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说说我的交易学习过程 -- ustcome

共:💬74 🌺24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说说我的交易学习过程

在河里潜水了甚久,看了不少文章,受益匪浅。不过一直没有给河里贡献过什么,决定就厚颜把自己的心路历程发出来,供大家借鉴。我是一个小散,也没有多少资金,我的情况仅供大家茶余饭后的一笑参考。

我在读本科的时候,虽然父母都在金融系统工作,但是对理财却是一窍不通,天天想着出国的事情,准备以后做科研。后来真到读了研,知道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来之不易,开始关注理财。刚开始的时候,仅仅关注杠杆交易品种,可能也是出于少年人妄图一夜暴富的心理吧。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侥幸的避开了一条弯路,没有过多的去关注国内A股市场。更多的目光投向于期货、期权和外汇市场。

我的外文功底还不错,恰逢那时候我对IRC聊天很痴迷了,无意中进了一个老美的IRC房间,里面有一些搞期货的和外汇交易的交易者,他们当时谈论的我大多也不懂,但是为了凑热闹,也经常发个表情符和语气词啥的,顺便凑合凑合几句。从这些或许谈不上多专业的Trader口中,大概知道了止损、仓位、资金管理方面的一些基本概念,同时,出于内心想了解这帮老外到底在说什么的愿望,开始看一些国外论坛的教学帖子以及一些交易书籍。我当时也不太懂哪本书比较好,就上了Amazon的网站,输入trading搜索,然后按照星级排名,选择一个评价最高的。很幸运的是我的入门书籍是埃尔德博士的《Trading for living》以及尼尔森的《日本蜡烛图技术》。这里还要向埃尔德博士道个歉,我当时并没有去买他的书,直接去网上down了一个PDF版本的。正是这本书使我了解了,对于任何一个交易品种来说,交易者需要关注三个方面的内容:交易心理、资金管理和交易方法。特别在那本书中,大量的篇幅给了前二者。这也恰恰给了我一个警示,当时的我大量的精力投入在IRC房间中谈论的各种技术指标和入场点的研究上,这本书以及ff论坛上的一些trading journal告诉我:对于一个想要在杠杆交易市场上长期稳定盈利的交易员来说,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事。

恰逢没多久,我经常去的这个IRC房间关闭了,于是我停止了对各种交易指标的研究,开始大量的阅读各种交易书籍。阅读书籍的选择仍然按照Amazon上的评分标准来选择,因为我相信,大部分人的选择应该是不会错的。在那半年时间内,我看的书包括维克多的《专业投机原理》,克罗的《期货交易策略》,埃尔德博士的《走进我的交易室》,Marcel Link的《High Probability Trading》还有《海龟交易法则》等。受益于在读书期间得到的科研训练,每本书都做了读书笔记。同时,遵照埃尔德博士在书中的指示,我也设计了适用于自己的交易表格。最终算下来,花了我7个月的时间吧,花费了大概1000多大洋买书。当然,还有额外的代价,就是经常因为耽误正事而被老板训斥,呵呵。

当时读完了这些书的我是信心满满的,就准备卷起袖子大干一场了。不过谨慎起见,遵照Marcel在书中给出的指导,我还是在模拟账户上进行了操作,实验根据我自己的交易思想整理出来的交易系统。交易品种为EUR/USD,杠杆为5倍,时间周期滤网为4H/Daily/Weekly,主交易周期为天。开始的3周内,正好是欧元形成一个大趋势的时间,我利用Fibonacci线,以EMA 35和SMA 120均线为阻挡和支撑,在回撤时利用通道指标进入,达到支撑时止盈,模拟账户翻了1.5倍。不过也应验了前辈交易员的一句话:太多的人将初始交易盈利的经历当成了自己盈利的能力。当时喜不自禁的我特别想停止模拟账户,开始真金白银的交易,还是和师弟的谈话稍微冷却了我的心思。不过我仍然决定,再持续盈利一个月,就开真实账户。那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绝对是让我难忘的一个星期。欧元的反复震荡让我的动量交易系统两边挨打,当时急火攻心的我也违背了博士提到的6%防鲨网原则,为了验证自己系统的正确性,修改了一些参数,继续交易。到了5月中旬,我的模拟账户已经损失了2/3。这对我这种交易新手来说,信心是个极大的打击。当时恰逢实验室课题申请高峰,特别忙,我也就抛下了我的模拟交易,开始忙自己的事情。不过,杠杆交易的心思倒是的确淡了。

