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聊聊当今医生生存现状,说说我知道的情况 -- fleurrriste
我是个有不少医生亲朋好友的人,想到他们的生存现状心中难免五味杂陈,不禁想为他们说点话。中国的医疗矛盾关键不在医院,而在政府。而底层医疗人员的状况是非常惨淡的,他们拿着可怜的工资,以平均极高的文凭,担着比一般人重得多的责任,承受着高强度的工作,在被刻意渲染的医患纠纷气氛中,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地平衡着生存和良心。一个真正清廉的医生的工资在中国是非常可怜的,与他们付出的努力和学历不成正比,怎么可能心理平衡。博士读出来,前几年工资能够上一千就不错了,我说得不是偏远小农村,是上海正规医院。教授级别的如果不会钻营,不能够上万也多的是。医生的资历是需要熬的,过程中充满了三班倒啊没有节假日啊手术从早到晚啊等等等等,有这个精力干什么不好。你不妨去查一查近年医生资源的报考率,医科在有些地方已经开始成为难以招生的学科了,毕业的也大部分转业了。你们也可以去打听一下,有几个医生劝子女做医生的。这对于一个专业素养要求很高的学科来说,无疑是很危险的事情。
说说大家怨声载道的价格问题吧。
由于公立医院不能够市场化,所以说不能够跟着CPI同步涨价,导致财政收入非常有限。想一下医院的收入从哪里来?一方面是挂号费,这是与医疗活动直接挂钩的劳动所得。你注意过挂号费是多少么?各个地方不一样,但是举个例子上海一般在20元以下,哪怕是教授级别。专家门诊贵一些,最多也不过几百。我在欧洲私人小诊所挂号费四十几欧,最低保险报销了27欧。这可是一对一的专门服务啊,这点钱就引起强大的愤慨,其中非理性的成分远远高于理性成分吧。
既然医生不能够从诊疗中获得价值,那怎么办呢?只好开高价药了。药价高是几个不同方面共同作用造成的,根本改变非常困难。据我所知的是,不是医院不愿意开廉价药品,而是各方面在支持着药价必须上升。现在非常尖锐的医患矛盾实质是由政府行为的缺失导致的,一线医生不过是替死羊而已。根本的问题在于医院本身是被定性为事业单位的,理应由国家埋单。但是国家对于医疗的投入太小,不足以支撑整个医疗体制,所以又要求医院自负盈亏。既然自负盈亏了那就得追求利益,但是实际上又不允许市场化,在医院的收费上有诸多限制,所以说各个公立医院就在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夹缝中左右为难,举步维艰。既然无法以医养医,就只好另辟蹊径,以药养医了。实质上这种做法是得到政府支持的,因为政府出不起足够的医保。我所知道的是这样一个的情况:卫生局会给医院一个医保限额,也就是说医生开的可医保的药必须在一定的额度里面,超出这个额度的话,社保就不会给付给医院,医院则必须从自己的财政中填上这个窟窿。在这种政策下谁还敢到处开报销药?比较有良心的医生会看人下菜,有钱的开高价药,没钱的开低价药。
另一个方面则是药厂。由于大部分纳入医保目录的基本药品药价是受到发改委控制的,所以说不能够随便涨价,多得是十几年如一价的产品。可是药厂也要养活自己啊,常年几块钱的药哪怕有效,可是在CPI的追赶下谁生产得起?所以说现在出现的现象就是不少有效低价的药品实际上断产了,而同类的药物换一个名字又变成医保外药物翻几十倍价格进入医院。而这些药要进入医院就必须要打通渠道,这就是各头头灰色收入的主要源泉。医改几次试图通过增加监督,增加透明性来改善这个问题,但是实际结果则是需要打通的渠道变得更多,付出的灰色成本更多,药品隐形成本上升。
第三个原因则是高价进口药。这方面中国确实落后,研发跟不上,很多东西必须得进口,加上不能够报销,价格就降不下来了。季候兄花出去的钱很可能一大部分就花在这方面上了。但实质上在这个情况下主要是国外医药公司拿了大头,国内医院得到的并不多。
