下功夫,肯定能摸透搞熟,但人不一样,是动态的。在企业里,工人怠工、磨洋工的等等很难办,制度是有的,可制度执行的还是人,基层的班组长做起工作来很辛苦的,沟通、交流等等很重要,可是感觉基层员工对企业没有归属感,企业发展根本不关心。所能调动的积极性很有限。

好,接受批评,以后尽量站在更客观的立场来描述事实29wxmang2009-08-1208:28:03

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我跟工人的关系比跟干部的关系好,经常轮流到工人家混饭吃(当然是那种做饭水平有两下子的家)。我离开一个企业时,曾经有3000多刚下夜班的工人自发站在路边为我送行,让我泪流满面,全身发抖。我成年后几乎不哭,这是一次刻骨铭心的。

贴点历史资料作为补充22duanjian2009-08-1122:50:03

以下描述出自东北民主联军某团四连干部于1946年9月上报的政治工作总结,在该总结中,四连干部按照士兵来源对本连的新战士们分别进行了描述:

1.国民党俘虏兵

刚被俘来(开始一两个月),服从性表现特别好。叫干就很快干,不讲价钱;经长期教育,对我熟悉后,就有些反抗不听话说样子。团结人差,个性很强,不喜欢接近老百姓及宣传。对他们表不表扬,一样子干;善于军事动作的研究,日常生活很正规严肃,军风纪整理较好。大部分平时在班内不说话,沉默,表面看来是老实样子,但心里有点子,正统观念大多数很浓厚,轻视我军力量,不大相信我们讲话。

2.旧警察

善于接近上级,对上服从,对下骄傲。好充能,好出风头,好吹牛皮虚报成绩。处处要高出于人才痛快,机动灵活不呆板,工作上有办法,很聪明。不愿落人后,有突击精神,喜欢表扬,越说他好他越有劲,就是怕批评,说他一句就不高兴而消极。好胜,地位观念、官迷,好钻空子。爱漂亮,衣服破点嫌丢人,感觉伪满时穿得好,好腐化。

3.宪兵特务

怀疑心大,挑拨官兵关系。如说:大官放个屁,小官存不住气。又说:当官的理多,当兵的理少。有点不大高兴,就骂天骂地。学习是一时高兴。

4.会道门教徒

封建迷信思想深,相信神鬼。说人该死才死,不该死子弹是打不着的。性情硬直,好生闷气,对上级有意见也不敢大胆提。学习好似积极,吃苦耐劳也不差。

5.劳工

平时公差勤务,班排干部不在跟前,就表现出磨洋工的样子,非常不积极。私人感情大,好讲交情。喜欢吃喝,发下津拼命地吃完,有当日有酒当日醉的想法,但一下花完又懊悔起来。有的讲价钱,团结人差,有浓厚的不正确的民主思想,一切事总认为自己对,不好就想跳班,

看哪好就去哪里。

6.土匪

工作上图痛快,怕麻烦,怕出力气,不能吃苦。好抱打不平,看不公道的事就喜欢和人抬杠。情绪忽高忽低,不经常,翻了眼就不认人,投机取巧,好占小便宜,不愿受约束,喜欢自由随便。能大胆暴露缺点,就怕当众批评,喜欢背后个别谈话。

7.矿工

不爱学习,好抬杠,工作不主动,没事好睡懒觉。有钱就花,挖工事很会挖又卖力气,对我军认识好,一般的团结性好。

8.机械工人

埋头苦干,工作和学习都好,团结人好,不能受批评,有病哭就想家,看见别人有病也很难过。

9.东北农民

有浓厚的保守性,身上有几百元钱,一个舍不得花,有什么好东西也不舍得用。生活上朴素,自动性好,做事不灵活,很笨拙,不聪明,心眼直,不弯不曲,好说句公道话。摘自刘统的《东北解放战争纪实》

谢谢,谢谢,真的是凭很多象你父亲一样人的良心[wxmang]于:2009-08-1207:44:03

,很多国企才不至于成为乞丐,才有苟延残喘到今天的机会。但是随着受到传统道德影响的老一代逐渐离开国企,情况开始急转直下。以前国企的老人可以一开始不接受接管,但他们一旦认可你,是会真心诚意配合的。现在不同了,现在有理想没道德,有能力没良心的人多了,只管自己口袋,其他免谈。国企衰败是人祸而不是其他。

陈国军不是拼命,是他经验太少27wxmang2009-08-1120:24:45

(看来经验太重要,可以救命),当时张志祥在场,陈国军为了报答知遇之恩,需要鼎力出演,但是他演技太差,个人修养不足,激怒了工人。从了解到的情况看,陈国军不具备当总经理的经验、能力和修养,但是为什么用他,我想一是忠诚,二是胆子大,三是有点愣头青,敢干。估计那种情况下,任何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对那个总经理岗位都是敬而远之的,那可是个要命的岗位。只有陈国军这种敢冒险的家伙愿意为张志祥火中取栗。陈国军玩命的真相就是

如此。

或许还有认识问题,1纹石2009-08-1203:36:36

如果他们不能接受你,反感你,最常见的反抗方式是怠工,增加废品,增加物料消耗,甚至故意破坏设备、工器具。

去企业工作,如果你不能被这个团体在第一时间接受,基本你就离滚蛋不远了。这是企业工作的基础。你有这个认识,那在我对你的初步印象中,你至少可以划为开明士绅一级的。但是建龙和陈建国未必有这个认识,或者说根本没将第一团体放在眼里。

东北国企多年来暮气沉沉,一线工人对管理层没有怨气那几乎不可能。当有外人入主之时,内部阻力一般最先来自于原来的中高层,而一线工人初时多会持观望态度、等作出他们自己的评价后才会有反应。将一线工人的力量纠集到一个方向并使之爆发出来并不是很容易的事,这个陈建国该学学统一战线再出马的。

陈国军虽然方法粗暴,但干了一个总经理应该24wxmang2009-08-1119:52:13

干的事情: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完成生产计划,完成预算。就算他的方法有问题,例如大规模裁员,大规模罚款,但是实现利润是总经理的本质工作,不然股东要你来干什么?而且因为方法粗暴就要人家命,可能是狼心狗肺的人才能想出来吧。交通肇事罪把人撞死也没有死刑,何况仅仅是工作方法错误?你说呢?如果你认为因为陈国军的工作失误就该死,可能世界上绝大多数都该死,不是吗?

M总不用生气,21狼性不改2009-08-1120:44:02

老朱当年一声令下,无数人家破人亡,如果让人“家破人亡”就要人命的,他有1万个脑袋也是不够用的。陈国军才

40岁,这么年轻就被委以重任,去收拾这个烂摊子,足以证明他之前肯定也有过人之处,也就是说他对企业的一些事情,比如降低成本,裁员这些都没有问题。换作了M总,我想对于企业的改造措施,大体上都差不多,总方针不会变。因此,其结果也差不多是很多人下岗而因此“家破人亡”。但是M总每次都能功成身退,陈国军最终最终载在这个事情上。联想看到的新闻说,通刚事件中原来的领导可能参与进来了。我有个推测,就是陈国军并不是因为对待工人的态度而遭罪,而是得罪了原来厂子里面的领导。很多工人的确有毛病,比如贪图下便宜,爱偷东西,但是要他们去把新来的总经理直接打死,我想如果没有一些老大们在后面推波助澜,这个事情就不会发生。换句话说,即使陈国军对待工人再粗暴,如果能搞定原来的那些领导,让他们觉得自己没吃亏,也没事。但是如果原来的领导实在太过分,可以从市里寻求更大的支持,因为这些合并肯定是某些高层领导所乐见的,否则也不会合并,由他们出面搞定这些

厂里原来的领导也是可以的。我看过井大关于从中央到地方一级一级拜码头的说法,联想到M总以国企银行代言人的身份整合若干企业,但是似乎每次都能和当地的各色人等打好关系。井大的建议当然很好,这是长治久安的保证;不过M总的做法则是见效最快的一种,M总很多次能够化险为夷应该和这样的处世方式密不可分。

但是M总和陈国军(原谅我班门弄斧,把您和陈在一起比较)不同之处在于M总来源于国企,国企的身份是不是应该和当地政府打交道的时候容易一些,也很能够达成共识,这种共识反过来会保证在企业的改制行为。而且您在司机那篇文章里面写到,当地部门的老大们为了补上税务窟窿,您眼睛都眨一下就是4500完,而且带了好头。所以,感觉您不是斤斤计较的人。

陈国军是民企来的,很多民企完全是依赖对员工过度剥削而发家,不苛刻的话,他们也很难在短时间内积累很大的财富。这种苛刻对内的时候还可以,如果试图整合一个强大的外部实力的时候,对别人苛刻就成了火药桶。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是建龙收购通刚与国进民退的大环境不符了,今年的4万亿砸下去,通刚肯定能活过来,而且还很滋润。我们可以看到,事情一发生,吉林国资委就宣布,不再重组。建龙最初收购通钢是在2005年,这一年是钢铁行业最惨淡的一年,铁矿石价格上涨,钢铁制品价格下跌。到了2009年,一切都扭转过来了,几乎所有的钢铁公司都开始赢利了,事情发生了。

通钢真正的祸根或罪人并非在现场的陈国军32wxmang2009-08-1120:06:18

而是工人们根本见不着的大人物,陈国军不过是个牺牲品。他干的都是任何一个总经理必须干的,我想你在那个位置上也没有选择,只是可能你能力更强一点,处理更圆滑一点,工人的痛苦更小一点。东北国有企业全面毁灭性的崩溃,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是建国几十年来竭泽而渔产业政策的后果(例如折旧基金全部上缴,当成财政收入等等),但是国家杀完鸡取完卵后,通过所谓国退民进,逃脱掉本来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让工人自己承担,这个责任肯定不该由陈国军等人来担吧?

你的问题比较难,实际是现在中央产业政策的答案[wxmang]于:2009-08-1206:43:43

我想基本可以这样判断:

1、涉及国计民生和安全的行业,绝对垄断,用垄断利润和政府补贴支撑,因为现在高层已经形成共识,保持国家稳定和继续执政的核心是钱,有钱才可以说明执政的合法性,控制或吸引各种利益集团拥护执政,尤其是地方势力。至于垄断和补贴导致的社会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和社会的不公平,这就是获取执政权应付的代价。(只是这个代价好像是老百姓付)所以现在国资委在调整央企规模,进行高度整合,进一步加强对垄断行业的控制。

2、一般的国有企业,尤其是竞争比较激烈,市场供给能力明显过剩的行业,基本放开(我从事管理的企业基本属于这类,只是化肥和农药行业受到一定的价格保护),逐步从各种角度逼这些企业进入市场,例如减少国家订货(化肥还有一点国储订货,但在逐年减少。其他就完全没有了。),减少价格保护,减少指令性贷款,减少贴息,减少各种补贴,等等。这是赶的一面。

拉的一面是鼓励行业整合,例如中化对化肥行业的整合,国投对化肥行业的整合。而且是采用完全市场化手段,例如某央企在整合某大型化肥企业方案中,采用的就是社会上招聘的职业经理人,接管并购完全市场化,结果当地省政府不干,因为下岗人员太多,结果又坐下来谈补偿条件,但是只是时间问题和补偿多少问题,一定会成。所以以后化肥将就是三家或四家央企控制,世界最大的氮肥、磷肥和很快就会世界第二大的钾肥企业将在这几家央企产生。而这只是他们的一个事业部而已。这是可以赚钱并可以生存壮大的企业。

3、对国企完全无法竞争的企业,例如汽车轮胎,聚酯切片、油漆、不上规模的钢铁、小石化等等之类就决定逐步放弃了,或者去合资,或者MBO,或者上市后成为一个纯市场公司,生死由自己竞争力决定。国家将完全退出,只收税。但是这个过程将十分痛苦和残酷。因为以前把企业所有剩余价值全部上缴拿走,企业基本没有隔夜粮,现在进入市场,需要精简淘汰,而安置责任政府完全逃避,让接手的企业承担。如果接手的是央企,那就还是政府在承担,没有问题。如果接手的民营企业,他就必须尽可能降低安置成本,结果就是通钢事件。

4、国企市场化后,或者凤凰涅槃,烈火重生(我目前尚未见到一例),那没有问题。如果被民营企业掏光吃尽,又扔回来,(极有可能),政府仍然逃脱不了安置的责任,不然社会动乱不可避免。所以我认为目前国退民进的结果很可能是仅仅推迟了政府大规模处置失业危机的时间,而不是根本解决。如果过几年经济复苏好,可能这个危机就渡过了,如果运气不好,几件坏事同时遭遇,就比较危险。

5、中央现在基本考虑就是用财政转移支付、国退民进、企业IPO、央企整合等等手段,先拖一拖失业危机这个炸弹爆炸的时间,为彻底处理赢得时间。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但是是否可以卸掉这个炸弹的引信,可能没有谁有把握。

我是从企业第一线看到情况体会的,大型非垄断企业是很困难,很困难的,用危在旦夕形容并不过分:产品没有市场竞争力,成本没有市场竞争力,体制没有市场竞争力,以前有的设备优势、技术优势和人员优势,经过10来年的停止不前,而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逐步壮大,已经没有发展的机会。最近以前我接管过的一个企业的当地书记和市长找到我,希望我再去帮忙。我去看后,不敢接手,回答他们的就是:10年来元气已经消耗殆尽,无力回天。可想他们的失望,这是当地第一利税大户。其他企业情况类似。

谢谢你的观点,你是对的[wxmang]于:2009-08-1120:30:46

我的工作基本属于捡破烂,从中找点可以换钱的东西,降低银行坏账比例。基本选择的企业都是死马当成活马医的,但凡能够按时付息的,都不在我的工作范围内。所以我说我工作的对象在国企里面也属极品:设备极好,(因为当年骗了银行一大笔钱搞技改,也是被接管的原因),管理混乱(组织部干的好事),市场不要,只有等死。

可能是用语错误[wxmang]于:2009-07-0803:12:35

看来我的用语错误被你抓住了。10多年以来,我一直在接受银行委托,接管大型国有企业,对他们进行债务重组和管理改善,最后或者上市、或者破产、或者出售、或者合资。实际上就我管理过的10来家企业来看,装备水平、员工素质、管理水平、工艺流程都不是民营企业可以望其项背的,但是就是要完蛋。实际上同样的国有企业也有好的,所以用体制问题显然不能解释。

就我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企业工人是极为拥护市场化改革的,因为可以增加其收入,多劳多得。销售部门、财务部门因为吃够了苦头,也很支持。真正捣乱的就是生产、研发、技术部门。这里不包括一般工程师,因为他们实际上与工人没有区别,而是那些总工、技术处长、研发中心主任等等这些所谓的技术人员,这也是我讨厌的。他们有几个特点(可能我运气不好,在10多个企业碰到的全部都是一样的,也可能是这些企业需要接管的原因):

1、自己认为自己是官,很有点官架子和官场习性,欺上瞒下,弄虚作假:例如明明质量不合格,伪造文件,结果造成企业巨大损失,最后还到处推卸责任。

2、人格卑微,为了一己私利,不惜牺牲企业利益,甚至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例如让不合格原材料进场。

3、不管是经过文革洗礼还是新一代,都有拉帮结派,诬陷告状的天才。

4、为了争得自己一点利益,可以寡廉鲜耻:例如为一个高级职称,就可以把自己的同事包装成混蛋。

5、等等

不知你在国有企业工作时间多长,实际上只要参加几次他们的办公会,就会知道国企搞不好不全是体制,而是多年来的精英淘汰机制,使一群人格不健全的,道德有缺陷的人掌握了领导权,结果就是被接管、宰割,真正哭泣的是那些无辜的、勤勤恳恳的工人,而这些复合型人才(有理想没道德,有能力没良心)还会找到合适的位置,因为还有地方需要他们。

我关于招聘的观点[wxmang]于:2009-08-1302:19:18

1、强盗的儿子永远是强盗,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一个卖包子赚不到钱的家伙,改卖西瓜也赚不到钱,因为他没有找到赚钱的窍门;同样,一个卖包子赚到钱的家伙,他改卖西瓜一般肯定能够赚到钱,因为他知道如何创造市场需求的东西。所以成功的经历对一个人太重要。一个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悲情人物是企业的毒药,可以影响一大批人的士气,绝对不能要。

2、一些非常小的细节最能够看出一个人的职业素养和基本功。例如以前我要招聘一个经营管理委员会的秘书,他们推荐了一大批。我的考试办法就是把他们全部带到经营管理委员会上,参加一次会议,然后检查他们做的会议纪要和会议记录。我发现那种名牌大学(例如北大、上海交大)、高学位(例如博士)基本都不合格,他们不知道会议上什么是讨论的重点和关键,不是一字不漏的记录,就是记些鸡毛蒜皮。而那种能够抓住重点,甚至敏感的发现我开会的意图的,往往是曾经在正规企业(例如4大会计师事务所、跨国公司)受过训练的。所以跨国公司培训人有他的独到之处,不可小视。这也说明企业管理是个高度专业的技术活,不是外行可以容易冒充的。

3、我认为职业化的定义是在工作过程中,不夹杂任何个人感情和偏见,工作中用事对事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做事目的性强,思维和动作围绕着目的进行,以完成目标为使命,最大限度的完成分内所能完成的事情。只有目标,没有其他。所以在招聘上我不会同情任何人。至于是否要招这位老兄,不在现场,不好乱说。

忙总能介绍下店长的选拔和培训么?suqier2009-08-1521:27:03

这篇好!宝推之.Discovery里有一集是上海的一家零售门店,忘了资方是日本还是台湾.里面讲到抓细节,从每一个细节里去省钱.这个可能是快消品的特点.我读<市场与销售>杂志时,常常吃惊于里面的案例,很辛苦地抓细节后,一个月省了五百块钱的成本.五百块钱....只够忘情的准GF去做一次头的.

所以我觉得店长在这个管理体系中很重要.忙总能介绍下店长的选拔和培训么?我只了解代理商是怎样挑选地区经销商的,但是不明白连锁超市是怎样挑选和培养店长的.对供应商的索取不是可以无止境的,到了适可而止的时候了普尔斯马特倒下的原因,是扩张过快资金链断裂,还是对供货商压榨过度导致生意不上门?另外我看国内的快消品(中小厂商)订下一年度销售计划,都是用鞭打快牛的方式,在去年的基础上加个百分比,然后把返点的标准也相应提高.然后省级代理商就层层分解,最的细化到每个门店想办法多进多少货,几乎都是业务员想尽办法硬塞给门店的...这种增长方式给我的感觉怪怪的...忙总接触的都是大厂商,是不是大厂商在marketing上的预算更多,所以promotion相对省力些?

对wxmang兄的一点想法4jugojl62009-08-1520:57:35

我很长时间没有上西西河。听井大说wxmang兄获得了西西河的广泛关注。今天一口气看了很多w兄的文章,提几点自己的想法,权属中性思考。

一是wxmang是非常积极思考,脚踏实地的人,是我辈的学习对象,这我不用多说了,从东北国企管理系列文章,到超市行业的管理思考,再到应付老上级写的金融投资的探索性思考,都可以看得出来。再留意w兄的经历,只可叹我党因为所谓最高的个人意气,随手丢掉一位管理方面的大才。

二是对wxmang的同感:那些关起门来yy中国目前如何了得的人,可叹可气可恨。我也是这一年的感慨。不过这方面也不要过于悲观,亲身耕种播下种子,终会有收获的希望。我们要警惕的,是那种“盼中央”、“信中央”的大棋思想。这种思想以前在西西河上很浓,2009年年中经过几次事件的洗礼,似乎有所淡化。

三是对wxmang兄思路的一些建议:您经历过的三类企业,其实是整个人类生产-分配体系中的三个环节,一个是生产企业,一类是分配商业(具体表现为大规模工业化后的二战后起压倒比例的超市行业),一类是和经济体系流动血液的货币相关的金融投资业。公司财务等为了方便总结的学科,以生产企业为原型对象,抽象出若干原则,但自然用不到流通大商业和金融投资业上面,流通商业在经营形态上与生产企业很有不同,金融投资业从本质、功能上与生产、流通等“正常企业”都没有可比性(这里还混杂了道德质疑,如凭什么金融投资业有那么多饼吃?--刚刚看了三联新闻周刊的“基金经理的大时代”,里面的描述我看能让很多普通老百姓气死。我个人的解释是他恰好踩到了货币经济、资本主义的核心上,所以形成了这种颇为不公的中外均类似的结局)

谢谢,谢谢,你提的问题我也很困惑5wxmang2009-08-1521:06:26

以前一直在一线,与工人、计划、预算、质量、物流等等打交道,几乎就是一台机器,没有时间来想比较多的问题,现在有空了,还突然感到迷茫起来。但是我还是那个基本观点,中国不像想象的那么好,也根本没有什么大棋,都是意淫,上面就是随机应变而已。但也不悲观,崛起是大势所趋,只是成功与否取决于正确的选择,甚至是国运。

这是公司上市后的必然结果,急功近利[wxmang]于:2009-08-1417:48:31

1、控股股东为了连续增发(香港可以半年一次),需要持续业绩增长,而保荐人(实际是做市商)需要高速成长来拉高出货套现。所以不会给你任何调整余地。

2、计划必须在董事会通过才可以执行。这个董事会几乎全部是美国式的经理人、书生,(其中有5位系统工程博士)他们是完美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没有完整的计划,你根本连会都过不了。

3、他们要的是一个执行的工头,并不是思考,因为他们认为思考他们自己已经很强,就是不会执行。

4、那些计划并非完全是我自己愿意制造,而是内外环境共同造就。

胜读十年书[wxmang]于:2009-08-1618:59:25

看了老兄的文章,我的基本理解是(请看是否正确):感觉就是虚拟资本就是在搞寅吃卯粮。把所有未来的可能或不可能实现的收益全部贴现,变成今天的货币计价的收益,然后开始交易,这当然比即时货币大得多,因为虚拟资本寅吃卯粮的时间可以是企业整个理论生命期,甚至更长。当然这种虚拟资本有风险,因为企业未来可能实现不了预期的收益,例如各种天灾人祸都有可能出现,这时交易中必须对风险进行分散(实际上这种风险的估计本身就是难题,好在发明的各种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以忽悠一下),必须对冲。

对冲风险实际就成为虚拟资本交易的核心,因为对风险不同的承受能力,不同的风险偏好,风险的价格在不同人中间是不同的,这就形成交易买卖的基础。大家最终交易的已经异化成交易风险,而不是企业真正的竞争力或盈利能力。

这时将必然出现一个问题,就是这些因为不断交易导致交易数额膨胀,使交易每增加一次,就放大若干的交易依托的基础是那个不起眼的企业创造的财务收益,成为一个巨大的倒金字塔。一旦他黄了,所有的寅吃卯粮计划就全部失败,金字塔将崩塌。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每一次交易都会有人从交易中抽走部分收益(或者用于消费),当抽走的收益大于寅吃卯粮的全部收益时,以后的交易将没有任何实体经济收益为支撑,也就是说在玩空口白牙的游戏:空对空。这种游戏一旦某方需要提现,就立即露馅,立即崩溃。中国的实体经济实际上现在基本成为或正在成为或即将成为这个倒金字塔游戏的底座,一旦我们彻底垮了,整个世界虚拟资本游戏也就结束了。

我的回答[wxmang]于:2009-08-1800:18:14

1、一般超市保质期短的商品,例如日配品、生鲜,实际都是供应商在承担库存,超市自己一般没有库存,销售不掉,当天就退货了(不排除有个别店长贪图供应商好处,内外勾结,销售过期产品,例如换标签,但这是违反管理制度的,发现小则罚款,重则开除)

2、百货等保质期长的商品,如果供应商配送能力强,超市仓储地方狭小,可以委托供应商代管库存,但是订货单发送后,才算超市的商品,在订货之前,与供应商库存没有金钱关系,也即库存损失与零售商无关。

3、POS数据分析每周做一次,以此确定下一周期DM促销(一般一次周期15天,包括从准备促销清单开始,选品,谈判,进货,陈列,促销等等)。具体数据分析集团总部有一个专门部门,大约5个人,3个是黑龙江商学院学商品的,2个是数学系学数理统计的。

4、所有实时销售和动态库存数据都与供应商共享,只是要付费(实际就是数据整理的成本),例如酒水类数据,一年大约20万(不仅包括供应商自己,而是所有相关的产品在本集团所有门店分门店甚至货架的销售和库存的数据,只是其他客户的供货价格不提供)

5、后台数据分析是SCM的主要功能,为决策提供支持。例如促销效益数据分析是每个促销周期结束后的第二天,在办公会上就将作为主要讨论内容。主要分析方法一是销售可比、同比、环比;二是我们把门店分成四个店群,不同店群在同一促销周期促销商品重点不一样,例如32促销周期A店群可能重点是促销日配品,B店群重点是促销酒水等等,这样可以容易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出促销手段、商品品项与促销效果的相关性,支持下一阶段促销的决策。

6、这个公司从股东、董事、到高管,几乎都是数学系毕业的,所以极为喜欢数学方法。这个SCM实现时把开发商基本彻底搞崩溃,说:从未见过这样的客户,比我们还要懂行。

简单回答[wxmang]于:2009-08-1718:07:04

1、ROE接近35%

2、每周必去竞争对手至少一个店参观,一年大约去了50多家。

3、米效(我们成本稍低)和价格与家乐福相当(实际定价就是盯住家乐福)。唯一区别在客单价,家乐福98元(05年数据),我们78元(05年数据),所以他的米销售高20%左右,他布置更空旷一点。单位面积来客数相当。

跟原来金融体制有关系[wxmang]于:2009-08-1717:49:28

化肥一般都是国企,以前在审核投资预算时,专门有铺底流动资金一项,由计委立项后,工商银行负责提供(基建资金由建行负责),库存资金(铺底流动资金其中的一项)一般都做得很大,至少三个月,一般是6个月。铺底流动资金循环使用,利息优惠(等于是长期贷款,计委给粮票,银行执行而已)。这个传统现在也在大型国企中没有改变,所以他们在立项时就已经获得可靠的库存基金。快消品企业一般建立时间晚,体制大多是民营或非国有,所以铺底流动资金靠自己筹集,自然成本高且不稳定,受银根紧缩影响巨大,所以压力极大。另外产品的特点也使快消需要周转快,不然就过期了。我想这是两个根本原因。

我有两个同学,为了了解沃尔玛,[wxmang]于:2009-08-2017:47:31

专门在美国沃尔玛总部工作3年,其中一个是学系统工程,一个是学算法。结果他们告诉我,几个人没法掌握其运营系统,因为这是一个既有运营,又有控制,还有执行的文化。他们又说,目前所有写沃尔玛的经验的书都是胡说八道,故意误人。我没有再探求究竟的勇气。因为他的运营系统是几十年象搭积木一样组合起来的,真正成功带有很强的偶然性,不然这么多搭积木的都失败了,为什么他成功了。可能还得研究沃顿个人的特点。

这是沃尔玛的金刚钻,或武功秘籍[wxmang]于:2009-08-1917:14:56

我知道并能够实施的话,大约就满地沃尔玛了。就像DELL的供应链每人可以复制,也没人可以说清楚一样。每一个人知道的都是大象的一部分。我不想盲人摸象来乱说,实际核心是他的系统能力:通讯、调度、控制、优化、流程和执行文化,尤其是执行文化,没有人可以学到,所以世界上只有一个沃尔玛。

谢谢提醒。我可能有点偏激。[wxmang]于:2009-08-1900:58:59

我看事情有时是比较偏激,主要可能是阅历还是太少,同时做事情属于比较有激情的,或者叫胆子大,很少左右权衡,基本上直觉上觉得有意思,就冲上去了,直到现在也如此。所以可能比较强调一个人的先天条件:激情或叫勇敢。我见过许多人瞻前顾后,优柔寡断,真是恨不得把他们吃了。而一般害怕失败的人都是这个特点。其实失败不可怕,人生谁不失败,关键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争取下次不失败;更重要的是不要被一次失败击倒,把自己的英雄气概消磨干净,一个不自信的人,永远不会有成功的机会。但是我在处理人的问题上比较中庸,比较能够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而且可以一眼看出各种不同人的需求、期望和隐藏的想法,能够理解各种人内心的苦衷,也有同情心和怜悯心。人有时是个矛盾的主体,这可能就是人的特点。

非也,是一到节假日,董事长这个BT就要拉我巡店[wxmang]于:2009-08-1418:20:09

他是一到店里就兴奋,我是一去就有压力。因为有问题他只管说:这个问题你得解决,而解决问题却要我拼命。这位老兄是看见秘书没事干都不舒服,都要找点事让他们跑起来的家伙,真是劳动模范的命。说实在的实在太累了,后期都快撑不住了,好在最后找到替手,我的运气一般还不错。给零售业不但消耗智力,极其消耗体力,身体不好最好不要去这个行当。每天工作12小时是正常情况,是星期六肯定不休息,星期天休息不肯定的职业。我再也不会去碰。而且这是一个号称: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的行业。赚钱是靠一分一分从手指缝里省下来,稍微松一下,就可能亏损。非常不容易。而且细节是根本,例如促销、陈列、订货、验收、安全等等环节稍一疏忽,就会带来损失。比制造业管理难。

我没有与真正的民营企业打过交道,11wxmang2009-08-2017:58:22

道听途说的居多,不知第二代是否好一点,总不能永远只靠行贿和偷漏税来运营(不一定正确),现在趋势是非垄断行业央企将逐步放弃,地方国企目前大多奄奄一息,所以民企是有生长空间的,能否长大,关键看他们自己心态和有无竞争的独门武功。如果有一批真正的民营企业成长起来,从微观上改变整个经济结构,例如占国家GDP50%左右,整个国家上层建筑都会变化。不至于导致国家逐渐走向拉美化:威权个人化+财富精英化。

民营本质上对政府并不信任5wild0072009-08-2018:32:13

虽然平时各方面打点足够,消息渠道也广,但是要说和政府同心同德,那就是笑话了.盖因奋斗过程并不轻松,地位也不高(地位完全靠钱撑),钱是自己拼来的,小花很随意,大项目,那是心里七上八下,总是想着尽快回本或者尽快脱身.所以象你文中的例子,民营老板一开始就是以一种将信将疑的态度在进行操作的,他更多的是想试点,真成功了,自己也摸到诀窍了,自然就会血本投入,所以国企精英要想在民企立足,首要任务是让民企老板明白成功的关键诀窍在哪,以及要冒的风险有多大,千万别自己埋头干.另偷税漏税问题其实是个思维定势,盖因民企发家时,如果不偷漏税几乎必然活不下去,这几乎已是"转变思想"的必由之路,而民企的胆子也大多是这么练出来的,所以你说要让他们立刻脱离这种思想,是有点强人所难的,呵呵.(话说这也是政府揪民营辫子的法宝啊)

教。看来老兄比较熟悉民营企业1wxmang2009-08-2021:17:28

我曾经也碰到过民营企业来邀请,但是其老板都过于急功近利,例如要求三月初见成效,6月大见成效。如果是感冒,可能还差不多,但如果患的是乙肝,6年也不见得见效。所以我都婉拒,所以没有机会了解他们。我的问题是就一般民营企业而言,你认为他们的竞争力在何处?从长远来看在与外资和国企竞争中有没有戏?

民营的局部竞争力可以用恐怖来形容wild0072009-08-2021:37:13

主要就体现在一个快字,民营的理念是有钱就做,没有不可能的事,一般他们追求的是相对最高性价比,所以只要你提出的方案里让他们看到卖点有超过现有市场主力产品的可能,他们就会如同鲨鱼闻到了血腥,行业规则远景规划什么也就通通成了次要.也许你还在苦苦为这个思考的时候,民营老板已经搞出样品,然后迅速开建工厂准备批量生产了.

那他们考不考虑持续的竞争力培养呢,3wxmang2009-08-2100:05:04

换句话说,他们难道永远只是过吃了上顿不管下顿的日子吗?那他们赚钱的最终目的又是什么呢?不考虑百年老店之类的目标吗?那跟绑票抢劫又有何区别呢?难道奋斗的目的就是看着存在海外银行账户上的数字吗?我从未与此等人物深交,不知他们到底在想什么。

不去温州呆段时间,你是不会明白的1wild0072009-08-2100:39:23

钱,就是一切,所有的生活品质,文化追求全是装饰,生活的唯一目的就是钱,永远有比你更有钱的,永远也都有一群没你有钱的围着你,未来更多地留给子女,而他们自己早已熟悉了这种生活,享受一种成功的满足感.温州人(算是民营代表吧)是很接近犹太人的,但是至少到目前,对中国的认可度依然很高,虽然2代大多拿着外国的居留.竞争力培养问题

,其实按我前面的说法,你应该明白对他们来说是个很虚的问题,再大的企业,也可以在顷刻之间关得一间不剩,老板只会带着最核心的几个人重新换个地方,又是一片热火朝天.这样做其合理性就在于和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配合性

,国企始终无法避免一开工却尴尬地发现产品已经落伍,那么生产与否呢?民企做的却是立刻退出资金,转而寻找新的市场卖点或产品,关键人物高薪聘请,一旦开工兄弟叔伯其上阵,市场转瞬吃空,这就是山寨的由来.

按照这种经营模式,管理就是不需要的东西,2wxmang2009-08-2100:45:16

或者是多余的东西,只要大胆就可以混江湖了。只是能够混几年呢?看看成熟的市场国家,例如欧美日,有这种抢劫式的经营方式生存的土壤吗?中国是否一直有这种土壤?我很怀疑,因为这就意味着中国经济一直无法真正成熟和升级。如果没有这种抢劫运营模式的生存土壤,他们怎么办?从不考虑吗?那我真是佩服他们的心理素质或者乐观精神。

家园 贺收费站起航,贴《wxmang解惑集》----D

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钱也不是万能的wxmang2009-08-2118:00:11

例如海湾石油国家,除了钱还有什么;例如香港几个地产大佬,除了钱还有什么。有钱以后可能还得有想法、有目标,才会有后面的故事。你说呢?

先鲜花,再谢谢,再讨论[wxmang]于:2009-08-2318:07:52

你说的很对,我是出身读书人家,有很强的道德感和理想主义。这种特质是不相容于这个体制的,但是为什么还能在江湖混这么多年,我想主要是我做事情认真,有执行能力,可以把别人的想法变成计划、任务、流程,并实现。同时我对基层的工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有极好的亲和力,可以当一个好工头。这就是我的价值。至于其他,人家也认为你不懂。某大国企的董事长在退休后,有一天偶然碰到,聊天,他说:你就是不懂政治,不然你的业务能力,专业学识和人品,我们公司谁能比。可是谁也不敢推荐你,因为不知哪天你就在政治上捅出个漏子来。我也知道自己的缺点,但也不打算改。即使与这个强调功利性的社会不相容。(其实如果我有功利性,现在不应该在西西河写帖子,而应该到某大佬办公室去候教了,这点资源我还是有的。)我想如果所有人都过于现实,那么这个社会会是什么样,当然我不想说自己做的事情很重要,很伟大,但至少也要有人做揭穿皇帝没有穿新衣的小孩吧。国企的问题是历史形成的,只能由历史来解决。我们只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减少损失,减少承受改革的人的痛苦。我不认为现在大国企的领导不行,那可都是万众挑一的俊才,不能因为他们不懂数学,不懂计算机,不懂西方管理就说他们饭桶,他们在真正的企业运营和管理中,是最适应中国国情的,相比而言,我会的不过是雕虫小技,可以提升点效率而已,也就是企业过得舒服不舒服而已,他们可是决定企业生死存亡。我为什么在西西河讲雕虫小技,因为我想这里的绝大部分人将和我一样,将终身从事提升企业效率的雕虫小技工作,一般没有机会去干宏才大略的事情,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有一个好背景和好机会。毕竟在企业中,老大只有一个,我们不能都去做,那就做企业运营急需的工头吧。中国人的上进心和急于改变自己生存状态的全民努力,一定会使我们重新崛起,只要没有内乱。

据我知道(不全面),一是有小灶,二是当二道贩子[wxmang]于:2009-08-2406:46:39

实际就是出让施工资质许可。(当然国家核心工程不敢。)另外就是国外工程,利用国内廉价劳动力。实际他基本就象当年英国有国家执照的黑奴贩卖公司,只是贩卖的是短工。你到山东、河南乡下去调查一下海外承包工程的民工生存现状就清楚了。你说有没有竞争力。

建龙多元化运营的难点(供讨论)[wxmang]于:2009-08-2500:03:34

根据公开报道,我们知道建龙已经是一个多元化的企业集团,至少有钢铁、造船和电站设备等行业。但是从纯粹管理技术的角度来看,这种产业结构却非常难于管理,理由如下:风险平衡不易:这几个行业都属于基础投资行业,中国的宏观调控5、6年必来一回,大家应该对2004年宏观调控导致江苏铁本垮台的原因应该记忆犹新:银根紧缩导致市场萎缩。所以一旦再来宏观调控,建龙的经营风险将转化成系统风险,整个集团内部将没有避风港。实际大型多元化集团必须建立产业水密舱,避免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2、现金流量平衡不易:这几个行业都属于自己密集型,资本的回收都很长。而中国目前缺乏获得长期资金的机制和平台,例如我们没有长期信用银行,没有产业投资基金,没有企业长期债券市场,所以建龙必然短融长投,面临极大的现金流量压力,一旦银根紧缩,银行收债,又没有可以平衡的短期现金收入来源,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

3、投入产出效率平衡不易:目前这几个行业的高毛利是建立在环境红利基础上的,一旦环境政策改变,企业必须为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买单,几个产业的毛利都讲同时下降。这时建龙将无法平衡投入产出,甚至连缓冲余地都没有,只能束手待毙。

4、产业链互补平衡不易:这几个产业没有互补性,也即一个产业的增长可以带动另外一个,例如金融可以带动制造业;服务业可以带动制造业等等。这几个产业虽然有一点上下游关系,例如钢铁为造船、电站提供原料,也仅仅起到理论上降低一点成本的作用。但是产业之间互补更重要的作用是扩展市场需求和提供资金、技术等等。

参考美国通用电气的主要产业板块:核电站、飞机发动机、医疗设备(核磁共振等)、消费类(GE照明、GE家电等)、GE金融等等,会发现他的产业配置要合理得多。例如有投资类,也有消费类,不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有长期回收的项目,也有短期现金流回收安排(例如飞机发动机70%是波音等订货,30%是作为备品备件租赁给各航空公司,有非常稳定的短期现金流量);有短期融资,例如商业贷款,商业票据,更多的却是GE金融发行的长期债券或滚动票据等长期资金;更重要的是,GE由于其技术优势,产品毛利高的惊人,发动机、医疗设备毛利都高于50%。

所以,相比而言,GE的运营管理比建龙容易。

建龙和GE的可比性不大吧小飞马2009-08-2502:02:28

GE是典型的短期利润驱动型,白话说就是什么赚钱做什么,什么利润高做什么,而且都是快钱。核电站、飞机火车引擎、医疗设备、消费电子(这一部分由于核心技术已经被山寨大国吃得差不多了,利润率越来越低,目前应该不算

GE的核心业务了吧)、金融这些都是高技术门槛高利润的行业。不过这些行业一旦被敌人突破了技术门槛,利润率就会大大下降。而建龙涉足的钢铁、造船和电站设备貌似着眼更长远的战略布局。无论科技如何发展,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还是制造业的时代,钢铁是基础原材料。造船代表物流,是贸易的基础。而电站设备则是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材料、新能源、物流,建龙吃的都是工业社会的刚性需求啊。无论何时,领跑的都比追赶的要相对困难一些,站在这个角度,GE和建龙谁更容易一些还真不好说。

你说的是战略层面,也即选择行业。我说的的运营层面1wxmang2009-08-2502:06:27

也即行业选定后,一个总裁如何进行资源配置,如何平衡风险,是技术问题。战略问题难度从来大于技术难度。但是建龙到底如何考虑战略的,我们必须再等等更多的信息出来,才可以判断:是仅仅因为捡便宜进入呢还是预先布局?

都是重工业啊5suqier2009-08-2501:09:56

差不多也是03/04年,偶爸也想投钱建个锅炉厂,偶那时去查了下相关资料.

1.重工业的利润并不差.曾经有一个时代,大约90年代初吧,重工业的效益极差,全行业行业性亏损,给我的印象很不好.

但是03/04年偶去摸底时,发现行业环境已经完全不同了.当时锅炉的利润,竞争最激烈的小锅炉,用来烧水烧饭的,净利润也有20%,大点型号的利润往上能到50%.主要原因,一是极高端的进口货实在是太暴利了,给我们留出了广阔的利润空间,二是国有企业的冗员水平和管理费用还是没法和私企相比,三是当时经济过热(所以当时才会一刀切,砍了不

少钢厂项目).另外高压容器,和高压电一样,实际上是存在技术上的进入门槛的,限制了中小额私人资本的进入.

2.重工业的利润周期和整体经济周期相一致,稍滞后一些.看上去是五年回本(按最低20%计),但是中国的经济周期实在太没准了.私人资本的特点,本来就是船小好调头,这一堆的重工业设备买来,万一经济调头了,或者调控了,或者再次发生行业性的全行业亏损(90年代初那一波给我的印象实在太深了),现金流就会出问题.如果他们手头的现金足够,倒是不怕这样.只要对中国整体经济的成长有信心,是不怕没生意的.

3.付款和工程款一样就是先付30%,造到一半/安装时付30%,调试完毕,验收,正常运转了,付20-30%,一年后没问题,再付尾款.问题是这个尾款经常会收不到,回款困难是中国国情,而且这种工程,可以编造理由寻找小毛病,然后拒付尾款的.如果是做核电配套设备的话,回款是不成问题的.

4.关于造船,不知他们是买的船厂,还是租用船台.我觉得中国在总体上是运力不足的,所以铁路会那么挤,公路也老塞车.船也应该是不够用的,去年危机影响,无非是海船不造,造河船而已.大型船只/船台我想他们还不至于去碰,风险太大了.

5.我觉得他们只是觉得某些资产过于便宜,所以才会买下来.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是对重工业资产的估值.不必事事和

GE相比,各自的定位不同.

6.关于资金,如果是涉及到大量就业的话,政府应该还是会支持的.小企业贷款难,规模做大后,只要报表漂亮,资金应该不成问题的.

