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2050年的珍珠港 -- 淮夷

共:💬68 🌺93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认为福山那些理论是现在民猪堕落之源

多亏福山这厮,民猪现在越来越成为神话和不可验证的崇拜偶像了。历史的终结嘛。结果就是民猪普遍的成为光说不练,成为了一种可以不被其他任何要素影响,却可以决定其他任何要素的东西。

比起信这个,我还不如去信极权主义呢,起码极权主义不会光说不练。出了任何事情都可以责怪其领袖,以其为责任人。总比福山之流鼓吹的无责任民猪强得多。

家园 老兄,您走到我前面了

从上周开始我就一直在想写一个关于社会这个系统与熵的关系,一直没有构思好,现在看到老兄您的,真是又佩服又感慨,你比我认识要深刻多了,你的文章把我想说的和没想到的都写出来。先说感谢你,然后再把我的一些想法也说一说。

早在09年,晨大在写战斗机黑手党伯一德的时候,说这厮在大学深造的时候曾经对熵这个概念不清楚,一同学为他解释,结果这厮根据这个想出了能量空战理论。我当时就想不明白,熵和能量空战是什么关系,能量空战理论怎么体现出了熵的概念呢?后来不知怎么就想明白了,对于一个系统,能量高,则其熵值就低,能量低,熵值就高。熵值高,其混乱程度就高,对系统的有效控制就低。一个无序低能量的高熵系统在改变自身状态方面就比一个有序高能量的底墒系统要差。这也就是您上面所说的能量多的打败能量少的,能量好的击败能量差的,有组织的战胜无组织的。

对于一个封闭系统,如果没有外界能量输入,其必然向熵增的方向发展。因此这一下子就解决了一个困扰我很长时间的问题:出口导向型经济与进口替代型经济那种对发展中国家更加有利?上世纪50-70年代,以巴西为代表的南美国家开始了经济发展。巴西以进口替代、解决内需作为工业化的重点。同时以日本,后来的南朝鲜、台湾等地区开始了以出口导向的工业化发展路线。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但是毕竟巴西、阿根廷等是被各自的内乱和美国的捣鼓给忽悠瘸了,是不是出口导向比进口替代有优势,还不好说。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当时美国欧洲都受到了重大影响,这些西方国家把希望都寄托在了印度身上,当时有各种论调吹捧印度,说印度必将完胜中国,其中最重要的论调,也是印度人自己最得意的论调就是,印度的经济增长以内需为主,而中国的经济增长以出口为主。且不论这个立论基础准不准确,单就系统热力学角度来说,如果一个国家(一个系统)以内部循环为主,那么其从外部获得的能量就很少,系统必将想熵增的方向发展。同样,一个系统以外部循环为主,那么就可以获得外部能量的持续注入,系统可以保持底墒状态或进一步降低熵值。

其实在出去郊游或出差什么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感觉,在市区,相对整齐有序一些,越往郊区或乡下,无序度就高一些。当时就有一种想法,因为这是钱只够在部分地方构建次序,没有足够的钱在所有地方构建次序。在这里能量就是钱,系统的能量值就以钱多钱少来衡量。那么在整个国家、社会来说,能量到底是什么呢?仅仅是钱吗?应该不是,去年前的利比亚,在卡大佐的统治下,靠卖石油整个国家在非洲也算得上是一个富国了,钱绝对不能算少不是?可是利比亚内战开始以来,大家都看到了,不论是哪一方,那混乱、那无能都让人只能回一句:一群战斗力只有5的渣渣!那么是什么决定了利比亚的大佐和反大佐的势力都是渣呢?是什么决定了利比亚内战是一场低能量高熵战争?大家都说了,因为利比亚(包括其他阿拉伯蜀黍、黑蜀黍们)都是原始部落社会的组织结构,是高熵系统,给多少能量都没用。这就是diamond所说的,低质能量和高质能量,高熵和低墒系统的区别。也就是单看钱是不能确定系统的熵值的,同样可以说明问题的就是很多人举例说的二战后的日本和中国在国民生产总值上差距不大,但日本却很快发展成发达国家,而中国却没有。在这里就可以明确的说明,因为日本经过明治维新、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经过一些列工业化之后,已经从一个农业化的高熵系统变为工业化的低墒系统,即使被美国人痛揍了以后能量水平低了,但熵值还比较低。而中国当时还没有开始工业化,还是一个久经战乱的农业的高熵系统,就算能量水平相似,发展能力也是天壤之别。因此这里就引出一个结论,单纯提高能量是不够的,必须根据输入能量,调整自身的组织结构,把自己的熵值进一步降低,才能提高能量利用率。这也就是中国工业化的任务,把大量无序的系统成员纳入到系统次序中,把社会组织能力深入到每一个社会细胞,这也是太祖在一直做的事。

