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有效市场切割 -- 下山斯内普
我认为这个东东非常傲慢,完全不好用,以后我不会再买这个系列的任何东西
尤其是在嘈杂的环境。。。。
如果它的多任务系统真的做得那么好,(我听过一种说法,是手机里面做的最好的),那么电池到底是否耐用啊?
除了键盘比9900稍小一些,其他的都很不错。主要是email,bbm和偶尔上网和gps导航,平时上网的主力是playbook。
也在期待bb10,从网上的视频看还是很不错的。
不习惯也得习惯。但是这个却是其他有觊觎之心者的机会。google这不就恰到好处的推出chrome桌面么。
类似眼球经济,这个市场的蚕食也是一点一滴开始的,只要微软保持这个方向,一旦突破了临界点,大势终将一去不复返,问题是微软还没有那么笨,时不时的还有反复,偶尔会来个漂亮的回马枪,比如win7那样的,因此这个过程对消费者来说很烦,很费钱。
理想主义情操与可操作性的矛盾,显然作为卖点可以取一时之功,哄哄不了解技术的消费大众可以,如果微软领军人物自己真的这么想,那么微软的气数已尽了。
把使用上的一致性,简单归结为软件产品的一致性,甚至夸张为平台的一致性,是一种对技术理解的耻辱。在科技水品低劣的早年,这样一种折中手段可以作为一个追求,提出来当作口号。事实上微软在视窗上二十年来一直在这个方向上努力,也取得了有限的成功。但是近年来服务器与桌面产品的分化与Linux在服务器上的成功,都说明了这个技术模式强迫症式的口号的幼稚。而把二十年前的口号再一次当作座右铭去扩大到移动上,不但说明微软思想库的僵化,更严重的是这会不会从座右铭最终演化成为墓志铭。
email在tablet的大键盘上也没有那么困难,主要的方向是沟通的方式。email作为通讯的主力工具是在慢慢走下坡路的,只是这个过程很缓慢。现在的技术条件实际上完全可以淘汰80%的email,但人的交流习惯的改变是个很缓慢的过程,因此替代手段的出现往往是从工作外的生活中进入工作场合的,微软的windows当年进入办公室取代Unix也是这个过程,现在看google的doc想打入微软office的市场多么艰难就可以了解这个过程的艰难。但是一代人之后呢,制度与法规很多时候是人的习惯造成的,一代人之前有多大少人习惯于在网上用信用卡购物呢,技术条件本身没有变化,以前是https,现在仍然是,但是Y代人对新科技的接受程度自然就高得多。
黑莓的真正寿终正寝将会是一个漫长的时间之后,现在看至少是以十年为期吧,必须是在办公通讯方式有了大的改革之后,这种email横行的时代是与黑莓伴随存在的。
技术成果普遍开花,但是懂技术的人同时能够具有抓住使用者心理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做产品设计的人不少,但是真正能够做到对技术细节进出自如,才可能把着眼点放在用户身上。工程师是不可能做市场的,而懂市场的却很少有能力把握技术的内在,那种靠玩高科技玩具给自己找技术灵感的人是不够格作为技术大师的。
一边是了解问题,一边了解手中解决问题的工具,两者都要精,这才难中之难。但是成功者的历史揭示的大多数是工程师出身的人,一旦摆正自己的心态,把眼光放开,机会比那些开始就是做市场的人回头去玩弄技术的要大的多,但这不意味着这一步就容易做到,绝大多数工程师出身的人常年的技术生涯在大脑皮层的水平上形成的思维定式改变起来是有生理学上的困难的,因此对这个困难的正视才会从最大可能上取得成功。
台式机、平板、手机作为日常办公和娱乐的工具,平台统一有什么不可跨越的鸿沟?
推出的6.1寸屏幕手机,我觉得日常办公和娱乐足够了。
怎么样?
手机和钱包
所以无解。带一个大包吧
黑莓为什么不和腾讯合作,在中国推出兼容QQ的BBM呢?技术讲,应该不难吧?
以他们的键盘优势,加上QQ的用户,应该有很大的市场的,完全可以搞一个低端的2000级别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