关于长期资金问题,我举一个我知道的央企的例子2wxmang2009-08-2501:29:27

在2001年,这个央企看中了一个特大型化肥项目,经过一年多程序(无非评估,国资局报批之类),对方省政府开价56亿,50%股权(这个央企以前已经获得20%股权,另外股权属于建行,后来转给信达),经过讨价还价,50亿成交。当时所有知道交易信息的银行都找上门来,主动提供贷款。也签订了授信文件。正在这时,宏观调控开始,再也从银行贷不到款,授信作废。企业自有资金不足,只好暂停。结果省政府自谋出路,引入外资,现在已经是国内最大的矿石化肥企业。就像一台印钞机。后悔不已。所以,不管什么企业,一旦宏观调控,无一幸免。中国没有长期资金市场,是制造业投资最大的问题。

钱他们不愁,关键是利益要摆平wxmang2009-08-2502:49:25

你想如果中石油发金融债,或移动发金融债,用销售收入账户作为偿债基金担保,在世界上会是什么情况,估计全球金融界都得疯狂。现在就是批哪家不批哪家困难,也不能都批,否则工农中建就要喝西北风。手心手背都是肉,也不好平衡。

老兄,我觉得是价值观导致书生不够现实[wxmang]于:2009-08-2519:19:52

其实搞政治的原理,我们都约知一二,对上顺,对下宽,行事忍,谋事稳。实际上知易行难,知道是一回事,能做是另外一回事。我认为除非是自己认为自己担天下大任,有为天下苍生而生、而活的理想,或者往小点说是要有做万人之上,光宗耀祖的企图,才会忍常人不能忍,做常人不能做之事。这就是价值观,人生到底怎么选择才有价值,不辜负这百十来年。

书生意气实际是一种浪漫的表现,不愿为名利放弃(只要跟那些忍辱负重的人相比)自尊,是因为认为自尊比名利更重要;不愿违反自己的道德去坑蒙拐骗,是因为怕良心谴责而终身不安。所以这就是一个权衡,是名利只要或良心重要。再往大处说,我们可以顺从上司,可以忍辱负重,目的是为了获得权位做事,为人民谋福利,但是结果可能谋到权位后,发现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只好同流合污。因为政治是一个系统,个人的作用实在渺小,否则贪官污吏早就消灭了。朱元璋都没杀光。我有一个曾经充满理想的朋友,在忍辱负重获得高位后,发现根本无法做任何事情。痛苦过,现在已经是染缸里的动物了。

所以我觉得自己对自己说:我是有用的人,只是自己安慰自己而已,是否真有用,要看是否相容于整个系统。再优秀的原件,如果与系统产生冲突,仍然会被弃用。所以很可能牺牲自尊、良心换来的不是被弃用,就是同流合污。这就是选择:怎么干?这就是价值观。书生一般洁身自好,不想为天下苍生牺牲自己的自尊、良心,去换取被弃用或被污染的机会。有能力出污泥而不染,甚至改变染缸文化的,一定不是书生,而是雄才大略的大英雄。我们因为先天的条件和后天的教育,不可能成为这种英雄,百无一用是书生那。所以我的结论是先做一个不祸害老百姓的人,做一个自尊的人,做一个有良心的人,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如果有那一天出现一个能为天下苍生请命或奋斗的大英雄,帮他一把。如此而已。

谢谢你的信息,这种信息是最有力量的证据[wxmang]于:2009-12-0205:52:51

任何想象的推理,虚构的理论在这种真实面前都是渺小的不堪一击的。我们经常可以在庙堂之上听到一些伪专家高谈阔论,滔滔不绝,但是只要一涉及真实的,具体的问题,这帮家伙立即穿帮,哑口无言,这是我百试不爽的经验。所以我从不与人争辩理论,因为假设不同,结论不可能一致,就像讨论李小龙和姚明谁厉害一样,毫无价值。我都是找具体真实的例子来让这些开始不可一世的家伙们解释,基本上过不了三个回合,立即败下阵去。曾经的京城四少之一对我讨论问题方法的评价是:真实是最强大的力量,无人能及。所以希望听到老兄更进一步真实的一手信息。

是的,当时实在太年轻了,不知天高地厚,[wxmang]于:2009-12-0206:34:54

这是为无知付出的代价。以为自己读了几天书,无所不知,又在世界大银行里受过正规并购接管培训,以为自己很厉害。结果一上战场,才知道自己连菜鸟级都不够资格,至多算个预备菜鸟。解决现实问题需要的能力在书院中无法培养出来。例如面对几万人在政府门口打砸抢,你能够安稳及时的带走这些人吗?那本教材,那个商学院也不会教你这个技术,但是在现实中这是经常要用的。等等。

据我所知,目前江浙和广东装备制造业的核心技术人才[wxmang]于:2009-12-0206:35:08

绝大多数是从东北流失的,少部分是从三线工厂流失的。我跟他们聊过,一句话:东北企业里当官的不把他们当人,所以能走的都走了,不能走的都在磨洋工,混日子。投再多钱都是肉包子一去不复返。这是中央决策者做梦都没想到的结果:人心散了。他们也想回家,可是可能再也回不去了,没有他们用武之地了。

总体来讲问题不大,不会出现劣币驱除良币现象[wxmang]于:2009-12-0119:49:49

1、假设如果所有创业者都与老P一样聪明,那么N市长选择的一定是最好的项目,成功概率最大的项目,是某种市场配置资源形式,效率可以实现最优。

2、假定某一些创业者没有老P聪明,不接受N市长投资,而导致项目失败。那么有两种可能,一是他们吸取教训,向老P学习,争取在下一个项目实现成功;二是继续我行我素,继续失败,造成资源浪费。

3、考虑到中国人的学习精神和聪明才智,那种永远我行我素,撞到南墙也不回头的人才的稀缺性,应该很快绝大多数人都会成为老P,这样就会实现市场最优配置资源。

4、这种权力主导下的市场配置资源,与一般市场配置资源唯一不同的地方是权力被寻租,财富积聚在官员手中,官员成为一个发财的最好工具。所以公务员考试将永远红红火火。

因为后面故事我没讲,公司上市后,N市长套现退出[wxmang]于:2009-12-0122:54:08

这个时间不会很长,套现退出最好时机就是上市。所以在公司上市前N市长不会杀牛,而会拼命养牛。至于发现新的小牛犊,不会影响对将要成熟上市的牛的支持和偏爱。实际上这些官员一般会同时养M条牛,选择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以回避风险,抵抗经济周期冲击。例如会同时养:房地产牛;服务业牛(一般是娱乐、康体、保健、餐饮等等);制造业牛(一般是电动车之类、新能源、新材料、医药产品等等,倒是没听说搞什么IT产业的,不知为什么);物业管理和会展业牛(商场、市场出租,大厦物业管理);物流业牛(例如快递、货物代理等等)。。。。。。。。其他的我孤陋寡闻,没见过,据说还有航空公司牛,发电厂牛,但是无法确认。

一般不会出现官员到处追创业者的情况[wxmang]于:2009-12-0120:41:18

因为信息不对称,官员不知道什么项目好,也不知道到那里去找好的创业团队。一般还是守株待兔。至于已经被官员看上的项目想跑到其他地方去谋发展,是不可能的,会被整死的。地方官有权动用公检法系统力量。仰融案就是活生生例子。

我讨论东北话题,有两个原因[wxmang]于:2009-12-0118:44:17

一是有东北情节;二是最近中央又在酝酿新的振兴东北规划。根据目前思路,我认为就像你说的又是肉包子一去不复返。从东三省地方政府到中央有关部委,所有人都不敢揭东北积重难返的盖子,因为现在是谁揭谁负责。所以大家的想法一致:花钱保平安,拖拖看,争取这些问题自生自灭。可是东北的企业没有时间拖,再拖就都死光光了;东北老百姓没时间拖,再拖就都剩下老弱病残了,更没希望。实际目的只是告诉在国外的,关心国内情况的大家一些国内真实信息而已。也许对大家回国创业或找工作有帮助:更现实和更理性一点。

很抱歉,钾肥我恰恰不能讲,虽然很熟悉,但是有利益冲突[wxmang]于:2009-12-026:11:44

大概情况就是价格大幅下降,生产停顿,库存增加,销售困难。国外企业开始停产保价。具体数据不能给你。明年仍未看到局面根本扭转的理由。只能说这么多。

现在实际上正在搞的社会福利如医改和低保[wxmang]于:2009-12-0201:33:52

只是影帝的绝招:忽悠,财政并不买账----因为没钱了;地方也不买账,你点菜,我买单,门都没有。你可以看看各地实际投入的经费,基本都属于演示系统性质,要进入实际运行任重而道远,要知道中国政治秘诀:做的不说,说的不做。

不会,东北官员很在乎自己官的权威和感觉。[wxmang]于:2009-12-0105:56:22

南方官员很现实,官就是一个实现个人价值的职业,而不像东北官员那么在乎崇高的感觉:经常对人家说你服不服?本人不止一次被喝的醉醺醺的东北小官员吆喝:你服不服,你相不相信老子一个电话就让你黄摊。所以东北官员不但要钱,还要威风,所以与企业创业者永远不可能是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关系,而是主子和奴才的关系,老大和小弟的关系,所以不可能把奶牛养大,除非是黑社会企业。

N市长创新在他直接成为影子董事长,参与运营了[wxmang]于:2009-12-0117:12:40

而其他地方官员只是坐地分赃,没有N市长这么敬业,参与到运营流程中,兢兢业业,共同把企业做强做大,在再靠挤奶产生的收益分红。这是根本不同的,你只要见过甩手掌柜的董事长和坐班的董事长的区别,就理解创新之处了:

不在参股形式,而在操作形式的精细:公器私用且不落痕迹,政绩与口袋其乐融融。

运营数据分析采用什么模型,跟产业有极大关系,[wxmang]于:2009-12-0201:18:14

也跟你们的预算流程有极大关系,更跟企业整个运营控制流程有关系。没有万能模板。基本原理还是采用鱼骨法或

ABC法找到关键因素,对关键因素的上下游数据进行动态监控,例如超过设定值振幅10%就预警,开始进入产生原因分析,由后面向前追索,直到找到原因。例如超市的关键因素就是缺货率、订货率、客单价、来客数。如果这些数据异常(振幅超过设定值10%),就要进入追索程序,直到找到运营瓶颈。而全面预算指标就是用来分解确定每日振幅设定值的。

没有以偏概全。[wxmang]于:2009-12-0118:36:01

我只是比方市场导向与生产导向的特点,没有说东北的服务业都如此。市场导向就是允许客户点菜,而生产导向是我生产什么,你就必须消费什么。至于在北京被赶出来,太正常了,国有都如此。本人有一年春节前几天,住在燕京饭店等国家计委批文,大年29上午,突然服务员进来,问:你今天走不走?我说说不准。他说:明天我们都要回家过年,你得自己打开水,自己打扫。我说没问题。结果就把开水间、清洁间钥匙留给我。

问题是现在东北和南方经济发展现实的结果与已有的结论冲突[wxmang]于:2009-12-016:25:50

东北是比南方更具有工业传统的地方,更具有大工业需要的资源、人才和纪律,应该更具有竞争性,可是现实却是相反。这是需要仔细分析的地方。如果20年前有人跟我说温州可以搞制造业,我会笑掉大牙,但是现在看到他们的柔性加工中心和精密模具中心,我就笑不出来了,比我在东北大型国企看到的先进太多了。

中国目前只有股市和房产两个投资品种[wxmang]于:2009-12-0117:03:42

由于具有某种对冲风险关系,所以一般人都做双边投资。支持他们信心的唯一期望或心理预期是这两个市场永远上涨不落。当然他们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是还要投,这就值得分析:他们动机和套利可行性在什么地方?目前,已经知道的常识是(这是某机构运用多年上海和深圳交易数据做的内部分析报告):

1、股市在出现高速增长和快速下降的阶段内,与房地产市场表现出一种同向变动关系,会对房地产市场成交额增长率产生拉动或者抑制作用,其他阶段与房地产市场呈现一种跷跷板关系。

2、如果未来股票市场仍然维持上升趋势,此时房地产市场将在股票市场的拉动下,成交额增长幅度进一步加快。

3、如果未来股票市场出现大幅下跌,此时房地产市场的增长幅度也会受到抑制,尤其是普通住宅市场受到的影响较大,而豪宅、写字房地产市场场受到的影响较小。

随着股票市场风险的增加,收益率的不断下降,股市上的投资资金将逐渐从股票市场转移到房地产市场,出现股市在低位震荡,而房地产市场在一个较高的价位震荡发展。但是上述实证分析显然无法解释目前许多现象,例如非职业投资者用买彩票的手段来投资股票和房产;央企炒地;央企团购房产囤积;保险公司囤积股票(其中创业板最近动向值

得关注,是一种违反常识的操作手法)等等。我认为可能从投资者心理预期入手,进行市场交易数据实证分析,会有有价值的结论。

东北装备制造业不能一概而论[wxmang]于:2009-12-0102:50:09

当年利用税收返还政策优惠搞了大规模技改,且又熬过90年代中后期宏观调整没死的企业,目前与国内一流水平相当,仍然有很强竞争力,但是这种企业在东北凤毛麟角。大多数企业是要不把当年优惠政策的资金拿到海南等地炒地皮,买期货,浪费掉了;要不当时技改规模太大,后来银根紧缩,资金链断裂,难以为继,成为烂尾工程,企业倒闭或苟延残喘。还有一部分被产权改革折腾得只有进气没有出气,基本上是三空企业(人才空、资金空、市场空)。

至于那些卖给民营企业的装备制造业就不要指望了,他们的历史使命一是民营企业的融资平台,用完就扔;二是废品收购站,把民营企业在市场上捡来的破烂装进去,升值,变成值钱的资产,套取最后一点可以压榨的现金。所以我认为20%的东北装备制造业仍然有竞争力,其他就等着收尸。(个人感受,欢迎批评)。

同意你的观点,我认为东北将一直是我国重工业基地之一[wxmang]于:2009-12-010:37:59

但是不可能再具有行业垄断性,而且也必须发展其他产业,例如消费品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物流、金融、贸易、商务支撑----例如中介、法律、会计)和创意产业等等。光靠装备制造和重化工业无法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也无法分散风险,抵抗经济周期冲击。目前的问题是谁去做:省长书记都回避,国企又都进入投机疯狂状态,炒地炒商品炒期货,东北民营经济又过于弱小。整天都忙于忽悠概念,(东北发明概念是全国之最),怎么办?需要人干工作。鲁尔的经济复苏是花费巨大代价的,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东北目前没有人在做这种努力:官员忙粉饰政绩和充裕口袋;国有企业忙小金库和个人待遇,民营企业或者琢磨出逃资本,或者琢磨占点国家便宜。基础工作谁来做?

这个问题应该是总理才能回答,但是东三省区别非常大[wxmang]于:2009-12-0100:47:01

辽宁基础最好,希望最大,但问题也最严重:观念和文化积重难返。东三省优势是人才基础好(比江浙、广东都好),制造业体系完整,产业集群优势大,物流成本低。缺点是生产成本高(有自然原因,例如寒冷导致能耗高;有文化原因,习惯正规作战,不能因陋就简;有体制原因,大锅饭后遗症);市场意识不强,仍然是生产优先而不是市场优

先:就像我到大庆某饭店吃饭,点菜一律没有,爱吃不吃,就是这些套菜。当时我们一行人真是叫开眼。另外就是近年技术落后很多,已经有点跟不上了,再等10年,就可能真的完了。

东北制造业是挤出效应,一旦南方有类似企业[wxmang]于:2009-12-0100:09:50

东北企业就不行了。因为没有竞争优势。例如汽车,一汽辉煌是独生子时代,目前已经是破落贵族。例如沈阳飞机,目前成都、西安、上海优势明显,如果不是公关水平不错,连发工资都成问题(我有熟人属于沈飞高层人士),例如长春高速列车,目前已无竞争优势;例如东北机床行业,看看市场份额的萎缩速度,都不好意思再说自己是长子。例如东北的轮胎:沈阳、桦林、桦甸、大连等等,曾经占据全国50%的市场,目前不足10%(因为南方规模上得快,设备好,工艺先进,且成本低)。。。。。。。。等等

至于中央把农业作为东北支柱产业之一,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纲要里的内容,也可能是发改委为了平衡产业结构,实际不重要。这点我同意你的看法,而且我的确对农业不了解,只是照抄文件而已。

目前一筹莫展,国务院曾经广撒英雄帖,可惜无人敢试一下[wxmang]于:2009-11-3023:42:10

东北问题的核心是文化和人的观念,这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受目前官员政绩制和任期制限制,都不敢触及根本问题,都在做面子文章,都想摘桃子,谁也不想、也不敢播种、插秧、施肥、浇水。这是根本问题。官员不做长远打算,就无法解决深层问题:产业竞争力急剧下降的问题。

要说农业,是因为中央把农业作为东北发展的支柱之一[wxmang]于:2009-11-3023:36:28

实际东北农业已经没有什么更大的发展潜力,做发展支柱注定失败。东北实际资金并不稀缺。闻世震在辽宁,有一个内部讲话,大意是:4000多亿技改资金,连个泡都没冒。当初准备成立东北开发银行,在沈阳薄熙来与洪虎有过一段谁是共和国长子的大论战,算过中央对东三省技改的投入帐,大大高于上海、浙江、江苏的总和,可惜全部浪费了。老兄可以去东三省统计局查有关数据。某高级领导告诉我:你这个大傻瓜,去东北就是找死。东北人100万只能办一万块钱的事情,江苏人100万能够办90万的事情。这就是目前中央财经决策者对东北普遍的看法。(希望不要刺激大家,但这是现实。)

谢谢你的信息。最近我又去了一趟。[wxmang]于:2009-11-2918:50:30

核心问题仍然是就业问题。库区核心区有400多万人口(整个影响区有2000万人口),如果按全国平均就业水平和生活水平计算,需要至少人均拥有GDP1万人民币,这就需要400亿GDP,按60%是服务业,30%制造业,10%农业比例(这是库区唯一可以实现的产业结构),而库区制造业附加值较低(没有可能马上发展高附加值产业)的情况,需要至少500亿制造业产值,这对目前库区核心区不到百亿制造业产值来讲,就是个大跃进,几乎没有可行性。所以失业情况将长期存在,库区补贴将在今后几十年仍然存在。就像建立了一个移民保护地或失地失业难民营,需要国家财政长期投入。

我是这么看的:目前我们写点小品,随笔大约没有问题[wxmang]于:2009-11-1300:27:35

但是要想对这个大时代的过程进行评价或描写是力不从心的。这三十年中国的突变是几千年从未有过的,在文化心理上,在经济结构上,在伦理道德上,在社会组织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我经常对在国外的同学说:你们会对错过了与国家共同成长和见证一个中世纪古老国家凤凰涅槃,脱胎换骨成为一个现代国家的机会终身遗憾(实际有人已经在遗憾了)。我们现在还一直在这个巨变的洪流中,无法看清因果关系,无法判断未来前景,甚至都无法估计目前一切的价值,所以只能等下一代,甚至更下一代来完成这个任务。其实我们太幸运了,也许今天认识的人就将是历史上的伟人,将于日月同辉,也许今天经历的事件就就将是历史上的永恒,将彻底改变这个民族的命运。我们这三十年经历了多少伟大而深刻的事情:70年代末的经济改革(实际是公有制的农奴制向私有制的自由民转变);80年代初的中国式启蒙运动;80年代中期的中国式狂飙突进运动;。。。。。。。。直到今天的回归理性、自由、平等思潮。我已经很知足了,借用一句话:在那个伟大的时代,我在。所以我觉得写我这三十年看到的东西,非常困难,几乎就是一部人类进步史。我看到的不光有阴暗的东西,更多是这个国家光明的未来。也许是自己才力不足,总之无从下笔。

我想我没有任何变化,而是你没有看懂我以前写的东西[wxmang]于:2009-11-1223:58:00

我从来都是感情激烈,爱憎分明的,从来不是一个技术至上者。我认为,十年磨一剑的学会一点技艺,绝对不是仅仅为了谋生或谋取一点名利,如果真是如此,就实在过于自私和冷酷。据我观察,那些没有一点悲天悯人情怀的人,也很难在精神上和技术上进入一流境界。

我以为技艺首先是自己理想或信念的载体,然后才是谋生。在我们成长的年代,正好是这个国家处于巨变的前夜,大门刚刚打开,所以我们的骨髓都浸透了理想主义的光辉,有了一些此生不变的信念:平等(例如在人格上人人生而平等,没有人可以在思想上奴役别人);自由(例如人人在生命上有自由选择权力,没有人可以强迫别人服从);公平(例如相信市场是资源最优配置场所)等等。这些信念不随时间而改变,不随年龄而改变,不随自己的处境而改变。例如现在我虽然很讨厌西方自以为是、高人一等、指手划脚的帝国主义政治,但是仍然接受他们科学的理性,文化的开放和经济的自由等等理念。而我学习他们的技艺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或理念。我相信在当下中国,这种人很多。

其实,当面对那些流离失所,孤苦无依,生活无着,贫病交加的人们凄凉、无奈、悲愤和忧伤的眼神时,如果一个人还能保持所谓的冷静、理性和纯粹,我觉得只能说过于自私和冷酷。

而一个冷酷和自私的人是不可能与人分享自己的经验、教训、知识和心得的。同时他的自私和冷酷就像一个牢笼,使他永远无法超越,进入一个较高的境界。明天我又要准备进入库区了,每一次进入,自己的灵魂都像抹布一样被人扭曲,痛苦弥漫全身,但是这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无处可逃,只能尽力而为。再次说明,我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专家,甚至都算不上专家,只是一个愿意为国家做点力所能及事情的蓝领而已,而且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本人绝非高调,也不谋虚名)

我想我没有指责政府的意思,只是觉得[wxmang]于:2009-11-1108:09:38

象传销这种需要吐血来大幅提升功力的天魔大法最好少用,不但后遗症巨大,而且物极必反。以一个经历过海南从辉煌到破落全过程的人亲身经历来看,目前许多城市正在重蹈覆辙。92年1月,你到海口理发店去,理发师都会问你:老板要不要地。但是93年7月开始的衰退,真正实现了满城尽带烂尾楼,百业凋零,就业无门。直到今天海南还在付代价。所以物极必反。至于是否支持政府传销房地产,主要看利益来确定立场。例如周小川就坚决反对,因为

日本泡沫破灭后金融体系受到重创的前车之鉴;而谢旭人却欢迎,因为水涨船高,财政部也会得益;地方政府肯定是支持的,既增加GDP,又解决就业,又有政绩,个人呢又有点好处;老百姓在购房前是坚决反对政府推高房价的,恨不得一块钱一平米,但是一旦购买,就坚决支持政府推高房价,恨不得一千万一平米。一旦房价从高位跌落(从长远来看不可避免),就会找政府算账,政府还得吐血买单。我在广东省政府大门口就看到过白布上用红油漆写的:还我活命钱----标语,触目惊心。一打听才知道是北京一些人集资到惠州炒地亏损后找政府要赔偿。结果为创造和谐社会,只好政府买单。这些人赚钱的时候怎么不到省政府来请官员们吃吃饭?亏钱就想起党来了。

应该在本届政府内没有问题,下届政府难说[wxmang]于:2009-11-1105:40:25

原因是骑虎难下。目前所有政策都是被动的,症状是优柔寡断,原因按河南话是“一个球不懂,带着几个不懂球”,例如:外汇升值最佳窗口时期错过,被迫升值,损失巨大;宏观经济形势误判,被迫大角度转180度大弯,差点翻车,4万亿,10大产业规划等等都是转弯后遗症。。。。。。。至于下届政府是否愿意买单,不知道。只能慢慢看。

没有制度缺陷,本来就是地方需要活命钱,一般以前[wxmang]于:2009-11-1020:34:16

是转移支付,现在规模大到中央支付不起了,只好想法从民间集资:概念传销(官方说法叫走市场化道路)。其间可能会有部分银行资金辗转进入,但是:一是比例至多五五开(因为银行贷款要抵押),比100%靠中央还是便宜;二是银行还有债务追索权,说不定还有利润收益。总之是个将你的骨头熬你的汤的如意算盘。中央并不吃亏,本来要

100%支付,现在搞好了一半都用不着,你说划算不划算。

从整体来看,京津和沿海发达地区房价在今后一段时间[wxmang]于:2009-11-1019:23:21

仍有上涨动力和空间,主要原因是通货膨胀预期和流动性过剩,目前房地产是我国唯一可以与股票对冲风险的投资工具(至于其他对冲工具,例如做空,指数等等鉴于监管层对投机风险控制能力不足,可能短期内很难推出)。但是具体到某个项目而言,却可能蕴含巨大风险,因为主要是地段升值受诸多因素影响,例如规划道路的方案修改,某市政设施的建立(例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邻居品味(例如在拆迁小区建设等)等等,此外房型、质量、物业管

理水平等等都必须考虑,所以房地产保值投资是个技术活,需要积累很多信息和经验,不是外行可以轻易盈利的项目。

的确无法准确回答。因为中间截留多少不一(有一部分[wxmang]于:2009-11-0401:09:19

是合法截留,其他就只有天知道)。而且各地标准并不相同,城镇与农村不同。中央下拨款与到手数额有差距。如果某人能够准确说出各市县乡下拨数据,各级政府都会来找麻烦,例如乡会问县为什么少了,县会问市为什么少了,老百姓会包围移民官员,为什么少了。所以没人会惹这个麻烦。其实你只要到涪陵、万县、奉节等地看看政府机关、宾馆酒店的建设规模,不难知道怎么回事情。移民官员个人贪污会有,但数额相比不太大,而且大多发生在修桥筑路这种工程招标过程中。截留移民经费是整体行为。所以我也不知道,也不想去调查,也调查不出来。

你的问题太简约了,我看不懂[wxmang]于:2009-12-0320:25:16

据我观察,目前决策层的思路就是尽可能多的获得全球市场份额和资源份额,甚至不惜放低身价,卑躬屈膝。其他倒是没有什么远大、崇高或要拯救人类文明等等伟大理想,某种程度就是一些土财主。英国人早就看出来了,我记得布朗说过:中国人不要过于重商,应该承担起领导世界的责任。在忽悠我们到炉子上当烧烤呢,你说中国人会象印度人吗?

是的,现任班子一上台,我记得就请国内最著名的[wxmang]于:2009-12-0323:04:23

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也有部分海外华人学者)去讲英国的政治策略和国家战略,要点好像就是学习英国人如何用力量平衡理论操纵欧洲政治几百年,并从中获得崛起的机会。

寅吃卯粮是常态,官员和国企是为了政绩[wxmang]于:2009-12-0401:09:30

民营企业为了上市或到银行贷款。实际上不影响继续发展,因为上下都知道游戏规则,例如各省数据报到国务院,秘书二局就会自己修正,因为几十年经验,修正的结果八九不离十。银行收到报表,立即就会修正。只是有时为了合伙蒙上面的领导或外行检查,做点面子工作。就像以前我们去下面检查工作,我们领导对某分行行长说的:老黑,你不要太黑了,给我留点面子好不好,作假帐也做得有点技术水平,他妈的连骗人都偷工减料,太他妈没敬业精神了。(以上话基本是现场录音,本人实在印象深刻,开眼)如果上面这么好骗,这个国家早就完蛋了。上面一般不会去拆穿这种数字加水或打埋伏把戏,大家都心照不宣,谁都要在官场混,谁还不得给谁一点面子,花花轿子有人抬。因为

明天你可能就会下放到地方,而今天在地方的家伙就会上来。不懂行的人才会干这种傻事情。例如以前陈同海在国家计委管工交,李毅中在中石油当总裁,经常被陈同海谩骂,侮辱,后来风水一转,李毅中到国资委当主任,陈同海到中石油当总裁,你想是什么后果,陈同海现在是死缓,自杀又被救活。中央不会被寅吃卯粮误导的。如果公开故意说错误数字,那时你就可以现场欣赏影帝的精彩表演了:忽悠大众,娱乐大众。

家园 贺收费站起航,贴《wxmang解惑集》----E

非常谢谢你的材料,我会找来看[wxmang]于:2009-12-0316:36:55

我认为西方战略很清晰,很一贯:对盟友以外的对手,不惜一切手段保护并扩大自己的既得利益,包括消灭;盟友内部用利益平衡手段,以免力量过于失衡形成独大。(这方面英国是老手,利用欧盟制约美国,利用美国制约欧盟,北约只是其工具之一)。由于中国近年的快速崛起,且中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渗透法,也即不管你说什么,干什么,我都不管你,只是各个击破,诱之以利,只要你因为利益原因给我开个小口,我就能够渐渐把它变成大门。目前我们这种传统战略已经使西方意识到打击有点来不及了,想设法拉进去,再用他们的游戏规则控制,遏制,减少抢占世界资源、世界市场的步伐,使他们的后代仍然能够在人类生态龛上占据顶级食物链。目前看来WTO也好,G8也好,G2也好都是这个判断的产品,中国好像在将计就计,打进去,拉出来。借用北平和平解放前傅作义谈判要价时毛主席的一句话:傅作义什么条件都答应他,进了北平城,就由不得他了。好像傅作义后来(50年,51年)告诉老毛说他在绥远还有若干枪和电台,想交出来,老毛说:你自己留着用吧。傅作义全身冷汗狂出。我以前小看当局智慧,最近因为缅甸事情不得不与有关人士交往,发现大国游戏根本不是我们意淫的那么简单。当局里面有一批比你我经验丰富得多的老愤青,汉文化至上的理想主义者。所以我不太悲观。

我的看法,[wxmang]于:2009-12-0308:31:25

第一,动机不纯,为了一己私利(青史留名),不惜一切代价,魄力够大,但后果与王安石青苗法一样,千万家庭家破人亡(绝非是耸人听闻)。第二,方法不当,行事鲁莽。就像一个人身上长了一个大脓疮,在没有做好任何手术准备情况下就去把他捅破了,结果搞得全身污染,后患无穷。现在东北正在搞的社保、医保就是在补台。第三,系统的理论准备没有,系统的实际操作方案也没有,无知者无畏。具体例子请看老朱处理三角债失败的过程就可明白,屡教不改,十分固执。

我们大型国企的问题是内部人控制和内部人配置资源[wxmang]于:2009-12-0620:59:24

我在大型国企总部工作过,知道其弊病是什么,就是资源的高度浪费,为了政绩想方设法从消费者或下游企业身上榨取利润。至于如何增强企业竞争力根本不考虑,属于大而不强。企业老大考虑的核心问题:1、设法去地方当省委书记;2.去部委当二把手;3、进中委;所以政绩非常重要,其中最主要指标是规模,收入,利润;很少考虑资源配置效率。而资源过度浪费模式是苏联解体的原因,我们也没有这么多家底给他们浪费。例如电网要搞的5千亿投资直流超高压远程输电系统(一共10条,每条500亿投资),是不是浪费?我不是反对国企,而是认为运营模式必须改变,不然带来的负面影响极大。现在中石油等等问题成堆,都在设法拖而不决,后果如何?再来几个资产管理公司处理不良资产?

我与张维迎有根本不同,我的基本观点包括以下几点:[wxmang]于:2009-12-0620:44:11

1、中国要想政治稳定,中央政府必须控制至少一半财政收入,(这是历史经验),而想控制一半财政收入,中央政府必须在控制涉及稳定的军火工业和其他战略行业外,控制能够产生最大财政收入的企业,这是国家长期稳定的基础。目前国资委的国家队战略就是这个设想的体现(本人参与过咨询)。

2、国家资源配置必须计划与市场结合,市场为主,但是平衡权力由计划掌握(类似美国政府在金融危机时的做法),我们现在做的不好,例如4万亿和10大产业规划就破坏了市场资源配置和计划平衡的关系。

3、公平和效率必须随时调整,社会就是一种在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平衡状态。过于讲究效率,就会导致贫富悬殊,社会矛盾积累,这时就要讲点公平,例如最近这些政策----杀民营企业猪,

建立全社会的社保和医保等等;但是过分公平了,社会就会死水一潭,无法进步,就像以前的大锅饭,这时就要改革

----让少数人先富起来。这就是社会进步的跷跷板状态,所以总是在来回折腾。国家就在折腾中进步了。

4、那种认为中国一团漆黑或无限光明的都不对。中国的前途是老百姓的上进心,或狂热的追寻幸福的动力,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可以相提并论,大约只有犹太人有点接近,但是从吃苦、忍耐和坚韧不拔来看,犹太人又望尘莫及。中国只要不内乱,一定会成为最强大的国家,只是时间是30年或50年而已。当局比较英明,时间短一点,当局比较废柴,时间稍长一点而已。美国鬼子、英国人已经看出来了,在拼命遏制,但是无济于事,因为老百姓的力量和创造力都是无法遏制的。

5、东北国企是历史原因造成的,需要政府来统筹解决,但是不能光是输血,必须通过吏治改革和激励,重新恢复其活力。但东北永远也不再可能在中国经济版图上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资源衰竭,技术进步,和人才流失,加上地理位置,都不可能再是经济中心,只是重化工业基地之一。东北国企振兴问题不解决,中国永无宁日。

6、最后,中国的脊梁仍然是大型国企。民营企业不能担当大任。而且过于投机和唯利是图,不但在承担社会责任上缺位,而且过度投机会对整个国民经济带来冲击和破坏。要控制和加大监管,不能让他们随心所欲。

谢谢你的观点。欢迎讨论。我永远不可能是个西方经济学的哈巴狗,我很鄙视这批人。不高兴就是因为你认为我与张维迎等人相当,你不知道的是在一线工作的人多么鄙视这些家伙。

工作都是做出来的[长街看海]于:2009-12-0709:40:38

寅吃卯粮建立的基础是对负荷预测的调整,参见上市公司做财报的行为,虚报售电是有代价的,要么增加税收、要么降低当期或未来的电费归集率,关键是看这么做的收益又如何。比如08年三季度以前大环境上不让说经济形势恶化,但预测四季度就会开口,所以把三季度的表做的好一些,等到四季度公开宣传恶化时,再做的差一些,也就没人细揪到底是怎么差的了,反而有利于调减利润指标。前面提到的预测计算中最真实是电网公司已有的用电负荷和电量数据,这些都是它自己采集的。由于预测工具的缺乏,实际中多用一级政府发布的GDP计划增长率和弹性系数,将这些已有的真实数据折算成一个预测值来,最后再用电网公司自己对未来的经济形势的估计做个修正(政府也不能全信啊!尤其是现在这市道)。你说的寅吃卯粮一方面是在折算过程里的调整,还有一种就是营销部门对用户电费的预收操作。就像你说那样,这里涉及电价调整预期,当然还有会计师的手段。

问题是,从企业经营的逻辑上看,谁?会在什么情况下会愿意提前支付这笔运营成本呢?只有对涨价的恐惧才会驱使那些用电弹性小的大客户做这个。对大用户的电费预收很难,因为这种类似期货套期保值的电能交易提前支付增加的是电网公司的现金收入,电网获益的概率相对较大,因为他想办法买到便宜电的难度要比用户公司小的多。看看当年

enron搞得那些电力期货和现货交易活动,就能明白一些。

看来寅吃卯粮在所有行业都一样[wxmang]于:2009-12-0715:58:24

企业愿意预交电费,一个是你说的电费优惠(期货保值的概念),另外一个我们叫堆花(这是银行专用术语,也即某人刚开张时,去存一笔款,壮壮声势),企业是不敢得罪电网的,基本予取予求。所以因为政绩原因或其他什么原因,电网提出任何要求,企业都会答应的。我想电网预收电费肯定是为了年终报表好看,因为这笔钱不可能贪污,也不可能进入小金库。电网需要赞助的,例如孩子上学,装修绿化等等(这两项我服务的企业都赞助过),可以用其他渠道来实现。所以预交电费肯定是政绩,而为了与预交的电费平衡,肯定得调整负荷,不然电价就涨了,没法平帐。至于他们如何调整,只有你这样的内行知道。

正本清源,仍然是效率优先导致今天经济失衡,而且公平丧失[wxmang]于:2009-12-08

4:57:40

导致许多社会后遗症。效率优先也是今天重商主义的源头,其结果是巨额外汇导致流动性泛滥,导致资产泡沫和投机过度。但是要扭转过来,势必要对以前的基本国策: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进行调整(目前个别地方表面上在杀富济贫,实际还是让官员们得到既得利益,还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翻版),这是要承担政治责任的,这将为政治对手提供攻击口实,同时对自己的继位合法性提供疑问----不是坚定不移的执行改革开放道路,这将宣告自己政治生命的结束,这是政治自杀,试想谁敢干。所有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谁也不敢动一动祖宗牌位。朱棣造反时尚且不敢用大炮轰击济南城墙上的朱元璋木头牌位,何况今天。

4万亿从来就是一个忽悠概念,本来是把准备上的项目[wxmang]于:2009-12-0817:35:41

中中央准备的拼盘资金(大约三年共计1万亿)加上地方政府出的拼盘资金(大约三年共计3万亿),实际这些项目在金融危机前就都已经立项和批准,有没有金融危机都会干,也即真实的4万亿是常态投资计划。但是经营层处于高调在国际社会展示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把这个口号喊出来了,结果引起了各种反应:美国、欧盟和日本死咬不放,要求你兑现诺言,地方政府发现是个分钱的机会,也趁火打劫,跟着兴风作浪,搞得目前经营层下不了台,如果说真话(实际世界上所有人都知道真相,是忽悠,但是大家都将计就计,非要你兑现。就像某个相声讲的,有没有

3尺长的龙虾,结果人家真的说有,你就得打掉牙买单。这就是政治投机的下场)基本就是政治自杀,所以很难受:大家都说4万亿是一年的投资,加上地方兴风作浪,这20万亿项目都是要马上开工,虽然钱不会,马上支付,但是要列入国家整个投资盘子,按年发放,或者到市场筹资,或者银行贷款,但在目前我国体制下,这些都在计划控制下。而且地方并没有配套资金,要想快速开工(关系到政治形象和内外压力)只能先让中央资金上,结果中央资金就被钓鱼调走了,现在工程正在进行,中央不继续投入,就是半拉子工程,但是中央没钱了,你说怎么办。老井不清楚4万亿的构成。从来就没有真正的4万亿,永远也不会有。只有一个资金拼盘计划,由于地方兴风作浪,这个拼盘也已经破局,现在只能一个人抗:还没法骂地方。只好与地方商量,协调,哄、拉、抬:看在党国份上,弟兄们出点力吧。现任计委主任就在做这个工作,真是风水轮流转。

经营层从来没有划分一次、二次危机,认为就是一次[wxmang]于:2009-12-0817:58:10

危机从来没有过去,这与西方概念不一样。把迪拜说成二次危机,是某海龟在CCTV上说的,结果影响很大,经营层不得不让其御用铁嘴出来否认:经营层从来不认为金融危机有什么一次、二次之分,金融危机从来没有过去,还在进行时。而迪拜不是金融危机。这就是最近国内财经界的一次短兵相接,土鳖打海龟(目前土鳖利用熟悉国情和人际关

系沉淀,已经在反击,已经把海龟打的找不着北)。不像前几年,海龟到处指点江山,土鳖只能坐在下面崇拜得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了。所以这次金融危机加大了土鳖及董事会的自信心----对美国鬼子也开始公开讲,原来你们也不过如此,也只有这两下子,还来指手画脚。在海外的河友如果准备回国,要有思想准备,情况与前几年有根本不同了,稍微不慎,就可能成为海带。

忙总思路清晰,花。感觉对应的上面人事路线有关[范进中举]于:2009-12-0818:11:21

从影帝上台,搞完非典后,影帝一直想打压房地产。背后自然是央行和有远见的结构转型派。大概分两个阶段,2005前泡沫仅限于长三角,如果当年合理化解痛下杀手应该没有后面被动,只是从2004到2005,影帝的几招全部不到点子,给房地产联盟巧妙化解。背后还有地方政治势力强力阻击。政策需要人来执行,时有政策出不了中南海之称。宏观调控等于空调等等。

这个胡四当时要巩固政权,局里居然就影帝开始是和自己联盟,于是在2006年下半年江督倒台为标志的老太阁退出政治圈子后,2006为2007全盘控局打好基础。2006挟江督下马之威,房价有了控制可能,而随着江督下马,胡四目的达到,见好就收,这一轮调控就虎头蛇尾。2007年全面接班,中枢忙换马,监管在2007年上半年出现真空。于是房市、股市大爆发。

2007政治交班定盘,影帝发动第二轮宏观调控,这次动作显然吸取教训,又有地方政府配合(不服的看到江督下场,没有敢动弹的),银行断奶,一时风声鹤唳。可惜影帝没有好天时,2008年9月的华尔街的地震扭转了宏调的大势。影帝一下子转向,好像小强也乘机上马。小强此人是历股份的高徒,一个师弟就是现在房地产开发的央企的头头,本身心眼里就觉得房地产这个东东不错。于是风头掉转,只让苦海中的众开发商喜笑颜开。看风头的万科等,偷偷转向,开始减缓售房速度。随后就是2009年的房价爆发。此时,已是积重难返之势了。现在,房地产已经不能像2007年那样简单打压,全面痛下杀手了。2009年6万亿的消费,银行最少进去4万亿,铁工基的贷款质量是不高的。如果急速打压,中国经济也许停摆。其他内生的现金牛还没有出来,只能喝这个毒牛奶过日子。稳住房价,然后缓慢通货膨胀,把隐形的风险解除。也许是可选的路线。

老井,我补充一点,4万亿不够,大大的不够[wxmang]于:2009-12-0800:46:25

只说说大的,目前电网就要5000亿,铁路1万多亿,机场5000多亿,新能源(光伏和风能)4000多亿,军工。。

。。。。。各地方政府更是狮子大开口,海南省这么个小省就列支了2000多亿项目。重庆是5000多亿,四川是

1万多亿。。。。。。。全部归拢加起来大约20多万亿投资项目,都在计委排队,论证。而且都在找关系,找后台。有一段时间,晚上你到北京比较像样的饭馆去,随便走错一个包房,里面都是一帮各色人等在窃窃私语项目立项、审批。经营层根本控制不住,资源配置权还是在董事会,甚至分配到各董事手中了。

你说得对,目前不管董事会还是经营层都没有真正的农村[wxmang]于:2009-12-0817:12:48

专家,对三农问题认识,实际还停在温铁军和陈锡文几年前做的工作水平上,由于他们这几年年纪增大,地位上升,对基层农村去的也很少了。说实在的,三农问题,我真的没发言权。虽然知道农村是国家安定的根本,也知道一切政策的实施基础取决于三农问题解决结果,但是我知道的相关决策和智囊人才都不是出自农村,都是城市生城市长的,对三农问题只有抽象的概念。这就是我想说的另外一个问题:现行教育体制导致农村孩子基本没有办法受到最好的教育和获得最好的就业机会,以后在决策层将越来越明显,就是知道并理解农村的将几乎绝迹。但是教育是百年树人的大计,即使现在马上改,也得有30年才能见效,何况目前根本不可能改。教育产业化对中国的影响将在今后30年显现,并至少影响50年,而这个政策农村将是受到最大伤害的。

据我所知,经营层不认可二次危机这种提法[wxmang]于:2009-12-0800:20:50

原因如下:

1、迪拜就是一个欠钱不还,其风险没有经金融杠杆放大,与华尔街金融危机不同。迪拜风险已经锁定,不会对国际金融体系带来冲击和破坏。

2、陷入迪拜危机主要是海湾国家和伊朗金融机构,欧洲有一点。我国没陷入。

3、我们在迪拜的损失就是一点工程和贸易尾款可能成为烂帐,规模很小,影响不大。

4、对我们金融安全影响最大的还是美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能被次要因素干扰视线。

直接融资就是证券市场融资,通常包括公债、国库券、公司债券、股票、抵押契约、借款合同,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借据或者债务凭证融资。这一条是给证监会任务,所以明年证券市场不会大起大落。

不矛盾,一个是说国家前进的根本动力来自老百姓的上进心,[wxmang]于:2009-12-0822:04:25

这就导致创造力爆发(只要看看各种赚钱门道,包括骗子),这与西方社会绝大多数老百姓混吃过日子(不包括犹太人)有鲜明对照,尤其是老欧洲国家,已经失去继续进步的动力。这是讲个体趋利行为导致国家的整体的重商行为,并表现为向上状态。对民营企业进行适当监督和管理,是是因为目前过于宽松的环境,在趋利避害的动机下,他们逃避社会责任,过度投机(黑煤窑和炒X团都是日子)所以需要管理和引导。就像菜市场必须有规章制度一样,不然很快连通道都会被摊贩占用,最终这个市场只好倒闭,因为客户都没有容身之地,无法再交易(最近我就看到一个倒闭市场的例子,不是因为生意不好,而是太好,导致经营环境过度恶化,脏的让人无法立足)。中国老百姓的基于趋利避害动力下的巨大能量必须引导,管理,把力量集中到一个有序的方向上,不然就会向N个方向使力,导致马车解体。看看目前彩票的疯狂,传销的疯狂,炒X的疯狂,如果不再引导控制,会是什么后果:全民投机,这正是美国鬼子希望的。

当年某外长被南海舰队一批青年军官堵在机场,[wxmang]于:2009-12-0820:49:56

大骂卖国者,最后某人不得不在候机大厅作了一个简单演讲,其间博得青年军官多次掌声。我只能说TB的传统是做的不说,说的不做。不能光听他说什么,而要看事实。而外交很多都是桌下甚至水下交易,老百姓是不可能知道的,所以他们只能挨骂了,谁叫是干这个职业呢。不过如果从20年来的事实来看,说我们在外交上明显吃亏的情况好像还没有。(经济就不说了,吃亏太多,也算是交学费)

本人最近接触到的的都是涉及外交的部委司长和局长,[wxmang]于:2009-12-0417:51:18

不用太怀疑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信心,也不要怀疑中国人的自尊感。至于个别象郭京毅、邓湛、杜宝忠、刘伟、许满刚之类的汉奸,大家是看不惯的。这个案子也是内部人举报的。而且早就立案了,只是在等时间,用来与洋人交换利益。最近澳大利亚铁矿案也是如此。

中国人出汉奸是历史惯例,但是好像更多的人没当汉奸吧,至少你我没当吧。当年南海舰队一批青年军官在南海舰队司令部门口要求武力收回南沙群岛,烧军服,写血书一幕至今还历历在目(当时我代表某航空公司去谈租用某机场事宜),后来这群军官全部被就地转业。前几年某人来应聘,我一看简历,立即要求见面,他就是当年烧军服的军官之

一,学越南语的情报军官,尽管专业非常不对口,我还是聘用他做市场销售主管。目前还在接受我的培训,已经好多年了,他自己也开始创业。

你说得对,举例是新闻报道摘录,因为只有40天时间[wxmang]于:2009-12-0819:03:57

项目就必须关闭,来不及进行更精细处理。而且委托者兴趣不在这些方面,因为他们知道的比我们多得多,他们兴趣是要听听在一线具体运营企业的人如何看待这种事情,也就是评论部分,这是他们欠缺的。而且这个既不是论文,也不是咨询报告(连茶水费都没有,纯属友情出演),而是一点个人意见,就像现在我在西西河写帖子一样,随心所欲,自由发挥。

一般内部是这么分的[wxmang]于:2009-12-0820:14:12

中央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是董事会秘书;北院是国务院办公厅;三会是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两委是发改委,国资委;五部是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铁道部,交通部,城建住房部(其他在本届经营班子中只能算部门)

你如果知道铁、公、基的资金运营过程和招投标规则[wxmang]于:2009-12-0902:47:04

可能也就知道乘数效应基本无法考虑了。天价地王这种投资有没有乘数效应我还无法判断,9000亿地铁项目也是,大量三角债也是。很多钱都流入房市和股市(具体多少央行有个判断,但不公开,据说上万亿)。而且计委资金盘子的统计口径从来不考虑乘数效应。计委资金的乘数效应怎么算,这是个新问题,等我咨询投资司后再来回答。

看来你对我在西西河发帖的动机不太清楚[wxmang]于:2009-12-1123:28:57

我在评价西西河的时候讲了,西西河需要一些人把国内真实情况告诉年轻人,尤其是准备回国的海外年轻人,不然很可能会导致心理巨大落差,或对国情产生错误判断。我是在做这项工作(也希望有人做),尽可能的真实、全面(当然受客观条件和能力所限,实际只是一孔之见),不但讲对未来的前途判断的积极一面,也不回避目前的问题和困难,既不是把国家说得一无是处,也不是意淫得无限伟大,只是描述事实,尤其是我熟悉的国企情况,如何运营,如何度过难关,如何面对困难。我想这可能就是还有一点激情吧。这也是我们这个被称为老愤青的群体的特点,有理想,有激情,有经历,有目标。这种人中国目前还很多,所以未来还是光明的。

科大学生基本都当不了官,有一两个还早早的到政协[wxmang]于:2009-12-1206:11:51

去了,原因无他,就是过于理想化和坚守自己的价值观。尤其77、78两级学生,受理想化的东西影响比较大,当时也是很自由的,例如我记得最早看的一本经济学就是熊彼特的,存在主义在科大一度也很盛行,影响了许多学生的人格形成,导致他们的独立精神和狂放无畏。我其实一直就没想要混入官场,一直认为自己是个专业工头或专业蓝领。在我这二十多年里,跟部长以上官员吵架有20多回,无他,看不过,太过分。经常有一些老前辈也说你只要管住自己的嘴,你就有好的前途。但是好像也很难改,一到关键时候就冲上去了,按捺不住。至于现在,我觉得我们这一代离退出历史舞台已经不远了,很难再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勉强跟上也很累,只好把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交出来,为年轻人让路。我已经不太在乎什么了,一个马上要离开一线的人,还在乎什么呢?至于有人不爽是肯定的,但是总得有人说出现实和真相,不然年轻人还得重蹈覆辙,社会试错成本还是不会降低。我想我不是高调,许多事情需要的确需要年轻人来完成,我们已经力不从心了。例如最近一个大项目,我就强烈建议选一个80后来做总工程师,而不要60后,因为等到项目完成,60后就退休了,付的学费全部浪费,对后续更大的项目没有任何帮助。不管别人怎么看,我行我素是我一贯的行为方式,所以永远不能去官场混,这可能是幸运的,混官场多难呀,尤其在中国。多不幸,看看他们变态的身体和痛苦的心灵。这是价值观问题,为了思想的自由,只能这样选择。我想这就是我的真实想法。

从中国历史来看,权位之争都是拿老百姓做人质[wxmang]于:2009-12-1217:56:41

都要打为天下苍生谋福利的口号(否则师出无名),以王安石变法党与司马光等旧党的争斗,就可看出来,还是老百姓买单(具体可上网搜索相关帖子)。就算是王安石或司马光的铁杆粉丝也不得不承认宋朝灭亡开始于此。又如张居正的改革和被改革,最终倒霉的还是老百姓,万历的反动导致土地兼并加剧,直接导致明朝灭亡。汉朝的外戚和宦官之争,唐朝的牛李党争也是如此,最终是国家的动乱,最后是百姓付出生命和财产的代价。这些西西河有历史专家,可请他们详细分析。所以权位之争倒霉的就是或只有老百姓。现在这些行为安定得了社会?就像一个人中了一箭,只把箭杆剪掉,能够救命吗?不解决黑恶势力产生了的土壤,打黑就是权宜之策,打倒一个黎强,马上就有千百个黎强来填补他的空缺。土壤是什么,这才是一切的关键。为什么这么多官员愿意与为大多数人不齿的街头小混混一类的人物同流合污?(你看看这些所谓黑恶势力的经历,实在真是印证了金庸小说中江湖上的名言:英雄不问出身,小混混也有光彩的一天)

人民币离岸中心是政治博弈的产物[wxmang]于:2009-12-1318:09:58

都想要政绩。目前最接近设想的是天津滨海,但是自从皮黔生进去后,再也没有进展。横琴最早提出,但是功力不够。上海在陈良宇任上在努力,以后就烟消云散。实际核心思想是推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工具,为人民币在海外(主要是东南亚)渗透提供支撑点。与国际上的离岸业务中心有根本差别。不是一回事。现在又在提,不知又是一场什么样的竞赛。

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种可能是项目已经立项[wxmang]于:2009-12-1318:03:34

但资金一直未拨付,现在年底突击(不然这笔资金收回),这种情况最多。还有一种可能是上级藏钱,借账号一用。所谓的花完也就是有个发票可以核销而已,资金转移到另外账号,慢慢花(损失一点税款)。再有就是上面某人要报答某人,给一笔面子钱(反正花不完也要收回),这种情况一般要补办立项手续,且倒填立项日期。这几种情况我都经历过。其他情况还不知道。

类似的事情,我们叫小立项[范进中举]于:2009-12-1320:28:10

当年一个拨经费的喝醉酒后说的,每年财政上都会留笔钱,为了应付下半年的一些突发事情,谁都不敢1月份就把钱发光。万一领导有什么大事突然要做,就要用钱。那么到每年9月,看看钱没有用掉,12月钱就烂掉了。那么关系好的就赶快跑他们手上的小项目。钱那是给的迅速。基本没有什么评审过程。不像大项目那么过五关斩六将。所以一定要和拨经费的关系好,直接有人在那里干活,信息通畅,知道要拨经费了,立即就要立项上去。前期准备工作做好,不然突然通知报项目。1-2周就结束。你是措手不及的。

是的,民族主义是个双刃剑,或者说是武侠小说中的[wxmang]于:2009-12-1401:45:03

天魔大法,弄得不好就会走火入魔,后患无穷。但是现实情况正在向这个方向演进。既有外在因素,例如西方的遏制和挤压,也有内在因素,近年中国快速发展导致的民族自信心高度膨胀。目前需要引导和控制。但是当局目前似乎认为民心可用,是一种力量源泉,正在鼓励、开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目前我们可能只能顺势而为。我个人相信中国文化5000年不灭的大智慧,为人处事上的中庸之道,以及内省的力量,不至于象俄罗斯那样走火入魔,不可收拾。

中国目前现实不能指望救世主,不能指望明君圣人[wxmang]于:2009-12-1401:37:38

只能指望每一个人的力量能够整合在一个大致的方向上,求同存异,就已经很可怕了。我们国家已经永远不会有什么明君圣主了,精英淘汰机制注定了平庸和无能。只能靠我们每一个人自己。

目前做大做强国家队的政策就是一批60后[wxmang]于:2009-12-1400:51:39

整出来的。据我所知,30%是海龟,绝大多数有理想主义色彩,老愤青比较多。要说里面没有利益集团代表也不现实,但是也有没有任何利益背景的人。大家的共识实际就是对现实经济环境的思考。尤其是反复看了江浙、广东的民营企业后,形成的共识:民营企业资源配置效率虽然高于国企,但是在承担社会责任上难当大任,投机性太强,只能解决点就业问题,国家经济安全还得靠国企。

阿三对我们的威胁是牵制我们力量,倒不是真怕[wxmang]于:2009-12-1400:25:16

他动手。例如在缅甸,阿三已经搅合掉我们有些项目,实兑港本来是油气管道上岸港,被阿三抢走了。我们现在只能开发皎瞟港。看看地图就知道多么不爽,喉咙管上加了一道锁。问题是阿三也要在东南亚争取发展空间,我们必然要撞车。不是他配不配的问题,而是已经干上了。我们的安全环境之恶劣,是世界第一,例如朝鲜、巴基斯坦、印度、缅甸、南海、台湾等等都是热点地区,随时可能开战,我们目前不是沙文主义,而是危机四伏。

