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春运轶事(31)央视记者(上) -- 忘情
一个领导一个风格。前任铁路掌门人属于那种甩开膀子大胆干,根本不理会你旁观者如何指手划脚的那种类型。在他任上根本就不太鸟媒体,平时就派个发言人对付。上行下效,那位著名的发言人也对各路媒体非常不感冒。所以一逮到机会,媒体众志成城,抓住他一句话大家渲染,弄得他狼狈不堪。现任的掌门人则非常非常重视媒体宣传。于是一到春运,便层层下派任务,要求每个单位必须完成宣传报道任务,指标分解得非常细,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媒体多少篇,都有明文规定,春运结束可是要考核的。
春运开始后某天,本人正在忙着,突然接到领导通知,一个小时后某趟临客就要出发,将有央视记者和某报记者随车采访,让我也跟着去一下。我立即放下手头的活儿,匆匆赶到客运段,与相关人员碰了面。同时也见到了某报的C记者。和C略聊了聊,这位已经干了六年记者,社会经验尚可。
来到站台上,另一拨领导陪着一群记者在摄像。我见到了将要跟车采访的央视记者A和B。A是个奶油小生,B是个姑娘,都非常年轻。说实话,我看他俩第一眼就觉得是菜鸟。开车后略略一盘他俩的底,果不其然,都才二十多岁,A是东北人,毕业后曾在某晚报做过两年摄影记者,B则是研究生刚刚毕业,还在实习期,尚未和央视签合同。B其实是个地地道道的“九剥皮”,但满嘴京片子听不出半点乡音,估计是在北方读了几年书改了口音。
陪同采访的还有Z书记和L姐。出发前,大领导已经交代过,要我们好生伺候,大力配合。闲聊中Z书记问A和B:“你们每月也有任务指标吧?”那意思我听懂了,潜台词就是你有报道任务,我们也有报道任务,大家通力合作,彼此互利,共同完成指标。可没成想B却一句顶了回来:那任务对于我们可有可无,大不了排名不好看罢了,无所谓。这句话就硬生生地把Z书记后面想说的话全给堵了回去。
快开车了,A向我提出,要求我们打开车窗,他想把身子伸出窗外,用摄像机拍列车运动场景,同时要拍下车身上的方向牌和站牌。我一听,立即警告他:这么做非常危险,而且是严重违章,为了安全我不能同意你这么做。A不死心,坚持已见,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我是央视的,我的要求你必须满足。
我俩就这么僵上了。听见我们在交涉,列检师傅过来了,主动应A的请求打开了车窗。我见状立即离开宿营车,晃到其他车厢里。A则按自己的想法在列车开动后把身子和摄像机探出了窗外。我事先警告过,当面拒绝过,你执意要这么做,我可没看见,出了事谁也找不到我头上。
由于是临客,去的时候全车放空。但出行时各项工作都很忙乱。这时候B小姐提出要给她准备热水,因为她有胃病,不能喝冷的。咱们这趟临客是绿皮车,刚开车还没烧水呢,但列车长听到她的要求,便拿着她自己带来的暖水壶到餐车,让餐车师傅放下手头的活,先帮她烧锅开水。
我们这趟车上午11点始发,餐车一通忙乎,直到下午一点半才招呼我们吃午饭。这顿午饭非常丰盛,清蒸桂鱼,清炒四季豆,红烧牛蛙,青菜心,土鸡汤,餐后水果是草霉和西瓜。我尝第一口菜后就大出意外,对Z书记说:天呀,这是我参加工作这么多年来,在列车上吃得最好的饭,这菜的手艺不比五星级酒店的差。Z书记得意地笑了:那当然,大领导对这次采访非常重视,特意嘱咐把专运厨师给调来了。
我一听,惊讶不已,乖乖,原来我们沾了A和B的光,享受了省部级领导待遇。
我们这番话,当然是当着三位记者的面说的。因为我和C记者已经聊得非常熟了,所以我怕C不信,便小声告诉他:你起身到餐车里转一圈,别吱声,看看列车员和列车长碗里的菜是什么。C依言而行,转了一圈,看到列车员碗里只有青菜、豆芽,大家拿出自带的辣椒酱和豆腐乳下饭。回来后,C紧紧握住我的手,抖了又抖,一个劲地点头,啥话也没说。这样就已经足够了,大家都是明白人,不用点得太透。
吃完午饭,Z书记和L组和两位央视记者商量,这趟车去的时候放空,何不趁此机会先行拍一些画面,作一些背影采访?免得回程时人多忙不过来。无论怎么沟通,A和B都非常漫不经心,一句淡淡的“再说吧“就给打发了。弄得Z书记和L姐好生没趣。
第二天凌晨,列车提前到了折返站。刚停下,就忽啦啦上来1600多名旅客。由于车站组织了大量人员引导,因此各个车厢门口秩序井然,队列都排得不长。这时候A却大为不满,认为没有那种农民工背着大包小包,涌拥而上,挤得水泄不通的场景,拍出的画面不好看。可是,旅客是不可能配合你央视的要求,上车落座后再下车,再挤成一堆按你的预案配合你摄像的。所以任凭A和B抱怨,我们大家都没吱声。
