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媚如春事件的七纵八横 -- 达闻奇

共:💬146 🌺1217 🌵1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本地有个县委书记倒下,供认其体检过的女干部数百

他的提干原则是:男的提“前”进步,女的“日”后再说

家园 呵呵,同声相和同气相求

触景生情阿。

家园 道德是社会契约。

道德从表面上看好像应该是很无私的高尚的,可是从广义上看还是以个人的利益,以私利为出发点的。道德是社会的无形契约,为了达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达成的契约,这个契约的形成不需要真的坐在一起讨论,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就如同博弈论中,社会中的个体都是囚徒,为了达到利益的最大化,囚徒们必须做出一定的妥协,这个和高尚毫无关系只是和利益有关。

我对媚的行为的持反对态度,原因很简单,如果我赞同,就是反对道德,反对约定俗成的社会契约,就是对自己个人利益的损害。我想大多数人在考虑这个问题时都是在代入的考虑这个事情,如果发生在自己身上会怎样,只是角色不同。

有些事情说的做不的,有些事情做的说不的,范跑跑是如此,媚亦是如此。如果搞混了,就只有杯具了。

家园 以"公共意志"构建法律.

法律延伸的规则和秩序就是道德,法律是道德的底线.个人以为现代社会一个人能遵守法律法规,其实就挺道德了,比如说不闯红灯,不酒驾,不买盗版等等吧,反正我做不到.

家园 大家还记得印度电影《流浪者》吗?
家园 我也不能都做到,也不想全做到

1.“公共意志”包括道德么?如不包括道德,那就是“大家的欲求”罗。而“欲求”又各自很不一样,包括你我一样,很多人不会愿意遵从他人的“欲求”,这样即使有“公共意志”,也仅仅是统计均衡意义。

2.一个相对稳定的现代社会,应该能维持相对稳定的法律法规。问题很可能是,即使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相对自然而言依然可能是脆弱的,可能失稳的。

3.在一定情况,法律法规不能很好起作用时,这时就可能不在存在“公共意志”,只有每个人的“欲求”,于是谁的力大谁实现自己“欲求”了。

4.道德既有社会外在需要一方面,也更有个人内在需要的一方面。您说的“新道德”,大约是社会外在需要的一方面。即便如此,我想也不能否认个人内在需要的另一方面吧。

家园 【原创】道德的相对论以及借贷法则

忙总又出走了,心里叹惋之余,把自己这几天关于道德的思考写下来。虽然此事已告一段落,也说过不再评论此事了,但借用复旦蒋昌建在93大专辩论会“温饱是否谈道德的必要条件”一场总结陈词时的话:“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辩论,我的肚子确实有些饿了,但是我仍然要把道德问题说清楚。”

1,什么是道德

道德是一种行为规范,用来保护个人和公共利益,是社会充分博弈后大家都认可的游戏规则。

道德作为社会博弈的产物,具有三个属性:功利性,阶层性,半强制性。

第一,功利性。如果不能给人带来利益,没有人会遵守道德。道德和利益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是一切社会契约存在的前提。

第二,阶层性。对于不同阶层适用的道德标准不同,这主要由于利益格局不同。具体到这次辩论中正方提出的道德相对论,实际上反方也部分认可。那么对社会阶层较低的人采取较低的道德标准,无非是让渡部分利益,以促进社会和谐。这就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之间的平衡。

第三,半强制性。相对于法律的跨阶层(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和强制性(法网恢恢疏而不漏),道德的执行力度是弹性的。这主要由实现利益的量度以及急迫性决定。

道德就是在获取自己利益的时候,尽量不伤害他人的利益;就是在获得自己利益的基础上,尽量尊重他人的利益

2,他律还是自律

他律还是自律的问题,实际上根本就不成为问题。道德既需要他律也需要自律,比如你在公共场所碰到一个人大声喧哗、随地吐痰,按照这次忙总的理论(我不认为这是他的最终观点),你是切不可上去说话的,你须先看看自己脚下有没有东西,然后一个人默默地走开。这无疑是荒谬的。

道德的作用就是保护自己和公共利益。如果有人踏入了你的领地,你当然应该用道德来反击他。至于公共利益,你可以维护,也可以不维护。不过只扫自己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历来被认为是社会道德水准下降的表现。

至于用道德来保护他人利益,这就属于“道义”范畴了,古道热肠、行侠仗义就是指的这种情况。这次忙总挺身而出为MRC护航,本身就有道义的成分。

3,道德评判和道德审判

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进行道德评判。比如今天我要跟一个人合伙做生意,我肯定要从道德上对他考量一翻。不然我怎么放心把钱交给他?如果我要跟一个人恋爱结婚,那当然更要看他/她的道德水准。

