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F-35的苦日子还没有开始呢 -- 晨枫
曾看到报道,美国航天飞机在服役末期维修保养困难,配件难以采购,其中包括Intel8088处理器,在2000年以后采购8088非常困难,当时就有说法NASA迫于无奈,采购经过严格测试的旧件。
军用件这些年即使技术进步较快,还是远远落后于商用产品,曾看到报道1990年代末,号称当时信息技术领先的法国勒克莱尔还在使用386处理器,商用都到PIII了。
至于拆飞机旧零件,更加的司空见惯了,美国飞机坟场的飞机大多有这个用场,比如B52的配件,这是明确有报道的,只要寿命未到,经过检验没有问题,肯定可以使用。
最近在看一本书China Airborne
http://www.amazon.com/China-Airborne-James-Fallows/dp/0375422110/ref=sr_1_1?ie=UTF8&qid=1337835435&sr=8-1
此书以一个在中国居住多年的老外的眼光看中国的航空工业,很有些意思,对我这个门外汉来说挺开眼界的。
不过书中对ARJ-21和C919不是很看好,一是超重,还有零件基本都是进口,说是中国造不如说是中国装,再就是培育良好的声誉起码要10年,看来路还长啊。
希望晨大和其他行家评论下。
赶时髦,学波音787那样搞全球采购,这样就可以不需要那么担心自己的零部件不行了。
但是1
波音787的全球采购,闹出了太多的麻烦,很多供应商供给的零部件分系统的质量根本没有保障,造成了波音787的大量返工。
全球采购特别是采购自己对其质量管理状况没有足够理解的企业的配件,有很大的质量隐患
像日本汽车制造企业,丰田公司就有相对固定的采购伙伴,互相监督,互相进步,因而由丰田汽车公司牵头形成了一个丰富的且不断的发展着内涵的产业链(其供应商在得到丰田公司的订单技术支持的基础上同时朝着相关领域发展,如同树干不断的产生出新的树枝一样)
波音等昧国企业搞全球采购,我认为与他们的CEO在期权的“激励”下急功近利,急于降低成本,只要有供应商提出更低的成本,就舍弃原来的伙伴,而选成本更低的供应商,但是质量隐患就来了。
自从运十失败以后,中国的航空人可以说相当部分失去了信心,这是一个问题。
中国的飞机制造业不仅要能够造出大飞机,还应该以此为契机,锻造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形成中国的相应的高科技产业群。
目前昧国的质量管理水平在不断下降,而日本德国等制造强国因为二战的战败而无法生产大飞机,因此制造大飞机的历史重任就落到了中国人的头上,问题在于中国人扛得起来不起来了。
主要是每次去都是在顺德这边吃饭,于是就。。。。。。。
想要整体赶上西方,应该是两代人、半个世纪的过程。对一个世界上只有两个集团能插手的一个大产业来说,10年算什么?911之后新建的一栋楼用了10年都没建好,更别说这种需要举国之力投入的产业了。
本世纪初到现在发展过快,好像让国人有点不知自己姓什么了。发达国家的发达是经营了300年的结果,自己的孙子看不到成果都是正常的。还是稍微脚踏实地一些为好,能处在这样一个世界和平中洗牌、中国稳步上升的历史时期就应该很知足了。世界第一哪有那么好当的,要么付出时间,要么付出人命,还是前者更划算一些。
我用过惠普、康柏笔记本都没问题,顶多时间长了键盘接触不好。估计和保养维护有关,基本就在办公室用,不在地铁上用,能外接电源就不用电池,每天按时关机。
特别容易坏硬盘,很是坑爹。
老康柏还行,就是死沉。
HP的PC和台式机有两个产地,一个是上海,昆山的,一个是成都.据说成都产的确实让人诟病.这是一个HP笔记本的经销商给我说的.本人比较喜欢HP,没有遇到诸位说的问题.可能比较早的都是昆山产的.现在用富士通,很不错,皮实耐用,呵呵.
CQ40型号,09年购买,面板发热得绝对可以烫鸡蛋,第一次硬盘坏,导致分区表丢了,好歹通过修复将资料恢复了。第二次硬盘真接崩溃,至今里面收集整理的历史文件与资料,也没有找回来。
硬盘里国内各种聚丙烯工艺的设计文件与生产文件,整理不易啊
韩国的斗山重工世界驰名;Sumsung为世界最大IT公司;还有LG/起亚/现代。。。
要说中国的改革开发的经济成就是世界奇迹,韩国好像更甚。
也就刚入门吧
一时也死不了,不过活也很难活好,竞争对手太多了,就是个半死不活的状态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