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茗谈(95):织锦 -- 本嘉明
多人合作又容易生变。
创业,就是让你参加“厨神大赛”,炒一道“烩三鲜”,随着年龄增长,视野开阔,见了世面,你梦想中的配料会越来越精,佐料会调得越来越恰到好处。但是,炒菜的煤气,是你天生的一股“元气”,你等配方搞到完美了,你自己的元气已经消磨掉了。
在有元气的时候,找尽可能找到的最好原料,炒起来------这是我给大家的建议。
创业很容易在头几年失败,而这几年是最享受的,你有一种悬空的痛感。真的拼爹,老头子都给你安排好了,那就不是创业了。
创过业,你就站在彼岸看一个企业了,即便失败后,你进入职场,也是“爸爸”的心态了,看那些办公室里的所谓“前辈”,都是大侄子嘛,幼稚嘛。
而且“三网融合”后,创业机会会巨大迸发的。
提醒我可以写个东西。
瑞士银行保密模式就没有用了。
没听说共和党人会移民社会主义的加拿大。
新币与旧币以1:1的方式进行。换币过程要实施身份登记和核实。已经在银行存款的电子人民币没有必要换币,只要再次登记核实即可。
那么很多问题就解决了。
换币操作实施后半年,公务员财产公开就没有任何阻力了。
贪官自动洗白,打落的牙齿咽下肚,只有自己知道。
这才是适合中国特色的“光荣革命”。
起码可以从低阶的生产中心移到高阶的研究、消费中心去。就像从贫民区搬到富人区居住一样,好处一大堆。买房考公务员相比移民是低一阶的最优解。
这档子事情,必先有大勇,后才能有大智。
刀头舔血,确有痛快之处!
一是“不懂”,二是“不公”。
“不懂”,就是无知者无畏。
“不公”,就是在国营大外贸公司当外销员,经济师职称,完成年任务500万美元以上,然后收入跟外界比比,不能不令人气馁。(当时还是分公房的时代,领导跟小兵的待遇是没法比的)
所以,国营企业固然在上规模企业领域能有所成就,但内部的不公,低效,浪费,是外界(民企和三资)不能想象的。尤其是扭曲企业内部风气和从业人员的人格,使得人人争官拍马,而不是“争(办)事”。所以“国进民退”一旦超过某个临界点,会不可逆地摧毁国家。当然,国营企业不会急功近利地榨干你,而是按部就班严格训练你,这是值得说明的。
所以我说创业不适合大多数人,毕竟我是受过8年严格训练的外销员,人脉也一大把。但是世界上从没有“准备好的战争”,心里有一把火的,也不要过于畏首畏尾。
尤其是学IT和财务专业的国内在读大学的朋友,不要怕,先学好专业。我冷眼看了很久了,加拿大的大型商业银行,都配备庞大的IT部门,但下面的业务部,普遍把小工程外包,因为自家的大爷们叫不动。银行是经营什么的?银行不是经营“钱”的,银行是经营“数据”的,几十年上百年,本国家家户户的财务数据。只要“三网融合”,加上一些法规开道,西部成为全中国的“BACK OFFICE”,比如说兰州市跟上海市对口,比现在加倍投入人力(程序员和初级分析员),挖掘数据,提高银行经营水平,是完全可能的。
而且整个社会都陪着折腾。现在送钱,哪个不是递张卡过去?
我这个建议,还是给出路。钱你且收着,但不要汇出国,搁在“建设公债”里。侥幸逃过去,安全下车了,就可以享受。万一被规了,一招,因为支持国家建设了,可以从轻处理。这样,建立一个隐性契约,把巨额资金沉淀下来,作为交换,就是一旦事发,可以从轻惩办,买了个保险。
现在已经有很多官员和亲属在抛售豪宅,那么这些钱任由流出境外?或者任由在国内炒绿豆大蒜?