大概忙了2个月后,在暑假的时候,回去重新翻阅了我自己的交易记录,深深的惭愧。很多地方都违反了自己当时定下的交易规则。很多时候是我在止损之后,坚信趋势会按照我设想的方向走,又重开一单。这让我也深刻的体会到了那句话的真实含义:Trade what you see, not what you expect。

这次模拟交易的失败也证明了我太浮躁了,我又开始认认真真的看书,每天枯燥的回溯历史数据复盘。每天回到住处后台灯下单调看书的生活使我感觉好像又回到了学生时代。

大概在年底的时候,家里有一笔购买封闭基金的钱到期赎回了,当时我恰好想试水A股市场,就让父母把这笔钱交给了我管理。受益于在杠杆市场的失败,我做A股的时候很谨慎,我首先根据我自己的知识背景选择了两个行业来进入。恰好我所在的研究所购买了很多行业分析数据库,我也有了足够的权限来查阅这些数据。包括wind数据终端在内的不少数据库对于我后来的盈利帮助很大。因为我自己可供使用的资金数量并不多,就万把块钱。所以我严格的设立了止损。出于一句话的提醒:严肃对待你的交易。我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去选股。从去年开始到今年年初3月,期间持有的股票换了4次,盈利大概40%多吧,不过A股向来是个概念市场和政策市场,我这些盈利80%要归功于我选择的两个行业在这一年中被看好。

通过这些经历,我也想明白了一个道理,作为小散来说,资金规模决定了我不可能去冒10的风险去博取100的利润,我最多只能以2的风险去博取1的利润。所以对我来说,止损的设置和仓位的管理始终是我做交易的重中之重。在做A股的时候,我采用的金字塔式的加仓方法。在一个相对低点投入头寸的1/3,然后在每次回撤时逐渐加码。目前来看,这个策略是可行的。当然,我购买的股票还太少,训练样本也远远不够。

关键词(Tags): #交易(大块头)通宝推:范进中举,好说好说,大神盘古,slyypp,
家园 宝推,请兄台务必接着写完。
家园 谢谢slyypp兄的关注

下午出去办了点事,回来继续写。

在我做A股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就是国内的股票交易论坛普遍推崇于单一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就拿河里以及一些国内知名股票论坛来说吧,这几年有个叫“缠中说禅”的博客很火,论坛里的很多人研究缠论。我曾经去看了下这个缠论的内容,说句实在话,我看不太明白。曾经在一个论坛里,我质疑了缠论里的一些观点,结果被群起而攻之,最后落荒而逃,还被那个论坛关了小黑屋。纵观我浏览过的一些论坛,很多人似乎不倾向于关注自己的交易,倾向于“造神”和“拜神”。要么是“波浪理论”的誓死拥护者,要么是“缠论”或者什么其他理论的铁杆粉丝。这些人不仅捍卫他们的理论,似乎还捍卫他们批评其他质疑者的权利。当然这仅仅是我自己浏览一部分BBS的感受,不一定所有论坛都是这样。

从个人角度来说,我觉得目前交易市场里的种种理论肯定都有其优势和辉煌的历史。但是还是那两句话:不要把盈利的经历当做能力;请严肃对待你的交易。我想对于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来说,技术分析肯定是有效的。但是也不要神化技术分析。价格围绕价值运动,而价值往往是受基本面因素影响的。从我自己的读书经历来说,我比较推荐以下两本技术分析书籍:约翰墨菲的《金融市场技术分析》,我想这本交易领域的圣经大家都应该听过。我更多的时候是将其作为一本床头读物,经常翻阅以强化我自己脑海中的图形和书中的呼应。还有一本是尼尔森的《日本蜡烛图技术》,这本我的技术分析启蒙书我读了起码不下三遍。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这本书不适用于A股市场,实际上从我的经历来看,从分钟图和小时图来看,蜡烛图信号经常会给出假信号。但是从周图和月图上来说,蜡烛图的提示作用的确很大,帮助我成功在066这个股票上获利后安全撤离。

