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翻译】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 -- 九霄环珮

共:💬80 🌺30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翻译】《叶甫盖尼·奥涅金》第1章第47节

四十七

多少个夏日,

涅瓦河上的夜空

清澈而又澄明, [1]

河面上波平如镜,

黛安娜未显真容——

回想起往日的迷局,

回想起过去的爱恋,

感慨万千而了无牵系,

我们默默地痛饮

良宵醉人的气息,

就象梦境中的囚犯

从监牢被放归绿林, [2]

我们也愿被幻想引领,

去往青春开始的地方。 [3]

[1]普希金原注:读者们都记得格涅季奇的田园诗所描绘的彼得堡之夜:

夜幕降临;然而一缕缕金色的云霞并没有消隐。

没有星星,没有月光,整个地平线上却一片光亮。

在远方的海湾,隐约可见的帆船张起银色的船帆,

仿佛正在蔚蓝色的天上悠悠地飘荡。

夜晚的天空大放着乾坤一扫的光明,

西天的红云交织着东方的金霞,

仿佛奥罗拉从夜晚中醒来,释放出

她那玫瑰色的晨曦。这是华丽的季节,

这时夜晚的权力被夏日所篡夺,

这时异乡人的眼神被北方的天空所迷惑,

这里美丽的光与影形成神奇的组合,

此情此景从未装点过南方的天空:

清澈得就象迷人的北方的姑娘,

就象她们湛蓝色的眼睛和玫瑰色的面颊

被她们的波浪般的鬓发映上轻微的阴影。

此时此刻的涅瓦河与巍巍彼得堡广厦的上方,

你看见无暮之暮和不夜之夜。

此时此刻的夜莺一旦唱完了午夜之歌

便将会开始歌唱着迎接黎明。

但此刻是深夜,一丝凉意吹拂涅瓦河上的苔原;

露珠点点;……

午夜时分,经历了整晚的千万记桨声的涅瓦河

水波不兴;城市的访客们已然散去;

河岸上没有人声,河面上没有波纹,万籁寂静。

偶尔会有孤零零的一记隆隆的声响传自桥面,

或者一声长长的叫喊从远处的郊区传来,

那是深夜的哨兵彼此呼应的声音。

一切都睡了……

[2]普希金著有长诗《强盗兄弟》,一篇关于强盗越狱逃跑的故事,取自真人真事,但没有完成。骆宾王《在狱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3]普希金著有长诗《高加索的俘虏》,诗中的一位俄罗斯军官在沙俄的地域扩张战争中被高加索山民俘虏,与善良美丽的切尔克斯少女产生情愫,最终少女放走了俘虏并投水自尽。长诗表现了对生活的厌倦失望和对空虚的上流社会的鄙弃,表达了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召回失去的青春时代的愿望。当人自己意识到自己身处困境时,常常会以怀乡的心态缅怀某种本初的状态:人情与人性的本真,人类社会的本初,甚至从人类学意义上的本源。对原始的、质朴无华的、和天真无邪的事物的倾心本质上是“自然”的世界观,构成浪漫主义的本质属性之一,这是与强调人为秩序的古典主义相对立的。“青春开始的地方”是何等模样,下面两首中国古诗也许能提供一丝线索。李白《长干行》:“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莲者,怜也。)

家园 【原创翻译】《叶甫盖尼·奥涅金》第1章第48~50节

四十八

灵魂充满了悔恨,

倚靠在花岗岩栏杆, [1]

奥涅金站着陷入了忧思——

正如某位诗人描述他自己。 [2]

一切都很安宁;

只有哨兵彼此呼应的声音, [3]

突然,某个敞篷马车

悠远的咔嗒声从米连街传来; [4]

河水睡意沉沉,只有一挺小舟

在桨声里轻轻地漂流, [5]

远处,一支铜号、一曲高歌 [6]

令我们着迷,但是,

在多姿多彩的夜里,更恬美的

是塔索八行诗的旋律。 [7]

[1]奥涅金与普希金所立之处,位于涅瓦河岸边某地,河对面有一座被用作监狱的城堡。普希金在草稿中画了一幅插图,其中有普希金、奥涅金、城堡、花岗岩栏杆、以及河上的一艘帆船。

[2]普希金原注:穆拉维约夫《致涅瓦女神》:“当他倚靠着花岗岩/度过不眠的一夜,/激动的诗人分明/看见了和蔼的女神。”

[3]哨兵可能是指监狱中的哨兵,专制禁锢意象。

[4]米连街靠近涅瓦河并与之平行,但不直接毗邻河岸,是一条“宫殿街”。专制者意象。

[5]小舟,自由意象。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6]铜号,即号角,战斗与反抗意象。

[7]塔索:意大利诗人,文艺复兴运动晚期的代表。代表作《被解放的耶路撒冷》充满精忠报国、铁骨柔情的古典英雄主义精神。八行诗,一种诗歌形式,限于八行。威尼斯平底船夫歌唱塔索八行诗,曾经风行一时。这里开始出现并在下一节展开的意大利主题与第8节的摩尔达维亚主题是呼应的,被流放的奥维德曾投书并托付远方的朋友请求奥古斯都放他回到意大利,因此“诗人放归意大利”也好,“诗人游历意大利也好”,都蕴意着自由的愿望,既包含人身自由,更包含心灵自由。

{最好有插图}

四十九

亚得里亚海之波啊,布伦达河! [1]

不,我定将见到你们,

我定将怀着全新的诗情,

聆听你们的天幻之音!

对于阿波罗的子孙这是何等之神圣; [2]

经由阿尔比恩人骄傲的里拉琴, [3]

这对于我至为亲切,与我血脉相连。

在意大利金色的妖娆之夜,

我愿放开胸怀纵情狂欢,

携带一位年轻的威尼斯女郎,

时而畅谈,时而缄默,

随着神秘的平底船在水波上悠游;

通过她,我的双唇将会发现

彼特拉克以及爱情的语言。 [4]

[1]亚得里亚海,地中海的一部分,位于亚平宁半岛和巴尔干半岛之间。布伦达河流经威尼斯。拜伦《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有句“幽暗的布伦达河轻流”。

[2]阿波罗,希腊神话中的光明之神,主管音乐、舞蹈、诗歌和灵感。言“阿波罗的子孙”乃“心怀阿波罗神性“之谓也。

[3]阿尔比恩:指英格兰或不列颠,源自希腊人河罗马人对该地的称呼。这里专指拜伦。

[4]彼特拉克:意大利诗人与学者,被认为是人文主义之父,以十四行诗著称于世,有“诗圣”之称。故“彼特拉克的语言亦即”诗歌的语言“。彼氏与但丁、薄伽丘齐名,被称作文艺复兴三杰(他们的强项分别是:彼氏之十四行诗,但丁之史诗,薄氏之短篇小说)。彼特拉克著有作为抒情诗集的《歌集》和反映第二次布匿战争的史诗《非洲》。

五十

自由的一刻会来吗?

是时候了,是时候了!我大声呐喊;

我徜徉在海洋之上,等候着适宜的天气,[1]

我伸手召唤过往的船帆。

在风雨的夹裹之中,在波涛的争辩之下,[2]

在大海自由的十字路口, [3]

何时我才能开启自由的旅行?

是时候了,是时候离开这气候恶劣、

百无聊赖的海滩,

在巨浪的顶峰,在我非洲的天穹之下, [4]

是时候为忧郁的俄罗斯,

为我爱过、痛过、埋葬过我心灵的故地,

发出凭吊的一叹。 [5]

[1]普希金原注:写于敖德萨。

[2]气象语言(风、雨)表达政治境遇。骆宾王《在狱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波涛争辩”亦有言外之义。

[3]普希金有名诗《致大海》,其中大海是自由的象征符号。因奥涅金与“我”会合于4困境”,于是文章很自然地转入对“自由”的抒情。

[4]普希金的外祖父汉尼拔原本非洲阿比西尼亚(现埃塞俄比亚)一个酋长之子,幼时被土耳其掳至君士坦丁堡,后又为一个俄国公使买下送与彼得大帝,被其收为教子,又被派去法国留学,归国后在彼得大帝的手下作为军事工程师参与俄国的历史性改造,功勋卓著,晋身至元帅,活到84岁。如果说荷尔德林寻根寻向古希腊的神性,那么普希金在此寻根寻向的是非洲的天穹。巧的是前者有言“神湛若青天”。

[5]普希金在敖德萨期间与总督沃隆佐夫的妻子伊丽莎白·沃隆佐娃的罗曼事被亚历山大·拉耶夫斯基报给沃隆佐夫,于是沃隆佐夫一方面炮制长文,向朝廷参了普希金一本,历数他的种种不端行为,一方面以上司的架式给他穿小鞋,比如他曾命令普西金调查各地灭蝗情况。极端气愤的普希金交上的调查报告只有四句诗:“蝗虫飞呀飞,/飞来就落地,/一切都吃光,/然后飞走无音讯。”(特罗亚《普希金传》中译本),另一个版本是普希金女友罗谢特《自传札记》中的记录:“蝗虫飞来就落地,/一切吃光又飞去。”(《同时代人回忆中的普希金》)。事后普希金愤而辞职。雪上加霜的是另一件事情:沙皇的警察截住了普希金给维亚泽姆斯基的一封有同情无神论内容的信件。三管齐下,普希金此刻想到了渡海逃往国外,并向维亚泽姆斯基公爵夫人商量借钱以付之行动,后者认为这一想法过于幼稚而劝他放弃了打算。后来普希金便被解送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去了。

家园 【原创翻译】《叶甫盖尼·奥涅金》第1章第51~60节

五十一

奥涅金原本已准备

和我一起去异地;

但不久我们就被命运

分开了很长一段时间。

那时候他父亲死了,

奥涅金面前纠集了

一大群贪婪的债主,

个个都有说辞,

奥涅金懒得打官司,

他倒是乐天知命,

将遗产全交给了他们,

没觉得受多大的损失,

或许他老早就算定

他叔父总要一命呜呼。 [1]

[1]相对于第30节到34节和第49、50节的云卷云舒的抒情,这一节是近似白描的叙事。采用自由诗行的译法,尽管牺牲了原文在韵律上的匀整性,但对于发扬这种语言风格的多样性具有更大的自由度。

五十二

突然,他果真

收到总管的来信,

说他叔父竟一病不起,

很是想见他最后一面。

叶甫盖尼甫一接信,

便失禁般冲向邮递马车,

奔赴约定的地点,不出所料

他很快打起了哈欠,

看在钱老兄的面上,他准备好了叹息、

忍一忍无趣,外加耍一点小诡计。

(我的小说也正是从这儿起笔);

但当他飞速赶到他叔父的庄园,

才发现他已经躺在桌子上

象一具贡品准备着奉献给大地。

五十三

他发现场地上到处是随从;

冲着这死人从四面八方

来了许多生龙活虎的朋友和对手,

个个对葬礼都兴致勃勃。

死人埋过以后,

牧师和宾客们吃了,喝了,

然后煞有其事地散了,

仿佛他们都干得很不错。

于是我们的奥涅金成了个乡下人,

有作坊、水面、森林、农田,

绝对是个地主(而在这之前

他可是个放荡不羁的浪子),

并且很乐于把他的过去

换一个面目。

五十四

幽林气森森,

青溪水潺潺,

僻静的乡野头两天

看起来倒有些新奇,

第三天,树林、山岗、田野

都受到了冷落,

然后它们简直象催眠药,

然后他简单明白地认识到,

在乡间,无聊和城市别无二致,

尽管这儿没有街道,没有宫殿,

没有纸牌,没有舞会,没有诗文。

忧郁正盯着他,等着他,

并且紧追着他,就象个影子,

也象个忠实的发妻。

五十五

我生来就喜爱清静,

我喜爱乡间的安宁: [1]

里拉琴音在野外更为悠扬,

创造性的幻梦也倍加生动。 [2]

平湖信步惟自适, [3]

一任此生付闲情,

“逍遥自在”便是我的信条。

每天清晨,我都在

温柔与自由中醒来;

读得少,睡得多,

不求虚名,无意闻达,

这不正是在早年、

在闲散和绿荫中

我所度过的最快乐的时光? [4]

[1]对于普希金来说,他喜爱乡村主要原因在于那里的安宁有利于诗人写作,特别是在秋天!

