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这里是布列斯特要塞,我们仍在战斗…… -- 无事忙
布列斯特位于白俄罗斯和波兰交界的布格河东岸,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它成为兵家争夺的要地。布列斯特要塞始建于1830年,二十世纪初,沙皇俄国在布列斯特旧城位置建造了俄国第一流的要塞,为了建造要塞,把原来的布列斯特城搬迁到要塞东三公里处。1918年3月3日苏维埃俄国与德国及其盟国在要塞内签订了著名的布列斯特和约,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争取到宝贵的“喘息时机”。一九一九年二月,波兰占领了布列斯特。一九二○ 年苏俄进攻波兰,八月夺回了该要塞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同月波兰军队打败了苏俄,又重新占领布列斯特。为此苏俄一直耿耿于怀。一九三九年,德国侵略波兰,苏军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秘密条款,发动了“西白俄罗斯解放进军”,苏军与德军在布列斯特会师,已经占领该要塞的德军古德里安部根据协议从这里撤退,双方还在此地举行了欢庆典礼,自此,布列斯特及其要塞又成为苏联领土,纳粹德国和苏联在这里以布格河为边界。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军队开始进攻苏联,驻守在布列斯特要塞的苏军浴血抵抗月余,在伟大卫国战争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1965年,要塞被授予“英雄要塞”称号。
俄罗斯在2010年拍摄了电影《布列斯特要塞》,该片在经过民间传播后,于2012年3月16日在中国上映。尽管本人曾看过民间传播版,但还是购票观摩了电影,原因包括但不仅限于艺术因素。
这里要先吐槽一下,该片引进版的官方译名是《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这完全说明本人的想象力还是太差,竟然没想到片名会有这种“神”译(此“神”为精神病的“神”,切记),明显是下限还要拉低!
本人于当日在某电影购票网站上购得此票,仅花费20个天朝大洋,甚好甚慰。观影地点在徐家汇,时间是下班后。匆匆填饱肚皮,听着《向斯拉夫女人告别》走进了影院。
电影是以一个小乐手——亚历山大阿基莫夫的视角来讲述的。阿基莫夫的父母于1937年牺牲于西班牙,他和哥哥都是苏联红军。1941年6月21日,他和哥哥都在布列斯特公园参加一个游园会——也许是别的聚会,反正是展现了一派和平气象。数量众多、各军兵种的红军军官在跳舞和散步,虽然歌舞升平、气氛轻松,但从军官们全部武装齐备、随身佩戴手枪和图囊来看,边境地区驻军的战备意识还是比较强的。
这里再吐槽一下,这时才发现该片是翻译版,虽然翻译的还算可以,配音演员也不错,但是这些人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终究没有原版那么有神韵,虽然不懂俄语,但是原版中的那股红菜汤味却让人难忘。
阿基莫夫小同志年纪不大,心思却不小,已经和边防军中尉基热瓦托夫的女儿阿尼娅有点小暧昧了,还会抽烟,估计这小子要是在学校里肯定是上课睡觉的家伙。阿基莫夫被哥哥赶回要塞,要塞里一派安逸景象,一些士兵正在拆解保养火炮,一些小孩子在院子中追逐嬉戏(此处“追逐”与当年韶关“追逐”完全意义不同,切记)。回到俱乐部的阿基莫夫正好看到了内务部温斯坦因中尉在指导歌舞排练,这个大吨位的家伙,舞姿却非常灵活。指导完歌舞排练,温斯坦因中尉(更正:原来写的是阿基莫夫,打字错误。)匆匆赶回办公室,在拉夫连季巴夫洛维奇贝利亚的照片前同步兵44团团长加夫里洛夫少校进行了坦率的会谈。加夫里洛夫少校被人举报曾经散播破坏《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言论——这可是斯大林同志批准的文件,温斯坦因中尉的意思是这事最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加夫里洛夫少校却从亲身参加的两次战争(是一战和内战还是内战和冬季战争呢?)认为要塞的现状比养老院好不到哪去!而且表示自己还要做更重要的事情——看电影!与此同时,福明政委因为买不到车票回来了。
天黑了,阿基莫夫和阿尼娅在排练室练习吹号;人们在俱乐部看电影;放映员和送片员之间纯洁的男女关系更是给了我们一些遐想或瞎想的空间;基热托夫中尉已经抓了10个投诚报警德国入侵的波兰人,但是他对此表示不相信;基热瓦托夫中尉和加夫里洛夫少校的家庭生活更有一种温馨的感觉……顺便提一句,我还以为基热托夫中尉是尼古拉斯凯奇演的。
但是,德国人来了,穿着苏联内务部队制服的德国人来了,他们杀害了一名苏联老火车检修工,然后字幕和配音告诉我们,这支部队混进了防区,切断了水电供应。而且那个杀害火车检修工的德国特工还煞有介事的盘问送片员——这个送片员正在偷摘花池中的花,准备向放映员献殷勤。
天蒙蒙亮了,阿基莫夫和阿尼娅正在钓鱼,看的出两人很享受这种过程,突然天空中传来嗡嗡声,斯图卡来了,德国鬼子来了,战争来了,可是苏联军人还没从和平生活中来,要塞里一片混乱,房倒屋塌,有军人要去领枪械,忠于职守的卫兵竟然不让战士进去,一名苏联军人一把夺过哨兵的步枪,一枪托砸倒卫兵(多么熟悉的桥段啊),然后冲进军火库。阿基莫夫也拿到了武器——一把号,加夫里洛夫少校在广场上连开三枪,镇住了场子,然后让阿基莫夫吹号稳定局面,集合队伍进入阵地——一些弹坑而已。一名军马饲养员在开枪打死一匹无法医治的战马后,骑马离开了广场,后来被打死,尸体挂在马鞍上。
这里不禁又要吐槽,我旁边一个伪军迷竟然向他同伴灌输:要塞顽强抵抗,一直等到苏军反攻队伍的到来。我不禁在心里恳求贝利亚同志带他走吧!