回过头来再说日本鬼子在二战后的熵值问题,假如没有美国放开狗链子的机遇,或者鬼子没有把握住这个机遇,日本长期处于低能量状态,那么它的熵值也会渐渐升高,逐步出现去工业化。这在苏联解体后就很明显,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开始出现工厂废弃、产业工人流失、土地荒芜等现象,这个是两方面共同作用,先是解体破坏了原有社会组织结构,又没有建立起新的社会组织结构,导致系统熵值升高,然后寡头们攫取社会财富,导致社会的其他部分子系统能量损失,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熵值。所以从这角度看,普京要想重振俄罗斯任重道远,不单单是打击了寡头,提高系统能量,还要重新构建社会组织结构,降低系统熵值。

以前有一次我和我老爸争论,他是坚定不移的毛黑,痛恨太祖的一切,他说:56年以前,把土地分给农民,这是好的,当时农民恨不得把分来的土地搂在被窝里,多少年了,终于有了自己的土地,真是要把自己的全部都投入到土地上。结果呢,没几年,先是互助组,然后是初级合作社、中级合作社,然后是人民公社,把分给农民的土地又都收走了,农民的积极性一下就给打击下去了。我说:那如果不再次收回土地,不是又渐渐会出现土地兼并,又回到过去那种状态中了吗?原来的地主也是勤俭起家的。老爸说:那就回到过去状态中嘛,农村嘛,只要什么都不管,就会生活逐渐好起来的。我说:问题是那不是TG的任务,也不是太祖的任务,他们的任务是要中国快速工业化,改变中国的社会组织结构,而不是回到过去三千年的循环中去。现在话说回来,我当时对老爸说的也不一定对,但是在改变社会组织结构,增加对社会管理能力角度来说,TG一直是在努力的,也许那时候有操之过急之处,但却是在建国的前30年,中国的社会组织结构发生而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从03年非典、汶川大地震和08年奥运会来看,中国的社会动员能力、组织能力绝对可以称为一个合格的低熵系统。

说完了熵,再回过头来说能量,上面说了,钱是能量的一种,但不是全部,甚至只是一种表象。那么我们需要从外界不断获得的能量到底有哪些呢?最直观的能量,就是能源,有了能源,系统内部才能动起来。另一个能量,我认为是物质,按照唯物主义观点,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中,只有物质满足了,人才能活下去。因此,我们除了要想办法获得能源,包括核能,努力开发核聚变之外,我们还要不断地获取物质。物质不灭,只会转换存在形式,我们除了要获取物质之外,要会循环使用物质,这就是所谓低碳是扯淡的原因。

我们经常会面对现在的中国社会,说出狄更斯《双城记》中的一句话: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明智的时代,这是愚昧的时代;这是信任的纪元,这是怀疑的纪元;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日,这是失望的冬日;我们面前应有尽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都将直上天堂,我们都将直下地狱。。。大家都感觉到了,为什么?因为狄更斯的时代和我们现在所处的中国时代一样正是工业化大发展的年代,工业化,破坏的不仅是英国环境,还破坏了原有的田园牧歌是的农业社会生活,更破坏了原有的道德基础。道德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之一,当经济基础改变了的时候,原有的道德也不稳固了,只有新的社会组织结构确立了,才会产生新的道德来适应它。没有永恒不变的道德,只有与社会相适应的道德。因此大家不要为眼前的各种不足和缺失不满和抱怨,尽我们大家每个人的努力,去创造、去改变,共同创造一个适应中国传统、现实,为中国发展有利的社会组织结构,这才是历史赋予我辈的任务!

通宝推:Lioncat,回车,朝雨,znxf,浣花岛主,子承父业汪文轼,不远攸高,diamond,
家园 对于熵增原理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

将克劳修斯的熵增原理从物理化学领域扩展到社会科学领域,在社会科学研究难以突破的情况下,是不错的尝试。国内很少见到相关的文章,马前卒没填满的坑《唯物主义历史规律的结束与共产主义的兴起》有一部分内容算是做了这方面的尝试。

全文:

《唯物主义历史规律的结束与共产主义的兴起》全文

我整理的熵增原理在社会学领域应用部分:

熵原理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部分

与大家一同批判,一同学习

家园 这位的预测就是搞笑

核弹一出,谁与争锋!