说得好。咱们没有管理国家的经验,就管理企业经验来看[wxmang]于:2009-12-1420:08:09

1、企业没有绝对的公平,绝对的公平就是绝对不公平,会导致大锅饭,使一些有特殊能力的人才流失,因为对他们不公平。

2、过度强调公平的企业都是没有活力的企业,进入衰亡期的企业,因为没有成长机会。高速成长的企业必然优先强调效率。

3、企业里任何制度要想让所有人都爽是不可能的。

4、任何制度的执行都是引导、诱导、强制和监督相结合的,从来没有一个制度会自动被执行,除非是私分企业财产。

5、企业运营模式没有最优,只有适用,没有最好,只有过得去。

6、评价企业好坏不是其道德标准,企业文化,而是最终结果:生命期累积利润率和利润。其他评价都是为这个目标服务的。

7.长命比过瘾重要。

8、要追求现实存在而不是理想存在。

这个问题我不担心,中国人传统务实,没有什么至高无上[wxmang]于:2009-12-1418:55:51

的信仰,都是利益惹的祸。目前去信教的,都是为一点蝇头小利去的,真的相信天国不会很多。几百年都没有在中国站住脚,我就不相信现在他能站住脚。海外华人信教我不清楚,但是就我接触到的来看,普遍是寻找慰藉,在竞争中失败或压力过大,一旦环境换了,就不一定,而且成功的人士很少信教。例如杨小凯信教,是因为患癌症后精神崩溃。

不同的政府花钱比例不同,一般最大一块是教科文卫[wxmang]于:2009-12-1418:49:24

和市政运营经费,其次是公务员工资和办公事业费,再其次就是项目拼盘,例如廉租房建设等等,再其次就是面子工程或政绩工程,最后才是各种扶持资金投入,例如高新技术企业扶持等等,其他抢险救灾,民生救助等,还有一定比例的机动财力,例如用于各种奖励,补助等等。目前缺口最大的是项目拼盘资金,面子工程和政绩工程资金。

这个群体人数不多,我接触有限,就我接触的政府高级官员[wxmang]于:2009-12-1418:41:13

(副部级以上)和国企高管(央企副总裁以上)来看,他们比知识工人理性得多,对国家的前途和未来也悲观一些,想的更现实,就是如何从A到B的过程中尽可能少付代价。可能跟承担的压力更大有关系。对西方价值观的看法,基本一致,但他们更直接,认为西方价值观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是一种战略武器,用来限制我们,扼杀我们,阻击我们。但是目前还要与他们合作,所以不能撕破脸。基本就像毛主席在与傅作义谈判北平和平协议时的话,只要傅作义出了城,就由不得他了,现在什么都可以答应他。他们实际在委屈求得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当然也有部分人不是这样看)

对国家利益的看法与普通人不同,他们认为当务之急不是去抢目前的一城一地的市场和资源份额,而着眼于发展的机会获取和博弈的平等地位。对目前问题看法是需要两害相权取其轻,在效率和公平中踩跷跷板,掌握平衡。按某人说法是:走好钢丝绳,打好擦边球。争取安定发展的时间,利用时间卸掉定时炸弹引信,消化掉水落石出导致的垃圾。

从情绪上普遍比较民族主义。有次讨论什么问题,我说我是愤青,某金融部门老大跳起来说你也就算个小愤青,我才是大愤青。结果其他人不干,变成讨论谁更愤青。对下一步走向的可能目前有争议,但是寻找中国自己独有道路已经是共识。基本内容在目前政策中已经开始反应,例如做大国家队,山寨转向基础能力,夯实制造业产业基础,人民币走向完全可自由兑换等等(我接触的都是财经人士,至于政治和军方是什么想法不清楚)

我觉得你得先严格定义你的价值观概念,因为你说的[wxmang]于:2009-12-1418:18:16

价值观与通常我们讨论的价值观概念很不同,你说的接近于一个组织的运营模式,不是我们认为的价值观。价值观在哲学上有严格定义。我定义的价值观是:一种内心尺度,它凌驾于整个人性当中,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观察信念,理解等,支配着人认识世界,明白事物对自己的意义和自我了解,自我定向,自我设计等;也为人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充足的理由。所以我认为:价值观就是人的好坏观,即人们关于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怎样为好、怎样为坏,以及自己向往什么、追求什么、舍弃什么、拥护什么、反对什么等等的观念、思想、态度的总和。构成价值观的是我们的思想、观念、精神形式。价值观不同于知识、理论和科学系统,它不是表明人们知道什么,懂得什么、会做什么,而是表明人们究竟相信什么,想要什么、坚持追求和实现什么。

说得对,互联网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wxmang]于:2009-12-1417:55:00

其价值大于原始时代的马车发明,工业时代的火车发明。互联网使闭关自守和愚民政策都不可能了,必须正面与对手竞争。由于信息的双向透明,那种拿几个玻璃球换走别人价值连城的国宝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西方再想拿编出来的故事对我们洗脑是笑话了(但是商学院仍然在用编出来的假案例对学生洗脑,整出一大堆不知天高地厚,而又没有一点动手能力的脑残学生)

三角债具体处理数据至今一直没开放,你只能去查当年[wxmang]于:2009-12-1419:06:01

的新华月报,逐篇寻找原始数据。因为原因很简单,下游企业恶意占用上游流动资金。而对下游企业这种行为又无法制裁(因为绝大多数上游企业并不敢得罪下游企业,你去举报,市场就没了。除非你是奇缺资源),而且大家都是国企,都是当地利税大户,地方保护,谁敢动谁?地方法院也不敢介入(还想不想领工资了),所以只会成为资金无底洞。

消费品制造业的品牌价值大于实体价值,他的核心[wxmang]于:2009-12-1417:49:14

在两块:产品研发和市场网络,很多著名消费品企业自己并无制造部门。所以消费品制造业关键问题不在投资,而在创新能力和运营管理水平。由于体制所限,这两项都不是国企的强项,所以国企只能退出,进去也是自杀。这就是国家不向你说的轻工业投资的原因。

我说的就是国家利益,不是自己利益。很多事情[wxmang]于:2009-12-1406:05:29

你可能限于国外环境,很难体会。我们根本问题是内政。经济上犯错误美国鬼子比我们犯得多。现在还在犯。再过

10年,我们就有全面抗衡的基础了,要有信心。目前亲自操刀的人都是在两害相权取其轻。我认为让我去操刀,一定不如目前这些人。所以我从不埋怨他们,也不指责他们,因为我去可能犯的错误更大。至于老兄说的情况,只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最好详细指出来,说不定对决策有帮助。他们的秘书也下西西河。

我以前参加过一次比较高层会议,讨论农村政策问题[wxmang]于:2009-12-1405:55:10

我的看法是决策层实在是太务实了,我讲一堆必要性,可行性,人家根本不听,就问:怎么干,然后说:至于其他问题让社科院和中宣部去解决,我们不要操心。我的看法就是一群只盯着利益的土财主。有内部博弈问题,但是谁上位情况都一样,都会只管利益的。其他什么意识形态那玩意是包装。从毛主席起就是传统了。不要太担心中国人的智慧。

实际无所谓左派右派,我们的参照物是利益,利益至上[wxmang]于:2009-12-1405:49:45

是我们几千年外交和政治的传统,现在要获得更大利益,必须从西方碗里抢,那就抢,前几年没有能力抢,就只好哄,只好乞讨。这就是我的看法,一切行为都是跟利益有关,中国当局从来没有西方意义上的左派、右派,我看到的都是土老财,只认得利益。

工人中情况非常复杂,有完全不管不问,只看自家[wxmang]于:2009-12-1405:40:04

一亩三分地的,也有慷慨激昂,壮士悲歌的,也有冷静理性的,也有愤世嫉俗的,总的来说比知识工人的情况更发散,没有特别的趋向,但是仇恨贫富不均,对现实情况不满是普遍的。可能跟他们的生存处境和经济情况不佳有关系。很难说有什么思潮或深入思考。工人阶级领导一切已经是过去式。

是的,我一直在看外交季刊ForeignAffairs[wxmang]于:2009-12-1423:02:09

发现最近美国鬼子有点明白了。英国人早就明白,所以北京奥运会和3.14时英国人是采取的怀柔立场。(最好有人能够翻译一批外交季刊的文章,例如最近的关于中国前景的一些判断与5年前的比较,当时有个关于中国前景的特刊)就可以知道他们也在反思中国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完全出乎他们意料的方式在改变。美国鬼子有自己的逻辑和因果关系看法,但是好像中国人从不按他们的设想运行。例如中国从崩溃走向崩溃的笑话已经使哈佛整个中国问题研究系统成为笑柄。现在有人在反思,说5000年的文明史,使中国人一方面极为自豪和骄傲,另一方面也具有适应各种环境的应变能力,中国人说是的时候,很可能是仅仅因为说是他能够获得最大利益,内心可能不以为然;中国人说不是时,很可能是他认为还有讨价还价的空间,而不是真的反对。其实这些对我们来讲就是常识,司空见惯,甚至我们都烂熟于心,而对美国鬼子却是重大发现。可想文化上的差异有多大。中国人很少有绝对的概念,更多是相对的是或非,这是让西方人最头疼的。所以他们想奴役我们的思想,和平演变我们,按《潜伏》台词:还嫩了点。最近他们似乎正在改变策略,又在开始文化渗透。慢慢看,老舍先生《四世同堂》中的台词很好:小日本再厉害,备不住咱们中国人能忍,能熬,熬也熬垮他。

其实这些人真的可惜了,业务能力极强,非我等可以[wxmang]于:2009-12-1510:06:46

望其项背,但是国家目前的确也不信任他们,重要的项目根本不让他们介入或牵头,实际上他们比我等土鳖水平高得多。我想你说的也对,他们心态有问题。

说的很对,实际情况就是如此[wxmang]于:2009-12-1517:31:30

例如最近的三峡后续项目,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同类项目,自然很多人想参与,像我们年轻时候就在三峡山山水水之间来回的人自然知道这种项目不仅仅是有可能出成果,更知道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前几天我组织一批人到现场看,从重庆顺流而下到上海。当然也有50来岁的所谓行业领军人物,(大多是从美国来的)。当他们了解了项目的难度和要在库区连续工作6年后,都主动放弃了。有的人跟我说,等数据出来后,他愿意参加后期整合,(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情,只想摘桃子),有的人是大力推荐设备,平台和软件,整个成为一个代理商而不是一个科学家。让我们这些对他们先寄予巨大希望的人失望到了极点,结果一到上海我就进医院。

同意你的观点,目前宣传口有脑残化和娱乐化倾向[wxmang]于:2009-12-1517:45:42

把一些重大和严肃事情整的让人哭笑不得。例如10月20日CCTV2报道的长江生态危机,本来是个悲壮而可怕的主题和内容,结果被完全不理解也不懂的编导搞成内幕揭发,悬疑电视剧的格局,真是可惜,那种生态危机带来的震撼效果和刻骨铭心的警示没有了。采访人还非要人家按提示板上的话讲,而有些话完全牛头不对马嘴,气死人。又听不进专家意见,经常是蔑视。其他领域也有类似情况。

家园 贺收费站起航,贴《wxmang解惑集》----F

不瞒你说,我不幸得很,接触到的海归虽然不多,但是[wxmang]于:2009-12-1500:17:45

让我高兴的真的很少,听得最多的都是埋怨。(当然可能跟我接触的群体特殊有关)他们去国20多年,对国内印象基本保持在80年代中期,中间又有一次政治风波,大多有特殊看法。但当回来后看到的情况,使他们心理原有的优越感一下消失,非常难受。这些人现在很彷徨,在两地之间来回折腾。由于在两地都找不到心灵的家园,现在总觉得报国无门,国家亏待他们。当然他们年龄都是50岁左右,最小的也有46岁了。也许70后,80后的海归会好很多。但是我没有机会深入接触。我也就是就事论事。我当然希望海归能够为国效力,因为他们毕竟有一些我们没有的优势,结合起来才能知己知彼。不过说实在的,我真的没有遇见。希望70、80、90后的海归更理性和成熟,为国出力。

目前除极少数民营企业会找海龟充门面外,[wxmang]于:2009-12-1509:56:52

一般企业中海龟与土鳖并无区别,而且在许多岗位海龟不能胜任,例如财务部门,需要跟税务银行勾兑,销售部门需要与工商质检等等勾兑。目前一般情况下,海龟只在研发和外贸上还有优势。有的企业对管理人员的薪酬计算方式是给你100万,你的带来3000万税前利润,给你10万,你得带来100万税前利润。

我招聘人只问4个问题:干过什么?会干什么?想干什么?打算怎么干?重点是实战能力检测,基本是给一个一天可以完成的工作,例如物流配送计划,谈判流程设计,审计计划,或布展计划等等,看对基本业务熟悉程度和动手能力。

现在情商学院最缺的是动手能力和做小事情的心态。世界上那里有这么多总裁给你当,大多数人一生也不过是个办事员。没有这个平和心态,也不可能当什么总裁。

内政问题我只熟悉国企,这在以前的帖子中已经讲得很多[wxmang]于:2009-12-150:40:34

其他领域不熟悉,就不可能讲到点子上,例如地方政府的运行问题,农业问题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但是我没有发言权。全面分析内政问题,就更需要更高层次的信息来源,西西河里有这样的人才,但是出于各种原因,他们不可能上浮,所以只能等等看。

大棋局看过,基本还是认为美国鬼子不可能完全理解[wxmang]于:2009-12-1500:35:22

中国文化的模糊性。中国人的中庸之道导致我们没有绝对的是非标准和硬性的目标,基本是不断变化,安命顺时,顺势而为。所以易经讲的变易,简易,不易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估计美国人永远也不会理解。不过的确我们运气也还真不错,如果中东晚几年开火,真的就可能比较被动了。

以前我在招聘时不止一次接触过商学院的学生,有时真是[wxmang]于:2009-12-150:29:37

哭笑不得。有的家伙信奉的是:要对你的顾客和未来雇主进行信息轰炸和持续攻击,直至他崩溃的教条。上来海阔天空,滔滔不绝。我一般都是让他们做一份完全实战的工作计划。绝大多数人拿来的不是从网上找来的例如埃森哲、麦肯锡、罗兰贝格、科尔尼之类的咨询文件,就是有的商学院案例材料的改写版,与我的企业毫无关系。然后一提问,基本属于猫吃团鱼不知如何下手。这些孩子基本被废掉了,高不成低不就。

你说得对,现在整个针对类金融企业的监控体系[wxmang]于:2009-12-1600:12:56

全部来自对德隆案件的总结,虽然学费高昂,但是基本从制度和流程上杜绝了这种漏洞,现在再想象德隆这么玩基本一开始就会被封杀。德隆案件的副产品是增加了当局对民营企业的深刻认识:无法无天,唯利是图,投机取巧,必须控制发展。这也是现在国企国家队政策的一个思想来源。应该说唐万新还是作了点好事情,至少我们下一代会少承担点这种风险。因为如果20年后再来一个德隆,规模就是不是数百亿的事情了,可能数万亿。

你这说的是计划的格式,这是常识,关键是要内容是[wxmang]于:2009-12-1523:09:08

可操作的,也即:

1、可操作脚本:任务清单,人员分工,时间安排,预算估计,工作步骤,先后次序,工作重点,突破口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处置方法。

2、指挥调度方案:你如何派活,如何沟通,如何协调。

3、稽核监督控制方案:控制点选择,控制流程选择,控制方法选择。

4、成本分析和收益估计:预计财务报表

5、风险控制和预防方案:风险识别,风险分散,风险转移和预防流程。

以上计划内容不要求很复杂,但是要求考虑很缜密,面面俱到,不能有漏项。主要看你对相关业务流程和一般运营惯例的了解和熟悉情况。我上面讲的是对运营管理人员的测试办法。其他专业有类似方法。要点就是测试你的动手能力,而不是演讲能力。

老哥的超然让人佩服,也让老哥更幸福[wxmang]于:2009-12-1522:53:14

名利这种欲望的实现是要付代价的,而且是一生的代价。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可以收手,就是大智大慧的通人。博取名利就像押注,但是很多人最后押上的是生命、健康、幸福和自由,如果赌输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而有大智慧的人只押上自己的时间、体力、精力而已,即使赌输了,也就是人生中的一次教训。当然这种选择也就必须能够抵抗住名利的诱惑,坐怀不乱,非常不容易。很多绝顶聪明的人都没有看破。

谢谢补充。但是我觉得唐朝的对外政策最有参考价值[wxmang]于:2009-12-1518:31:21

他不完全用武力手段解决,用外交手段解决了很多问题,获得了生存空间和安全保障。当然今天情况不同,我们是被动出牌。

海外是幸灾乐祸和耸人听闻加上崩溃论[wxmang]于:2009-12-1518:14:09

国内是娱乐化和脑残化,差不多。现场情况实在难堪,让我觉得应该找个地方钻下去。现在大学都在教什么东西?毕业的学生连起码的判断能力都丧失了,而且还自我感觉极好。

是累的。试想10多个人,互相之间瞧不起,都自以为自己是[wxmang]于:2009-12-1518:10:38

最高手,你不得不反复安抚说服,不然可能到武汉就散伙了,吃饭可能都没法在一个桌子上吃。因为知识分子的学术观点之争,随时可能爆发成意气之争,门派之争,甚至人身之争。另外更难的是要向每一个人解释项目,而且不能厚此薄彼(因为都是我的客人)。你想你家来了10多个随时要吵架的都很牛的客人,而且在一起生活10多天,你会不会累到医院去。

某省副省长在一次内部会上发言:栽好梧桐树,[wxmang]于:2009-12-1800:36:10

引来金凤凰,拔毛冲政绩,以后管他娘。某人就更直接:筑巢引凤,关门拔毛。主要是当期政绩和任期制的原因,谁也不愿意给人摘桃子,都想当期兑现政绩。

完全可能,地越卖越少,胃口越来越大,后备烂尾工程[wxmang]于:2009-12-1801:17:53

越来越多,不指望地价涨点,你让地方财政平衡怎么办?只是可行性值得考虑,一旦银行紧缩银根,降价都没人买。

问题是商学院的学生不干,就像讲相声一样:你再怎么[wxmang]于:2009-12-1800:29:41

也得给我个部门总监吧?怎么还不在总部办公?那多没面子,不去。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大家都不留,我当啃老族。

从管理角度来看(与经济学看法不同),容易被复制[wxmang]于:2009-12-1806:25:49

被山寨的东西都不是核心竞争力,都不是金刚钻。企业赚钱在两点,一是增值环节的增值效率和增值幅度,但这只提供平均利润;二是创新程度,创新才能提供超额利润。而创新一旦被复制或被山寨就失去超额利润的来源。所以保持持续的创新和长久的不被复制是企业保持长期竞争力的主要手段。

从技术角度讲,生产环节是最容易被复制和山寨的,相反品牌由于有知识产权和商标保护,复制或山寨门槛很高。另外销售网络也很难复制和山寨,因为需要时间和金钱来打造。且销售网络资源具有独占性和稀缺性,例如城市中最好的位置就是那么几个,你占了,别人就没有机会了,不管你复制能力多强,都没有用。所以我认为价值链上最能够保证企业超额利润的环节在品牌、研发和销售网络,生产是次要的,只能提供平均利润。但是生产运营是一切活动的基础,所以也很重要,但不是寻找超额利润来源的地方,不能竭泽而渔,过于降低成本,导致运营系统很寒酸,很简陋。

那与管理学一样,许多教授只能叫误人子弟[wxmang]于:2009-12-1703:20:31

自己一天商没经过,居然敢讲营销学,教学生怎么忽悠江湖骗子,从未下过生产线的,居然敢教我怎么优化运营流程。可惜那些年轻人了,都成为真正的废柴,什么事情都干不了,还失去独立的判断能力。西西河有的帖子就是这样,我感到特别悲哀。一个人失去独立判断能力,会是什么呢?连复印机和录音机都不如,因为机器干得更出色。

我对那天发生的事情至今记忆犹新[wxmang]于:2009-12-1700:15:41

当时实际上我们绝大多数人对政治并不感兴趣,对南斯拉夫米洛舍维奇也无好感。但是炸了大使馆以后,连我这种从不打听政治消息的人,也要去问:为什么炸我们?回答:战略测试,在找我们底线,准备在其他方向修理我们。问:为什么不反击?回答:没有能力反击。问:怎么办?答:上打狗棍项目。

实际当时我们这些人是反对上某项目的,因为劳民伤财。但是那一刻所有反对者都成为最坚定的支持者。都愿意无条件努力,甚至献身。

那种悲愤和压抑至今仍然让我们一批人不能自制。这也就是我们现在对普世论者和鼓吹美国那一套的人完全不能宽容也不能谅解的原因。在我以前服务的企业里,一旦发现这种人,我会立即让他滚蛋,就算支付解约赔偿也在所不惜。而且会对我认识的相关企业或相关人士说明,尽量封杀这种人在国内的发展空间。就算人家说我狭隘、阴暗也在所不惜。

贵州情况是雁过拔毛不休,拔完以后炖汤,不管私企国企[wxmang]于:2009-12-170:49:31

不管内资外资,一视同仁。多年前一央企都被拔得嗷嗷叫。不给拔,好,几百老百姓每天轮流堵门堵路。某央企只好落荒而逃,其老大发誓:谁再进贵州谁全家死绝。而他们还是某省委书记敲锣打鼓邀请去的。我是土著,都要被宰,何况外人

不是刁民,是政府发工资的职业演员[wxmang]于:2009-12-1700:58:57

他们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发展机会,有机会就会好得多。因为大家就会去干事情了,不会没事干专门琢磨别人那点项目的好处。所以能够带来机会的干部就是好干部,在中国这就等同于会折腾。

我觉得有个技术问题不好解决[wxmang]于:2009-12-1701:52:56

举例来讲,我们以前在搞物流中心时,接触过一个1984年去美国的,他在物流领域是权威,但我们愿意高薪(不低于美国水平)聘请他时,他提出一个问题,就是现代技术系统都不是一个人可以操作和开发的,需要一个团队。我们问大约多少人,答30多人,而且大多是白人,不可能到中国长期工作。所以引进海外技术人才很困难,因为要引进一个系统,而且一个环节走不通就不行。不是我们不干,是干不成。

谢谢,过奖。我只是业余爱好,甚至连菜鸟都不够资格[wxmang]于:2009-12-1702:48:40

至多算预备菜鸟。只是激愤导致来关心这种与我专业18万公里的东西。现在我是一有机会就宣讲美国鬼子的战略观和战略选择,也影响了几个从不关心政治、外交的家伙。满清失败在目光短浅,盲目自大,我们不能再犯盲目信任,自卑自怨的错误。

请举一例没有利益作为支撑的意识形弁[wxmang]于:2009-12-1623:16:08

意识形态与利益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根本不能分开。意识形态是战略武器,争的就是利益。请看看摩根索的书,看看美国鬼子是怎么看的:意识形态就是利益的载体和包装盒。

我偶然机会问过一些人在豆瓣上面混的,[wxmang]于:2009-12-1623:11:29

他们告诉我,豆瓣上竞争失败者居多,而且自恋、自爱,刻薄、挑剔者居多。所以我认为不能作为评价标准。

是的,一个新手进入一个新企业,为了减少风险[wxmang]于:2009-12-1618:51:26

我们是不敢让他立即加入流程的,必须让他在项目中熟悉企业的游戏规则,同时也考察他的能力。就像一个足球队新引进一个球员,一定是让他独自训练一段时间(当然按这个球队预定的计划训练),才允许加入队伍。企业中实际上

50%以上管理工作都是项目管理工作,流程型的工作比例不大。所以能够胜任项目管理工作也是很不错的。很多部门本质上就是项目管理部门,例如业务开发,产品开发,内部审计等等,他们所有工作都是项目。当然不同企业的项目管理流程和制度,甚至运营模式差距极大,要慢慢熟悉。

年轻人会变的,我们也是这么变过来的[wxmang]于:2009-12-1617:53:38

只要走上社会,碰几次壁,知道锅是铁做的,不是幻想做的,就都转变了(除极少数人)。当年在美国参加民运的一帮子人,现在不也在国内讨生活,对官员们行贿起来比土鳖厉害多了。中国人哪有什么至高无上的理想,只有现实利益的比较。一旦利益所迫,就只关心自己那点地盘了。小朋友如果现在就很现实才是悲哀,说明我们在退化。

第一我们都没有上位,都不是决策者,都是蓝领[wxmang]于:2009-12-1618:08:48

只是外人看起来象回事情,其实没有任何决策权,甚至连建议权都受限制,至多算个干力气活的执行者;第二任何组织中都需要我等工蚁,但是工蚁永远就是工蚁。现在国家机关中有一大批优秀的工蚁,但是他们完全无法影响政策走向,就是干活而已。精英淘汰要筛选出的不是工蚁,而是决策者。工蚁是没有资格参与筛选的。

同意一点,中国经商环境美国不同,不同意一点,就是[wxmang]于:2009-12-1618:14:15

“就是美国人干一小时顶得上中国人干十小时”,这是不对的,在个别领域有例外,绝大多数应该相差不多,例如制造业,例如零售业,例如铁路运输,例如航空运输,效率并无区别,区别的是分配制度。我们是高积累分配制度,美国人是寅吃卯粮。这几个行业的美国企业我有实践接触,不是看书看来的。

中国运营模式是用西方的逻辑思维无法认清的[wxmang]于:2009-12-1618:26:51

有时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我也是慢慢接触现实才知道。有的看起来很荒诞的行为,实际在现实中被证明是最优解。例如贪官问题,看起来是社会进步的障碍,实际有时不是。用某地的例子最好说明,某官高升,地方不舍,理由是虽然很贪,但是也很能干事情,换个清官,什么也不敢干,遭殃的是百姓。结果这个贪官到新地方,照样干得风生水起,地方各级人等赞不绝口,说是总算带来一点希望。结果的确不错,此人一如既往贪。只是看他运气,是否会被当成打击对象。这是官场公开常识。

谢谢回复,这种情况我们也一样,走上社会[wxmang]于:2009-12-1618:37:27

思想会发生巨大变化。社会是相当功利的,没有什么地方留给理想主义。但是如果一个人从此就只关心票子、房子、车子、儿子、位子,也就再也没有看清楚前方道路的能力,自己不管是精神和能力都会急剧萎缩,就像常说的格局太小,眼光太短。人生总是在做选择,选择的要点就是眼光,目光长远的人,选择余地大一些,目光短浅的人,选择余地小一点,机会也就少很多。所谓伟人或成功人士,不过就是目光比我们普通人远一点点而已。而保持对理想或现实的观察和探寻,就是我们继续获得生命选择权的唯一办法。有一位河友说他只关心房子车子,其他都是刚毕业的学生关心的,我敢肯定如果真是这样,他在生命的余下时间里将不会再有任何选择自己成长的机会,也就永远不可能实现他的现实理想:票子车子之类。因为他自己选择把眼睛比起来了。从现实出发,我们必须关心更远的事情,不然我们对前面要走的路就什么也看不清了。

都不会打压,但是会尽量控制,争取保持平衡[wxmang]于:2009-12-1618:44:03

不管打压通胀还是房产所需要的政治资源目前都没有,所以打压不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良性通货膨胀本来就在政策选项中,只是要防止恶性;房产有各种利益纠葛,尤其是地方财政因素和银行风险,需要双方妥协,所以只能适度控制,而不能下重手。所以我的观点是因循而已,也可以说无为而治吧。目前在经济领域的不作为现象已经很明显,大家可以仔细观察。这是各方力量平衡的结果,谁也不想把盆子踩翻。

老哥的超然让人佩服,也让老哥更幸福[wxmang]于:2009-12-1522:53:14

名利这种欲望的实现是要付代价的,而且是一生的代价。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可以收手,就是大智大慧的通人。博取名利就像押注,但是很多人最后押上的是生命、健康、幸福和自由,如果赌输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而有大智慧的人只押上自己的时间、体力、精力而已,即使赌输了,也就是人生中的一次教训。当然这种选择也就必须能够抵抗住名利的诱惑,坐怀不

乱,非常不容易。很多绝顶聪明的人都没有看破。

是托词,当时我们先找一家英国物流公司[wxmang]于:2009-12-2016:34:22

其系统根本不让我们接触,全部要从英国派人来管理,最后只好分手。而当时基建已经完成,设备到位,没有时间再培训新人,必须立即上手。最后还是与日本人合作,日本人在5年内转让技术,收取高额技术转让费,才解决。比引进人才贵得多。国内很多项目都不是有时间给你准备人才储备的,往往是某一个政策一出来,立即批资金,立项目,上马,验收,运营是非常紧张的,哪里有一两年让你来准备。象我们物流项目从政策出台、申请立项、批准和资金到位、基建完成一共才一年多点,其间还与N家合作伙伴讨论运营模式,等发现需要培训人,已经没时间,而且项目中也没有这些资金安排。在企业中,招聘和培训一批专业成龙配套的运营队伍,是非常花时间的庞大系统工程,而且经常是I成活率不到50%,(淘汰、跳槽等等原因)。一般企业不愿意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愿意花钱买。本人曾经亲自培训一批内部审计人员,历时几个月,每天亲自上一节课,结果一年后一半人员离开,去了更能发挥其作用的地方,(内部审计是个金领职业,跳槽能够大幅改善自己的待遇和位置)

企业的系统运营不是一个硬技术,需要很多经验积累[wxmang]于:2009-12-2020:00:58

例如意外情况的处置,除非你经历过,否则光看运营手册是做不了的。例如物流系统配送过程中出现车祸,货物无法按时到达,这时就需要立即调整配送计划,重新安排整个运营流程,迅速补货,这些具体排程、计算工作机器可以完成,但是下决心以及何时动手,以及从什么地方动手,调配怎么安排,从那个节点调配,都需要经验,这玩意短期内是学不会的。如果这么容易学会,我们的总裁就可以批量生产了,哪里会从里寻她千百度,10万人都成才不了一个。我们不是要技术工人,是要运营专家。

不是谦虚,的确是我对只对企业运营熟悉[wxmang]于:2009-12-2020:11:55

一旦涉及到讨论具体企业运营,我就比较自信,因为教训很多,见过的幺蛾子也很多,可以给大家参考的东西就比较有价值,一旦离开这个领域,基本就是预备菜鸟,有时也掺和一下,也是从观察的角度,提供点现实材料,并不能做深入分析。因为我觉得理论讨论先得确定前提、定义和假设一致,不然结论本身毫无意义。而西西河往往喜欢只讨论结论,而不讨论结论产生的基础:假设、定义和前提是否真实存在或逻辑合理,结果必然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团混战。这种讨论我就不擅长,因为几乎基于信仰而不是事实在讨论,但我们讨论的又不是信仰,而是事实。

再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项,不可能是万能,万能就是万金油,也没价值。我不懂经济学,就老老实实的坐在下面听懂得的人传道、授业、解惑,这才是最佳选择。去参与自己不懂的领域讨论,纯属误人误己,浪费时间。

我熟悉的是内部审计,不是你这种会计师事务所的外部审计[wxmang]于:2009-12-216:45:30

内部审计本质是从流程和任务执行入手,稽核检查管理人员是否渎职,是否越权,财务问题只是其中一部分。其实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对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的评估和测试。但是内部审计还有堵漏的任务。内部审计很像政府部门的监察部+纪检委+检察院+审计署部分职责的混合,而不是仅仅查账。所以国际内部审计师(CIA)与CPA是平行的职业,相对而言,CIA难考的多,但在企业的待遇和地位比会计师高得多。

这个情况是工作脱节。中央控制大多数财力[wxmang]于:2009-12-2116:22:11

是提高国家控制能力的基础条件已经在上层形成共识,就像我见的大一统的中国必须由强大的中央财政来支撑,所以加强税收管理是必要的。但是地方多年来因为各种原因对企业有一些放水养鱼的措施,减免税收,大多是越权操作的,而且之间产生大量腐败。现在开始收紧这个口子,同时地方财政紧张,也开始收紧地方税收,结果就是搞得鸡飞狗跳,挖地三尺,本质上并未加大税收负担,只是把原有的税收漏洞堵死不少(仍然有不少)而已,民营企业叫苦,有的是本来就是要死的,没有竞争力的;有的本来就是靠税收空子生存的。比较老实的企业负担并未加重。(至少我看到情况如此,可能不一定全面)支付这边仍然沿袭一贯的财政部土老财传统。建国时财政部是薄一波带一帮山西人组建的,我与其中一些老先生聊过,他们说山西人会理财,所以管财政。我仔细请教后发现他们的会理财就是抠门。所以到年底突击花钱是传统,与税收系统无关。

在治理国家上没有绝对概念,既不会打压,也不会鼓励[wxmang]于:2009-12-2222:44:06

只是度的把握和平衡。会对过于失衡的情况进行微调(中国传统是治大国如烹小鲜),当然基于政治需要,在宣传上可能是另外一回事。但是不管媒体宣传如何大张旗鼓,事实上在各种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逐级博弈(基于各级执行者的最大利益的趋利避害),都会对政策进行修正,导致政策变形或延迟,效率放大或衰减,所以不能指望影响地方各级政府生存(地方财政平衡)的政策会有宣传的明显效果。决策层对此心知肚明。所以中央地方双方制约的结果就是一个弱肉强食模型,典型的就是草原狼和羊群的关系,都有一个量的临界点,超过阀值系统就崩溃。可参看

链接出处

所以各级都懂这个游戏规则,也就是说不至于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另外银行坏账采用的是水涨船高策略,依靠水量增加,水位上升来淹没礁石。(也即扩大资产总量来消化不良资产,降低坏账率)所以规模增长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领导不是说:这些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可以在发展中解决吗。这句话的本质就是这个意思。

你说的不对,我不知道你的信息是不是一手的[wxmang]于:2009-12-2301:32:22

因为目前我们可以看到的还是一党专政,如果过分,立即就要下台的,不仅仅是个把省委书记。具体我不想说名字,但是正部级以上官员发生位置变动,就是不听话,至于用的罪行是什么名称是次要的。不听打招呼是在官场混不下去的。所以现在地方官做的都是高技术高技巧工作,就像在前面某个帖子我说的:某人说:走好钢丝绳,打好擦边球。这是做官的至理名言。没有官员敢对抗上级,除非自己不想干了。前几天600多个城市主管房地产的领导被召进京,你以为是去观光的?是去吵架的?使自己去找死的?你需要先有机会列席他们如何往上爬的时候勾兑各种关系的宴会和娱乐聚会,你才会知道他们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和底气敢不听他的上级打招呼,其实没几个有胆子。

这也就是我们国家最大利益[wxmang]于:2009-12-2301:48:09

是参与全球市场和资源分配的平等权力(实际就是分得的蛋糕大小)的原因。英国人前几年就看懂了,开始恐惧:中国目前发展模式是一切内部问题的解决是需要全球市场和资源来支撑的(例如失业,银行坏账,产能过剩等等),而且会不断挤压别人份额,导致别人生存空间缩小。

所以英国人反复说服美国鬼子统一行动,一是遏制中国份额增长空间,二是控制中国发展速度,三是加大中国份额的交换成本,四是美英争取获得更多政治和经济对价。克林顿时代开始合作,许多行动的背景都是如此。所以一旦我们获得的全球资源和市场份额不能支持发展速度和规模,一是继续用各种手段(外交、政治、经济等等----例如无偿援助,例如53国非洲元首大会,例如东盟合作区模式等等)增加份额,这是良性的。二是将产生内部问题(例如恶性通胀,大规模失业,人民币贬值等等)向国外转移,通过例如倾销、贸易战、货币战争等等,实现危机转移,结果

是干掉一大堆发展水平不如我们的国家。这时我们将被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称为最邪恶的帝国主义。这种情况的出现不是不可能的,我们是不愿意的,但可能不得不是这个结果。

不是这个游戏规则,官员到副部级就不是上级可以决定[wxmang]于:2009-12-2301:52:16

自己升迁的了,也不完全是靠政绩,具体要想说清楚这些规则,只有你也当回官。外人用语言无法准确描述,而且忌讳颇多,我也不敢过于出位。

具体到某一个企业,很难说清楚原因,要具体情况[wxmang]于:2009-12-2302:57:11

具体分析。但是就整体而言,地产商拉高出货,震仓,洗仓的行动已经开始。击鼓传花游戏正在进行时。如果你在

1992年到1993年的海南呆过,你就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只是放大到全国,手法更为隐蔽和熟练而已。房地产拉高出货的技术比股票复杂(具体自己琢磨,我也不熟悉,只是道听途说一点),而且政策在配合。

金领的定义不是收入绝对值,而是前途[wxmang]于:2009-12-2304:07:18

一般内审部门出身的部门负责人,一定是未来的经营团队成员(例如管财务的高级副总裁,CFO,甚至总裁等等)。工资收入与他的地位挂钩,例如某央企的内审部门负责人就超过你说的100万,但是让一个刚入门的内审人员期望

100万是不是太夸张?世界上也没有任何职业是一入门起薪100万的,甚至包括象抢英格兰银行这样的职业罪犯都做不到。你说的的内审实际可能不是标准内审,而是领导的耳目,当然价值就低了。目前国内标准内审很少,大多是领导身边的公公(万科王石的语言)或锦衣卫。

两句话可以概括目前的心态:一是车到山前必有路,[wxmang]于:2009-12-2305:58:32

船到桥下自然直,不是撞就是碰(所以萧规曹随);二是每一个成功的国家背后,都有好多不幸的的国家(所以国家安全环境危机四伏)。中国这么大的体量,吃点鸡脚,田鸡腿之类的市场和资源无济于事,所以未来主要利益冲突是与大国的正面对撞。地球上的大国都不会是我们的朋友,所以我们下一代虽然不一定需要高举刀剑来获取自己的生存空间,但不会比我们现在安全和平静。反复的撕咬是不可避免的,除非我们按西方的设想,过原始社会的生活(现在被西方包装成原生态生活,只是他们为什么不去过?),才不会有对抗。

你老兄是没见过我们官员在抢利益时的战斗力[wxmang]于:2009-12-2306:15:40

(不管给自己抢和给国家抢都一样),高举着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这个牌牌,那是一点都不温良恭俭让的,什么温文尔雅那是孔夫子忽悠人的,说什么民主、人权那些废话那是西方人干的,我们是说的不做,做的不说。经常说的口头禅是都给我们吧,我们将给你们带来好处。。。。。。。以下若干字,类似毛主席教导:傅作义出了城就由不得他了。所以才会有非洲某国换领导修理我们的事情(不过最近又搞定了)

中国人没有德国那么傻,相当的低调和阴(周星驰的用法)[wxmang]于:2009-12-236:39:31

甚至卑躬屈膝。只是最近几年狼尾巴不断时不时的偶尔露峥嵘。就是这样,被群殴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几千年的合纵连横技术、中庸之道和模糊价值观岂是西方人能完全理解的。再说中国人不会两面作战,也不会速战速决,都是靠拖,靠忍来应战,持久战对美国鬼子也是致命武器。再说德国那时是没原子弹的,如果德国人有这玩意,可能的结果倒是可以请西西河的战史研究专家和国际关系专家探讨一下,会是什么结果:假定在人类并不想全面毁灭自己的前提下。

中国人打持久战的成本比美国鬼子低得多[wxmang]于:2009-12-2306:58:40

如果跟中国正面耗上,基本美国就没有能力控制欧洲和俄罗斯趁虚而入的崛起,等把中国干趴下,美国鬼子也将是精疲力竭,世界格局将不是他能够左右了、所以是否需要交换,跟中国打这个劫,要看犹太人的观点,犹太人会吗?历史上犹太人干过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吗?不过实际上我们已经与西方开始长期的低烈度持久战了。

你肯定没在政府机关工作过,你也没见过下狱[wxmang]于:2009-12-2307:12:12

的部级官员是什么生存状态,所以你才会说极端外行的话。谁敢?谁敢挑战中央绝对权威,现在虽然不株连九族,不过事实也差不多。看看朱小华的老婆女儿的下场。现在他们根本不是什么杀鸡给猴看,就是实实在在的杀鸡,杀猴,才不在乎你看不看。你以为在中国,一个部级官员算什么,(看看陈良宇的心路历程,郑少东的心路历程,可能目前网上还看不到),不过是国家机器面前的臭虫。

谢谢你的一手信息,西西河大多数人都没有这样有价值[wxmang]于:2009-12-2518:51:54

的体验。我昨天才从外地出差回来,接触了一些类似你这样的企业,不过他们已经通过自己多年努力,开发出具有创新价值的产品,与传统技术相比,可以节能40%以上,也通过测试和鉴定,准备推广。这样的企业未来是可能脱离血汗工厂的。这些小业主大多是70后,经过10多年努力,有点资金和技术积累,都在狂热的寻找壮大的机会。中国人,不管60、70、80、90都在寻找机会,成长壮大,并不是海外想象的只看到赚钱,更多人的眼光要宽广的多,远得多。相反海归们由于地位局限,反而有点急功近利。

其实我想他是对我说部分海龟急功近利不爽[wxmang]于:2009-12-2608:23:40

我最近接触了几个号称掌握了一些极具市场潜力核心技术和创新技术的海龟,要找国内合作者。其条件是不承担任何风险,全部投资要合作者承担,股份不能低于51%,而且要求合作者出现金购买其部分专利。可想而知结果如何,就算国内土鳖是脑残,可能也不会傻到干这种事情。我问他们:技术产业化,有很多环节决定其成败,例如:市场销售网络建设,供应链建设,生产系统建设,运营流程建设,融资渠道建设等等都需要国内合作方来实现,没有这些土鳖的支持,你的技术就算是世界第一也不会变成钱。回答是:你不懂国际惯例,国外风险投资都是这样。可能我们真的比较土。但是我敢肯定如果他们不改变急功近利的想法,他们这辈子也休想发财。

这话本身不完整。地方喜欢走钢丝绳,打擦边球[wxmang]于:2009-12-2608:35:33

钻空子。基本原则是:

1、你没说不能干的,我就干(这就是所谓的改革开放);2、你说了不能干的,我变通干(这就是所谓政策衰减和放大效应),也就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3、你禁止干的,我拖拖看,以拖待变(这就是所谓政策延迟和滞后效应),也就是所谓不能令行禁止(政令不出中南海)。这些现象都存在,但是都有度,都是为了地方利益和局部利益采取的权衡变通,不是公开在政治上对抗。基本是一种默许的博弈。但是一旦敢公开对抗,必死无疑,不管你的地位,功劳或背景。从高岗开始,陈希同,陈良宇等无不如此。(可以列一个巨长的名单,但是太敏感,自己去查资料吧)

前面我讲的太简洁,可能会误会,补充一下:[wxmang]于:2009-12-2608:47:43

他们的计划是技术占20%股份,土鳖用现金购买其部分专利,他们用这部分现金再入股,最终实现占有51%总股份的目标,当然可能会分成若干股东来入股,表面上可以让土鳖当第一大股东。而且他们在公司还要领取高额报酬(几个核心团队人物年薪+奖金不少于200万人民币)公司发展资金由土鳖股东提供担保,到银行贷款。

不是,海龟找我介绍的投资方是某能源领域的央企,[wxmang]于:2009-12-2703:14:09

海龟们最早想法是卖专利给对方。我介绍完后就没联系了,后来谈判我并未介入。谈判失败后,海龟请我再帮忙找一家企业。我才知道海龟们开出的交易条件,让我感到意外。这家央企并不是按风险投资运作的,他们只想引进几个行业优秀人才,至多给一点高工资,不存在给股权的法律基础(国资委规定央企不许搞期权)。

问题本身并不大,交易不成就算了。但是他们对国内情况的了解如此之少和如此的急功近利才是让我吃惊的,因为这些人也都50来岁,出国25年了,应该很成熟,知道天上没有掉馅饼的道理。而且他们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情绪,例如,认为我等还在为政府效力,是助纣为虐;中国目前不管怎么做都不对,都是在欺压老百姓;提到的任何混得比较好的熟人,他们都认为人家包藏祸心,要坑蒙拐骗;不相信我说的任何真实情况,不管好坏,一律要加一句:你确认吗?真的?我再次声明,以上情况只限于我最近见到的人,不具有任何典型性,也没有统计价值,切勿放大范围或对号入座。

给忙总提供一个例子[aiyoho]于:2009-12-2518:38:35

我给忙总提供一个非典型案例吧。但是,在珠三角我这类人比较多。我出生于七十年代末,老家属于中部,是高校扩招之前最后一批重点本科(这年头我估计连算个知识工人都够呛),是一个深圳的民营小型企业主,也就是所谓的小型血汗工厂主。我说我是小血汗工厂主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我在用自己的血汗(不只是汗)去工作挣钱发展自己的小工厂,因为我一年只休五一节三天十一节三天春节十二天共十八天假,没有周末,基本上一天从上午十一点工作到晚上三四点,其间不是在上班就是在应酬客户拉单或要债(主要是为了要债,站着给货跪着要钱,中国大陆商场上的信用是令人发指的差!!!)。虽说应酬大多是吃喝玩,其实我这应酬比上班更累,因为耗时、耗健康、耗心力、耗尊严更多。也曾有个女友因我基本全天忙于生意没有节假日而跑了。

二是我厂里的工人也有点血汗工厂的特点

,因为我厂像深圳绝大部分民营企业一样不会严格按劳动法办事会稍打擦边球,也就是工人节假日少点(但也比我多几倍),加班多点,但基本工资和加班费会严格按劳动法办事,因为不这样的话很难招人而且部分工人会因此去到处有的劳动局分支机构劳务站投诉,但五金一险会能省则省工人也从不计较,---真交五金一险的话深圳企业绝大部分会倒闭。从我对深圳工人的了解来说,工人大多喜欢加班多的工厂,因为这样加班费会远超基本工资,加班少的厂反而不愿去。多么勤劳的中国人呀!!!

其实,了解珠三角的人就知道,珠三角的世界工厂就建立在数量极多的我这类工厂所构成的供应链或产业链基础之上,因为我们为中国制造的低成本优势、高效反应速度做出了重要贡献。我所经历过的三个行业就是以很大数量的此类企业构成以及不断发展(含企业由小变大变强)的产业群彻底挤垮了几个发达国家的同类产业,行业名就不说了。所以我们的这类工厂虽小,作为其中一员的我也很自豪,因为我们一直在努力,我们一直在进步,我们也为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上攻城掠地做出了贡献!从经济收入来说,我比进政府或国有大企业的大学同学(毕竟毕业十年了大多有一官半职了

)要差,在进入其它职业的同学中我属于中等吧,在深圳人中一年累死累活只赚几十万的我该属于社会底层民众了,因为超出党报上报导的两百多万深圳居民(不含外来工)平均年收入才一点点。在大多是高学历高收入的版友汇聚而成的河里我更该属于经济上的弱势群体吧。我的政治态度嘛,观念上信仰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和尊崇北欧的高福利资本主义,现实行动中我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和民族主义者,或者说是属于打酱油派或属于沉默的大多数更贴切。我不喜欢体制性腐败的社会主义和目前全员腐败的TG,但是我知道自己无法改变国家体制我只能努力去适应,所以我抱着老北京人面对政治的态度:"穷忍着,富耐着,不穷不富就眯着",只要不内乱,只要"老百姓常吃的棒子面有卖"(基本生活状态不降低或有所改善),才不管谁当皇帝谁执政哩。至少国人生活现在比民国时强嘛,尽管如果不解放那我爷爷留下的工商业资产就可让我轻松过小康生活,但我还是有点心怀天下民众的传统国人心态滴!

