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那些年,我暗恋过的那个女孩 -- 江南无影手

共:💬42 🌺24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那些年,我暗恋过的那个女孩

刚看完九把刀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很喜欢,但最大的感触就是共鸣。也许我没有电影里的帅哥男主角那么让人有存在感,但确确实实在我的心中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沈佳宜”。

好吧,她似乎不姓沈,我也不是学校里的刺头,但她也是那种让人羡慕学习很好的姑娘,同时还拥有着很多女孩子羡慕的美丽容貌。我们似乎是从小学入学前就相识了,那时候我的母亲和她的妈妈是一个单位的同事,因为单位离我们小学很近,中午的时候,教工子弟就放学后跑到父母单位里吃午饭。我似乎忘记了第一次见到她究竟是什么样的感觉,只能觉得每次看见她我的心跳就会稍稍的快一点。在那个年代,在我们那里孩子们的情窦都晚熟地很,第一次听说别人写情书约莫都到了小学快毕业的时候了,我们的小学老师甚至从来没有为这些事情伤神过。于是乎,我的情愫就在这种自己都不知道的情况下慢慢发芽了。

很可惜,我和“沈佳宜”并不在一个班,她的班级在我的隔壁,我只能在中午还有课间能偶尔见到她美丽灿烂的笑容。那时候的我,除了当我的乖正太,好好学习,下课偶尔和同学在沙尘漫天的操场上疯玩一会儿以外,应该就没有什么事情了,最出格的事情也不过是忍无可忍揍过一个班级的小刺头。我那时对班级里的姑娘一点也不关心,直到多年以后才后知后觉地惊讶发现原来自己班里出了比其他班级多得多的美女,不知道是后悔还是惋惜。和电影中得沈佳仪一样,我的她也是老师眼中的掌上明珠,同学崇拜的对象,什么活动都能被选中参与,什么荣誉都得了一个遍。多年以后,我碰到她那时的班主任,人家老人家还念念不忘自己当年的得意门生,只是这个门生再也没有回去拜见过她的老师。

我和她接触最长的时间就是我们一起周末或者晚上学习英语的时候。我妈妈还有几个有小孩的同事为了让我们英语学习的好,于是就凑钱给我们近水楼台的在学校边的大学里请英语系的学生给我们教基础英语。那时候,我最最讨厌的就是英语,总是学不好,当然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到了大学以后,为了出国学习我喜欢的专业我又重新拾起了我最讨厌的英语课本。不过,我不可否认,那个时候我也其实也是在证明给已经远在大洋彼岸的她看我并不比她差,她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罢了。现在回想起来,也真应该感谢她无意中刺激了我学习和奋斗的动力。当然,这些都是后话。那时候,我们上英语辅导课远远没有现在的孩子那样严肃,吵吵闹闹那是常事,被我们联合气走的老师也不止一个。我们在英语课上的最大期待就是下课后打上两局羽毛球。除了她,玩球的都是男生。我一个死党给她取了一个好玩的绰号,“扫地婆”,因为她救球的时候,总是习惯像关云长用拖刀计一般把球拍在地上一路划扫向前救球。她自然也不喜欢这个名字,也被气哭过,状子辗转两次就跑到了我妈那里,于是遭殃的必定是我,皮肉之苦总是少不了的。虽然我有时候气她,但我总喜欢和她分享我的一切,好吃的好玩的,她也很高兴和我一起疯一起笑。

一晃,无忧无虑的小学就过去了。小学毕业前,隔壁班的男生给我的“沈佳仪”一个简短的总结,全班男生的梦中情人。我自然心里很生气,当然也有小小的得意,生气的是自己也喜欢她,凭什么隔壁班的小兔崽子们也有资格喜欢;得意的是,就我一个有资格和她常常在一起玩,一起上下学,一起吃午饭。那时候的家长也挺八卦,我妈单位的叔叔阿姨们,还把我和她评为金童玉女,乱点鸳鸯谱,甚至有起哄提起订娃娃亲这种封建残余思想。我自然是笑而不语。