就日本那点领土面积,几个核弹下来就寸草不生了。

家园 波兰一个毛都没有的国家

德国之所以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自己家七八千万人还是有的,动员出来一两百万人也就只能扫扫欧洲跟北非,

波兰也就四千万人,撑死了也就弄出来两三百万军队就这么点人想横扫世界简直太扯了

家园 可不是有很多家长让孩子在学校学西班牙语。 我一直都和亲戚

朋友说,除非小孩长大参加竞选拉票,当包工头,不然学西班牙语没用,还不如学法语,至少可以装蒜。可惜都不听我的。大概都觉得南美会崛起。

家园 送花,学习

在现实中,人们挖空心思想出各种招术做出一个又一个制度安排以使人的行为进而社会经济现象具有可预测性

家园 类似的事情亚里士多德老早就干过了

熵从根本意义上来讲就是用来刻画从高势向低势流动的能力。潜能和实现(dynamis和energeia)这组对立老早就被他用来写《尼各马可伦理学》和《政治学》了。好多在当代觉得很新颖的观点,实际上人类老祖宗早就有这个视角了。

我在河里有过一篇文章,讨论能或者力概念和希腊传统的关系

链接出处

家园 前进,不择手段地前进!————维德
家园 预测的本质就是预先推理,但测不准

对未来的预测的事情,至今没有“人”有这个准确的能力,至于说某个时间段,某个强大的国家会慢慢衰退,这道是数学能解决的事情,没有不死的东西嘛,但是非要说死后谁生,衰退后,谁能崛起,那就不是必然的事情了,任何非美国的大型国家,或者多个小国家组成的联合体都有机会

家园 花。你解决了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比如前天的伊拉克、昨天的利比亚和今天的叙利亚,无不是从传播谣言(增加信息熵值)和实行禁运(降低系统能量)开始。那些想搞垮中国的势力,其招数也不外乎这些。”

看来我们要大力发展海军保持我们的贸易通道畅通。

“我们的国家要继续发展,也必须从提高能量和降低熵值两个方面入手”

能否再展开一下,多说说怎样做?

家园 既然题目出下了,俺就胡诌几句

国家发展这么大的题目,俺怎么接得下来,不过既然问到了,只好胡诌几句。

关于提高能量,分眼下和长远两方面。眼下需要:一,保证能源的输入渠道,包括海湾的石油、俄罗斯的天然气等等;二,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单位能耗。长远包括:一,开发可再生能源,包括水力、风力、太阳能等等;二,全力研究核能,包括核裂变和核聚变,这是人类未来的希望。总之,让碳减排去见鬼,核电站还得开。

关于核能多说两句,一部人类的文明史,也是能量的利用史,最原始的时候只能靠自己的体能,后掌握了火(热能),生物能(畜力),机械能(风力、水力),化学能(石油、煤炭),电能,直到现在的核能。在进一步的物理发现之前,核能是我们已知最强大的能源,虽然我们目前对它的理解和控制还出于初级阶段,还不时被其伤害(核弹、核事故),但我们没有回头路可走。试想,我们的祖先刚开始用火的时候,如果他们因为被烧伤而放弃的话,我们现在还是茹毛饮血的原始动物。对核能的态度也是同样,一味地恐惧和排斥核能,只会让我们人类永远停留在地球上,重蹈恐龙的覆辙。我们必须小心而坚定探索核能,正如火让人类脱离了动物界,核能会让人类走出地球摇篮,走向星辰大海。

至于熵这方面,俺的看法就是社会组织形态更紧密,分工合作、思想自由,或者说,要大政府、大民主,再具体也说不上来什么了,设计社会组织实在个是过于巨大的课题。只能说说什么样的社会肯定不行:老子的小国寡民理想肯定是不行的,退化到原始社会去了;自由派向往的小政府大社会肯定不行,自由竞争那套东西是异常高熵的;政教合一的社会肯定是不行的,同质化的思想意味着信息少、熵大;儒家社会同样不行,和宗教社会类似,来来回回地捧这那几本书读上几百年,信息少、熵大。

家园 能量和熵的理论的确解释了令我们困惑的发展问题、历史问题。

让我们简化地(simplify)解释了以前、当前和未来的问题,也让我大开眼界。

家园 还是具体一点:解散人民公社,分田到户是熵增大还是减小?

能不能量化一下?

看到各位云里雾里地大谈社会熵,不如来个个例分析一下?

家园 Heritage Foundation的那个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