加夫里洛夫少校面对三辆坦克和大批德军步兵准备了反坦克手雷,坦克来了,是三号坦克,但是总有点BMP战车的味道,阿基莫夫的哥哥指挥的一门45mm反坦克炮打响了,三炮干掉一辆坦克,自己也被另一辆坦克击毁,但是步兵用反坦克手雷为他报了仇,但是第三辆坦克的下落没有交待,然后苏军开始冲锋了,拿着步枪、冲锋枪、手枪、刺刀、工兵锹和木棍——我没打错,还有苏军赤手空拳冲锋呢,不愧是“子弹是懦夫,刺刀是好汉”的信仰者,德国人没想到老毛子有如此尿性,惊恐之余遁了。如果这个冲锋场面还不震撼的话,那么基热瓦托夫中尉组织的冲锋更有震撼,没有武器的战士竟然掂着凳子和窗框就冲了!TMD,国产片里的“白刃突击”咋就没这么震撼呢?毛子的“白刃突击”打退了无准备的德国佬,德国佬太掉以轻心了,看他们大摇大摆的样子,以为是在逛自家营地么?不过德军的火力还是不错的,MG34让桥头苏联人尸体堆积如山。福明政委的到来让战士们有了主心骨,这时德军把战俘和平民当肉盾,推进到苏军阵地前,福明和一个大尉赤手空拳和德军谈判,突然用俄语大喊“卧倒”,然后开火消灭德军,掩护平民和战俘回到阵地。这个桥段是不是很像以色列人突袭乌干达?福明是个犹太人。温斯坦因中尉那个胖子在干嘛?真没想到内务部队竟然第一时间就把重机枪拉了出来,这个时候正规军还在扣衣服扣子呢。温斯坦因中尉指挥内务部队顽强抵抗,那个德国间谍又出现了,他冒充上级要求内务部队撤出营房,温斯坦因查看了他的证件,然后又要看他的鞋钉——苏军鞋钉是圆的,德国人鞋钉是方的。一个内务部队老兵检查后宣布鞋钉是方的,然后这个间谍慌忙逃窜,被温斯坦因开枪打死,然后被那个老兵告知,鞋钉其实是圆的,这个间谍被诈和了。
战斗一天后,德军没有攻下要塞,但是苏军的水电都断了,发报员仍然玩命在向上级发报:这里是布列斯特要塞,我们仍在战斗……
苏军临时凿井,却发现下面是汽油,人们都干渴难耐。德国人面对要塞,用飞机空投重磅炸弹,效果惊人。根据跳伞飞行员和德军战俘的口供,福明政委决定组织突围,他安排两名战士去向有抵抗枪声的地方发布命令,其中一人在路上身负重伤,正好阿基莫夫路过,由阿基莫夫接受了任务,阿基莫夫到了温斯坦因那里,阵地已经失守,全军覆没,他又到了加夫里洛夫少校的阵地,通报了情况。晚上,一颗红色信号弹升上天空,突围开始了,但是面对优势敌军,突围失败了。撤回来的苏军决定死守,基热瓦托夫中尉让妻子带领其他家属向德军投降,军人们则留下继续抵抗。阿基莫夫找到阿尼娅,带着她回来了,尼古拉斯凯奇,啊不,基热瓦托夫中尉要求阿基莫夫一起走,中尉的那个表情太像战争之王中的剧照了。战斗的最后关头来了,德军使用火焰喷射器,很多苏军被俘被杀,其中福明政委自动站出来向负责甄别俘虏身份的德军军官坦诚了犹太人和政委的身份,被立即枪杀;基热瓦托夫中尉安排部下突围——其中还有人带着一条军犬——自己留下掩护,他把军旗交给了阿基莫夫,除了阿基莫夫,其他人都战死了,基热瓦托夫中尉打光子弹后也被德军一枚手榴弹炸死;加夫里洛夫少校安排部下突围后在要塞坚持抵抗,后来被俘,二战后受过政治迫害;送片员用计炸死了一名德军军官,自己则和放映员死在了一起;阿基莫夫的音乐老师,拉着手风琴向德军示威被打死;投降的家属们则在1942被德军枪杀……
看完这片子,想想1945年苏联攻下柏林,在帝国议会大楼上插上红旗,在苏联红场举行的献旗仪式,不禁想到了四个字“灭国绝祀”,那才叫打败了敌人呢!
