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有关凤凰卫视 -- 为民天下
曾经我很喜爱凤凰卫视,并因为喜爱凤凰卫视而特别讨厌央视。现在回想主要原因在于央视几十年如一日的宣传模式,让我觉得厌倦。试想从小就看新闻联播,看了二十多年了,总该换换口味了吧。
最初接触凤凰卫视感觉还不错,主持人风格与央视完全不同,更具亲和力,嘉宾更是敢言,直言,各类政治节目总体感觉很新鲜,切入视角很特别,一切与众不同。当时立即放弃几十年如一日央视,认认真真看凤凰卫视各类节目。只是当时不知道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认真,你就完了。
记得有一期《世纪大讲堂》是关于美国金融危机的,有一个高学历的教授再谈及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就说是华尔街把金融产品制作的过于复杂,连他们自己都解不了,就产生危机了。因此警告中国不要把金融产品做得过于复杂,同时不要选择过于复杂的产品,当别人向你推销金融产品时如果说这是为你量身定做的产品时,立即走开,不要选择。
当时我看完那期节目后,感觉那个教授好像说的很明白,但我感觉什么都没听到。直到我看了韩毓海教授的《天下—包纳四夷的中国》一书的曼哈顿的秘密时,才明白原来如此。原来那期节目什么都没有说。仔细回想了我看过的凤凰卫视的节目,都是如此,当时好像讲的明明白白,事后一想原来什么都没说。所有的观点是直接摘抄西方的观点加以润色,就成了他们的独特视角了。
凤凰卫视的节目首重是所谓自由,而所谓自由就是热闹,一大群人在争论,而我看这些节目,感觉很无奈,那些高水平的人士自由争辩了很久,连事物的重点都没有涉及。摇摇头,换台至央视新闻频道,感觉好像我不喜欢杀狗并不吃狗肉,经过爱狗人士的宣传,突然感觉吃狗也不是那么让我讨厌了;本来就不喜欢央视的一层不变,现在想想还是老老实实看新闻联播吧,至少它的国际新闻全是真的了并且极其有价值。
现在对于凤凰卫视就是蜻蜓点水,看看就换台,最近还是偏偏让我听到一小段对话,那个对话是这样的:有一个嘉宾在谈及香港金融好的原因是因为实施了案例法,并举例美国,英国,香港金融都好,都实施了案例法。其他就记不太清了,我为此还专门查资料,原来案例法就是英美法系的判例法,原有判例对后来判例具有示范性和参照性,简而言之就是就是一个法院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案例的时候,作出了判决,以后其他各地各州的法院再遇到类似案件的时候也要按第一个判定的原则来判!这也能决定金融好坏,反正我是不相信。
凤凰卫视也不过西方的传声筒,尽管他申明嘉宾言论与凤凰卫视的立场无关,但是这句话也只能骗骗小孩。
现在我还是不得不看新闻联播,我是这样安慰自己的——至少新闻联播上的国际新闻是真的且极其有价值。
看CCTV,看到哪个地方群众安居乐业,社会治安一片大好,那就是那地方出群体性事件了;CCTV说猪肉价格稳定,就是猪肉暴涨了。
记得有个总结
前10分钟领导很忙
中间10分钟人民生活逐渐提高
后十分钟,世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除了这三点,其他出现在新闻中的,就是很重要的玩意儿了,比如通常只有半分钟时间的科技上啥突破。
看电视和看新闻一样的,都要思考。看一段视频或者一篇文章,看了之后去想想所报导的事件会引起什么连锁反应,政府的应对,对股市的影响,相关各方会是什么反映。
然后过段时间尘埃落定,看看自己的推理,思路对不对
这样还是挺好玩的,自己也有些收获。
现在的新闻频道财经频道做的挺不错的,很多问题没有回避。
在香港难免受Pussy观点影响多一些。
最搞笑的是,有次看“军情观察室”,那伙计没有标点符号的说一长串话,夹在中间的一句话是:据民调(不知哪里的民调)说,80(90?)%的日本人反对中国发展某某武器。当时心里就在想,民调是在哪里、谁来做的?什么时候中国做事要让日本人来评判了?
凤凰的历史节目是最不靠谱的。完全是民国范。还有最近的关于中共成立的记录片,完全是以张国焘的回忆录为基础,参杂了莫名奇妙的说法,既没说法的来源,又没有事实做依据,私货不是一般的多。
比如黄章晋等人,那可是号称,啊不,自称“精英”的人呢。凤凰网有一帮编辑是目前有良心的历史发明家的中坚力量,凤凰卫视的历史节目比如“凤凰大视野”之类的,策划工作都是凤凰网的那帮编辑在搞,弄成民国范儿神马的一点也不稀罕。
我说这样下去汪大总统和袁大总统也要变成英雄了,下午果然看到了。。。呵呵。。。这回的引蛇出洞很彻底。呵呵呵。
什么大小盛会(包括奥斯卡)都要露一小脸,近年来在香港出席公共活动,主持人介绍都是“刘XX太平绅士”,什么范儿?
这还好,就算给凤凰台增加知名度吧,最烦就是刘台长基本上把凤凰台当成佛教传教中心了。
非常符合火鸟台的风格。
10是科教频道,知识性强、节目水准高,不需用多解释。
12是社会与法频道,市井百态、社会万象,毫不遮饰、尽在其中。真的想了解当下的中国社会,多看看CCTV-12,一定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