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史记》之太史公家谱 -- 天煞穆珏

共:💬349 🌺187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家园 轮台诏确实空前绝后

毕竟那个岁数的老人, 多数会丧失大局感, 然后凭着老人的固执继续干到底。

好一点的,也会勉强维持局面, 把问题留给后人处理。唐玄宗就是这个 “不折腾”心态, 无奈活得太长, 没有拖过去。 乾隆去世前赶上了白莲教起义,不过基本上是拖过去了。

再好一点的,自己维持,但是挑选能纠正自己的偏差的继承人。 康熙选雍正算是一个。 毛泽东保留邓小平党籍, 勉强算一个吧。

象汉武这样, 晚年了还锐意改革, 改弦更张, 亲自布政选人,确实难得。

有类似的例子吗? 我想不出来。 能像汉武执政多年的皇帝本来就不多。

家园 巫蛊之乱的影响,应该没有那么大吧

巫蛊之乱后,武帝依旧是大动干戈的北征匈奴。此时,他要是有所觉悟,应该不会搞出这么大的动作吧。

此次失败后,才有了轮台诏。当然,轮台诏的出台也不好说跟巫蛊之乱没有关系,但是,关系有多大,就不好说了。从武帝临终前斩杀燕王使者来看,此举几乎就是斩杀燕王本人,换句话说,儿子在武帝心中的地位,并不一定是多么的崇高,他想的是啥呢?

说实话,晚年的汉武帝,我实在看不懂,一会儿他显得幼稚无比,一会儿他又是一个老到的政治家,着实令我难以把握。

再一想就想开了,两千年来,武帝的毁誉就是系于他的晚年,既然两千年都没有定论,我操啥子心啊

家园 有感于 “大局的敏感性”

先声明,这是道听途说的, 没有确凿出处:

大概是 1959 年前后, 毛主席乘火车巡游。突然命令马上停车, 指着车窗外的一个村庄说:“我要去那个村子, 我要去讨一碗红烧肉吃。”

工作人员马上安排。 不能随意停车, 否则影响铁道调度。 要到前面的车站停车。

等到了前面车站, 再坐汽车返回来。来回半个小时。 不要说红烧肉, 想要烤全羊也有了。

这算不算对大局有敏感性呢? 可这又怪得了谁呢?

家园 这是造谣,毛爷出巡,停车睡觉都干过

毛爷出巡,有时停车睡觉,搞得铁道部调度忙的人仰马翻,很是抱怨。

就地停车,小菜一碟。

家园 巫蛊之乱死的是册封已久的太子

还是长子,父子共处几十年,和那些远封外地的儿子感情亲疏是不能比的,被自己逼的造反自杀,连孙子都不能免祸,牵连波及数十万人,这种伤痛可想而知,否则武帝也不会建思子宫了,我倒认为对匈奴的用兵应该是武帝想转移心灵伤害的举动,就像李世民打高丽一样,还可以对照的是康熙两次废太子和九一三的三叉戟。

家园 重点不在停车,在于下边人的作弊,毛可能敏感意识到下边

的汇报有猫腻,所以有突击停车的举动, 可仍然下有对策。

家园 不管你的重点在哪里,客观事实要尊重

毛爷停车不需要到车站停,所以你的故事就不成立。

从已经公布的视频上也可以看到,毛爷停车接见古巴领导人和西班牙共产党领导人的地方压根就没车站。

家园 不对吧。他的军队主要是自己独自出征收降的。

刘邦除了出汉中至关中算是全军交给韩信统帅以外,其他时候韩信独立出征,带的刘邦的人马并不多--高级将领倒是不算少,有点林彪出东北的意思。

他的兵还被刘邦抢走过几次。有意思的是刘邦抢他的军队凭的也不是自己的老大身份,而要靠快速行动入帐抢了韩信的兵符--这兵符还是老刘发的啦。当然曹参他们肯定当了带路党。