如果说高价药填了医院高层的胃口的话,一线医生更多通过增加检查的方式弥补工资的不足。但是这种做法一般情况下也有一定合理性,因为很多病症是不能够通过表征了解的,需要检查。更重要的是由于中国医疗纠纷的”举证倒置“制度,一旦发生医患纠纷,医院必须自证没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必须自保,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做检查,尽可能地留下证据不给人抓把柄。当年的赤脚医生,在现今的社会恐怕很快会被告得倾家荡产从此不能行医。更糟糕的是现在的”医闹“问题,这也算一个中国特色吧。在医院无论出了什么事情,首先就是指责医疗事故,而医学实际上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情,很多情况不见得是大众想当然的样子。结果只能导致舆论越来越激愤,医院越来越冷血,双方关系越来越对立。卫生局每年会专门请一批当地有名的医闹好吃好喝出去玩一回,就是请他们今年不要再到处闹事,可笑不。在国外可能发生这种事么?对比之下,国外的医生个个活在天堂之中。
此文仅为抛砖引玉,有感而发,如有偏颇之处欢迎指正。
本帖由季候兄的帖子引申而来,概括中未免有些夸大歪曲,引起了季候兄的不快,现已删除这些语句。大家还是围绕当今医生生存现状展开讨论,有一手资料的欢迎介绍现状,有想法与见解的也欢迎各抒己见,交流为主,发泄为辅,谢谢。
最后一根稻草链接出处
小医生处境很艰难,医患关系很差,学历要求极高,晋升要做科研。收入又不高,工作又辛苦。部门里论资排辈。年轻的极其压抑。
现在新招的还都是合同制的,铁饭碗也没了。真是没必要再去搞医。
毕竟是一个培养周期很长的高端专业,要一下子弥补过来很难。现在医疗资源尚且如此紧缺,以后进入全民老龄化社会该怎么办啊。
所有行业都像房价看齐,政府也管不了房价, 其它行业理应也管不了
把本应该由政府承担的责任交给了医院。而医院现在又搞自负盈亏。
我一个姨夫。国内省会城市外科主任专家。一年工资才10万多一点。病人给的红包也不敢拿。又不能不拿。不敢拿是因为拿了万一治不好,别人就去闹你告你。(毕竟医学不是万能。我姨夫给自家人开刀还留了个后遗症。能说是因为医疗事故么)不得不拿是因为不拿,病人觉得你肯定不好好看病。非逼着你收下不可。
而另外一个姨夫。在美国经过多年漫漫读书路。现在拿到执照了。心外科的。一年30多万美金的工资。当然不需要红包了。也不需要回扣了。(而他的一个同学。美国拿到执照以后回国去当神经外科主任,结果因为下面一个医生的失误,被打了一顿。同学间老拿那个人开涮)
在中国,医生全凭自己的道德水平和学术水平干活。
我支持修高铁。也支持国家完善医疗制度。其实对于TG来说,还是想不想好好搞的问题。在房价问题出来之前医患矛盾就很尖锐了。房价问题出来之后风头暂时盖过了医患矛盾而已。
医科无论在哪个国家,穷或者富,都应该是高工资高福利的行业。中国现在是完全畸形的,纯粹靠榨压医生的劳动力维持。
另外美国的30万美金可是要病人预约,有很多生节假的,劳动强度和国内不可同日而语。05法国酷暑热死人的时候医都在休假呢,没什么人赶回来救人。在中国呢?在这种情况下,实在是逼人去拿回扣多收钱,最终将由整个社会为医疗压力买单。
容易学,没风险,跟美容挂钩,好赚钱,就那一小块地方想出事故都难。
外科是最不能沾的,学的时候觉得自己很风光,出来就知道难了。有这么高的智商,这么多年的教育成本,这么高的工作强度、时间、风险,随便干什么行业不比当医生赚的多呢。