可以说,中国将来能建成一个民主、法治的统一、富强的富有中国文化传统的高福利国家,是我唯一的社会愿景或幻想。

多嘴几句,别用所谓的八十年代中之前的TG不腐败很廉洁来忽悠我,因为有很密切的亲戚是八十年代初的中央某部副部长,我小时常在他家生活,我所见识的当时高干特权生活与老家平民生活的差距比现在权贵们与平民的生活差距还大。现代社会特权阶层的存在也该算是一种制度腐败吧。

也别用党报树的英模来忽悠我现在大部分TG干部还是不腐败滴。我有好几个亲戚在老家是县市级干部,行政、司法、科教部门都有,就算其中民众口碑最好为人也最正直的亲戚,他一年中获得的纪委都不管的部门私发福利、日常小礼物也差不多有我半年收入之多,这相当于老家普通人五六年的收入,这些还是他不能不要的额外收入否则他无法在官场上生存。对了,别用我为啥不去混衙内派经商模式来质疑我对TG腐败的以上观点。一来副部长亲戚八十年代中因病早逝我靠不上了,(要是现在他还在,我也许还真会去混衙内派经商模式了,因为可以轻快好省的跃进财富榜可以提前做我几十年后想做的事)。二来我看不惯家族里部分同辈在老家靠着长辈官场关系网做明里暗里的官商勾结的生意,才去深圳白手创业的,(我看北京和中西部省市的近半的中小民营企业是主要是做官商勾结或相关的生意的),毕竟"辛苦钱,万万

年"啦!文化观念上嘛,我尊崇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的民主、科学传统。因为从小酷爱读书(这曾是小时唯一爱好),逮书就读,所以极为热爱中国古典文化,也接受了西方的许多观念。可惜,爱读书的习惯到大学毕业后创业太忙完全废了,现在只能偶尔是抽一点空到网上找点管理类、本行业的资料看看。希望将来企业做大点后能有空多看看书。人生理想上嘛,我只求通过自己踏踏实实的勤奋努力让事业与生活每年都有进步,只是希望能努力把自己创立的小工厂逐步做大做强,努力赚钱让家人以及后代过得更好些,就此生无憾了。如果能在退休时把一个行业内的名牌企业或上市公司交给儿女就是我最高的人生理想或者空想了。中国大陆商场的信誉太差以及目前中小民营企业的生存条件,让我平日心情不是太好,对中国当今社会也不太乐观。但是根据我的知识、阅历上来分析,我知道中国大势上在一二十年内还是会在世界上有所突起,所以有空就来西西河看(潜水四、五年了,一年多前河里部分版块需注册登陆才能看才胡乱注册了一下),让自己对中国社会乐观一点。开个玩笑,下河就当看CCAV的新闻联播,看弘扬"主旋律"总是会让人振奋啦!呵呵。

家园 贺收费站起航,贴《wxmang解惑集》----G

产业升级那这么容易,20年后我们能够完成产业升级[wxmang]于:2009-12-2801:33:55

我们就要感谢老祖宗保佑了,实际我们还有至少50%概率拉美化。可谓危机四伏,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了。如果顺利,中国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不通过战争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当然也可能是一个最大的拉美化国家。目前只能看我们及其我们的下一代的努力、智慧和运气了。

首先,欧美并不生产大多数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wxmang]于:2009-12-2800:56:27

中国挤压的是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生存空间,欧美堵截中国并无好处,除了提高其通货膨胀率外,并不能解决就业问题;其次,欧美与中国交易,可以获得经济和政治对价(例如最近的法国获得的核电站、飞机发动机合同就是对价,美国获得的哥本哈根成果就是对价),其他第三世界国家没有我们有这么多对价的本钱,也就是说扩大出口我们还有本钱,还有牌;其三,中国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资本主义国家,也不是一个西方可以归类的国家,我们仍然是继承了几千年来政治传统和经济体制的国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西方人还是没看懂中国,包括汤因比这样的大师,也没有看懂。我们就是我们,我们不是西方概念体系里的国家,甚至类比都不可能。当你看到决策层的看问题角度,你就知道观念的差距有多大。我们国家运营模式和政策因果关系不能用西方的概念体系和分析方法来判断。我认为你说的不对,到2010年底我们再看结果好不好。

我觉得任何制度都是与时俱进的,僵化不变的制度[wxmang]于:2009-12-2800:44:15

都会灭亡。中国历史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从西周的封建,到秦汉的郡县,再到西晋的门阀,再到后来唐宋的科举,明朝以后制度日渐僵化,直到清朝灭亡,皇帝制度才消亡。没有永远万岁的人,也没有万古长青的制度,同样也没有永远不变的伦理道德,社会公认的价值观。但任何东西都有度,超过那个特定社会环境的容忍程度,就是自杀。举例来讲,现在社会对婚前同居基本持宽容态度,但是在20年前,那就可以上纲上线到道德败坏,人品低劣的程度的,甚至可能承担刑事责任。最少也是开除公职,开除党籍。就发挥个人最大潜能来讲,当然是个体越自由越好,但是个体的自由必须受到约束,不然就像N匹马拉一辆马车,如果向N个方向奔跑,马车势必是四分五裂。因为社会是需要合作的,不能为了自己的自由损害别人的利益。目前这些民运人士最大的问题就是损害大家的利益来实现自己的野心或理想,而且是高举为大家谋福利的大旗。这是滑稽的。在现代中国你想生存,首先必须遵守游戏规则,然后再设法发挥自己的自由选择能力。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是现实,而不是靠幻想可以解决的。没饭吃的时候,就知道理想

是不能当饭吃的。

看下面的政策结果吧,可能会有效果[wxmang]于:2009-12-2800:24:02

上面对形势没有误判,知道形势的险恶,甚至比一般人更悲观,只是在尽量想办法,以后外贸都将是年年难过年年过,山穷水尽想办法。不要悲观,我认为事在人为,不要怕贸易保护,再保护他们还是要消费的,只是增长空间不可能再大幅增加了,必须设法启动内需。这是啃骨头任务,可能得等下一任或更下一任来完成。

受不起你的夸奖,我们都只是在做对得起自己良心的事而已[wxmang]于:2009-12-2722:10:12

我一直在想,如果当年方励之和温元凯不是给我们灌输那些民主、自由、平等、博爱之类的东西,而是教导我们如何做学问的方法,如何在社会上生存,如何踏踏实实做事情,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我们这10届学生(77级--87级)会不会做出的贡献更大。本来老师应该教给我们的除基本的知识和技术外,更多的应该是教给我们理性而不是狂热,冷静而不是浮躁,宽容而不是狭隘,视野宽广而不是目光短浅,自信而不是卑琐,勇敢而不是懦弱。可惜这些都是我们在社会上付出血的代价才理解的。现在我去给年轻的校友们介绍社会真实情况时,我只讲如何在保证自己生存时,保持自己的正直和善良。我不会忽悠他们任何远大的理想,这是对他们的不负责甚至谋财害命,我认为大学学的东西并不足以让他们能够顺利度过适应期,必须补充对真实社会的认识。说句题外话,科大现在的学生素质真的不如清华的了,知识面狭窄,缺乏自信和活力。

我一点不否认西方在国家治理上的优势,我也不反对[wxmang]于:2009-12-2721:33:08

借鉴和学习他们一切先进的理念、制度和文化,但是我们必须根据中国传统、文化、国情来选择可以学习的东西,绝对不能全盘照搬。我们必须在稳定中寻找进步的机会,而不能把现在所有东西都删除掉,来个重建。西方文化的自私自利,是不会管我们死活的。俄罗斯是付出血的代价才明白这个道理:国家之间的根本利益是生存空间的竞争,与制度和意识形态无关。我们只有自己强大到西方人不敢打什么小算盘,我们才能真正掌握自己命运(实际上我认为目前并未完全做到这点,只要看看在台湾和南海上的被动)

方励之在1981年第一次从梵蒂冈回来就开始宣传[wxmang]于:2009-12-2721:18:21

当时还不是副校长,仅仅是7系的教授,大约在1982或1983年成为副校长。当时与3系的温元凯并立成为科大的学生导师,每周必在阶梯教室(以前的红色物理楼)或四牌楼的6系宿舍的一楼大教室发表演讲,真是盛况空前,座无虚席。他没有煽动什么,就是介绍基督教文明的原则(平等、博爱、自由),以及西方文明,尤其是政治和经济的成就。这种客观介绍比煽动性的言辞对少年人杀伤力更大。我们班的某人因此走上了不归路,目前有国不能回。发个传真回来给同学,同学都要被AA约谈。

谢谢补充。实际方励之副校长在1981年就开始[wxmang]于:2009-12-2721:10:17

在科大校园里鼓动,我们当时都是其粉丝,当时我们还办了一个刊物《蛙鸣》(刊名就是我起的)(目前已经被校方收编成为数学系的学生发表专业习作的刊物),当时全部是介绍西方思潮的文章,我记得我介绍过存在主义的一批文章:海德格尔,萨特,雅斯贝斯,加缪等人,也介绍过叔本华、尼采和克尔凯郭尔。结果因为质疑官方宣传的真实性(当时正在推销辽宁一个叫曲啸的),被数学系党总支书记从课堂上叫出去谈话,结果我们班上一批同学全部冲出去理论,纷纷争相承担责任。最后临近离开学校,党的干部还警告我以后不要乱说乱动。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在大家吃散伙饭的晚上,我被大家毫无疑义的评为全班同学中将在一生中最多姿多彩,最波澜起伏,生活前景最不可捉摸的人,也是悲剧跟喜剧交替上演的家伙。看来目前的确如此。前几年与一些同学相聚,他们的说法是你就是一个永远不会安分守己的折腾分子。

我对方励之副校长的反思是8*8,当时有两个科大10系的学生来做论文(我当时已经是高级职称),去绝食。所里让我从三峡项目上回来找人,免得出事无法向其父母交差。结果我在现场呆了10天,到处找人,直到悲剧发生。现场的一切让我明白了方励之的胡说八道。他离开中国前说的一番话,让我对他的人格都产生鄙视。可惜科大了。现在成了合肥科大了。我们真的好悲哀。

学习这种解读能力需要时间积累[wxmang]于:2009-12-2720:25:32

方法很简单,你把以前公开说的政策和后来实施的政策及其实施效果进行对比,大约就知道什么类型的政策设想仅仅是设想,是给大家的安慰剂,而什么类型政策设想是要执行的,只是可能是诱导性,并不强制(当然说的时候可能还是色厉内荏的),那些类型政策是国家意志,非执行不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这些判断能力是地方官员的基本功,不然活不了多久。我想这种能力一是跟阅历有关,另外就是跟行政经验有关,例如我就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可以准确判断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一般属于安慰剂的政策都是不具有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的,理想色彩大,一般都出自学者或研究机构之手,例如许多法律文本,基本属于这类;而诱导性性的政策一般都有许多可以变通、权衡,讨价还价的空间,这种政策一般出自于某个部委为了抢地盘,例如许多条例之类;而死命令基本是出自老江湖的手里,可执行,可监督,可考核,这时违规必然是斩立决,杀无赦。这种文件不多,但是经常以紧急通知之类下达。所以你需要耐心积累经验,耐心分析文件结构是否包含了执行流程或者预留了执行流程的接口(有没有预留尾巴),观察政策因果关系,执行效果,自然可以积累起政策解读能力。

谢谢你的信息,让我们看到另外一个世界[wxmang]于:2009-12-2719:54:36

我由于一直在一线工作,没有机会全面接触西方各色人等(主要接触的都是企业家,金融家),所以是从更直接的现实观察西方。我认为象科斯这样的学者,出于对真理或学术的尊重,对理性和科学的尊重,对中国的发展有好奇,甚至敬佩,是正常的,只要不是出于嫉妒和遏制的角度,谁对中国的发展不会感到敬佩呢?中国的发展靠的是绝大多数没有听说过什么科斯之类的普通老百姓用自己的双手,一点一滴的积累,支撑起来的,绝对不是你说的:我回答说:“中国经济在今天取得的成就,全赖对您的理论的应用。您曾在诺贝尔奖的获奖演讲中说,在80岁的时候因20岁时的工作而获奖是一件神奇的事情。我想,现在有一件更为神奇的事,那就是您能活着见到自己的理论应用于现实——那就是中国改革——,并得到证实。”科斯微笑。

我觉得你有点谄媚的嫌疑(抱歉我用这个贬义词,但是我实在想不出更准确的单词),你难道不知道我们的政策制定者邓老先生并不知道科斯吗?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吗?基础理论就是白猫黑猫吗?与科斯何干?我恰好经历过那个时代,也参与过若干重要会议,知道高层的一些决策过程,实实在在与什么科斯无关。中国的确需要吸收、消化西方的文明精华,也需要承认我们在许多方面比西方落后,但我觉得我们不必妄自菲薄。你说呢?至于科斯个人的人格魅力,可能使你崇敬,这我觉得无可厚非,尊老是我们民族的美好传统,我也会尊敬一个对我们民族善意和友好的人,不管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

请上网看看温家宝接受新华社独家专访谈当前经济形势[wxmang]于:2009-12-2719:03:39

、明年我国经济工作这一系列文章,仔细分析,可以看到明年调整的思路。实际政策已经制定完成,接受采访是吹风。目前各省政策研究室正在通宵达旦研究这些文件,确定明年本省对策。因为涉及一些技术问题,我不便透露太多,也不能把我们研判的结果发到网上来。

建议,主贴尽可能只列出主要观点和结论,不要论述[wxmang]于:2009-12-2718:45:38

待有人参与讨论后,再慢慢加入你的进一步展开的观点和论述,最好每帖控制在300--500字,这样讨论起来才有张力。我的体会是西西河是个茶馆,大家都有说话的欲望,不喜欢某人在讲台上长篇大论,更不是一个发表论文的场所。西西河的帖子不必讲究规范、完整,只要有一孔之得就可以上来大放厥词,不必在意别人怎么攻击。这样就会从别人提问、责难中获得收获。这是我混西西河几个月的体会,给你参考。

我们的分歧已经是根本问题,涉及道德底线[wxmang]于:2009-12-2718:21:28

下面两段话是你的核心思想:

我都没法用正常语言评价你的话,也许20年后你会觉得自己不该说。别看我现在快到50岁,如果在现实生活中而不是网络上,你这么说话,我会立即让你血溅五步的。你知道吗,中国人是不能接受侮辱自己民族的。按你说的,我们的民族性就是不负责任吗?我们就贱到需要美国人不断用大耳光打脸才会负责吗?我们会贱到被美国鬼子打完脸后还要衷心感谢打得好吗?我们会贱到自动把自己几千年文化阉割掉来讨几个洋人欢心吗?我们会蠢到不知道对方的祸心吗?你太小看中国人了。我们不是脑残一族,我们毕竟5000年大风大浪都熬过来了。你觉得这种讨论问题方式可以吗?本来我是很平和的人,在生活中从来没有碰到过你这种人,所以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也算得上文明人,但是没想到西西河居然让我发现我还是个野蛮人。真可惜西西河只是一个网络,不然到是可以看看自己还有多少战斗力。

我不想对谁开战,只是不想被人诱导,强制脑残化[wxmang]于:2009-12-2718:05:07

实际上国内混民主和自由帮,我们这些人是最早的,也是最早认清其虚伪、无耻和丑恶的。方励之副校长当年忽悠了多少科大的翩翩少年跟着瞎起哄,现在还有多少?我相信方励之是因为脑残才来忽悠,而有的人却是保藏祸心的。

这是一个政治博弈,测试对方底线和实力的行动[wxmang]于:2009-12-2718:00:42

结果没想到测试变成打劫,结果被迫只好边角做活,窝囊得很。也说明博弈的某方弈棋水平还未入门。

谢谢老哥的理解,实际对现实的不满我们不比海外的弟兄[wxmang]于:2009-12-2717:58:15

少,甚至因为身临其境,更难受。但是我们不想数典忘祖,把祖宗留下来的文明全部打倒,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几代人的一点一滴积累,找到进步的办法和方向,而且国家的确在进步。我们真切体会的第一个就是得有饭吃,干什么事情没有钱,没有经济实力,就是胡思乱想。不能让老百姓有肉吃,有车开,你想让他们跟你走,就是梦想。这也就是在中下层老百姓中那些民主人士会被嘲笑、辱骂的原因,也是他们会被老百姓扭送公安局的原因。我倒是奉劝这些先生或女士,在西西河发发言就算了,在国内千万不要乱说乱动,不然工人师傅,农民伯伯可能会把你们抓起来送到公安局或疯人院的。千万不要相信什么安源运动模式了。

制度变化需要时间,基本是个自组织系统的自适应[wxmang]于:2009-12-2717:49:56

演化过程(这里的自适应不是自动控制的概念,是一般老百姓概念),不能强制注入或移植。西方宣传其三权分立制度,有三种动机:一是基于信仰的原因,要解救中国人民,一如当年传教士一样的盲目;二是基于同化的原因,阉掉我们的血性,犹如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描述的;三是基于遏、分化、瓦解和搞乱我们的原因,是用于颠覆的战略武器。我们的制度的确需要改变,从盲目崇拜权力、等级和盲目服从组织、团体中走出,从宗法社会进入人本社会。但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自己的事情,与别人无关,跟不能让别人搞木马屠城。

中国绝对不能搞什么三权分立,除非你想中国军阀混战[wxmang]于:2009-12-2709:17:07

你想中国老百姓流离失所,你想中国成为放大版的苏丹,成为人间地狱。国民党做不到,其他任何人不到。一个小小的菲律宾都搞成那种熊样。政治制度是有文化传统决定的,一个2000多年来崇尚等级和威权的文化,怎么能够搞什么三权分立,只有脑残和别有用心的人才会这样想。在我看来只要提在中国搞三权分立的就是白痴+混蛋。

一般不会。90年代末期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已经这么[wxmang]于:2009-12-2707:28:22

玩了一回,汇金公司再注入银行资本金,基本把这个炸弹引信卸掉了。你说的穿帮情况只能在财政出现严重危机,连寅吃卯粮都做不到,才会出现。只要没有大规模战争,就不会出现穿帮。看看国民党1949年的寅吃卯粮都到1964年了,如果没有战争,仍然不会穿帮。

我指出一个现实情况:徽商和晋商并不真正的守信用[wxmang]于:2009-12-2707:02:22

我分别与研究徽商和晋商的一些老先生探讨过徽商和晋商的成败得失,兴衰原因,总结起来,就是以贿赂官员,甚至官商一体为核心竞争力,获得政府采购代理权,国库解付代理权,军费支付代理权,国债发行代理权,铸币税,甚至发死人财(例如军人存款、太平军存款)。至于茶叶、颜料、丝绸、药材、纸张、陶瓷、粮食、煤炭贸易等等商业贸易,都是附加在金融信用上的,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商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完全结合了。按照现在观点,就是一些金融财团。他们守信用是基于利害得失的判断,如果守信用的成本效益划得来,就守信用,如果划不来,就不守信用。在若干商品贸易合同上,失信的例子比比皆是。最好自己去找点史料的书来看,不要被脑残电视剧给忽悠了。这些商帮都是人精,如果按电视剧上描述的那么脑残做生意,估计连骨头都会被人家煮来下酒。

是的,今年gdp增长来自政府消费大幅增加拉动结果,[wxmang]于:2009-12-2706:36:25

由于主要是铁、公、基,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投资及其扩散效应极为有限,导致就业数据恶化。明年可能可能还是的设法扩大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出口,争取就业状况好转(手段无非是退税、暗补、出口专项贷款指标、出口贴息、出口信用担保等等)。从目前欧美经济复苏情况来看,存在可能性,但是将进一步挤压其他经济体的生存空间。目前已经在做调整。

是否用2000年眼光来看我不知道,但是从长计议[wxmang]于:2009-12-2801:52:52

是肯定的,不但想现代化,还在防拉美化。这种认识是一代代通过政治交代或政治遗嘱传承下来的。就是要想回到我们曾经拥有的地位:在获得民族生存空间上我们有发言权和支配权。目前路径很清楚,经济优先,忍辱负重,甚至不惜卑躬屈膝。至于愤青们咒骂也好,抗议也好,已经置之身外了。

谢谢你的一手信息,这对西西河的大众都有价值[wxmang]于:2009-12-2900:00:58

我去过俄罗斯的萨马拉(图154总装厂),那真是图154的坟墓,几百架图154一字排开,因为配件厂破产,成为废物。当时我们受牟其中的启发,也想搞点图154来飞,结果了解到虽然飞机可以1000万人民币给你(波音737--300当时是3400万美元),但是使用成本高的惊人,因为零配件分散在15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难以实现即时采购。四川航空公司是从旧图154上拆东墙补西墙的来飞,最后也不得不停飞。当时看着前苏联的制造业,我们不仅仅是流口水,而是张大嘴合不拢,太惊人的工业基础了。现在一切都完了。所以我是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反对这些所谓精英的忽悠的。

这个问题非常严重,据我看到的数据,明年有600多万[wxmang]于:2009-12-2901:26:02

大学毕业生将没有合适的工作岗位(包括部分历年遗留的待业人口),其中只有200多万有条件啃老,其余基本要自谋生路。今年采取的一些措施效果不理想,例如村官,西部支边支教,部队,这些新一代的上山下乡手段解决的问题很少,而且不太受欢迎。目前在北京超市收银员已经有批量的大学毕业生,月工资1200元左右(而且还要竞争上岗),7、8个人合租一个地下室,每人每月交房租4、500元后,基本不能完全保证自己的生活,不上班休息时经常一天只吃3元钱的大饼或馒头(这种情况在超市行业很普遍)。

解决就业问题还得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入手。因为目前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没有能力干民工不能干的活,基本与民工能力相当(还要进行适当培训才能达到民工水平)。对绝大多数人而言,你不能把他们看成真正的大学生,只能看成拥有某个号称大学的毕业证的后备民工。因为我亲自给这些员工讲过课,知道是什么情况。但是大量学生是举家举债来读的书,目前这个处境,心境悲凉,特别容易出事情。企业也特别小心,一般不愿雇佣这些大学生民工。而且大部分大学生民工都缺乏敬业精神,随时准备跳槽。职业道德和人品瑕疵也很多,例如公开撒谎,拉帮结派等等。在超市内盗发生的比例也不低于一般民工。解铃还须系铃人,只能看政府再提供就业培训和指导了。另外就是对接收企业进行补

贴。

谢谢提醒,我可能没有表达清楚,我想说的是当时[wxmang]于:2009-12-2904:26:08

大家实际上对未来危机的认识都是好像在看天边的一片乌云,在议论邻居家的房子漏雨了,遭殃了,并未意识到马上就会把自己淋得全身湿透。当时是在吹风,但说实在的,除了个别人忧心忡忡外,并没有人拿他当回事情。否则就不会有2008年11月份的180度大转弯了。

请看接受采访的讲话:

以至后来到11月4号,正式出台应对危机、扩大内需的十项举措。其实这都是通过调研并精心论证研究的结果。现在看来,中国应对金融危机出手还是快的,而且各项政策措施的力度也比较大,工作抓得扎实。如果我们查一查那一段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几乎是每一周都在出台新的政策,这些政策都围绕着扩大内需、应对危机。比如家电下乡,后来发展到汽车、摩托车下乡。以后又制定了1.6升以下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减半的政策。然后又实行了家电、摩托车、汽车以旧换新的政策。我只举一个例子,我们加大了对农民的农机补贴,由2008年的不到40个亿增加到140个亿。所以这些政策都立竿见影,有力地扩大了内需,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严重同意你的观点。技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wxmang]于:2009-12-2904:49:27

但是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是劳心者治人。又说仁者在上,智者在侧,能者在前,工者在下。其实没有这个工者,什么也搞不成。但是连技工自己都瞧不起自己,总想跳槽。很难办。就我看到情况来看,明年经济并不是很悲观。其实一般劳动密集型产品订单整体来说正在复苏,挤压的都是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市场份额。不过这也没办法,市场哪里有温良恭俭让。倒是一些跨国企业代工的订单没有明显复苏。但是这种企业状态对我们财政、税收和就业影响都不大。真正的问题的确是合格的劳动力成本正在快速上升,培训成本也在加大(流失率越来越高),导致我们在价格上的竞争优势正在快速消失,如果不是目前的出口退税政策执行的比较到位,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是活不下去的。但是教育改革很不容易,几千年的文化传统,谁愿意去当一个终身技工,而不愿意梦想当总裁?难呀。上辈子作孽,这辈子搞企业。

给你一个别人的注解[wxmang]于:2009-12-2904:56:43

评论员1:楼主对中央动向很是有心啊,关于5900亿那个,这只是中央的投入,4万亿其它部分是由地方财政,银行信贷等构成的,所以说4万亿是忽悠的话言之过早。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地方财政投入占4万亿投入的比例是87.53%,囧...

评论员2:我靠,这样说来有个悖论。如果4万亿的确是由中央、地方财政以及信贷等构成,那么总理的解释就站不住脚,不能排除其它投入造成产能过剩。要使总理的解释成立,那么4万亿投入就必须全部由中央出钱,那么的话,5900亿的确是忽悠啊...总理,我错了...

为什么一提所谓精英我就要火冒三丈,我只说一个例子[wxmang]于:2009-12-2905:21:24

精英忽悠的国企改革,融入市场经济方案,在东北基本被执行成缩小版的休克疗法。我们下属的一个企业,因为要求破产关停指标达标,不得不停产,冬天交不起取暖费,许多家庭零下30多度就靠身体硬抗,全家把所有衣服都穿上,围坐在被窝里。一个老员工家,儿子30多岁算是顶替上岗,老两口退休,结果儿子得鼻咽癌,没钱手术,死了,老两口捆上电线自杀。当时看到这种情况,我都快疯了。至于到食堂去捡剩菜剩饭,甚至吃鸡饲料等等人间惨剧就更是数不胜数,不值得一提。我到北京反应情况,某海龟精英还讽刺我妇人之仁。所以不要跟我讲道理,我是蓝领,我只认识我们那些可怜的工人师傅,一辈子奉献,结果是什么?

是的,江浙一带民营企业越来越多逃离制造业,进入[wxmang]于:2009-12-2906:22:55

投机行业,一旦投机失手,不但赔上几十年的心血,还会导致地方经济整体萧条和危机,山西炒煤矿失败的后遗症将在明年下半年体现出来。本来这是中国最有活力的地方,却要变成一个死地。这其中部分原因也是当地政府引导失职。温州土地价格搞得与广州差不多,谁还会再投资实业?就像当年香港因为地价上升导致整个制造产业北移,本地空心化一样。江浙也要饱尝这个苦果了。

你对中国情况还是不够了解,如果允许开私人银行[wxmang]于:2009-12-2907:07:01

那不是把传销发扬光大,普及全国了吗?你没跟江浙一带的老鼠会打过交道,总结起来就是:胆大包天,贪婪成性,亡命之徒,狡猾过人。建议找资料看看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如何高息揽存,最后资金链崩溃,导致破产的,最后还是中央买单。再看看德隆的手段,你就知道这个口子可不能开,一开国家整个金融体系就完了。

非常谢谢你的一手信息,大概广东的换鸟兄就没有[wxmang]于:2009-12-2907:22:18

想到产业集群的增值效应和内地物流成本高昂会导致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失败。看来光是凭空想象不行,光是逻辑推理不行,还得有真正的一线经验。我认识一些设计腾笼换鸟的谋士,平时看起来也是满腹经纶,侃侃而谈,辩才无碍,实际制定的政策却让广东老百姓付出了真金白银的代价,也让换鸟兄颜面扫地。

谢谢,你说的一点没错。当时有人说实体经济将[wxmang]于:2009-12-2908:01:07

不可避免要被拖下水时,某智囊在cctv2上的回答是不会太严重,很快会见底。这是我们在7月份前还在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原因,损失很大。国内人才济济,可惜门户之见极深,难有合力。

现在民营、小的房地产公司生存很困难[wxmang]于:2009-12-2917:26:01

基本搞不到土地。真正风光的是几个巨无霸。我认识的几个朋友,前几年不做司长,要下海搞房地产,他们人脉资源没问题,但是资金实力实在有限,根本就没什么机会。靠关系折腾几个几万平米的小楼盘,销售不畅,利息负担压得直不起腰,毛利消耗殆尽,苦不堪言。实际目前一般项目开发商利润也就30%多点,与餐馆相当,但风险巨大,一旦成为烂尾楼,血本无归。

2009年,2010年都毕业600多万,另外前几年结存[wxmang]于:2009-12-2917:30:57

未就业近300万。明年共计需要进入就业市场的大学生接近1000万,其中可以有合适岗位大约400万,准备啃老

200万,剩余近400万只能进入预备民工行业。你说得对,名牌大学就业基本有保障,除非自己不愿意就业,而且象清华之类还是多个合适岗位可以自由挑选。真的找不到工作,必须去做超市收银员的,大多是三本学校。

目前看来担保公司运营模式就不可能成功[wxmang]于:2009-12-2917:35:25

我当过一个全国排名前列的担保公司顾问,知道一些运营细节。民营担保基本在做资金贩子(具体细节不好透露),国家担保公司基本是在接受首长条子,结果前者极易成为非法集资诈骗犯,后者迅速成为烂资产。目前单纯做担保业务,连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必须混业经营,例如典当,炒股,甚至商品批发。

门户之见在智囊中到了可怕的地步[wxmang]于:2009-12-2918:08:13

比如说樊纲的哈佛学位是水货,吴敬琏不懂经济常识,林毅夫没写过像样文章等等。基本按照学派、学校、国家划分,拉帮结派,党同伐异。

国家会一直成长的,不是某几个人能够左右的。套用一句[wxmang]于:2009-12-2918:13:01

陈词: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国家如果没有内乱,一定会越来越好。再说是人都会犯错误,我们不都是从错误中长大的,没有必要悲观。

我补充一个事实。前几年我回科大,数学系居然没有[wxmang]于:2009-12-2919:10:41

足够的老师开基础课了。科大所有专业都要上数学课,数学系老师也不少,但是由于论文压力,大多不愿意上基础课,愿意上专业课。而且很多教授愿意去当处长,而不愿意上讲坛。科大以前的传统是大师讲基础课,象华罗庚讲数学分析、关肇直讲线性代数、吴文俊讲微分几何等等,现在都是刚毕业的小年轻讲,还都不专心,整天准备出去工作,例如新加坡、香港就挖走不少。象科大这种标榜自己是精品办学,吹嘘自己是中国的加州理工的大学尚且如此,其他可想而知。我有一次在北京偶然与朱清时校长相遇,我问他这种情况怎么办,他说无能为力,是制度出了问题,没有论文,当不了教授,不管你讲课讲得多好。再说现在学生也没心思在学习上。当年我们对考试作弊那是当成终身耻辱的,即使让你看书作弊也不会看的,而现在的学生不作弊就是好学生。真是在堕落。

现在这种任期制是双方博弈的结果[wxmang]于:2009-12-2919:39:17

上面怕时间长了,盘根错节,尾大不掉;下面想快速升官,不想苦心经营。

【文摘】补充一点信息[wxmang]于:2009-12-2920:26:48

商务部初步确定到2015年,中国出口产品占世界的份额目标仅仅为10%。“十二五”的外贸目标不再单纯追求总量的扩大。2009年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份额维持在9%左右,预计全年出口同比降幅将为16.5%左右,进口降幅为15%左右。因此要实现未来“十二五”的目标,5年之内,中国的出口产品市场份额仅仅才增加一个百分点。原因是中国出口在国际的份额越大,遭遇的反倾销调查更多。比如到今年11月初,全球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

101起贸易调查,涉案总额超过116亿美元,这是自2002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年度贸易调查首次突破一百余起的大关。中国产品在美、欧、日的市场份额已经到16%-22%,下一步有增长空间的只是发展中的一些新兴国家。2009年能完成保市场、保份额的任务实属不易。2010年的对外贸易目标任务转为“保份额、调结构、促平衡”,这个要求并不低,原因是明年外贸形势会更复杂,任务会更艰巨。中国对国内市场到底如何把握,成为新的问题。主要原因是,跨国公司目前的发展战略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调查发现跨国公司在华的战略定位,首先看重的是中国国内的市场潜力,其次是良好的基础设施,第三才是低廉的劳动成本等。48%的跨国企业预备大力开拓中国市场,其中46%的日韩企业、54%的美国企业、51%的欧盟企业尤其重视开拓中国市场。46.8%的企业准备提高在华的技术水平,42.5%的企业准备扩大在中国的制造业目标。预备将中国作为制造业基地来扩大国际市场目标的比例并不大,只有32%左右。

过去跨国公司将中国作为出口基地,是看中了中国的低成本优势,目前更多是把中国看成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原文网址链接出处

我的帖子你没全看,我与你并无矛盾[wxmang]于:2009-12-2818:55:05

我觉得任何制度都是与时俱进的,僵化不变的制度都会灭亡。我想我说的是目前不能搞什么三权分立,至于我们的后代如何选择,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而且我认为制度首先必须考虑可操作性。目前在乡村已经开始普选,实行村民自治。我去年利用假期,去广东和海南农村调查过,结果是大失所望,基本是宗法社会回笼,族长就是村长,大的家族就是村长。选票是用钱买的,村民开会必须发钱。更有甚者,基本成为黑社会,搞私刑,乡规民约大于法律,完全不像学者们设计的美好世界。(本人写过一个调查报告,可惜现在一时找不到,不然倒是可以看看是什么样子)。另外制度变更必须考虑成本。我们知道企业搞流程再造都可能死人,何况国家。我们已经经受不起一次内战来进行制度选择。现在的内战可能让我们亡国灭种。所以只能是自适应选择,而不能认为干预。制度变化需要时间,基本是个自组织系统的自适应演化过程(这里的自适应不是自动控制的概念,是一般老百姓概念),不能强制注入或移植。西方宣传其三权分立制度,有三种动机:一是基于信仰的原因,要解救中国人民,一如当年传教士一样的盲目;二是基于同化的原因,阉掉我们的血性,犹如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描述的;三是基于遏制、分化、瓦解和搞乱我们的原因,是用于颠覆的战略武器。我们的制度的确需要改变,从盲目崇拜权力、等级和盲目服从组织、团体中走出,从宗法社会进入人本社会。但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自己的事情,与别人无关,更不能让别人搞木马屠城。

好,我们心平气和来谈谈。但是首先我得纠正你几个错误[wxmang]于:2009-12-289:09:10

杨元庆并非科大校友,他是上海交大的,只在科大读过几天研究生。现在有人喜欢攀龙附凤。我们不认为他是科大土著。第二我说脑残的前提是反正不管是谁再跟我说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适合中国,比目前制度好,我就认为不是别有用心就是脑残。科大校友从未有人这么跟我说过,所以我从未说过你是在说你的校友和同学们都是白痴。这是你说的,对不对?第三,我来西西河没有任何人推荐,或介绍,是因为看萨苏的科学院系列跑来的,我跟萨苏不认识,所以不能算他推荐,对不对?第四,是响水湾先骂,我只是学习能力比较强而已盲目反对先进的政治制度更是白痴脑残特别在现在中国的政治体制无以为继的时候.你说的你接触的官员混今天不知明天的心弁,还有狱中官员"党叫做官就做官,党叫坐牢就坐牢"的心态,不就说明这个体制进了死胡同了吗?说文化传统,等级之类,在网络、交通、通迅发达的今天,能有多少作用?民主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只要确定目标,一点一滴的开始,慢慢就会进步,中国人不是天生要做低等人的,你说的等级的意思就是大部人要安于做低等人吧?现在就是不往前走,反而有今天没明天的混。民主自由这样的终极目标、三权分立选举这样的逻辑安排,是理想状态的,就象我们理工专业学的理想状态的定律一样,在目前中国这样的非理想状态,肯定会加各种因子修正的,这不代表这个定律不行。

链接出处

好,你的错误纠正完毕,开始讨论。先确定我们讨论的基础假设是否一致:

第一,中国不能乱,是否同意?

第二,中国必须走渐进式改革而不能革命,是否同意?

第三,所有改革方案必须符合中国国情,是否同意?

第四,没有通用的制度模板,是否同意?(其实企业运营体系都是不能复制的,何况国家)

第五,中国没有严格受过正规训练的治理国家人才,是否同意?

第六,中国目前是精英淘汰机制选拔人才,改革的可行性需要优先考虑,是否同意?

第七,海龟中有足够经验治理国家的人才凤毛麟角,不能指望,是否同意?

第八,中国人实用主义和趋利避害的文化传统必须考虑,是否同意?

如果以上都同意,请你拿出你的改革方案来,并且证明比现在制度好,且有可操作性,

例如步骤,次序,重点,突破口选择。

如果你没有更好的可行方案,那么就不要说世界上存在比中国现行制度更好的制度。

从逻辑上你必须至少举出一例,对不对?那么现在开始我将洗耳恭听你的宏才伟略,治国方针,并请论证其优越性。

是否同意?你也可以组团参与讨论。

我讲一个我自己的感受,2004年时,我在一个股份制[wxmang]于:2009-12-2805:20:22

零售企业工作,完全已经成为江湖流浪狗,与体制无关了。一日,突然电话打到我一个很少用的手机上,让我到某处开会,讨论德隆问题。我说:我已金盆洗手,不想再重做冯妇。答:你小子怎么可能离得开,除非你去月球。作为中国人,我们都知道这种情况的结果:无条件付出。这就是文化给我们的烙印。其实一点都不高调,很普通。但是我想一个西方人就不太容易理解这种情况,一个被扫地出门的家伙愿意无条件回来做义务劳动,而那个把别人扫掉的家伙也居然会毫不在意又去邀请,而且既无客套也无报酬。这两个家伙的心理状态怎么解释?其实就是上面那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中国人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我在贵州最偏僻的乡村,见到少数民族寨子的寨老们议事,他们首先说的是:国税皇粮肯定得先留出来,剩下再分。而他们家族墓地最高大和最庄重的坟墓就是79年打越南为国尽忠的子弟的墓地。这就是我们的文化。所以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有文化基础和心理基础的。这种民族凝聚力和文化凝聚力也是我们在今后与西方竞争的优势。

我想你可能有点小小的错误,第一,我[wxmang]于:2009-12-2808:11:18

从未说过西西河任何人是汉奸卖国者,也没有说过其他人,如果说过请找出来,我一定道歉。第二,我从不认为我们是成吉思汗这种野兽的后代,你如果愿意认为是,随你便。第三,我们被方励之忽悠,并没有反对我们国家和政府,也从不想变天,只是觉得现实需要改变,反对腐败而已,不是要引进什么三权分立,也不是要全盘西化,请看看科大的校友们的回忆。我们觉得上当是被忽悠去完成一个不可能任务(应该是政治家的任务),而使很多校友丧失了在学术上进步的机会;第四,美国鬼子和西方政客遏制我们,阻击我们,难道我们还必须无限崇敬的歌颂他们的大恩大德,骂两句都是大逆不道?

至于其制度是否十恶不赦,我想三权分立这种玩意类似蛇的毒液这种蛋白质,对有的人是营养,对有的人就是毒药,我想他们贩卖的对我们就是是毒药。我引用一点漏斗子的话(抱歉未经允许,属私自引用):哥本哈根大会充分暴露出西方的虚伪,这完全是一群极端自私自利的家伙。首先看美国,京都议定书都不参加,在会上什么也没做,却处心积虑地把一个关系全人类未来的大会当作干涉别国内政的工具,要别人“透明”,还要提出要对中国减排搞“核查”,自己呢,该怎么还是怎么,确实很透明,那就是甩流氓,完全是那种“我是流氓我怕谁”的强调;再看欧洲,在这个“人权”、“博爱”、“民主”口号的发源地,真正要负起对自己、对人类“博爱”、“人权”责任时,真面目露出来了,内部你推我搡,对外小动作连连,彻底表现出市井泼皮无赖的真面目。

这个大会虽然从国际法角度说,没有落成强制性文件,没有取得预想成果。但是西方的裸体表演,给第三世界人民上了一课,更可以看清了这群强盗无赖平时所作所为的虚伪。从这个意义上说,哥本哈根会议,是一个展示西方丑陋面目的大会。成果巨大。被人洗了脑筋了吧,民选政府就能代表民意,这不是按照西方价值观预设前提,“五毛党”标配武备。不就是想说中国政府不是民选,想做“合法性”裁判官。这一套已经做烂做臭,不起作用了。维护国家利益当然可以,但就不要装B,说一套做一套就虚伪了。西方国家政府,尤其美国平时大喊普世性口号,“人权”大旗举的比谁都高,哪个国家都要管,把自己扮成“地球公民”。到关键时刻,需要地球人一起做的事情,就装疯卖傻,一撮极端自私自利的烂巴子。亏得还有人用“民选”包装他们,很幼稚可笑啊。反正不管是谁再跟我说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适合中国,比目前制度好,我就认为不是别有用心就是脑残。这是我的自由。

家园 贺收费站起航,贴《wxmang解惑集》----H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是世界普遍情况,并不只是中国[wxmang]于:2009-12-2819:35:21

我在银行工作时,也不喜欢贷款给中小企业。原因有两点。一是风险大,因为中小企业抵押物一般不多,同时企业大多处于成长期,前途难料,存活率不高。再就是因为企业不成熟,中小企业的创业冲动和投资冲动缺乏理性,投机性强,经常转换经营领域,可以一夜之间从小配件生产转为养殖鲍鱼。银行很难控制风险。二是成本高。搞一个1亿贷款项目和100万贷款项目的成本相差不大,都要走评估,审查程序,动用相同的人力物力,而且由于中小企业普遍管理比较不规范,银行监控更难。为了节省成本,有的中小企业连会计都是小时工,企业实际上有时就是跟着老板浪迹天涯,公章、账簿、票据、资金全在他自己的包里。我们甚至碰到过贷款一周后,企业就潜逃,连设备都卖掉,只剩下租来的厂房。最后只好请警察跨省追捕。所以中小企业受资格歧视实际是银行自身利润最大化的表现。几乎不可能改变。

美国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成立中小企业管理局(SBA)来引导,但是并不成功。目前美国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自身的储蓄,占45%左右,从亲朋中借款,占13%左右,由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主导的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公司与商业银行贷款一起约占29%。(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公司投资的贷款利率要比商业银行贷款的利率更高)政府资助(中小企业管理局向中小企业提供的数量很少的直接贷款)约占1%证券融资,这部分资金只占4%左右。尽管美国政府对中小企业十分重视,总统每年向国会作“中小企业总状况”的年度报告。政府每年举办“中小企业活动周”,讨论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研究政府应在哪些方面作出政策调整来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并专门为小企业立法(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小企业法”,明确规定小企业管理局为永久性的联邦机构。局长由总统任命,直接向总统负责和汇报工作,全国10个地区局的负责人也全部由总统任命。小企业管理局的主要任务是,听取小企业的意见及需求,及时向总统报告,并就保护小企业的权益向联邦政府提出政策建议,促进小企业的健康发展。美国小企业管理局依靠设在各个州的100多个地区办公室和4000多名工作人员,协同全国范围内成千上万个信贷、教育、培训机构和一些志愿人员,通过实施若干计划来帮助小企业。)但是实际上美国政府对国内中小型企业的政策性贷款数量很少,政府主要通过对中小企业提供政策性担保基金,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具体运作方式是通过SBA制定宏观调控政策,引导民间资本向中小企业投资来实现的。同时SBA对75万美元以下的贷款提供总贷款的75%担保,对10万美元以下的贷款提供总贷款额80%的担保;对少数民族和妇女所办的中小企业贷款提供25万美元以下的90%的贷款担保;对中小企业急需的少数“快速”贷款提供50%额度的担保。

目前美国中小企业投资公司达300多家,拥有资本35亿美元(其中政府融资支持为11亿美元),累计已向10万多个具有较高风险且难以从一般渠道获得投资支持的中小企业提供了130多亿美元的投资和长期贷款。并向那些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提供数量有限的直接贷款。美国共有中小企业2000多万家,占全美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60%,中小企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新增加的就业机会有2/3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70%的创新发明是在小企业实现的,美国的高技术公司在起步阶段也通常都是中小企业。我国一度想复制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结果调查后就放弃了。没有什么效果。所以你想解决企业长大问题,可能还得从自己产品竞争力,毛利率,质量控制等等入手,慢慢积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量力而行。金融机构都是嫌贫爱富的,只作锦上添花的事情,不做雪中送炭。所有的中小企业成长史都是一本血泪帐。中国有句俗语:上辈子作孽,这辈子做企业。企业家都是十分辛酸的。

谢谢老井夸奖,实际上海龟脚踏实地的不少[wxmang]于:2009-12-2820:56:03

但是心里平衡的不多。我在西西河介绍国内情况,就是想先给大家打预防针:国内现实是残酷且势利的,不要有幻想。

可能这是一种比较怪的说明方式:把最坏的情况说出来,让大家先去除幻想。我的做事方法一直是准备最坏的情况,付出最大的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反而得不偿失。干脆就直接到底线,慢慢往上走,每一步都是希望,都是进步。在工作中,我很多时候,都是把底线放到实在不行,就去当厨师的地步(本人有厨师证),置

之死地而后生。其实从生活的角度和创造的成就快感而言,做厨师比搞企业爽得多,快乐得多。只是我们身上的文化烙印,总是认为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我们的责任,本人也未能免俗。实际上,我们或多或少都是有虚荣心的俗人。

科斯定理我学过,作为原理,是可以的[wxmang]于:2009-12-3001:22:21

但是我们在一线工作的人,更喜欢可操作方案,喜欢那种有明确步骤、次序、重点,有时间表,有预算,有分工的东西。原理与实用距离实在巨大。如果仅仅是因为使用了某人一个原理,就说功劳都是他的,毛主席一定会从棺材里起来。例如我们国内有些人总喜欢说四大发明,其实也就是是个原理而已,西方人有谁会较真?指望他们认同就太可笑了。同样,科斯定理也就是个粗糙的原理而已,指望我们较真就同样太可笑了。其实你举的例子解决很简单,让那个抽烟的家伙搬到啊同样抽烟的房间去就完了。实际生活中就是这样解决的。至于减排,只有看谁有政治和经济本钱了,靠强权说话,其他都是瞎扯。国家之间的利益竞争就是力量的较量,这是美国鬼子的结论。请看我的读书笔记:链接出处

先谢谢你,实际上我们对科大的感情实在是太复杂[wxmang]于:2009-12-3001:45:12

15岁进校,20岁离开,正好是人格形成,价值观、道德观形成的时候,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在科大长大的。科大给我们注入的气质是朴素而严谨,这是终身不变的特点,不管以后干什么,这种特点都显得与众不同。就是这种情绪,一方面对科大期望甚殷,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恨其不能如愿仍然是以前的科大,另一方面又有些病态,经常跟其他学校,例如清华、北大、甚至南开等等毕业的学生较真,维护科大的尊严。其实我对别人评价我个人水平如何,是否能干真的很不在乎,也很坦然,不行就是不行,公开承认。但是一旦涉及对科大的贬低,那就毫不客气,奋起反击(当然科大校友之间的讨论和埋怨不在其内)。某人就说过:你们个人再厉害,也只是你们这几个人,不能因此我们就不能评价科大的衰落,真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当然是笑谈。但是,我对那个让我们长大的地方,的确感到很着急,就怎么就完了?有时跟科大的行政官员接触,如果不是保持起码的礼貌,我都可能跳到房顶上去,实在太气人,也实在太悲哀,简直就是菜市场里的家庭主妇一般,斤斤计较一点蝇头小利,为一点虚荣拼死拼活。你说的这些信息也许会让我们有些许希望。但是从整体上来看,科大真的不是在蒸蒸日上,这是最可怕的。再说现在又搞某种程度的近亲繁殖,某次我去某学院院长办公室,他正在看申请教授席位的人的论文,我问:怎么样?他说:看不懂。问:要不要?答:不要,准备要个科大毕业的。这种情况十分普遍。真希望科大还会成为最好的学校,可惜现在我学业荒废,出不上什么力了,企业运作和管理又不是这个学校应该发展的方向。

简单回答。从欧美发达国家来看,据有的数据说,[wxmang]于:2009-12-3004:45:54

国家固定资产75%是房产(不一定准确),所以房地产可能是今后几十年的国民经济支柱。但是中国是一个需要大量进口资源的国家,例如石油、铁矿等等,将永远需要。那就必须有相应的出口进行交换。这30年我们靠的是吃人口红利,搞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以后没有劳动力成本优势了,靠什么出口?显然就是产业升级后的技术产品出口。所以搞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是必须的,不然下一代没饭吃。房地产只是一个支柱产业而已,不是全部。

同意。经济学作为理论研究,是有价值的,可以得出许多[wxmang]于:2009-12-3004:56:29

超出常识的结论,例如萨缪尔森大道定理,例如Arrow-Debreu一般经济均衡存在定理都超出了我们的直觉。作为纯粹的学术,我是心存敬意的。但是目前的问题是一帮三脚猫功夫的自称是经济学家的人要来指点江山,而且既不了解现实,也不管边界条件,非要削足适履来贯彻他的理想,搞得俄罗斯吐血不止,我国东北元气大伤。更糟糕的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叫嚣,不是我的药不好,是你病得不对,谁叫你是得胃溃疡了,你应该得肝癌。

对执政者来讲,关键是时间把握。如果做坚决的唱衰派[wxmang]于:2009-12-3005:01:37

总有对的一天,就像一个算命先生讲:人是要死的。没有任何价值,关键价值在什么时候死,怎么死。宋鸿兵不认识,郎大嘴江湖气太浓,自我炒作嫌疑太大,缺乏严谨性,不被执政者看重。执政者要的是危机到来的时间、危机传递的路径和危机展开的方式。这是江湖好汉做不到的。

老哥,如果实施得当,当然极有好处,但是国内没有[wxmang]于:2009-12-3017:33:40

大批合格的师资,大多培训老师自己都没下过车间。二是目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学生不愿意干力气活,整天想做办公室,当总裁。我亲身经历过一次大学生闹事,非常的不理性,不但问候你的祖宗18代,还打人。600多名应届生来报道,我安排们到车间工作一年,根据工作表现和成绩,再决定以后岗位(实际就是在岗培训),结果600多人冲到办公楼抗议,理由是他们是来当管理人员的,不是来当苦力的。凭什么你们吃干的,让我们喝稀的。所以老哥好意未必现在大学生领情。我在超市看到过收银员在看《总裁狮子心》,问她准备干什么,说等机会。文化障碍是目前最大的难度。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这个观念害死人。

你说这个情况非常准确,绝大多数农村学生是破釜沉舟[wxmang]于:2009-12-3017:47:11

没有任何退路的,不但没有土地,而且没有脸面再回去。以前我有一秘书(男的),是在北京某名牌本科硕士连读后来工作的,每月不到1万的工资,要寄3000元回家。他告诉我,当年他读书,全寨子(估计是少数民族)敲锣打鼓送出10多里,而且家家都出钱,有的连猪都卖了来凑学费,不好好干怎么有脸回家。他们是真正的夹心人。建议西西河搞社会学或心理学的河友好好研究这个群体,是一个典型的样板。

