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三峡到底应该蓄多少水? -- 悠然见南山
- -- 系统屏蔽 --。
- -- 系统屏蔽 --。
- -- 系统屏蔽 --。
- -- 系统屏蔽 --。
没有特殊要求,水库都是按规程运行的。三峡汛前消落长达半年,5月25日是消落分界点,之前缓降、目标是这一天要到155米,之后集中消落、目标是6月10日到145米。这个消落计划是根据多年的水文数据,考虑防洪、航运、生态等综合用水要求制定的。水位消落目标必须准时到达,没有允许是不可以早到或晚到的。发电的操作空间,就被这些要求限制在一个很小的空间,只能看上游来水吃饭,俗称“以水定电”。没人发话,就算有电荒,三峡水位也是按这个计划走。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这话跟说怒江是原生态河,简直如出一辙。
鄱阳湖蓄水蓄的是长江干流的水吗?
长江水位低,主要原因是清水下泄、河道下切。鄱阳湖要想多蓄水,挖深湖底是比建坝省得多的办法,而且对生态的影响也比建坝小得多。前两天露出湖底的时候,是很好的挖湖时机。
当年特产豆腐渣的那个地方,去年就有人找上门表达对你说的这种对三峡出库的关切。我想说的是,这些人张嘴以前,应该先想想自己地方的防洪工程修的怎么样,上报的保证水位能不能保证,能保证的话,就最好收声。防总控制三峡出库,是考虑水位抬升的,是相信您上报的保证的。还有就是普通网友因为涝灾,表达这种对三峡出库的关切时,最好先搞清楚涝在长江支流还是长江干流、抑或长江支流的支流的支流,涝在三峡上游还是下游,是不是山洪或者内涝。另外“蓄清排浑”还有以排沙补偿河道下切的作用,枯水期能提高长江水位,减少湖水外泄。
水库水位降落会引起向坡外的渗流力,决定渗流力的水力坡度与落差速度相关,注意:是落差速度,不是落差。强降雨导致边坡内的水向外渗透,和水库水位降落是一样的道理。的确会增加边坡滑动的风险,不过这在水工设计是必须考虑的内容。至于特定易滑坡位置的评估中也要考虑这个因素,这属于专业内的常识。
- -- 系统屏蔽 --。
- -- 系统屏蔽 --。
类似的例子,7级地震强烈不强烈?按相应烈度设防的建筑物要在设计阶段考虑地震影响,保证大震不倒。水位突降的影响也是边坡稳定设计必须考虑的内容,专业人员比民间爱好者还业余吗?
另一方面是在冬天枯水期和遇到春旱时能有较多的水给下游补。
你先搞清楚有效应力的定义是什么!太沙基是这样定义的: effective meant the calculated stress that was effective in moving soil, or causing displacements. It represents the average stress carried by the soil skeleton. 你看到他提到了饱和土和非饱和土了吗?在工程上,对非饱和土,u=0, σ’=σ-u =σ. 你可能会反驳者不精确,非饱和土孔压系数不一样。在工程上,我们不在乎中间状态,我们只关注基于概率统计的极限状态,需要的话,直接作为饱和土处理。安全不安全?这才是我们要回答的。
这也同时回答了如何判断饱和的问题。答案就是工程上直接按饱和土处理。安全第一。你说不考虑有效应力,在我看来,是不可想象的。
对于土质边坡,潜在滑移面随着边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的,这和岩石力学不一样。在土质边坡,没有水位上升能使边坡更稳定的说法,因为滑移面改变了。你还说到边坡的设计。这是个关键点。到部分滑坡,在发生前,连地质报告都没有,何谈设计?这要感谢三峡地质灾害组的“科学论证”!和西西河某人一样,他们大嘴一张,边坡及稳定了。
我说的碎石带是天然的,从来没有什么设计,更没有经过什么抗震设计,蓄水前,甚至连地质报告都没有!再次,感谢三峡地质灾害组的“科学论证”。你现在可以回答了吗?4.1级浅层地震的影响。
三峡蓄水后,对库区人民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绝大部分滑坡是土质滑坡。我当然只谈土质边坡。对水库而言,岩石边坡的稳定,大多数情况下,只考虑大坝附近,或者矿山和采石场。你告诉我哪个土边坡不用这个公式。说出来我送花,宝推。
还有啊,我一年至做四次真三轴实验。几乎每周都做常规土实验,现在正在测试全尺寸模型。当前,实验占用我80%的精力。
你还有好几个问题没回答我呢,又关于你的,还有那个大忽悠的,别回避!
现在我还没有见过非喉舌的专家对此下任何结论。我也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不知道情况。
你还知道地质灾害是命门。看你这话,我相信你不是喉舌。
疫情是怎么回事,能说说吗?
喉舌们拼命否认地质灾害。我为此和他们针锋相对。已经引起党中央的重视。真的。不信你看我的帖子就知道了。
我很自豪,以前是没人正眼看的小屁民,现在居然引起了党中央的重视,说明我长进了。在国外待这几年,专业上是有进步。只不过惊动到党中央,还是出我意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