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茗谈(三十三) -- 本嘉明
这几乎都成定律了。
所以我说“站着不如坐着”,就是同一本书,拿得到中文译本,我还是看中文,不累,思考起来也更迅速。看英文的话,一般会同步用英文思考,那样其实相当累。当然,如果系统地在国外读了大学,可能更适应。
我希望在这一代人里,产生一个“新中华文化”,其中从外部拿来的好东西,大约有40%,我们自己的东西发掘整理翻新,“文艺复兴”一下,占60%。目前中国生产大批理工科大学生,大文科的“商,法,医”也大量引进西方知识体系,这个物质基础已经有了。愚公移山,这个不用等条件好了再做。
但因为我们的“根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那么在实际生活中,潜意识会暗暗倾向于中国老古文化。比如说,忙总说易,这些商场故事拿来独立编一个系列,跟易经没有关系,也是可以的。所以我个人的想法,在求知中,反而要有意加大西方学说的份量,做一个“误差值的预消除”。
而且如果你不是西方哲学和逻辑学的专业学者的话,很难感觉到中西思想家们表述问题的差别,因此也很难判断哪个更适合一个现代环境下的中国人(我们不是说哪个更好,我本人对于古汉语是没有阅读障碍的)。《道德情操论》这本书,真正有价值的,不全是它的论点,而是这种(在西方学者看来)还算面对普通读者的表述方式。所以我赞成你买一本来,慢慢读,读几页一丢,过几天再读一页,读个十年八年均可。看网文多了,虚火上升,这本书,一杯苦茶,清火有回味。
硬着头皮看下去,颇为精辟。我无所谓英国绅士是否装13,他们的举世霸业跟这些处世准则有关系。
在英国,是英格兰的海盗,苏格兰的商人,联手打成天下。林则徐禁烟时,颠地之流鸦片商人,都是苏格兰人。
回头我再介绍一下走私鸦片起家的“怡和洋行”。
翻译烂一点又何妨?忠实于原著就可以了。关键是你读的时候,要既怀疑又接受原作者的用心和观点。
当然让我翻大概好一点,不是“本山体”就是“黄宏体”,老少通吃,成人不宜。
说点“正经”的了,首先,我们说说怎么用现代科学解释风水。然后,我们就替美国日本看看风水。
(一)
今天,高能物理学界承认,在极特殊境况下,比如说,氢弹爆炸的原点,正常的时空被剧烈扭曲,是可能有突破性发现(比如打开多维空间),当然,找不到自愿者去试试。这先不说了,另一个问题,是科学家们越来越不自信,觉得“真空”是不空的,虽然没有任何可探测到的粒子在里头,但似乎有能量以波的形式存在于外太空的真空里。这类“宇宙背景波”嘈杂微弱地永远存在,似乎从宇宙大爆炸就留存下来了。因为能量密度很小,人类科学家一般对此忽略不计。
所以,新的“风水理论”认为,在宇宙中存在一种人类探测不到或者忽略不计的能量波(我就叫它“新以太”吧)。如果能量波够强,是可以转化为质量的(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式,微观世界的波粒二相性都支持这一假设)。一般讲,“新以太”以极其低微的能量密度较均匀地分布在宇宙中,无处不在。但在特定环境,会自动聚集强化,形成看不见的“新以太球”,在地球上(包括地层里)四处乱窜,在空气中能以粒子形式通过(新以太风);遇到固液态物,就以波的形式通过。这个,就是古代风水里的“浩然之气”,也就是中国古哲学里说的“气”。
当“气”形成“粒子球”的时候,就类似于自然风,会随地貌而改变路线,如果无意间吹到一个人,会穿身而过。但这团“气”就地转化为能量波,穿过你身体的时候,组成你身体细胞的原子会产生共振,汲取能量,从而改变你的健康状况和头脑聪明程度,当然可以是向好的方面转变,也可以相反。当你被青春撞了一下腰,那无疑就是撞到大运了,基本可以肯定,会延长自然寿命13秒,增加智商0.05。问题是,这个被撞的概率太小,那么,风水师隆重登场。
