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AK-47的对手M16及其家族 -- 老焦

共:💬29 🌺8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就是直接用M14的枪管改装的

很多阿富汗战场的美军狙击步枪干脆就是直接用M14的枪管加上雷鸣登的枪座改成的。记得这样的改装有几千支。

家园 我不内行只知道点

换用小口径弹药有好几个好处:

一是使用小口径弹药可以使步兵减负,无论是枪还是弹都轻了。楼主文中就可以看到带100发的7。62NOTO弹就可以压死人了,5.56起码可以多带一倍。更不用说使用7。62的枪要比5。56的重多少了。

二是1战之后,由于阵地战式威的和机械化部队的兴起。步兵的的战场更多的是近战、山地、丛林或城市街道的突击作战,在平原地带将是装甲部队、机械化步兵的战场,实际交火距离已经大大缩减到200-400米左右。这种情况下所需要的自动步枪,应该是单、连发射击精度好,火力猛,短小轻便的自动步枪。如果使用大口径弹药,即使是减装药的中间弹药也很难控制连发的跳动,后坐力也降不下来。而小口径弹药在中距离却有足够的威力和精度,所以就没必要使用大口径弹药了。

三是对于人体的杀伤力,小口径弹药比大口径弹药更出色。大口径弹药的侵彻力强,对于人体这种软目标来说好过头了,子弹打入人体之后刷的一下就对穿出去了,弹头的动能都没传给人体,给人体造成的伤害不够(所以才要发明会才人体内膨胀变形的‘达姆弹’)。而小口径弹药由于弹头重量轻,进入人体不稳定容易翻滚,造成很大的伤害空腔。(这个不比达姆弹,它是完全不违反海牙公约——因为它是全被甲弹,而且进入人体后也没有扩张,它只是翻滚了而已。好伟大的文字游戏啊…)

但小口径弹药也是一个双刃剑,小口径弹药对于软目标杀伤力是大了,但是对付不了硬家伙。所以对付在掩体房屋后面或者车辆里面的目标,还是使用7.62、12.7这些弹药吧。至于防弹衣,以目前的技术来说,即使是重型的防弹衣也很难扛得住小口径弹药在有效距离内的直射,所以等哪一天POWER ARMOR开始列装了,才开始担心这个问题吧。

家园 还说不是内行, 花

可是我还犯嘀咕, 军事频道上看过美军士兵访谈, 说被游击队子弹击中要害, 当场倒下, 可过一会儿不见出血, 四处摸摸并没受伤, 原来只是被冲力击倒, 子弹并没入体内. 类似故事, 看过不止一个.

从美军角度讲, 用小口径挺好, 敌人是衬衫大褂拖鞋, 潜在敌人(包括咱们)好像还没有像样的铠甲. 可咱PLA, 万一紧张时刻山姆大叔拨发十万件防弹衣给湾湾, 岂不平添许多麻烦.

家园 是润滑油质量问题

林奇的M-16步枪关键时刻打不响是因为步枪的润滑油质量不高造成的,她按手册进行了几次排除故障操作都不成功。

后勤采购部门用一个提供符合标准、但价格较低的供应商替换了原润滑油供应商,但到了恶劣的条件下,低价产品的后果出现了。

关键词(Tags): #M-16#润滑油
家园 游击队没有或很少有小口径武器

他们大量装备的是使用7.62MM中间型枪弹的AK47,少量的M16等武器大都作为狙击武器使用.7.62MM对于现在世界上大多数护甲都无能为力.其实美国当初研制小口径有一个原因就是认为7.62MM已发展到了极点,没有改进余地了

家园 也来贴图助兴

M14最新改型MK14 MODO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的确如此,一般士兵的M14无法实施全自动射击的。

呵呵,说实话,本人一直认为M14挺漂亮的。

家园 实际上不少士兵行动时都把防弹衣里的陶瓷或钢板插片抽出来

实际上,不少士兵行动时都把防弹衣里的陶瓷或钢板插片抽出来。无他,那玩意儿实在太重。在战场上依赖灵活运动和隐蔽的防御比依靠身上的防弹衣有效的多,步枪子弹命中即使打不穿,和被猛砸一锤子也没啥分别,断两根肋骨不在话下,防弹衣主要是防破片。而且,配备防弹衣的士兵伤亡比例要更高一些,不仅行动有阻碍,有时他们下意识的会以为自己真的“刀枪不入”

