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为什么汉语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语言(上) -- 冷酷的哲学
印度的文盲率就是字母文字不适合人类的证明。
英语是印度官方语言不证明印度各族人民的母语是英语。
菲律宾的官方语言是英语不能说明菲律宾在被美国人殖民前就用英语。
您也就这点本事了。
您来赶紧给我说清楚《汉语常用词表》里面哪70%是来源于日语的。
况且你引这些名人的言论有什么用呢?事实已经证明他们都错了。
引名人言论来做论据,而不能就事论事地说理。这是中学生水平。您也就这个水平了吧。
(6) 的:大众的、民族的、科学的、绝对的、公开的等
这个“的”和冷酷的中“的”都是以日文为准引入的。
《汉字源流字典》369页右栏中部:
“又读de1,借为助词,到元代逐渐代替早期唐宋所用的“底”,用法有——用在定于后边或组成“的”字短语,或压于句末加强肯定语气:种子~力量,孩子大~都工作了,他是晚上走~。”
任何XX学就是从日文衍生而来,没有什么好羞耻的。
还要告诫你的是在进行任何证明时,不要把“最先进”这个字随便使用,到最后是最落后就不好看了。
汉语文字是信息熵“最高”的语言,信息熵值9.56,在各种文字中倒是最高的。
“最先进的文字”的语法结构,断句符号,词汇都是外来的拿来主义产物,自己就没有一点创新吗?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人能拿诺贝尔的自然科学奖除了能证明这些国家民族的有一些人在某些领域内做出了杰出贡献之外,其它什么都不能直接证明了。如果有人拿这个来证明一个国家或者民族不如其它民族的话,这就已经不科学了。中国到目前为止的确没有拿诺贝尔科学奖的人,但这不能拿来证明汉语有问题。原因很简单,在诺贝尔奖诞生的前50年里面,我们在为不被开除球籍而斗争,根本没有时间和机会去研究这些个高级的玩意。在解放后的前三十年,我们在为建设工业化而努力,直到今天我们才能说基本完成了工业化(其实还是远远不够)。也就是说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是如何把前人的经验应用到生产力上,所以科学研究的一些东西就相对比较落后(这的看跟谁比)。如果比较工程技术类的进步的话,中国已经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了。您可千万不要说科学技术中的技术与科学无关。
另外,改革开放之前的三十年里面,由于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间的交流非常的少,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科学发展的同时,也让外国同行对于中国的科学发展知之甚少。所以那一阶段的很多成果也就不太可能上的了诺贝尔奖了。诺贝尔奖做为一个严肃的奖项,大多数时候都是要奖励经过了实践考验的科学进步,所以如果中国有人拿了今年的诺贝尔奖的话,一般来说他的成果应该是80-90年代做出来的。80-90年代,中国科研界才算刚刚让西方世界知道了中国科研界的一些成果,而且当时国力也决定了不太可能有太多的革命性的成果。这才是中国一直以来都没有诺贝尔科学奖的主因。我相信,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在2020年之后中国一定能出一个或者多个诺贝尔奖获得者。
我刚无聊查了一些,连同经济学,文学和和平奖,英国一共拿了119个,美国则拿了338个。按照您的语言理论,美国英语要远远强于英国英语--扬基佬拿的比英国佬多太多了,可能是英英的熵太高了吧。不过呢,如果按人口平均一下来算呢,扬基佬的美英似乎熵要高一些或者可以解释为西班牙裔太多导致拉丁高熵语言抬高了美英的熵。当然,这也合理解释了为什么英国拿119个诺贝尔奖而法国佬,西班牙佬,葡萄牙佬,意大利佬,德国佬都没拿那么多吧。
话说菲律宾这个讲英语的国家啥时候拿的诺贝尔奖阿,说出来让我们这些无知的人知道一下呗。
他们的祖先使用什么语言?
古埃及,古印度,古罗马,古巴比伦已经永远的消失了,无论他们曾经是不是可能比中华文明先进或者落后,在欧洲,非洲相继进入黑暗时代的中世界,中国的确曾经是世界的领头羊。并且领先了进千年。
当然您要抬杠说我说的领先千年是从2013年开始算的。。。。。。这个,我不得不说我错了。
这么空口白牙地胡扯,也太没本事了吧。
中文采用日文的生成结尾词的”的“的用法:
(6) 的:大众的、民族的、科学的、绝对的、公开的,冷酷的等
再把中文采纳日文形成结尾词用法放在这里:
[结尾词]
(1) 化:一元化、多元化、一般化、自动化、现代化等
(2) 式:流动式、简易式、方程式、日本式、新式等
(3) 炎:肺炎、胃炎、关节炎、气管炎、皮肤炎等
(4) 力:生产力、原动力、想像力、劳动力、记忆力等
(5) 性:可能性、必然性、偶然性、周期性、习惯性等
(6) 的:大众的、民族的、科学的、绝对的、公开的等
(7) 界:文学界、艺术界、思想界、学术界、新闻界等
(8) 型:新型、大型、流线型、标准型、经验型等
(9) 感:美感、好感、优越感、敏感、读后感等
(10) 点:重点、要点、焦点、观点、出发点、盲点等
(11) 观:主观、客观、悲观、乐观、人生观、世界观、宏观、微观等
(12) 线:直线、曲线、抛物线、生命线、战线、警戒线等
(13) 率:效率、生产率、增长率、利率、频率等
(14) 法:辨证法、归纳法、演绎法、分析法、方法、宪法、民法、刑法等
(15) 度:进度、深度、广度、强度、力度等
(16) 品:作品、食品、艺术品、成品、展品、废品、纪念品等
(17) 者:作者、读者、译者、劳动者、缔造者、先进工作者等
(18) 作用:同化作用、异化作用、光合作用、心理作用、副作用等
(19) 问题:人口问题、社会问题、民族问题、教育问题、国际问题等
(20) 时代: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新时代、旧时代等
(21) 社会: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国际社会等
(22) 主义:人文主义、人道主义、浪慢主义、现实主义、帝国主义、排外主义等
(23) 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中产阶级、无产阶级等
莫非拿诺贝尔奖还要看祖宗?如果要看的话,我认为没有语言的最有希望----莫非世界的将来在蟑螂?
有本事把ID中的”的“和“哲学”去掉嚒。
这是权威观点?这是学界意见?什么都不是,鬼知道是哪个业余人士写的。你就想拿这来对抗那些汉语语言学专家意见?
这手法连下三滥都谈不上,简直让人看着要发笑。