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草地分裂前后,太祖滴两头妥协…… -- 双石
双石
老夫跟这儿一说到妥协,可能有一大票左边的朋友要指着老夫的鼻子骂娘:TNND,你丫胡说八道个啥,毛主席他老人家说了哈:共产党的哲学是斗争的哲学,不进则退哈!
嘿嘿嘿嘿,老夫跟这儿要说滴,恰恰就是毛先生本人的妥协,在草地分裂前的妥协。
现如今的史学界,一般都只谈当时毛先生对张老四的妥协。其实,毛先生当年还远不是“一句顶一万句”的地位,在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的种种纠葛中,他老的处境其实相当尴尬。咋尴尬涅?红四方面军滴上上下下,都晓得“朱毛”的鼎鼎大名,一提起毛泽东、朱德都会本能地一个立正——这是“毛主席”,“朱总司令”嘛!而一说起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一大票委员乃至总负责人,却大都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这就让一大票“六届四中全会”之后飚升起来的政治局的年轻大佬们,很是不爽!——介一大票“年轻大佬”们涅,大都跟现如今的左右“公知”们一样,有个根深蒂固的毛病:忒酷爱批评别人儿,忒爱把自己个儿放在永远正确居高临下的位置上,批评、数落和指教他人……
介个毛病,就是毛先生后来在延安整风中批评过的“下车伊始,哇里哇啦”。
可介个时候,毛先生他老,还没延安整风时的那个地位呀!虽然遵义会议后让他老出来指挥打仗了,可人家也只是承认“老毛指挥打仗比我们有办法”,而对他老的政治理论水平仍然并不看好!他老头上那一大堆“右倾机会主义”的帽子,也并没有予以摘除。所以嘛,就是在这个“斗争”味儿很浓的遵义会议乃至此后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他老也没法对这一票政治局年轻大佬们声称“正确无比”的“六届四中全会政治路线”,提出异议——虽然他老自己就是这个“正确无比”的“六届四中全会政治路线”的受害者!据朱理治回忆,后来纠正“陕北肃反”时,他就在毛先生面前置疑过“党的政治路线”,而毛的回答是:“政治局没有讨论过,不能乱说”……
这个时候的他老,两头都得妥协啊!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滴一段日子里,他老一边得对操着枪杆子要审查党的政治路线、“解决组织指挥问题”的张老四妥协;一边还得对鼓着腮帮子对张老四的“西北联邦政府”、“军阀主义”和“擅自撤出通南巴”喷口水打笔仗的洛甫、博古、凯丰等人妥协。对张老四妥协涅,那就是从芦花会议到沙窝会议上对张老四的“组织问题”不断让步;对洛、博、凯一票胖左人士妥协涅,就是不得不附合着他们一起来维护“六届四中全会政治路线”,稍带也得数落几句张老四那个“西北联邦政府”……
其实这个时候他老心中着急得要死也对两头的大佬腻歪得要死:得赶紧离开这个饭都没得吃的不毛之地呀!这个当口,还为劳什子“联邦政府”是对是错的问题吵吵个毬呀!赶紧哄着诓着张老四一起北上才是正道嘛!书呆子们也不想想,哄着诓着张老四北上喽,他那个“西北联邦政府”,不也就没得戳牌子的地儿了么?为嘛立马就要不依不饶非得在这儿跟他计较个清楚明白涅?要再这么着吵吵下去,大家都没得饭吃了饿死了,那甭管是正确路线还是错误路线,不都没人去蹚了么?……
当然这番话那当口是没法说白的——那一票“年轻大佬”们身后,戳着一个“莫斯科”呀!
后来右路军到了巴西,张老四在草地那头别别扭扭腻腻歪歪就是不过来!洛甫同志他心眼儿实啊,眼里揉不得砂子呀!当时一挥而就数千言,整了一篇《南下与北上是两条路线的斗争》出来,上纲又上线呀!整得陈政委昌浩同志,当场就翻脸拍了桌子:你要敢登这篇文章,老子就号召四方面军的干部开展对你的斗争!……
你说吓人不吓人嘛!
毛先生没得办法噢,还得先把两边拉开和稀泥:一边煽活着徐陈二位赶紧着,一起码电报把张老四给哄过来一起走,回过头来还得悄悄地批评洛甫同志:你就是一书生气,这个时候,你是不是还嫌不够乱呀?……
当然啦,张老四最后还是把两军合力北上的事儿,给搅黄了。可这并不说明,中央这边这一票“年轻大佬”,那当口的“下车伊始,哇里哇啦”乃至上纲上线,就是合适妥当的政治艺术噻!
