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再说运十, 及航空工业基础的产生 -- az09

共:💬497 🌺3685 🌵10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4
下页 末页
家园 对的,还有木材加工机械、木材本身、木制家具、以及,

渔业和渔船制造业。

家园 我在芬兰有6年了

我在芬兰有6年了,楼上说的挺好的,我再补充一些吧

芬兰不加入北约,是知道加入北约肯定就立马会被俄罗斯给踏平。芬兰和俄罗斯有不成文的约定,芬兰不加入西方搞俄罗斯,俄罗斯让芬兰成为俄罗斯的香港。

这里的女人的确是彪悍。。。以后可以多说点关于这个的趣闻。

芬兰还是有些其他的资源的,但是最大的资源是人力资源。芬兰的高等教育水平全欧洲最高,虽然它人少。

家园 任何时候做任何事都要量力而行

尤其是大飞机这种锦上添花的项目。很多人都拿大飞机项目和两弹一星比。其实这是没有可比性的。两弹一星是国之神器,非有不可的。没有它,最基本的国防安全都无法保证。大飞机则不是,有钱的时候这个大飞机当然要搞,就像现在。没钱的时候,这种看不到光明又超花钱而且还不是必需的项目则是能停就停的好。

现在修三峡是造福百姓,六十年代修三峡那就是典型的祸国殃民。不知道老兄明白这个理不。

家园 你没看懂我的意思

我是说麦道波音会卖得更便宜,运十肯定一开始是便宜不了的,但是总的来说可以帮我们省钱,就像乐凯虽然质量价格不行,但是放在那里就是杀价机器,超级计算机就是用美国芯片,不是上到多少美国就解禁到多少么

家园 老兄,让人降价前提是你的东西得能比人家便宜才行

反正以麦道82这个例子来看,国家一架补贴800万美元,比人家麦道波音贵出1/4,人家会降价嘛?再说麦道82组装了三十多架,不少了,俄罗斯图204一共也就卖出去40架而已。

运十这事没那么简单,比如很多人都说国家对大飞机撒手不管,现实是国家为了麦道82前前后后出了3亿美元的补贴专门养着上飞这些人,就为保留个大飞机的种子,80-90年代的3亿美元啥概念,北京亚运会才花了20多个亿的人民币。为啥这事很少有人提?因为提了会严重影响上飞形象,严重影响运十的悲情气氛啦。。。

通宝推:赵沐浴,
家园 不光看单价啊,还有就是技术转让费用,技术转让多少高低

你认为我们没有运十和有且不断进展的情况下,这些东西能一样吗.就是一个配件搞出来,也是一大笔钱啊.比如芯片这个行业,2代,2.5代的射频功放如今全部被国产货占领了,ADI RFMD之流就完全放弃抵抗,而且他们因为中国有这些人才和需要,开始把研发中心都开始向中国转移,3G功放虽然还是他们占优势,但是眼看就快被攻破了,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之类的以前卖天价的,现在开始大降价,怕以后一钱不值不如现在卖个相对好价钱

家园 这好像不是全景,而是截图。

工人脚下几米就是实地,不过由于截图和角度的原因,看起来好像下临深渊。

从一个图就可以看出谣言是怎样取代真实的。

家园 不是实地, 是虚空。

1. 不是实地, 是虚空。 那些好像木板的格子, 是几百米以下的楼下的屋顶, 仔细把图放大, 仔细看, 就会看出, 他们和楼下其他的屋顶是连续的, 是融为一体的。

2. 后面有很多分析的帖子, 包括我还有一个解释贴, 包括美国历史频道的历史学家的解释, 都证实了这一点。

3. 退一万步讲,(我只是退一步讲,并不以为我认为那是木板) 即便楼下是木板, 好歹离了有4米左右,一滚就掉下深渊去了。 而且钢梁的外侧, 就相当于是悬崖的边缘, 掉下去, 有一半的可能, 是掉下悬崖, 那便是几百米的虚空。也就是说, 即便下面是楼板, 他们也是在悬崖边缘行走, 而且是窄窄的, 离地几百米的悬崖(钢梁)的边缘, 每天8个小时的工作行走。

4. 这个问题已经没什么好争的了, 把《美国, 我们的故事》的相关视频看一下, 就非常非常清楚了。

家园 下面很安全,不过一米多就是楼板。

有很多人都回复过了,我是在一个帖子里看过全图。下面很安全,不过一米多就是楼板。可惜当时没有存下来。看看新疆西藏cnn的报道,你就可以知道截图是可以怎么样颠倒是非的。

在窄窄的钢梁上,“离地几百米的悬崖(钢梁)的边缘, 每天8个小时的工作行走”,这伤亡率得多少。有人说过军队伤亡超过三分之一还是五分之一就会崩溃。是什么让建筑工人可以媲美甚至超越军队。

家园 好吧, 不争了, 拿出所谓的原版照片来吧?