你那个“潜水航母”帖挺有意思,我研究过日本的I-400,回头出个帖跟你应和一下。
支持力度不小的,门槛还是高,大概是有提高成功率的意思在里面。低扶持成本的广种薄收模式还是少见。
[URL=]送花赞扬 关闭
送花成功。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URL]
进了大学,就不是处男;出了大学,就是中年(指一当房奴,就全无血性)。
其实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不甘心就这样被摁在大酱缸里“被僵尸”的,但没有方便门道可以出逃啊。
西方的年轻人相对就不那么悲催。一是自立意识和自立能力强;二是社会对他们宽松,丈母娘不要求买房;三是对“成功人生”的定义宽泛;四是手工技能的市场价格高(比如说造导弹的不如修马桶的)。所以离经叛道,不好好读书的,一路打工去周游世界的,都还能生存。
我的这个建议,并不着眼于这些“微创业”的成功率会有多高,而是给有志“自己当家作主”的孩子们一丝呼吸的空气,鼓励他们:你们没有错,创业光荣!创业令人仰慕!
刚改开时,涌现那么多没读几天书的创业英豪,那是因为太穷了,没有退路了,没有坛坛罐罐可以顾忌了,拼了。现在呢?年轻人的受教育程度,社会的产业配套程度,创业资本和物质条件的准备,都大大优于30年前,反而大家都不肯创业,不肯拼了。
是,创业维艰,九死一生。但所有人都不创业了,都考公务员了,将来国家怎么办?在任何一个社会里,公务员们都是靠劳动者供养的。劳动者就是个大面团,没有创业者这个酵母,面团怎么发起来?
现在就从天量的维稳金费里拨一点零碎出来,让全无荫庇的普通孩子们去闯一闯,维持住这股血性,也活跃社会上的第三产业,解决部分就业,这也是维稳。你们练就功夫,将来国家自然要用你们。
我有一个大学同学,毕业后从南京一家商厦的FOOD COURT(小吃楼面)租摊卖三黄鸡起步,现在高科技生意做得很大了。
闯进不足,非常普遍的。说起来,年轻人出去创业的冲动肯定是有的,本大的主意,是能激发积极性,让更多的小孩真正出来闯一闯。
确实,成败倒不是最重要的。
一个同学出来吃螃蟹,成功了,其他同学就会眼红,会不服气,于是踊跃加入。
可以在市内地段较好的地方,以ZF补贴房租的方式,保留一批低租金的商铺/写字楼,给大学毕业生创业,但每个户主只能租5年。5年期满,如果生意发展良好,你就跳出去,跟其他普通商铺正常竞争;如果不想做了,就退租结业,商铺转给下一个申请的大学生微企业。做什么生意,你们自己定。
有资格申请的,必须是大学本科毕业5年内,或硕士毕业4年内。一,确保毕业,创业没有影响学业。二,年龄不能太大,毕业后拖得太久就不适合这个项目了,回家抱孩子算了。
现在正在看神木房姐的新闻,现在揭出来4个户口,n套房子,相关责任人也已经控制了一串。
这个房姐显然是比较低级的,查起来不费力。如果塞到离岸银行,想必没这么容易爆出来。这种曝光的事多了,国内的富人肯定得认真找找路子。
这几年美国日子不爽,经常抡起大棒揍揍国外的银行,支恐啦,洗钱啦,逃税啦,基本上一抓一个准。现在要说绝对安全的避税天堂的话,恐怕第一条就是银行要开在影响力无远弗届的美国也管不着的地方。
总不能真让人把钱都存朝鲜去吧。
在中国是做得到的,就是发行以外币计价的“建设公债”,凭外国护照才能购买,购买时可以支付外币或人民币。
债券是不记名不挂失的,所以即便留下购买者的资料也无意义,肯定是代理人出面买的,没有一个是姓GATES的,而且支付都是在国内完成,或用现金,没法查来源。债券私下转手几次后,就很难追踪了。这倒不是中国不肯配合老美,而是敌人太狡猾,实在是查不到。如果美国能资助十亿八亿美元,我们可以考虑在每张债券上粘一个北斗应答器,算是买一送一,促销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