[2]普希金《乡村》:“……历代的先知们,我要问问你们!/于此庄丽的孤独,/你喜悦的声音更为清楚/……/你创造性的思想/在灵魂深处正在成熟 ……”

[3]这两句直译是:寄身于无伤大雅的闲暇,漫步在虚掷光阴的湖畔……

[4]指普希金在1817年和1819年夏在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居住过的时光。

五十六

鲜花,爱情,乡村,闲情,

啊!我的灵魂向你们宣誓。

我乐于随时向人们注明

奥涅金和我之间的区别,

以免尖刻的读者

或者某个出版商,

居心叵测,恶意诽谤,

在这里联系上我自己的特征,

此后一遍又一遍无耻地重复,

说我把自己的形象乱涂乱抹,

就象那位傲性的诗人拜伦—— [1]

仿佛我们除了表述自我,

就不再有能力

写几部长诗。

[1]拜伦在《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第四章的前言中写道:“……我已疲于划一条所有人看似都坚决不予理解的界线……我徒劳地坚称并想像我已将作者和游历者予以清晰的划分;维持这种区分的焦虑和发现自己无法做到的失望迫使我决定完全摒弃这一主张——我已经这么做了”。

五十七

说到这里,我想顺便作一个观察:

所有诗人都是幻想性爱情的朋友。

往往有些可爱的对象出现在

我的梦里,它们神秘的图景

为我的灵魂所存,

之后缪斯便使之跃然纸上: [1]

因此,我,无忧无虑地,

想要歌唱我空想的大山之女, [2]

以及萨尔吉尔河边的俘虏。

而你们,我的朋友,

最近你们不少次这样问我:

“你的里拉琴为谁而叹?

在这些嫉妒的女子中间,

你的旋律要敬献给谁?

[1]普希金的文学创作的步骤。

[2]暗指《高加索的俘虏》中的切尔克斯少女,见第47节注2。

五十八

是谁的眼波激起了灵感,

用它那珠泪涟涟的抚摸

酬答你忧郁缠绵的歌吟?

是谁成为你诗里的偶像?”

我的朋友,我发誓实则并无其人!

我曾惨淡地经营过爱情,

为此疯狂地经历过焦虑,

谁能将此焦虑糅进狂热的韵律,

从而倍增诗行里神圣的疯魔,

从而沿着彼特拉克的足迹阔步前进,

那么谁就是幸福者,

至于心灵的剧痛,也随之得以平息,

同时他还借此获得了名望——

而我那时却爱得愚蠢,也不大作声。

五十九

爱情飘过,缪斯显身,

昏沉的意志缓过神来。

一旦有空,我便重拾神奇的

音韵、情感、与思想的共鸣。

忘情书写,心灵便不会憔悴,

不会在恍惚中迷失; [1]

不会在续不上的半行诗旁边

画上女性的秀足或者头部;

不会有死灰复燃;

仍感到悲伤,但不再有眼泪;

很快,很快,暴风雨

将会在我的灵魂中销声匿迹:

这时,我将开始写一部

二十五章左右的长诗。

[1]有所为,是空虚无聊忧郁症的良药,是抵抗心魔侵犯的堡垒。

六十

我想好了总体规划

和主人公的称呼,

同时,我也完成了

小说的第一章,

并从严审视了一遍,

里面还有不少矛盾, [1]

但我已不想再行修改,

我需要支付检查制度,

要把我的劳动果实,

送给评论者去啃噬,

那么,新生的诗篇,

你且去涅瓦河的岸边,

为我赢得声名的供奉:

曲解、鼓噪、和侮辱。

[1]奥涅金的性格不乏矛盾之处:肤浅而尖刻,冷淡而热情,索然无味而又罗曼蒂克。-纳博科夫注。用译者的话说,奥涅金这人既有点君子般的良知,又有点魔鬼般的邪气, 亦正亦邪,道胎魔种,有点高尚,也有点操蛋。

(第1章完)

家园 【原创翻译】《叶甫盖尼·奥涅金》第2章第1~10节

第二章

哦,乡村!

-贺拉斯 [1]

哦,俄罗斯! [2]

[1]贺拉斯:古罗马诗人、批评家。题记出自贺氏《讽刺诗集》卷2章6:“哦,乡村,何时我能够见到你,何时我能够被允许,或携古籍,或在睡意朦胧和闲情逸致中,品尝忘却人生困境的恬美?”普希金著有诗歌《乡村》。

[2]俄罗斯的略写法”Rus“和乡村的拉丁文拼写rus相同,只差词头大小写。

奥涅金终日闲极无聊的乡村

实则是一个迷人的角落,

一个乐于淳朴的人在那里

兴许要感谢上帝的馈赠。

这座僻静的庄园——

以山为屏,以水为带;

放眼望去,远处奇花盛放,

平铺着草原和金色的田野;

一个个村落点缀于其间;

一簇簇牛群漫游在牧场;

浓密的树丛铺展出一片

巨大而无人光顾的园林,

忧郁的树神在那里隐居。 [1]

[1]本节后半部份的变译:

采邑山为屏,户牖立水前,

遥望皆秀色,金谷满田间,

花开蜂纷至,草长莺留连,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畜移牧场内,鸡鸣桑树颠,

长林无尽处,白云有余闲,

此境何人识,惟有林中仙。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鸡鸣桑树颠,皆出自陶渊明《归园田居》)

这座城堡巍然耸立,

作为城堡名符其实:

出色、坚固、舒适,

具有恰到好处的古典风格。

到处是高大宽敞的房间,

客厅里裱着绢制的壁纸,

墙壁挂满了祖宗的肖像,

壁炉上贴着各色的瓷砖,

所有这些如今都已过时了,

我真不知道为何如此,

不过我的朋友对这些

也真的一丁点儿都不上心,

不论在时髦还是古老的厅堂,

他都是哈欠连天。

在他住下来的卧室里,

他那位乡间老前辈花了

约四十年时间和女主妇吵架,

或看着窗外,或拍打苍蝇,

一切都很朴素:橡木地板,

两个餐具橱柜,一张桌子,

还有一张软毛沙发床,

整个屋子都不见半点墨迹。

奥涅金打开橱柜,其中一个

有一册账本,另一个里面

有整排的果酒、大罐的果汁,

还有一本一八〇八年的年鉴: [1]

有这么多事要做,

老人从没有功夫去看别的书。

[1]纳博科夫将此处联系上《上尉的女儿》第一章的一段:“父亲在窗前阅读他年年都收到的《皇家年鉴》。这本书纵使对他有极大的影响:他从来不是平心静气地读,一读起来,就要大动肝火。”(力冈译)

在他的领地上百无聊赖,

仅仅是为了要消磨时光,

叶甫盖尼想出了个事来,

这位偏居一隅的哲人

创立了一项新奇的制度,

把古老的徭役制枷锁, [1]

撤换成轻度的免役税;

农夫们都赞美命运,

但是他节俭的邻居,

预见到可怕的后果,

私下里怒不可遏,

另一位则奸诈地笑了,

但大家都异口同声,

说他是个危险的怪物。

[1]旧俄罗斯的农奴制规定农奴有为主人服劳役的义务。

起初大家都常来走访,

但自从他习惯在后门

备好一匹顿河的种马,

一听到前门外的路上

传来马车辚辚的声音,

便飞身上马溜之大吉——

他们被深深地激怒,

都不再把他当朋友看:

“我们的邻居粗野、无礼,

神经失常,是共济会的人, [1]

他只喝红酒,用平底玻璃杯,

只说‘是’、‘不是’——

后面连‘阁下’都不加,

连女士的手都不愿站起身来亲一下。”

[1]共济会是一个古老的秘密结社,1820年代俄国乡绅眼里的共济会大致是一种充满自由思想的革命组织。共济会在当时的俄国被禁。

与此同时,另一个地主

也抵达了自己的庄园,

自然没逃过邻里的一番

指指点点的评头论足。

他叫弗拉基米尔·连斯基, [1]

带着一身哥廷根的气质, [2]

青春年少,风度翩翩,

是康德的信徒,一名诗人。 [3]

从烟雾蒙蒙的德国,

他带来了智慧果:

热爱自由的梦想、

冲动、怪癖的精神、

总那么富有激情的演讲、

以及一头齐肩的黑鬈发。

[1]据纳博科夫,连斯基其时18岁,奥涅金25岁,作品中的“我”20岁。

[2]哥廷根市的哥廷根大学是德国著名学府。

[3]康德:德国哲学家,西方哲学史的核心人物之一。康德有一则被广泛引用的名言在此可以佐证连斯基崇拜康德的意义:“有两样东西,我对他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他们在我心中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

在这堕落而冷漠的世界,

他的灵魂尚没有枯萎,

朋友的关怀、少女的抚爱

在他的心头保存了温暖。

在心底他仍是个懵懂的赤子,

把憧憬当食粮,年轻的心智

犹在光怪陆离的世界里

分不清方向,困惑的时候

便诉诸于甜蜜的幻想,

对他来说我们人生的目的

是个诱惑性的谜题,

为此他想破了脑袋,

总觉得会发生奇迹。 [1]

[1]相对于奥涅金的虚无与犬儒,连斯基处于另一个极端:浪漫天真,充满极度的理想主义。

他相信有一个亲近的灵魂

必须要和他结为一体,

正日夜等待着他的到来,

并为他消减得憔悴不堪;

他相信朋友为了他的荣誉

会慷慨赴刑,

会毅然碾碎每一个诽谤者

而绝不手软;

他认定有些人命中注定

被选作人类的救星

去从事神圣的伟业,

总有一天,他们的光辉

将普照大地,要把幸福,

撒向整个人寰。 [1]

[1]纳博科夫指出9-14行模仿的是丘赫尔别凯的一首有关诗歌神秘源头的席勒式诗歌。这种理论认为人本初是不朽而幸福的,但是肉欲的幽灵诱惑人,结果人在厌腻了享乐之后遭受悲伤,因此神向人世委派其代表,这是一些由特殊材料构成的存在,这种存在的实体就叫诗人。丘赫尔别凯是普希金在皇村学园时期的学友,诗人,也是一位十二月党人。