我自己的交易经历并不算太多。不过不论是外汇交易还是股票交易,我基本不去做短线。我记得维克多在《专业投机原理》里还提到过这一个问题,不要去给交易商送钱,高频交易往往导致高额的交易费用和增大的失败几率。从我在国外BBS呆的这几年看,很少有专业剥头皮者能够持续2年以上稳定获利的。当然,我并不是否定短线交易,对于短线来说,剥头皮者需要高超的技巧和非常大的耐心。

通宝推:大神盘古,
家园 赞同观点,静等下文。

不过建议楼主把第一段删掉,会引来一些无谓之争。人嘛很多只愿意相信他相信的,随其自然吧。

家园 不同意对缠师的评价

实不相瞒,在下就是学的缠论,现不敢说有小成,但缠论的有效是得到实际交易验证的。奉劝阁下一句:正如看不懂的市场就不参与一样,看不太明白的理论就不要妄加评论。

家园 谢谢五福兄的建议

没想到吃个饭回来,就发现有争议来了。不过也不准备去删除了,争议就争议吧,我本来就是发个自己的学习过程,也不去图个什么。

家园 忙完了要汇报的PPT继续来写

包括很多交易系统构建的书籍在内,都推荐交易者构建一个适合自身情况的交易工具箱。对于趋势交易者来说,这个工具箱应该包括两个趋势指标,用来确认趋势的开始和结束,一个或两个震荡指标,用于防止交易者在震荡市场两头挨打,一个通道指标和一个excel评估表格,用于评估你在这一次交易中的表现。

我花了很长时间来构建我的交易工具箱,在开始的时候,我下载了大量的技术指标来试验,很快我明白了一件事,一个或二个指标不可能永远适用于所有的市场,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明白指标的具体工作原理。大部分的指标都是根据价格制定的,指标很多时候仅仅是价格运动的拟数学化罢了。后来我在TSD上看到一篇帖子,作者建议新手自己买坐标纸,动手画蜡烛图,坚持6个月,培养对市场的嗅觉。我抱着聊胜于无的态度,坚持了下来,现在看来,我不能不承认这个方法的确很有效。

我选择的第一个趋势指标是均线。就像我在Mechanical Trading Systems这本书看到的那句话一样:均线系统是最简单的系统,也是最强大的系统。我中间有一段时间走了误区,不停的调试各个均线的周期来适应不停变化的价格走势。得自与一个朋友的提醒,我醒悟了过来。技术分析是为了交易而分析,不是为了分析而分析。现在我在3个时间框架上设置了不同的均线,但是我最常用的还是5根均线:10EMA,20EMA,35EMA,120SMA,200SMA。当然,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我还是会适当调整这些均线的参数,不过大多是细微的调整。从我自己的交易经历来看,均线不仅扮演着趋势指示指标的作用,很多时候还充当着天然的支撑和阻挡。我在论坛上还看到一种均线的经验使用方法,当若干均线同时穿过一个长阳烛的实体时,往往预示着下面形成的突破是有效的。我自己的经验是这个方法是有效的。不过我自己的交易经历太少,没有足够的样本数据来证明这点。

在均线上花了很多时间后,后面趋势指标的选择就比较简单了。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有点领悟了以前有人经常说的那句话:入场点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出场。如何判断趋势结束撤出,一直是困扰我的一个大问题。刚开始我使用的是用支撑和阻挡来充当止盈点。后来发现这个方法并不总是有效。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关于止损,这个是和仓位相关的,开始我设立的是固定止损,但是后来发现在一些区间震荡的时候,这样的止损容易被打掉,该拿到的利润没有到手。我就采用ATR指标进行了移动止损。

家园 开卷有益,期待下文!