温元凯后来在北京搞了一个咨询公司,先是做[wxmang]于:2009-12-3018:00:24

管理咨询,水平一般,后来又做投资咨询(实际是风险投资媒婆),做得也有些声望,后来又做股票。这人真的是个天才,学什么象什么,而且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一流或二流水平,然后就不能坚持,又换方向了。其实如果他一直在科大搞植物油提纯,再利用安徽的食用油资源,现在什么鲁花,金龙鱼都不在话下,一年搞100亿,200亿销售没有一点问题,何至于现在这样到处流浪。

我也不责怪他,这是书生天真烂漫的结果。[wxmang]于:2009-12-3018:08:19

政治远不是外行能够涉足的,就像天体物理外行不能碰一样,不然对自己和学生都是悲剧。科学家的偏执和极端是普遍的,不这样他很难突破。但是政治家正好相反,要讲究均衡,因为国家经不起折腾。就像战斗机飞行员飞民航飞机是不合格的,得经过严格培训,改掉坏毛病,要记住不需要勇敢,而需要胆小,因为后面是100多条人命,不是几个导弹。可惜方校长是试图把开战斗机的技术用来开客机,当然是悲剧。受影响,我们都有点偏执,我们学生走了好大的弯路。

据我知道,世界上就没有一个政府智囊机构预测准个重大事件[wxmang]于:2009-12-3018:11:34

发生的时间,传递方式,影响强度。都是在努力中。至于传说中的兰德公司预测中国会出兵朝鲜,据调查,纯属夸大。报告原来意思是如果中国出兵会如何如何。

其实我们主要认为都不是私事,再说也不是私人恩怨[wxmang]于:2009-12-3018:16:00

都是制度惹的祸,怪不得任何人。谁叫你去跟最高叫板呢,怨不得别人。人家处理你也是迫于无奈。再说又不是帮他个人做事情。所以双方都心怀坦荡,都毫无芥蒂。

同意,我认为:[wxmang]于:2009-12-3018:44:35

1、有资格评价一个企业的健康状况和未来,需要了解一个企业在长短利益、内外关系和现金收益与长期发展贮备能力之间的平衡点,只有把握住这些不断变化的平衡点,才可以准确判断企业状况。

2、有资格评价一个行业的健康与否,需要了解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发展模式和主要竞争对手的现状及动向,不然没有办法掌握全局。

3、有资格评价宏观经济,需要在GDP增长率、就业率、通货膨胀率、财政赤字率和国际收支平衡这5个跷跷板之间找到平衡感觉,才可以说宏观经济走向如何。显然,按照上述标准,一个没有实践经验的人是没有资格评价的。从郎咸平的书、文章和演讲来看,他利用公开财务数据规范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负债平衡、财务风险、现金流量等等问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基本正确。但是他对企业运营的评价,基本不正确,因为他没有实践经验,往往找不到要害,无的放矢居多;对行业、产业的评价,基本属于胡说八道,哗众取宠;对宏观经济的评价更是胡言乱语,危言耸听。其实他如果老老实实做一个财务专家,在他熟悉的专业领域发挥作用就已经很好了,完全没有必要到自己不擅长的专业来,基本常识都搞错。前几年他大讲中国企业家没有信托责任,美国企业家如何有良心等等,言犹在耳,华尔街马上就给他一嘴巴,打得他眼冒金星。去年大讲联想急功近利,不该收购IBM,心态不成熟,美国企业如何伟大,收购心态如何成熟稳定,可惜没过几天,他崇拜的惠普收购康柏就爆出让他下不了台的事情了。去年到处讲中国企业没有流程,注定要失败,美国企业如何伟大,流程如何健全,竞争力如何强,可惜GM、FORD不争气,这两个流程化生产的鼻祖和发明者倒闭或濒临要倒闭,而中国注定要失败的企业在扩张。上次在烟台演讲,就有一个

山东乡镇企业家让老郎气急败坏,下不了台,结果直接拂袖而去,美其名曰你没资格讨论。说实在的,当初他刚开始在大陆发表文章时,我还是很看重他的财务分析功力的,但慢慢发现这位老兄开始神化自己,要当中国企业界和政治界的导师了,这就有点夸张了不是。

我再举3个郎咸平的例子:

1、在德隆2004年5月份倒台前后,郎咸平写了许多分析德隆的文章。通过调阅一些档案和案卷,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庞氏骗局+勾结贪官污吏腐败,根本不是郎咸平写的那些原因,他写的基本有小说性的夸张。

2、去年郎咸平利用可口可乐收购汇源热,发表了他对中国饮料行业的研究报告,结论是根据汇源的发展模式,认为中国未来饮料行业是实体价值优先。先不说用一个企业的数据来分析整个行业是否对头,汇源在中国整个饮料市场占有率只有3%(纯果汁有48%),这么小的市场份额,数据就没有可参考价值。他完全不知道在产业经济学中有一个关于快速消费品市场的定理:品牌价值优先于实体价值。如果按照郎咸平的观点,可口可乐就不会发展起来,现在饮料行业的巨无霸应该是纳斯贝克(曾经的最大果汁企业),现在的饼干企业。

3、再看看这位老兄的“产业链阴谋论”和“中国宏观经济崩溃论”。先不说产业链阴谋论的逻辑基础严重违反了产业经济学常识(产业垂直分工和贸易资源最优配置),就是拿日本和南朝鲜的产业演变和产业升级发展过程,也可以给他结结实实的一巴掌(与吴敬琏的发展无污染高端服务业为国策的谬论有一比)。宏观经济崩溃论就更荒唐,如果中国经济崩溃,世界上无一国家幸免。我们是最有调整余地的国家。中国这种以制造业立国的产业结构,即使民营制造业全部崩溃(主要是附加值极低的消费品制造业),也不会动摇国本(当然广东和浙江例外)。郎咸平没有在国内大型的国有制造业工作过,他不知道中国几十年积累了多雄厚的基础。

郎咸平对中国企业,就像一个持不同政见者,只有批评,没有建议,只有唱衰,没有激励。他的粉丝主要是学生;没有实践经验、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在职业生涯不顺利或因为失败变得愤世嫉俗的人。

郎咸平对中国企业的主要观点包括:

1、中国企业急功近利,所以不会成功。

2、中国企业投机冒险,所以不会成功。

3、中国企业心态不成熟,不应该靠收购做大做强。

4、中国企业没有流程,所以没有成功的希望。

评价:

1、任何企业本质上都是在急功近利和长远发展见取得平衡,没有急功近利,就没有现金流发工资,就没有今天,就谈不上明天。一味批评急功近利就像说人饿了何不吃肉糜。企业首先必须活下去,才能谈到发展。带兵先筹饷,这是常识,不能偏激。

2、任何市场环境下,收益与风险成正比,这是常识。如果不冒险,就还不如把钱存在银行或买国债,何必投资。运营企业最大的成就感就是在风险中寻找到机会,并回避或分散掉风险,获得收益。按郎咸平的说法,风险投资就不应该存在,微软、苹果就应该消失。这是没有投资常识的谬论。

3、世界上所有大企业都是靠收购来实现扩张的,例如GE、GM、FORD、波音、杜邦等等,没有那个行业离得开收购。但是在美国这样成熟的市场上,收购成功率也从未超过30%,绝大部分都失败了,最近的惠普收购康柏就是例子。但是并不因为失败率高大家就放弃,就像并不因为风险投资成功率只有1%不到,这个行业就消亡一样。因为高风险带来高收益。联想、TCL等等的海外收购失败,有多种原因,例如收购技术不成熟,接管整合技术不成熟,文化冲突等等,但不能因此就否认收购的价值。这是强词夺理。

4、流程只是企业运营的一个工具,就像你不能凭一个人用毛笔还是钢笔来判断他的写字水平,断定他能否成为书法家。企业运营的核心是对客户需求的把握和满足。FORD是流程生产的发明者,GM是发扬光大者,现在GM的柔性生产线是人类目前为止流程运营的巅峰产品,无人能出其右,但是他们要破产。说明流程运营只是一个工具,是运营的一个平台,并不能决定企业成败。中国大部分民营企业是没有流程,但是绝大部分国有企业的流程水平很高,有的甚至达到国际水平。其实对产业评价比较准确的是行业的大佬,对企业评价最准确的是其CEO。

可以准确评价问题,并不一定可以解决问题。就像医生知道病因并不一定可以治愈。一般学者是规范的,如果碰到见过或发生过的问题,他们的知识可以帮助企业找到药方。但是企业碰到的问题往往是从未有过先例(因为环境在不断变化),所以这是学者是没有用的,因为医疗手册上没有。这时依靠的就是管理者的随机应变,多谋善断,解决问题,然后进入学者的案例库,以后就有规范解决方案了。学者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决策勇气和决策判断能力,多谋寡断,犹豫不决。

对头,有示范效应,也有施加压力作用[wxmang]于:2009-12-3018:53:44

但退休董事们不满在北京是成为街谈巷议的,主要还是在下一阶段工作重点和目标的选择上有异议。具体结果看明年人大就很清晰了。最近几天各经营班子成员正在陆续放出其计划蓝本(我补充了一个商务部的,央行的通过周小川讲话也已经明朗),实际是在试探,等开始征求意见就已经进入程序,再作本质上的改动可能性就不大了。

合格技工严重短缺,只要通过培训,成为合格技工[wxmang]于:2009-12-3019:05:35

就有资格到处讨价还价。因为稀缺,所以他们就成为流动性最强的一族,随时根据待遇走人,甚至看领班不顺眼就走人。结果所有企业都不敢培训技工,怕浪费培训资金。而通过几次跳槽后,技工成本就非常高了。广东一般民工工资也就1500左右,有特种执照(例如压力容器,电焊,高压电、数控车床等等)的技工5、6000,甚至1万也很正常比一般管理人员还高)。

老兄知不知道追究违约的成本大大高于违约的损失[wxmang]于:2009-12-3020:22:54

动用跨省追捕是民营企业没能力实现的,即使实现,其成本高得惊人。除非是命案,否则警察没时间处理民事纠纷。这是自诉案件,检察院等不会介入,你莫非自己组织一个跨省追捕队,这又是违法的了。有的台湾企业干脆实行集中营管理,铁门紧锁,只能通过栏杆买外面的东西,结果又是违反人权,工厂也被放火烧了(亲眼所见)。

电视这玩意集成整不成的主要原因惊人的好笑[wxmang]于:2009-12-3021:24:07

就是地方领导需要每天上电视头条过明星瘾,需要去北京开人大会时有记者(尤其是美女---其实未必美,称妖女比较准确)伴随左右,做起居注,每日发回让子民们随时瞻仰伟大光辉的猪头小队长形象。这是某地方电视台台长(已经下课)发牢骚的话。他下台的原因就是因为把老大老二的形象搞得一样光辉高大,犯了路线错误。

那真是与时俱进,江山代有才人出[wxmang]于:2009-12-3021:58:42

我等真是老了。以前地方弄点钱还羞羞答答,巧立名目,按你的说法,现在进化水平太快,简直是公开抢劫了。厉害。还是年轻人有办法,50后就是不如60后,60后就是不如70后。。。。。。。。

谢谢,其实我真的喜欢做厨师,那种创造的喜悦[wxmang]于:2009-12-3100:05:11

和快感比搞企业爽得多,也算是专业人士不是?而且工作单纯,没有什么压力,也容易得到认同,成就感也比较直接。这真的就是我的退路。我一直想没事干后,就自己研发新菜,没准也会有意外惊喜。厨师的均衡感(味道复合)和组织能力(搭配),时间把握(火候)和次序掌握(上灶)也是很考功夫的,与管理实际相通。只是不是对人心,而是对人舌头而已。

张五常比较难评价,因为其学术跟社会活动(指点江山)[wxmang]于:2009-12-3100:17:44

完全脱节。他给执政者出的招从来没有受到重视,所以没什么影响,粉丝好像也不太多,现在更是式微。他的学术说实在的,我不太看得懂,因为我还是习惯看数学比较多的经济学论文,这种论文一看假设,推理过程和结论,基本就能判定价值。张五常的文章或一些普及读物,例如《经济解释》之类,说不上大错,但仅仅是普及基本概念,不看他的书,直接看一些教科书搞得更明白。要说如何研究经济学,钱颖一说的比他清楚不止100倍。张五常基本是从常识总结规律,在目前经济学研究中绝对是个另类,相当于大家都用手枪,他老兄还在用飞镖。就算飞镖技艺再炉火纯青,可能也很难每次都干掉手枪,偶尔干掉一次,也是运气。对一般学生来说,一般可能不具备张五常的天分,没那么敏感,也没那么聪明,不太可能练出他的那种飞镖绝技。所以就一般人来讲,还是学习钱颖一的方法成功的可能性较大。

看来是没说清楚[wxmang]于:2009-12-3109:11:11

1.我说的事情发生在1995年,80年代初18、9岁孩子顶替上岗很普遍。

2、我说的是室外零下30多度,如果室内也零下30多度,不早冻死了。(室内应该在7、8

度吧,10度可能没有,因为穿大衣站久了都有点冷)

3、事情发生地在黑龙江。至于捡剩菜剩饭吃和吃饲料的虽然不普遍,但是也不是个别现象。不过那时的鸡饲料主要还是玉米碎(类似很小的大碴子,只是加了其他些类似鱼粉之类东西,用水一洗就干净了)。东北人好面子,饿死也不会告诉邻居、亲戚这种事情。我们是从核发困难补助申请中的得知的情况,也经过核实。当然我想一般人不至于用这种手段故意作假来骗取每月几十元,100元的困难补助。这种情况直到1998年初才开始好转。

抱歉他的这些文章我都没看过。但就实际情况而言,[wxmang]于:2009-12-3109:23:41

新劳动法是缓解社会压力的手段,平衡公平与效率,不然就会出现新一版的打土豪分田地。张五常站在资本家角度,是不对的。过于贪婪。而且广东很多港资、台资企业因为没有竞争力,只能走血汗工厂道路,欺榨民工令人发指,这是无法长期持续的。珠三角发生很多个人暴力事件就是例子。

对汇率制度我不熟悉,不评价。至于说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经济奇迹是因为中国的制度是以县为单位竞争的经济制度。

我觉得简直就是奇谈怪论,语不惊人死不休。中国的经济好像最好的都不是县域经济,而是产业集群经济,例如珠三角,长三角。中国经济真正的优势还是老百姓疯狂的追求财富的热情,以及为此付出的一切:健康、青春、生活享受等等,以及人口红利。

GM的柔性生产线是硬件,主要是由若干柔性加工中心[wxmang]于:2009-12-3109:36:00

集结成流程生产线,可以在一条线上生产任何产品(据介绍可以无限扩充可生产产品),而不需要做太大的工作准备,也不需大规模调整工装、模具、夹具、工具。目前在上海通用有条简化版柔性生产线,可以设法去看看(但是看不到控制系统,高度保密)。我想关键技术可能是CIMs实用化和柔性加工中心集成结合的产物。我对流水线技术这块也是二把刀,对介绍的能力感到很震惊,是否准确,是否有吹嘘成分,还需要专家来指教。

谢谢指正,我除了看过一点他的《经济解释》[wxmang]于:2009-12-3118:03:01

没看过他的其他文章,一是专业相差太远,因为我主要是管理运营企业,对经济学整体不了解,而且也不懂。(郎咸平是因为介入了企业),而且张五常的东西执政者也不感兴趣,所以也没有这方面课题要研究。至于执政者为什么不感兴趣,我想主要还是认为是书生之见,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纸上谈兵而已。如果你要搞经济学,我还是建议搞点规范的,张五常这种天才一般人学不了,太另类了。现在经济学杂志没有数学推导,基本可以肯定就地枪毙。当然业余爱好另说。不过我的确对这些企图指点江山的经济学家没好感,他们对中国现实实在不了解。因为按照现在观点,宏观行为是微观机制导致的,不搞微观,直接搞宏观,除非洞察力惊人,否则基本都是隔鞋瘙痒。

就像我在一篇帖子里说的:加大对财力的控制[wxmang]于:2009-12-3119:11:30

是国家稳定的前提,这是执政者的共识。中国要想政治稳定,中央政府必须控制至少一半财政收入,(这是历史经验),而想控制一半财政收入,中央政府必须在控制涉及稳定的军火工业和其他战略行业外,控制能够产生最大财政收入的企业,这是国家长期稳定的基础。目前国资委的国家队战略就是这个设想的体现。国家资源配置必须计划与市场结合,市场为主,但是平衡权力由计划掌握(类似美国政府在金融危机时的做法)这次修改操作规则目的就很清楚了:做大做强(其实大未必强)国家队。

中国2000多个县,基本没有两个情况是可比的[wxmang]于:2009-12-3120:26:40

我大约走了200来个县(可以肯定比张五常走得多),而且与县长,书记,计委主任或招商局长之类接触颇多,也与县级企业家(县一级已经没有真正的国有企业,都是事实上的民营)有接触(也可以肯定比张五常接触的深),无论如何得不出张五常的结论:县是按企业运营的。因为自问企业如何运营本人还约知一二,县级政府如何运营也约有耳闻,两者实在相距十万八千里。那么唯一可能就是我们智商实在太低,但是好像科学又不支持这个结论。所以我只好说孤陋寡闻,或无知者无畏了。

谢谢,我觉得最近这些不同观点的帖子,除极个别[wxmang]于:2009-12-3121:18:32

别有用心外,绝大多数都是那种自认为自己是失败者(实际可能是很成功的,只是心理类型导致),国家对不起自己的。实际上人作为高等动物,不仅需要一个安身的房屋,更需要一个安顿心灵的家园。他们普遍是自己放弃了精神家园的人。作为黄种人,就算你天天在白人面前高喊我们是一头的,可能也很难被接受融入,这是文化限制(也许有例外)。如果自己再把生于斯养于斯的文化根刨掉,那真的就成精神上的孤魂野鬼了。我觉得这种感觉他们在50岁后才会真正体会。一个蔑视、侮辱自己文化的人,将也不会得到西方白人尊重。何苦干这种事情?当然那种要刻意讨人欢心的不算。

我的确是不懂经济学,所以我也不能装懂。[wxmang]于:2009-12-3121:57:57

企业运营与经济学差距极大,因为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做事情要考虑成本和可行性。习惯是步骤,次序、重点和突破口,更多考虑是执行流程。经济学本质上是学术,是基于假设的推理。与现实距离太大。

再补充一点。实际我对目前现状也是极端不满的。[wxmang]于:2009-12-3122:06:33

而且由于身临其境,相信我知道的贪污腐败,吃拿卡要,敲诈勒索比绝大多数河友多得多。但是不能因为我们自己家的房子破旧,就推倒不要吧,那我们去哪里呢。邻居家倒是高楼大厦,可惜一般不让人去,就是去了也只是做客。我们还是需要经过努力,一砖一瓦的把自己家建设起来。俄罗斯推到自己家园的惨剧我们已经知道了,我们不能指望人家来给我们建设家园,只能靠自己。出去做客我不反对,但希望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家可以回来。

本来不想回你,免得伤感情,因为据说你也是科大的[wxmang]于:2010-01-0101:11:53

如果你比较客观,把这些攻击性的帖子全部看一遍,也把我的帖子全部看一遍,相信自然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首先我没有说中国好得不行,也没说我好得不行,实际我说的问题和阴暗面比西西河里任何人都多;其次是写攻击性帖子的人自己认为自己人生很失败,这也是事实,你可以逐一翻看,相信如果客观,不至于认为这个结论太离谱。第三就是我在帖子里说的实际我对目前现状也是极端不满的。而且由于身临其境,相信我知道的贪污腐败,吃拿卡要,敲诈勒索比绝大多数河友多得多。但是不能因为我们自己家的房子破旧,就推倒不要吧,那我们去哪里呢。邻居家倒是高楼大厦,可惜一般不让人去,就是去了也只是做客。我们还是需要经过努力,一砖一瓦的把自己家建设起来。俄罗斯推到自己家园的惨剧我们已经知道了,我们不能指望人家来给我们建设家园,只能靠自己。出去做客我不反对,但希望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家可以回来。这些难道有什么值得你人血沸腾的?作为一个号称在科大读过书的人,你这样侮辱人,你不觉得对不起母校的对你的培育吗?依我看,你的爱国主义也就是东莞ISO的水平,顺便问你一句,那个让你非常气愤地精英,你溅在他五步之内的是哈喇子还是鼻血?如果真如你说的你是科大学生,我真的为科大悲哀。我也为科大出了一个高喊汉奸万岁的李剑芒而悲哀。

看来你真的知道国内企业运营的特色了,基本上没人[wxmang]于:2010-01-0101:23:42

能够坚持20年,身体一般都会在10年左右被累垮,原因无他,没办法完全依靠流程和授权自动运转,经常需要救火。主要是经商环境变化太快,一个政策,就会让下面四脚朝天。监控更是手工活,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死盯,不然极端具有独创精神的国人就会把你的制度钻成筛子。沟通能力更是绝了,基本没有什么模式,道理,就是对人心的把握,基本上搞几年企业,读心能力远超一般心理医生。一个中国企业运营者敢100天不下现场,基本就会发现企业就不是原来的企业了,不管多大的企业都是如此。

你的问题也是所有人的问题,目前没有结论。[wxmang]于:2010-01-0104:38:12

产业升级看来是不可避免的唯一道路,但是如何才能实现?可行的路径是什么?如何使尽可能减少社会成本?减少社会动荡的风险?目前都是没有答案的问题。治国方略不可能出自案头,出自书斋,而必须是出自一线实践。目前有好多试探,例如产业振兴规划,创新产业规划,做大国家队战略等等,但是尚无明显效果,也不可能立竿见影。

只是我想集中力量进行产业升级,中央控制大部分财源这是共识了。至于相应的金融、财政政策,贸易政策,就业政策,投资政策可能会逐渐出来,效果只能看实际执行情况。不过我个人认为世界上就没有一帆风顺的事情,中国高速发展30年了,现在如果碰到一点调整和停滞也很正常,不必悲观。积蓄力量后,还会继续前进。国内的下一个机会我看是内需的苏醒和激活(依赖系统的政策保障和供需平衡调整,房地产只是一个方面),另外就是山寨能力的系统化。(在机床行业已经可以看到一点苗头了,山寨逐渐从低端向中高端过度,从单机向系统过度。)有原创技术当然好,但是从实用角度来看,山寨的成本效益最高。而且现在的管理体制已经无法控制山寨潮流,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张五常说得不对。地方官第一目标是升官。[wxmang]于:2010-01-0105:12:56

而我们知道,升官的第一因素是关系,第二才是政绩。而政绩包括政绩工程、面子工程、民心工程和GDP增长。实际上地方官花在请客吃饭、送礼、喝酒、跑关系上的时间大大多于搞GDP的时间。有的县长为了混一个副厅长,可以把房子卖了,把老婆首饰卖了,甚至借高利贷。我估计地方官见到张五常,觉得张五常没什么路子帮他升官,只好与他大谈怎么搞gdp了。

错了,官员第一喜欢听话的下属,第二喜欢不惹事的下属[wxmang]于:2010-01-0117:30:43

第三喜欢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下属,最后才欣赏能干的下属。这是本人亲身体会。

我没有这种放开舆论的说法,我是说总经理[wxmang]于:2010-01-0117:51:00

公布述职报告其实是在征求意见、摆事实、讲道理和诉苦,当然不是征求老百姓意见,也不是跟老百姓诉苦,这是中国政治的一贯操作方式。只要回忆一下文革《我的一张大字报》和90年代初的《东风吹来满眼春》就明白怎么回事情了。我认为根本、永远不可能开放舆论,除非出了戈尔巴乔夫这样的超级政治白痴。

你看来没看懂二狗子的想法:上缴利润,这些人就是[wxmang]于:2010-01-0118:11:44

你央企的正式职工,你得养一辈子,当然人家求之不得。不上缴利润,纯属友情赞助英雄们创业,尽一个国企应尽的社会责任。暂时挂靠关系是为了减少英雄们适应社会的心理落差。一旦心理成熟,把车一送,人就开路,企业没任何后遗症和包袱。全部收为职工,至少要养40年,就算一年12万成本(工资、福利、医疗、住房等),实际大大高于这个数,至少需要4、500百万。现在给每人赞助20多万买辆车,从他们为国做的贡献来讲,真的不算什么。这种做法,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企业没有后遗症,军人没有被抛弃感觉,地方没有麻烦,社会多了干活创造财富的人(开车----总比坐在门卫室创造的社会财富多)。你说是不是?

老哥,人是群居动物,资源有限情况下,就要竞争[wxmang]于:2010-01-0218:18:24

竞争就要团结,就要打群架。这就是关系的核心原因。独善其身值得尊敬,但是有时为了某个目标,也不能免俗。在国内,关系有时的确可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也不是每次动用关系都会涉及腐败。有的就是熟人引荐一下,你可以大幅减少在门房晃悠的时间。就如汶川地震捐助,直接找县委书记显然比找什么民政局办事员来得快捷高效。只要自己站得稳,立得住,问心无愧,也就坦然坦荡了。你说是不是?

抱歉,这种情况我没有经验。我一直在大型制造业中工作[wxmang]于:2010-01-0218:52:05

就算客串几天超市总裁,也是上百亿销售额的企业。对目前你的情况也不了解,不能乱出主意。就一般情况而言,关键是市场需求的把握。你在创业前是否做过详细的市场调查,例如:谁来买?有多少市场份额?有多大市场容量?竞争对手是谁?平均毛利多少?经营成本多少?我觉得你可能是在市场调查阶段就出现问题。一般而言,一个小企业在一年之内不能解决现金流量为正,不能解决吃饭问题,基本也很难有机会长大。除非你是当成玩票,不然必须考虑未来的希望是什么?凭什么活下来?你的赚钱金刚钻是什么?再来考虑是否关门。全世界小企业能够活过1年的只有5%左右,95%的绝大多数都在襁褓中夭折,主要还是创业经验不足。也许吸取教训,以后你会有成功的机会。

看来我们用的概念不一样。我用的是货币银行学的概念:[wxmang]于:2010-01-030:54:14

流动性(Liquidity)是指资产转换为支付清偿手段的难易程度。按照这个定义,一般把流动性直接理解为不同统计口径的货币信贷总量,即主要是M1+M2。这也就是说流动性只是来源,至于如何使用,例如是贷款还是存款并不涉及。所以流动性只是一个状态描述,与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这种使用行为没什么逻辑关系。目前流动性过剩,主要原因我想是储蓄和投资倾向强于消费倾向,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的急剧增长。按目前的外汇管理制度,我国的外汇收入必须结售给央行,而央行为收购外汇必须增加货币发行。央行为收购这些外汇储备已经发行货币超过10万亿元,这是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内部原因。

这个主要考虑可行性问题。在朱政府搞了分灶吃饭[wxmang]于:2010-01-0317:12:13

政策后,形成了东部沿海事实上的诸侯经济,是上贡与收贡的关系,极大的削弱了中央控制能力。现在企图恢复控制,到50%以上已经非常不容易,在沿海已经反弹很厉害。实际中央许多事情还是需要地方支持,例如堵截上访,如果地方稍微松懈一点,北京就很难看。所以目前这种做法几乎就是极限。可能随着央企控制能力加强,地盘逐步收复,会逐步扩大控制比例。但是至少10年内央企必须为消化目前扩大地盘得来的成果花费巨大的精力。消化非常不容易。例如某大型水电站,从地方到央企控股,以前不是问题的问题全部暴露出来:淹没补偿,城市安全,移民就业等等(以前是省级甩给县级,让县级自己消化解决,县级敢怒而不敢言。现在县级直接找央企),以前成本是社会承担,现在是企业承担。这都需要时间。放权容易,收权非常不容易。教训。

经验之谈:非常不容易装出来,时间一长就露馅[wxmang]于:2010-01-0322:59:49

1.听上级的话;2.不给上级惹事;3.给上级抬好轿子。这三件事情需要天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般有点能力的人大多恃才傲物,很容易露出尾巴来,不容易装。再说大多抱着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的想法,能干的人愿意无条件,无原则妥协的很少。

家园 贺收费站起航,贴《wxmang解惑集》----I

对零售业来讲,国税征收以下项目:增值税、车辆购置税;[wxmang]于:2010-01-041:25:41

地税征收以下项目:营业税(针对零售业中的服务项目,例如商场向供货商收取的广告费、管理费、物业费等等)、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教育费附加、文化事业建设费、社会保险费。

1、增值税按销售收入17%、4%(分别适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

2、城建税按缴纳的增值税的7%缴纳;

3、教育费附加按缴纳的增值税的3%缴纳;

4、地方教育费附加按缴纳的增值税的2%缴纳;

5、印花税:购销合同按购销金额的万分之三贴花;帐本按5元/本缴纳(每年启用时);年度按“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之和的万分之五缴纳(第一年按全额缴纳,以后按年度增加部分缴纳);

6、城镇土地使用税按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缴纳(各地规定不一,XX元/平方米);

7、房产税按自有房产原值的70%*1.2%缴纳;

8、车船税按车辆缴纳(各地规定不一,不同车型税额不同,XX元辆);

9、企业所得税按应纳税所得额(调整以后的利润)缴纳: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含)以内的适用18%,在3万元至10万元(含)的适用27%,在10万元以上的适用33%(注:2008年起税率为25%);

10、发放工资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上述税种中除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2002年1月1日新设立的企业)向国税局申报缴纳外,其他均向地税局申报缴纳。

国内物流业现状[wxmang]于:2010-01-0405:43:56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测算,2003年中国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1.4%,而美、日、德等国家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为10%左右;全国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年周转速度不到2次,批发、零售业周转速度不到3次,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周转速度。

因缺乏合理的物流组织,公路货运空驶率高达47%。我国制造业成本的70%是物流成本(全国平均值)(物流成本是人事成本、财务成本、信息成本和无形资产摊销以外的成本,包括原材料的采购)。有的西部省区由于其崎岖自然条件,物流成本只能更高。

目前国内物流效率和物流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专业化物流企业少、服务水平低,物流服务企业规模偏小,多数仍停留在货物代理、仓储、库存管理、搬运和干线运输等方面,效率低,速度慢,损耗大。

目前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很快,但在中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仍然较慢,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差,系统功能不强,综合性货运枢纽、物流中心建设发展缓慢。物流的不同环节、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技术、信息标准不统一,货物多次装卸、多次拆箱装箱等现象相当普遍。物流业的核心是集货网络,关键物流设施(例如具有天然垄断性配送中心,货栈,仓储系统等等),联合调度中心,客户呼叫中心,供应链管理系统等等。UPS、TNT、联邦快运等等公司在华主要控制上述几个核心环节,车队,搬运、货运代理、仓库等等靠外包。

珠三角地区目前实现门对门第三方物流已经很普遍,零售业都已经很少库存(一般只有一天销售量的库存)。而依靠现代物流业,珠三角已经将生产厂家和买家联接成为一体,形成产业集群,使制造业保持对市场的敏捷快速反应,从而为企业产品抢占目标市场,提高产品竞争力与市场占用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提高竞争能力。物流业的作用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培育支柱产业、提高系统竞争力具有同等重要的战略意义。

这是肯定的,任何运营模式都有其局限性。就像[wxmang]于:2010-01-0417:54:21

小孩穿开裆裤方便,大人还穿就不行了。同样,在资源配置能力不够精耕细作时,用垄断方式来运作,可以保证控制能力和系统稳定(现阶段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控制局面和稳定),但是当国家成熟稳定后,可能就要追求资源配置效率,这时就要精耕细作,就要专业化分工,这时再搞巨型央企就不行了。所以此一时彼一时,此时对的,未来不一定对,现在做的,未来肯定要改。这就是治国的公平和效率的跷跷板,需要不断调整支点,有时强调公平,有时强调效率。这就是我理解的与时俱进。

珠三角物流业最大的进步是找到物流业的核心诀窍:[wxmang]于:2010-01-0418:11:15

物流业本质是运输资源和货源的最优配置,在此基础上,有的物流企业已经把自己的运营平台嵌入到客户的运营平台中,实现流程意义上的对接,完全可以代替客户自己的储运部门,成为企业储运业务的完全外包方,根据客户运营流程和运营报表,自动上门接货,自动送货,门对门进行物流配送规划。而内地其他地方还是原始的把物流企业当成搬运工。

中国企业产品并不能直接进入美国零售网络[wxmang]于:2010-01-0418:27:00

所以出口商并不与最终消费者见面。至于最终消费价格多少,我们也很难有数据(因为大多是贴牌生产,所有权在委托人),所以我说的是出口价格与国内零售价格的差(不是指两地的零售价格差)。但是我要纠正一点,出口产品的税费优惠不是出口退稅15%----25%这么一点,而是其他没有其他税费,总额大约是销售额的20%。具体可见:

链接出处

另外还有卖场苛捐杂税,大约占销售额30%。具体见

09年家乐福进场费最新标准09年家乐福进场费最新标准(部分,全部278项)

[wxmang]于:2009-08-0505:46:11

1.法国节日店庆费:每年10万元;2.中国节庆费:每年30万元;3.新店开张费:1万-2万元;4.老店翻新费:1万-2万元;5.DM海报费:每家2340元,全国34家门店就是7.956万元,一般每家门店每年要印10次海报,就是79万元;6.端头费:每家门店2000元,34家门店是6.8万元;7.新品费:每家门店进一个新商品要1000元,34家门店就是3.4万元;8.人员管理费:每人每月2000元;9.堆头费:每家门店3万-10万元;10.出厂价让利:销售额的

8%;11.服务费:占销售额的1.5%—2%;12.咨询费:约占2%;13.排面管理费:2.5%;14.送货不及时扣款:每天千分之三;15.补损费:产品保管不善,无条件扣款;16无条件退货:占销售额的3%-5%;17.税差:占5%-6%;18.补差价:在任何地方只要发现有一家商店炒货价格低于家乐福,就要向家乐福交纳相当数额的罚金)

不反贪官,也不反皇帝,因为没那本事。只能做点力所能及[wxmang]于:2010-01-0418:36:26

的事情,管个工厂,让大家有饭吃。不希望一些不愁吃穿的人来乱出主意,搞得上有老,下有小的,靠一双手养家糊口的人没饭吃。我既不是什么左派,也不是什么右派,就是现实派,只要中国不乱,继续发展,管他什么意识形态,管他什么政治体制。这种问题一个蓝领哪有资格去讨论。孔夫子说:不知其位不谋其政。我们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即可。你如果在认真开车,旁边有个从未开过车的人老来拉你的手,教你开车,你会不会发火?我不懂政治,所以老老实实当蓝领。但是反感,甚至愤怒那种不懂装懂还要指点江山的,他们不知道指点江山错了,那是要老百姓用一辈子积蓄,甚至后半辈子就业为代价的?甚至是一家大小的生命为代价的?这些人知不知道自己可能在草菅人命?

全国绝大部分人还就接受这个玩意,猪头小队长在[wxmang]于:2010-01-0506:13:36

CCTV露一小脸,全城居民不说万人空巷,欢欣鼓舞(除愤青和精英极为愤怒外),也是议论纷纷,大妈议论长相如何,老爹议论说话风度,这是一个奇怪了哉的国度。就在上周,本人去一中部县级市。领导就说不能陪你们了,晚上我有电视访谈。你们可以看看。结果路过餐厅大堂一看,大多数人居然在评头论足。奇哉。就这个左右派都看不上的土鳖,我敢打赌说,20年后世界绝大多数制造业所向披靡,50年后世界主要服务业被彻底山寨。当然前提是不内乱,无战争。

【讨论】西西河2009年中国6大经济新闻[wxmang]于:2010-01-0507:19:48

1、天量数字吓死人,忽悠得人的心肝怦怦跳:2009年,我们对中国经济主要记忆就是:4万亿铁公基投资(据说又没有完成),十万亿天量信贷投放(同比多增5.06万亿元,货币供应量增长29.74%),5500亿结构性减税计划。

2、经济坐上过山车,惊心动魄,匪夷所思。经济形势一会说好,一会说不好,专家都成庄家。

3、没有具体操作细则的十大产业和区域振兴忽悠规划一骨碌出台,忙坏发改委的复印机。

4、坏的消息一定不能少,出口萎缩、失业率提高,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房地产市场价格狂飙,通胀开始抬头。

5、创业板开板,6万家还在排队,吓人,不知各位股民还有多少积蓄。

6、打击房价只作表面文章,不敢与虎谋皮,地王到处都在登基。国务院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是既要“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又提出“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这是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开发商拿地首付不低于50%,只能继续推高楼价。不敢断炊(停止房地产信贷)和拔根(对地价进行限价)。

实在没时间,要不老兄接着来?实际可以仔细分析他们在不同[wxmang]于:2010-01-057:23:15

背景和时间的讲话或文章的许多矛盾之处,可以解释决策层在面对经济危机时的举棋不定和犹豫不决:他们在怕什么?这是我想知道的真相。

我认为创业板的问题是提供了不好的心理预期[wxmang]于:2010-01-0518:04:05

1、对中小企业来讲,由于降低门槛,超高市盈率,导致不惜血本找路子,拼关系,结果等待上市的6万家期望很高(某老板对我说:至少要圈2、3亿才划得来)。而且大家都认为自己关系到位,背景硬。这中间将会有多少人间悲剧?对所谓的pro-ipo,很多人是把全部积蓄,甚至房子抵押去博上市的(有的退休人员现在是咬牙在坚持,连看病都免了),6万家中至少90%是不可能上市的,到时又是一个社会问题。

2、对监管单位来讲,是不想大幅调低市盈率的,因为过低市盈率会导致发行方和投资方离场。发行方将不能收回前期为发行投入的成本,投资方将没有博傻空间(某职业炒家告诉我:低于40倍市盈率还不如去买彩票玩)。结果因为资金不可能无限进入创业板(其他方面都在争抢资金,例如主板,房地产,期货,外汇,黄金等等),就会导致最后成为香港创业板的结局:死水一潭,套牢的永远无法解套。归于失败。

3、对投资者来讲,炒作基本思路仍然是主板操作思维,大起大落,博差价,博时间差,快进快出。在创业板这种没有业绩支撑,完全凭想象支撑的市场,企业随时可能崩溃。一旦大规模出现这种操作失误,创业板成为泡沫经济博物馆并不是耸人听闻。

创业板的新闻价值在排队等候的这些公司今年会有精彩表演[wxmang]于:2010-01-0518:07:50

例如各种宣传,各种公关,各种有偿舆论轰炸,各种专家代言洗脑,各种研讨会造势,各种政策建议攻心。。。。。

。。。一定会大饱眼福,一定会叹为观止,目前所见的所谓研究报告已经可能让毛主席重新站起来了。

目前没有可操作细节,人才也没有。实际结果可以说与[wxmang]于:2010-01-0518:16:20

没政策前基本没区别。准备看来非常不到位。又是政绩工程需要的宣传部产品,早产儿一个。

我看过一点他的书,从其文章来看,我认为根本是:[wxmang]于:2010-01-0518:35:45

1、他基本还是停留在春秋战国时代的谋士心理状态,要与领导分庭抗礼,平等对话,甚至以国师礼遇。而不是现代人的分工合作思想。现代政治权力使用和授予是有制度的,不能随心所欲,这点他接受不了。

2、光说不练。他只能提问题(相当给领导找麻烦),而不能提出解决办法,所以当政者肯定敬而远之。

3、过于偏激,不能替当局设身处地的想想。当局为了利益,经常要与魔鬼舞蹈,这点原教旨主义的何新接受不了。所以当局认为他缺乏政治实际才干。有点象李白,要谈笑净胡沙,但是又整天醉得昏天黑地。

4、从经济素养上看,缺乏系统训练,不能完整的理解美国的经济运营,大多凭自己的洞察力和猜测,这样作为要保证政策万无一失的当政者那里敢用想出来的建议。所以何新虽然自视甚高,天分也极高,也很有洞察力,但是对当局没有什么影响力。当局不需要算命的,需要能看病、开方、治病的医生,需要的是告诉他工作步骤、先后次序、重点判断、突破口选择、难点解决办法的专业智囊,需要告诉并能实施的怎么办,而不是你将要倒霉的这种江湖预测。

我想不必悲观,5年内可以基本成熟。目前主要是人才[wxmang]于:2010-01-0518:42:01

问题,都没有经验,领导又怕交学费,承担责任,所以大家都缩手缩脚,一旦熟悉业务流程,中国人还是很聪明的,很快可以推开。

汇率稳定问题内部争论一直很大,2005年就有人因为[wxmang]于:2010-01-0520:17:05

出言不逊被修理。我想一直不敢动的原因是大局对大局没把握,怕控制不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某人对我说过:总算看明白了,就是个不作为局面。更多内幕只好从文献和政策中寻找了。建议看看这几年的货币政策委员会的相关文献和报道,可能可以找到答案。建议老兄写出来,我也很想知道为什么?当年我亲眼看到拍桌子要升值的场面的。

当天下绝大多数人都要被剪羊毛,你怎么可能独善其身[wxmang]于:2010-01-0523:03:22

你能逃脱,别人也可以逃脱,那么还去剪谁的羊毛?我也准备被剪羊毛。我们都无处可逃,就算你逃到股市,房市,一样在劫难逃,因为这是系统性问题,只有离开这个系统才能避免。我们离得开吗?

绝大多数人还是内外一致的,只是说话的强度不同。[wxmang]于:2010-01-0523:12:31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在这些委员中还是少。至少我认为没有。只是公开讲话不便讲得很透彻,但线索还是在的。

你提的三个条件香港创业板都满足,但是它死了,为什么[wxmang]于:2010-01-0523:14:58

我知道华生是1984年冬或1985年春[wxmang]于:2010-01-0600:46:20

在玉泉路解放军政治学院(当时社科院研究生院借住在此)开中国改革讨论会,华生当时好像已经是赵紫阳的价格改革参谋之一,上来作报告。当时包括一些现在经济界的风云人物还都是用仰望的目光看他。(印象深的是于光远走错会议室,进来滔滔不绝讲了一个小时,结果发现开错会了)。此君后来去了英国,就再也没听说此人消息。其实当时很多风云人物人都没消息了。觉得他现在离开主流后,反而更平和了。可惜我一直没时间去看经济学家们的文章,平时要干力气活,有空又要看管理文章。隔行如隔山,我是真的离开这个主流社会了。

说实在的,当时中国没有一个人整得明白经济是什么[wxmang]于:2010-01-0601:20:42

但大家都惦记着当国师。年轻人最引以为傲的是参与某个大课题,例如体改所的为最自豪。很少有人去想自己有没有能力指导国家前进。当时年轻人开会,基本就是芝加哥学派和剑桥学派名言警句大会战,而且可以随时随地开战。

1986年,我曾经跟在社科院读研究生的贵州老乡坐在中央音乐学院大门外的马路边上讨论区域发展政策,竟然被路过人当疯子。那是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年代,所有人都有无限的现象空间。现在看来,我们都是白痴,哪里真正懂经济,不过是懂经济教材而已。就像一个从未上过手术台的菜鸟居然敢指导老医生怎么把病人肚子拉开,现在想想都汗颜:无耻之极呀。

可能是偏见。但是我接触了一批创业板已经上市、正在排队[wxmang]于:2010-01-065:10:02

和企图上市的,我个人觉得还是投机分子居多(因为我是以上市顾问身份接触的,可能知道内幕多一点),骗子也不少。像你说的的正经公司,要搞自主创新和创立自主品牌不是没有,但比例极低(至少就我看到的,10%不到)。至于国家想要解决产业升级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监管层可是没有形成共识,监管层只是当成分流工具而已。

我说的不一定对,互相切磋。[wxmang]于:2010-01-0618:20:42

1、据我所知BYD和吉利去找高盛、巴菲特,就像当年海航去找索罗斯一样,是走投无路,没有办法,你不能过度想象。不过N年后你现在设想的东西可能成立,就像现在海航的情况一样。出现这种情况跟国内金融机构的运营模式有关。我在国有大银行总部工作过,也有许多同事现在在股份制商业银行工作。前年、去年他们都在找大项目,想搞银团贷款,让我帮忙找一些央企。为什么不贷给民营企业,原因很简单:因为银行管理体制导致不敢承担一点风险(因为是终身责任制),而民营企业风险不好控制,投机性行为过多(这点BYD和吉利是非常典型的,你可以去找相关报道来看)。

2、iPhone和Win7你也不能过度解读。前者是三大通讯商为抢夺市场的工具,后者是操作系统升级(因为还会继续升级,所以现在只是过程,对过程一般是不能下结论的)。国内没有很多阴谋论市场,都是在做生意。

3、中国黄金储备大幅度增加是真实的,但是并没有战略企图,只是外汇避险的操作方式之一,随时也是可以出手的,再说这些黄金也都存放在美国,随时可以出手。如果是战略意图,就该藏在西南的山洞里。至于央企大规模进入房地产业不是新闻,在5年前就是如此,现在炒作,不过是找房价上升的替罪羊。

这个事情,从有上交所、深交所开始,内地的[wxmang]于:2010-01-0618:28:56

天津、武汉、西安、成都、重庆、沈阳、郑州、海口等等就在折腾,而且一直折腾。其实就是诸侯经济的表现:肥水不流外人田。我看到过河南省委正式文件中对本省建立自己证券交易所的必要性结论:由于没有本地证交所,大量流失资金,帮助上海、深圳,而不能吸取外省资金为我所用。愤愤不已,非常雷人。现在终于有结果了,不是经济博弈的胜利,是政治的胜利。

那个年代,就像我们今天看五四时代一样生猛[wxmang]于:2010-01-0618:44:06

某次会上,某人滔滔不绝说资本主义好处,总书记赵紫阳同志不耐烦的插话:你不要说了,你就告诉我资本主义怎么干吧?当时雷到一大群人,包括许多在座的老家伙。这也是后来不依不饶整他的心理原因:你这个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说明80年中期真的是一个风云激荡的时代,各种思潮,新旧势力都在此交汇,碰撞。

我在1985年冬天随《世界经济导报》陆总编一行人去吉安、井冈山(本人是奉命去作区域经济规划前期准备),结果发现地方领导思想开放得更为生猛,对西方更为崇拜。如果其言行放在今天西西河来,会被我等骂得狗血淋头。

我回北京,找一打字社打报告,结果打字社的头目看到我写的内部报告,居然提出来他付钱买一本,准备修改后出版(这可能是中国最早具有书商头脑的人),他说这对大家知道国家真相太重要了(实在缺乏经济头脑),我说公开要出事情,这位老兄器宇轩昂的,大义凛然的说:追求真相是要付代价的,我们不付谁付?这是时代的特点。也许等我有时间后,可以慢慢把那个雷人的时代的事情写出来,

其下场可以参照STAQ、NET两个市场[wxmang]于:2010-01-0619:24:03

1990年12月5日,全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STAQ系统)开始运行。在交易机制采用了做市商制度,1992年

7月1日法人股流通转让试点在STAQ系统开始试运行,开创了法人股流通市场。

1993年4月28日由中国证券交易系统有限公司开发设计的NET系统试运行,利用覆盖全国100多个城市的卫星数据通讯网络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为证券市场提供证券的集中交易及报价、清算、交割、登记、托管、咨询等服务。NET系统由交易系统、清算交割系统和证券商业务系统这三个子系统组成。(在NET系统进行交易有中兴实业、东方实业、建北集团、广州电力、湛江供销、广东广建和南海发展等7只股票。凡具备法人资格的境内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均可通过一个NET系统证券商的代理,参与法人股交易。)由此在全国形成了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和STAQ、NET两个计算机网络构成的“两所两网”的证券交易市场格局。但由于融资困难,STAQ和

NET两个交易系统日益萎缩,1999年9月9日,这两个系统停止运行。由于我与STAQ系统其中一些人认识,知道一点内幕,得到的结论是,中国文化是没有赌博特点的投资市场,都无法生存下去,例如证券、房产、期货,甚至煤炭等等。

我说的是制度设计,没说具体操作。具体操作的人[wxmang]于:2010-01-0700:15:13

有私心,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结果马儿不但跑了,而且乱跑,不但吃草了,连菜园子的菜都吃了。

资本自由流动是可控制的,关键是货币政策失败会导致[wxmang]于:2010-01-0700:53:19

严重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进而导致经济衰退或物价失控,使就业和社会稳定出问题。中国现在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质还是固定汇率制)。固定汇率制度为进出口规避了汇率风险,简化了各种不确定性,考虑到我们出口商的管理水平,这是一种好的制度安排。这么多年的出口增长也可以证明。

如果是浮动汇率制度,以中国人投机的天性,不可避免会在外汇市场过度投机,各种正规或违规资金都会大量涌入汇市,人民币汇率肯定会上窜下跳。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国内银行的内在激励和风险控制机制严重缺失,这些废柴银行不知要衍生出多少承担不起的汇率风险,导致整个金融系统出问题。

但是我们这个汇率制度由于操作问题,也在让我们不断付出惨重代价,并将继续付。衡量货币政策是否独立的标准是:货币政策的制定主要是依据本国经济情况(如预期产出水平和实际产出水平的缺口,预期通货膨胀率和实际通货膨胀率的缺口)还是受到外部因素(如国际收支、外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这样适度的货币供应量是实现币值稳定的重要保证。

