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由旱情引起的些许杂想 -- 大西洋14
这些天来,一直到处跑,游山玩水,吃吃喝喝,花花草草,好像忘了关心国家大事了。
今天偶听了一句“洪湖水最深处只有34厘米.....”的新闻,吓了一跳。洪湖,那可是鱼米之乡啊,湖北,那是有着“千湖之省”的美誉啊。
现在五六十岁的人,“洪湖水浪打浪......”的曲子耳熟能详,韩英在碧波荡漾、满是荷花的洪湖水道中划着小船采菱角、莲子的画面即时浮现在脑海中。
想当年洪湖水深不知多少,总有个十几二十米吧,现在怎么最深处只有34厘米了!
赶紧上网查看,果然,“千湖之省”的湖北大旱,自去年秋末至今,200多天无雨。造成湖北多地河流断流,塘堰干涸,水库“无水”,有记者甚至发出了长江告急的警告。看到这里,心中不免又是一颤,黄河已现间歇性断流的情况,难道长江也会重蹈覆辙?但愿不会。
再细看,这并非耸人听闻,连续的冬春连旱,使得湖北66个县的降雨量为60年气象记录最少,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50%,北部地区偏少60%到80%。
引几段记者的原话:
来自湖北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的报告称,截至16日,除神农架林区外,全省83个县市区均有旱情,受旱农田面积1664万亩,有50.2万人、15.8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
洪湖的情况更是不容乐观,降水量与往年相比减少七成,53万亩洪湖水面减少了1/4,湖水最深处只有30多厘米(真的是30多厘米,我没有听错)。
记者写到,站在洪湖围堤,放眼望去,已看不到接天的碧水,全是裸露出来的枯黄湖底。
荷花的故乡,候鸟的天堂已成传说,洪湖水已不再浪打浪,大片水草、田螺死亡,淤泥发出阵阵恶臭。
又看了几条相关链接,南部其他省份也同样遭遇旱情。
中新网报导,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近期出现百年不遇干旱,大面积水生植物面临灭顶之灾。位于鄱阳湖的大湖池是每年越冬候鸟栖息的核心地区,现湖底裂痕10公分以上,鱼类、蚌类、植物大面积死亡,湖底可以行驶汽车!
螺蛳、蚌壳、马莱眼子草、苦草是每年候鸟越冬的重要食料,由于湖泊干涸,这些本因在繁殖的水生死植物,现在全部死亡,越冬候鸟食物链遭到严重破坏,给今年候鸟越冬带来了严重危机。
而五月正是鱼类繁殖的高峰期,湖区十几个鱼类产卵场干涸无水,湖区湿地苔草是鲤鱼、鲫鱼的产卵场所,因干旱,苔草全部干枯,占鄱阳湖鱼产量50%左右的鲤鱼、鲫鱼的繁殖将受到较大影响。
甚至三峡大坝周边地区也未能逃脱同样命运。
报导称,从去年11月至今,宜昌平均降水量比历年同期均值偏少五成以上,25万多人和9.5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136万亩农田不同程度受灾。堰塘见底,溪水断流,田地干裂……十年罕见的秋冬春连旱,正考验着三峡大坝所在地宜昌市的干部群众。
不由想,造成这种“有库无水,有水无泵,有泵无渠,有渠不通”的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个原因自然是“全球气候变暖”,这是所有地球人,不管其所在国家政治体制如何都面临的同一个问题。
可又想,这“全球气候变暖”难道不是人类自己造成的吗?
我历来认为,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和自然界的环境保护是一对严重对立的矛盾。人类要生存必然要开发自然,而对自然界过度人为的开发,必然会引起自然界的报复。
实际上记者也写到:湖北虽有千湖之称,但近些年围湖养鱼、围湖造楼屡禁不止,湖泊面积萎缩、数量锐减,天然的蓄水库功能萎缩;农村塘堰淤塞,多年没有清理,蓄水能力大为减弱,严重影响了自然界和人类应对旱涝灾害的能力。
还看到一篇报导的题目“目前的干旱不要全怪三峡大坝”,第一眼看到,总感觉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
当前的旱情是否与三峡大坝有关,没能力调查,不敢妄言,可三峡大坝的建设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总是不争的事实。
你想啊,人为的把一条大河拦腰截断,不说需要移民上百万、大量土地、植被被淹没,这一断不把地脉也断了吗?