风水师通过用“罗经”实地考察,改变室内外的物品布局,虽然不能把低密度的“新以太”聚集成球,但万一外面吹来一股“清新的风”,就会被约束在一个路径里,穿过你的床头。那你在床上的时间,总比在马桶上要多吧?博个概率嘛。
你理解了这个,那么放到室外,祖国美好的万里江山,如果某地恰恰有个“火山口”,能不时从地下或天外喷来一股股“新以太风”,而且地形很好,能收拢“新以太风”,固定撞到山腰的某一个点。我们凡人当然木知木觉,但风水师要么有特异功能,要么对前辈的经验了如指掌,看出来了,寻龙点穴,就是这儿了,你老太爷在此建屋居住,一家人享受“新以太风”的不时吹拂,我天师再替你这地方起个好名字改改运,那三代以内,必出一位伟人哪。起什么地名好呢?就叫“韶山冲”吧。
有时候呢,那个点太背静,没有宅基地,还闹狼。不要紧,把先人葬在这里,建个墓。以前都是土葬,遗体不经过处理,那么“新以太风”吹到,逢地便钻,穿过先人的遗体时,乖乖------诸位莫怕,不会闹鬼------会向遗体注入能量,使遗体的头颅发出能量波。因为人的头颅形状,同指纹一样,是绝不相同的,所以某个头颅发出的电波,只有相似头形的人才可能收到共振,其他人毫无影响。那谁的头形会那么相似?当然是遗体的子孙辈啦。所以,就等于派了老太爷,在那山上孤零零地值班,泽及后代,所以你们后生小子,逢年过节,好好祭一祭老太爷,发点年终奖,是很应该的嘛。
这么一通“扒马褂”式的乱解,你接受不接受?那是你的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一个人的人生,可能有三个局,第一是命局,天生注定,从生辰八字可以窥见一二;第二是风水局。这两个,如果你信,那么可以有。
第三个,我叫它“主局”,就是你自己的实际努力。一个人有好的命局,有好的风水局,但病了还是要主动去医院,要求外科医生给你做手术。命局和风水局可以保证,医生在喇开你肚子后不会突然地震断电。主局是行动,命局和风水局“可能”会保障行动,保佑行动,辅助行动,但,绝不是“行动”本身。
如果你理解了这个,那么就容易明白,即便能请来小鬼助力,请神容易送神难。更何况,世界人口60亿,根本没有那么多鬼神可请。你想要什么?亚运村的三百平?自己行动去啊,跟菩萨说什么?菩萨住亚运村?
(二)
中国的风水,古来就有,但它的格局,从一灶一穴(墓穴),到一室一村,再到一城一国(相当于一个省),再大点还有木有?
据说天子还有一门“风水御龙术”,那就相当于拿整个中国来看风水,布局风水了。不过这是皇家绝密,民间并未流传。
就是这样,就到头了?可不就到头了嘛,接下来1840,中国走了背字,这风水学还能往大了去?
日本风水,也自成格局,不过,也是如此,龟缩日本列岛而已。
这在今天,就不够用了,小本自创一套,替美国日本,看看龙脉吧。那中国呢?当然也可以看啦,不过不能说。
东亚走了背字后,迄今170年,这世界上最好的风水师,在哪里?一拨在北京,一拨在花生屯。
北京的那拨,是“太祖门”;花生屯那拨,是“尼(克松)基(辛格)流”。1970年代,这两派在全球范围内剧烈地搅动风水,布了个新局,“七月之梅”。梅树在夏天并不开花,但布局已成,生机暗涌,由此撬动地球,成就了今天的板块局面。
先说美国吧。
我们的老祖宗,确实落伍了。在农耕时代,龙脉必定是一条山脉,所以秦始皇为了破掉南方的龙脉,派红衣囚徒去南方开河,才有“丹徒”这个地名。但在工业时代,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我们先要解释一下“山水”的概念。
中国哲学认为,太极生两仪,清气上升,是为天;浊气下降,是为地。所以,整个大地,不论是山海湖沼,本质是相同的。中国有一部古书,叫《山海经》,这里头的“山”,指一片旷野上突兀而起的一物,哪怕是人造的一座楼阁,也可以叫“山”。“海”,指山丘环绕间一片平物,不一定是水体。在风水里,临海的冲积平原,叫“平洋龙地”,也可叫“平洋”,这个“洋”,就没有水(当然,平原上可以有河流)。
所以反过来,小本就自创一套,觉得龙脉不一定非得是一条山脉,老土嘛。
那么,美国的龙脉是什么?