义愤填膺,满腔同情,

执着于至善,

受制于声名的令人心醉的折磨,

他内心很早就沸腾着热血。

带着里拉琴在大地上游吟,

在席勒与哥德的天空之下, [1]

映照着他们诗心的火光,

他的灵魂在熊熊燃烧;

他,作为命运的宠儿,

没有辱没高贵的缪斯:

他骄傲地在歌行里

始终保存着高贵的情感,

始终涌动着贞洁的幻想,

流露出庄重的单纯。 [2]

[1]席勒与哥德是德国狂飙突进运动(幼稚型的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荷尔德林当时尚不闻名)。

[2]波兰诗人密茨凯维奇认为连斯基就是“他一生中的一个时期的普希金本人。”

爱情的仆人,他歌唱爱情,

他的歌唱纯净得

就象天真少女的情思,

就象婴儿的梦,

就象广袤的天空中幽静的月,

就象神秘的女神和温柔的叹息;

他歌唱别离的伤情,

他歌唱朦胧飘渺之物,

他歌唱浪漫的玫瑰;

他歌唱远方,在那里

他常常潸然泪下,

曾久久地为寂静所包围;

不满十八岁的年纪,

他歌唱生命之花的枯萎。 [1]

[1]中国古典诗歌所表现和表达的主题,有相当大一部分,如果不是绝大部分的话,都为这一节的列举所涵括:少女情思、幽月、叹息、别离、飘渺、爱情(玫瑰)、悠远、泪、寂静、生命之枯萎。

家园 【原创翻译】《叶甫盖尼·奥涅金》第2章第11~20节

十一

在乡下,只有叶甫盖尼

才能欣赏他的天赋,

他对比邻地主们的宴会

提不起丝毫的兴趣;

总是设法避免和他们相聚;

他们谈论的是干草制作、

烈酒、狗舍、家族,

这些很实际的话题无疑

没有情感的迸发,

没有诗心的火花,

没有奇思妙语,没有头脑,

也不讲究社交艺术;

而他们可爱的妻子,

话说得更不聪明。

十二

富有、英俊,连斯基走到哪里

都是众所觊觎的乘龙快婿:

这就是乡下的习俗;

大家都盘算着让自己的女儿

和这位半个俄罗斯人见上一面。 [1]

他一旦驾到,话题就立刻

从某个字眼上凿出个缺口,

不知不觉地引到单身的乏味;

新邻居被邀请去喝茶,

冬尼娅负责招待,他们悄悄说: [2]

“冬尼娅,看你的了!“

六弦琴拿了出来,

于是她开始尖叫(上帝啊!):

“请到我的金阁来相会!...” [3]

[1]半个俄罗斯人:因连斯基的西化教育。

[2]冬尼娅:具体的泛称,不特指。

[3]普希金原注:录自《第聂伯河的水妖》第一部。

十三

但连斯基,当然了,

不想被婚姻捆住手脚,

却诚挚地想和奥涅金

建立亲近的友谊。

他们交往了。两人间的区别

好比波浪与岩石,

诗歌与散文,冰与火。

起先,由于彼此间的差异,

他们都觉得对方很乏味;

然后都喜欢上对方;

然后每天都一起骑马去兜风,

很快就变得密不可分了。

因此人们——我第一个承认——

交上朋友是因为无所事事。

十四

即便是这种友谊也不可多得,

不怀任何偏见地说,

我们认定所有人都是零

而只把自己当作一。

我们都热望着自己是拿破仑;

对于我们自己来说

千万个两条腿的动物只不过是工具;

情感对于我们怪异而又荒唐。

叶甫盖尼比许多人都更有涵养,

不过,他当然也了解世人,

并且在总体上鄙视之,

但没什么规则没有例外:

对于有些人他格外区别对待,

尽管只作壁上观,他倒也尊重情感。

十五

他带着微笑倾听连斯基:

诗人的谈吐热情奔放,

是非判断依旧摇摆不定,

但眼睛永远神采飞扬——

这些对奥涅金都很新鲜;

他抑制自己不去泼冷水,

他想:我还没蠢到去打搅

别人片刻的快乐;

没有我那一刻也会到来;

且让他沉浸在完美的世界里;

让我们原谅年轻时的狂热,

包括年轻的热忱和年轻的胡扯。

十六

他们的话题无所不包,

并且最终都导致反思:

以往种族间的契约,

智慧果,善与恶, [1]

千百年来的偏见, [2]

死亡之注定的秘密,

宿命与生命的交替——

一切都经过他们判断。

诗人心血来潮时,

会出神地背诵

北方诗篇的断章, [3]

而宽大的奥涅金,

尽管并不怎么理解,

也总是洗耳恭听。

[1]这里牵涉到卢梭的诸部著作《民约论》(即《社会契约论》),《爱弥尔》,《忏悔录》。

[2]丘赫尔别凯推崇的瑞士人韦斯(Weiss)的一部著作中列举到的有害偏见包括:偶像崇拜、献祭、宗教迫害。

[3]北方诗篇:席勒和歌德等人的某些诗篇。

十七

但我们这两位隐士

谈得更多的是情欲。 [1]

摆脱了爱海狂澜,

每当奥涅金谈及于此,

无意间总带有遗憾的叹息。

那些在爱海经历过挣扎

而最终脱身的人是幸福的;

更幸福的人不懂什么是痛,

他们因分离而冷了爱,

因辱骂而平了恨,

有时和妻子朋友们在一起

打着哈欠,从无嫉妒的折磨,

祖上留下的万贯家产也就幸免

被交与牌场上不肖的子孙。

[1]这里的章法和第一章类似:学问过后谈爱情。

十八

当我们成群结队投身在

理智静泊的的大旗之下,

当激情的火种已经熄灭,

不论它们是反复无常,

还是翻腾不息、回波连连,

对我们来说都象在看笑话;

并非一帆风顺地回归理性,

有时候我们也乐于听听

别人谈及他们的情海狂涛,

并颇有感触;

就象一位伤残的老兵,

在他被人遗忘的茅舍里

侧耳倾听年轻的勇士

翘着小胡子大谈他的英雄事迹。

十九

而烈火青春藏不住心思,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掩饰:

爱恨情仇,悲欢交葛,

全都可以随时奉告。

自认为是一个情场伤兵,

奥涅金一本正经地听着,

而醉心于心灵表白的诗人

则把自己和盘托出。

他的内心、他内心的轻信

以及天真全都被表露无遗。

奥涅金毫不费力地获知

他的青春之恋——

一个充斥感情的传说,

对我们早已不再陌生。

二十

啊,他爱得仿佛不再是

我们这时代的爱;

因为只有诗人疯狂的灵魂

才依旧被判处爱情之刑:

随时随地都有一个遐想,

一个习惯性的愿望,

一个习惯性的哀伤!

再远距离的冷却,

再久岁月的分隔,

再长的时间敬献给缪斯,

再美的异国女郎,

再多的游玩、再深的学问,

都无法更改一个

被少女之火温暖的灵魂。

家园 【原创翻译】《叶甫盖尼·奥涅金》第2章第21~30节

二十一

当一个少年被奥尔嘉迷住,

还从未尝到过心灵的痛苦,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1]

青涩的岁月一路走来,

他,在花园浓荫的庇护下

分享她那些孩子气的嬉戏,

他们的父亲,朋友兼邻居,

为他们划定了婚礼的花冠。

在偏僻之地,在简陋之居,

浑身散发着纯真的魅力,

她,在她父母的看顾之下

就象空谷内的一朵野百合,

隐藏在茂密的草丛之中,

瞒过了蝴蝶、瞒过了蜜蜂。

[1]理想主义与青梅竹马、忠贞不渝的爱情存在隐喻性联系,两者的破灭同样存在隐喻性联系。

二十二

她给了诗人

第一次青春的迷梦,

一想起她

便触发他生动的笛音。

再见了,金色的玩耍! [1]

他开始爱上了树林、 [2]

独处、寂静、黑夜,

还有星星、明月——

明月,天上的明灯,

我们献给了你

一次次漫步,漫步中走过

黑暗、眼泪、对隐痛的宽慰...

但现在我们只用它

替代昏黄的路灯。

[1]金色的玩耍:即金色的少年时期。

[2]6-9行与本章第28节何其相似,恐怕只能说普希金在故事中没有多少交集的两位主人公身上都代入了自身的元素。

二十三

总是那么端庄那么温顺,

总是那么快乐象是清晨,

那么纯真象是诗人,

那么迷人象是亲吻;

天蓝色的眼睛,亚麻色的发丝,

悦耳的嗓音,窈窕的腰身,

一颦一笑,一举一动——

奥尔嘉一切的一切...

但任取一部小说,

你都一定能发现她的相貌,

很可爱,我一度

也很喜欢,但现在

却觉得极度地腻味。

亲爱的读者,

还是让我说一说她姐姐。

二十四

她姐姐名叫达吉亚娜,

在小说的柔情部分 [1]

起用这样的名字,

这恐怕还是头一次。 [2]

但有什么关系?这名字

响亮、悦耳、但从中

也暗示着古老的记忆 [3]

或者使女的房间。 [4]

我们都必须承认

我们在起名方面

格调不高(遑论诗歌);

我们不是受教养的料子,

从中我们除了学会做作,

就一无所获。 [5]

[1]普希金原注:那些最悦耳动听的希腊名字,例如,阿戈顿、腓里徒斯、西奥朵拉、希克拉,诸如此类,在我们这里只用于普通人。

[2]普希金在诗体小说给主人公取名,押韵方便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3]达吉亚娜一名蕴含某种俄罗斯传统性。

[4]达吉亚娜一名也蕴含某种人民性。

[5]普希金1823年11月给维亚泽姆斯基的信中写道:“我不喜欢看到在我们古朴原始的语言当中出现任何欧式的做作和法式的雕饰。粗犷和单纯更适合我们。”总之,普希金为女主人公取名达吉亚娜,在俄语语境中源于某种类似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审美观。

二十五

总之她就叫达吉亚娜,

不象她妹妹那么美丽、

没那种玫瑰般的鲜艳,

并不怎么吸引人注意。

她忧郁、沉默,

就象森林里的雌鹿,

怯生而又不驯,

在自己家里却象个外人。

她不知道怎样

依偎在爸爸妈妈的怀里;

作为一个孩子在一群孩子中间,

她从来不愿意一起去蹦蹦跳跳,

经常是一个人,整天坐在窗前,[1]

什么话也不说。

[1]“达吉亚娜坐在窗前”这一景象在作品出现许多次。

二十六

从儿时起,沉思

便始终是她的同伴,

用无数的幻想点缀了

她在乡间的似水流年。

她的纤指不懂得针线,

在绷圈上对照着样子

她绣不出生动的图案。

倒有一种爱管辖的迹象:

这孩子曾对着布娃娃

扮演过一种

模拟社交礼仪的游戏,

其间郑重地向布娃娃

重复她妈妈的训话。

二十七

不过即便在那么大的时候,

达吉亚娜也不爱拿着布娃娃;

城里的新闻和时尚的打扮,

她也从来都不和它交谈;

小孩子的恶作剧和她毫不相干;

在寒冷的冬天、漆黑的夜里,

恐怖的故事更能抓住她的内心。

每当保姆在宽敞的草地上

为奥尔嘉召来许多小伙伴

玩起捉人游戏,她都从不参与,

大喊大叫转来转去吵吵闹闹

在她眼里实在很无聊。

二十八

阳台之上——

她喜欢守候奥罗拉的曙光,

每当此时,东方渐渐吐白,

群星的圆舞陆续消散,

一线柔光在地平线上缓缓点燃,

微风,这晨曦的使者,徐徐吹拂,

宣告新的一天冉冉升起。

冬日——

黑夜深长,

万籁俱寂,

在迷朦的月色中,

东方依旧沉睡之时,

她也总是定时醒来,

在烛光中起身。

二十九

她很早就喜欢上小说,

对于她这比什么都重要,

她渐渐迷上理查逊

和卢梭的作品。 [1]

她父亲是个好好先生,

尽管极度落伍,

却也不见书里有什么害处,

他自己从来都不阅读,

认为书本乃是空洞的玩物,

但他也不在意女儿枕下

藏着什么大部头的奇书,

使得她打着盹一直读到天快亮。

至于他妻子,她自己

也是个理查逊迷。

[1]塞缪尔·理查逊:英国小说家,著有书信体小说《帕美勒》、《克拉丽莎·哈娄》和《查尔斯·葛兰迪森爵士》,对18世纪西欧文学影响甚巨。《帕美勒》被称为第一部真正的英语小说。理查逊的小说多涉及封建包办婚姻的社会中因父母和子女双方的过错而造成的悲剧。

三十

她之所以喜爱理查逊,

不在于她读了他的书,

也不在于她喜欢

葛兰迪森和洛夫莱斯; [1]

而是因为许多年前,

她的莫斯科表姐阿琳娜郡主,

曾向她反复提起过这些。

她丈夫那时候还是她的未婚夫,

但非其所愿。

她为之叹息的另一个人

无论心肠还是头脑,

都更加合她的心意;

那个葛兰迪森是个花花公子、

赌徒、兼近卫军少尉。

[1]葛兰迪森:《查尔斯·葛兰迪森爵士》中的男主人公。葛兰迪森:《克拉丽莎·哈娄》中的男主人公。普希金原注:葛兰迪森和葛兰迪森,是两部著名小说的主人公。

家园 【原创翻译】《叶甫盖尼·奥涅金》第2章第31~40节

三十一

和他一样,她总是

穿得时髦而又得体,

但他们没有征得她同意

就把她送上了圣坛;

为了排遣她的伤痛,

明智的丈夫

带她去乡间居住,那里,

天知道她被什么上了身,

起先是又哭又闹,

几乎要跟丈夫离婚,

但后来整天忙碌着家务,

渐渐就习惯了,知足了。

习惯乃是天赐的礼物,

我们用它来替代幸福。 [1]

[1]普希金原注:如果我还迷信幸福,我就会在习惯中寻找它(原注为法语)。

三十二

习惯缓解了伤痛,

这一点无可替代,

接着一个巨大的发现

彻底治好了她的心疾。

在忙碌和闲暇之间,

她发现了一个秘密:

关于怎样制服他的丈夫,

随之一切都称心如意了。

她可以出去视察农活,

她腌制蘑菇准备过冬,

她记账,剃发, [1]

星期六去澡堂子,

生气了就把女佣狠揍一顿——

所有这些都不用请示她丈夫。

[1]剃发:给农奴剃去前额的头发,送他们去参军。

三十三

当年,她在女伴纪念册上的留言

可谓纵情恣肆,

她管普拉斯科娅叫宝琳娜, [1]

说话带着唱歌的调子;

她把腰身束得很紧,

知道如何带着法语腔

用鼻音发俄语里的n;

但很快这些都烟消云散:

紧身裙、纪念册、阿琳娜郡主、

以及在便笺上记录的小诗,

这些她都忘了,开始又管

阿库里珈叫原来的塞林娜,

最后,终于也穿上了

老式棉睡衣,戴上了棉布帽。

[1]普拉斯科娅:普通的俄国女子名,宝琳娜是带有法国味的昵称。

三十四

但她丈夫深深爱着她,

对她从不干预,

在方方面面都愉快地信任她,

他自己则穿着睡衣进餐饮茶。

他的生活舒适地向前流淌;

有些时候在傍晚时分

聚一小群温和的邻居、

随和的朋友,一起

聊聊天,打打趣,

或者为这事那事懊悔一番。

时间就这么过去了,其间,

奥尔嘉会被叫上去备茶;

然后是晚餐,然后是就寝,

客人们也会就此散了。

三十五

他们平静的生活里

保留着古代的风俗:

大斋期前一周油香四溢, [1]

俄罗斯薄煎饼不可或缺;

…….. [2]

[1]大斋期:复活节前40天的斋戒和忏悔期。

[2]5~11行为普希金所删:他们一年共斋戒两次,/喜欢圆舞、秋千、/和少女们唱的占卜歌;/降临节的祈祷仪式上/人们厌倦得哈欠连天,/他们却在毛茛叶上/流下几滴动情的眼泪;/他们需要淡啤酒就象/依赖于空气;招待客人时,/上菜的顺序依其品级而定。

三十六

就这样他们俩渐渐老了,

终于,有一天坟墓

向丈夫敞开了大门,

他被授予了一顶新花冠。 [1]

他是在午餐前咽的气,

儿女和妻子都为他哭泣,

邻居们也为之流泪,

这种感情直露而不藏虚伪,

他是个简单而厚道的乡绅, [2]

在他的埋骨地,

墓碑上刻着:

“卑微的罪人狄米特里·拉林、 [3]

我们上帝的仆人、准将,

在此碑下安息。”

[1]新花冠:相对于婚礼上的花冠而言的,这里指好人死后受到的好评。

[2]作品中至此出现两个乡绅,一个是奥涅金的叔父,一个是拉林,这两者区别之一在于一个经常和老婆吵架,一个则从不和老婆吵架。

三十七

从异国归来,

弗拉基米尔·连斯基拜望了

他邻居的谦卑的墓碑,

向骨灰献上一声叹息,

孑身长立,禁不住黯然神伤。

“可怜的约瑞克!”他悲恸地说道, [1]

“小时候抱过我,

多少次,我把玩过

他的奥洽科夫勋章!

他将奥尔嘉许配给我,

他常说:‘我能等到那一天吗?’”

带着真诚的悲伤,

彼时彼地弗拉基米尔

为他写下了一首情真意切的墓志铭哀歌。

[1]可怜的约瑞克:哈姆雷特对傻子头盖骨的感叹(见莎士比亚和斯特恩)-普希金原注。斯特恩《项狄传》:“他(帕森·约瑞克)埋葬在他的教堂后院的角落里……在一块普通的大理石条下面…… 只有三个词作为他的墓志铭和他的哀歌:‘唉,可怜的约瑞克!’”

三十八

同时,他也去拜了

他父母的族长墓,

敬献上一篇墓志铭。

唉!道道人生的犁沟,

只为了那片刻的丰收,

一代代接受命运神秘的指派,

萌生、成熟、凋谢; [1]

旧的去了,新的又接踵而来......

于是我们的种族眼花缭乱地

扩增、骚动、翻腾,

蜂拥着把前辈们挤入了坟墓。

我们的时刻同样会来,会来,

在某个良辰吉日我们的子孙

便会把我们都挤出这个世界。 [2]

[1]可对照第10节的用词。

[2]如果说第1章两个重大主题是爱情与自由,则第2章的两个是爱情与死亡,死亡主题是和人生与人生意义的主题相关联的。王羲之《兰亭序》“……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三十九

尽情享用你们的那一份吧,

朋友!人生恍若白驹过隙,

而人人皆有一份立锥之地。

我己领略生之无谓死不足惜;

对于种种幻景我已合上眼帘;

但有些渺茫的愿望 [1]

时常来扰乱我的内心:

假如了无痕迹地就此离世,

那将令我深感惆怅。

我如此生活、写作,不求赞美,

但无论我怎样时运不济,

我以为,我都愿宣之以辉煌,

这样,至少有一个声音可能,

象老友那样告诉后人我的名姓, [2]

[1]可照第7、8节的用词。

[2]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王羲之《兰亭序》:“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王羲之的预言说对了大半,但不准确,后世有感于斯文是真的,但这里的“斯文”,实际是王羲之的文章与书法,而非兰亭群贤的诗作。

四十

并将触动某些人的心灵,

也许,我所制作的诗章

会受到命运的回护,

在遗忘之河幸免于淹没; [1]

也许——自吹一点说——

将来某个傻瓜会指着我

著名的肖像,说:

“那家伙的确是个诗人!”

所以,平和的缪斯的门徒们,

请务必接受我的谢意,

哦,感谢你们还愿意记得

我这些站不住脚的作品,

哦,感谢你们宽厚的手掌

将老人的桂冠轻轻地拍打。 [2]

[1]普希金著有《纪念碑》一诗(见附录),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著作的充分的自信,历史证明他为自己的语言完全正确。

[2]普希金在皇村学园的老师加里奇讲授古典文学课时,开头总说:“来,让我们先拍拍老年人的桂冠。”

通宝推:南方有嘉木,
家园 【原创翻译】《叶甫盖尼·奥涅金》第3章第1~10节

第三章

她是年轻姑娘,

她坠入了情网。 [1]

-玛尔菲拉特

[1]原文法语,出自法国诗人玛尔菲拉特《维纳斯岛上的水仙》。

“去哪儿呢?我说诗人!”

“再见了奥涅金。我该走了。”

“我不留你,但是晚上

你要在哪儿打发时间呢?”

“在拉林家。”“不错。

但是上帝啊!每天晚上

都那么过难道你不难受吗?”

“怎么会呢。”“我不理解,

但我能从中猜出个大概,

先听听我说得对不对:

一个淳朴的俄罗斯家庭,

招待客人无比殷勤周到,

果酱,讲不完的话,

谈论雨、牛群、和亚麻。” [1]

[1]在奥涅金眼里“雨、牛群、和亚麻”是无趣的。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我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

“是无聊,兄弟,有点儿不好。”

“我很厌恶你们的上流社会;

家庭氛围更投合我的胃口,

在那里我可以...”“又是乡村快板!

