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文摘】你被Slashdot了吗? -- 你克我服

共:💬2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摘】你被Slashdot了吗?

在过去的几周里,我遭遇Boingboing,被Slashdot,然后又Spurl了,但我都熬了过来。内行人都明白我所说的是一种尖端的个人上网经历。问题是,外行人听到这些话时可能是一头雾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因为这很有可能就是未来我们从网 上获取信息的方式。

我先给外行人做些解释:Boing Boing(boingboing.net)、Slashdot(slashdot.org,取自网址中用到的斜杠(Slash)和点(dot)之意)以及Spurl(spurl.net)都是一些网站的名字。这些网站大同小异,主要都是跟踪互联网的各类网页,并在网站上贴出有趣的网站链接,供读者点击接入。

成千上万的读者在同一时间访问你的网站能让你一夜成名,这可是件不错的事情。不过这也意味著突然增加的流量会让你的服务器不堪重负,这就好像是你在当地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出售旧冰箱的广告,上千人一下子都跑到你家门口要求看看冰箱,最好再来上一杯茶。目前有一个专用名词描述这种现象:Slashdot效应。

如果你觉得所有这些听起来都很无趣,我会举双手赞成。其实一开始我自己对此也没有任何概念,直到有一天它发生在了我的身上。几周前,我写了一篇有关钥匙串 (keychain) USB驱动器软件的文章,我把这些软件信息贴在了我的网络日志(blog)上(loosewireblog.com)。一天早上当我醒来的时候,我终于明白了被Slashdot的意思:访问我的网络日志的人数从平常的每小时300人猛然增加到近9,000 人。幸运的是,为我提供网络日志服务的公司还能从容处理这种流量暴增的情况,并且访客们也都很有礼貌,他们写下了一些有用的留言,没有给我的网络日志造成任何破坏。不过,这一事件也让我意识到了今天的网络世界已经发展到了怎样的程度。

就像这样,读者们依赖类似Slashdot和Boing Boing的网站寻找那些有趣的东西,因为多数读者根本没有时间自己去找。这些网站也由此拥有了巨大的影响力,因为网络上的内容越多,人们就越需要这种经过过滤的信息,这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有些像在报纸出现的早期阶段的情形,试想如果对消息不加遴选,报 纸会成什么样子?

这些网站也不是什么新生事物,实际上Slashdot已存在8年的时间,而Slashdot效应也有一定的年头,《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上月甚至暗示其影响已经开始减弱。实际情况的确如此,不过并不是因为Slashdot的用户正在减少,它仍是各种新奇网站的首要集散地,其影响力减弱主要是受到网络迅速膨胀的威胁,特别是网络日志的出现--即所谓的“网络日志空间”(blogo sphere)。亨宁(Jeff Henning)经营著一家网络调查公司Perseus Development,他在2003年末的一项调查中发现有超过400万的网络日志,而今年年初时这一数字达到了近2,000万。虽然其中绝大多数网络日志很快就被弃用了,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的网络日志越来越受到欢迎。去年8月份,仅一家网络日志托管公司 TypePad的日访问量就超过了Slashdot。这说明了什么?我认为网络日志--以及整个互联网--正在朝著将信息从边缘地带转移到中心位置的方向发展。

让我们再回到我的例子,Slashdot把一大批用户引到了我的网络日志中,但他们之中几乎没有人在此做过多的停留。在经历了5个小时访问量骤增的情况后,访客的数量又回落到了每小时2,000人的水平。10小时后,访客数量更下降至3位数。与此相比,B oing Boing用户访问我的网站的情形有所不同。当我的一篇文章出现在Boing Boing之后,许多Boing Boing用户开始涌向我的网站,不过流量较Slashdot的温和许多,并且流量增长的状况持续了一段较长的时间,直到现在还时有增加。HP Labs Information Dynamics Group的研究员阿达尔(Eytan Adar)在比较这两种情况时表示,Boing Boing有一批忠实的读者,贴出来的一个网站往往会引起深入的讨论。它的反应可能较Slashdot缓慢,同时也没有那么激烈。换句话说,是 Slashdot读者给那些有更大兴趣的人让路了。

可能你还会通过电视和报纸获得精选的信息,但预计以后我们所说的内行人和外行人的差距会逐渐缩小。谁知道呢,也许下一个遭遇Boingboing,被Slashdot和Spurl的就是你的主页或是网络日志,到时候我一定也去凑热闹。

《华尔街日报》数字生活

家园 阅.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