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卖书记 -- 大西洋14

共:💬15 🌺4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卖书记

居室不大,书柜也有限,加之多年居无定所,积年收集的书,有买的(十几二十年前经常买书,现在很少了,一来价格太高,二来现在的书总觉得有些粗制滥造,好书不多),也有人送的,还有就是父亲留下来的,总有千册上下吧,一直没有认真整理过。

闲云野鹤之后,时间有了,慢慢把不多的书整理了一下。一些不太可能看的书(没有什么价值的应景小说、纯粹的理论书籍),还有一些没精力看的书,主要是外文小说,字小,也并非什么名著,大概有百十本吧,没地方摆放,又不想搞什么收藏,决定处理掉。

送到废品收购站觉得有点浪费,后听说中国书店收购旧书,脑海里也浮现出文人墨客笔下旧书店中“真本、善本”的传说,鉴定、估价的神秘,遂决定把书卖到中国书店灯市口分店。

周六,风和日丽、秋高气爽,驱车沿长安街穿城而过(家住西四环外),直奔东单。

京城的人都知道,长安街沿线,除极个别路口外及公交车外,一律不得左转弯。行前虽有查询,但交通图上标的也并不清楚,原想实在不行,就得到建国门调头了。

过了天安门,突然想起商务部东侧赴北京医院入口处,前行三四十米有一左转弯处,直到崇文门外大街,不知道可不可以再左转,进入东单北大街?没想到决策正确,商务部东侧右转,再连续二个左转,穿过长安街,马上就是东单北大街,灯市口近在咫尺,真是太顺了。

平日里,东单北大街路窄车多,是一个经常拥堵的路面,没想到周末还好,车不多,行人也少,可还是担心有没有停车位。

果不其然,过史家胡同、灯市东口丁字路口,再往北十米处即是书店南侧的内务部街。狭窄的胡同两侧已经停满了车,店前自行车道到是可以停车,可也不敢停啊,一个罚款单帖上,就得掏钱了。

看路口处有两位带着红袖箍的街道居委会老太太,小心的询问何处可以停车?老太太反问我想做什么?答中国书店卖书。两位老人交流了一下眼神,回答说,如果时间短,停在店前路边即可。虽不知收购过程需要多少时间,可有此话垫底,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再说LD还在车上,不会有什么麻烦。停车,将装着书的箱子搬下。

进店门,门里有一位男店员和一位女收款员。询是否收购旧书?男店员一指店里说,里面收。抬眼一看,店面很深,足有四十多米。男店员很热情的说,我帮你抬吧。急急的感谢,在他的帮助下把书箱抬到里面收购处。

收购处也有两位店员,一位年纪大些,五十来岁吧,一位年青的,三十来岁吧。以为年纪大的负责收购,后来才发现,他只管开发票,年青的负责收购。

把书箱子里拿出来,其中有一套49年解放社出版,新华书店发行的干部必读,共十本。本以为他会看看出版年代,端详一下品相,说点儿什么,没想到他只是淡漠的把这十本书放到一边,继续拿其他的书。

我又顺手拿起一本还是49年北京市委组织部出的《中国共产党党章》问,您看这本怎么样?他面无表情的说,您说好就好,您要不想卖可以留着。说完,停止整理书的动作,似是在等我决定。

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啊,看他那样子,我也不想多说啥了,人家说的一点错没有,你要不想卖可以自己留着啊。反正我也没想指这个发财,只不过想为这些书找个有点儿利用价值的地方罢了,遂说,好,全听您的。

把几十本书堆放好,他打量一眼说,75块。心中略感惊诧,到不是认为出价低,而是感觉他的神态、表情、口气怎么和收废品的差不多啊!都是论堆儿撮,有距离也就五十步之遥啊。

当然啦,咱的书也够不上鉴定、品相的级别,有点儿利用价值即可,总比直接化为纸浆的好。成交。

周日再去,把数十本外文书处理,35元。算下来全部的书平均一本一元。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天看到书架上有两本待出售的干部必读,底页标价赫然写着:50元。

不觉一笑,看到过上个世纪旧书商利用出售人不懂行情或急于出售而压价,低价收购高价出售的事儿,没想到这个传统到是被继承下来了。

看来只要与孔方兄挂上勾儿,再文化的事情也摆脱不了铜臭味儿。

家园 可以上孔夫子旧书网交流嘛
家园 是,现在还不太会网上操作些东西
家园 哈哈哈,送花,再回一个

四十几年前,俺有一书包旧书,本来都是在地摊和古旧书店买的,买的时候,差不多平均是五毛一本。俺在东行推销一阵,五毛一本照本吆喝。站了半天,愣是一本没卖出去。由于当时俺急着钱用,就跑到中街古旧书店的收购部,准备处理给他们。俺把书掏出来,放在收购部的柜台上,一个干部模样的中年人过来挑挑拣拣。凡是没有封皮封底的,他一律不要,放到一边。然后,他按着厚厚的一摞约六七本书,心不在焉地说道:“四毛。”俺肚子里回答道:“羊驼!”俺把书收拾回书包里,转身踢开门,走了。

家园 我也卖过书

送到中国书店东四店,店里也来人到家里收过。每本价格不同,与书中印的卖价有关,大约是几折,年头长的还会超出当时的定价。这是十年前了。

家园 居然把“书记”都卖了。

看标题的时候吓一大跳,后来才知道是自己老眼昏花,脑子不转了。

家园 不会吧,

在下才称得上是老眼昏花啊。

家园 四十年前,七十年代,你还是小后生,以当时的社会环境,

你拿古旧书去卖,人家没当你是小偷来办,你就知足吧。如果你当时就已五,六十岁,我肯定书店会给四毛的十倍价钱。

另外,

俺肚子里回答道:“羊驼!”

羊驼可不是国内的品种,虽说很多看过课外书的人都知道这种动物,可要说流行的话,也不过是最近这四,五年而已。你想骂人,首选当然是国内品种的草泥马。

家园 和尚不识数啊

四十几年前,是七十年代吗???打到打到!

家园 卖得这百元够油费不

还不如把这书捐了呢,现在很多这种捐书给需要的人的活动。

网上就有个随手捐送书去乡下

家园 外文书本来想捐的,

可受捐院校牛的狠,看不上,送都推诿称忙,说是到时来取,一直没来,只好卖了。

家园 挂在淘宝上, 结果肯定大不一样!
家园 我自己把外文书背到图书馆捐的,那些大爷可牛了
家园 收破烂的收也是一本一元

碰到古旧书还可以议价,不过最好是放到孔夫子旧书网上,可以多卖5~10倍

家园 可惜了,应该在网上卖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