好啦,打住吧,看在上帝的份上。

怎么着,这就动身吗?真遗憾。

对了连斯基,听着,有没有

一丝可能让我也见见这位菲丽丝, [1]

看看她是怎样触发了思想、

笔端、眼泪、韵律什么的,

能引见吗?”“你定是在开玩笑。”

“决不是。”“好的。”“何时?”“现在,

你愿意的话。他们定会热诚欢迎。”

[1]菲丽丝:田园牧歌中的牧羊少女名。通常菲丽丝出现的地方有绿树、有小溪、有鲜花、有羊群,有牧羊人,他是菲丽丝的情郎,还有纳博科夫讽刺性地说到的“永远不会被羊群破坏的草场。”实际上,放牧对草原生态的破坏是巨大的。牧羊女菲丽丝意象和第7章第7节第12行呼应。

“那我们走吧。”

于是他们出发,

他们到达;他们受到

古朴的盛情接待,

甚至有一点过于繁琐。

待客的仪式众所周知:

一小碟一小碟的果酱, [1]

铺着油布的小桌子上

放一大罐越桔水。 [2]

…… [3]

[1]常见的俄国果酱包括:樱桃、红莓(又称覆盆子和悬钩子)、草莓、醋栗等等。

[2]越桔:不是桔子类的乔木水果,而是一种灌木浆果,红莓、黑莓、蓝莓都是灌木浆果。中医认为越桔有利尿消炎之用,纳博科夫提到越桔对肾病和胃病有益。

[3]10~14行为普希金所删:女仆们手挽手聚在门厅里,/不时朝这边观看;/而他们的男人/在院子里贬低奥涅金/对马和马车的品位。

他们抄了一条近道

正全速飞奔着赶回家。 [1]

现在我们来偷听一下

我们的剧中人的对话:

“怎么了奥涅金,怎么尽打哈欠?”

“老习惯了,连斯基。”

“但你显得比往常更加厌倦。”

“不,都一样。我说,外头都黑透了;

快点,安得留什卡,快点! [2]

这傻地方! [3]

中肯地说,拉林夫人是个

单纯而特别友好的老太太;

恐怕那罐越桔水不是不可能

让我不大舒服。 [4]

[1]普希金原注:本章的旧版把“赶回家”误印为“赶往冬天”(这是毫无道理可言的)。评论者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却认为下面的诗节发生了时间错误。我们敢于断定,在我们这部小说中,时间表是有历法根据的。

[2]安得留什卡:马车夫。

[3]单论这一行而言,此处可以意译为“这鬼地方”或“这破地方”,可是如此译法破坏了本行与第5节第11、12行之间通过“傻”字构成的有机联系。同词复用在托尔斯泰小说更为常见和典型。这一行的潜台词是:这些傻乡下人!随后奥涅金心念一转,故有后一行的“中肯地说,……”

[4]当奥涅金有点不舒服的时候,他就会找个由头发泄一下。他就是这样的一种人。

告诉我,哪个是达吉亚娜?” [1]

“她呀,就是沉默忧伤的那位,

象斯维特兰娜,进门后, [2]

就坐在窗子旁边。”

“你爱的真是小的那个吗?”

“怎么了?”“假如我是个诗人,

兄弟,我会选择大的那个,

奥尔加的相貌毫无生气, [3]

和凡·戴克的圣母像一样: [4]

她美丽的圆脸,

就象这傻乎乎的月亮 [5]

挂在这傻乎乎的天上。”

弗拉基米尔吭了一声以示回答,

这之后便一路无话。

[1]奥涅金显然不可能真的不知道谁是达吉亚娜。

[2]斯维特兰娜:茹科夫斯基长诗《斯维特兰娜》中的女主人公,诗中有一句“斯维特兰娜沉默而忧伤”。茹科夫斯基是普希金的导师和先驱之一,另一位是巴丘什科夫。别林斯基说:“没有茹科夫斯基就没有普希金”。斯维特兰娜在第五章题记中再次出现。

[3]奥涅金出于越桔水的伤害或者其它什么缘由,选择在连斯基身上撒气,并且是从奥尔加入手。这一事件和这段对话是带有预兆性和前奏性的!

[4]凡·戴克:佛兰德斯画家。佛兰德斯是西欧的一个历时地名,包括但不限于今比利时的东佛兰德省和西佛兰德省。

[5]一个冷笑话,似箭,既射向诗人恋爱的对象(奥尔加),又射向诗人赋诗的对象(月亮)。(凡·戴克躺着都中了一枪。)可见连斯基向奥涅金提出决斗之时,已经忍受后者很久了。

奥涅金造访拉林家这件事

惊动了所有的邻居,

给他们造成了强烈的印象,

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

猜测一个接着一个。

所有人都开始交头接耳,

打趣着、风言风语地说

这是来向达吉亚娜求婚的。

有一些人甚至断定

婚礼都已经基本就绪,

只是要先放一放,因为

高档的戒指还没有准备好。

至于连斯基的婚礼,

老早就被他们定了。

达吉亚娜听到了流言,

她既感到无比的恼怒,

又带着无法言说的欢喜,

不由自主地总想起它来;

这想法沉淀在她内心深处;

这一天到了———她坠入了爱河,

就象坠入泥土中的种子

在春风中欢欣鼓舞。

长久以来她所有的憧憬

已被柔弱和悲痛消磨殆尽,

一直在渴求着活命的食粮;

长久以来她内心的伤感

禁锢着少女的情怀;

她的灵魂正等着某一个人。 [1]

[1]俄罗斯少女达吉亚娜的少女情怀,颇似《西厢记》中的崔莺莺与《牡丹亭》中的杜丽娘,但是她的柔弱、伤感、悲痛更象写《葬花词》的林黛玉。

它不是在空等。她的眼睛睁开了;

她说:“就是他!”

啊!在白天,在黑夜,

在盛夏里,在孤枕上,

他简直无所不在;一切都象被

施加了魔法,一刻不停地

都在向可爱的小姐诉说着他。

仆人的殷勤关注她视若无睹,

对于软语关怀她也置若罔闻。

沉浸在一片幽情之中,

她听不进客人说什么,

怪他们闲暇太多、

不期而至、

久坐不走。

如今那些缠绵悱恻的爱情小说

她读起来是那么神魂颠倒,

对于那些引人入胜的虚构情节,

她领会得是那么如痴如醉。

一个个被欢快的想象力

赋予了生命的人物形象,

比如茱莉·沃尔玛的情人, [1]

比如马列克-阿戴里与德·林纳尔,[2]

还有不得安宁的烦恼者维特, [3]

还有让我们昏昏欲睡的 [4]

举世无双的葛兰迪森——

全都为了这梦幻女郎

化身为一个人物形象,

全都融入奥涅金于一身。

[1]茱莉·沃尔玛的情人:指卢梭书信体小说《新爱洛绮丝》中女主人公茱莉的情人圣·普乐,一位家庭教师。因为父亲的封建等级偏见,茱莉被迫嫁给贵族德·沃尔玛,并在婚后始终忠于丈夫,达吉亚娜所读小说的女主人公都是这一类悲伤而忠贞的形象。

[2]马列克-阿戴里:法国作家索菲·科坦的小说《玛蒂尔达》中的男主人公,是第三次十字军东征(12世纪)时代的一位穆斯林将军,这部小说据说很平庸,已泯乎众矣。德·林纳尔:德裔作家德·克留德纳夫人的法语《瓦雷里亚》中的男主人公。普希金原注:茱莉·沃尔玛,即新爱洛绮丝;马列克-阿戴里,科坦夫人的一部平庸小说的男主人公;德·林纳尔,德·克留德纳夫人的一部引人入胜的短篇小说的男主人公。

[3]维特: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中的男主人公。

[4]理查逊《查尔斯·葛兰迪森爵士》中的葛兰迪森是一个高大全形象,受到无数次诱惑,始终不改柳下惠风范。

想象着自己是心爱的

作家笔下的女主角——

克拉丽莎、茱莉、苔尔芬—— [1]

达吉亚娜步入林中的幽静,

手握一本危险的小说;

从中她寻求并找到了

她隐秘的激情,她的梦,

她的心灵圆满后的果;

她叹息着乐他人之乐,

忧他人之忧,

她出神地低语,以心作笔,

向亲爱的男主角修书一封。 [2]

而我们的男主角,不管是谁,

都肯定不是葛兰迪森。

[1]克拉丽莎:理查逊小说《克拉丽莎》的女主人公。茱莉:卢梭《新爱洛绮丝》的女主人公。苔尔芬:法国斯塔尔夫人小说《苔尔芬》的女主人公,一个更泯乎众矣的平庸小说。

[2]当时的小说流行书信体。

家园 【原创翻译】《叶甫盖尼·奥涅金》第3章第11~20节

十一

一旦确立了庄重的基调,

过去那些热心的作家 [1]

往往把他们的主人公

描绘成一个个完美的典范。

他们为受人垂青的对象

赋予多情的心灵、聪明的头脑、

以及一张迷人的俊脸,

但总是受到不公正的迫害。

也总是那么活力四射,

总是那么慷慨激昂,

随时都准备着自我牺牲,

而结尾总是免不了: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2]

[1]热心:热心于道德教诲。

[2]这一节几乎讲的就是理查逊和他的葛兰迪森。

十二

如今人们的心智笼罩着迷雾,

道德规劝叫人无精打采,

小说里的坏人坏事却甚受欢迎,

在那里边,它们的确是胜了。

现在来打搅姑娘家清梦的

是不列颠缪斯的神话传说, [1]

而她们现在的偶像

或是忧郁的吸血鬼, [2]

或是悲伤的漫游者梅尔莫斯, [3]

或是流浪的犹太人,或是海盗, [4]

或是神秘的斯波加。 [5]

而拜伦爵士的手法独具一格,

他把毫无指望的个人主义

包上了忧愁的浪漫主义的外衣。

[1]纳博科夫认为这里指的是英国人Charles Sedley的作品。

[2]吸血鬼:拜伦的医生波利多里假拜伦之名发表的一部鬼故事《吸血鬼》。普希金原注:《吸血鬼》,被错归为拜伦爵士所撰的一部短篇小说。

[3]梅尔莫斯:爱尔兰作家马图林的哥特式惊悚小说《漫游者梅尔莫斯》的男主人公。普希金原注:梅尔莫斯,一部天才之作,马图林著;

[4]犹太人:指《流浪者亚哈随鲁》的主人公。海盗:拜伦长诗《海盗》的男主人公康拉德,此人与整个人世为敌,却独爱一女子。

[5]斯波加:法国作家查理·诺第埃的小说《让·斯波加》中的男主人公,一个强盗头子,“半天云”式的人物。普希金原注:肖恩·斯波加,查理·诺第埃的著名浪漫小说。

十三

朋友,这里的意义何在?

也许,有一天我会顺从天意,

停下诗笔,而某个全新的魔鬼

将在那时闯进我的心里;

在那时不屑于福玻斯的威胁, [1]

我将降格到散文的笔法, [2]

一部古典风格的小说

将占据我快乐的晚年。

那里边我不会再严肃地

刻画罪徒的隐痛,

而只向你细细地描绘

一个俄罗斯家庭的传奇、

有关爱情的酣梦,

和我们的古风。

[1]福玻斯:即阿波罗,希腊主神之一,诗歌是其掌管项目之一。

[1]普希金一生的晚期,写的小说渐多,诗歌渐少。

十四

我会细细地描写一个父亲

和一个叔父朴素的话语;

孩子们在老菩提树下、

在小溪边的相亲;

还有可怜的嫉妒、分离,

以及和解后的眼泪;

我会让他们再一次争吵,

并在最后让他们走向殿堂。

我会重拾爱情的凄伤的语调

以及痛苦的爱情的用词,

这些,当我从前拜倒在

一位美人裙下的时候,

被我常挂在嘴边;

后来渐渐被遗弃。

十五

达吉亚娜,亲爱的达吉亚娜!