出了事故,没有中立的专业机构鉴定,患者唯恐被医院骗,不管是不是医院的过失都要闹,直接抬着棺材堵医院门口的、把护士打的流产的我都见过;医院没有能力承担所有有理无理的赔偿要求,一有事故就拼命推脱遮掩,护士个人加压输液的时候走神导致剖腹产妇空气栓塞死亡,医院还遮掩着说羊水栓塞的我也见过…………
太多不该发生的悲剧了。本来制度就有问题,媒体还在里面推波助澜,唯恐医患间误会敌视不够深。心酸。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如果经常上北美的一些华人网站会发现,经常隔段时间就会有人上来问说:XX药国内卖的太贵(例如抗肺癌的一个啥药,2万一盒吃一个月)能否在美国买到便宜药之类的。
确实现在美国的大制药企业,在一个新药的投入上已经高的无以复加了。基本以10亿美元计。而国内那些初级制药企业基本没钱,也没能力去研制超越他们的新药。所以在如此高昂的开发成本之下,美国药商们自然要赚钱。要高昂的价格来弥补他们的研发成本。国内的药商一般都是坐等对方专利期一过就开始仿制。
而问题是现在在很多重大疾病上,尤其是癌症。不得不依赖这些昂贵的外国进口药。而国内的医疗保险报销数字有限。对于癌症这种长期大消耗的病来说仍然不够。
国家如果能够投资鼓励研发新药,支持基础疾病科学研究,既能创造研究基础,工作岗位,赚钱机会,又能够在药品上获得自主权。还能够减少公费医疗报销的费用。还是那句话。看ZF想不想去做了。如果中国真的要做G2,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研发新药治病我个人觉得也算责任之一吧。
我知道两个地方,印度、秘鲁。颇有几种特效药是很便宜的
中兴华为很多工程师在印度,我外婆肺癌,我就是在网上找了个中兴的工程师家属让帮忙从印度带易瑞沙。
一律不予以知识产权保护,允许山寨,至少是放宽。这问题前一阵子河里有讨论,貌似和医疗买办集团也有关系
基于还原主义的生命科学要求候选药物有相当高的精确度和准确度,但是目前在实践中通过海量的反复试验能达到的不错精确度,却对药物的作用对象和机制往往理解不全,甚至错误。而且美国药物研发与审核是对抗式的,一个候选药物被否定即可导致上亿资金的损失。所以尚不能找到大幅度削减研发投资的办法。
这条路线中国很难重复,倒不是资金问题,而是它明显是条死路。中国新药出路我想主要还是在如何建设一种不同的成功的研发机制。
认识一医生,硕士毕业,某二线省会城市医院工作,月正当收入4千多。工作确实累,三天两头值班,地震时还支援过灾区。现在打算读博士,以后好评职称。
那些抱怨工资低的医生,你们期望的工资是多少?如果中国医生的正当收入向美国医生看齐,你们有把握还能考得上医学院?
前面说的是正常医生,下面说说拿钱的医生。我家院里关系不错的俩老头,一个医生,一个患者。患者在医生那里做了前列腺手术,手术后每天要吃一粒德国进口的药,医生卖患者50多块钱。后来患者在别的医院也发现同样的药,只要40多。最近患者直接联系上了一个医药代理,一模一样的药只要20多。大头被谁拿了,大家都算得出来吧?
医生不通过昂贵的处方无法致富。
药厂不给医生丰厚回扣无法保证利润。
患者不给医生额外好处无法保证医疗质量。
需要强调,医生和药厂的逐利行为并不必然与医疗道德冲突。在公开逐利的西方社会,药商和医生都属于高收入阶层,但是医患之间的基本信任及其道德基础是相对完整的,与当前中国这样的矛盾尖锐对立状况非常不同,很少有医疗费用与服务质量严重背离的情况。
我的感觉是,中国缺乏一个对医药投入在社会层面的管理机制,对医疗过程中的现金流动状况缺乏了解,因而无法控制。是失控的逐利行为冲击了医疗制度和道德规范,导致医患矛盾循环上升,日益尖锐。
公务员有公费医疗,又不怕被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