道德是充分展开社会合作的前提。由于利益相关性,我们必须考察身边人的道德水准,这样道理就很明白了:道德评判是必要的,对越亲近的人,越要使用道德评判。当然,首先就是对你自己。

道德审判则不同,道德审判是空开化、有定论的道德评判,也就是说必须为大家所认可,并且当事人要承担后果,这就不单是一个判断的问题,牵涉到执行。那么道德审判一是要审判人有这个权利,即被大家都认可,二是有这个必要,即人们觉得当事人应该付出代价。

那么具体到这次事件,大家就很明了了,我有道德评判的权利,任何时候都有,但道德审判的权利则要分情况讨论。我们说了,道德审判必须在有人利益受到伤害,且认为当事人应受到惩罚的时候。也就是说,道德审判是动用了利益平衡机制的道德评判,借助公权力对当事人进行惩罚。那么,这当然是一件更为严肃和慎重的事情。

4,伪君子和真小人

其实无论选择伪君子和真小人,都要面临一个成本代价问题。这里面都牵涉到道德判断。比如伪君子,人前装出道貌岸然的样子,背地里干苟且之事。或者平时谦谦君子,等着关键时刻发作,就像岳不群那样。那么维持这个表面道德的状态,自然是要付出一定成本的。并且他要承担一旦被人揭穿就身败名裂的风险。

而真小人是把自己的德行放在明面上,大家不用付出鉴别成本,却要承受他挑战他人和公共利益的的代价,同时人以群分,那么真小人自然不能像伪君子那样获得广泛的人际认同,以得到很多原本不属于他的利益。那么两相一比较,真小人和伪君子实际上没有本质的差别。议论他们孰好孰坏,恐怕想的还是,当我遇到一个伪君子或真小人时,能不能有效的应对。至于在网络上说要做伪君子还是真小人的,恐怕更多是说说,一个是愿意在公开场合维持较高的道德水准,一个是想降低行事成本,同样是实现自己利益的路径而已,这里面只有效率差别,没有谁更正当的问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不管选择做哪一种,都需要有鉴别道德水准的火眼金睛。

5,论坛PK

那么对于网友这个层面的人来说,动用道德判断或道德审判的必要性很难界定。在公共论坛上要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论坛中很难有考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客观标准和环境。比如在天涯论坛,你如果骂一个人SB,在有些版面是不算人身攻击的,在那里“SB”被认为是一个中性词。可如果在西西河这样干,那铁手可能要请你去喝茶了。

第二,论坛上的朋友跟生活中是不一样的,导致论坛上的利益归属很不明朗。一般人在论坛上的关系延续到生活中的机会不多,加上论坛的隐私性,你很难判断一个人跟你的利益关系。比如有人说论坛上的党同伐异,打击异己等等,你很难说伤害了人什么利益,因为论坛上的利益体现为“影响力”,而影响力到实际利益之间还有很长的链条。一般来讲也就是一种名声,荣誉感,以及感情等。但实际上,关系就是一种利益。

那么论坛上的争执,体现为四个层面,从浅到深为态度-观点-立场和价值观。

态度是必须要有的。一个杯盏横飞、口沫四溅的地方无论如何吸引不来茶客。那么围绕各个事件,根据不同的立场(利益归属),就诞生了观点。而这些背后围绕的都是一个个价值观。

我提出过:价值观=想要实现的—愿意放弃的。比如你为了锦衣玉食的生活,暂时放弃道德底线,这就是一种价值观。

观点不同就可以相互PK,但无论观点如何,背后凸显的价值观差异是不会变的。那么论坛PK,实际上是各种价值观相互妥协,取得公共意见的过程。也是关系缔结的过程。

6,道德与关系

这次论辩中的一方坚持反对道德的一个理由是:道德可用来作为打击别人的工具。他们犯了两个错误,首先,如果有人用道德打击你,你完全可以用道德反击回去。“道德只能用于自律”显然是作茧自缚。对于伤害过你的人,为什么不能反击?孔子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就是这个道理。其次,道德可用来打击别人,恰恰是道德不可或缺的功能。

那么为什么要反对道德评判呢,我们不妨想一想。如果要判断一种行为合理不合理,办法就是将其无限反复,看会出现什么情况。我们必须面对的一点是,证明一个人讲道德所需要的成本是很高的,而证明他不讲道德的成本却很低(一件事就够了)。那么如果我们不停动用道德评判,显然会把人拖入不断证明自身的无限虚耗里去。

但以此为理由取消道德评判的权力无疑是因噎废食。我们已说过,道德是充分展开社会合作的前提。如果一个人在关系中做出了重大的背叛(举例),那另一方有权力公开对他进行道德评判,抑或审判。无论如何,关系的终结可算是重大的利益损失。那么道德,关系,利益,实际上是无法分开的。