我不禁随着你流下了泪水。

你已将自己的命运

交给一位上流社会的暴君。

亲爱的,你将被毁灭;

但这之前,怀着眩目的期望,

你呼唤渺茫的祝福,

你体尝人生的甘甜,

你吞下情魔的毒药,

你追逐白日梦里的幻想:

你幻想着处处都是你

幸福约会的胜地,

处处,在你面前,处处,

都是你宿命的诱惑者。

十六

爱情的痛苦如影随行,

到处驱赶着达吉亚娜,

她进入花园,凝滞的目光

突然间垂下,双腿似铅,

迈不出一步,她的胸部

阵阵起伏,她的面颊

绯红似火,她的呼吸

难以为继,她的耳边

钟鼓齐鸣,她的眼前

直冒金星。夜幕降临,

月轮在寥廓的天穹上巡游,

夜莺在浓密的树荫中啁啾,

深夜里达吉亚娜难以成眠,

她正和保姆低声地交谈。

十七

“我睡不着,嬷嬷:这里太闷了!

把窗子打开,坐到我边上来。”

“怎么了,达尼娅,怎么回事?”

“我闷。让我们谈一谈从前。”

“从前的什么呢,达尼娅?,

照过去,我是记得不少老故事,

有些是真的,有些不是真的,

有说小鬼的,有说小姑娘的;

但我现在都记不清了,达尼娅:

我记得的都已经忘啦。是啊,

这些事儿丢掉了真可惜!

我都老糊涂了......”“嬷嬷,

讲讲你自己的过去。那时候,

你爱过吗?”

十八

“唉,算啦,算啦,达尼娅!

我们那时候从没听过什么是爱;

要不,我过世的婆婆

是不会留给我活路的。”

“那你是怎么结婚的,嬷嬷?”

“好象是上帝这么安排的。

我的万尼亚比我小,宝贝儿,

而我那时才十三岁。

有两星期左右,一个媒婆

总是来我们家,最后,

我父亲就祝福我了。我怕极了,

哭得很伤心;而他们也哭着

解开我的辫子,又唱着

把我领进了教堂。

十九

于是,我进了一个陌生人家......

可你并没有听我说什么呀。”

“唉,嬷嬷,嬷嬷,我真难过,

我心里好疼,我亲爱的嬷嬷,

我就要哭了,我想大哭一场!”

“我的孩子,你一定是病了,

天父大慈大悲、救苦救难!

你要什么,一定要求他。

我这儿先给你点几滴圣水,

看你烧的。”“我没有生病;

我...你知道吗,嬷嬷...我在恋爱。”

“我的孩子,天父和你同在!”

保姆为这姑娘一边祷告,

一边用枯瘦的手指划着十字架。

二十

“我在恋爱,”她哀伤地

又对那老妇人喃喃低语。

“心肝儿,你在生病。”

“别管我了。我在恋爱。”

此时此刻,明月当空,

它那朦胧的幽光映现出

达吉亚娜苍白的妩媚、

她松散的发丝、她的泪滴,

而在一张厚垫子上,

在年轻的女主人公面前,

坐着一位干瘪的老妇人,

白发上围着头巾,全身都裹在

棉大衣里;周围万籁俱寂,

在月光的驱使之下一切都睡了。

家园 【原创翻译】《叶甫盖尼·奥涅金》第3章第21~30节

二十一

当她凝望着月光,

达吉亚娜的心儿向远方飘去...

忽然,她脑海里产生一个想法... [1]

“去吧,让我一个人呆着。

嬷嬷,给我拿张纸、一只笔,

再把桌子搬过来;我很快就睡了,

晚安。”她现在独自一人,

沉浸在寂静里,沐浴在月光下。

达吉亚娜支肘伏案,奋笔疾书,

而叶甫盖尼的身影挥之不去,

于是在一份草草而就的信里,

纯真少女的情和爱喷薄欲出。

现在,信写好了,折起来了,

那么,要交给谁呢?达吉亚娜!

[1]书信体言情小说没白读。

二十二

我认识一些无法企及的美人,

冰清玉洁,象冬天;

冷酷无情,象铁石;

深不可测,象海底的一枚针;

我惊诧于她们的绝世清高,

我拜服于她们的天生美德,

然而说实话,我唯恐避之不及,

而且我惴惴地看到,她们眉上

分明刻着地狱的铭文:

“永远也没有指望!” [1]

启发她们的情感不啻为其负担,

挑逗人们的恐惧不失为其乐趣。

也许,在涅瓦河岸边,

你也见过相似的女子。 [2]

[1]但丁《神曲》之《地狱篇》中的地狱入口处的铭文:“汝等落入此地者,永远也没有指望!”普希金原注:我们谦恭的作者只翻译了这部著名诗篇的开头。

[2]诗人开始列举上流社会中种种女子,与达吉亚娜形成对比。这一节的女子是无情型。

二十三

作为卑躬屈膝的崇拜者中的一员,

我也曾见过女性当中其它的异类, [1]

对于苦苦的哀嚎以及热情的赞美,

她们都显出不可一世的无动于衷。

但令我惊愕的是,我发现了什么?

尽管,她们因作姿作态

吓跑了战战兢兢的爱情,

她们有的是手段再将其赢来,

至少她们还可以自怨自怜;

至少,她们语气里的幽怨

有时候也还会多一丝温柔,

就这样,带着盲目的轻信,

年轻的求爱者又会为

竹篮子再打一次水。

[1]和达吉亚娜形成对比的另一种女人:做作型。

二十四

那么达吉亚娜又何罪之有?

是因为她可爱的单纯

使得她不懂得欺骗

而听命于她选定的绮梦?

是因为她爱得不加虚饰

而屈从于情感的偏好?

是因为她缺乏机心

而被上天暗中授予了

不知疲倦的想象力和智力、

生机勃勃的意志力和毅力,

以及一颗火热、温柔的心灵?

难道你就不想原谅她

有欠思考的激情?

二十五

卖弄风情的女子精明而冷静; [1]

达吉亚娜爱得热切而冲动,

无条件地屈从于爱情,

就象一个可爱的孩童。

她不会说:让我们暂留一手;

那样我们就能抬高爱情的身价,

就更加有把握将其赚入吾彀中;

让我们先吊起希望以激其虚荣;

然后再略施小计以苦其心志,

接着再点燃妒火以重整其雄风,

因为不若此而动辄喂之以过饱,

那这狡猾的俘虏就会无时不刻

不准备摆脱他的桎梏,而跑掉。

[1]第三种女子:精明型,心机深。普希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发表这些貌似离题的议论,实际上是为了衬托与上流社会的种种贵族女性形象形成强烈对比的达吉亚娜的自然与真诚。另外,从小说的结构上看,也需要交代奥涅金在彼得堡面对的都是些怎样的女子,否则光在奥涅金这一“点”着墨太多,作品就会失去平衡。

二十六

我面对另一个问题:

为了保存祖国的荣誉,

无疑,我必须翻译

达吉亚娜的情书。

她不大懂俄语,

不读我们的报刊杂志,

用母语表达自己,

还颇有些困难。

因此,她是用法语写的。

有什么办法呢!重复一次:

至今还没有一位女士

采用了俄语撰写情书,

至今我们伟大的国语

还不习惯书信体散文。

二十七

我知道:有些人

想让女士们阅读俄语。

这真可怕!我能想象出

她们人手一本《好心人》吗? [1]

诗人们,我请你们作证!

难道那些可爱的对象,

那些你们出于对罪孽的补偿,

而偷偷为之写下诗篇、

为之献上一片真心的她们,

难道她们不都是不擅俄语,

不都是吃力而又可爱地断章取义?

难道她们嘴边的外文

不都成为了自己的母语?

[1]普希金原注:已故的阿·伊斯玛伊诺夫很不上心地编纂的一份期刊。他曾经向公众书面致歉,说他渡假期间“喝多了”。

二十八

上帝啊,别叫我在舞会上

或在散场后的门廊上

碰见披着黄头巾的神学院女生,

或者戴着软帽的女大学生! [1]

正如没有笑意的红唇,

毫无语法瑕疵的俄国话

实在是非我所喜。

也许(我是见不到了!)

新一代的美人儿

会响应报刊杂志的呼吁,

我们也随之习惯于语法;

也许诗歌会被用于实际。

但是我...我管它的呢,

我将效忠于古风。

[1]和达吉亚娜形成对比的另一类女性,在诗人眼里大概是属于“木头”型:不笑,机械式的语言。她们受俄语教育,而达吉亚娜自幼学法语,区别在于诗人认为达吉亚娜代表一种“灵性”。

二十九

发音不准却率真、

词不达意却随意,

时至今日仍叫我

甚为之心旌摇荡; [1]

我无力后悔;

那种带着高卢味的快活,

就象青春岁月里的罪孽,

就象波格丹诺维奇的诗。 [2]

但到此为止吧。

我该忙活我那漂亮姑娘的情书了;

我已放出话去,可是说真的,

我现在恨不能收回来。

我知道:温柔的帕尔尼之笔 [3]

在我们今日已不再风行。

[1]普希金在皇村学园期间就已通晓法语,在学友们中间被戏称作“法国佬”。

[2]波格丹诺维奇:诗人,伏尔泰等法国作家的译者,著有长诗《宝贝儿》,带有一种普希金所说的“快活”味儿。

[3]帕尔尼:法国诗人,笔风温柔。普希金曾译过帕尔尼的《埃夫加列》。

三十

伤情歌手、《酒宴》的作者, [1]

倘若你和我依旧在一起,

我想以一个鲁莽的请求,

亲爱的伙计,麻烦你:

把这火热少女的外国话,

翻译成富有魅力的旋律。

你在哪里?来吧!

我要向你鞠一个躬

以让渡我的权利...

但是在阴沉的悬崖峭壁之间,

他独自一人,

徜徉在芬兰的天空下,

他的心灵听不见赞美,

他的灵魂看不见我的焦急。

[1]《酒宴》:和普希金同时代的诗人巴拉丁斯基的作品。巴拉丁斯基当时是一位军人,部队驻扎在芬兰,《酒宴》是他在那里回忆彼得堡欢乐时光的长诗,诗中出现普希金的名字。

家园 【原创翻译】《叶甫盖尼·奥涅金》第3章第31~41节

三十一

达吉亚娜的信就在我面前;

对于它我奉若神明;

每一次阅读都心痛不已,

这封信我百读不厌。

是谁教给她这些温柔

与亲切的率真?

是谁教给她这些口无遮拦、

这些疯言疯语、

这些既诱人又害人的心里话?