但在保持币值稳定、维持适度的货币供应量的政策实施过程中,固定汇率制使货币政策独立性难以完全维持。因为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的会经常波动,就要求央行必须经常被动的参与外汇买卖,这必然造成货币供应量被市场上的外汇需求所左右,货币政策独立性受到极大的限制,从而加剧宏观经济的波动。请看以下例子:

1、1996年之前,抑制通货膨胀是主要的货币政策目标。

1992-1993年,中国经济过热。1994年国内消费价格指数达到21.7%,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为控制通货膨胀,中央银行不得不提高利率,当时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达到10.98%,远远高于美国同期的利率水平。即使外汇管制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短期性资本的流入,但国内外利率差扩大,仍然导致了国际资本的流入,造成资本项目连续顺差。在国际收支双顺差因素的作用下,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增加。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中央银行连续购入1200亿美元外汇资产,国家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外币储备的增加引起了外汇占款的增加,1995年外汇占款占当年基础货币增加额的比重达64%,到了1996年还高达45%,这显然加大了国内“适度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难度。虽然中央银行采取了冲销干预政策,包括收回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开办人民币特种存款和发行央行融资券,但1994年M1仍比上一年增长26.8%,M2增长了34.5%,这成为当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高达21.7%的重要原因之一。汇率制度导致货币政策目标未实现。那时的物价飞涨大家可能还有印象。

2、1997-2001年,货币政策的侧重点逐渐转为如何防止通货紧缩趋势并保持必要的经济增长。

1998年2月开始中国物价出现负增长;通货紧缩成为中国货币政策的核心问题,如何刺激内需避免通货紧缩的进一步恶化成为中国政府的首要任务。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周边国家汇率贬值使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10-15%,

加速了国内资本的大量外流。1997-2000年其数额分别为-221亿美元、-189亿美元、-176亿美元和-117亿美元,呈出明显的资本外逃特征。外汇占款的急剧减少而导致的基础货币投放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通货紧缩。

为了治理通货紧缩,央行连续降息、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取消贷款限额制度、执行扩张性的公开市场业务等。但此时国内的利率水平低于美国同期的利率水平,且存在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资金外流可能获得利差和汇差的双重收益。所以虽然通过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贴现增加了基础货币的投放,但还是无法抵消再贷款下降和外汇占款迅速减少对基础货币增长的不利影响,最终导致1998年和1999上半年的基础货币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导致货币政策失败,经济进入衰退期,企业订单大面积取消,流动资金枯竭,贷款无门,企业关门,工人失业(本人至今不能忘记那种悲惨局面)。

理解错误。控制通胀或通缩是施政基本目标。[wxmang]于:2010-01-0704:32:41

而央行可以使用的是货币政策工具。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三条(货币政策工具)规定,货币政策工具包括:

1、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

(1)、存款准备金制度(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存款准备金包括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包括存入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和商业银行营运资金中的现金准备。前者主要用于银行间的结算和清算,以及用于补充现金准备,而后者是用于满足客户的现金需要。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所带来的效果非常强烈,在央行提高准备金比率时,没有足够超额准备金的商业银行必然会被迫出售其流动性资产,或增加向央行的借款,或者是立即收回放出的款项等。)

(2)、再贷款、再贴现政策(运用再贷款政策、再贴现政策调剂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需求,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

(3)、公开市场业务(运用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等作为交易品种,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调剂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需求。)主要是从总量上对货币供应时和信贷规模进行调节,对整个金融系统的货币信用扩张与紧缩产生影响,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2、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

(1)、消费者信用控制;

(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3)、不动产信用控制;

(4)、优惠利率;

(5)、预缴进口保证金。

侧重于对银行业务活动质的方面进行控制。

3、其它政策工具

(1)、信用直接控制工具

对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业务进行直接干预,主要有信用分配、直接干预、流动性比率、利率限制、特种贷款;

(2)、信用间接控制工具

通过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磋商、宣传等,指导其信用活动,以控制信用,其方式主要有窗口指导、道义劝告。

(3)、利率政策: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的运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进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实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通过提高或降低贷款利率影响商业银行借入央行资金成本,以达到抑制或刺激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导致信贷总量或货币供应量的收缩或扩张。

(4)、汇率政策:通过汇率变动影响国际贸易,平衡国际收支。货币政策实施失败才会导致出乎意料的通胀或通缩。

目前汇率制度是为避免出口汇率风险、国内外汇投机风险和银行汇率风险设计的制度,在加入wto后,资本项下的外汇流动有限度放开(QFII就是例子),其直接结果导致了外汇进入进出不能完全控制,为维护汇率稳定,央行不得不被迫超额发行人民币来收购流入外汇,导致货币发行计划不再完全独立,需要看国外资本流入情况和贸易项下外汇进入情况来调整基础货币供应,相应的央票发行,公开市场业务也被迫调整,结果货币政策就失去完全的独立性,货币政策的效果就不可控制,就有可能失败,导致通胀或通缩强度不可预测。

但是我们并不知道前途凶险,反而兴高彩烈可以融入[wxmang]于:2010-01-0717:23:09

西方(这是西方某些领导人开的支票),好在中国传统政治的制衡机制在起作用,不能让任何人随心所欲。其实当时绝大多数人对西方认识是无知的,说好得上天的和说下地狱的都在胡说,自己心里都没底。不像现在年轻人这么有思想,有见识。所以我说国家进步了。今天的一般年轻人对西方本质的认识,都能够在80年代相当大师水平。所以眼光决定未来,见识决定前途。我们的运气和传统文化帮我们没成为苏联第二。

经济结构不一样,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这些国家[wxmang]于:2010-01-0717:27:19

基本没有什么可以真正创造财富的产业(服务业要想创造财富必须找到有形载体,一旦需求衰退,服务业就没有载体,是行业性崩溃)我们中西部仍然是整个中国经济体系一部分,所以会继续增长(很大程度是政府需求带动)。如果中西部是独立经济体,那会比东欧还要惨得多。

各级博弈的结果。地方是符合利益就执行,不符合利益就敷衍。[wxmang]于:2010-01-0717:31:49

中央是各部委博弈,结果是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执行时又各有小算盘:央行盯住通胀控制;发改委盯住铁公基投资扩张;财政部盯住税收和地方口袋;劳动部盯住就业指标;。。。。。。。。目标冲突,结果力不集中,力不从心自然是结果。我认为要害还是总经理协调能力不够,大局观不够,找不到重点和展开方向。

讲个细节。现任总经理刚上任时,讨论人民币主动升值[wxmang]于:2010-01-0718:59:33

问题。有人反对,说会损害出口,导致失业。有人支持,说会减少通胀压力,减少危机可能,也减少未来的汇率变动导致的损失。结果老兄说,不忙,先看看再说。结果这一看就一直看到被迫升值,当时是1万亿美元储备左右,每升值1%,就将近损失100亿美元,后来一共升值接近20%,损失近2千亿美元。这一犹豫,我们多少打工者的心血就成为华尔街的奖金了。当然这些问题主要原因还是制度缺陷,并不是某个人的错误。我在其他回帖中描述过这个制度缺陷。

1、讲当年如何设计汇率制度:蒙代尔三角并非铁不可破

链接出处

2、讲制度性原因导致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问题

链接出处

链接出处

“中国传统政治的制衡机制”没有你说的这么神秘[wxmang]于:2010-01-0719:17:36

一般是内紧外和。但是一旦公开分歧,就是制衡了。例如文革的《我的一张大字报》,90年代的《东风吹来满眼春》,前几天的总经理述职报告等等都是“中国传统政治的制衡机制”的直接表现。很少用,但是很有效。

这个游戏规则详细讲起来太敏感。建议看看中央文献出版社[wxmang]于:2010-01-0719:42:44

的《毛泽东传1949--1976》,分析一下各种决策出台的过程中的折中和各种重大会议在准备过程中的统一思想-----实际就是博弈过程的细节,自己慢慢琢磨就懂一点入门知识了。更详细的建议看相关开放的档案(我不推荐,太花时间,除非你是中国现代政治学或政治史或党史这个专业的)

外汇大头是贸易项下的,必须结汇。就必须发行基础货币[wxmang]于:2010-01-0720:36:59

然后再用央票冻结。结果是央行资产负债表一边是外汇储备,一边是央票。央票要付息,外汇在贬值。结果央行破产。根本不是你能够想控制就能够控制的。周小川号称中国最大愤青都束手无策。

你这是阴谋论了。其实欧元风险比美元大得多。而且[wxmang]于:2010-01-0720:57:46

操作很困难。具体内容请看:

缺乏统一的财政政策是欧元的风险所在

链接出处

欧元取代美元地位困难重重

链接出处

史蒂芬科恩:如果欧元能够成为储备替代货币

链接出处

其实不一定。认为政府需求可以缓解危机的就是凯恩斯[wxmang]于:2010-01-0806:26:45

理论。但是事实上从长期来看,凯恩斯理论实施效果有待观察。凯恩斯的理论主要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其要点是:

1、病因判断

(1)、资本主义是一个并非完全均衡,能自行调节的体系。

(2)、经济危机的原因是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原因是存在失业大军,失业者无钱购买商品。

2、药方

(1)、运用赤字财政以打破传统的国家予算平衡

他说:“假设货币可以象农作物一样成长或象汽车一样制造,则不景气可以避免”。他分析,经济萧条时期国家收入本已锐减,若再压低支出,财政收入势必继续下降,社会经济定会堕入恶性循环;假若不因循守旧,可以大量借举债务,扩大投资以刺激社会投资欲望,社会某一部门获得扩大投资就会扩大生产规模,雇佣员工所得收入转而用于消费,又将刺激消费部门扩大生产并增加就业人员。如此连锁反应,他计算,原来投资虽然只占国民收入较小比例,但影响所及会使就业总量与各部门所得变动程度大大超过原来投资,即凯恩斯所称的“乘法效应”。为此,他告诉人们:为了扩大就业,应不惜钱财去建造金字塔,反复填挖已报废的矿井,甚至地震、战争、天灾人祸都可以增加国民财富和就业,使社会经济由萧条转为繁荣。

(2)、经济危机的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它又是由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构成的投资需求比消费需求更重要。因此,他赞成通货膨胀。即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增发货币,压低甚至取消存款利率而扩大信贷,人为制造商品价格上涨,以迫使人们宁愿选择投资和现在就购买而放弃储蓄,最后达到扩大社会有效需求,使产品得以销售。压低利率和通货膨胀双管齐下,不仅可以变相掠夺居民原来储蓄的价值,也可促使产业资本家予期产业利润丰厚而继续扩大投资、从而扩大生产减少失业。凯恩斯处处为资产者设计。他提议不是减少而是略作增加劳动者的名义工资,以避免劳动者的抗争,由于生活必需品价格已经提高,实际是减少了他们的收入。

(3)、应维持外贸中的顺差优势以打破传统的收支平衡论逆差会导致黄金外流,国内物价下降和生产萎缩,并出现严重失业。外贸顺差可将外国黄金吸引至国内,则物价上扬,失业减少,生产兴旺。凯恩斯主张的增发更多货币,实行较低利率,增加投资鼓励消费以摆脱危机。

3、疗效

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垄断资本生产与销售的矛盾。因为任何社会不可能永远用不断扩大投资来生产更多的产品而不顾这些产品的最后销售。生产不可能摆脱消费的制约。今日扩大生产、投资势必和逐渐萎缩的社会购买力即有效需求之间反差益形扩大,矛盾更加尖锐。通过投资的增加来获得今天的均衡时,却增加了明天求得均衡的困难。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再推迟,失业率下降和一时的经济繁荣,被西方经济学家吹棒为“凯恩斯革命”的成功。但好景不长,到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运用凯恩斯主义治理经济的国家无一例外地出现经济停滞,物价节节攀升和失业率大增,即“滞胀”并存的危机。这使凯恩斯斯主义者无法从理论上给出完美解释。

这种结局连凯恩斯也感到惶悚。他哀叹,“从长远讲,我们都是要死的”。至于鲁尔的工厂搬走,与成本有关。东德成本低得多。不是以为内经济危机。没有危机也会搬走。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高鸿业译商务印书馆,就会知道许多常识了。

西方目前治国的经济理论的主要基础就是凯恩斯与弗里德曼。弗里德曼继承了古典学派的理论,阐述货币只是社会财富的代表,物价水平是与流通中的货币数量成正比例变动的。国家只要扩大货币供应量就会发生通货膨胀,供应量停止增加,通货膨胀随之中止。政府的货币政策完全可以调控物价水平和银行利率。弗里德曼强调,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增发量慢于或等于社会财富增长量,通货膨胀不会发生。他认为凯恩斯的赤字财政政策不仅不能刺激经济增长,反而只可能引发不断的通货膨胀。他提倡让市场经济自发地调节商品和劳动力的供求关系。

他断言人们可以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寻找到供应与需求的均衡点。他对美国一百年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剖析,计算出只要保持每年百分之四的货币增发量,即与美国每年经济增长保持大体均衡,就既可保证经济增长又可避免通货膨胀。他又以日本为例:1971至1973年货币增发率每年都超过25%,通货膨胀立即反映出来,并长期困扰日本经济。但日本金融政策随即作出重大改变,货币增发率降至每年10—15%,并一直保持在这一水平上。由于日本经济增长率高,物价基本平稳,弗里德曼认为,美国政府缺乏象日本和德国一样长期坚持货币紧缩政策的耐心,相反,对唯恐萧条作出过度反应;又受一个傍徨歧途的两分法的指导:要么选择通货膨胀,要么坐待萧条。使美国在反复交替的高通货膨胀率和高失业率的沉疴中挣扎。但是近十数年来,西方在弗里德曼货币主义指导下放松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货币发行总量,通货膨胀率确有下降,但同时却出现的普遍经济衰退。刺激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紧缩货币供应——经济衰退。西方国家在两难中一筹莫展。也可以参考米什金的《货币金融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资本市场理论上是配置资源和发现价格的地方,[wxmang]于:2010-01-0806:34:47

如果能够回归本位,中国有一个即可。但是目前深圳、上海都是赌场,不是发现价格和进行资源配置,而是庄家利用信息不对称和资金实力优势洗劫老百姓的地方。当然其他地方不满了,凭什么我的老百姓被被你上海、深圳洗劫,我自己不会洗劫吗?所以即使全国每个省一个证券市场,仍然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洗劫老百姓的赌场,不要指望其他。这是制度导致的结果,与任何个人无关。

家园 贺收费站起航,贴《wxmang解惑集》----J

在许多地方房价在目前高位并不是真实需求的体现[wxmang]于:2010-01-0816:55:28

,(当然北京、上海除外)而是投机炒家与政府基于共同利益交替接力的结果。在政府和大开发商拉高出货后,政府就不会管套在高位的投机者,没有必要再让金融机构为继续保持房价高位冒过大的风险(实际个人房贷风险远远小于给地产公司贷款,有银监会数据说明,可到其网上看)这时所有限制上涨政策都会出来,房价在投机者手中就会成为无法套现的负资产,将缓慢下跌,等3、4年时间回归到开始拥有真实需求的价位,政府和大地产商再重新进入,开始新一轮游戏。这就是典型的震仓、洗仓、拉高出货,最终政府土地财政由参与投机的大家来买单。与90年代后期国企改革股票上市采用的思路一样。所以目前供应减少并不会对真实需求影响,也不会对炒家拉高房价有影响,因为这是击鼓传花最后一棒,后面房价升高没有买家了,就算微跌也没有接棒的人了。就像一批人被赵本山忽悠到墙头上了,老赵把楼梯搬走了。

当政府不用担心房价下跌有损失时,就没有义务再用行政手段维持这个价位;当政府发现房价下跌可以为下一波卖地腾出价格空间,便于吸引投资者或投机者时,你说下面政府会干什么?不知表达清楚没有,反正事实就是政府为了银行安全,准备暂时离场。

据我所知,中央并无此打算,是地方眼红,尤其是二三线[wxmang]于:2010-01-0818:25:08

城市眼红,做的工作,也算是中央的一种妥协,给点好处。至于能不能发展起来,就看你们自己本事。实际上就算按现在政策,二三线城市也是没有炒作空间的。投机者毕竟要考虑可变现性和流动性,这就要求市场局够大,参加人数足够多才可以。就像以前某外资投资银行老大评价香港创业板一样:这么小的水池,只能养小金鱼,而且就这么几个参与者,也就是买香蕉的用香蕉换卖苹果的苹果而已,自己对冲交易的结果是市场毫无投机机会,也就没有参与者了。

北京上海有刚性需求,具体原因很多人都写过。[wxmang]于:2010-01-0900:49:17

例如北京是集中全国财力来支撑,上海是集中长江三角财力来支撑。实际主要还是区域经济的集聚效应。所以东京纽约现象是有客观需求作为支撑的,不是人为可以制造的。实际上所有经济中心都不是凭人为的梦想可以创造出来的,深圳的衰落就是一个例子。因为珠三角未来的经济中心在香港。

办公室主任的能力是服务能力,总经理的能力是:[wxmang]于:2010-01-0900:50:52

1、预见性,也即预见危机并避免损失的能力,本质是举重若轻能力;

2、平衡性,也即协调各种利益纠纷,缓解各种矛盾的能力,本质是对利益的均衡感;

3、灵活性,也即应急处置各种救火事件的随机应变能力,本质是大局观;

4、量化指标:在充分就业,财政收支平衡,良性通胀和国际收支平衡前提下的长期稳定的GDP持续增长。

目前有几点值得注意:[wxmang]于:2010-01-0901:02:39

1、董事会和部分退休董事对部分地方这几年利用卖地的钱大搞投入产出不高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非常不满,想紧紧他们的口袋,“要他们过几天紧日子,不要太大手大脚,成为纨绔子弟”

2、央行提高了央票利率,“3月期央票发行利率提升当日债市小幅下跌”,请持续关注这一消息背后的动静。

链接出处

3、央行今天正式出面说二套房屋按揭首付提高到50%属于误解。注意,没有否认,只说是误解。

4、地方政府最近与某些大地产商(包括部分央企)联手做市推高地价(很多地王都是假的,属于政府的地托,根本不会向政府交一分钱)大部分都失败,没有真正买家,都是几个地托在兴风作浪。

5、所以部分地方政府已经明白在目前地价下已经无法卖出土地,也希望降价。

目前如何调控房价,调控到什么程度,董事会已有共识[wxmang]于:2010-01-0901:52:56

(否则不会出现总经理有多次表示),但是选择时间有不同看法,以及起步阶段选择什么工具(突破口选择),强度多大,还有不同看法。主要是担心银行坏账不好控制,一些个别地方政府也希望再给点时间,好再拉高出点货。所以央行的控制按揭消息一透露(我个人认为是故意放出来试探和吹风),又立即收回去。这些都是举棋不定和内部还没有取得完全共识的征兆。估计3月人大开完,基本就成熟了。

目前没有统一标准,一般是沿海几个大城市和北京算一线[wxmang]于:2010-01-093:23:43

例如上海,深圳,杭州,广州等。我猜测是用地价和市场规模来定义的。一般省会城市之类可能就算二线,地级市就算三线。房地产这个定义非常含混。零售业定义就很清楚:一线500万城区人口以上;二线200万城区人口以上,100万城区人口以上,等等。。。。。。

目前解释生产过剩,有马克思,新古典主义和新凯恩斯[wxmang]于:2010-01-0904:02:55

学派等若干中解释,各有特点。但都是在一定假设下推理出的结论,都不是绝对正确的(我以前说过宏观经济学类似巫术,信则灵),从他们理论的实施效果可以看出来:使用马克思经济理论,我们国家差点完蛋;使用凯恩斯理论,西方在上世纪70年代普遍出现滞胀;使用弗里德曼的理论,西方又普遍出现衰退。你如果对宏观经济感兴趣,我建议系统的学习一下以下书:(不知你的基础如何,我就按入门开始推荐,这些都是我自己读过的书):

入门:萨缪尔森《经济学》,包括微观和宏观;

中级:哈尔。R。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书店;多恩布什和费希尔《宏观经济学》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级:哈尔。R。范里安《微观经济学分析》(高级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奥利维尔。琼。布兰查德斯坦利。费希尔《宏观经济学》(高级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

你怎么知道央企套进去了?至少我不知道。房地产市场[wxmang]于:2010-01-0918:08:33

上所有信息都可能是假的,只有行动是真的。地方政府25%--30%的卖地收入你知道用去干什么去了?没有卖地款他们也死不了,只是没有机搞面子工程和政绩工程而已,个人好处不大而已。当然还没有启动,等启动,就已经把油锅烤热,准备炸替罪羊了。谁是替罪羊,温州炒房团的人最清楚。

北京情况非常复杂,任志强的一个说法是对的[wxmang]于:2010-01-1001:37:32

北京真实房价房价是黑洞。

中石油突陷购房门:20亿团购房开发商半卖半送

链接出处

中石油团购买房被指利益输送

[URL=]

链接出处[/URL]

任志强:北京房价到底有多高仍是迷

链接出处

政治的游戏规则本来就是平衡和妥协。以企业举例而言:[wxmang]于:2010-01-1017:19:45

在企业基层岗位,如果工作计划分解清晰,员工是知道每天应该干什么的;如果培训有效,他也知道怎么干。那么剩下的唯一问题就是他会不会好好干,所谓的能不能力所能及,竭尽全力,这就要看监督的效率了。这个监督者一般是班组长,假定他具有清晰的监督目标和监督技能,那么唯一问题就是他会不会竭尽全力,心甘情愿作,这将决定基层的工作效率、质量和成本。推而广之,车间主任、厂长、子公司总经理和集团总监、副总裁一级都将是如此:是否心甘情愿的竭尽全力工作,成为全公司效率、成本和质量的关键。而如何让他们尽职尽责,只有一个办法:让他们认为这是他们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目标,自己的事情。

要做到这一点,总裁突然有什么灵光一闪的想法,首先就得与副总裁、总监们沟通,得到他们的支持。而这个沟通过程就是妥协和平衡过程,必须不断加进去他们的建议,满足他们的利益。否则只是你的幻想,永远得不到执行。所谓放大、延迟、衰减效应全部会出现,再好的想法在磨洋工和消极抵抗中都会成为垃圾,你也就该走人了。当然你也可以试试强制手段,不执行的一律下课。但是一是可能众怒难犯,要知道企业价值就在人才,虽然你可能是个天才,但是你的价值肯定比不上几万人,因为单凭你一个人是开动不了一个企业的所用机器设备的;二是你一时半会到那里去找这么多合适的人?而且这些新来的人就一定无条件听你的?没有一点自己想法和利益?所以我认为管理者的核心能力是在妥协和平衡中实现自己意图的能力。

我对此人印象极好,很有传统知识分子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wxmang]于:2010-01-1017:32:49

的情怀,而且朴素踏实,做事情比较务实。可是江西的政治环境太恶劣。书生自己又没有对人心之险恶认识清楚。不知他身边的司机、秘书以及家人是否受到牵连。下面一篇文章中提到的铁路,就是当年我们规划的内容之一,后来并入京九线。我想吉安老百姓会记得他的。

同意你的观点,郎老师本人并非政治家,不需要承担[wxmang]于:2010-01-1017:56:42

扶危济困,安世救民的责任,只需要保持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心,站在独立的立场,用批判的眼光,分析今日的弊病即可。我们千万不能神化郎老师的功力,吹嘘可以包治百病,那样不但会害死他,也会让中国知识分子形象进一步滑向江湖骗子一类。

现在担心的就是今年的紧缩会踏空,导致下半年再次出现[wxmang]于:2010-01-1022:46:21

政策反转局面,那可就对宏观经济冲击太大了,甚至会导致目前贮备的这点应急调控资源彻底瓦解。就像担心下游可能干旱,水库不得不多储水,但是没想到又预报上游又将要来大洪水,为了水库运行安全,不得不放水腾出防洪库容。但是如果到时洪水又不来了,下游又出现干旱,将怎么办?而这一切都取决于美联储的行动。真是要命的决策,放谁在这个位置上都会白发的,周小川最近这一年就已经满头白发。

这就是香港必然变成珠三角中心的原因:香港不再是[wxmang]于:2010-01-1022:53:28

以前作为亚洲金融中心的香港(要为上海腾位置),也不是特区的香港,因为在经济实力上已经不具备特区资格,必然堕落成广东一个地方城市,这是香港的宿命。但是在珠三角来看,香港的服务业优势仍然是明显的,广东这种前店后厂经济模式,要想升级,关键是服务业升级,这就可以与香港特长对应上,所以香港就是未来珠三角的前店,珠三角是其腹地:后厂。香港已经失去与上海竞争远东金融中心的资格和时机。其定位就是华南一个高端服务业中心。

深圳就只能退回到一个后厂的地位,那么目前这些高端服务业(例如金融、贸易、物流之类)的指挥中枢不是出走上海,就是搬迁香港,没有选择,那深圳还会剩下什么呢?香港的陪衬而已。

时间会解决一切问题,只需要能够缓解目前困难,只要[wxmang]于:2010-01-1023:04:56

10年时间,目前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一个是人口结构变化导致需求下降,一个是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度变化导致需求下降(这方面有许多论文)。这时需求曲线就会变化,不要供应曲线右移就能解决问题。这可能是上面的想法。

假定香港能够融入珠三角,未来珠三角的经济中心就是[wxmang]于:2010-01-1023:31:55

香港。如果香港不能融入珠三角,香港就是死港。以香港人的精明,一定会完成这个任务。香港经济在过去30年迅速发展,主要是充分抓住了内地实行改革开放的机会,制造业北移,成功使香港转型为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体(目前服务业已经占GDP90%以上)。

九七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吹破了香港的泡沫经济,而在这时候,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主要标志是以跨国公司实现全球资源配置和全球运营为标志的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技术革命,改变了经济竞争的游戏规则,突出了优化的经济结构、优秀的技术、知识、人才,在竞争中重要性。在周边地区经济迅速崛起和竞争力不断提升面前,香港原有的优势和地位明显下降,人力资源不能适应高技术、高知识含量和高增值产业的要求,科技基础薄弱和人力资源错配等问题显现,营商成本比周边地区高,持续通缩,使香港面临需要升级产业,提高系统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经济的迫切问题。

1、香港升级高端服务业需要大量优质客户

由于港英政府为自身利益,在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没有大的提升情况下,用政策性手段诱导资产、工资和物价轮番上涨,形成了以房地产价格急升为标志的虚假繁荣,形成过高的营商成本结构,严重影响民生和对外竞争力。泡沫经济破灭后带来了严重财政赤字,使投资环境恶化和冲击金融市场,资金外流,利息上升,金融市场动荡不安。经济收缩、经济转型导致就业结构变化,大量失业,尤其是香港存在严重的结构性失业,相当部分低素质人员将面临永久性失业。这将不仅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而且将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导致了政治和社会秩序不稳定。财政收入增长萎缩带来的后果一是投资环境恶化,二是冲击金融市场。而良好的投资环境,是香港经济复苏和转型的关键条件。维持金融稳定,不仅需要不断完善的市场机制,稳健的宏观金融政策,还需要有雄厚的财政储备。这在亚洲金融风暴期间已得到证明。目前的财政收入增长萎缩,正在逐渐削弱香港的金融实力和市场信心。投资环境和金融市场是香港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推动香港经济转型的基础,而要提高香港高端服务业的竞争力,只有依靠大量稳定、优质客户带来的转型升级需求推动。

2、香港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来自珠三角经济发展

香港制造业已有85%以上迁到珠三角。港商在珠三角开设的工厂有2万多家,雇用劳动力超过300万人,几乎相当于香港制造业工人人数的五倍。凡是需要多用劳动力的生产工序几乎已全部移到内地,香港则负责较复杂的产品设计、市场调查、财务调查、质量控制及市场行销等,香港已将广东变成其产销活动的一部分。遗留在香港的制造业的功能已转变成为内地加工业的服务或辅助部门,其实已经转型为制造服务业。从历史来看,香港当年不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珠三角,就无法与其他东南亚新兴经济体竞争,也无法与内地内资企业竞争。香港投资内地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解决了高工资成本和高土地成本的局限,使比较优势得以保留,这种产业转移是生产车间的迁移,管理控制和市场控制并没有迁移。内地的低劳动力成本和低土地成本在相当长时期内带给港资企业产品以价格优势。珠三角对香港传统经济优势的成功再创造与继续扩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任何一个经济体都不具备提供如地缘优势、劳动力及土地价格优势等等经济要素,同时又提供市场的条件,而能够充当香港经济转型的载体和腹地。

欧美日市场的日益饱和与严重保护限制着香港产品的出口,其市场需求结构的细化使香港原有的产品难以全面适应,开辟内地市场是弥补市场缺失的重要步骤。香港对内地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大规模集中投资,在内地重新培育和发展了一种足以对其经济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的突出经济优势,形成了在国际分工中逐渐接近发达经济的某些优势。内地港资制造业的发展遵循“香港接单、内地生产、海外销售”模式。香港本土主导产业的发展与内地港资制造业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香港企业选择投资内地是由市场力量推动的,企业的投资意愿和投资方向取决于其对各产业市场获利性的预期。香港经济发展的动力不再只是来自出口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或服务业,而是由二者相互支持和相互补充,共同支持香港经济的发展,减小了经济发展的风险,经济增长不再单纯地依赖外部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市场的需求状况,从而摆脱了传统经济结构的局限,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与细化增强了抵抗风险的能力,不再仅仅依赖于某些少数局部的市场。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内地转移的过程中,香港正在进行经济结构的第三次转型,即从一般服务业向以知识为基础的高附加值服务经济和发展信息及创新科技的知识型经济方向转型,从以批发、零售、进出口贸易、餐饮等传统行业为中心的服务业进行产业升级到包括贸易、金融、物流、工商支持服务等等高增值的服务业,但这些产业的升级需要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丰富的业内经验和对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所以香港产业升级所面临的障碍是高科技产业发展滞后;产业过度集中于一般服务性行业,如旅游、地产、航运、商业零售等;企业的家族化和小型化阻碍了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高。目前香港经济的结构调整步伐缓慢,经济结构局限和人才结构局限成为发展高附加值服务及知识经济的内在障碍,尚未出现较为明显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能够支撑香港经济持续增长的支柱产业。而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动力是需求,只有有了足够的需求,才能消化产业升级和转型的成本。

3、香港提升经济竞争力的核心是扩大经济腹地

与珠三角的经贸关系一向是香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新一轮香港经济转型过程中也不例外。充分利用香港的相对优势,促进香港经济的结构转型,建立稳固的经济腹地。香港未来的真正国际竞争优势就是以珠三角为腹地。

4、香港与珠三角进行经济整合是提高竞争力的手段

2006年中国对WTO承诺开放服务业,东盟10+3自由贸易区2010年完成谈判,会导致香港的主要产业在国际业务上面对欧美同业;在国内业务上面对上海;在10+3业务上面对新加坡等等日渐强大的竞争对手,香港目前由于其服务成本,服务水平,服务模式和服务态度存在问题,将失去大量优质稳定的内地客户,香港经济如果不能很快完成与珠三角的经济整合,将可能在经济上日渐边缘化。

从历史经验来看,香港如果要扩大经济基础,就必须充分发挥香港本身拥有的优势。香港的重要竞争优势是拥有公平和独立的司法制度,政府和市民奉行法治;有公平的竞争环境、坚持大市场、小政府方针、简单的低税制;有高效率政府和良好的营商环境,资金自由流通。但是单有这些,并不能保证香港经济可以成功转型。因为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必须有大规模,高质量的客户来支撑。香港目前从长远的观点,提出的与珠三角加强合作,开发珠三角为其经济腹地,提升自己服务能力的发展战略。但对香港来说,在保护知识产权、设计创新、筹资融资、推广销售等方面具有优势,并不足以保证在今后开放的内地市场上自然获得优质客户,因为必须面对欧、美竞争对手。否则将会在中国全面向世界开放时失去自己的竞争优势。

但是这30年改革,就是走的这条路,一句姓社姓资不讨论[wxmang]于:2010-01-1023:36:39

就把一批思想僵化的老家伙等到坟墓你去了。一个下岗职工拖字诀,就把大量40后,50后工人拖退休了(这是最大的一块问题:大多没技术,没文化,习惯等靠要)。所以要有耐心,中国人看历史与美国人是不同的,我们是以百年为单位的,经常不是听说什么百年梦圆吗。

具体政策分得非常细,因为经济调控本身就是个精细活[wxmang]于:2010-01-1101:25:53

我认为考虑问题的细致不比绣花容易,非常考验人的耐力和细心。至于具体如何体现,只要观察今后几个月的政府行为即可。他会把调控手段细分到各个部委甚至央企,润物细无声的实施。治国特别忌讳大转弯,使猛劲,一下到底,没有转圜余地,基本上类似于紧汽车轮胎的螺丝,一个紧一圈,轮流来,慢慢逼近预定目标。象2008年11月5日那种差点让中国翻船的180度急弯是为政者的大忌,也是缺乏预见性的表现。希望今年能够顺利实现预先调控目标。但是取决于美联储的行动。现在就担心这点。具体请看链接出处

对华为和比亚迪都不了解,不好评价[wxmang]于:2010-01-1101:34:05

深圳的核心问题是城市定位问题一直没解决。例如上海定位是中国的金融中心,航运中心,高端服务业中心;北京定位是政治中心和创新中心;天津定位是新兴制造业中心及其支撑服务业中心;。。。。。。。,深圳是什么?华南制造业中心?华南研发中心?华南服务业中心?如果定位制造业,深圳土地成本太高,且储备不足;如果定位研发中心,深圳缺乏中关村这样的支撑体系;如果定位服务业中心,要面对香港竞争。。。。。。。一个地方要想发展需要资源、人才、资金、技术等等配合,光有制度优势并不能发展,不然世界上就不止一个硅谷,不止一个纽约,不止一个上海了。

目前消费品行业的根本问题是毛利率太低,附加值太低[wxmang]于:2010-01-1104:41:25

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长期的产业政策和时间(大概20年),这都不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解决范畴。请看:

珠三角:99%以上企业缺工严重

我当年离开中科院,很大程度上是良心问题,不能忍受[wxmang]于:2010-01-1104:46:09

弄虚作假成为常态。这个问题还是要问组织部:所长,院长由组织部任命,研究员、教授任职资格由党委研究(甚至某院士都是中组部打招呼任命的,理由是89大家都往外跑时,他回来了)。你说真正想干研究的还有什么劲?

有规划是一回事,能否实现是一回事。但是深圳连像样[wxmang]于:2010-01-1105:01:54

的规划都没有,前两年招商银行和平安保险要迁到上海,可把深圳政府吓坏了,作了许多工作,给了许多承诺,才算勉强留下,但是事实上的运营中心已经到上海了,现在留个空壳总部,给政府个面子而已。华为可能是个好企业,但是一个区域中心城市不能只靠几个企业,否则一旦衰退就是毁灭性的,底特律,匹兹堡都是教训。

以我对成渝两地的了解,绝不可能成为什么金融中心[wxmang]于:2010-01-1105:03:32

这是因为川味文化不求精细的特点导致的。

我认为深圳最好的可能就是与香港成为双城结构,一个[wxmang]于:2010-01-1105:07:04

着重高端服务业,一个着重制造能力整合,成为制造业总部。

这是商业银行与央行的博弈,在做最后的顽抗[wxmang]于:2010-01-1105:34:39

因为去年许多贷款如果断流,马上成为烂尾项目,银行将颗粒无收。看来收紧信贷已经成为事实。不然不会这么疯狂。

只盯住美元到盯住一揽子货币,是参考了波兰的汇率制度[wxmang]于:2010-01-115:47:00

改革的经验,但是在操作上,我们失败了。原因是出口增长太快,导致储备的调整资源(人民币发行空间)不足,导致流动性过剩。就是说制度设计跟实施还是有很大距离。上面说的那种捡便宜或挑拨欧美纯粹属于意淫。缺乏常识。欧元风险大,具有不稳定性。请看:链接出处

现在已经没有贷款规模限制这个概念了,用的是[wxmang]于:2010-01-1105:53:36

货币市场工具,例如准备金,例如再贴现利率,例如央票之类工具控制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所以目前行为是博弈。

不是银行后路,是央行可以冻结商业银行的可贷款资金比例[wxmang]于:2010-01-116:08:25

至于银行房贷指标是各家商业银行自己的资产配置和风险平衡的管理控制线,也即房贷只能在资产中的比例是与其存款结构匹配的,不然银行未来支付要出问题,银监会也会惩罚。

在国内,发改委就叫小国务院。因为国务院常设机构只有秘书局[wxmang]于:2010-01-116:11:17

,其他都是临时办公室,例如三峡办,宝钢办等等。国务院协调工作要靠发改委。所以以前发改委(国家计委)主任都是副总理兼任。

窗口指导可以讨价还价,而且往年第一季度很少直接干预[wxmang]于:2010-01-116:20:26

不知今年情况会如何。前几天在云南开会,就在讨价还价。

高端服务业需要市场和法律环境,劳动力完全可以靠市场[wxmang]于:2010-01-1117:57:15

招募内地人才。以后的香港是内地人的香港,而不是香港土著的香港,香港土著能干的会或者去欧美或者融入国内,不能干的就像现在珠三角的土财主们只能喝喝早茶,看看报纸,再排队领领救济金,骂骂大陆人。

现在正在做的恰好是把朱政府任上划拨到地方的原来[wxmang]于:2010-01-1118:00:30

属于化工部、纺织部、煤炭部、建材部等等的企业重新划回来。朱政府采用分灶吃饭是极大的损害了中央控制力的,现在正在给他补台。

这是香港人的幻想,泛珠三角(9+2)失败,就是事实[wxmang]于:2010-01-1118:05:11

至于为什么会失败,香港为什么不能整合其腹地,我想两个原因,一是香港没这个能力,二是上海竞争太厉害。9+2的推出者还在职,所以不好公开讨论。许多内幕以后才能揭开。9+2注定要失败,香港只能做珠三角的中心(还要看广州态度,广州正在搞高端服务业规划),其他就不要幻想了。

深圳问题是换一个领导就有一个想法,而且一直不甘心做[wxmang]于:2010-01-1118:08:23

香港的陪衬,一直要做华南金融中心。这在中央已经多次挨骂了。如果真的回到与香港成为双城结构的定位,深圳就会上很大一个台阶。

往年一季度多放款是技术原因,为下面业务做好铺垫[wxmang]于:2010-01-1118:11:44

但今年不同。他们是优先向那些可能被砍的和被冻结的项目放款,至于必保的国计民生项目他们倒是不着急,让人家二季度来。所以我说是疯狂,极大的扭曲其资产配置结构。全部的具体数据还不知道,但从个别人的言谈中已经感到恐怖。

对,我知道的这个信息来自搞多晶硅的厂家,说是银行催促[wxmang]于:2010-01-1119:03:26

他们先贷,不然以后不一定有机会了。另外还有一些煤电项目也是这几天马上放贷。至于一些民生项目(例如引水工程,地方路网建设,城市医药物流中心,灾区重建等等)反而建议推迟,不着急。我只是就我看到现象来推测,因为这种情况与往年相比极端反常:明显收益率不高的或不重要的项目优先放款。(当然必须把个别人的腐败因素排除)这是不好的信号。

补充3个面[wxmang]于:2010-01-1119:08:39

1、贵阳肠旺面

贵阳肠旺面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贵阳极负盛名的一种风味小吃。

制作:

1.用清水洗肠,将肠内外翻洗干净,取出粘附在肠上的肠油,加醋、精盐反复搓揉,用开水略氽后捞出再用精盐、醋搓洗一次,去腥味然后切成约35厘米长段,将花椒、八角、三柰与肥肠入开水锅中煮至半熟捞出切成4厘米长的肠片,再入锅,加拍破的老姜和葱搅拌,放砂锅内用文火煨炖至熟而不烂待用。

2.将猪的槽头肉或五花肉去皮,肥瘦分开,均匀切成1厘米大小的丁,将锅烧热下肥肉丁,加精盐和甜酒汁,合炒至肥肉丁呈金黄色时倒入瘦肉丁,炸出油后,用冷水激一下,迫出肉内余油,待肥肉丁略脆时,将锅离火,再下醋、甜酒汁翻炒,然后调至火文炒15分钟左右,起锅滤油即成。

3.将大肠油和脆臊油混和后下锅烧开,下辣椒炼至油呈红色,把豆腐乳加水解散,与姜米、蒜米一同入锅。至辣椒呈金黄色时沥出油,辣椒渣加水煮,使之煮出余油,再沥出油(辣椒渣不用)即成红油。

4.将15个鸡蛋打破,放入1500克面粉内按揉成硬面团,然后压成薄片(又称杠子面),使之软细如绸段(全过程操作的方法行内称“三翻四搭九道切”)。扑撒芡粉在叶子面后,将之折叠起来,切成银丝状的细面,或1厘米宽的面条,将之分成100克一份,逐次摆入瓷盘内,用润湿纱布盖好即成人工鸡蛋面。

5.锅内加水烧开,将面入锅内煮至翻滚(约1分钟),用竹筷捞出提高检查,看是否“撑脚”(成熟),如“撑脚”即用竹篓漏勺捞入碗中,加适量鸡汤,再用漏勺取生猪血旺50克左右,在面锅内略烫一下,盖在面条的一边,然后用竹筷夹肥肠四、五片放在另一边,撒脆臊,淋酱油、红油,放葱花、味精即成。

2、东台鱼汤面

东台鱼汤面是用鲫鱼熬汤制成,又名白汤面,1942年曾参加巴拿马博览会展出受到赞赏。原料:上白刀切面450克;小鲫鱼400克;猪骨头250克;鐥鱼骨250克;虾子5克;肴蹄片20克;火腿片20克;扁豆花5克;蒜花5;白酱油50克;黄酒5克制法:

1、熬白汤:将鲫鱼去鳞剖腹去内脏,洗净血污,同鐥鱼骨、猪骨头、虾子、蒜花、白酱油、黄酒,加水三到四碗熬成浓汤。熬时,要掌握火候。鱼血必须洗净,水不宜有矾水,须用活水,否则,熬出的白汤会发黑和影响深度。熬好的一,用细汤筛滤去杂质。

2、炸鱼:先将油烧到八成热,将滤出的鲫鱼完整地放入油锅炸起酥捞出,不可炸焦。

3、将切面放入沸水锅煮熟捞出,分装三到碗,浇上白汤,放上炸鱼、肴蹄片、火腿片。如遇痢疾患者,可加扁豆花,有显著疗效。特点:汤白质浓,鱼酥不腻,汤清可口,面白滑顺。

3、四川凉面

材料:鲜切面250克、绿豆芽100克、色拉油2大匙、香油2大匙、红酱油3大匙、醋1大匙、糖1大匙、味精或鸡精1小匙、花椒油1小匙、红油2大匙、大蒜3瓣(压成泥)做法:1、将豆芽洗净,入滚水中汆烫10秒钟;2、捞出浸入凉水中片刻,捞出沥干,用1大匙香油拌匀,铺在盘底;3、烧滚水,将面条放入煮至9成熟(约2分钟);4、捞出浸入凉水中片刻,捞出沥干,用2大匙色拉油拌匀,使其无粘连;5、将拌匀的面条铺在豆芽上;6、将香油、红酱油、醋、糖、味精、花椒油、红油、蒜泥调成汁;7、将汁浇在面条上即可,吃时拌匀。传统的四川凉面用的鲜切面碱很重,所以呈黄色。传统的四川凉面煮后捞出不过凉水,直接铺开用油拌匀,一边拌一边用风扇猛吹,使其降温。

就是总行营业部的业务。去年上半年放了一部分,[wxmang]于:2010-01-1119:52:42

今年准备一次放完。(现在是二期,2005年就已经陷进去了)实际上生产的产品一直不合格,硼含量超标,达不到6N(对银行保密),只能做做来料代工和拉单晶,赚点地方政府铺贴的电费钱(地方政府承诺每条线,3年内电价每度3毛)。工厂地点不能说。

在国内做贷款业务有时真的很需要想象力,地方政府[wxmang]于:2010-01-1120:07:26

有时的承诺也很雷人,不过一换领导又都翻脸不认人。所以现在都不容易。我上个月在现场就看到信贷部的人在愁眉苦脸的哀求把利息结清,我觉得是自作自受。如果地方承诺取消,这些厂房只能用来养鸡,设备只能当废钢铁。

贵州最好吃的是腌鱼和醃菜[wxmang]于:2010-01-1120:52:02

腌鱼是侗族家庭少不了的特殊食物,其制作的时节多在寒露至霜降这段时间。腌鱼的制作过程是:将鱼捉来放入鱼笼或谷箩中浸入清水里。加入揉烂的苦薅,使其鳃及肠内污垢去净,然后将鱼破开,除去杂肠.用适量的米酒将鱼在盆内拌匀,在以食盐撒于肚内,浸两夜之后,用蒸熟的凉糯米饭和浸鱼盐水将辣椒面与适量花椒粉及姜等佐料拌匀,制成鱼糟.腌鱼时,先将木桶底垫一层糟,然后将糟放与鱼腹内,再将糟擦抹鱼的皮鳞放入桶中,每放一层鱼,加一层糟.反复多次,腌完即用姜杆或楠竹笋壳叶、棕巴掌、棕片等盖于其上,称之鱼被。鱼被上面盖上三块圆形盖板,上压一块圆石头,或鹅卵石。待压在上面的石头缝里渗出汤汁时,桶中鱼也就可以食用。

主要是政治原因,给台湾做榜样;其次是香港四大家族[wxmang]于:2010-01-1121:18:49

有代理人,活动能量甚大;第三是区域经济布局原因,香港是华南地区高端服务业基础最好的地区。

家园 贺收费站起航,贴《wxmang解惑集》----K

中国所有的省一级城市都有梦想,省委研究室的人都做过[wxmang]于:2010-01-120:34:35

各种中心的设计(估计除西藏外),但是实际上做设计的人都知道是梦想,只是为了完成宣传部下达的任务而已。武汉或中西部的省会城市为什么都很难发展起来,原因都是一个:资源要素和市场没有匹配。中国沿海的发展,起步的原始积累就是加工制造业及其贸易,然后逐渐升级,江浙的苏州、宁波、温州都走得这条路。而广东珠三角走的是前店后厂,来料加工,血汗工厂进行的原始积累。中西部不具备相应的地理和文化优势,所以没有在这波加工贸易中完成原始积累,等珠三角和长三角开始腾笼换鸟时,实际以血汗工厂为特征的加工贸易已经日薄西山,没有机会。中西部的民营经济没有什么像样的,缺乏持续的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就像湖南的三一重工、中联重工等等也是没有太多附加值的,现在主业扩张困难重重,而当年名噪天下的远大中央空调由于技术上耗能太多,也已经时日无多。而中西部的国有企业,除掉垄断性的央企,例如能源、金融、电讯、运输等等外,一般地方国有制造业,例如机械、电子、冶金、建材等等都是在苟延残喘。没有有活力的实体经济支持,尤其没有大规模的有附加值的制造业支持,什么中心都是瞎扯,香港的空心化就是例子。所以我认为中西部什么中心也搞不成。唯一有机会依靠东盟贸易区免税政策会形成局部贸易交易平台的就是南宁(昆明正在竞争)。

香港要搞物流中心是他们政府的施政纲领(能否成功另说)[wxmang]于:2010-01-120:58:06

而且在我们去与特区政府交换意见时,非常强调。也多次到中央活动。其实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应该把珠三角的物流业进行统一规划和考虑。香港下一步的目标应该是逐步从以往的制造业转移走向统一市场,这样物流业必然成为最先受益的行业。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物流业的增长往往要超过制造业的发展,并且随着制造业的转移而发展。现在,珠三角物流业发展的最大缺陷是系统整合能力不足的缺陷。必须对物流信息平台和服务平台进行整合如果通过一个整体规划,共同发展整个珠三角的现代物流业,提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国际竞争力,同时提升香港物流业服务水平和提高附加值,必将全面提高珠三角整个经济竞争能力,其作用具有战略意义。

1、采用供应链管理,共同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升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国际竞争力,同时提升香港物流业服务水平和提高附加值目前粤港之间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前店后厂”式的合作生产体系面临着实现产业升级和提高竞争力的紧迫任务。由于物流对贸易、商业、制造和运输具有的综合的整体的促进作用,通过合作发展物流业将成为提升产业链和价值链总体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香港地处珠江三角洲和国际市场(特别是北美市场)的接点,在美国等客户对新型物流服务需求迅速增长的压力下,香港传统的以贸易代理为代表的中介角色,需要迅速升级转化为以供应链管理为代表的现代物流角色,将生产厂家、国际买家联接成为一体,以信息技术、专业管理和顾问、优良的品质检验、工序加工和标准化包装实现物流业务的现代化。在珠三角建设高效的物流网络支持与物流网络的信息化,可以使加工制造业保持较强的市场运作能力和对市场的敏捷快速反应,从而为企业产品抢占目标市场,提高产品竞争力与市场占用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因此,充分发挥珠三角地区广阔腹地的优势,将香港完善而有效率的配套服务优势与珠三角土地、劳动力和市场空间优势结合起来,合理发展珠三角包括香港在内的华南地区港口网络和航空航线网络,构筑高效物流圈系统,必将全面提高珠三角经济竞争能力。