7,道德与信赖

说了这么多,用利益来论证道德评判的必要性,似乎给人一个印象,道德离不开利益。实际上,我们可以不必那么功利。虽然道德是社会性的规范,但我认为道德的本体来源于人心中。就像康德说:“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我认为道德的本体就是就是人心中对人、事物和行为的正面印象。

在生活中遵守道德,以及在论坛中求同存异,可以不必斤斤计较维护了多少利益,最简单的目的就是,通过这些行为获得一种积极的心态,然后去改造生活。很多人追看大牛的言论,也未必把每一句的精华都认真吸取了,但其中包含的信心、力量和情感却是容易感受到的。他们觉得大牛这么说,必然有道理。这体现了一种关系中的信赖。不过在牵涉到具体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时,未必都有那么清晰的视野。

(待续)

通宝推:入江云,大海,红黑树,上古神兵,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女干部数百

太多了,真不像话,给这么多人戴了军帽。

家园 其实是对个人可以有不同处理方式, 而群体对抗无法善了的套

从忙总看, 有人虚心求问, 那他是先不管来者是男是女,如何走到今天地位和为何有今天的困境, 尽其所能指点一下. 这是忙总自认能当西西河劳模的本钱. 我想大多数河友也会认为能在西西河可以和忙总这样的人直接或间接交流是一种幸运. 问题是在公开论坛, 一开贴就不是一个人和两个人之间的对话. 群体对话的问题是, 人人都有好奇心, 人人都有观点, 人人也都有坚持自己过去选择正确的自傲. 于是对话就很快就会歪到群体站队交锋的烽火线上. 你的贴子其实就是针对一个群体批评另一个群体的讲话, 所指的个人只是你针对群体的代表. 在公众场合用批评某个群体的对话来论述个体行为, 是人都会感到不舒服, 因为这基本上无法反驳, 要反驳也不可能只反驳你一个人,要反驳你要代表的整个群体. 各个站队的人都会用田忌赛马的原则,拿出有利自己群体的例子, 靠上马对中马来赢. 用自身坚持的例子反对方的歪门邪道, 对应你自己没得比才只会在背后说风凉话. 当然你可以说公共演讲不是用来说服对方,而是争取更多的中立者. 问题是你要争取中立者干什么? 整顿论坛风气? 要对方看看人民的力量, 道德的力量? 引起更多人对自身行为的思考和升华? 你自己想做这些当然是好事, 但更多人上西西河不是来接受革命教育的. 有时侯歪楼中知道如何点到及止才是真正的难, 就是开头的人想,后面跟进的未必想.

家园 正本清源很有必要,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人活着不是仅为了吃饭

赞一个

家园 你说得很到位,不过

从我参与这场论辩以来,已有数次有人站在人群中叫我闭嘴。这实在令我不解。我针对此事发表的帖子就这一个,正式的回复也不超过两个,我不知道我碍了什么事,是我发言的水平太低?还是我说的刺痛了某些人的神经?我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如你这样冷静理性,但理性的质疑一旦开始,站在某个高度去总结就是迟早的事,如果不这么做,只能让辩论止于情绪性的相互指责,那样只会让更多的人受伤。实际上在我前后,正反方有不少大牛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其水平之高令我叹为观止。我自认比不上他们,但也有权利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何单单要我闭嘴?难道就因为我不是大牛?实在令人惊诧莫名。

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我已在文中隐去了若干群体性的指征,不过有人对号入座的话我也阻止不了。不想看的话,直接无视好了。

  • -- 系统屏蔽 --。
家园 不必预设为下层,只要他上面还有上层,这个社会实际就鼓励

你不择手段。道德和法律一样,都是维持一个社会固有秩序的。因为固有秩序破坏,从猫论开始,这个社会便因为实用主义而无法确定一个稳定衡量事、物、人的标尺,财富这个东西,忽然就体现出其无比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以及精确性。而为了获得这个东西,自然其他的都是无法考量也不必考量了。

家园 "公共意志"不是个人意志,也不是你身边人的意志.

不是我不同意,或者我身边的人都不同意,就不是公共意志,600万开罗人,60万上街,也不一定就是"公共意志".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放大少数派的观点.

一,满足各人欲求是"公共意志"权利. "公共意志"的义务呢?少数服从多数,多数包容少数.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二,相对于稳定,现代社会的失稳只是少数时间段,在失稳的壮态下保持稳定,就需要长期的稳定训练.

三,这是个力量博弈的问题,力大和数量的博弈,阶级社会数量和质量的不可能同时被一个集团所占据.博弈是可以成立的,通过博弈"公共意志"能实现相对平衡.

四,道德是个变量,个人的内在需要是社会需要的延续,随社会需要的改变而改变.没有永恒的道德观.

家园 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至少是我还不能理解那样的遥远。

对现世我宁愿更相信宗教的“败坏的世界”之说,尽管不相信任何宗教。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