我无法理解。但这里是

一份不完整、不可靠的翻译,

一幅生动画卷的苍白的复制,

或是一首《魔弹射手》的序曲 [1]

在胆怯的女士手里的演奏。 [2]

[1]《魔弹射手》:德国作曲卡尔·韦伯的三幕歌剧。

[2]在敖德萨期间,维亚泽姆斯基公爵夫人和沃隆佐夫伯爵夫人曾学弹《魔弹射手》序曲 ,当时普希金在场。

达吉亚娜给奥涅金的信

我正给你写信——除此之外,

我还有什么可说的?

现在,我知道,作为惩罚,

你可以随心所欲地轻视我。

但你,只要对我糟糕的命运

抱有哪怕一点一滴的同情,

你就不会对我置之不理。

起初,我只想保持沉默;

相信我:我这份羞耻

你本不会知晓,只要我

有一线希望,能偶尔,

每星期能有一天,

在我们乡间见到你,

只要能听见你说话、

和你说一句话,然后

想啊、想啊,日日夜夜

想一件事情,直到下一次见面。

但他们说,你不好交际;

穷乡僻壤到处都让你厌倦,

而我们...没有一点耀眼之处,

不过我们真心地欢迎你。

你为什么来拜访我们?

在这被人遗忘的村子里,

我本来决不会认识你,

也决不会尝到这种折磨。

一个灵魂稚嫩的躁动

会被时间平息(谁知道呢?),

我本会找到另一个人,

会成为一个忠实的妻子、

和一个贤淑的母亲。

另一个!...不,我这颗心

原本就不会交给任何一个人!

这已被更高层的决议所注定,

这是上天的意志:我是你的;

我把整个生命作为赌注,

就为了求得和你的一次约会;

我知道你是被上帝送来给我的,

你是我走向坟墓的守护人...

你在我的梦里出现过,虽则

看不见你,但你我已无比亲近,

你的惊鸿一瞥让我心神不宁,

你的声音响彻在我的灵魂深处

久矣...不,这不是个梦!

你难得一见,但我立刻认出了你,

我完全晕厥了,象被烧着了一样,

在我的意识里我说:正是他!

我所听见过的不正是你吗:

当我在接济穷苦人、

或者在祈求自己

受惊的灵魂恢复安宁,

不正是你静静地和我说话吗?

甚至于此时此刻,

我所见到的,不正是亲爱的你,

穿过透明的夜空

来到我的床头温柔地俯身?

不正是你带着欢欣带着爱

悄声向我描绘幸福的憧憬?

你是谁?我的守护天使

还是一个偷心的骗子?

请消除我的疑虑吧。

也许,到头来这只是一场空,

只是一个青涩情怀的错觉,

而命中注定的与之大不相同。

但随它去吧!我的命运

从此后交与你手里,

在你的面前我泪眼婆娑,

我恳求你的保护。

请想想:我是多么孤独,

在这里没有人理解我,

在落落寡欢中消沉,

我只有默默地了此一生。

我等着你:一道目光

就能激活我内心的希望,

或一声谴责便可了断这

沉沉的一梦——唉,活该!

就此搁笔吧。我不敢复读。

昏昏然只感到羞耻,害怕极了...

但对于我,你的名誉值得信赖,

我大胆地把自己托付给它。 [1]

[1]考据癖在信中能找到许多达吉亚娜所读小说的蛛丝马迹。

三十二

达吉亚娜轮番呻吟、嗟叹,

信在她手里不停地颤抖;

她唇舌发烫,玫瑰色的封缄片 [1]

含在嘴边迟迟不用,已经干了。

她可怜地耷拉着头;

薄裙轻轻下滑

露出楚楚动人的肩膀,

而此时的月光已经黯淡,

随之山谷透过晨雾

露出了它的真容,

随之小溪开始发白、发亮,

随之牧人的号角唤醒了村庄。

清晨来临了;人们早已经起床:

可对于我的达吉亚娜,

一切都还是原样。 [2]

[1]信封被发明之前的做法。信被折起来,用一个正面为粉红色的带干胶的小圆片封信,再在信纸上滴蜡盖上自己的印章。

[2]达吉亚娜此时穿着一种轻薄的领子很低的睡衣裙。注意此处意指领子滑下只露出肩膀,而并非指掉落到地上。

[3]草稿中普希金画有达吉亚娜的素描。

三十三

没有注意到日出,

她低着头坐着,

还没有在信上

盖上她的印章。

这时,门被轻轻推开,

老费拉托耶芙娜端来一盏茶。 [1]

“该起床了,我的孩子;

怎么,漂亮姑娘,你都穿好了!

哦,我的早起鸟!

昨天夜里可把我急坏了——

荣耀归于上帝,你好了!

一点也看不出昨夜里的闹腾!

小脸蛋就跟罂粟花似的。”

[1]费拉托耶芙娜意为费拉托的女儿,是对地位低微的老人的敬称。

三十四

“哦,嬷嬷,帮我一个忙。”

“非常乐意,小亲亲,吩咐吧。” [1]

“别以为...真的...别猜疑...

不过你瞧...哦,千万别拒绝!”

“我的朋友,我向上帝保证。”

“那么,让你孙儿把这纸条

悄悄送给奥...给那个...

给那个邻居...告诉他 [2]

什么都不许说, [3]

也不许提到我。”

“送给谁?我亲爱的。

我现在越来越没用了。

周围有那么多邻居;

我连数都数不过来。”

[1]老保姆对达吉亚娜的昵称分别包括:

18:7(我的灯,转译为宝贝儿)

14:6、12和33:8(我的孩子)

20:3和35:2(心友,转译为心肝儿)

33:9(漂亮姑娘)

33:10(我早起鸟)

34:2(小亲亲)

34:5(我的朋友)

34:11(我亲爱的)

35:10(我的魂儿)

[2]此“他”指老保姆的孙子。

[3]6、7、8行结结巴巴,9、10行语速轻快。

三十五

“哦,嬷嬷,你可真迟钝!”

“心肝儿,我已经老了,

我老了;脑子转得慢了,达尼娅;

但在过去,我可是很机灵的:

过去,只要主人吩咐一个字...”

“哦,嬷嬷,嬷嬷,这些重要吗?

你的智力对我有什么要紧的?

你瞧,这是一封信,送给奥涅金。”

“好的,这样我就明白了。

不要生气嘛,我的魂儿;

我现在的脑子,你知道,不大灵光...

但是你的脸怎么又霎白?” [1]

“不用担心,嬷嬷,真的没什么。

快派你孙儿去吧。”

[1]心理反应,因为信脱手了,事情的发展将不再被达吉亚娜控制,宛若人从高处跳下,令人恐惧,但一切将听天从命。

三十六

但一天过去了,没有回音。

又是一天;还是没有。

脸象鬼一样白,早晨梳妆好了

她就在等:什么时候才会有回音?

奥尔加的崇拜者来了。

“告诉我,你的同伴哪儿去了?”

女主人这么问他,

“他似乎把我们完全忘记了。”

达吉亚娜脸色通红,浑身颤抖。

“他答应过今天要来,”

连斯基这么回答老夫人,

“但是很显然有封信把他绊住了。”

达吉亚娜眼帘低垂,

仿佛听见严厉的指责。 [1]

[1]仿佛电影镜头在达吉亚娜、连斯基、拉林夫人、达吉亚娜、连斯基、达吉亚娜之间切换。在连斯基与拉林夫人的对话中插入达吉亚娜的反应。细致描绘了达吉亚娜的心理状态。

三十七

天黑了。自热茶炉

在桌子上温着瓷壶,

咝咝声中闪闪发光,

轻雾在炉子下起伏。

随着褐色的热流

被奥尔加倒进杯子里,

四周飘散着茶香,

小厮趁此端上了乳酪。

达吉亚娜在窗前站着,

贴在窗格玻璃上呼吸,

出神地,这亲爱的灵魂

正用她的纤纤玉指

在雾气朦胧的玻璃上

写下她珍爱的两个字母:E和O。[1]

[1]E和O分别是叶甫盖尼·奥涅金姓名的首写字母。一个特写镜头。

三十八

这时她的灵魂正备受煎熬,

忧伤的眼眸饱含着泪水。

突然,马蹄声碎!……血,凝固了。

近了! 正在飞奔……正在院子里,

正是叶甫盖尼!“呀!”——比影子还轻,

达吉亚娜跳进另一道走廊,

从门厅外面,径直向花园,

飞啊、飞啊——不敢回头看上一眼,

转瞬间她飞过了花坛、

小桥、草地,飞向

湖边的小路、树林;

她飞着突破了

一片丁香灌木丛,

她越过花圃,飞到小溪边, [1]

终于,喘息着,在长椅上,

[1]一个从上空俯视下的长镜头,看到大地上飞奔的达吉亚娜的整幅画面。大地的精灵。

三十九

她落下了...

“他来了,叶甫盖尼来了!

上帝啊,他究竟怎么想!” [1]

受尽了折磨,她心里

仍保留着一份模糊的希望。

她浑身发热,抖着,等着:

他没来吗?但是听不见。

在果园里,一群女仆

正在灌木丛中摘果子,

按照规矩齐声唱着歌儿

(定下这样的规矩

是为了让狡猾的嘴巴

只顾上唱歌,

顾不上吃果;

一种乡土特色的鬼点子!):

[1]在达吉亚娜所读过的书信体小说里,男女双方的交流是通过书信来的,不论拒绝或者接受,抑或半拒半迎。奥涅金不回信而采取面复的举动让达吉亚娜方寸大乱。

姑娘们的歌

姑娘们,漂亮的姑娘们,

亲爱的女孩儿,伙伴们,

尽情地玩闹吧,姑娘们,

任意地欢乐吧,宝贝们!

放开嗓子吧唱支歌,

唱唱我们的悄悄话,

诱得一位小伙子来,

来到我们的歌舞场。

当我们诱来了小伙子,

当我们远远看见了他,

亲爱的让我们分散开,

拿上我们的樱桃、

红莓、还有红醋栗,

让我们一齐砸向他。

可不要再来偷听

姑娘家的悄悄话,

可不要再来偷看

做游戏的姑娘家。

四十

他们唱着;达吉亚娜

心不在焉地听着,

不耐烦地等着,

等她的内心不再颤动,

等她的脸颊不再燃烧;

但她的胸口跳个不停,

她的脸颊烧得更旺、

变得更红、更亮。

就象一个可怜的蝴蝶

扑打着闪耀着彩虹色的翅膀

落入一个恶作剧的顽童之手;

就象一个小野兔突然间

看见灌木丛中的猎人

而躲在冬麦田里瑟瑟地发抖。

四十一

但最后她还是叹了口气

从长椅上起身,

准备走了;但就在她一转身

刚迈上小路,陡然间

看见有一双眼睛灼灼其华,

叶甫盖尼站着象可怕的魔鬼, [1]

而她象被烈火炙了一下,

立即收住了脚步。

但这场不期而遇的

后事如何,亲爱的朋友,

我今天无力再说;

这一番长谈之后,

我需要一点休息,一次远足,

剩下的部分以后再表。

[1]达吉亚娜自比克拉丽莎、苔尔芬、与茱莉(第10节),不料惊见一位梅尔莫斯、康得拉、或斯波加(第12节)。至此,第9节之后数节关于两种流行小说的“离题”被完美地“合题”了。

通宝推:南方有嘉木,
家园 这一篇真是无比美好!我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

一个灵魂稚嫩的躁动

----可爱而真挚的达吉亚娜啊!

