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中国的财政投资乘数 -- Irene王
财政投资乘数是指政府投入一块钱建设各种基础设施所带来的gdp是多少。乘数一定大于等于1,比如一块钱里的5毛付给了工人,工人拿出3毛消费,而消费的结果又使零售商增加收入,零售商和服务员拿出部分新增收入消费,又使下一步的消费提供者增加收入,如此循环往复,一块钱的投入可以变为比一块更多的gdp产出,(假设消费倾向,propensity of consumption,一样,则可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求的乘数)。
财政投资乘数越低,政府财政投资支出(比如4万亿)对经济拉动效果越小。根据学术研究资料,中国的财政乘数只有大约为1.01-1.09之间(1980-1998),但是相比之下美国是1.4左右,最高达2.5(1968-1998),也就是美国投入1块钱基建,可以产出1.4-2.5元的gdp,而中国则只能产出1.01块。原因是什么呢?
中国的财政支出很大一部分进了有钱人(包工头和特权阶层)的口袋。弱势群体像民工分的太少了。而美国是分得较为均匀。
有钱人花的钱比例少因此把钱给他们也是存着,无法拉动消费,打个很极端的比方,给李嘉诚10000元,他不会花掉,因为他已经足够富有了。相比之下,如果你把10000块钱分给你乡下的穷亲戚,他们可能很快就花掉了:要盖房子,看病,要交小孩学费,他们花的钱可能是他们收入的100%,甚至超过100%(负债消费-交学费医疗费等)。
消费倾向越大,花得越多,乘数效应就越大。中国财政投资乘数效应会如此之低,根本原因在于国家花出去这4万亿,本来有钱的特权阶级就要啃一大块,剩下一小块才分给无数的廉价劳工。
中国消费占gdp如此之低,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在于过高的基尼指数-贫富差距太大。有钱人花的钱的比例总是少。以前懂经济的陈云还提出过鼓励有钱人花钱在高端的消费品上。可惜现在时代不同了,有钱人花钱再多,也是花在了欧洲奢侈品和环游世界上,对中国的gdp根本毫无贡献,倒是对中国的战略对手有很大帮助。
为什么欧美总说中国不民主,真正的良药法治(法治会通过减少腐败而增大乘数效应-包括投资和财政)却绝口不提?原因很简单,民主非法治的中国是最有利于他们的,因为拉美化,分裂的中国符合欧美的利益。
美国1900-1960的财政投资乘数的数据?搜了一下,找不到。
请问出处何在?相反,河里大把朋友在美国所见所闻都是修了N年都没有修好的工程举不胜举,就这态度和质量也会比中国投资乘数高?而中国工程的修建速度,在质量都还过得去的情况下,几乎都是世界第一。并且中国普遍依赖于人力,美国却更多依赖机械设备,钱更多会进大厂商的腰包。这样大的反差,于情于理,怎么可能会美国投资乘数高更高呢?
以下是原来想写的文字,只比较了造价,但没有比较其中财富的分配,不太严谨,本来删掉了,但是还是发上来参考一下吧:
记得加州修一条高铁计划投资要680亿美元,长度1200公里,但这年头都流行烂尾工程,不追加投资并按时建成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京沪高铁投资2209亿人民币,长度1318公里,两者长度差不多,造价只有美国的一半,并且已经建成。
The biggest chunck of US government spending is in entitlement programs(medicare/mediaid/social securities etc)not in infrastrueture programs. So it is entirely possible that US multiple is much higher than China.
如果中国投1元搞基建,只有1.01-1.09元的GDP,效率低成这样,早就完蛋了。
这种离谱的简单证据是:中国的钢铁水泥消费是美国的8倍、20倍,建成新房面积是美国的十倍,结果建筑业GDP比美国还低(近两年才超过)。
这种离谱的GDP统计怎么出来的,就是些统计花招了。美国人统计建筑业GDP的时,东西没建出来,人工先算进去了。投10万美金请一个工人干活,管你干成多少活,GDP已经有了。中国不一样,建筑建成了或者完成了多少投资,算“增加值”,增加就往零里算,买来原材料基本不增值,估计1.01就是这么弄出来的。这样算也有道理,你建一条公路,投资3亿建成,那它的估值就是3亿,你想怎么多估?多出来的是从哪出来的?
GDP这么胡算,所谓的“财政投资乘数”就根本是个胡扯。
“财政投资乘数”低到1.01的价值3亿元的公路,它是低效率的么?不是,它间接产生了很多GDP,只不过这些GDP算不到它头上。
中国多年猛搞财政投资,是GDP快速增长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财政投资乘数”算出来极低,是因为“经济学家”生搬硬套,在形而上学地胡算。算法是死的,没有好坏。把算法用上来,得出离谱的数据再胡推,基本是不理解中国。
那些经济学家拿块豆腐撞死算了。no offense.
