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wxmang这一次真的要去前线打仗了。 -- slyypp
当代聂豹。
文小芒,是中国投资银行改制后招聘的资产管理部的总经理,主要工作是结合‘国外投资银行’的手段,来处置投行信贷中不良资产。桦林公司(后来成为上市公司)是投资银行一个重要贷款客户,欠债很多,多是不良资产。其问题在于国企机制和效率问题。文小芒带领投资银行工作小组,深入企业,帮助企业剥离资产,重组生产构架,提高效率,使新重组的桦林公司具备的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良性运转的结果。后来,在国家有关部门支持和省配合下,成为上市公司。就桦林公司重组一事说,文小芒是成功的。但是,其张扬的一面,得罪了桦林副部级企业的领导和部委有关领导,加上文小芒对当年副总理的一席过份的话语,成为告状把柄。结果,国务院和央行下文,通报中国投资银行超越自己经营范围,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命令即刻停止,并点名批评的投行有关领导,下令取缔文小芒在银行业的任职资格。
王岐山:如果说投行有问题,那就是对文小芒这样的同志,怎么用他的长,避他的短。我看是用其长了,没有避其短。投行在这个问题上接受点教训。对一批有专长的人怎么用,可以用这件事教育那些高学历、但缺乏实践,对于中国社会、文化和历史不够了解的人。最重要的在于怎样教育干部,使用干部。这样事就这样了,不要背包袱。
说白了就是当年在朱镕基手下干事的人,对朱的政策有不满结果被撸了。
踩了下岗这条红线。以前只听说狗被人踩了尾巴会跳的很凶,没想到猪也有这毛病啊,有意思!
他的观点是否正确我不知道也没有资格去评价,虽然是事后人但是很多关键性的信息、材料作为普通人不可能像中央工作人员那样方便的调阅。不过对于不少人认为把他这么个有才华的人赶走是朱镕基不能容人表示,你们去容一个公开和自己唱反调的下属吧。
毕业于中科大应用数学系,初工作于中科院,后辞职去海航,创业元老之一,去银行前任海航总经济师,与岐山王的相识是:海航当时向建行租赁客机,由建行购买客机转租赁给海航,当时属于创新业务,忙总随海航老总去建总行洽谈,出了风头:就凭一把计算尺几支粉笔,现场计算出风险系数等参数,且各项参数与建总行一帮人建立数学模型,且凭借大型机计算出来的结果相符。时任建行行长的岐山王对其印象深刻。
此后中南海有个设想就是:债转股,企业欠银行的贷款转为银行在企业的股份,报表好看后上市。对企业来说,可以减少财务支出。对银行来说,与其企业破产贷款打水漂,上市至少还能收回部分。
对应的试点就是中国投资银行划归建行,同时建行将部分不良划入投资银行,忙总被聘为资产管理部总经理,代表银行方去监督参与贷款企业的日常经营,在桦林轮胎重组中,得罪时桦林集团老总(副部级),对朱相不敬的一番话就是对待下岗工人的问题,认为朱相胡搞,几千万人为整个失误买单,后果就是根基不稳,技术工人青黄不接,后患无穷(从现在来看,确实如此)。被处理时任投资银行行长助理。
此后就作为职业经理人,曾任过大润发超市总经理等职务,在西西河活跃那几年是一直在养病。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与忙总有旧(物美出世也有意思,好像是博士们开发了个超市管理软件,没人识货,博士们一怒之下,自己甩开膀子干起超市了)
物美之后忙总应该在国家开发投资公司
建行之后物美之前忙总应该还在中行干过债转股企业的管理
另外,忙总计算的那个故事应该是在交行,海航第一笔融资租赁是交行做的。时任交行海南行长是建行重庆调任,应该是这位行长推荐给73王
计算尺这玩意科技战线用到八十年代初期,之后都是用计算器了。
银行商业部门一直用算盘,计算尺对于这些部门显然是过于了,之后直接上计算器,就算有人就是喜欢用计算尺,那也不可能用到九十年代。
计算尺这玩意不算小,随身携带不可能,王岐山显然不会给文小芒准备一把计算尺。
大型计算机能算出的东西显然不是一把计算尺能搞定的,如果说计算尺能算出什么的话,更多的是体现一种思路,而不是某种精确计算。
至于这段奇遇前面强调文小芒的数学专业背景,显然,吹牛的这个人不知道数学系在学什么,数学系的东西实在不是计算尺能搞定的,他以为数学吗当然就是计算,计算吗当然应该用计算尺,计算尺在他看来很小资很豆瓣,正好和这段奇遇的氛围匹配。
另外,这个故事中王岐山和文小芒的表现过于戏剧性。
我记得张艺谋说过,他选演员从来都是反反复复比较考虑的,从来没有一见到谁就认定这是我要的演员,他是用来讽刺冯小刚的,我认为这是实情,用在对这段奇遇的判断上很契合。
另外,说文小芒是为工人不平而被朱镕基整好像和文小芒一贯的立场不吻合。
结论就是这几段文字可以称为知音体了。
既然是传奇 ,就必有过人之处。非常之人,不能以常理看待。
楼主那段故事没听过,或者听过没搞懂,就以为是用了计算尺。你愿意的话可以挖一下河泥,不愿意的话我也可以简单告诉你。当年忙总用的是牛顿迭代法,和电脑上面的方法是一样的,只不过他用一把尺子在黑板上当场算出来,而且结果和电脑算的没有什么“差别”(考虑一下尺子和粉笔的精度),这就比较震撼了。可是对懂数学的人来说,这就是一个小把戏而已。
后面那段故事也是内部文件上面的话,一年多前出现在网上。
体制内的人是不能随便在网上说话的,所以忙总的故事是看一段就少一段了。
其实,俺对看不惯忙总的人还是心怀敬意的
毕竟,忙总(这坏人)自负惯了,调高了俺的胃口期待他们有所。。。
比如忙总(这坏人)说:聂卫平的记忆力(也就)记棋局比我强(括弧里“也就”两字是俺添的)
也就是下一步or下N步的时候
可以直接从记录的要点出发,还不会把几个要点间的关系弄混
向数学系的同志们致敬。
要是数学系的同志能给大家伙大概地的讲一下用这个粉笔尺子做牛顿迭代的过程就好了,我们工科的同志很向往。
一位上过Linus Pauling课的人给我讲过,Pauling讲课随身带着计算尺。一次当堂计算,他拿出计算尺一看,就给出了答案,学生们都惊呆了。下课一问,原来Pauling提前把答案写尺子上了。要说这一点,他就不如教我分析化学的老师了,虽然他没得过诺贝尔奖,但是分析化学课从没看过讲义,所有计算结果都能记在脑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