家园 【原创翻译】《叶甫盖尼·奥涅金》第4章1~11节

第四章

德者,物之性。 [1]

-内克

[1]法国作家斯塔尔夫人著作《对法国革命的看法》中斯塔尔夫人的父亲内克的一句话。

一、二、三、四、五、六

......

对于女人我们爱得越少,

就越是容易为她们所喜,

也就越加有把握将她们

毁在漫天迷魂的罗网里。

过去,恬不知耻的放纵

被誉为爱情之术,

到处鼓吹着享乐之风

而无视爱情的付出。

但这种盛大的游戏

只配得上我们祖先之

骄矜时代的老猴子;

如今,洛夫莱斯已盛名不再, [1]

连带着红鞋跟与高贵的假发 [2]

都已成了旧话。

[1]洛夫莱斯:缪尔·理查逊小说《克拉丽莎·哈娄》中的男主人公,浪子,色鬼。另见第2章第29、30节。

[2]18世纪法国贵族出入宫廷戴假发、穿红高跟鞋。

有谁不厌倦伪装?

有谁能总换着花样老生常谈?

有谁习惯郑重其事地

为说服别人而一次次故伎重演,

去倾听老一套的反对,

去消除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

所没有也决不曾有的偏见?

谁不是渐渐厌倦了恐吓、

恳求、宣誓、佯装害怕、

一张便笺下笔千言满满六页、

还有背叛、流言、戒指、眼泪、

来自于母亲和七大姑八大姨的监视、

以及丈夫们艰巨的友谊?

我的叶甫盖尼恰作如是观。

在他青春初放的早年,

他就已经在疾风暴雨的错误中

和信马由缰的情欲上沦为了牺牲品。

他任凭生活习惯的纵容,

一会儿对此着迷,

一会儿幻灭于彼,

慢慢地为欲望所扰,

为昙花一现的成功所恼,

在喧嚣与肃静中

谛听着他的灵魂永恒的低语,

用笑声压抑着哈欠:

就这样他葬送了八年,

失去了生命中最美好的花季。

对于女人他不再有真心,

而是随随便便地吊着她们; [1]

她们拒绝了,不快转瞬即逝;

她们背叛了,他也乐得休息。

得之并不足喜,

失之亦不足惜,

予爱予恨,但没留什么记忆。

这位八风吹不动的客人在晚上

正是如此这般出去打惠斯特牌:

坐下;然后,当牌局结束,

他就告辞走人,

回到家安然入睡,

早上不知道自己

晚上要去往哪里。

[1]吊着:“吊着不放”的“吊着”,可以用在“跟踪”的语境中:既不靠得太近,也不失其踪影;类似地也可以用在“谈恋爱”的语境中。

十一

但是收到达尼娅的来信,

奥涅金被深深地打动了: [1]

一个少女的梦话

在他心里勾起了万千思绪;

他想起动人的达吉亚娜那

苍白的脸色、凄婉的神情;

他的灵魂陷入了

一个恬美、无邪的梦里。

也许一束古老的爱情之光

把他占据了一分钟;

但他毕竟无意去欺骗

一个纯真灵魂的信任。

现在我们就要飞渡到花园,

续上达吉亚娜和他的会面。

[1]见惯了第3章22、23、25节以及第1章第42节所描述的种种女子,达吉亚娜不入俗流的一片真心打动了早已不再动心的奥涅金。

家园 达吉亚娜是普希金艺术美学(缪斯)的化身

她的可爱和真挚,仿佛是艺术的美和真.....

家园 【原创翻译】《叶甫盖尼·奥涅金》第4章12~22节

十二

起初,两人沉默了片刻,

接着奥涅金走上前,

说道:“你给我写信了。

请不要否认。

我读到信任的灵魂在袒露,

我读到纯真的爱在倾诉,

你的直率吸引了我,

在我内心激起了

沉寂已久的情感。

可我并不想称赞你,

我将报之以真诚,

不加丝毫的掩饰,

请听我表白,

我把它交给你判定。

十三

"倘若我想把生活

限制在家庭的范围之内;

倘若我有幸被命运指定为

一位父亲、一名丈夫;

倘若天伦之乐的画面

即使仅有片刻令我神往;

那么无疑,唯有你

才是我要追求的新娘。

无须歌咏,我会说:

失去的梦想已经找到,

毫无疑问,我只会选择你

作为我的伤情岁月里的伴侣,

一切美好的都有了指靠,

能有多幸福,就有多幸福!

十四

“但是我生来与幸福无缘;

它和我的灵魂形同陌路;

可惜你的完美都付之流水,

我根本不值得你的垂青。

相信我(以良心担保),

对于我们婚姻只会是折磨。

不论我有多么爱你,

一旦日久生厌,爱便荡然无存;

你会开始哭泣;你的眼泪

并不会打动我的内心,

只会激怒它而使情况恶化。

想一想,到那时,

许门会为我们准备怎样的玫瑰,[1]

而日子,又是怎样地漫长!

[1]许门:希腊与罗马神话中的婚姻之神。玫瑰代表的意义看颜色,黄玫瑰对于爱情就不吉祥了。

十五

“世界上还有什么糟糕的事情

更甚于一个家庭里的妻子

日日夜夜空守着寂寞,

为不称职的丈夫感到苦恼,

而这令人厌烦的丈夫

明知她的可贵,却诅咒命运,

总是阴沉着脸、沉默不言、

心怀不满、冷冷地猜忌?

我就是这样。难道你

凭着那样火热的灵魂、

凭着那样的单纯、

凭着那样的聪慧给我写信

为的就是这样的结果吗?

难道残忍的命运真的给你

分配了这样的一份吗?

十六

“梦想和岁月一去不回;

我也不想再洗心革面。

我象一位兄长那样爱你,

也许比那样还更温柔。

因此请沉住气,听着:

年轻的姑娘会一次次

用轻率的新梦代替旧梦,

一棵小树也正是这样,

每年春天都更换绿叶。

这显然为上天所注定。

而你还会爱上别人;

可是…..要学会克制自己;

并非人人都象我这样理解你;

冒失会造成不幸。”

十七

叶甫盖尼如是说。

达吉亚娜默默地听着,

泪眼模糊,什么都看不见,

屏着呼吸,什么也不分辩。 [1]

奥涅金伸出手臂。

伤心地(亦即所谓“机械地”),

达吉亚娜默默倚靠着它,

无力地低垂着头;

他们绕过果园往回走;

一起到了家中,

没有人妄想为此去责备他们:

乡下有乡下的自由,

和傲慢的莫斯科一样,

也拥有幸福的权利,

[1]竟无语凝噎。

十八

亲爱的读者,你一定同意:

在伤心的达尼娅面前,

我们的伙计表现得很得体;

这并不是他第一次显露

一个灵魂真实的高贵,

但是存心不良的人们

对他一点儿也不体谅:

他的对手和他的朋友

(也许都一样)

都向他施以百般的攻击,

人生在世谁没有两个仇敌?

唯愿我们免遭朋友的毒手!

啊,朋友,这些朋友!

想起他们决非毫无缘由。 [1]

[1]本节及以下数节开讲世态人心:友人、亲人、爱人。正是这些看似“离题”之论拓展了作品的空间。文章之妙在乎荡得开去收得回来。

十九

那是怎么回事?不,没什么事。

只想平息一些无谓、阴郁的思绪;

在这里我要附带地说明一下:

从没有那么卑鄙的诽谤

经过顶楼长舌妇的搬弄, [1]

经过一群市井之徒的煽风,

也从没有那么荒谬、

那么无耻的讥讽,

不是被你的朋友带着笑容、

在一群体面人的圈子当中,

在没有丝毫恶意或蓄意的情况之下,

被错误地重复一百次;

然而他发誓说他站在你这一边,

他那么爱你!…啊,象一个亲人!

[1]顶楼:指彼得堡某街某号的顶楼,当时有位姓沙霍夫斯科伊的公爵定期在那里开晚会,那里宠物美狗成群,还有美女跳舞助兴。长舌妇:指的是费·伊·托尔斯泰伯爵,这人是写《战争与和平》的列夫·托尔斯泰的叔祖,经历奇特,早年参加1803年克鲁津什腾海军上将的环球探险,中途因不服从上级命令,在阿留申群岛的拉特岛被踢出探险队,自己花了几年时间穿越西伯利亚才回到老家,后来又成了俄瑞(1808-09)和俄法(1812)战争中的英雄,曾在决斗中杀死过11人,出入赌场,耍弄花招。普希金和这人的纠纷源于一则流言。1820年彼得堡的军事总督米洛拉德维奇伯爵邀普希金去谈他的反诗问题,有理由相信在这件事中米洛拉德维奇的态度是友好的,否则亚历山大一世不会那么轻易同意普希金友人(这些有影响力的友人包括:卡拉姆津、茹科夫斯基、亚历山大·屠格涅夫,恰达耶夫)的斡旋,把对普希金的惩罚从流放西伯利亚改为流放南方。然而事后有流言说洛拉德维奇把普希金叫去饱打了一顿。普希金为此大为恼火,却苦于找不到流言的源头。普希金离开彼得堡后得知那位费·伊·托尔斯泰在沙霍夫斯科伊的顶楼晚会里绘声绘色地大谈普希金子虚乌有的尴尬事,普希金处江湖之远隐忍了多年,流放结束后,1826年一俟抵达莫斯科就去找托尔斯泰单挑,但在朋友们的调解下最终还是与之握手言和了,在普希金追求他后来的妻子娜塔丽娅·冈察罗娃的过程中托尔斯泰还扮演了普希金发言人的角色。

二十

读者先生,

你的亲人们都安好吗?

请允许我;或许你也正想

从我这里学习一下

“亲人”的具体含义?

那么,亲人的意思是:

我们必须宠他们,爱他们,

热诚地尊敬他们,

并且,遵照通行的习俗,

圣诞节去拜访他们,

或者通过邮件去祝贺他们,

以便一年中其余的时间里

他们不再想到我们。

愿上帝赐予他们长寿!

二十一

至于美人儿的爱,

则比亲戚朋友们更可靠:

甚至在狂风暴雨中,

你仍旧对它保留权利。

这毫无疑问。但请记着:

时尚如风、

世风如流、

人本性难测,

而甜蜜的性爱轻如鸿毛。

何况,她丈夫的意见

本应被贞洁的妻子

永远恪守不渝;

于是你忠实的情妇

可能转脸就不见了人影:

爱情原是魔鬼的把戏。

二十二

那么,去爱谁?相信谁?

唯有谁才不会背叛我们?

谁会在每件事上每句话上

都和我们心心相印?

谁决不会散布我们的流言?

谁会殷切地关怀我们?

对于谁我们的恶习还不那么糟糕?

谁决不会对我们日久生厌?

不要再白费力气了,

那就象寻找幽灵的无用功,

还是爱你自己吧,

我可敬的读者!

这是一个值得的对象:

可以肯定,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通宝推:南方有嘉木,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