凭回忆而写,如有错误很正常,请自行脑补纠错。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收获颇丰,既听你讲了电影(你介绍得不错!情节讲得挺详细,让俺如同身临其境似!),又收得铢钱八枚!谢谢了!
那个少校最后被俘,被德军抬着去接受医生检查,医生说这个人极度虚弱,抬着他的德军说不对,这家伙刚才拿手榴弹砸我们的时候,可生猛了
《布列斯特要塞》里突出了福明的犹太人身份。在《莫斯科保卫战》当中则突出福明被叛徒指认之后遭到杀害。这一处的不同反映了摄制人员对于福明这个人的认识上有差异。我个人更加喜欢《布列斯特要塞》当中的这个福明。
温斯坦因貌似是个德意志人的姓,不过不影响我对这个人的好感。奇怪的是怎么让一个有德国性的人在内务人民委员部当中出任低级军官。他跳舞的那一段特别有意思,后台在硝烟和尸体当中突然起跳的那让人心里非常压抑。
我还比较喜欢阿基莫夫中尉打坦克这个桥段。平时回放这部电影,我也会选择看到加夫里洛夫和温斯坦因两个人在办公室辩论要塞防守问题的这一段。俄罗斯电影一直有一种独特的阳刚之气在吸引着我,即便看解体后的《风暴之门》,《第九连》等作品,这种阳刚之气也从未消失。
确实是那种阳刚之气,或者称之为野性的东西让我买的首映票
印象最深的是那两次冲锋,尤其是边防军的冲锋,有一个镜头中一个苏联军人是端着窗框(也许是门框)冲向德国人,要在平时,绝对能让人笑出来,但在这部片子里却让人佩服。
真实的福明之死是《莫斯科保卫战》中那样的,福明在被俘时已经换掉了政工干部的军装,穿着一件没有任何军衔符号的士兵军服,但是因为叛徒的告密才被指认枪杀的,那个叛徒当夜就被其他战俘处决。在保卫布列斯特要塞的苏联军人中,被俘时隐瞒身份是一种普遍的做法,特别是党员、军官、政工人员和内务部所属的边防军和内务部队军人,我觉得这并不是怕死,而是一种策略,斯大林下令禁止红军指挥员在战斗不利时撕毁军衔符号否则等同于逃兵也是几个月以后的事了。
温斯坦因确实是个德国名字,不过苏联境内的德国后裔不少,原型应该是要塞政治警察主任费奥提尔库奇卡洛夫,换了一个德国名字大概是因为原著文学作品中有关于德裔的红军指战员坚定战斗的描写。
- -- 系统屏蔽 --。
关键是要看仇报了没有。都打到柏林,该毙的都毙了,该出气也出气了。换成日本,从甲午战争以来,中国人对日本人的气还没出够呢,不是没出够,都还没出呢。
打趴下了(受降),还踏上一只脚(驻军),除了鄙视还有啥?
还是很佩服他们的,相反看看《变形金刚》里忙于和霸天虎作战的美军,实在是滑稽的可笑,都说老美没文化,看多了还真是这么回事。现在越来越喜欢俄国电影,至少很用心,很有诚意,确实有一种阳刚之气在里头,美国人的东西除了越来越多的性场面,令人眼花缭乱的特技,有内涵的东西越来越少了。
后来苏联劳动力不足跟这是有关系的。苏联人消灭的德国人占德国人总数肯定没有这么高的比例。苏联的崩溃和二战大出血应该是有很大关系的。想一想,2000万人里边一大半都是精壮劳动力。如果1985年这些人的后代还在,苏联经济规模至少高20%-30%,而那样就和美国差不多了。苏联不只是和美国竞争,而是和西方联盟竞争。总之,感觉德国在苏联崩溃中起的作用至少和美国一样大。
苏联也不可能在二战后和美国双双成为超级大国。
另,苏联把过去的死敌变成自己的傀儡控制了几十年,收益比杀几千万德国人要大得多吧?
就算1000万人是苏联需要付出的代价,德国的野蛮,至少让苏联人多死了1000万。至于战后的德国,苏联治下的人口不到五分之一,而且,整体上苏联的东欧盟国似乎是个负担,比中国现在基本上完全没有任何盟友可能好一些有限。
斯大林看来确实是没有办法了,否则,拼了老命也要把苏军推进到大西洋。所以看来华沙起义不救,可能确实是没有力量了。
未列入名册,大学时读的。讲的是一个刚毕业的小军校生来布列斯特要塞报道,人事军官说已经下班了明天再给你办正式手续吧,结果晚上战争爆发时小菜鸟杯具滴仰望天空:俺还未列入名册啊...然后就是在残酷的战争大学里锻炼成了老鸟,成为了布列斯特要塞的最后一名守卫着。当他最后钻出地面站在德国人面前时,基本已经是瞎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