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要通过供应链管理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必须由相关各行业的龙头企业来推动,例如制造业、银行、物流业、贸易业等等的龙头。在进行大规模的供应链整合这一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香港相关企业在诸如国际营销网络上的优势。硬件设施提供了信息平台,但并不能取代供应链管理者的经验和市场网络。香港大型物流龙头企业的核心优势是控制了供应链的高增值环节。如果香港物流龙头企业与珠三角企业共同发展几个集成物流与相关制造业于一体的公司,则对于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和促进共同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2、统一市场形成可以使物流业有更大的国际竞争力. 内地目前的物流效率和物流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瓶颈”。加快现代物流发展,对于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改善投资环境,增强综合国力和企业竞争能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具有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珠三角目前实行的“前店后厂”式的产业合作模式显然不能作为未来的标准模式,因为效率越来越低。珠三角未来制造业与物流业合作的目标导向是变化剧烈的国际市场。另外,近年来,内地市场逐步发育成熟,需求强劲且层次提升,规模迅速扩张,一部分珠三角制造业开始逐步向内地转移,实现产业将转向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并重的新趋势,这一趋势将成为共同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重要动力。对于珠三角生产企业而言,开拓内销市场的关键是进入分销业务。珠三角的生产企业可以与珠三角已经在内地设立分销网点的服务业公司形成策略性联盟,借助他们在内地的物流及分销等网络和经验,共同进入内地分销市场,扩大内销业务。香港的贸易商如果应运用其供应链管理的优势,把出口供应链反向成为内销供应链,积极在内地建立分销和采购网络,协助内地的生产商分销产品,并为内地客户带来价廉物美的产品和服务,将会有很大的商机。从地域来看,香港拓展内地分销业务应当由珠三角启动。珠三角目前既是香港厂家的主要生产基地,也是华南最主要的分销集散地和物流枢纽中心。香港企业可以利用珠三角的经验,作为开拓内销市场的跳板。珠三角企业转向国内市场,将有利于发挥珠三角企业的体制优势,促进珠三角统一市场的完善,扩展市场规模,打破地区垄断,逐步形成整体性的分销采购网络,扩大物流市场需求,进一步推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和物流效率的提高。在此过程中,通过与物流相关企业的合资合作,建立策略性联盟关系,促进企业改革,加快资源重组。并由此推动市场化程度,加快企业和社会信息化进程,促进电子商务的普及应用,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培育良好环境,最终提高珠三角物流网络的现代化程度。

3、珠三角可以协调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香港是传统的国际物流中心,作为地区性的国际贸易中心和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窗口,物流业对香港以转口贸易为主的服务型经济具有基础性的支柱作用。未来香港能否成为洲际物流枢纽将对香港的经济战略地位产生深刻影响,物流业的兴衰,在相当程度上关系到香港经济长远发展的潜力,关系到香港经济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定位,是香港成为未来国际大都会的主要基础。

香港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首先需要扩大货物来源地。通过与珠三角合作机制,发展服务于内地的现代国际物流业,可以极大的拓展经济腹地。香港与内地的物流合作,近期重点应在香港与珠三角地区,从构筑华南物流圈起步,整合两地交通资源、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以海港和空港为龙头,以各种集疏运方式为依托,共建珠三角国际、国内结合及干支结合的华南物流圈,实现珠三角内的高效物流运作。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向腹地拓展。

由于香港与内地体制背景迥异,合作方式和机制设计复杂,激励机制和利益指向有较大差异,但发展现代物流业涉及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使用,必须有一个稳定例常的协调机制,所以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必须有一个常设的机构负责协调。目前珠三角地区海运和空运港口密集,物流服务区域重叠,已经在物流业发展和物流中心形成方面存在着竞争关系,解决的关键是通过政府高层协商,减少非理性的行政干预,逐步消除影响要素流动的制度障碍,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在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双重作用下合理配置资源,这样将会实现按比较优势形成经济合理分工和优势互补,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

目前国家只规划了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个经济区[wxmang]于:2010-01-1201:06:01

正在规划的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泛珠三角(9+2)规划没有在国务院通过。其他规划暂时没听说。南京属于长三角,山东属于环渤海,辽宁也属于环渤海。其他地方也在努力,例如南宁正在折腾东盟10+3贸易区。实际主要还是看经济实力。

我的猜想(不负责正确):主要通过控制房地产信贷资金[wxmang]于:2010-01-1201:10:05

流向和数量来控制,以下房价跌幅度小于25%为底线(因为超过30%银行会有大面积出现坏账的可能),一般下跌幅度应该在20%以内。当然也有可能不下跌,甚至微有上升,但是不会再大面积的大幅上升,因为市场没有推动上升的额外资金来源。再次声明,纯属猜测,不能作数。

你可能比较年轻,没见过你寄予期望的那个人的独裁[wxmang]于:2010-01-1201:16:58

如果他得势,今天还真不好说会不会成为另类的北朝鲜。不要光听人家说要西化,要改革,就让你认为一定比现在强,要看这个人的行动。这个人在80年代中期是非常独裁的,连他的曾经的政治盟友都看不下去。没准那些对他寄予厚望的民主精英们后来都得进秦城监狱去反思。不要忘记中国的文化传统,要培育出一个真正具有民主思想的人可能还得再等上几代人。传统中国人做皇帝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

福建为海西区已经引进一家央企,准备成片开发,这家央企[wxmang]于:2010-01-125:24:02

除自己搞所有基础设施外(七通一平、码头、电站、供水、物流中心等等),又邀请了台湾一批巨型企业(名字现在不好公开,你就按台湾排前50名的企业想象就是)进入,现在就等发改委批准规划。很快全面开发后,可以参照天津滨海规模(曾经这个开发区的掌舵人就是邀请的前滨海掌舵人,可惜老哥被抓进去了)。慢慢看,需要时间等待。大约3、5年可见端倪。去昆山的企业都是电子类企业,中小型居多,海西的将是重工业和重化工业。

我讲一个故事你就清楚了。搞长三角规划时,安徽省委[wxmang]于:2010-01-1218:25:07

派人到国家计委地方司游说,要求把至少皖江部分加进去,地方司征求专家意见,专家自然觉得没什么,反正从地理位置和文化传统来讲,皖江本来就是江南一部分。但是遭到江苏、浙江和上海强烈反对,理由是他们一来,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结果还是没能包括。另外规划南京到杭州一条高速,安徽希望从宣城或宁德过,结果两省反对,即使不建这条路,也不从安徽过境。当然这是N年前的事情,现在可能这三地不会这么露骨,好歹的给领导人点面子不是。

但是即使有两个安徽人当领导人,安徽也没什么起色。原因我想很简单:内耗太严重,缺乏长远眼光,为一点蝇头小利不惜同归于尽。我印象很深的就是合肥的美菱和荣事达因为一点利益,搞得血雨腥风的。就地理位置和基础条件,安徽应该远远好于福建,湖北,湖南。只能等等看了,可是文化改变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了。

说得对,我们去交流,都是跟他们所谓的精英阶层,政府[wxmang]于:2010-01-1218:30:50

官员,普通老百姓一是语言不通(说不定还要歧视一下我们这些大陆仔),二是有纪律,不能乱说乱动(香港政府也有这个要求)。所以去基本是机场,酒店,办公室,然后就回来了。中央目前还要为台湾做个榜样。其实香港人也知道,一旦台湾问题解决,就没他们什么事情了,就是一个第二东莞。现在对香港还得支持,还得投入,没有办法,这是大局。

我觉得美国真的把这些都禁了倒是好了,我们自主的东西就有[wxmang]于:2010-01-135:42:03

机会了,不然现在都不求上进,都在买,都在山寨,永远被别人卡着脖子。美国鬼子早一点露出獠牙来,我们少一点损失。就怕拖到以后才露獠牙,卡脖子,我们连自主开发的能力也被阉割掉了,那可就悲惨了,将成为真正的技术殖民地。

对对,打错了,就是广德。真的是不可想象的地方。以前[wxmang]于:2010-01-1305:45:40

安徽的哥们给我吹嘘徽商的伟大,后来有机会去拜访过,又找专家切磋过,发现徽商的绝招就是拉拢腐蚀公务员(从清朝开始,目前仍然如此)和赚快钱(例如清朝的盐商,前两年的粮商)。

你说的是对的。香港的精英阶层(水平与普通老百姓相差[wxmang]于:2010-01-135:50:58

很大)危机感非常强烈,知道时日无多。总是在找一切机会,包括养虎为患,养寇自重(民主党派就是这么来的,23条不立法也是这个原因),保持中央对香港的输血。实际互相都心知肚明。香港是最不希望台湾问题顺利解决的地方,也是破坏最有力的地方,尤其是一些商人。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迟早秋后算账。

我们能够接触的就是官员和大地产商(香港没其他商人)[wxmang]于:2010-01-1316:58:02

我个人认为香港的贸易业就是钻大陆海关管理的空子,而金融业基本靠欺骗大陆人生存,不管是臭名昭著的理财----用欺诈手段骗卖金融衍生品,例如累计期权;还是公司IPO,被骗的央企都一大把(当年百富勤承销上海实业,利用差价赚的钱比上海实业募集的资金还多)基本上就是一群狼,为了利益无所不为,无所不敢为。

其实20多年前,皖南与浙江相比并不差。我20多年前去过[wxmang]于:2010-01-1317:04:49

芜湖等地企业(包括芜湖汽车厂),也去过金华、衢州一带的企业,相比起来,安徽工业基础甚至要好一些。绝对不是人穷志短,而是文化问题。安徽老百姓比较相信一夜暴富的神话,做事情没有那么踏实。官员投机性太强,当年宣传年广九,小岗村,后来宣传顾雏军,再后来宣传奇瑞,都是一个路子: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为了政绩不择手段。

我问过中央党校研究毛泽东的专家,这本书有多少大[wxmang]于:2010-01-1319:12:56

准确度,据他说有6、7成,可信度高于目前在市面上的所有书,但是缺点是回避了一些重大历史事实和删除了一些重要历史文献。中国政治传统与西方的传统不同,我们是基于血缘关系的政治(放大到宗族,战友,同学等等),只要看看三国时江东世家对孙权的牵制,东晋时王与马共天下的现实,再看看现实,就知道我们的传统实在无法在短期内消除。

对周其仁不太了解,只知道他的文章写得很好,以前[wxmang]于:2010-01-1319:49:57

在决策层一直影响不大,不知以后是否会起更大作用。不过有一段时间有人说他是通讯企业的形象代言人,让他在业界声誉受损很大。

我认为做任何事情都切忌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wxmang]于:2010-01-1322:57:50

事缓则圆。但是不是慢腾腾。而是工作计划要周密,市场调查要详细,风险防范考虑要万无一失,一旦行动,就要雷厉风行。我个人认为敏捷制造是个时髦名词,对小企业是个奢侈品,性价比不高,而且需要的基础条件太苛刻,一般小企业不易满足。盲目模仿容易画虎类犬。

你说的是对的。我最好的一个同学(可以性命相交)就是淮北的[wxmang]于:2010-01-13

23:07:51

他家属于一个小官,我所以对那个群体有所了解。他们的能力、眼光远远不如东北官员。安徽的安庆和芜湖一直没怎么得势,可能跟省会迁到合肥后皖江人在政治上失势有关。皖南我也认识一些人,非常的聪明和敬业,其实我的一些江湖经验还得益于与他们的交往。可惜非常不团结,朋友之间为一点利益说翻脸就翻脸。安徽是东部地区的一个异数,具有一切发展的天时地利人和,但就是老出问题。安徽官场的倾轧的惨烈也是全国之最。

你说的也有道理,从执行来讲,生产管理,尤其是流程[wxmang]于:2010-01-1323:17:31

型的企业就是正规军作战,时间计划,原材物料供应,物流配合都需要高度精确,稍微出点纰漏,立即全线停摆。所以需要高度的纪律性,不允许个人有什么灵机一闪的自由发挥。项目管理从执行上来看,留给执行者的发挥余地很大。就像你装修房子,只要没验收完工,你可以随时修改,也不会导致系统崩溃。所以比较适合有创意的游击队发挥作用。

这是不可能完成任务,只能举一个例子:[wxmang]于:2010-01-1403:12:13

LED照明天津市规划推广50万盏,扬州市规划5万盏,保定市规划3.8万盏,成都市规划1.5万盏,仅这四个城市规划的LED照明就高达63万盏。21个城市仅按1万盏计算,自身就需要安装路灯、隧道灯等21万盏,如果这21万盏一半是新安装(含灯杆)、一半是更换(不含灯杆),平均以5000元一盏计算,就需资金10.5亿元人民币。

全国21个试点城市为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石家庄市、保定市、大连市、哈尔滨市、扬州市、宁波市、杭州市、厦门市、福州市、南昌市、潍坊市、郑州市、西安市、武汉市、深圳市、东莞市、成都市、绵阳市。这种项目居多,自己去城建部网站上看。

敏捷制造(AgileManufacturing,AM)[wxmang]于:2010-01-1417:55:49

是基于柔性制造和信息系统集成的一种制造方法。敏捷制造的目的是将柔性生产技术,有技术、有知识的劳动力与能够促进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合作的灵活管理(三要素)通过信息系统平台集成在一起,为客户快速变化的需求提供的定制生产。集成的基础是通用数据交换标准、云计算、宽带通信信道。所以具有高度柔性的生产设备是创建敏捷制造企业的必要条件,例如生产系统必须随时可改变生产流程结构,生产线由可量测的模块化制造单元构成的可编程的柔性机床组;制造过程控制系统完全智能化和自动化,用传感器、采样器、分析仪与智能诊断软件相配合,对制造过程进行闭环监视;用数字计算方法设计复杂产品;可靠地模拟产品的特性和状态,精确地模拟产品制造过程。

并行工程实施。(各项工作是同时进行的,而不是按顺序进行的。也即同时开发新产品,编制生产工艺规程,进行产品销售。)敏捷制造系统是一种信息高度集成的系统。信息在制造、工程、市场研究、采购、财务、仓储、销售、研究等部门之间连续地流动,而且还要在供应厂家之间连续流动。用户和供应厂家在产品设计和开发中都有发言权,每一个产品都可能要使用具有高度交互性的网络。敏捷制造另外一个概念是虚拟公司。因为新产品投放市场的速度是当今最重要的竞争优势。推出新产品最快的办法是利用不同公司的资源,使分布在不同公司内的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能随意互换,然后把它们综合成单一的靠信息手段联系的经营实体--虚拟公司,以完成特定的任务。也就是说,虚拟公司就像专门完成特定计划的一家公司一样,只要市场机会存在,虚拟公司就存在;该计划完成了,市场机会消失了,虚拟公司就解体。在美国,虚拟公司将运用国家工业网络--全美工厂网络,把综合性工业数据库与服务结合起来,以便能够使公司集团创建并运作虚拟公司,排除多企业合作和建立标准合法模型的法律障碍。这样,组件虚拟公司就像成立一个公司那样简单。

在动态竞争的环境中,关键的因素是人员。柔性生产技术和柔性管理要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动性。有知识的人员是敏捷制造企业中唯一最宝贵的财富。敏捷制造实际本质就是:柔性可以使企业转变为一种通用工具,这种工具的应用仅仅取决于人们对于使用这种工具进行工作的想象力。大规模生产企业的生产设施是专用的,因此,这类企业是一种专用工具。与此相反,敏捷制造企业是连续发展的制造系统,该系统的能力仅受人员的想象力、创造性和技能的限制,而不受设备限制。

宜昌以上的长江航运能力实际与理论运量差距极大,[wxmang]于:2010-01-1420:25:25

主要是船闸能力限制和调度控制能力,比火车效率低很多(虽然运价便宜一点,但是要二次装运,不能与支线运输门到门,时间上也无机动性),只能适合矿石、建材之类时间要求不高,搬运难度不大,搬运损害不大的产品(但是这些附加值都很低)。制造业普遍特点对物流要求是连续性,安全性,准确性,时效性,这点水运做不到。

其实某种程度上,项目做得好坏跟项目经理的能力和兴趣[wxmang]于:2010-01-151:52:44

挂钩,例如当年开发04机,完全是一帮人的兴趣,沟通非常顺畅,他们当时并未有项目管理的思想,也一样做下来。中国搞原子弹也是如此,大家都是献身精神工作。不过据我跟钱三强先生和邬江新交流,的确在作出成果之前,心中是没底的,实在是在画鬼。成渝不能模仿其他地方的发展模式,

GDP数字只是一个方面[wxmang]于:2010-01-152:01:29

生活质量更重要。最近大陆7000亿投机资金进入海南岛,对老百姓可是灾难,物价飞涨,就业机会并不会增加多少,只是官员面子好看。成渝肯定不能可能走珠三角和长三角走加工贸易的路子,走自主创新道路,成渝文化又不支持(成渝文化模糊而不精确,享乐而不吃苦,志向高远而不脚踏实地,崇尚空谈而不务实)所以必须另谋出路。只是世界上尚无成渝这种特点的地区的发展经验,一切只能靠自己摸索。成渝人是世界上我见过的整体上最聪明,最敏感,最有激情,最大胆的人。不过我个人认为不发展更好,如今拥有一个宁静休闲的生活环境比什么都幸福。

本人走上社会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总经济师,所以可以说[wxmang]于:2010-01-1502:10:58

是财务出身。财务本质上是企业这个系统的刹车,可以避免企业翻车,但却不会为企业带来任何机会和产生任何收益。在创业阶段,没有财务部门的长袖善舞,就没有银行资金的注入,企业也就很难起步。在扩展阶段,没有财务的风险控制,企业可能就会随时死亡。在危机阶段,没有财务的辗转腾挪,企业会立即死亡。但企业的成长还是要靠研发、销售和生产部门。在正常企业中财务是配角,如果财务成为企业主角,这家企业就陷入危机了。

惭愧,主要原因是两个:一是我是中科院的(有高级职称)[wxmang]于:2010-01-156:10:24

职业从事投资分析(实际主要是玩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但大多数官员和企业家弄不清楚这是个什么玩意,以为就是投资专家(实际是水货);第二是当时国内熟悉国际融资租赁的人才非常稀少,而我恰好知道游戏规则(主要是为从海外把几架波音737弄回来)所以赶鸭子上架,滥竽充数而已。

就我知道的情况,主要是人才,人才,还是人才不足。[wxmang]于:2010-01-1506:20:25

既有技术人才不足,更多的是组织人才不足和运营人才不足。例如巨龙失败,主要就是组织人才和运营人才不足。十分可惜。只是现在还不是披露的时候,因为会有人不高兴。我们国家真正稀缺的是组织人才和运营人才。

孙中山是缺乏行政能力的,这点袁世凯看得非常清楚[wxmang]于:2010-01-1506:27:46

不然不会让他去搞什么全国铁路建设。问题是一个政治家必须知道自己讲出来的话的后果。尤其必须知道如何实现自己的计划,而不是骗人,否则必然被人民抛弃。以孙中山的素质连个影帝都很难当好,与轮子大师有一比,不相上下。

能力不是问题,中国有能力的人才有的是。关键是人才使用机制[wxmang]于:2010-01-156:38:47

例如巨龙,当时希望我去,结果原来地方不愿意放,对方单位接收有顾虑(主要担心位置安排问题)。后来也找过其他人,都是这个问题:组织部决定一切,而你如果不入组织部老爷的法眼,就算你是孙悟空,也没有什么机会。

提高效率根本技术是所谓精益生产技术(我理解叫节约[wxmang]于:2010-01-1506:41:33

生产更好),节约一切有形的和无形的浪费。这个很有意思,值得慢慢讨论,不过我认为世界上能够做得出色的非日本人和台湾人莫属,因为我们做不到这么刻薄。

我举个最简单例子,前几年,我一个朋友整理其父亲的资料[wxmang]于:2010-01-1518:06:55

(曾经的北京规划委成员),发现在文革前他们遵照指令,为刘少奇把故宫改为主席官邸的设计。当时他说:这种事情想想都是罪过。所以后来的下场也不足为奇。太想当皇帝了。其实我从其在《修养》中写的:要大家做党的驯服工具就很反感这个人。带有太浓厚的皇帝色彩。

所以即使是中国最优秀和最先进的人,也摆脱不了几千年文化的影响,这点唐德刚是不完全理解的。有时他的观点纯属戏说,不是历史学家应该有的,太不严谨。中国即使是现代也不会有真正的民主主义分子,绝大多数人只要有机会,都有一个皇帝梦。大的实现不了,就在公司实现。西西河也不例外,很多人很难接受平等讨论、批评和指责,动辄口水满天飞,就是这个表现。

广东人最大的好处是务实,不玩虚的,也不幻想自己有什么[wxmang]于:2010-01-1518:17:35

美好的未来,一切都是捡到蓝里才是菜。广东人不自卑,不虚荣。以前我在广东工作时,经常会与一些合作伙伴去聚会。就算是在香港汇丰银行有10几亿现金存款的家伙,可能也仅仅邀请我们吃白粥,不会讲排场,原因无他,不需要。做项目,广东人你是很难忽悠的,不见兔子不撒鹰,除非对你很了解,很信任,否则绝对不会与你合作。广东是一点一滴积累,再加上自己胆大心细,打下这份家业基础。但是广东也有坏毛病,就是土财主心态,赚点小钱没问题,搞大项目就不行了,他们缺乏协同能力和组织能力。

但我个人很反感台湾管理人员的缺乏人性,无所不用其极[wxmang]于:2010-01-1518:37:09

压榨员工的血汗。我还是喜欢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而不是搞得对立情绪极大。实际台湾人经常是占小便宜吃大亏。他们企业管理文化在中国北方无法实施,会出人命的。我们一个员工就是忍无可忍,先用菜刀砍掉台湾经理人的头,再用硫酸腐蚀。

私企最大问题是家族关系掣肘,比国企还要复杂。一般人是[wxmang]于:2010-01-1518:40:03

没有能力讨好所有家族成员的。我认识的许多人都是在家族企业里得罪各色人等,最后呆不下去了。相比起来,国企生存环境更好一点。

这种模式只有日本人这种比较变态的民族才做得到。[wxmang]于:2010-01-1518:42:41

实际从大局观来看,日本人往往喜欢捡芝麻丢西瓜。他们过于主义细节,反而失去前进方向。我个人有信心中国的企业可以干掉日本企业。

对一些项目,其实主要目标是完成任务,创新并不作为目标[wxmang]于:2010-01-1518:45:27

当然在实施过程中,不得不创新,创新只是一个副产品。例如我国搞原子弹,就是为了响一下。结果在实施过程中,发展了许多中国独创的工艺、生产技术和流程,与美苏都根本不同。但绝对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创新只是自然结果。

据我所知,曹妃甸是河北与首钢搞的地方粮票,中央一开始[wxmang]于:2010-01-1518:51:06

没批准,就自己强行上马。到处忽悠项目进来,但是随着经济环境不好,项目进入不理想,河北又没有资金可以支撑。所以目前除首钢项目和国投的港口项目外,其他项目都停摆。这是地方官不听中央招呼自行其是的一个典型例子。河北以前的如意算盘是卖地赚钱,结果没项目来,前期投入就力不从心了。(实际是河北眼红天津滨海新区的产物)估计得等好多年才会有点机会。

实际你是一个柔性生产企业。这种企业一般有两种选择[wxmang]于:2010-01-1518:57:03

一是走小规模定制,就是说企业由一堆柔性加工中心组成,每个加工中心专业化从事一种或几种产品(当然需要很好的生产能力平衡技术和排程技术),这样可以实现局部专业化。另外一种选择就是建立虚拟企业,你们只做其中一个环节,做到专业化,其他环节由合作伙伴解决。否则很难解决生产成本过高,设备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有几个人有自知之明。[wxmang]于:2010-01-1519:17:07

很多人,尤其是一些读过点书的人,有初步成功后,就认为自己是上帝,无所不能了。我见过这样的企业家:这家企业搞10庆典,大幕拉开,几百员工高唱企业歌,然后灯光徐徐变亮,其董事长神采奕奕走来,频频挥手致意,这时几百员工排成的背景突然举出:XX您好,XX辛苦了!然后音乐声起《歌唱我们的董事长》开唱。。。。。。。。当时我与很多嘉宾可以说是目瞪口呆。。。。。。。。而这位董事长的学历可比我还高。

在台湾也很过分。曾经我工作的一个企业就是成建制[wxmang]于:2010-01-1520:37:17

的引进了一批台湾人,他们为了表现出对新老板的忠诚,不但欺压大陆员工,也欺压台湾员工(他们受日本影响,等级制度很严),上级打下级耳光也是经常的事情。结果把一个从国企改制的企业的大部分员工搞得上房顶抗议,逼得政府出动防暴警察和消防部队。地方政府干脆就跟我说,不能再用台湾人,不然以后出人命大家都不好看。现在我估计在大陆企业的台湾干部已经很少了。以前主要在连锁超市,保险(平安保险是最典型的),银行卡(招商银行

就是全班台湾队伍),物流业等等,现在基本看不到成建制的了。

宜昌以上水运主要是投资收益率太低。举例说明,一个[wxmang]于:2010-01-1520:53:31

年销售40亿左右的重型制造业大约每天需要100节车皮的原材物料,40个车皮的产品外运。为了降低成本,库存缓冲期(安全库存)一般设定在15天(沿海一般是5天),如果有100家这样企业(实际也才4000亿销售收入,与苏州相当),每天就需1.4万节车皮,折合成内河标准集装箱,相当于4.2万箱,全年大约为1500万箱,与上海洋山港规模相当。而宜昌以上可以建立大规模制造业的地点(土地面积和地质限制)只能在涪陵以上,这一段长江的岸线资源想建这么大规模的港口是不可能的。而且由于地形和土地稀缺,港口建设成本巨大。而集装箱港口如果不能实现规模化运营,绝对是入不敷出的。现在利用移民经费在涪陵建有一个小型集装箱码头,运营收入甚至不能保证利息和员工工资。这只是码头投资,还有支线运输系统投资,还有集装箱船投资,还有调度管理系统投资,全部加起来肯定要4、5千亿。如果标准高一点,贪污腐败一点,1万亿也是可能的。你认为这与一条铁路运力相当的系统值得投资吗。发改委也不都是笨蛋。

我还没有说完。沿江而下的船队只有四个登陆地点:[wxmang]于:2010-01-1600:20:19

一是武汉上岸,走京广线,由于运力限制,一般很难派到车皮,只好走高速公路;二是九江上岸,走京九线,也是限制口,车皮计划基本靠公关,一般也只能走高速;三是南京上岸,走京沪线,基本不会有任何机会获得车皮,走高速也很困难;四是上海走江海联运。由于这些限制口瓶颈效应,实际长江中上游运力基本只能发挥10%左右。

从货物来源来看,目前重庆附近的重化工业企业煤炭主要来自六盘水,走川黔线或赤水下船,矿石来自滇东北和黔西北(有色、铁矿)主要走铁路,而黔北磷矿石主要走川黔线。需要下游进口的就是一些化工原料,和矿石(目前走长江散装船)。目前货物出境主要走襄渝线进入京广线进入华北,川黔线进入南昆线和湘黔线进入华南,由于这几条铁路未饱和,还能对付,所以目前实际上长江水运无货可运。当然不会有任何投资了。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环境或项目允许试错,就是[wxmang]于:2010-01-1617:34:55

错了并不会炒你鱿鱼或影响项目生存,无妨试试新的。但是如果比较看重成功的结果,还是走稳妥路径较好。

没办法,除非占据领导岗位的50后全部退休,不会有改进[wxmang]于:2010-01-1617:38:18

可能。在大型国企和政府中,他们相当一部分人是僵化、嫉妒、报复、愤世嫉俗和心有不甘五味杂存。而且又没有受过太多正规教育,熟悉的就是公司或官场政治,整人和折腾人是一流好手。只能等等看。

目标管理已经被过程管理淘汰。目标管理的主要问题是[wxmang]于:2010-01-1617:41:02

下级为完成目标有把握会打埋伏,确定目标需要非常艰难的讨价还价,而且系统的潜能无法充分发挥,资源无法最优配置。ERP,SCM,CRM等等都是典型的过程管理平台。

我在与三井物产合资的金融公司里工作过,日本一流大学[wxmang]于:2010-01-1620:54:20

培养的学生在这种公司里都会被压榨成废柴,没有一点冒险精神和反抗精神,只会循规蹈矩。实际日本政治家也是这个特点,极端缺乏魄力。不像我们经常会出现那种敢玩命的领导。这是我们在总体上存在超过日本可能性的原因。

【讨论】一个值得关注的新动向[wxmang]于:2010-01-1702:39:36

请看以下链接

煤荒迫发改委态度摇摆下文鼓励小煤窑复产

链接出处

这说明中央经济掌舵人或者思想发生根本改变,或者决策者换位。联想执政前几年搞公路限载带来的可笑的后遗症,以及现在一刀切干掉小煤窑带来的后果,说明对中国国情的不了解和对经济大船平衡掌握的困难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同时也说明以前我们判断董事会的一些想法是对的:让专家干专家的事情,经济管理毕竟不是完全靠想当然可以搞好的。结论就是,以后的经济政策可能会逐步务实和低调,不再搞什么创新口号,毕竟解决就业问题和通胀压力对国家更重要。这是好事情,我们又看到了传统政治制衡的威力。

虽然看似前度刘郎今又来,其实不然。决策过程不同[wxmang]于:2010-01-1702:52:18

在对国情认识上,有很大的争论,现在看来是现实派暂时取胜(当然不排除难关过后理想派反攻倒算)。不过理想派在最近这几年的治理表现,已经让各经济主管部委和许多经济大省怨声载道,董事长心知肚明,说不定就顺水推舟,改弦易辙,以等待其他机会(纯属狂想,不能当真)

他们主要搞得是口号创新,口号出来后就结束了。[wxmang]于:2010-01-1702:53:37

相当于想了,就是做了,做了就是做好,所以逻辑是我思故我有政绩。

倒也没有这么悲观。实际在执行层还是有一批务实肯干的[wxmang]于:2010-01-173:04:22

人才的,只是碍于体制,他们不敢发言顶撞。他们的做法就是如果觉得决策不靠谱,就磨洋工,出工不出力,拖黄他,减少错误政策带来的损失,如果发现决策符合实际情况,就拉大旗作虎皮立即雷厉风行。实际上很多咋呼得很厉害的决策、政策和口号并没有产生什么实际影响(举例说明:10大产业振兴规划就是要被拖黄,或正在被拖黄),相反一些低调的决策,不起眼的决策对国家反而有深远的影响,例如做大国家队政策(会极大改变中央对整个国家稳定的控制和把握)。这都是执行层的作用。中国很复杂,往往是做的不说,说的不做。中国今天的经济规模和治理水平,绝非凭运气可以解释。而且在可见的将来还会有比较大的发展。

我举个例子。某去世的领导,每次开会,都是秘书拟好稿子[wxmang]于:2010-01-173:33:23

他背诵完毕登台。批示文件,也是秘书拟好意见,他照抄。所以俗话叫秘书办大事,领导拿主意。具体活秘书干,领导就是把握平衡和火候。所以还是不能说是秘书在治理国家。

不知道搬家没有,好久没去了。贵阳变化实在太大,而且[wxmang]于:2010-01-1706:30:51

贵阳人思想开放,易于接受新生事物,餐饮业基本是属于扯地皮风经营类型,好多餐厅还没有装修好就要换经营类型。我印象最深的贵州食品都不在贵阳,一个是息烽阳朗出来不远的江湖蹄髈(大约有10多斤一个),餐厅名叫快活林,很有江湖味;一个是道真的一家泥鳅火锅店(一般是一桶泥鳅吃一桌);一个是黄平附近的酸蚯蚓(是不是有点恐怖),不过的确味道很好。

家园 贺收费站起航,贴《wxmang解惑集》----L

不太可能出现GE,西门子这种企业。央企要承担社会责任和稳[wxmang]于:2010-01-17

6:39:31

政权责任,不可能唯利是图,经常要讲政治。民营企业没有成为巨型企业的环境,一是民营企业家怀疑政府是否会杀猪,所以投机性极强,随时准备开路,二是政府怀疑民营企业的忠诚,认为不是自己的同路人,所以遏制和控制是必然的。很难实现真正的政商勾结,因为没有那个政治家敢公开代理民营资本的利益。

要真正理解国内的执行能力和组织能力,建议去看看汶川[wxmang]于:2010-01-176:45:44

地震灾区的重建现场,非常让人震撼。海地实际破坏程度不如汶川。但是1年多后恢复情况真的是出乎我这种非常乐观人的想象力,中国老百姓太伟大,官员组织能力太强。建议大家去九寨沟旅游时坐汽车去,从震区走马观花一下也会很震撼。不要低估我们的能力。

人民日报按照信息论的观点来看,是没有什么信息价值[wxmang]于:2010-01-1707:04:35

的,因为它的信息都是大家已经知道的。而中国常常是干的不说,说的不干。所以人民日报也就副刊可以看看(实际水平也极低)。至于风向标问题,不如看中央台要闻报道的任务出场情况更有趣。一个无所事事的人才去光顾人民日报。

就我知道,在灾区贪小便宜的老百姓都不多,何况官员[wxmang]于:2010-01-1707:26:22

(众目睽睽之下那是找死),互助互救的例子比比皆是。就算震前有些贪官污吏,在救援和恢复中基本都是全力以赴,为部门利益弄点好处有,但是不多。倒是一些所谓的慈善机构行为令人不齿,非常不齿。所以我们再也不相信什么民间慈善组织,尤其是一些明星建立的慈善组织。

去年雨雪冰冻灾害时期电煤博弈的事情我知道一些,但是太敏感[wxmang]于:2010-01-1718:15:16

不能公开说。我只举一个例子:长江沿岸某大型电厂马上要断炊,从秦皇岛紧急调来两船煤,其厂长还唧唧歪歪讨价还价,这时军管人员告诉他:明天你能不能干还不知道呢,就不要操心了。后来也许是纯属巧合,某人就去山西当领导之一,真实体会一些煤的痛苦。山西收拾小煤窑是作了很多铺垫和公关的,其动机无非是红眼病。但是也迎合了理

想主义的普世价值:人命关天。这是山西的文章切入点。可惜中国国情不符合普世价值实施,一到雨雪冰冻,就得让位现实。我认为作为一个掌握均衡和协调的人,绝对不能有什么价值偏好----一定要走中庸之道,而是要顾全大局,忍辱负重,为全国谋福利。否则就只能不断犯错误。

我个人认为,年产量在30万吨以下的小煤窑实在没有必要[wxmang]于:2010-01-1718:20:04

(条件恶劣,死人多,占总产量不过20%),但是部分百万吨级的小煤窑(实际就是煤矿了),平均死人比例不见得比大煤矿高,可以开放给民间,用于调节市场,控制垄断。只是山西地方红眼病太厉害,妄想大小通吃,不知后面的后遗症他们想过没有。现在山西本地的煤老板已经收到钱,正在搞小额贷款公司(据某人说有100多家待批),这将彻底毁灭山西的发展可能。

我的口号跟汪精卫老婆陈璧君的一样:好吃都在脏乱差[wxmang]于:2010-01-1718:29:42

真正的金碧辉煌地方是吃不到什么好东西的,只能吃排场。以前我到各地出差,公事完毕,一般第一要求就是问当地有什么著名的脏乱差可以吃。因为脏乱差还能活下来,说明必有过人之处。而且一个大厨一般也就3、5个拿手菜,其他也就一般。以前中科院数学所的贵州老乡秦元熏(贵州解放前的第一个哈佛博士)先生,到颐宾楼吃饭,烧茄子一端上来,一尝:端下去,重做,你上菜太慢,出锅时间太长。一份番茄虾仁上来,一尝:老王师傅是不是生病了?答:是,是李师傅上灶做的。这才是真正的大行家。

上海人是最好的生意合作伙伴,我认为不仅是比较守信用[wxmang]于:2010-01-1718:40:18

而是精打细算和细心,而且风险意识强,不厌其烦的唠叨,会把大部分风险消灭掉。但是让上海人与上海人一起合作共事,就麻烦了,大家都不想冒风险,不能实现优势互补,反而出现劣势叠加效应。所以纯粹的上海本地企业很难做大。我最喜欢合作的人就是上海人,尤其是上海的律师和会计师,会让我这种胆大包天的人有点敬畏。不过从生活习惯上来讲,我们比较野蛮,不如上海人精细雅致,所以只能各顾各。

救灾本来就是复杂系统工程,有瑕疵是难以避免的,关键[wxmang]于:2010-01-1719:01:35

是态度。有的明星到灾区,首先摆出救世主的姿态,然后无所不用其极的要展现自己的知名度和魅力(也许是其本能),但是面对家破人亡的大众,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的人,我认为是没有道德的,其慈善动机就值得怀疑,有作秀嫌疑。

应该会避免。中国人学习能力较强,善于总结,善于从别人[wxmang]于:2010-01-1719:10:56

不幸汲取教训,善于吸收别人好的东西,最后搞成自己独创的模式。这是我们文化的包容性注定的,所以我不担心。

美国人怎么做决策我们知道一二,那预测工作是非常扎实[wxmang]于:2010-01-1719:23:26

的,结果还是不断犯错误,从伊拉克、阿富汗到金融危机。治理国家非常复杂,并不是解数学题,需要经常权衡各种利益。明明知道不对也得干的事情多了去。4万亿大家都知道有问题,但是还得讲政治,周小川就是清华的系统工程博士,他会不懂?关小煤窑会导致市场信号扭曲,秘书二局的人会不懂?这是政治博弈的结果。无可指责。中国就是在这种权衡和博弈中走到今天的,不犯错误的个人没有,不犯错误的政府更是没有,不然哪来历史的进步。

老兄不要误会,不是大帽子,是就是论事。至于一抓就死,一放[wxmang]于:2010-01-1719:43:26

这是制度缺陷,永远不可能从决策层面来改变。就像一个人先天少一条腿,你后天再怎么努力,走路仍然会一瘸一拐的,无法避免。一抓就死,一放就乱这种现象是一党专政的必然结果。国家大,不能给任何人有权衡变化的机会,因为中国人太聪明,你只要敢开一个小缝,就有人有能力把他变成一扇大门。任何政策都只能一刀切,否则国家将失控。一刀切的结果当然是游得快的没事,游得稍慢的切掉尾巴,游得更慢的切掉脑袋。这是一抓就死的原因。至于一放就乱,更简单,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内部差异不小于西欧各国差异,只要让干,就会各显神通,既有东部沿海技术含量高的,也有比较野蛮的,结果必然迎来不久后的一抓就死结局。死了放,放了死,这就是现实,而不是什么缺点。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当然其中个人可能损失惨重,但是也是必须的代价。进步总要有人付代价不是,风险总是与收益成正比的。

煤炭领域问题实际是中国治理的一个缩影。实际上我在讨论[wxmang]于:2010-01-1720:20:25

三峡移民时有一个感概:说我们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有时觉得是个幻觉。地方与地方,地方中央因为利益问题博弈十分厉害。民国初年的口号川人治川,湘人治湘在今天实际是现实存在的。以山西为例,经常本土官员担心的是煤卖完了他们怎么办?所以要想方设法设置障碍要价,结果是中央有时妥协,有时不妥协,结果就是抽风。而妥协不妥协往往取决于决策层当时的政治处境,如果处于上升阶段,绝对不会妥协,这时一刀切就来了,如果处于下降阶段,就开始妥协,各种变通就来了,经常说法是:事出有因,情有可原,下不为例。这玩意我简直熟悉得跟背99乘法口诀一样。中国的经济管理从属与政治,连办报纸都要政治家,何况经济?

现在煤炭问题有几个关键点,一是电厂布局,沿海省市[wxmang]于:2010-01-1720:29:27

不愿布在西部,情愿进口煤也要自己搞,这与地方利益有关(税收、可靠性和安全),这时基本无解的;二是煤矿产能,实际随着内蒙西部,宁夏采区全面开发,已经不是问题,关键是外运,但山西不许运煤专线过境,必须绕道内蒙和河北北部(这时三通道由来),但铁道部不同意大唐、神化、华能和国投建这条线,也不准备自己建;三是其他运煤专用通道,目前正在进入规划的还没有。所以目前瓶颈是运力不足。

中层人多,轮换快(大多都想去地方当一官半职),[wxmang]于:2010-01-1720:33:36

副秘书长出身的省委书记好几个,副省长之类就更多。(自己去查简历),他们的私心准备在地方实现,在那个中科院食堂已经3元一份,而他们食堂红烧排骨才5毛钱一份,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哪有什么机会展示自己的私心。

小煤窑复采率极低,光捡富矿合理容易挖的的干,浪费极大[wxmang]于:2010-01-1722:51:16

资源利用率不到国有大矿一半。贫矿小煤窑是不去的。鸡窝矿也要看开采条件,有利可图才去,对环境破坏基本是不可逆和毁灭性的。

现在在一些项目里面已经屡见不鲜,例如消防系统不采购[wxmang]于:2010-01-1722:54:08

某推荐品牌,就不可能验收合格等等。。。。。。。小额贷款主要针对的是市场内的小商小户的流动资金贷款,不到某人处贷款,明年不租给你铺面。。。。。。。。等等。

煤高价我不太清楚,但铁路高价入门费我是深有体会[wxmang]于:2010-01-1722:56:58

什么创新的概念都有,巧立名目,收的钱也是今天一个标准,明天一个标准。目前到秦皇岛煤炭价格组成中,铁路运费及其各种入门费大大高于坑口交货价。

一换位置,立即立场不同。经常有走右手互博之感。我一哥们[wxmang]于:2010-01-1723:03:17

以前搞过一个立法,限制地方权力,等他到地方后,他的主要精力就是找其起草的文件的漏洞。很有戏剧性。

国宝同志是老江湖,不会无意给人留下想象空间的,[wxmang]于:2010-01-1723:18:03

不是吹风就是试探。从小处着手这是行政高手的一贯做派。当年某计委副主任有过精辟解释:公务员就是排球队员,不能滞球,必须在第一时间出手;大动作必须有小铺垫。实在是深得其中味道。

不管最初动机如何,反正现在已经是个事情,光是体改司[wxmang]于:2010-01-1723:26:23

是灭不了火的,看下一步。不过不排除顺水推舟的可能?谁知道呢,中国经常干些出人意料的事情。

说得好。项目管理的计划排程问题在项目实施时比[wxmang]于:2010-01-1800:10:05sow和

wbs做得好都重要。我是对大型工业项目管理体会出来的。我接手过一个烂尾技改工程,当时已经把预算全部花完,设备全部采购到位,就是无法正常组装和生产(这个案例是很著名的,我在化工项目管理的教材上看到过),实际就是排程、沟通出现严重问题。我去时,首先解决的是技术部门和引进部门的互相不信任和诋毁。一边说对方是汉奸,买些破烂来,一边说对方是饭桶,没能力玩高级货(是买的西欧一家工厂的二手设备,基本是废钢铁价,所以对方既不包拆,也不包装。)其次就是找到问题的关键,确定合理的工作步骤,先后次序,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其三是赶快找协作厂家生产缺项的零配件。花了6、7个月,总算试车合格。其间过程真的是焦头烂额。玩真实计划排程不像教科书上写的这么爽快,赏心悦目。

说实在的,我基本上只看新闻联播(不过是带滤色镜在看)[wxmang]于:2010-01-180:28:17

和2套的经济新闻联播(也是按《暗算》听风的教导在看),其他都是看管理的专业杂志。国内报纸看得多的是

21世纪。其他没时间(以前也看华尔街和金融时报)。《外交季刊》一直在看,其他杂志看情况,偶尔会翻一下,例如《金融家月刊》,《麦肯锡季刊》等等。以前也看《哈佛评论》现在不看了,过于做作。其他就是上网了,到处乱窜,经常是一个关键词可以看一晚上相关信息。

从决策层来看,运煤或输电并无偏好,而选择什么,取决于[wxmang]于:2010-01-180:54:48

政治博弈的结果。目前电力部门想搞超高压输电,沿海省市不愿意(税收、可靠性等等原因一大堆),情愿搞核电,搞进口煤也不愿搞超高压输电。而中国决策是靠实力说话的,电力部门没实力,只好自说自话。不是信息衰减,而是心知肚明。让你们自己折腾去,谁占上风就批谁的项目。如果电力出身的人有2、3个董事会成员,那就不一样了,超高压输电将遍布大江南北。否则说什么都没用,谁敢批?那是政治自杀,找死。

理想的没有,唐德刚的《袁氏当国》,李洁《文武北洋》[wxmang]于:2010-01-1817:36:23

都还算客观一点,但也附会较多。我知道袁世凯能干是从别人的传记,例如《梁士诒传》《熊希龄传》《唐绍仪传》等等看到一些史料才慢慢明白史料是如何根据政治需要加工的,如何歪曲真相的。

我的数据是天津铁道部第三勘察设计院做的静态投资[wxmang]于:2010-01-1817:53:12

只包括线路,不包括机车、车皮、货场、堆栈、装载系统、卸载系统(据说计划从德国进口)和港口投资,也不包括建设期利息。据我分析,由于是重载(万吨级煤运专线),对安全防范,信号控制,煤电运港一体化联合调度系统,都有很高要求,这块投资不能省,可能就得上百亿。所以整个三通道超过1000亿是必然的,至于会否超过2000亿,还不好说。因为曹妃甸煤码头目前就已经进去1百亿了。投资主要取决于使用的标准,如果使用德国重载标准,引

进德国西门子系统,引进机车,投资可能就不是上面的数目。由于项目在预可研阶段就被铁道部暂停,现在没有更多信息。

你这种干法我叫少将排长干法,你是在职业自杀[wxmang]于:2010-01-1901:19:53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你必须有所取舍。看来关键在你内向的性格上。实际上我个人认为要想当好一个管理者(本质是管人),必须是具有魅力和影响力的,至少应该3分钟就能够让下属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的,愿意跟你走的。大约在1984年秋、冬时节,那时我已经学习了不少管理知识,颇为自豪。那时中关村一带的大学的年轻人喜欢搞什么讨论班,沙龙一类的东西。一般是某人作为主体发言,然后群起而攻之,互相激荡,互相切磋。但是由于门户之见,常常搞成舌战群儒,意气之争。

我记得当时中科院系统所的一帮人就经常去参加这种活动。我也经常混入其中去参与群殴。印象较深的是一次在清华研究生学生会组织的一个讨论班上,我主讲,然后接受群殴,我一个人对付三十多人,居然面不改色,旗鼓相当。后来胆子就大了,到处出击,北大、人大、中央党校都去过。有一天,我的老师把我叫去,问:听说你最近经常出去讲科学管理。我说:也不是经常,一周一次而已。老师说:管理是一项工作,不是拿来讲的。就算你可以口如悬河讲几个小时,也不过是在干复印机和录音机的工作,它们可能干得更出色。什么时候你能让很多人义无反顾的跟着你前进,去完成一个预定的目标,你才算懂管理了。后来,在她去世前四个月我到医院看她,我说:我终于可以带领几万人跟我去完成任务了。所以能够抚弄住人,这是作为管理者的基本素质,不然就无法做管理工作,只能当技术专家。

你这种情况我也碰到过,我的部下更刁蛮,部长儿媳、老大夫人、老二儿子等等,但是他们愿意为我工作,反而成为特殊的力量来源----每天都在直接向领导汇报我的动态。而且这些人资源丰富,力量大,是多好的事情?关键要得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要说农村人管局长女儿,我是贵州人管部长儿媳。你没背景,我连背景是什么都不知道,对了,我有一个右派家庭的背景。

所以不要自卑,因为已经让你到了这个岗位,就说明你的能力是优秀的,是合格的,不要自己吓唬自己,要大胆,要勇敢。去他妈的,干不成回家种地去(我是回家做厨师去),有这种精神何愁事情不成。你的问题不是技术问题,是胆量问题。大胆些,再大胆些。穷小子娶公主的事情多了,不要自卑。

这就是中国问题所在:找不到合格的项目经理。项目经理[wxmang]于:2010-01-191:27:59

基本必须是天才。例如原子弹当初没有钱三强这个天才做项目经理,谁知道是个什么结果,导弹没有钱学森这个项目经理,谁知道是个什么结果。项目经理不是万金油,是画鬼大师!