这时候,B拿出一大堆问卷,要求列车工作人员帮助在各车厢分发。按我们的意思,这好办,让列车长和列车员披着授带在车厢里分发问卷的同时,分发服务旅客便民措施以及网络购票指南之类的宣传品,两位记者只管摄像,要是遇到合适的采访对象,你尽管采访好了。这样一节车厢一节车厢地过,效率高,又能一带两便地给列车一点镜头,也算帮我们完成宣传任务。没想到的是,B坚持已见,要求列车工作人员散到其他车厢帮她分发和回收,她和A则到一辆照明条件最好的车厢自行分发,自行摄像。再说得明白点,那就是你们都是供我驱使的小厮,镜头里只能有我,你们想要镜头那是痴心妄想。
无论Z书记和L姐如何沟通,B小姐就是不为所动,最后只得依她。私下里,Z书记和L姐非常生气,觉得这二位太不通世事,上个镜头不过是一带两便的事,何苦呢?就好象我们要占她多大便宜似的。你就算不乐意,也完全可以圆滑点,要是我们,拍镜头照拍,但用不用则另说,到时候用不出就说是编辑给的时间有限,给剪掉了,这不能怪我,这么处理大家都有面子。
那晚折腾到凌晨三点才收工。第二天早饭,那场面让我简直有点受宠若惊:水晶虾饺、玉兔包、葱油饼、小点心,糖蒜头,各色牛杂,小米粥,肉饼汤摆了满满一桌子。我向L姐大发感慨,说是沾了央视大记者的光。L姐扭头对邻座的A和B说:“我们大领导非常重视,再三叮嘱要招待好。”按说但凡通点人情,你都该客气一下。可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A居然轻蔑地说:“你告诉你们大领导,招待得也不咋地嘛”。
闻听此言,L姐惊讶地下巴都快掉下来了。我立马在餐桌下踢了她一脚,她回过神来看着我,我冲她摇摇头,说了句:“别再说了,强鼓不用重锤”。
这时候,B开口了,她一开口,简直没把我们郁闷死。她居然问我们:“为什么这趟车不超员呢?怎么可能不超员呢?你们要给我解释清楚!”
我的天,你这话咋就那么二呢?你就巴不得车上超员挤死呀?不超员你反倒难过了?震惊了?你到底安的啥心呀?
喝水,扛铁牛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挤火车啊。真不该鸟他们。
送花
代称大可不用A/B,用2B 1号和2B 2号就好了。
那两个记者还是年轻啊,也许是我比较傻,不想把他们想得太坏,也许他们就是想搞个什么深入虎穴采访临客上的旅客,又摆脱不了那些”作陪”的铁路工作人员。还真把自己当康熙微服私访了?对这种人就应该淡着,公事公办,你越对他好,他就越觉得你们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你看那个B问的问题(这句话写出来感觉不大对,请按字面意思理解),似乎就是专门开了一趟不会超员的临客给他们采访似的。如果他们有这个想法,以您的水平,不难搞定;当然,如果他们就是看着铁路不顺眼,找茬来的,那也没办法,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宝推等下文,您这是加夜班么?
九剥皮是江西人对九江人的称呼,也算是外号吧。
问题是以我现在的位置,在车上我可不想去惹事摆平记者,因为劳而无功,而且搞不好万一弄出点蒌子来,就怕上峰怪罪。后面我会告诉你们后来发生的事,以及我本来打算如何应对的。说实话,以这俩央视二货的那点可怜的见识,我张嘴就能摆平她俩,但车上作陪的有好几拨人,都是不同系统派出来的,我没必要出头呀。
不过好像妓者也来越多。
好像在CCAV密度大些。
尤其是从校门直接到机关们的这些所谓好学生。真是组织部里来了年轻人,胡来的一群年轻人。
其实他们要是真懂规矩,他们要拍什么,想拍什么应该提前和你们沟通,然后一起想办法,哪怕没有人山人海,估计你们也能给他们做出来那样的场面,要求到列车顶上拍估计也可以。
就像给领导汇报工作一样,领导也是需要告诉下属他想听什么方面的,然后那个汇报提纲出来,领导先过目一下,一方面提前心理有数,另一方如果有些想得到的假数据也可以提前点给你们,大家都省事省心省力。
真正有本事和背景很深的反而很谦虚。
只要是企业或者财经部门组织的一些大型活动,有时候会让新记者或者实习记者去跑。固然是熟悉人脉,更重要的新记者和实习记者工资低,好去弄点红包收入。不过大概没有上面这A和B这样的。这俩说不定有背景。连做人都不会做,以后如何在央视这样恐龙级的单位里混?
顺便给忘情兄拜年了。
说实话,也就只能被派出来做春运报道这样的苦活了。
所以,他们那些嫌弃“省部级”饭菜的言语,你也别往心里去。
比较资深的记者,一般不会那么说话。
开始上班,至少3年才可能管用。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钱,真是麻烦啊。
那两个记者之所以那么个模样,和上面的要求估计很有关系,真的以为自己要拍两个春运的热闹镜头。
其实刚毕业的记者差不多都这样子。怪就怪那些负责指挥的编辑太不通人情,只要自己想象中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