好吧, 不争了, 拿出所谓的原版照片来吧?

其实后面的续贴中已经有了大量的拍摄者当时拍这些照片的场景了, 在俺看来, 即便是拍摄者所站的位置, 已经很危险了。 比如盖这个楼肯定一年盖不完, 那么就会遇上冬天, 下雪, 或者冬天, 下雨, 考虑到几百米高空的巨大的风速,以及冷却效果, 结冰....呵呵, 俺就不敢站在拍摄者的那个位置去拍片, 更别说在那里工作了。

有人说这些照片被PS过了, 只是, 1932年版的Photoshop 软件拿出来拍卖, 一定比刚刚被拍卖的第一代苹果电脑更值钱。 呵呵。

好吧, 不争了, 你拿出所谓的原始图片出来吧。

--------------------------------------------

最后, 俺发现大家争了半天, 其实都没有问一个最简单的问题, 所谓的梁上铺了木板, 但是, 总得有梁先才能铺木板吧。 那可是巨大的钢梁。那么, 在架钢梁的时候, 你总不能铺木板吧。你总不能把木板铺在虚空吧? 而这些工人, 正是架钢梁的工人!

另外大家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 先搞清楚他们架的是什么样样的钢梁。 那是大楼的主体框架!!! 在架的时候, 无论你是否在下面是否铺了木板, 总是有一侧(外侧)是悬崖的。 大家先在脑子里面建立这个大楼框架的3D模型先, 然后再把一个人放上去......, 再看看危险不危险。呵呵。

好吧,这个问题俺不再回复了。 呵呵。

--------------------------------

下面有现代版的走钢梁, 前段时间的新闻, 国内的一个大桥通车了, 有人在打扫。

点看全图

家园 真心羡慕。。。我喜欢那种地方。兄弟有空细说说呗。
家园 这种自我批评精神很好
家园 原版照片来了

拍摄角度的原因产生错觉,工人脚下绝对不是虚空。网上流传的基本上都是经过精心裁剪的那个版本,那是有意识的误导了。

尽管楼主的帖子因为有这个瑕疵而显得多少有点读者体的味道,但整体上是没问题的,我觉得大家也不应对这种细枝末节过多纠缠。

这张图名字叫Lunch atop a Skycraper.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这不能相比,有抓手和无抓手大不同。

  比如一座高塔,绝大多数人都敢在塔顶看台边上看风景。但如果这看台没有栏杆,有多少人敢站到边上去?或者说有多少人会坐在那平台边上休息?

  就拿这张图,他们在上面干什么?休息?休息要排着队走到地方?休息完了再后队变前队下来?如果他们是为了节省时间不下来休息,为什么还要花时间排队坐到一根梁上?这根梁上中间的人肯定是先上去坐下来,那么他们一般也会先休息好,那么中间的人先休息好了还要等两边的人,不一样误时间?

  我不否认发达国家很大程度是自己苦出来的,但工作苦不代表就需要这种无谓的冒险。凭我在工程队工作过的经历可以肯定,象这样的照片,要么是摆拍,要么经过后期处理,没有其它。

  

家园 再贴几张图片, 再看看是所谓的楼板还是虚空

下面这张图片是清晰版的,虽然为了美观, 有所截取, 但是, 至少放大来看,(点击图片可以放大)。 目力所及, 全是地面或者地面的屋顶, 俺没有看见所谓的楼板。 同时把这张图片和“[ 爱吃苹果 ] ”同学的图片结合起来看, 大家可以分辨出, 那是地面。 可能要带点透视的感觉看。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好吧, 相信看完了最后一张图片, 大家知道为什么他们能够那么悠哉的坐在, 甚至是睡在钢梁上了。 因为, 他们平时工作做的那些高难动作, 远超如第一张照片般,仅仅是坐在钢梁上。 悬空坐在钢梁上, 对于他们来说, 的确只是吃饭和休息。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