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艰难的选择 -- 晨枫
F136和F414EPE都用了YF120的技术。
都已经发展到神话级别的技术,还要这个讨论那个讨论的发展,这让后进国家怎么混啊。
请分析美国的舍姆西(沙姆)空军基地:
其飞机种类、数量、特性(航程、攻击范围...)
战略地理特性:南扼阿曼湾,西邻伊朗、北上阿富汗三个目标能否通过机种配置兼顾?
战略战术:是辅助侦查型、辅助战斗(战役支援)型、战役制空型、战略打击型?
及其他。。。。。。。。
中国的 J-20 已经站到门槛了。
这也是中国多年来脚踏实地, 刻苦奋斗的结果。
什么 “神话级别”之类, 留给阿三们感叹吧。 神话 ? 窗户纸一层。无法削减因为身在工会,所以年薪 12 万美元的清洁工 F-35 才如此昂贵。
“暗示了把F-35C订单专为F-18E/F的可能性”--转为
经费问题是一个契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下一代产品的比预期提前过时才是主因。另外中俄的快速赶上让美国在制定F22,F35计划时认为几十年内无敌手的观念彻底放弃,重新找回推陈出新保持领先一代的动力了。这样看来,即使F35B留下,也是个过度性与政治平衡产品,产量不会大,很可能最后是为F35A当零件的下场。反倒是作为空优的F22海军型或新研制F18换代在不久的将来被提出的可能性比较大。
因为在没有装备之前,就击落了欧洲,日本的战斗机工业。
绑架了欧洲,日本的天空。
比如对付中国的歼11歼15之类的。或者至少能做到在F22的帮助下制空。
但是如果F35计划再拖下去,歼20服役了,那么以上的前提就失去了。
装备F35的美军航母也许能够对付中国大陆起飞的歼11,但是能不能对付歼20呢?
这是美军。日本韩国呢?本来F15对付中国的歼11还不算困难。结果这么一来,日本韩国的空中力量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成了弱势了,你说能不着急么。
美国的方针一直是领先一代,这回是第一次面临可能落后一代的情况,所以有点乱。
更何况还有一大帮子小弟等着飞机用呢。
F22小弟得不到。F18再怎么改也是三代机啊。那些拥有F15、台风、F18EF的小弟们翘首以盼啊。
就那么大一架飞机, 全用一克拉钻石装饰表面又能有多少钱?
不是我蔑视技术含量。 看过一个美国纪录片讲飞机研制, 讲到二战的辉煌年代, 每次招标都有五六家飞机制造厂拿出有竞争力的样机, 新机型层出不穷, 难以取舍。到二战后,F15, F16, F18, F22, 一路走下来, 研制费用和单机成本越来越贵, 有能力参与的厂家越来越少。纪录片最后说:也许真正的终极武器不是飞机,而是钱。高昂的金钱筑起高高的门槛,使后来者无法赶超。
大概在冷战结束后,真正的威胁解除,美国的战机研制开始泡沫化了,报销的经费中真正尖端技术的含量减少,金钱门槛的成分增加。下面是我的想象:比如只有美国有全尺寸的风洞,每开一次都花个天文数字, 要外国租用再加三倍;微小的设计改动,经过一套繁琐程序下来也变成天文数字;飞机制造厂 CEO 是常春藤 MBA, 年薪是8千万美元,外加不公开的股票期权bonus, 外带公司报销的私人飞机;飞机制造厂的上百个清洁工是工会成员, 每天工作 5 小时还有三次 breaks,年薪10万美元 (因为是老资格会员)。 飞机制造厂拿退休金的比工作的人还多; 参与计划的政府工作人员都吃回扣,55岁就退休, 拿丰厚的全额退休金,还要飞机制造厂高薪返聘, 做国会的说客, 一个飞机制造厂要养多少这样的说客啊。。。。。
这些都要砸在飞机的成本里面。 望着高昂的费用,其他国家自揣, 连零头都拿不出来, 就别自己研制了。 咬牙买几架, 就当交保护费吧。
金钱门槛有个局限, 就是我花这么多钱, 你做同样的事情也需要花这么多钱。 这种泡沫最怕有人刺破。 横空出世一个中国, 也有全尺寸风洞, 是同两弹一星一起搞的,当年不计成本, 现在花费低廉尽管吹; 中国的项目总工才年薪10万, 其他研究人员工资更低;研究所里主力是 80后, 退休员工不多而且退休金也不高;中国的清洁工月薪才200美元; 中国工业体系越来越健全, 美国能造的硬件差不多都能造了; 美国忽悠的高深理论, 中国人不声不响也能琢磨出来了。于是 J-20 起飞了。
倘若 J-20 真的成军, 费用造价却比美国的 F-22, F-35 都低廉很多。 那让那些买 F-35 的国家怎么想? 让美国情何以堪, 情何以堪! 那才是大忽悠被揭了底儿。
晨枫什么时候这么死板了?文风一向是风趣幽默的么
记得黄蜂级是4万多吨吧,可是对诸如西班牙的亲王和意大利的解放者这样的小家伙的影响如何呢?
机翼是可以折叠的,所以宽度应该问题不大,只要升降机长度足够,应该能用。重量的话,AV-8B正常起飞重量是10吨,F-35B是22吨,要重得多,但对于近两万吨的航母来说,也没有实质性的差别。要紧的是甲板防热处理,不知道会不会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