进入了中学,我们俩就读于当地最好的两个学校,但一个在城东,一个在城中。我因为距离远也不再去我妈单位吃饭了。于是,渐渐的我们似乎没有了焦急。偶然的机会,我听说她参加了一个英语辅导班,于是我也怂恿我妈给我报名,我竟然想报我最讨厌的英语辅导班仅仅是为了她,看来我真的是被她迷了心窍。然后,每周六的上午就是我最期盼的日子,坐在她旁边上课,闻着她的味道,还时不时地偷偷看两眼她那飘逸的长发和娇美的脸庞,这就是我最大的满足。很奇怪,我从来没有跟她表白过,直到她远赴重洋的前一天,我才给她发了一条短信。可能是她觉得上课比较无聊,对于她那种学习认真,聪明还有语言领悟能力的人来说,的确如此。于是她就胆子很大的提议两个人一起翘课出去玩,那时候娱乐很少,因为我们都是乖孩子,游戏厅网吧什么的都不会去,于是我们就跑到当地最大的文化市场,翻书看,或者是跑市中心逛街,当然其实也是为了新华书店的那些书和强劲的冷气。至今我还记得我们俩傻傻的一人那一串炸里脊肉在街边大快朵颐的样子。一直到现在我还觉得那时,她也许也有那么一两次会不自觉的喜欢上我,不过也就是淡淡地喜欢罢了。

到了初三,紧张的学习让我们没有时间顾及这些。我那时候学习很不稳定,也不努力。别人回家自觉看书到10点多,我呢,9点半就想要上床睡觉了,满足于班级中游的成绩并且还满心以为其他人也是和自己一样学习的。直到有一天,我的死党跟我说了一句我至今还能回忆来的话。他当时说,他前一天晚上10点钟就睡觉了,该看完的书没有看完。很平常,但是对我来说如同是发现了另一个世界,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用功读书到晚上10点11点的同学啊。那是中考前的108天,在这个108天里,我如同变了一个人,变得很努力,虽然最后我没有达到我理想的高中的分数线,但是考出了自己的水平,凭借着父亲和那所高中教导主任的私人关系,我如愿进入了那所高中,并分配在一个普通班里。而我的她凭借自己的成绩考入了我们学校的尖子班。我们高中是全国数得上的中学,历史上师生人才辈出,包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几位国学大师,两弹元勋,体坛铁血教练,还有一些政界顶级高官,当然招进来的学生也都是当地甚至是全国很厉害的,特别是尖子班。我们学校和其他很多名牌中学不同,老师和家长赞同的是放羊式教学法,就是所有文体活动不会因为文化课被取消,放学后从不补习。于是,对于我这种需要压力的人来说,毫无疑问是不利的。看着别人玩,我也玩,全然没有想到别人还有晚上挑灯夜读的时候。虽然普通班也是选拔出来的好学生,但和尖子班的天才和勤奋生的组合相比,总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我第一发现原来我和她的距离好像变大了。我这个中不溜秋的普通班中等生好像自然而然的很少跑到楼下的尖子班那里串门,因为一到那些教室的门口我就觉得一股天才的气场弥漫在那里,普通少年最好不要靠近非正常人类地区。其实距离还不止如此。因为她父亲的缘故,她能接触到很多高官的孩子,接触到我们这些在地方城市接触不到的奢华,这些似乎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她。有次听她母亲说有几个父亲的朋友一定带她女儿去北京国贸(我也是第一次听说那个地方,开始还以为和我们那里的人民商场一样就是大家周末普通购物的地儿)一定要给她买LV的皮夹子,竟然要数千大洋。可以想象,她所接触的环境和我生活的现实差距是多么大。正如那首歌里唱的那样,这么近,又那么远。在高中的时光并不美好,我几乎没有出头的机会,班级里也被几个小混混为首的团体排斥,只能和一些边缘人物在一起,成绩也没有初中那时候会偶尔出现闪光点。有时,我在校园里会偶尔碰到她,跟她打个招呼,寒暄两句。同行的人也会跟我悄悄说,那就是XX班的大美女,没想到和我相识之类的。只有在这时,我才有露出一丝微微有点发苦的微笑。

令人讨厌的高中生涯就要到尽头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在为生死一考而努力,我以为我能努力学习能和她考上一样的学校。可她却偏偏要准备起行囊远赴重洋。在那个年代,就连澳洲和新西兰才刚成为留学热点的时候,留学似乎离我们所有人都是那么遥远。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大洋的彼岸和外星球可以画上个约等号。在她启程的前一天,我给她发了一封短信,在里面告诉了她我的想法。收到短信的数分钟后,她打来电话,我想了一下,还是挂断了。在那个时候,潜意识已经告诉了我,我们是不可能的,这辈子的缘分已经结束了。后来,她上了加拿大的一所顶级大学,而我高考失利落入一所三流学校。