美国的第一条龙脉,是与赤道基本平行的,环绕地球一圈相衔接的一条海运航路。就是:从美西旧金山-洛杉矶出发,经夏威夷到澳大利亚;由澳大利亚经印度洋到红海,穿苏伊士运河到地中海,然后到英国,由英国经北大西洋到达美东的纽约(龙头),然后再穿巴拿马运河或经美洲大陆桥连到美西。
这条主脉上,还附生很多小脉,比如说,由夏威夷和澳大利亚前出,到达关岛和远东第一岛链。
美国的第二条龙脉,在太空,是美国成体系的卫星群。
而日本的龙脉,是一个“十字架”,沿日本本土,向南延伸到台湾以北海域,向北延伸到库页岛以南;向西延伸到朝鲜半岛南端,向东沿美日航路延伸入太平洋近千海里。
我们指出这两个国家的龙脉,不是要群策群力,去琢磨怎么“斩龙脉”,这不和谐嘛。事到如今,大家一定要有三个概念:
一,人家的龙脉,我可以去掺乎一把,但不是去“割脉”,而是去“共脉”。共上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好办了。去掺乎,也不是把人家的龙脉挤细,搞成“静脉”。而是加粗,大家双赢。
二,自家的龙脉,千万不要让人家走近。就是说,中国这个陆地动物,可以长上半喇鳃,下水去玩玩;但这一大一小两个海洋动物,想要长脚上岸,TG就不能手软。
三,美国的“海脉”,最复杂难弄的,是印度洋到地中海这一段。守龙脉的第一要塞,是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一旦有事,美国就中风全瘫。
守龙脉的第二要塞,是沙特阿拉伯和以色列,二鬼把门。这两家一旦有事,美国弄不好也是脑梗半瘫。
大家明白这些了,我们再回去说“海军不海”。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非常赞同。
案例都是个例,而每个人的实践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时空人事背景。
那些这样做的人,是买了珠宝,留下那盒子然后把里面的东西扔了。
特别是千万不要生吞粗咽地去仿效。那样的话,就糟蹋了忙总的精华,辜负了他的本意和辛勤奉献。
“形散而神不散”吧?
我们小户人家的孩子,又不是八旗。一个人一辈子没有瓶颈,大约说明两件事:
1)他的家荫很好,可以不劳而获。
2)他不够努力,浪费了很多机会,从来没有跳一跳摘果子。
顺便发点有关买书的感慨。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以前在学校的读书馆读过一点点,这次就打算一起买。去当地的文轩购书中心找了好久,找到好几个版本的《道德情操论》,不看则以,一看绝倒,那叫一个五光十色,什么《左手<国富论>,右手<道德情操论>》、《轻松读<道德情操论>》,几乎没有一个全译本,也很难找出一个原汁原味的节选本,全是被国内的“二手作者”加工过的......
同时买的另外几本名著也是如此,各种“解读本”、“易读本”铺天盖地,偏偏原著不易找,如果是外国书,好的译本更是难找,最后还是在卓越网购解决的。我就纳闷了,难道这年头卖书都只卖“二手作品”,不兴卖原汁原味的?
恭喜你找到一本好书,不过建议你看看这个链接先。
我认为举世之书,都是有瑕疵的,所以说“是书三分毒”。
所以拿到一本值得啃的书,就好比钓到一条河豚鱼,要想吃得爽又不中毒,必须懂
得杀鱼,先剥去有毒的鱼皮和内脏。所以拿到鱼,我先要绕着转几圈,找杀鱼的门
道,一般是先看序跋,再找一些第三方的评价意见,当然有年岁的作品,时间本身
就是过滤网。然后一面看,一面思考,常常掩卷,丢在那里几天不看下去。
因为有时候,我们的能力有限,不会剥鱼或者剥不干净,只能一面看一面中毒,事
后慢慢化毒,看得慢中毒就慢,不容易五体投地。
当然看小说类KILL TIME的另算,那是小食。
能找到原著译本,最好不要看节译批注之类翻炒本。
如您所言,谢宗林先生的译笔没得说。
关于“是书三分毒”,我是这样认为的:文字乃至文学,均是人类试图描述世界的产物,既为“描述”,则无论多么贴切可靠,也难免有所局限和瑕疵。而越是优秀的文字作品,因其本身的感染力巨大,其瑕疵之于读者所暗藏的杀伤力也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