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一个老坦克兵的记忆 -- 59特射
标志就是快慢机那里的单连发保险使用朝鲜字标的,刺刀是匕首似的,单独挂在腰带上。做工粗糙些,主要是他们不那么卡模版,外形上有点问题不当回事,这样成品率就高,便于他们全民皆兵的用。要不装备不起呀。但用起来相差不大。
因为不透气,所以坦克兵普遍得脚气,是真的吗
虽然没有着,但比布军装差多了,再一个就是旧了以后发脆,颜色也难看。穿在身上发闷,热。不是好军装。
的确良的最大问题是遇到火星就是一个洞而且不耐磨,不用救火和上战场,一般的训练就能磨成洞!上战场的话不一会儿军装就和要饭花子的百衲衣一样了!
那时的坦克的避震不好,乘员在坦克里应该也是颠得七荤八素的,但他们不戴工作帽,难道是德国坦克的避震好?不理解。
在南方的公路上碰到过好几次。
现在门都出不去,都是等级公路,哪敢压呀。在营区他们连连行军都搞不成。经济发展了,对部队的制约是各个方面都有的呀
德国早期的坦克乘员也都配发坦克帽,其帽顶非常厚大,原因就是在其顶部及周围填充了厚厚的海绵衬层,其作用同样是起到防止碰撞作用,只是由于这种帽型对佩戴使用车内通话系统的耳机有较大影响,加之后期坦克设计的发展,于1941年全部撤装,转而使用有沿战斗帽(山地帽)和船型帽。
德国后期坦克不使用防碰撞坦克帽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德国坦克减振性能极好。二战中后期德国坦克的主战坦克大多为重型坦克,其负重轮设置几乎全部采用交错排列的双排大直径负重轮,而且每个负重轮都有独立的悬挂系统,相对于采用单排负重轮的苏式坦克以及美英式坦克采用扭杆悬挂系统的小直径负重轮,其减振效果极为优秀,即使在非常颠簸的地面上行驶,也能保持车体非常平稳,故少有乘员身体与坦克车体碰撞现象。二是德国坦克在制造时就在车体内部容易与乘员身体发生碰撞的部位敷设了厚厚的保护层,不仅同样起到了保护作用,而且在炎热状态下,有利于坦克乘员穿着单薄,利于汗液蒸发,避免戴皮质坦克帽的闷热感,长时间保持其良好的精神状态。三是坦克战术的影响。由于二战时期的坦克不仅观瞄系统比较原始,而且火炮没有射向/射角稳定装置(现代坦克火炮全部采用了射向/射角双向稳定器),只能采取短停顿射击的方式(行驶间发现目标,停止间瞄准射击),故此,不同的国家采取不同的坦克战术,如苏联坦克采用高速接敌,高速脱离战术,甚至采用高速撞击战术,而德国坦克依仗其厚重的装甲防护,则采用慢速接敌,快速停车,精确射击的战术,再加上极大的车体重量限制了坦克的车速,故此,德国坦克的行驶速度普遍较低,根本不可能有苏联T-34坦克那种飞离地面的疯狂行驶场面,其坦克乘员更不会像苏联坦克乘员那样在车体内如乒乓球似的左碰右撞,因此,基本不需要特别的保护措施。
但感到以上理由不充分。实际上坦克只要行动起来,避震装置再好也是要颠的很厉害的。美军的谢尔曼坦克有了高低向稳定器后一样戴坦克帽。总还是觉得是德国人有比较奇怪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