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海军笑话之刮不完的铁锈 -- 潮起潮落
奥氏体不锈钢对氯离子没啥耐受力
双相不锈钢可以
最小的“柜”(不光是水柜,还有各种油柜等等)零点几立方米,里面还有管路、肋骨、杂七杂八的东西,机器根本施展不开。
可千万别把“柜”想象成四四方方、规格规整的立方体:(
“每艘潜艇上都分配几个女兵的名额”
女的抗热能力更差,那就不用刮铁锈,光往外拖热昏的女兵了——估计这活儿艇员都爱干:)
就好象设计汽车发动机舱一样,各个零部件的摆放位置,既要做到最大限度地紧凑,又要考虑到维修工人的易操作性 -- 起码扳手螺丝刀能伸进去够得着。。。
潜艇上的水柜听起来显然是“见缝插针”式的设计 -- 零点几立方米,只要有点空儿就能盛水,却完全没有考虑到防锈、除锈等工作量。。。
比方说这种零点几立方的空间,不过增加了几百公斤的储水量,但是从防锈除锈的角度却增加很很大的工作量,是否有些得不偿失了呢?
不知这方面美国核潜艇是怎么弄得 -- 估计他们不会这么没完没了地除锈。。。
尤其是他说水柜里还有很多曲里拐弯,这个喷砂肯定没戏。。。 再说这种几角旮旯,你喷进去,还得扒拉出来是不是。。。
我觉得这事儿压根就应该从防锈上做文章 -- 老这么刮,早晚有一天得把个潜艇刮成薄铁皮。。。
上个德国最新型的212A型潜艇结构图吧,这图还是个简图,还有好多细部没画出来。
潜艇结构复杂,仪器、设备见缝插针,各种管路阡陌纵横,还要统筹兼顾,设计必须得平衡各种因素,真的很难。
再来2张美国战后建造的长颌须鱼级潜艇的木质模型,看了都叫人眼晕。有请各位发表意见,怎么兼顾修理省事、省人工吧:)
难道说德国水兵也是天天钻零点几立方的小窟窿拿个铲子手动除锈?
我只不过是想搞搞清楚,别人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多借鉴一下别人的办法,往往很有助于开阔自己的思路。。。 再说我们的核潜艇设计还称不上“世界第一”水平吧,难道说就已经完全没有可改进的余地了?
虽然叫大黑鱼,感觉比真鱼肚子里的东西复杂多了~
镀层可行吗?或者塞进去一个类似气球的东东,平时软趴趴,灌水后自行贴合?
小白纯瞎想哈~
ps:看帖不仔细,原来下面庄王已经说过了~
又补发了2张美国战后建造的长颌须鱼级潜艇的木质模型。有请麦帅过目:)
潜艇再怎么优化设计,空间狭小、结构复杂、见缝插针这一特点是改变不了的。
就像汽车车体喷漆前先酸洗一样,按照材质计算出一个时间,然后清洗喷保护层。
在形状简单,好接近的地方。但在飞机上用这方法,一般是消除应力,表面强化,而不是除腐蚀。工作前要用塑料布把工作区域密封起来。沙尘乱飞,或者回收不了,那就成恶梦了。
飞机机翼等容易疲劳的地方,如果发生腐蚀,现用机械打磨的方法除腐,然后看打磨剩下的材料厚度是否符合标准,然后用10倍的放大镜检查是否除净,然后要用喷丸的方法,做除应力,表面强化。最后再化学处理,底漆,面漆。
我以前有个客户,是专门做喷砂机的。他们最大的客户是港口和船舶公司,就是专门除锈用的。那家公司很有眼光,甚至做喷砂生产线,用喷砂的方法,除去半导体行业8寸硅片废片表面的金属层和渗透层,然后做太阳能电池片。
看看这几张照片,用汽车车体喷漆前先酸洗的方法恐怕不行吧?
感觉大房间比小房间容易拾掇~
你还一直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呢:外军潜艇在这个维护问题上是怎么弄的?也是每次都要爬进去拿小铲儿一点点儿抠下来?
结构再复杂,那也是人设计出来的 -- 但凡设计,总有可改进的余地。国产潜艇在结构上远远称不起“尽善尽美”这四个字。。。 老兄你似乎有点儿“护犊子”过头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