如果地脉之说有迷信色彩,再从另一角度说。
据设计,三峡大坝建成后,将形成一个600多公里的超大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
OK,一立方米是一吨,393亿立方米就是393亿吨。393亿吨的重量(这是大自然千百万年可能才能做到的,人类15年就做到了)压上去,地壳会没有反应吗?
大坝已建,再争论其是否该建已无意义,科学的分析它可能会给人类社会、生态环境带来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提前预设有效措施,扬长避短,这才是要做的正事。
住在广东沿海多年,就觉得最近几年这里的气候变得有点像热带气候了,开始有旱季和雨季的分别,一晴就是两个月里降水极少,一雨就是一个月里天天雨不停,以前的气候谚语都失灵了。
这几年三峡水库运用的大规则是,六至九月汛期按145米汛限运行(拦蓄洪峰时除外),汛后九十月蓄水到170米以上(去年第一次到设计水位175米),然后十一月进入枯水期后开始消落,一直到六月上旬汛前回到145米。水位要消落,只有出库大于入库才能实现。从这个角度上说,没有三峡,今年以来下游的来水会更少。
而且水库那么大的水面,还增加了蒸发量,更有利于下雨。
几乎所有的河流中小游的水量主要都是其流域面积内的降水组成的。要不怎么可能水量越往下游就越大。降水在地域和时间上有一定的随机性,建立大坝可以对根据需要用上游一段时间的降水来调节中下游的流量,事实上可以一定程度缓解旱情。当前的问题是大面积的干旱超出了大坝的调节范围。所以没有三峡大坝今年的旱情可能会更严重。
至于,今年的干旱以及这几年的极端气候是否由于建立三峡大坝引起的。比较谨慎的说法就是——可能性很小。气候问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给大家留下太多的想象空间了。
也不能排除建大坝引起自然界生态变化的因素。
所以我才说“谨慎的看法是可能性很小”。我不是气象学家,工作也和气候毫无关系。然而,即便以我浅薄的知识以及从父辈们道听途说来的零碎言论(他们的研究都是和气象、气候相关的)我觉得盯着三峡大坝讨论华中、华南、华东这么大范围的气候,不但不科学而且眼界太小了。大范围的气候变化或者气象牵扯的东西太多,单一因素很难有决定性的后果。
以下是我胡扯,仅供参考。
我国位于大洋的西岸,北边是连片的大陆。对整个气候影响最大的是北边的冷高压(从西伯利亚来——即使是夏季也有很大的影响),以及从太平洋、南海、印度洋来的低压。其中太平洋和南海的台风就是最极端的一个例子。即使是无台风的时间段里,这几块高压/低压气团基本上决定了整个中国的大范围天气。在这种世界范围的气象条件中,三峡大坝也许在局部有作用,也许在某些关键时间、关键条件下起激发作用,但很难说长期作用有多少。也许冰岛的火山喷发都比三峡大坝致命,而太平洋上某条洋流的变更则几乎就是立竿见影的影响。
一般严肃的气象学家绝对不会盯着一两年的异常天气喊气候变化的。我父亲会在饭桌上说三峡引发气候变化,但绝对不会在没有长期数据支持下在严肃的场合提出。这就是所谓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方法。
我自然也不是气象学家,确实没有什么科学的分析,只是“一建坝水就少”的印象总是挥之不去,好像一建水库,下游的水就会少,说是“调节”,可水是越“调节”越少。
另外大坝拦水是一种错觉。除非把水库的水大量地抽去灌溉,不然总体来多少最后还是要排多少,不然水就漫顶了。调节的意思是上游大流量的时候拦住一些增加库容,下游水不够的时候减少库容增加流量。这样可以一定程度地平衡下游水在时间上的不均。不过,水库控制远比这复杂。
另外,别看几百亿的数字很大,在自然界里这个数字真不算什么。按三峡大坝上游的流量也就个把月的水量而已。而且长江常年平均入海流量是1万亿立方,从数字上看三峡库容几乎不算什么,即使三峡坝口全年的流量也不过是其1/10左右。不管算不算上蒸发量,三峡大坝后的水量主要是流域面积内的降水和融雪组成。下游没雨,三峡怎么调节都是杯水车薪。
再看看图6,前一年降水超多时,下一年降水少于常年水平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
本轮拉尼娜要结束了,如果SOI大幅下滑到-8以下,厄尔尼诺一来又该来下雨了。所以旱涝急转不是没有可能的,国家防总最近也开始提醒这个了。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