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悲哉,壮哉 ─ 苏联、南斯拉夫、还有利比亚 -- seasonsyan
一长串的军车都被烧了。
快大幅同志就是绝食英雄
送花赞扬 关闭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通宝=16铢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老萝卜兄, 挑个小错, 519之前有部队进城行动的, 别的地方不知道, 俺当年的那个单位在427就进驻了解放军,有上百人吧, 临街的会议室被征用了作为临时指挥部, 单位里上上下下都挺不待见他们的, 晚上才撤走的吧。单位在二, 三环之间,怎么也该算城里了。
其实类似的事在《新观察>最后那一期上也是有记载的, 翻翻38A的记载,第一批部队4月22日就赴京了.
前两年在河里这方面的讨论参加过不少, 现在不想多说了, 看见采诗同学的贴, 实在忍不住多句嘴, 咱们这些人还没老糊涂呢, 事情就扭曲成了这样, 当年出版的官版〈戒严一日〉都没这么出众的想象力,呵呵。
还动不动就几百朵花, 唉!
连这么关键的时间都搞错的,还谈什么历史?
……
很难想象么?可人民军队本来就不该用来对付老百姓的。军队和人民是鱼水关系,士兵和学生一样,大家受的是同样的教育。我相信绝大部分的士兵也是不愿意对老百姓动枪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向你所列举的那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军队看齐,这算是进步,还是退步?是解放军的光荣,还是耻辱?
你举个例子出来看看?
部队开枪的时间是1989年6月3日晚上十点。
陈希同不是说美帝在后面捣鬼吗, 抓几个开枪的才有说服力呀。关了不少人,怎么没有一个开枪的?是杀人灭口了还是礼送出境了?
最后是几路合围的。
在4号那部分里有这么两句话:
多辆部队运粮车、被服车被抢,不知去向。有几名暴徒在复兴门立交桥一带,开着抢来的装甲车,边行进边开枪。
网上可搜到。有部分可以印证。我也觉得一般的部队,特别是在北京驻军了解一些情况的,很难下得去杀手。毕竟杀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蒋彦永:《关于为89年六四学生爱国运动正名的建议》
在6月3日晚上,我们医院的每一位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都万万没想到会出现这种使正常人无法理解的惨事。我当时也以为不知是哪个部队的头头在胡来。我和当时到急诊室来参加抢救的廖院长说,是否可以和上面通电话,告诉他们在我们面前发生的意外情况,请上面赶快制止。廖院长也和我们一样,不断流泪,不知如何是好。6月4号上午有一辆坦克开到301医院门诊楼边,从车内抬下了两位昏迷的战士。我当时还在急诊室,从送来的人员那里了解到,两位战士大概是中毒昏迷。我和廖院长商量,我们对面的军事医学科学院应该知道如何处理这类毒气伤。我们一面打电话联系,一面想办法把他们从地下通道转移到我们对面的307医院。我和廖院长等其它院里的同志,都为老百姓和战士受到这样的伤害,感到十分悲痛。
我在这楼里问了楼主 & fans 无数次这个问题了,你能回答吗?
这个不难吧?
你说:
这个我已经回答了:
这样的方法是有成功的先例的,86年底,苏州的学潮闹的很凶,要求取消寒山寺在元旦除夕只对日本人开放的规定,学校把领头学生的家长请来了,让家长们把自己的孩子看住,学潮领头的不见了,立马偃旗息鼓。
8平方前夜,运动已经成了强弩之末,拖不了多长时间了,眼看酷暑接着就要来了,广场上哪呆的住?再拖段时间,肯定歇菜。
你说:
最后通牒说了不能在自家厨房呆着,铁道部晚上不许值班了吗?
请先把最后通牒与劝告之间的区别搞清楚了再说。
真牛,政府的强制性命令被你解读为“劝告”,如果戒严令都能被理解为劝告的话,你那个什么“最后通牒”一样会被理解为劝告没商量。
夏天的形式是:不停有学生离开,同时不停有学生上北京去,最早坚守广场的那一批早走的差不多了,但是还是有其他地方高校的学生源源不断的支援北京,个个都相当领头,除非你能把全国的家长都找来,否则广场撤不下来。更重要的是,不少骨干分子并没有家长,刘三百有没有家长?侯德健有没有家长?丹同学倒是有家长,可惜他的家长很为自己家里出了个学生领袖为荣,不会帮你共产党卖力的。这帮骨干分子吃硬不吃软,刘三百们如果不是知道已经开枪,绝对不可能顺顺利利提倡学生撤出广场,他们能够视戒严令为粪土,凭什么相信这帮人能听你的“最后通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