可见韩信还是治军不够严。要是有周亚夫治细柳营的严格,估计他老早就实力一家独大了。

家园 问题这些部队是他以汉王的名义收编的

不是以他韩信的个人名义收编的,连他韩信的职位都是汉王给的,而彭越英布在投奔汉王之前都有自己拉的班底,他们两位相当于刘邦盟友而不是部下,这就是为啥汉王能往韩信队伍里头掺沙子却没法往那两家里头掺。

家园 兄台这么一点拨,我似乎明白了一点儿

政治家是人,又不是人,两幅面孔交织在一起,越是到晚年,交织得越复杂。例如,大军还在外征战,武帝就灭了李广利的家族,用政治家(或者普通成年人)的角度看,武帝确实够幼稚的,但是,用一个任性的孩子的角度看,也确实快意恩仇,毕竟,彼时的汉武帝也到了老小孩儿的阶段了。

看来,单纯从政治家的角度来看晚年的武帝,还是单纯从人的角度来看晚年的武帝,都不免有失偏颇。不过,要全面评价这个年龄段的武帝,也就只有那些雄才大略、能安度到晚年的政治家了,可惜,他们从不说出自己的看法。

家园 越是雄才大略者这种反作用力就越大

九一三对太祖的身心伤害同样极重,而李二为了诸子的争位差点想自杀。

家园 可能是,雄才大略者有摆平了天下,却摆不平子女的心理落差吧

天下芸芸众生,有口饭吃就感恩戴德,甚至还会上个“天可汗”的荣誉称号;子女们却稍有不满就牢骚满腹,乃至会舞枪弄棒。这心理落差,还真不是人能承受得了的。

总而言之一句话,活人都不容易啊,不是受物质折磨就是受精神折磨。

家园 刘老三应该是往彭越的队伍里掺了沙子的

但是,他似乎没有往英布的队伍里,掺进有含金量的沙子。

刘老三收拾彭越的时候,是用了政变这种社会成本较低的手段(没有高质量的卧底做内应,怕是不成的);收拾英布的时候,就不得不硬碰硬的死磕了,相应的,社会成本会高出不少。

至于刘老三对韩信的队伍,那不叫掺沙子,而是正常的工作安排,总不能让韩信一个光杆儿司令去打仗吧。几年仗打下来,能活下来的当初的小兵,也能混成中层指挥员了。这些中层指挥员的向背,才是最关键的。毕竟,是他们在跟新入伍的士兵,整天的摸爬滚打。当然,以曹参那种老油条、且忠于刘三的性格,掌控这些人的向背,应该是没啥大问题的

家园 就是因为有曹参这些沙子汉王才可以说收编就收编

只不过是更换个领导,换成彭越或者英布的队伍汉王这么干不被砍了才怪,他们在投奔汉王前都拉起过队伍,有自己的原始股,彭越虽然没有公开谋反,但他在刘邦讨伐陈豨时没有按命令自己带兵过去,说他有异心也不算完全冤枉,刘邦在的时候都指挥不动他,刘邦死了以后他儿子能指挥的动么?到那时候彭越的部下要他黄袍加身他会不会拒绝很难说的。吕后斩草除根正是为了避免这种后患。

家园 要看时代背景,在当时,指挥不动异姓王是常态

在当时,陈胜指挥不了武涉,项羽也指挥不了英布,后来的刘邦指挥起韩信、彭越,也挺费劲。再往前回溯,周天子早就指挥不了异姓王了。

那是一个大变之世,所有的人都在按照自己的最大利益去谋划未来,不好苛责。

在我看来,秦末之时,造反派中只有三个人把握住了时代的脉络,大一统。这三个人就是陈胜、项羽、刘邦。陈胜想一口吃成个胖子,结果时运不济被噎死了,项羽碰上了跟他一样有雄心的刘邦,最后悲剧了,刘邦笑到了最后。

要说其他的人还有黄袍加身的欲望,我觉得不靠谱。在那个乱世,除了陈胜、项羽、刘邦是在不停的战斗,其他的人都多少有小富即安的作为(典型如田氏)。

也不好过多的埋怨这些人的所做所为,他们也是时代的产物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