虽然我找不到以前看的那篇学术文章了,我认为接受过正经经济学训练的不会那么算,因为这算法根本不是乘数的定义,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
简单的说,乘数应该用计量经济学算。自变量是财政投资,因变量是下一期或下几期的gdp。用time series.取得coefficient为乘数。当然里面因为各种数据考虑方法可以变得很复杂。
这个财政投资乘数没有多神秘,看它的定义,完全可以把投资对应的实体屏弊掉,光看财政投出的资金在社会上流通就行了。按“经济学家”的想法,钱从财政投到工人那,到建筑商、原材料生产商那,这些人又继续把这钱花出去,流啊流,一元钱办了两元的事,好得很。至于这建筑商建成了什么东西,完全没关系,反正这钱已经流通完成了。就算毛也没建出来,“投资乘数”也不错。
中国这里,财政钱投出去,工人收了钱存起来,建筑商、原材料生产商存起来。腐不腐败另说了,总之就是不喜欢流动,储蓄率高。“投资乘数”1.01到1.09,具体怎么算的我不知道,反正意思就是流不动。表现在宏观上就是,货币乘数低,需要巨大的M2才能创造GDP。
这也没有啥,能流动当然有它的好处,不喜欢流动也有办法搞经济,储蓄率高就有钱投资。当然这说的是10年以前的事,现在流动的方法也多了。
既然流动不行,那就不管它了,就看干成的事情得了。定义一个“财政投资效率”,建一公里公路要多少投资,一公里铁路要多少,各种基础设施加权平均一下,中国1亿元能干成的事,外国要10亿元。中国的“财政投资效率”是外国十倍。再看看“财政投资增长率”,今年7000亿,明年9000亿,中国增长率最高,可以投的钱远远超过其它国家。
为什么“财政投资乘数”很差的中国,“财政投资效率”和“增长率”却很好?无非就是把东西多快好省地造出来。你建成的基础设施越多,就越能投钱去建其它基础设施。人们从财政收了钱就去社会上花掉,这个是促进消费,但不利于财政投资增长。表面上促进消费,长远来说也不利于,因为没有基础设施,消费也上不去。
外国经济学家也没啥,讲他们自己国家可以,能理解中国的很少,错误一堆堆的。我可以有把握地说,国外总结出来的经济学概念,到中国最好重新理解一遍,没完成这个过程的,常态就是离谱。
而是供给大于需求,单靠投资拉起的需求有几大问题:一是因为权力寻租和政府决策浪费严重,二是投资需求最后会变成无效需求,就像鬼城和泡沫,很多时候是不可持续的,三是由富人储蓄的钱的产生的财政投资是负债,更是加大岌岌可危的政府负债率。
另外,增加到工人手里的钱所增加消费不一定是真的消费掉了,在中国很可能是变为对下一代的人力资本投资。从长远看个人认为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其实比固定资产回报率要大。现在剥夺消费,其实是在剥夺下一代人的人力资本投资。注意人力资本投资不单指教育。
资本为什么需要市场,就是因为资本主义的本质就是消费不足,消费不足才需要市场。无限的市场才能对冲无限的资本,一旦市场饱和,资本就只能自己吞噬自己,所以就会有两次世界大战。中国的经济学家们一天到晚喊着内需不足,就没想过或者故意装作忘记,资本的本质就是扩张,内部消费不足是正常现象。
没有无限的资本,现在有无限的资本了,“投资乘数”也就没有意义了,只要考虑利率和通胀就行了,美国要靠别人借钱,别人少用点美元,通胀就低一点吧,我说不清楚。
GDP是什么?GDP说白了就是参与商品交换的财富总和。美国的投资乘数高只能说明美国参与商品交换的财富总量多,不是说美国的生产效率有多高,更不说明美国创造财富的效率高。
中国的模式和西方完全不同,中国资产阶级先天不足的判断在现在依然有效。中国从来不存在纯粹的资本主义,更不是资本主导经济运行的社会,中国是政府主导经济运行的社会。用西方经济学的模式套中国,自然是南辕北辙。
换句话说,在西方国家,经济的运转财富的积累必须依靠金钱的流动才行,货币的流动越快,西方国家的经济运行效率越高。而在中国,金钱的流动是次要因素,中国可以依靠行政命令推动社会运转,中国社会的效率完全取决于政府运作的效率。
而且算不清楚,美国的投资乘数高,而且有无限的资本,结果就是欠债越来越多么?Irene王就是在找各种理由骂共产党,你别跟着他的思路走吧。
问题就在于这世界上有个国家叫做中国,中国的经济在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内,但中国的政治不受美国控制。所以美国印绿纸剥削全世界的套路玩不下去了,绿纸中的很大一部分跑到中国变成了不受美国控制的生产力,美国这一套就玩不下去了,
因为中国要买的别人都不卖,不过西方有经济、金融危机的问题,所以中国还是有机会,而且中国有可能解决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