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一个老坦克兵的记忆 -- 59特射
在槐树岭曾乘着坦克在水泥跑道上疾驰了一圈,坦克转向那叫一个猛,刚刚的,一点也不平顺圆滑,磕得肩膀生疼——我坐在炮塔装弹手位置,开着盖子。若是跑越野,怕是早震酥了。
但他们总归会有什么说法吧
其他位置都很不舒服,呵呵。
使用交错式负重轮,有两个后果:
1.避震好,开的平稳,坦克兵甚至不需要坦克帽。
2.维修复杂。
在部队住就比较简单了,住营房拜。但是俺们那会因为散山洞而离开了原来的营房,来到预定的疏散地域,那是在山林地里。后来干脆不让回去了,我们就只好在山沟里自己盖了。那些年我们以每营在一条山沟,每连再占一个支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营建工作。那时我们住在自己盖的红砖平房里,由于还得依着山势,所以几个排还不在一个等高上。除了连部外,我们都住通铺,低下有地火龙,在外间烧,外间还有水缸或蓄水池,用来供洗漱饮用(当然得烧开,我们那里的地下水含有大量的大肠杆菌)。坦克排人少,通常是一个长铺一个短铺,能住12个人就行。短铺那头往往放枪柜。每排还有一个储藏室,里面搭上架子,把换季下来的服装放上,还有其他的战备携行物资如防毒面具、马靴等以及自己的一些物品,按规定分好携带、前送、后送、留守等,叫三分四定五落实。以保证随时出动。由于人员是总在变动的,所以有时候是需要住14到16人,这就麻烦了,只能挤了,有时褥子压褥子,搞的每人的宽度不足60公分,这就很挤了。铺上开始只铺草垫子,好坏,不隔潮,而且不好整内务。以后团里从家属工厂的收益里拿出钱来,给所有的铺上都铺上羊毛毡子。当时就觉得很享受了。冬天的取暖是烧地火龙,但煤有时不能保证,很多时候即便有也不好烧。我们在山里,坦克上的大工具箱里什么家伙都有,于是就有人偷着到山里伐树,打柴。一旦被发现处理起来是很重的,但是很难管住,俺那时也干过。
一般的外出拉练野营都是住老百姓家。东北的老乡家一般都有一个短炕,我们大多时候住的就是这短炕。人家是顺着住两个人左右,我们一住就是4-5个,就得横着住,炕短,得蜷着腿睡,再加上褥子压褥子,是很遭罪的。不过习惯了也就好了。只是和老百姓住在一个屋,搞的人家很不方便,只好忍着,等我们走了再说,好在我们在每个点上都住的不长,要不真能憋死几口子。演习时有时要野营,我们一般是两种办法,一种是在挖好的坦克掩体(也叫射击平底坑)的一侧挖个宽些的短壕,把火炮转过去。把蓬布打成单幅,这样不单可以盖住车体,也可以从炮上盖过去,这样就可以搞成一个不错的地窝子。再就是炮向后,把蓬布搭在炮上和传动室上,也是一个不错的帐篷。其它的办法还有,总之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等当了连长后就住起了单人床,以后在院校和机关也都是,但在排里住大通铺的情形总也忘不了。
我有一套发白了
最开始德国装甲兵是全部装备1936型装甲兵黑色贝雷帽。黑色贝雷帽里内有一个防冲撞内衬,能够在狭窄的坦克内部有效保护佩戴者的头部。贝雷帽整体形状为圆形,由1.5厘米厚毡呢或红色橡胶海绵制成。贝雷帽外面覆盖黑色布料,内部是黑色油布和皮质防汗带。另外在橡胶海绵上还有一圈3.5厘米高的布条来调节贝雷帽佩戴松紧度。贝雷帽上由六个通风孔和一个中心孔。在德军装备手册里这种帽子的正式称呼是防护帽。这种防护帽从派发那刻起就遭到德军装甲兵的恶评,因为外罩过于松垮,戴起来不舒服不说而且在车里行动时常常挂住一些开关和手柄。而且由于橡胶软盔太大,以至于根本无法佩戴制式耳机,结果当时的车长只能把耳机挂在后脑勺上,路况不好时还得手扶着,否则就会被震落。德国装甲兵除了阅兵和宣传拍照时戴着装装样子,平时训练与作战时则改戴配发的船型作训帽或陆军制式钢盔。一来二去约定俗成,最后船型作训帽也就成了装甲兵的制式作战帽。1941年1月5日第64号法令规定,取消使用黑色贝雷帽,但捷克制装甲输送车驾驶员和副驾驶仍然使用黑色贝雷帽。根据1941年3月7日第277号法令,Sdkfz251半履带式装甲输送车停止使用,但黑色贝雷帽还是有部分佩戴者。
工作帽没做好。
现在应该改善很多了吧?去西藏的时候过了几个兵站,看着房子还不错。
俺们现在的营区可是好漂亮呀。都是双人床(上下)连部都是单人床。住楼房。俺10年回去时好好的看了一下,真是不一样了,现在的兵
真幸福呀
再有14朵就可以申请认证了。 ^___^
坦克行军时乘员的铺盖卷是否随坦克走?炮塔上有行李箱么?记得以前看共军坦克炮塔上光秃秃的(高射机枪等例外哈),没有箱形结构,故此一问。
谢谢
树是野外的树还是村里的树啊。
我弟弟当了个长。每天起床牙膏都有人挤,走哪儿都有人给开门,搞的他十分不适应。比战士还扭捏。
"三分"是携行、运行、留守
“四定”定人、定物、定车、定位
落实不清楚。
每个单位的具体东西也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