上了大学,有时候还会从我母亲嘴里听到她的消息,她在哪里读书,已经恋爱了,回国实习,在美国大投行找到工作,最近有听说她即将成婚嫁为人妇。我总是跟自己说不在乎,其实心里还是会难免有些波动。我母亲很敏锐的看出了我的想法,安慰我说,其实我和那个女孩子并不是一类人,即使没有距离的因素以后也不会在一起的。现在看来,长辈的话的确是对的,因为我从小就是那种向往自然,不苛求奢华,财富和地位的人;而她在这方面的欲望要强烈的多。有次,一个发小跟她妈妈提起我和她,问为什么我和她最后没有在一起。她妈妈只是说了一句,这两个孩子差别太大,不可能的。

最近,在脸书上,她突然出现并加了我为她的好友,这让我很惊讶。第一次进入她的主页时,竟然没有认出来,曾经的清新少女成了韵味十足的少妇。也是,一晃离她出国也已经有10年之久了,10年间我们竟然没有见过一次面,聊过一次天。我们用脸书简陋的聊天工具聊了几句,她在加拿大事业爱情两丰收,留恋大城市和现代文明的便利和奢华, 而我呢因为专业和兴趣的关系,跋山涉水,遍及了非洲草原和西伯利亚荒原。她有点虚伪或者恭维的说,她也想体验我的生活。我只平静的告诉她一句,我们已经是两个世界的人了,再也无可能相交。结束了短短的谈话,我确信我对她再也没有那么一丁点的情愫,心里浮现的只是对我已逝青春的一种留恋。

一直不敢看这本电影,因为怕看到那些会想起往事。看过之后才发现,自己早已经释然。很喜欢这本片子,推荐。

通宝推:大漠孤烟远,喜欢就捧捧场,myDday,镐梓,日落日出,南方有嘉木,九霄环珮,菜菜丛,
家园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沈佳仪(宜)

没看过这个电影,但非常理解你的心情。献花得宝。

家园 呵呵那个片子里的事谁都经历过所以有共鸣

不用说在一起,人能相遇认识也算是一种缘分 就好像两条路偶而有了交集 最终还是越行越远 台湾的青春片一向都拍得满好 另一类是乡愁片 要么长不大 要么有悲情

家园 好久没有登录了,看到这些回忆,花一个
家园 好文有宝

消费两枚通宝推荐 关闭

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4;铢钱:20。你,乐善:4;铢钱:-32。本帖花:4

家园 谢谢

上河以来第一次得宝呢。谢谢:)

家园 是啊

我想每个男生心中都会有的,所以这本小说这本片子才会有得到的如此的赞誉。其实挺想去影院支持一把的,只可惜欧洲很少上映这样的亚洲片。

家园 恩,是啊

相识就是缘分。

相比乡愁片,我觉得更喜欢台湾的青春片。虽然是写发生在岛上的少年青年,和我们的背景还有些差别,但还是能让我回忆起自己的以前,看到自己年少时候的影子。

不知道为什么大陆就很少有让人如此共鸣的片子呢?前阶段看电影《80后》,除了张靓颖的歌还算不错,其他的非常失望,娇柔造作,剧情无聊生硬,脱离现实。

家园 看来是部不错的电影要找来看一下

曾经有过跟LZ一样的时刻,在路上远远看见小时候喜欢过的人,突然有种要流泪想跑过去叫他一声的冲动。并非对他还有多少感情,只是看到他心里在想,啊,这是我的青春啊。按理说那段暗恋傻极了,不过随着年纪增长感情世界愈发荒凉粗粝觉得那段时间是人生中最美好甜蜜的时光

家园 我已经十年没见过某人啦

其实关于暗恋这件小事,《此间的少年》里穆念慈是最让我感同身受的

家园 不是特别喜欢沈佳宜

每天跟男主角打电话,假期一起出去玩,却拒不承认和接受男主是她的男友;跟男主闹翻却赌气随便接受没感觉的男生的追求。可能我是很直接的那种人吧,总觉得沈有点矫情

家园 多好的小说素材啊

我们用脸书简陋的聊天工具聊了几句,她在加拿大事业爱情两丰收,留恋大城市和现代文明的便利和奢华, 而我呢因为专业和兴趣的关系,跋山涉水,遍及了非洲草原和西伯利亚荒原。

特别是读到这里,觉得文章的格局豁然间被打开——那是因为人生的格局被打开。

楼主什么时候说说在非洲草原和西伯利亚荒原的作为和见闻吧。

家园 你的故事比沈佳宜更有转折,更深入。
家园 那个电影据说就是导演的真实故事,当然能引起共鸣了。
家园 小说都是源于生活,但是小说不一定都高于生活

因为小说的创作者未必经历过最激荡最缤纷的生活。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