小口径步枪弹肯定是主流无疑,穿透力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比中间威力步枪弹要强。穿透性和命中后翻滚是一对矛盾,要保证命中后剧烈翻滚,就要在命中的第一时间最大限度将子弹携带的动能传递给物体,这样无法保证穿透性。苏联5.45MM就是搞高翻滚,低穿透,在阿富汗大显威力,命中一弹就能让对手丧失战斗力,以致于被讹传为“毒弹头”。不过由于射程不够,装备AK-74的苏军常被拿着英制恩菲尔德手动步枪的阿富汗武装远程压制的抬不起头,这又促进了使用全威力重机枪弹的SVD狙击枪装备到班,延伸班组远程火力。北约的SS109这些小口径弹在这方面要均衡的多。

我觉得小口径弹的一个软肋是班组支援武器,士兵武器可以搞小口径增加携带数量,但要作为班组火力支援和远程压制还是要靠全威力步枪弹。很多时候步兵班是作为一个独立系统战斗,必须有覆盖中近程的完善压制能力。但小口径的弹药携带量,减重的优势确实很明显,在巴格达的街道上美军就搞过满街巡逻步兵班,人手一挺M249通用机枪

家园 想想美国姥那样的身材M14连发都吃不消

那些南越士兵更别提了,估计单发都够戗。

家园 M14单发的后座力并不大

只要是受过训练的士兵都能承受,M14其实就是连发版的迦兰德而已

家园 piaol
家园 类似德国一战时的K反坦克枪弹的笑话

左肩一发 右肩一发 然后进野战医院

家园 我们的5.8 有一方面就是注重了对防护目标的杀伤

甚至损失了一部分对无防护目标的杀伤性能

家园 防弹背心有效拦截步枪弹的不多

很多都要插陶瓷插板才行,像龙鳞甲这样宣称可以在20米以内拦截5.56NATO和5.45x39的防弹背心都是最近几年才有的。而且即使拦住,很多人还是不可避免地断一两根肋骨什么的。而且龙鳞甲的装备还不普遍,只是见过有上前线的高官自己掏腰包买的。而且即使是陶瓷插板,防弹能力也有个限度。对软组织杀伤的翻转理论很早就有,7.62NATO的弹头设计其实也有考虑这样的因素。

小口径弹药的使用,更主要的是增强了武器在自动模式下的可控性,前东德进行过测试,使用5.56x45的M16的后座力只有7.62x39mm的AK-47的1/2不到,而5.45x39mm的AK-74由于采用的膛口装置设计合理,后座仅为M16的1/2稍多(但是74的精度仍然不如M16,这是枪机和枪管结构的设计问题)。而且冷战之后战争形势改变,在开阔大平原步兵对射的情况减少,中口径弹药800米的有效射程反而成了威力过剩,换装小口径等于舍弃了这部分剩余威力,增加单兵携带的弹药数量。而且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北约的对手——华约使用的是AK这样子弹能达到800米,但是落在什么地方就说不准的东东。。。而越战当中,VC则根本是把AK当作冲锋枪在用,对于连发根本无法控制的M14来说,实在太痛苦了。。。何况7.62NATO还比7.62x39大。。。M14本身也体积庞大,尤其在丛林环境里,远不如轻巧又能扫射的M16有利。

其实TG的5.8mm本身对有防护目标就侧重多一些(貌似特警还对穿透力过强有些诟病。。。= =),而且弹道中末端的性能貌似也略强,换装小口径的问题并不大,再看看81-1的那个尺寸。。。实在是。。。而且TG的5.8mm枪,大量装备的95和新的03,都是标准长度枪管。紧凑版的95B只是在狭窄环境中给特殊单位使用,我觉得不用特别担心这个问题。

美军现在在阿、伊战场上有感觉小口径不给力的一个原因,其实并不是小口径本身的问题,而是之前米帝陆军一股脑地把所有M16A2都换成了M4/M4A1,枪管长度从20英寸一下减到了14.5英寸,对威力和射程当然都有影响,在阿富汗的多山开阔地带,必然不好使。现在MC全面换装M16A4,陆军也部分采用。还引入了MK14这样的M14改进型进行弥补。所以前段6.8mm SPC之类的折中替代性口径虽然炒得沸沸扬扬,但最终米帝军部还是认为现有口径可以满足任务需求。

我个人观点,能够适应所有任务的“完美口径”并不存在,中小口径在小组内的相互协同才是王道。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