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共和国走过60年 -- 吴非
而水利需要泵,电,柴油,各种各样的闸,以及各种各样的控制元件。
这些都需要工业的支持。
不可能水渠修好了,里面的水都是人挑进去的。
淮海战役过去几十年了,你到现在还看不明白吗?
战略决策的核心与主要功劳是毛泽东,野战军层面的战役指挥的主要功劳是粟裕和刘伯承。
邓、陈毅、饶漱石、邓子恢、谭震林等的功劳主要是统一调度、协调中原局、华东局和两大野战军的后勤工作。
其中,陈毅、刘伯承还承担了两大野战军的军事协调工作。
邓做总前委书记,既没有担当战略决策的核心作用,又没有承担野战军层面的战役指挥工作,主要就是在总前委里就后勤方面统一调度、协调起了牵头作用。淮海战役首功要记在邓头上,那是笑话。而记在粟裕头上,是比较合理的。
总前委里,中原局有两个(邓、刘),华东局有三个(陈、粟、谭)。军事指挥主要靠粟裕和刘伯承,后勤方面调度、协调具体工作在华东局、华野主要是饶漱石、谭震林,在中原局、中野主要是邓、邓子恢,真正起统一调度、协调工作的恐怕还是陈毅呢。
按说饶漱石党内职位、地位比总前委的5个都要高,为何没有进总前委呢?在俺看来是因为陈、饶之间的问题,要充分发挥陈毅在总前委就两大中央局、两大野战军在军事指挥、调度和后勤保障上统一与得力的作用,是不好将饶也纳入总前委的,于是总前委华东局进3人但书记名头则挂在邓上了。
综合起来,淮海战役领导人的功劳排名如下(中央华东局、中原局委员以上的方可进入排名,排名分先后):
第一级功劳:毛泽东;
第二级功劳:粟裕、陈毅;
第三级功劳:邓小平、刘伯承、饶漱石、谭震林、邓子恢等。
毛泽东是无需跟下级争功劳的,首功自然是粟裕,其次是陈毅,邓充其量是三功。说什么淮海是我领导的,名头上似乎是这么回事,实质呢?还电报呢,电报一出就吓到大家了?
别跟空气作战。
而且早期还有很多用水车的。
那时候没有杂交水稻,又没有现在的本事可以填海造田。
老毛急得,又是围湖造田,又是内蒙古建设兵团,企图把草原变成良田。弄得tg虽然玩命在山里植树,但是森林覆盖率还是下降了。
现在能弄湿地保护,退耕还林,大规模工业园区,还不是化肥有了,良种有了,地膜有了,大棚有了,过两年灌溉技术升级了,农业产量还是可以再上台阶的,不过那时中国人不仅仅要多吃两顿饭的问题了,还要多吃水果,多吃肉,农业依然有很大压力。
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现代化的农业,没有高效农业。
你这短短几句话给出了三个颠覆性的观点:
一.只要不出口,就能好很多,只要几年就可以。
——这个“好很多”可以好到什么程度?“只要几年就可以”,具体是说的哪几年?为什么只要几年?
二.农民的粮食还是应该想办法用商品换出来。用耕牛,农具,砖瓦,日用品,国家对于发展生产的投资等等。
——你说的这些东西国家怎么变出来?这可不是小数目。
三.如果能够注意培育农村的生产力,很有可能在1958年开始就稳定在全国人均600斤以上。
——接下来就是三年自然灾害,减产是必然的。而且按照后来的人口增长率,要恢复并稳定到人均600斤以上需要更高的粮食增产率,没有工业的投入可能吗?
你要论证你的观点,首先要把这些数据查清楚:
一.历年粮食总产量。
二.历年人均粮食产量。
三.历年粮食进口量、出口量。
四.历年粮食收购量、返销量。
花谢讨论
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谢讨论
毛对WG有此一说,仿佛七八年要打扫卫生一般。
这里的60年是左右交替的意思。
兄好文不断,常有启发
名实相符,则名正言顺。林总有资格说:“在东北这块地盘上,辽沈战役是我领导的”。而且,但凡研究辽沈战役的,在TG东北这一块,林总毫无例外被视为男一号。
而研究淮海战役的,TG男一号,毫无争议是毛主席,前线的主角呢,总不免落到粟裕头上,可有哪个白痴将邓研究得死去活来?
名实不符,从实还是从名,那是小姑娘的花辫子,想怎么编就怎么编,只要保持同一标准,亦无不可。可你倒好,淮海时从名,改开后从实,好事都往邓一肩搭。人当初出于政治需要说“淮海是我领导的”,说者听者都没真正当回事,你还把这句话和总前委书记名头当宝一样供着,装傻也不是这么装的。
——这个“好很多”可以好到什么程度?“只要几年就可以”,具体是说的哪几年?为什么只要几年?