西欧各国太小,相当我们一个省,不能参照,只能参照美国[wxmang]于:2010-01-191:38:57

美国为什么不“抓了死、放了乱”呢,因为他根本就不抓,体制决定他是分权制。而我们的文化传统是不可能选择这条道路的,民国时期的小军阀都整天琢磨统一全中国,所以中国文化是一个崇尚大统一的文化,敢喊分裂,那是连张作霖老土匪都不敢干的。既然分权制不是我们选项,在如此复杂的31个省市面前,必然就是继续、永远上演“抓了死、放了乱”的悲喜剧了,与与政党政治无关。就算换一种政党,他敢分权,全国人民就会让他立即,还要奉送一句:卖国者。你的其他理解都对。

我干过驱车100多公里去北京天津交界处一小村长吃香河肉饼[wxmang]于:2010-01-191:46:16

从贵阳驱车80多公里到黔西与清镇交界处吃辣子鸡,从广州开车到博罗吃客家菜,从海口开车到铺前(3小时)吃一种特殊鱼汤(现在也没搞清楚是什么鱼,什么做法)。。。。。。。。还有一段时间是开车到儋州白马井渔港,登船采购,直接从后背箱里拖出菜板厨刀桶装水白醋,处理完毕,或沙西米,或酒醉,或凉拌,鱼生,虾蟹,沙虫都是如此。爽得很。

我想你可能没有全面看过我的发言,我是从不讨论政治体制[wxmang]于:2010-01-192:03:00

的,我只讨论经济体制。你说的政治体制,什么法制化,我既不懂也就不敢发表什么意见,再说为了西西河安全,也请你最好不要在此地公开讨论。我们只说与钱有关的事情,实际上老百姓只关心钱而不管其他。

你这不算新奇,我还在别人三湾床上吃过羊肉粉(就是一种箱床[wxmang]于:2010-01-195:28:20

这家生意实在太好,没地方坐,只好坐到主人的卧室里,结果人多,坐不下,只好让我上床。一人5碗(分量不大,总量相当于西北大号老碗一大碗),一大碗羊肉片,巨多辣椒,香菜,鱼香(薄荷叶),一大锅肉汤随便,人生一大享受,至今难忘。

看来你很少走高速,高速到处都有限载检查站,现在是[wxmang]于:2010-01-1905:36:09

干什么的呢?小卖部,便利店,罚款单交易处,剩余产品交易处(例如卸载下来的煤,西瓜,冬瓜,大白菜等等蔚为壮观),超载禁止没有呢,没有,只是交通部领导上路检查的那一小时,会装模作样一下。山西干脆是花钱买超载指标,从此就可畅通无阻,这张缴款单相当于镖局的镖旗。

很简单结果最重要,原子弹爆炸成功,其中的所有问题都不算[wxmang]于:2010-01-195:38:33

问题,否则所有问题都是问题。同样设备不能试车成功,所有辛苦都是问题,试车成功,就是总结提高,再接再厉的问题。国内外一样。

上海比深圳有几大优势,首先是人才比深圳好(深圳受香港影响[wxmang]于:2010-01-195:41:57

一流人才流失到香港;二是业务规模比深圳大,单位固定成本低;三是市场潜力比深圳大;四是创新的环境比深圳好(金融创新的关键是北京的支持);五是单位人均产能远远高于深圳,相对降低了人事成本。

山西心理:一是铁路占地(本来就地少人多)二是降低[wxmang]于:2010-01-1918:30:25

其讨价还价的能力,本来可以拿一把,现在蒙西宁夏的煤比山西还多还好,不是要命吗?铁道部不愿意是因为客大欺店,这条三通道的客户都是猛客:神华,大唐,华能,国投,不好伺候。但又肥水不落外人田,所以就拖,拖,拖,拖黄它。

国家支不支持不在文件,你有内线,就有支持,例如[wxmang]于:2010-01-1918:35:21

贴息贷款,你没关系,就没什么戏。

所以他们是自己把自己的路堵死了,看来还是智商不高[wxmang]于:2010-01-1918:38:54

我就觉得几个都有脑残倾向,有的人年轻时我就认识,当时觉得智商一般,能力一般。后来突然声名鹊起,大吃一惊,这样的大脑怎么可以忽悠住人呢?看来我还真蒙对一回。

神华搞铁路是叶青时代,知道老计委的人就知道叶青的厉害[wxmang]于:2010-01-1918:43:55

三通道项目,铁道部内部的说法是:青藏线这种骨头让我啃,我认,但是三通道这种肥肉让我让,我不服。(一年

2亿吨,就算一吨50元运费,一年运费收入100亿)所以就撂下了。

不同山头的人,不存在合作可能。就像你让阿扁抬马英九轿子[wxmang]于:2010-01-1918:51:14

也得马英九敢坐不是。阵线分明时,比的就是拳头大小,没有合作可能。

有前途,但是门槛高,要求资金多,且要有关系,不然带[wxmang]于:2010-01-1918:54:04

大檐帽的,带红袖标的就能让你神经错乱。要搞就去上海、苏州、无锡,其他地方基本没戏,除非你是省委书记女婿。不过你是女婿,大约也不用创业了。

你讲这种短期周转的借高利贷到处都有,但不是高利贷生存[wxmang]于:2010-01-1918:58:27

下来的主要市场,在一般高利贷公司占的比例不大。例如还有借高利贷买官的,但是比例不大。真正大规模依靠高利贷的,是高利贷基本群众的业务都是偏门生意,当地公安局心知肚明。

非常准确。再检举揭发一下,某现在经常招摇过市的精英[wxmang]于:2010-01-1920:00:53

以前在参加我们一个课题组时,经常为一点补助吵闹,有次为账务处理方便,给大家发的是中科院中关村招待所食堂饭票(很有创意,因为有发票),某精英坚决不干,就要现金,最后是几位老师用现金当场兑换他的饭票,十分丢人,后来就不让他参加课题了。

精英淘汰的结果就是官场日益趋向比无耻,比烂,没有[wxmang]于:2010-01-1920:16:31

谁不烂,只有谁更烂。有的人无耻到不可想象的地步:老兄,你能不能手下留点情?我们是同窗4年的哥们。老弟,我不宰你,别人也要宰你,何必便宜那帮王八蛋。这就是在某部委办公室的一次对话,欲哭无泪。

这个是部门利益折腾出来的怪物。毁路维修归交通部管[wxmang]于:2010-01-2018:15:35

但是很多路本来就豆腐渣,(偷工减料贪污受贿,贵州三任交通厅厅长前赴后继被枪毙),重载车一压就露馅,所以交通部门反对超载(实际他们想法是最好不要有车跑),这样永远不出问题,不露馅。海口至文昌高速,在文昌航天基地没建之前,很少有重载,质量没有露馅,一有重载立即露馅,立即进去一批局长,副局长。

有好的,但是很难保证时间长了是否能够保持。[wxmang]于:2010-01-2018:25:21

下面是我的老帖:

其实搞政治的原理,我们都约知一二,对上顺,对下宽,行事忍,谋事稳。实际上知易行难,知道是一回事,能做是另外一回事。我认为除非是自己认为自己担天下大任,有为天下苍生而生、而活的理想,或者往小点说是要有做万人之上,光宗耀祖的企图,才会忍常人不能忍,做常人不能做之事。这就是价值观,人生到底怎么选择才有价值,不辜负这百十来年。书生意气实际是一种浪漫的表现,不愿为名利放弃(只要跟那些忍辱负重的人相比)自尊,是因为认为自尊比名利更重要;不愿违反自己的道德去坑蒙拐骗,是因为怕良心谴责而终身不安。所以这就是一个权衡,是名利只要或良心重要。再往大处说,我们可以顺从上司,可以忍辱负重,目的是为了获得权位做事,为人民谋福利,但是结果可能谋到权位后,发现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只好同流合污。因为政治是一个系统,个人的作用实在渺小,否则贪官污吏早就消灭了。朱元璋都没杀光。我有一个曾经充满理想的朋友,在忍辱负重获得高位后,发现根本无法做任何事情。痛苦过,现在已经是染缸里的动物了。

所以我觉得自己对自己说:我是有用的人,只是自己安慰自己而已,是否真有用,要看是否相容于整个系统。再优秀的原件,如果与系统产生冲突,仍然会被弃用。所以很可能牺牲自尊、良心换来的不是被弃用,就是同流合污。

这就是选择:怎么干?这就是价值观。书生一般洁身自好,不想为天下苍生牺牲自己的自尊、良心,去换取被弃用或被污染的机会。有能力出污泥而不染,甚至改变染缸文化的,一定不是书生,而是雄才大略的大英雄。我们因为先天的条件和后天的教育,不可能成为这种英雄,百无一用是书生那。所以我的结论是先做一个不祸害老百姓的人,做一个自尊的人,做一个有良心的人,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如果有那一天出现一个能为天下苍生请命或奋斗的大英雄,帮他一把。如此而已。

不过就是在西西河畅所欲言,个人发表自己不同观点,这是[wxmang]于:2010-01-2019:43:57

今日才能有的好事情,20年前谁敢乱说。我想没有这么多阴谋论,没人想把孙中山如何如何,实际对个死人能够如何?只是有人有兴趣从已经开放的资料中来挖掘真相而已。这点不管愿不愿意都是别人的自由,至于结论同不同意那是见仁见智的事情。老百姓在西西河茶馆聊天,既改变不了现实,也改变不了历史。不过消遣而已,非要争论个谁是谁非,我觉得就得到专业历史网站上去,真刀真枪的干,展开档案,展开各种可查询资料,公布自己的研究方法,

然后坐而论道。孙中山到底如何,在中国若干近代历史专业研究网站有很精深的研究,资料也很翔实,结论也还公允。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好处就是彻底破除了盲从迷信,谁的宣传也不听,只相信自己找到的史料。至于如果说中国历史档案馆的史料也是假的,那就得有推翻整个近代史研究基础的勇气了,我还不行。

看来你真的没在行政机关工作过,对行政流程不清楚。[wxmang]于:2010-01-2117:15:55

我实在无法在很短时间内描述出整个行政体系运营模式。建议看看《克林顿白宫改革方略》,看看美国的智囊们在干什么,把他们给的药方与何新的比较一下,就知道何新太业余了。

实际我的感受我觉得用语言无法描述,因为本身就没有因果关系[wxmang]于:2010-01-2118:51:20

就像一句话:你已经进来了,或你已经进去了,或你已经在此了。或者按《心经》说法,你的心我已经替你安了。都没有逻辑性,自己体会到了,就体会到了。就像我喝水,别人是很难看出来谁是不是甜的,水是不是冰水。只能自己知道。这就是人类精神的奇妙之处。没有两个人看到的同一个世界是同一个世界。

问题是我们的领导人是组织部培养出来的,你说他们[wxmang]于:2010-01-2119:32:07

除了会背诵秘书拟的发言稿外还会什么?对了还会讲纪律,讲组织观念,讲服从,讲是党的驯服工具。至于干活嘛,那是专家们的事情。本人的亲身经历是,开办公会,讨论如何干活,在讨论到人手安排时,就把我们这些党外人士全部赶出来,让我们在门外等候,只留党组成员讨论(党管干部原则),待人事问题解决,再把我们叫进去,继续讨论工作计划。这种情况是经常发生的。

这是个大号好消息。以后就是意识形态摆两边,金钱滚滚[wxmang]于:2010-01-220:19:41

心中来。记得第一次申奥失败,向老邓汇报,说悉尼行贿所以我们失败云云。老邓怒不可遏:陈希同,行贿你不会?我们祖宗行贿时,西方人还在树林里面追野兽。要说世界上谁最实用主义,中国人说第一,没有人敢说第二,第三。给我们一个逢,我们能够变成一扇大门。真正难受的是那些在外面靠当吹鼓手混饭吃的民主精英,他们以后连残羹剩饭也不会有了。好,相当的好。我们国内的天才们有用武之地了。

提几个问题,你搞清除了,最近的事情你就都明白了[wxmang]于:2010-01-2218:05:06

1、保险资金是所有保险公司还是某一家保险公司要进房地产,还是根本就没有一家保险公司要进房地产,而是咋呼?

2、两年前保险资金进房地产(实际进了不少)为什么不管,现在都在往外出货来咋呼什么?(实际现在保险资金再进房地产那老板保证大脑进水了)

3、吴定富N年前就要被人拿下,为什么稳如泰山?有什么特殊的业绩?

4、加息谁最不喜欢?谁的利益最大?谁最积极?先防风,试探这是一贯做法。为什么整了这么多忽悠的信息?为什么?

实际上央企内部没人在意这个文件,因为根本不可操作[wxmang]于:2010-01-2306:06:55

纯粹属于不懂一点财务技术的人编出来的玩意,央企只要不上缴利润,什么故事都可以做出来。寅吃卯粮都可以做到极致,何况几个小小考核指标。连财务部都没有把他当回事,就是早上开会时间通报一下,拉到。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这种文件国资委发的太多了,没有什么信用了。

本来就是起草文件的人不懂业务,怪不得下面不理他[wxmang]于:2010-01-2306:22:08

监管企业那里是这样看几个指标监管的,那是要黄鼠狼看养鸡场。监管必须介入企业运营流程,进行动态监控,甚至进行事前监控,事后评审,才能真正掌握情况。现在是到年底,一家半天汇报,不哄鬼就算这家央企老大大脑进水。监管水平实在太低。经常是一个小年轻监管几百亿,上千亿资产,不是很搞笑吗?

你可能有误会,我不是说考核经济增加值是胡说八道[wxmang]于:2010-01-2317:25:38

而是考核的办法是生搬硬套的不管国情的玩意。国资委下属军工企业(包括核工业和研发企业),服务企业(银行和电信),制造业,电力,运输,资源勘探等等世界上所有类型的企业,用一套指标来考核,不是胡说八道是什么?海洋石油勘探本来就是风险投资,军工研发(例如反导花费41年投资)更是无法用财务指标来考核的,因为本来就是不惜一切代价,(美国也是),铁路客运从来都是亏损运营,电费不让市场化,大多燃煤电厂也是亏损,以上这些都

是政策性亏损,你让完全市场化的指标考核不是很搞笑吗。另外化肥行业更奇特,国内为了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不让涨价,出口也不行,只能卖给国内农民,停产保价不行,必须生产(本人管理过这种企业),敢随便停产,行政处分,亏损让企业自己消化,如果你再要用市场化指标考核我,我只能自杀。你知道南橘北枳的说法吗?什么东西到中国都是怪胎。

知道。完全不考虑监管成本和可操作性,乱搞[wxmang]于:2010-01-2317:37:06

任何监管必须首先考虑数据来源的可行性,成本;其次必须考虑数据的可稽核性。国资委管理的资产超过10万亿人民币,就那么几百人,就算邀请审计署参加,进行数据抽样核实(1%抽样),也要一年时间(现在审计署就是重点审计加抽样审计,需要一年时间),这种监管还有什么价值?只有事后评价价值。我的做法就是用自动预算生成软件每周上报几百页预算报告,几个月就把他们累垮了。基本都是留下一堆烂摊子,不了了之。

还是老实人吃亏。原因一是老实人使用起来顺手,千万不能[wxmang]于:2010-01-2318:06:16

让他走了,高升了,不然以后谁干活,二是老实人不惹事,安全,调皮捣蛋容易给领导惹事,最好想法送走,一般是升一级送走。所以弄来弄去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老实人反而没有任何机会,就在一个岗位上终老。毫不起眼,直到这人退休,马上乱成一团,大家才意识到这个家伙的价值,不可少。

我可能运气好,认识的无法无天的警察很少,大多还是[wxmang]于:2010-01-2318:15:23

规矩的,守法的,土匪也有,但是也看场合。不到惹急了一般不敢胡作非为。真的乱来的主要在基层派出所。省厅一级的素质还是不错的。还是很有点正义感的。有的人30多岁就满头白发,敲诈勒索的事情从来没干过(只要到家中看看就知道了,基本属于一贫如洗)。基层就不同了,一个小派出所长就有几个饭店,几个门面。。。。。。。

不是国资委没常识,而是具体执行的官员在敷衍了事[wxmang]于:2010-01-2319:03:55

国资委里面也有一些海归专家,对美国监管知识是非常熟悉的。但是他们的上级只要政绩,不管执行的可行性和难度,所以他们也只好弄些完全不可操作,但是又可以糊弄领导的玩意,新概念,新工具,理论上可以头头是道,实际完全不可行。国资委监管资产超过10万亿人民币,员工上千万,企业遍及全世界,监管人员只有几百人,你说能干什么具体事情。所以知道是一回事情,能够实施是另一回事情。以我以前服务的企业而言,在央企序列里是个小企业,也有2、3000亿资产,10几万员工,遍及全国,一年开一次工作汇报总结会,就要100多人准备半年资料,核实和稽核各种报表数据(因为下属企业弄虚作假和越权渎职是不可避免的),光是监管手册就有1000多页。国资委如果想有效监管,工作量不敢想象。而目前他们是按中央部委的运营方式,是个衙门。衙门的工作方式是什么?汇报,打板子,再汇报,再打板子。

根本问题是国资委的定位有问题。这是制度设计漏洞。[wxmang]于:2010-01-2319:12:43

国资委到底管什么?这个问题已经争论10多年,还将一直争论下去。国资委当政府大管家的任务是不可能完成任务,因为他没有能力同时具备如此多的专业经验和专业人才。放到以前各个工业部管理(这点我不知道你是否熟悉以前中国经济管理体制,即各专业部下属管理企业,例如化工部,煤炭部,原子能工业部,兵器工业部等等),弊病很多,主要是外部抢资源,内部效率低。但是把11个工业部的工作全部放到国资委一家,(国资委与以前一个工业部人手相当),想提高效率,也是不现实的,需要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但是由于涉及人事问题,目前没人敢摸这个老虎尾巴。这就是现实,所以乱的很。

当时的确是民航省局还在,航空公司也刚成立。基本平行[wxmang]于:2010-01-2319:22:40

但是有的省局领导兼任航空公司领导,例如新疆省局聂胜利就同时是新疆航空总经理。这个过渡期大约2年才完成。南航是比较早的市场化的地方,其他公司要慢得多,例如北方,西北直到2000年还没有完全政企分家。加机组这种事情经常会发生,但是一般要与航空公司关系好,否则也不会理你,而且执行人要承担一定风险,如果碰上总局检查,就要遭殃。所以一般公事公办的事情,大多不会过分违反制度,除非是外行。

央企领导由中组部任命。国资委实际连推荐权都没有[wxmang]于:2010-01-2319:28:36

这就是我们制度的弊病:党管干部原则。国资委本质上就是个看摊的,没有什么决策权。例如石油三巨头定价问题,是发改委做方案,国务院定,与国资委无关,银行经营由银监会和央行定,电力行业由电监会制定政策(与国资委平级),化肥行业定价农业部要插手。。。。。。。。所以国资委地位非常尴尬,谁都可以把手伸到他的地盘里来,说都可以对央企说三道四,但只有中组部才有生杀大权。

美国政府对企业监管很少,一般主要注重法律监管,也即公平性[wxmang]于:2010-01-2319:36:49

监管,是一系列法案来实现,例如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等等。他们不管企业财务指标,盈利能力监管。这是企业自己的事情。企业集团监管自己的下属企业,各家都有自己的标准,例如GE标准,杜邦标准。总的来说是当期盈利能力为主,中长期发展潜力储备为辅。具体指标非常多,可以看看美国的相关财务制度就知道。资产增值是一类,盈利指标是一类,现金流量是一类,偿债能力是一类。我个人认为主要是净资产收益率,自由现金流量和资产周转率是最主要的三类企业监管指标。

家园 贺收费站起航,贴《wxmang解惑集》----M

国情不同。中国央企并不是严格意义的企业,例如要承担稳定[wxmang]于:2010-01-2320:16:54

地方的任务,要承担很多无法用金钱表示的社会责任。举例而言,我们某地有一子公司经营不好,受到总部处罚,当地省委书记和省长就联袂来京说情,因为企业解决了当地部分就业问题。甚至隐含威胁:如果你们敢关掉这个企业,你们在本省的其他企业也得完蛋。再说国资委无法任免央企领导,所以也就没什么力度了。你一定听过安定团结贷款,也一定听过维稳就业,这就是央企的责任。国资委也无可奈何。所以没办法完全按照市场法则来监管央企,因为他本来就不是一个真正的企业。

只有当央企成为真正的企业后,这些问题才可能解决[wxmang]于:2010-01-2323:45:38

在目前中组部决定央企领导生死的情况下,在要承担安定团结和稳定和谐的政治任务环境下,不管什么制度都是没用的,外部审计也没有用。其实央企请外部审计的比例已经非常高了,比民营企业高得多。

我们与德国差距还是巨大的,在10年之内不可能缩小[wxmang]于:2010-01-2417:57:14

目前我们制造业(不是实验室)在精细化工,精密机械和精密仪器上与德国鬼子差距巨大,尤其体现在工艺和材料上。例如传感器,精密陶瓷,材料表面热处理等等。在装备制造上,精密模具,量具,刀具差距巨大。此外一些重要的核心产品我们无法大规模高质量生产,例如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大功率柴油机的高压共轨系统都必须进口。实际就是德国在二次大战就开始使用的电喷发动机目前我们也没有核心技术,仍然是进口组装模式。而且上述技术在10年内不可能缩短差距。化工领域的核心技术掌握要好一点,但是精细化工仍然缺少许多核心技术。所以目前不能说赶上,只能说缩小一点点差距。就是英国,他们的发动机技术我们目前仍然是馋涎欲滴的。想搞RR公司的技术已经处心积虑10几年了,还是没得手。

银监会也没有人事任免权,他是任职资格审查(也即从事[wxmang]于:2010-01-2418:12:11

金融业资历核实),总行一级领导任命仍然归中组部,省级分行领导任命仍然归省委组织部(属地管理原则),当然地方一般主要看总行的意见,只是办个手续(但也有例外,例如某省就出现过拒绝总行派来的分行长的事情)。机关内部干部归银行党组决定,与银监会无关。所以银监会也是摆设。因为准备任命谁,早就做好安排,不会故意整一个没有任职资格的人报上去。

去这种部委汇报工作(xxx委,xxx委等等都一样),待遇[wxmang]于:2010-01-2419:20:58

就象过堂。首先大老爷要问几个稀松平常的问题,例如年景如何,收成如何,然后一拍惊堂

木:老实招来,为何有什么什么问题?

汇报人也是身经百战:大老爷在上,您说的这种事情也是有的,但是事出有因,。。。。。。。

以下省去几百上千字,所以情有可原,以后一定不再犯。。。。。。。

不要再说,我都知道了,明年打算怎么干那?

回大老爷的话,明年如此等等,那么等等。

又是老调重弹,我警告你,在这么下去我可帮不了你。

哪里敢,哪里敢。一定努力。。。。。。。

今年完成不好,不惩罚是不行了,来呀,看看今年对他们是怎么处罚的?。。。。。。。

谢谢领导,谢谢领导。

都散了吧,我还有事情。

您慢走,您慢走。

好险,今年又熬过去了。。。。。。。

在欧洲收购只要涉及核心技术,德国鬼子是不遗余力反对的[wxmang]于:2010-01-2419:55:37

再加上欧洲内部的复杂格局,真的没有人说得清楚结果如何。例如tcl当年收购施耐德,都以为会有点核心技术,结果就是一堆破烂。根据双方协议,只收购施耐德的生产设备、研发力量、销售渠道、存货及多个品牌,其中包括SCHNEIDER"("施耐德")及"DUAL"("杜阿尔")。同时协议租用位于Tuerkheim2.4万平方米的生产设施。

只能获得一时的支持。规划实际用处不大,关键看下面政府具体[wxmang]于:2010-01-2422:48:32

只能获得一时的支持。规划实际用处不大,关键看下面政府具体做法。例如无锡政府的做法就是放水养鱼而不是关门拔毛。安庆、芜湖两地政府过于急功近利,我担心没有真正的企业敢去(投机分子不算,因为他们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走一路留下一路经济废墟)。皖江现在可以支撑的有奇瑞,海螺和合肥的家电代工企业群,不知如何支持他们进一步成长。如果本土企业都发展不起来,外来企业是没什么信心的。但是好像安徽政府准备把海螺卖掉(给央企),这样这个规划不就成为空中楼阁了?这些信息互相矛盾,说明政府内部,省政府和皖江地方政府都有矛盾。总之我不看好可以顺利实施,除非省委换人。

看来你对中央关于香港的政策一点都不了解,建议去相关[wxmang]于:2010-01-2422:59:38

网站上找来看看。中央这样考虑自有他的道理,几百人研究出来的政策难道真的这么脑残?不在其中是不知滋味的。你对香港了解多少?不要这么愤世嫉俗,相信绝大多数决策制定的参与者不是脑残,不是卖国者,一定是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权衡各种利弊,平衡各种利益得出的结论。照你的说法,当年毛主席不让林彪解放香港更是脑残,更是傻瓜了?全局考虑是基本的原则。台湾问题你又了解多少?你是马英九吗?你知道香港的作用吗?香港在三通中发挥多大作用你知道吗?不要无故怀疑一切,好像在上的人都是白痴。其实他们一点都不。至少我认为是合格的。

你说的是对的,但是知道是一回事情了,能够做到是另外一回事[wxmang]于:2010-01-2423:11:58

民营企业基本走的是山寨路线,而且为降低成本(这是他们最主要的竞争优势),偷工减料,想控制技术核心或主导技术潮流不太指望得上,这点大家都心知肚明。国企实际由于体制问题,资源高度分散,例如一个发动机,有多少单位在搞,其实很多都是重复劳动。兵器、航空、船舶都在搞高压共轨发动机,都在搞燃汽轮机。这种资源浪费才是真正的问题。目前体制根本做不到。这是悲哀的地方。我们实际N多技术就差一张纸捅破就全面突破,但是国内各单位间还互相封锁,生怕被占便宜。只能花大价钱出去买技术,其实相关技术国内早就突破了。(不过国内的确不保护知识产权,专业知识偷窃情况得不到遏制也是原因)法律都有,就是没人执行:人情大于王法。这是文化弊病还是体制弊病我也不知道。

房价上涨是必然的,部分三高企业转移来也是必然的[wxmang]于:2010-01-2500:00:03

但是我觉得时机限制了这些副作用。由于全国各省对整个经济形势预期比较悲观,为了存粮越冬,大家都在想办法抢资源,所以皖江可以得到的东西不会太多,这样后遗症也会小一些。再说出口加工业靠血汗工厂竞争的机会已经永远丧失,所以腾笼换鸟到皖江的企业反而没有在沿海有竞争优势(产业集群配套优势,物流成本低优势,沿海苛捐杂税少得多的优势),所以不见得会大规模转移。最近温州炒房团盯上的是海南(一天之内海口房价上涨1000元/平米),把海南省政府吓得停止批地和停止批房地产项目。据说一天之内海口银行头寸增加300亿。所以皖江到底如何,要看天时地利人和。暂时可以放心,等温州炒房团(实际现在真正温州人并不多)把海南炒成烂尾岛后,转战北方再看。

其实喝酒不是必须的,关键是你得真诚。大家熟悉后就不会劝你[wxmang]于:2010-01-255:55:04

我在内蒙碰到过不喝酒就一直唱歌的情况,我坚持不喝,也就不喝了。以后大家也就谅解了。只要你正直,坦诚,守信用,能够与大家互惠互利,喝酒不是必须的。

说实在的,我试图弄懂GE管理体系已经15年了,至今可以说[wxmang]于:2010-01-257:07:08

仍然没有找到入门的地方。收集了一切可能找到的GE管理文件,档案,心得,传记,回忆录,仍然不得其门而入。可以说GE的战略制定流程,组织结构,运营流程、控制体系我都清楚了,但是他推动系统运行的力量我还没有体会到或找到。也就是多元化成功的核心理由是什么我没有找到。

在西西河讨论GE注定是很困难的事情,因为西西河是茶馆[wxmang]于:2010-01-2517:38:59

不是专业论坛,集聚的专业管理人士实在有限,不能群策群力(这是GE的绝招之一)。我的角度是这样:其他专业化的流程型企业,例如沃尔玛,UPS,美联航,BP石油等等,如果让我去做CEO(当然是梦想),我不会害怕,知道该干什么,知道一步一步怎么走(当然业绩如何要看实际结果,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但是如果让我去GE做

CEO,将不敢去,因为不知从何入手。

第一个问题是:资源如何配置以保持多元化格局的持续竞争力?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判断不同行业的机会和风险组合对GE的整体影响?

第三个问题是:如何平衡各行业的风险和收益,以实现风险分散和收益互补?

如果这三个问题无法解答,就不可能掌握好GE这种多元化企业的攻守平衡,或者因为保守失去发展机会,最终走向萎缩和死亡(这种公司很多),或者过于激进,承担了超出自己能力的风险,导致一夜崩盘。也就是或者触礁沉没,或者被竞争者淘汰。

但是就我自己目前看到的文件,GE董事会在这三个问题上如何决策的,没有细节。

可能真正弄懂需要几次参加GE董事会。(但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认为我没有找到GE管理运营的大门。

至于GE如何制定计划,如何设计组织结构,执行流程如何,监控体系如何,那倒是比较熟悉了。(但是写出来得写几本书,非常复杂,非常琐碎,并不适合在茶馆来讨论)可是他的决策过程不清楚,单纯学习他的具体管理方法,容易变成东施效颦,画虎不成反类犬。

这个问题真的不简单。GE的管理模式是近百年积累的产物[wxmang]于:2010-01-2518:19:30

不是一个人的创造,是一种传统的积淀。举例来说,我管理过的企业最多也就3、5万人,而且是专业化公司,难度与GE的规模和多元化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我们的管理层级比GE复杂。我也想过扁平化,简单化管理,但是做不到,非常容易失控。所以我们小企业的管理反而比GE复杂。另外一个例子是执行力,GE任何战略可以在三个月内在全集团有效实施,这不但依赖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带来的快速响应,而且其执行流程的简洁高效也是我们无法模仿的(实际是几十上百年积累的工作标准、操作规范,运营流程和控制制度的有效配合)我们也有类似的手册,水平应该也还可以(相当部分是山寨来的),但是就是好像一个得了运动协调症的病人,不能如臂使指,想拿杯子,结果把碗碰到地下,早上下一个指令,下午才开始执行,而且指令往往被放大或衰减。相比GE的高度协同和敏捷响应,我们实在差距太大。企业管理是硬技术,不是悟道,不是禅宗。你学会了就学会了,没有学会就是没学会,不是可以忽悠的(企业运营效率可以立即证明你是不是忽悠),相比GE的三个主要运营指标:

净资产收益率,自由现金流量和资产周转率,所有中国的企业,与之的差距都是非常巨大的,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差距。这是不能从什么体味来解决的,就像你没有学会人家怎么开汽车,你是不可能评价这辆车的操控性能的。GE的核心运营技术一直在保密,想学习他的何止千万人,但是好像还没有一个人能够山寨,包括从GE决策层出去的。我想是

GE的系统力量造就了他的效率,我们必须建立类似的运营系统,而不是仅仅依赖某一能人或某一绝招。

抱歉,薪资待遇不清楚。但是我的经验是年轻的时候不要限制[wxmang]于:2010-01-2519:57:58

自己的发展可能。我在40岁以前,从来不考虑自己会什么,只考虑能够让我干什么,不会可以学嘛。没有人天生就是会干事情的。所以你要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干自己喜欢的事情,至于目前不会没有关系,学学就会了。而且抓住前沿和关键领域比有个好待遇重要。机会是年轻人唯一的财富。说实在的,如果再让我年轻20岁,我想世界在我面前将完全不一样:现在有多么好的机会,这么多种可能,实在太奢侈了。当时我们一点选择余地都没有,党叫干啥就干啥,真的浪费时间太多了。真羡慕你们。

不是,看别人做事情和自己做事情是不同的。就像坐车[wxmang]于:2010-01-2523:20:59

的人很难体会开车的人在干什么。韦尔奇自传中只写精彩的,有戏剧性的,能充分展示自己天才的部分。实际对一个管理者来讲,他讲那些工作占的时间比例不到10%,另外90%都是在做非常基础的工作,而这些基础工作的质量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例如预算编制,作为总裁来讲,必须在各种两难中作出取舍:眼前与长远;财务收益与发展潜力储备;股东利益与员工激励;社会责任与企业收益;风险与收益;。。。。。。。等等才能确定资源的有效配置。又例如预算执行,总裁必须在成本与效率之间作出选择:过度监控会导致效率下降,过于强调效率会带来运营风险;过于强调技术,会导致忽视客户体验;过于强调成本,会导致质量下降;过于强调生产效率和产能,会导致生产瓶颈和浪费;。。。。。。。等等。这些问题都不是韦尔奇愿意写的,但是确实是实实在在的大问题。目前对一个专业化的流程型公司而言,我自问有点心得,但是对一个多元化企业而言,上述问题(本质是在N个互相叠加的跷跷板上顶着

一个利润指标耍平衡)的答案就心中没底。我是实实在在在考虑怎么干。当然如果去跟商学院学生讲课,我想我也可以头头是道,眉飞色舞的。但是要具体运营,却不能有任何假设或侥幸。

这个问题我没法回答,因为我知道的东西实在太少,例如[wxmang]于:2010-01-2523:42:40

IT我就不熟悉,而且我是一个工头,对管理稍微熟悉一点,对技术基本属于白痴。大家其实看我的帖子应该有所体会,只要涉及技术问题,我基本上是错误百出,因为自己不懂,只能引用或道听途说,所以不出错是不可能的。所以如果说管理的前沿,我觉得没有前沿,因为本来就是实践的东西,你会了,就能把车开走,你不会,车就开不走。至于管理科学前沿,那我就真的不知道了。就我目前接触的产业来看,未来中国比较有市场机会的领域应该一个是新材料,例如稀土、精密陶瓷、复合材料等等;一个是新能源(倒不是跟节能减排有关,因为我们投入几十年,马上要突破了,例如燃料电池等等);其他都是传统领域,例如精细化工,精密制造等等。对管理者来讲,不管什么行业,都有机会,关键看你的真功夫。

目前还言之过早,因为只是一个非常粗的设想。详细计划[wxmang]于:2010-01-260:27:41

还没有出来,阶段目标不清楚,开发次序,重点,项目清单都不清楚。福建想引进的央企还在讨价还价。参看中信集团开发宁波大榭岛的经验,真正起步也就是2005年,前面花了10年时间打基础。所以还未可乐观,变数还很大。当然福建如果来一个能臣,那又不一样。单凭目前这伙官员,打死也玩不出什么花样来。

在厦门帮忙做过沿海产业规划。但是觉得福建首先的解决与[wxmang]于:2010-01-260:47:05

经济腹地的交通问题,所以提了一些铁路和公路项目(目前有的已经动工),此外湄洲湾和兴化湾深水港口开发,以及临港工业体系作了一些规划。省政府非常热情,但是我的感觉与上海和广东比,操作能力要弱一些,到北京公关能力也弱。后来听说与某央企讨价还价不太顺利。其实完全可以用毛主席与傅作义谈判的方式,你傅作义出了城就由不得你了。实际只要把他拉下水,其他都好说。浙江人把中信集团拖在宁波,实际浙江什么也没损失,宁波也发展起来了。福建这方面差点事。

先送花。说实在的,我对技术基本是预备菜鸟,连菜鸟[wxmang]于:2010-01-2602:07:53

资格都没有。我的知识基本来自办公会交流,当然可能道听途说,错误百出。我们许多核心技术的确很多就差一张窗户纸,一旦突破将会全面升级产业。例如子午线轮胎生产技术和工艺在90年代初的时候,非常艰难,连意大利皮涅利这种二流货色都能用配方拿我们一把。大研究院投入巨大,也没起色,还是几个小年轻(与我年龄相当)突破了。所以体制问题使我们的技术突破成为瓶颈:都热衷于写论文,出国考察,找组织部勾兑,没人愿意呆在实验室或车间埋头苦干。实际就算你埋头苦干也得不到承认。因为目前所有奖励或升职升级都有所谓硬指标,所以只能让大家投机取巧。这就是我认为技术突破很困难的主要原因。例如汽轮发动机,某所快到突破了,沈阳某所想摘桃子,通过公关,让某领导一张纸条,就让这个项目后期研究转移到沈阳某所,结果这个所当然要留一手,不全部移交,结果10年过去,沈阳这帮笨蛋仍然无法突破。这就是悲剧。这个所重新另起炉灶,又搞一款,据说已经突破。浪费整整10年时间,可悲。我不看好目前体制对技术突破的支持。

你算说到点子上了。跟工人合作,首先是要人家信任你,[wxmang]于:2010-01-2717:38:25

例如他们要相信你不撒谎,不忽悠,所以必须开门见山,直奔利益分配:干什么,有什么好处,如何保证;第二是犯错误不要紧,要立即承认,不要抵赖或推脱,否则就没什么威信了;第三是要一视同仁,尤其是自己的亲信或铁杆,必须严格,否则也会被工人抛弃。总之,就是创造一个机会公平,不因背景而有差别;奖惩公正,不因关系而有不同;利益公开,每人都知道自己劳动的价值和应得的收入。同时给大家希望和前途,知道企业明天会怎样(实际做规划我们会征求大家意见),并明确告诉大家我们准备怎么实现计划。这样几万人就都跟你走了,极个别的持不同政见者有时会捣捣乱,但是广大工人会自动、立即把他按在地上,并踏上一万只脚。这就是我的经验。

你这个观点有新意。但是还是有问题。[wxmang]于:2010-01-2617:44:39

1、“跨国公司的优势在于职业经理人”,我见过一点他们的职业经理人,从职业道德和管理水平上,不比我们的管理人员有优势,就会照本宣科,僵化搬所谓成功经验,在中国成功的外国职业经理人几乎没有。

2、“在于组织的自我复制”,在GE这样的公司是做不到自我复制的,他的官本位和官僚决策体系仍然存在,授权管理比我们央企严格得多。

3、“复制好了,不同行业和子公司用同样的报表和数据”,这个我们现在也是一样的,都在同一个信息平台上管理:例如ERP,SCM等等。

4、“基于历史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这个我们也是一样的,使用的工具盒平台甚至比GE先进得多。

5、“抓住创新和成长,砍掉风险大的公司”,在机会没出来之前,什么是创新和成长的项目,这是真功夫,GE能否做到我不知道(我相信GE也不会算命),大多创新项目都是靠运气撞出来的,不是事先设计或判断的。例如微软,例如DELL。

6、“收购并消灭对手和潜在对手”这个我们比GE厉害,国务院一纸文件就搞定,直接划拨。看看电信行业的吉通、铁通、卫通都到那里去了就知道了。“韦尔奇就不用那么累了。他在位的年头,也正是GE金融集团东征西战的年头

韦尔奇的成功,也是美国货币战争的成功”这条无法判断对错,因为有阴谋论的嫌疑。

完全没有可比性。巴菲特是职业财务投资人,不靠搞企业[wxmang]于:2010-01-2617:52:16

从运营中赚取利润,他主要是从资本市场差价赚取利润(实际由于套现困难,巴菲特的利润都是纸上富贵),基本属于投机范畴,只是更稳健一点,没有追涨杀跌。(不过巴菲特有机会也做对冲交易,也做套利交易),他是个职业炒股的,只是炒成大股东而已。GE是个战略投资人,靠运营企业,从销售利润中获得利益。是个做事业的巨人而并

不是个投机者,这种企业正是美国力量所在。

是的,最终会变化,但是时间多长?50年,100年?实际[wxmang]于:2010-01-2620:13:45

目前中国当局只需要30年,就渡过难关了。以后就是另外一个世界,另外一种游戏规则。当一个与今天美国鬼子一样强势的政权存在于世界上,自己制定世界的游戏规则的时候,他还会在乎什么你崇拜不崇拜权威?就像某人看电视看到武警都有装甲车和直升机后的发言:两把菜刀闹革命的模式永远消失了。

跨国公司基本靠打群架,靠系统力量,靠制度,个人明星[wxmang]于:2010-01-2623:26:27

效应小,基本是整体作战,但是一旦出现危机,就是系统危机,没有救回来的可能,例如摩托罗拉,例如爱立信,例如GM都是如此。相反我们目前基本还是看大侠们单打独斗能力,有个高手就能各领风骚3、5年,例如张瑞敏的黄金

10年,柳传志的英雄岁月等等。而且个别人出问题,一般不会导致企业崩溃,例如倪润峰垮台并未导致长虹消失。当然我们的目标是加强系统作战能力,学会打群架,不要再玩大侠单打独斗,只是需要时间。看看江南春前几年的风光,看看马云这几年的傲娇,我们可以体会到制度才是企业长命百岁的根本。

真的,你与我们工人师傅英雄所见一样。其实在国企中[wxmang]于:2010-01-2623:31:19

工人也是挺关心政治的,这是中国特色(洋人是不好理解的),有时我也跟他们一起讨论。而且他们虽然不知道什么内幕,但是非常朴素和直接,有时也有出人意料的观点。例如某人大谈节能减排,工人就不买账,认为是又盯上谁谁的荷包了,现在的产业结构,节能减排就是打打嘴炮。

这种情况很特殊,关键看这个子公司是怎么来的,一般[wxmang]于:2010-01-2623:41:07

是收购或兼并时带来的拖油瓶,想处理掉不容易(有承诺,有人事安排等等问题),再说短期内财务上也还可以,就留下来了。经过几任总裁,这个异类就成为一个谁也说不清楚来龙去脉的后遗症了,大多数人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不管了,只要财务上还能维持,就会继续下去。一般不会为了业务整合来处置,因为处置成本太高。例如某能源为主的央企,就有水泥厂、软件公司和药厂,都是拖油瓶,规模不大,自我维持没有问题,就成为一个小山头。每次开会自动在最后排就坐(销售几亿,10多亿,20亿),而主业的企业动辄数百亿。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谁也不想自捅马蜂窝,谁也不想在不产生收益的事情上浪费时间。这种小山头将永远存在下去。

国资委就是这个想法,问题是这个想法无法实施,超出[wxmang]于:2010-01-2623:50:55

了国资委的能力了。要真正落实真正监控,并且不被下面老江湖们糊弄,国资委就得大大扩充编制,至少也得几千人,可是中央编制办会为一个监管文件批编制吗?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而且如果国资委真的有几千编制,发改委怎么办?其他部位怎么办?总得一碗水端平吧。那就不是增加几万人的事情了,因为地方各级政府相应也要增加编制,上百万那都是少的。所以国资委搞了一个自己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给自己,最后只好草草收场。就像一个人看到刘翔可以跑13秒,心向往之,也给自己定一个14秒的目标,可是他忘了他只有一条腿,而且身高只有1.5米。学习刘翔的愿望是好的,不过也得看看自己条件不是?

试举最近一例,觉得基本靠谱傲娇标准[wxmang]于:2010-01-2700:41:44

1月22日,当一千多名支付宝员工兴冲冲地赶到杭州人民大会堂参加公司年会的时候,他们迎来的却是马云的评价:“烂,太烂,烂到极点。”马云如此形容支付宝的用户体验。据一位参与当天年会的支付宝员工对记者回忆,当天开场的客户录音充斥指责和抱怨,“客户满意中心的代表现场告诉大家,我们的体验是如何糟糕,用户是如何承受着折磨,BD团队的代表现场告诉大家,合作伙伴是如何对支付宝的高期望,同时又是如何的失望和无奈”。马云随后登台表示,他曾经在多个场合听到用户对支付宝的抱怨,他认为这不应该。支付宝的员工很努力,但是用户体验依然非常差,这一点他容忍不了。他甚至用了“烂,太烂,烂到极点”来形容支付宝的用户体验。“很多公司,都活不到五年,活到五年以上的公司没有这么一次疼痛,没有这么一次折腾这个公司是走不长的,今天我认为是支付宝开始正视自己问题的时候。”马云说。上述支付宝员工告诉记者,听到马云这番话之后,他当场“蒙了”。而做警察出身的支付宝总裁邵晓锋甚至当场落泪。之后,原本准备的"高管秀"节目也临时改成了发表感言,15个高管为用户的不满意轮流反省。一场兴致盎然的员工年会,陡然之间,倒像是成了一个反思大会。

目前中国能源问题根本是时空不匹配和利益驱动下的供需失衡[wxmang]于:2010-01-2718:00:38

石油三大拿(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煤电四公子(大唐、神华、华能路、国投),中核、中煤、三峡、国电、电网、南方电网等等不参与,这种组织就是摆设而已。本来应该是个分赃会,讲数会,现在成为恳谈会,老大们会有兴趣恳谈吗?

这话你要这么看,只要有一个稍微公正一点的选拔机制[wxmang]于:2010-01-2718:16:02

就算是九品中正制都好,就算是科举制都好,都不是今天这个样子。今天是什么样子,基本是公器私用,谋划于包厢,授权于公堂。说你心里就行,至于谁说的,关键看位置。西晋门阀制度下,推荐人还讲点寡廉鲜耻,现在是公然行贿公堂,帮派招摇过市,公开在大会上讲我是某某的人。。。。。。。。没有最好的制度,只有适用的制度,但是目前这种制度让一般家庭的孩子,一般稍微有点良心正直的孩子永无机会,永无出头之日,你觉得不该改改?至于如何改,

见仁见智,至少公开、公平、公正是起码的。现在就象地下工作,组织部找你在某密室谈话,出来你就是某某官位继承者,这种模式可能是支撑不下去的。具体怎么选拔人才,方法极多,不想讨论,因为不可能实施,因为会损害某些人的利益。只希望一天有人认为需要改一下而已。

他们的处境我知道,趋利避害也是人的本能。关键在决策者[wxmang]于:2010-01-2718:23:06

没有创造一个环境和机会让他们成长起来,例如正常的小额信贷金融体系,例如产业升级指导和推动机制,等等。结果是地下钱庄来占空白,投机炒作老鼠会来占空白。是政府的失职导致今天的后果。

基本同意你的观点,国内应该分为真正的企业,例如民营[wxmang]于:2010-01-2718:36:04

企业,和伪企业,例如央企,两类。因为央企本质不是企业,仅仅是一个带有赚钱任务的政府机构。正宗政府赚钱是靠收税,央企赚钱实际靠的是垄断资源,本质都是一回事情,都是大众的东西。所以说央企的领导是企业家,不如说是号称企业家的政治家为准确。政治家的游戏规则与企业家不同,所以一切都不同。

至于目前中国的民营企业管理水平,与西方差距极大,基本还在单打独斗阶段,还在玩明星效应,还在耍飞镖。而西方早已进化到靠系统力量打群架,靠整体效应,靠手枪甚至导弹。所以我认为民营企业现在学习GE还为时尚早,基本是还在练马步阶段,要学习降龙十八掌是不太现实的。我对GE的考虑不是基于央企这个平台,也不是要准备在民营企业使用。而是我的个人兴趣:就是假定让我去GE,我怎么才能玩得转。结果发现目前我顶多顶多只能可能玩得

转象沃尔玛、UPS、泛美航空这种专业化流程型公司,而GE想都不要想。

比打仗艰难,需要更多的沟通、说服,甚至忽悠工作[wxmang]于:2010-01-2718:41:44

打仗是大家都知道游戏规则,不服从命令是死,打败仗是死。而项目不是,搞得不好就撂挑子扬长而去。所以拢住人是项目经理的一大任务,不然下面老造反,项目也就基本黄了。

这个问题我想是清史专门课题了,不可能在茶馆讨论,至于[wxmang]于:2010-01-2720:19:08

康熙怎么稳定政局,怎么恢复经济,怎么吸取明朝灭亡教训,怎么建立了一个相对廉洁高效的政府,有许多文章探讨(当然你如果认为清朝从一开始就是腐败堕落的,那就没有继续讨论的必要了),建议去看涉及中国史的各种专业网站的相关内容。我个人认为从乾隆后期清朝开始走向灭亡:自我封闭,整体腐败,精英淘汰,互相倾轧。汉奸当然可恨,但是有的汉奸行政能力也还是不错的,会做事情的,要分开来看,例如范仲淹的后人范文程,洪承畴的能力都是可以的,在崇祯的不仁不义,无才无德的统治下,他们注定是悲剧人物。

我个人认为除了神经类型是先天的,例如敏感或迟钝[wxmang]于:2010-01-2723:54:13

前者都愁善感,善于发现细节,后者抗打击能力强,吃苦耐劳;纤细或强壮,前者经常彻夜难眠,浮想联翩,后者适应性极强,遇事不计较。。。。。。所以在社会竞争中,没有某种人绝对的有优势。眼光基本上跟自己的理想或野心有关,有理想的人通常看得较远,独具慧眼基本是靠经验和知识来支撑的。气魄跟自信有关,比较自信的人就勇敢,跟体力无关,有很多强壮的人也是窝囊废。而自信产生了来自于对自己能力的了解和认同,知己知彼。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品这个东西完全是父母的影响,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熏陶。

这是根本问题。但是要想熏陶人需要很长时间,但是[wxmang]于:2010-01-2800:10:02

我们经常是人亡政息,很难持续。而国内大企业的岗位都是3年或4年一轮换(生怕尾大不掉),所以基本是刚刚跟大家混熟,又要去新地方了。以前做的事情基本就白费了。所以我们实际上是没办法建立稳定的企业文化的。民营企业又不稳定,早上生产猪饲料,下午就开超市,明天就搞电解铝,后天又去挖煤,更没法培育一种文化。

华为我不了解,不过从一些校友或员工的信息来看,真的[wxmang]于:2010-01-281:47:12

准备献身华为,以其作为自己终身归宿的人几乎没有。都是当过度。如果这个判断是不错的,那么华为就是一个中国通讯企业的黄埔军校。其凝聚力就很有限,其文化的传承、力量都不会太大。华为实际是个销售优先的企业,用低成本竞争,其他成功因素还有什么?创新不知水平如何?流程控制不知水平如何?战略不知水平如何?协同作战能力不知如何?如果这些都还有独到之处,倒是一个可以深入研究的样板。

通宝推:小飕风风,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LZ最好最后做成word或PDF吧

这样子河友下载方便,相信您手上也有,谢谢哈。

家园 DEL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