我也觉得多看书、多实践对自己的帮助最大。

对于一种理论,我的态度是既然能流传下来,而且有如此多的信众,那必然有其可取之处。但是我不迷信、不轻信,最好的方法是认真学习,然后亲身实践。有效的就吸收,无效的则存疑。最终,还是要形成自己的交易获利之道。至于一些论坛党同伐异的举动,这个我也以为不可取。

顺便,如果可以的话,不如将楼主对缠论中有质疑的地方拿出来,河里也有不少学习缠论的,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如何。

家园 赞同光头兄的话

我前面也说了,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其成功的历史。我倒不是鄙夷使用缠论的人,只是我见过的缠论的拥簇都见不得别人怀疑缠论。我在这里打住,也不再讨论缠论相关的话题了。相对来说,河内的自由讨论氛围已经好很多了。

说到多看书,多实践。前面我光提到了技术分析方面的学习,实际上基本面分析方面也有很多值得推荐的书籍,等抽空一起发上来和大家一起讨论。实际上从我学习金融交易的过程来看。这个历程和我受到的科研训练一样,都是要训练人对某一过程的反应和判断力。正如我们在做实验前,要先做个实验计划,弄个protocol,列好具体实验流程和目标。证劵交易也是如此的道理,plan the trade, trade the plan。在实验之前需要我们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以设计实验流程。交易也是同样的道理,不断的自我锻炼和提升是走好交易之路的不二法门。

家园 但是方向还不能。

k线本身应该是越来越无效的由于表示方法固有的缺陷,但手工画线得出的盘感比模拟交易应该好多了。下注方法的基本功如果欠缺,相应对准确预测的要求就要提高了,这个是更不容易的事。沉迷于指标,还不如均线算了。支撑和阻挡的有时无效就是由于k线的表示方法真的本质上有问题,越日线一下级别的越明显,支撑和阻挡准确点位可以用分笔数据计算出来。

家园 少见好文;您很真诚。

系统的写下来,对自己也是提高。天下没什么秘籍,呵呵。好的文章,反而没几个看的懂,尽到自己的心,对得起自己良心就行。

家园 看得懂的不评论还不让看不懂的评论

那不成了神密主义了么。

不如你来给lz上一课,其他人也能长长见识。我想这才是lz的意思,人家没有说好还是不好,只是描述了个造神现象。

家园 提供个原则。出场设定:只要自己设定个出场时机

(何种判定方法看自己情况),决定在何种情况下,自己“获利”出场就行。没必要一定要算在最高点才行,很多高点都是市场随机形成,只有事后才能确定。

入场点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出场。

意思:如果你知道自己错了,赶紧出场;如果预期中的事情没有发生,赶紧出场。

重要性:时机选择>股票选择>技术分析。

你回忆你买股票的情况:我自己的知识背景——仔细观察——您选对了时机——我选择的两个行业在这一年中被看好。

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去选股>技术分析。这里只是说技术处于较次要地位,很多时候选股也是靠技术分析。

表达不清了,直接来判断句。选股是自己长期操作经验的升华和体现。技术分析只是研判趋势能否延续。

家园 非常感谢五福兄的回复,茅塞顿开

您说的对,重要性:时机选择>股票选择>技术分析。

经您的这一提醒,再回首思索在我交易A股的过程,的确如此。选股实际上是建立在我对整个经济形势判断和对各种行业研究报告研读分析的基础上的。技术分析只是什么时候进入和离开这个趋势。

关于出场点,可能是一直以来我执拗于那句话:截短止损,让利润奔跑。不过现在想来,的确很难每次在一个高点安全离开。对于一个稳健的交易者来说:活下来才是第一位的。

再次感谢五福兄的建议。

家园 K线在A股市场的表现有时候的确很无力

uunet兄提到的k线的表示方法上的问题,我想这是由A股市场本身的特质决定的。我以前也喜欢研究例如波浪理论在内的一些经典理论,后来发现这些经典的理论和指标在国外的外汇和期货以及股票市场往往较为有效,但在国内往往给出错误判断。我想这可能是因为这些理论发源于西方有关,虽然蜡烛图来自于日本。

金融交易市场很大程度上是群体心理的综合表现,这些理论的使用者往往都会使用这些指标和理论,最后在市场形成一个自我实现的提前预期。

以前国外一个论坛上就提到过这样一个问题。我在刚踏入外汇交易市场的时候,也有人告诉我,要小心伦敦交易所开盘时间时的趋势信号,很多专业交易员会在这一时段利用群体的自我实现预期,来制造假突破,打掉很多人的止损,然后再将价格拉向真正要去的方向。当然,这听起来有点玄乎。不过在A股市场,庄家控股,这样的事似乎也屡见不鲜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