每年出口30多亿斤,占产量1.x%,商品粮约5%,库存的7-8%,当然影响不小。几年么,就是大概到57,58年。
——你说的这些东西国家怎么变出来?这可不是小数目。
不能变出来,但是大部分可以在农村生产出来,所以要商品经济。当然要进行组织,科技等引导。日用品之类的,当时能生产多少是多少。能卖就卖。卖到农村,买粮食。反正农民要买,大部分资金来源就得卖粮食。这买卖资本家可以做,国营企业也可以做。生产农具,在刚建国时有手工业联合社之类,即组织分散的个体户联合生产。国家可以加以扶持,引导,不一定需要很大投资。还可以搞养殖联合社之类,培育耕牛小猪什么的。
——接下来就是三年自然灾害,减产是必然的。
如果不出口,三年自然灾害时没有统购统销也有800多亿斤粮食库存。饿死人可是从超量征购开始的。而且大跃进对农村生产力的破坏也不小,包括平原区水利乱搞“蓄小群”导致大片土地盐碱化绝收,强制集体化前突击宰杀禽畜等,其他滥用民力耽误农时这些历朝历代的大忌就不用说了。还有农村大食堂,那不是农民吃的比不统购统销还要多吗(57-59年,往后大食堂也没什么吃的了)?如果正常发展,三年自然灾害时也就是不增加库存或略减少点库存,就可以渡过。54年是个著名大灾年,产量比52年还是略增长了一点。
我认为走商品经济,利用货币工具,不大折腾,集中发展国营大企业的道路,这时候应该比实际历史上的62年形势好很多。大跃进时期投资浪费严重,这不能否认。大量的小企业不久都下马了,人员遣散回农村,大量的半拉子工程。连国防项目都下马一堆。
如果正常发展到62年,此时对农业进行投入,国家已经完全可以负担了。比如江都水利枢纽,总抽水装机是5万多千瓦,从61年断断续续建到了77年。该枢纽共4座抽水站,比较小的前3座在70年已经投入适应,可以控制数百万亩农田,解除旱涝了。60年代已经可以投入进行很像样的水利建设了。还有农村的土地平整,终端的灌溉排涝,复种,养殖,这时候都有一定基础了。还有大量的荒地开垦也见成效了。我原文就说,连续运人到东北新疆垦荒,应该开荒的规模比历史上实际的更大。
你这套发展路线,比较接近刘少奇+彭德怀的混合路线。对于中国这种饱经战争创伤、经济掠夺而民贫国弱但潜力很大且曾经阔过的大国,在前三十年玩这套治国路线,那是死路一条。
经营和治理一个大国,不是坐在账房里琢磨出一个自以为理想、完美的发展路线,就可以顺利启程然后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的。没有刀尖上的哲学,啥路线都行不通。
建议阁下看看张文木的《全球视野中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然后再审视下自己的发展路线,看看可行性如何。
————————
附:
张文木名言:战略是刀尖上的哲学。
化肥的效果也没那么神。现在的化肥,1斤化肥能增产4,5斤粮食就算很不错了,现在1亩地施化肥也就30斤,增产是100多斤。
何况当时可以发展养殖,堆肥,复种套种肥饲菜兼用作物,发展沼气。这些肥料的生产使用,都是有技术的,能用好效果大不相同。这些并不怎么依赖工业。美帝农业现代,但是美帝的小麦亩产也就中国50年代水平。相反美帝玉米单产,比现在中国的玉米单产还高很多。主要是美帝的玉米种在肥沃土地,中国大多数玉米种在差的地上。而差的地是可以改造的。
拖拉机能深耕,牛一样能深耕。中耕后来有拖拉机用的中耕机,其实拿其中一排齿做小点,装两个小轮子,装上把,就是个人操中耕器,很方便,也不会太贵。日本就有这玩艺。这类东西就社会手工作坊都能做。
种子也可以慢慢提高。60年代全国人均600斤粮食,大概相当于亩产300斤,并不是很高的要求,随着人口增长并不困难。
其实我说的办法,国家控制资源的能力更强。市场,金融,货币,都是控制社会强有力的工具,比行政命令和搞运动强的多,不应该放弃,反而应该壮大,越壮大,国家掌握的越多,总生产力越强大。
能源,工业设备,大范围大宗商品流通,都是国家控制,就算市场经济,也是国家有绝对优势,怕什么?再说还是个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也就是陈经说的官办经济。主要的生产资料,只有国营大企业生产,分配时可以优先满足其他国营大企业及国家需要,只是用商品经济原则来交易。可以采用信贷金融手段。比如银行都是国家的,煤炭,石油,化工,钢铁,冶金,造船,汽车,机械,电力,铁路,等等等等基本上都是整条产业链掌握在国家手里。也只有国家有实力去发展。这样的实力,商品经济掌握不了社会资源?无非就是交换么,主要流通渠道,信贷货币,所有稀缺商品,尤其是生产资料的生产,还有住房,水电煤各种公共服务,全掌握在国家手里。这样的商品经济,国家怎么可能掌握不了社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