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Tg外交决策的特点:利益优先,实事求是 -- wqnsihs
人民日报的社论啊
有史以来最高级别的股评了吧?
如果中国支持紧急状态委员会,会对前苏联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毕竟远东这一块儿是很让老毛子担心的。背后再捅上一刀,可是要大出血的。目前看来前苏联的解体,基本还算和平,貌似也就是车臣内出血,当年十几个加盟共和国,如此分手也算是人道了
说点什么的时候,叶利钦已经掌握大权了.
其实就连圈圈的网站都有靠谱的信息,而河里也有很多不靠谱的。不过分辨那些是靠谱的那些是不靠谱的需要些分辨能力,可以多找几种不同来源的信息渠道相互参照对比,可以在事后用事实和事前的信息进行对比来信息渠道的可信性。如果没看过内参的话找几本看看也有些意义,对于提高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有一点点好处,内参和人民日报的区别在于,人民日报是报喜不报忧,对于功是大书特书,内参是报忧不报喜,对于危机用的笔墨较多。
我印象中的几个当年新闻:
第一,在紧急状态委员会成立后,中方迅速组建了代表团准备飞往莫斯科。但是事件很快起了变化,代表团没有成行。该代表团至少不是打算去反对紧急状态委员会的的吧。
第二,当时的中央新闻,没有任何苏联人民支持俄罗斯的正面报道,倒是有苏联各地人民准备去莫斯科保卫苏联的报道。
第三,直到事情过去很久,《半月谈》杂志仍然在报道苏联某加盟共和国,共产党在选举中获胜。读后的感觉是“胜负仍为可期”。
二十年后再看这些,有几点是很明显的:
A.中方当时是希望紧急委成功的,是支持了紧急委的,至少是两面押宝的。
B.当时中方的情报部门,没有掌握苏联方面的正确情报。中共决策层,对于苏联解体是没有准备的。
C.当时中方的从情报到宣传,基本是一种“想当然”的状态,情报的准确性基本谈不上。这种状态一直到轮子站队老江自己出门看都没有改善。这可能有当时各人都得首先保证自己不犯政治错误的因素,但更多的可能是八十年代后的意识形态混乱导致情报系统丧失了战斗力。
D.从那时起到如今,TG的决策层对于国外,基本都是处在“肉食者鄙”的状态。但是TG搞“你们折腾我不掺和,我只跟胜利者做生意”。
当兵的把枪卸了,上去对着静坐的南方银,直接用工兵锹砍。
本来也没啥,当兵的就这样,政委让大家上去,又不指示该怎么劝大家走起来走起来,表满地坐着,小兵蛋子还能怎么干,学朱军哥哥煽起来?坏在事后,戈巴切突然道貌岸然当好人了,仿佛当兵的只是为了将军们才去砍人,老戈他自己是不需要的。
军人虽然糙性,但是很务实,这种小知识分子玩人的调调儿,领教一次足够了。
北京总部的,是军区的。因为提供了与总部相反观点,而又证明是对的,这是其立功的主要原因。
有支持帕夫洛夫的,当然不是西方国家,而是加盟共和国。后来反正分裂了,也就那样。
上花
这两者都有,不过催泪弹的说法也不算准确,催泪弹跟 特殊武器 不是一回事,催泪弹是有使用但是毒死人的不是催泪弹。档案里面的出动命令摘录很短。很难判断出全貌。不过所谓的 特殊武器 从描述来看功能应该就是跟催泪弹之类差不多,而效果不同。但是就影响人群来看,造成最大影响的是所谓的特殊物质,事后大批人去医院报告中毒(不管是心理还是真正的生理中毒),远超过其他物理性受伤的人数。而且就死者多为窒息这一点来看,现场处置是很有问题。
这是内务部队,根据档案的资料并没有带枪去现场,只有军官有带。
30卷 670
以前在大学图书馆看到过一些新华社的内参,也不知道究竟是啥东西,和你说的差不多,就是写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而已,基本上也是大家都知道的。恩,信息时代,判断力最重要。
那还是在胡耀邦当总书记的时候呢。
笑死。 你Y整个小儿不宜呀
毒害青少年!
用现在比较时髦的话说,就是“情商”不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