呵呵……
恭喜:你意外获得 8 铢钱。1通宝=16铢
不看看一方面军的兵力和四方面军能比么?何况还有同志留在四方面军没回来呢。
送花 关闭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或者首先发难来着。只不过发帖人把一方面军的所有人都算成了一伙儿的,不似双石理的这样清楚。
太祖在遵义会议前光处分不知道吃过多少次,党政军几方面都有丰富积累,远比一直在上面的洛甫要务实,即使是周公也比他头脑清醒。
您觉得这个“政治局没有讨论过,不能乱说”在现在应该是个什么分寸?有过决议的就不能说?高级干部不能随便乱说?只能在党的会议上说?要想改变现有路线通过什么途径?记得好像有一种说法是代表大会前一段时间开放可以大说。尤其是现在,七千万党员,好像口无遮拦的甚多。似乎总经理有些话也有点超出了范围。我不是党员,不知您在现在的党内是如何掌握的,或者过去的先辈是如何掌握的?
苏联派来的左派和美国圈养的右派,就知道生搬硬套,全盘西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要说小资产阶级总是避免不了自己的狂热性和不坚定的反复无常。学生出身的人都是天生的小资产阶级。
洛甫、博古、凯丰背后是莫斯科.毛泽东为不撕破脸皮,遵义会议仅仅是改变了原来的博古、李德、周恩来三人团领导为洛甫、周恩来、毛泽东, 名义上秀才们还是最高领导(洛甫任职中共中央总书记).
在莫斯科遥控的王明还以为对红军的指挥权从博古、李德转到洛甫手中。洛甫也是莫斯科派的,所以这不过是莫斯科派内部的派系争斗.但实际上,毛泽东恢复了对红军的指挥权,而且用军事威信压服了秀才们,成了实际的决策者.
张国焘是操着枪杆子审查党的政治路线的军阀,而且四方面军比中央红军人多势众,军事威信是压不服他的。对张国焘,毛泽东就不得不玩莫斯科这张牌。
张国焘另立中央。秀才们名义上掌握着党中央。所以秀才们对张国焘产生了激烈的敌对情绪。毛泽东从秀才手中夺回中央红军军权,反而还能相安无事。
这样,毛泽东两头"妥协",,用张国焘的军阀作风激怒秀才们,再用洛甫、博古、凯丰"斗争"张国焘,在其中游刃有余。
1936年1月16日,共产国际信使林育英(林彪的堂兄)致电张国焘,要求其取消另行建立的中共中央,张国焘最终屈服。
到达陕北之后,毛泽东权力逐渐扩大,秀才们地位逐渐下降,对毛泽东不满日增。1936年8月,另外一个共产国际信使潘汉年来到延安,比林育英晚到9个月。潘汉年是博古的亲信,指责林育英假传共产国际圣旨。
王明回到中国,但已无法撼动毛泽东地位,于是当了长江局书记。
张国焘于抗战初期投奔国民党,连警卫员都不跟他走,成了孤家寡人,最终冻死在加拿大一家老人院。
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苏联无暇经营中共事务。毛泽东利用这个时机,打击中共内部以王明为首的国际派,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树立毛泽东思想,摆脱共产国际领导,转变成不受苏联控制的所谓“无产阶级政党”。
1955年,潘汉年东窗事发。他曾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汇报会见汪精卫。更早前更是私下与国民党C.C系私下会谈。陈毅送交潘汉年材料,毛阅后,提笔在材料上批示:“此人从此不可信用。”随后,在当天下午毛又指示:“立即逮捕审查潘汉年。”1962年1月30日,毛泽东在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中,对潘汉年作了“定性”结论。毛说:“有个潘汉年,此人当过上海市副市长,过去秘密投降了国民党,是一个CC派人物,现在关在班房里头,但我们没有杀他。”1977年潘汉年病死狱中。
如果他以后没有明确的向毛泽东投诚的举动,被严厉惩罚不可避免。看几个关键时间点,55年,62年,77年,也许存在这样一种可能,就是潘汉年可能是直接听命于莫斯科的人,不然一些东西不好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